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合集下载

手是孩子智慧飞翔的翅膀(图)

手是孩子智慧飞翔的翅膀(图)

手是孩子智慧飞翔的翅膀(图)手是孩子智慧的翅膀。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他提倡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人的手指是大脑的“驻外”器官,大脑内部有与每一个手指相对应的“运动区”,幼儿手指的每一个运动都在刺激大脑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反过来,大脑的运动中枢调动了手指的运动。

正是大脑活动中枢和手指动作反复作用,形成了手脑互相促进的循环。

动手训练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

而且还能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提高。

具体表现在,一是动手训练能够增强幼儿记忆能力。

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大脑的支配,各种各样的动作,能使相应的脑细胞得到锻炼。

二是动手训练有利于幼儿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的发展。

西方学者克洛韦尔曾说过:“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

幼儿在动手拼拼、搭搭、拆拆活动中,能根据问题的变化,按照不同材料和条件及时地改变思维方法,并会用创造性的方法抓住问题的本质。

除此之外,动手与非智力因素发展也关系密切。

一是动手活动能有效发展注意力。

对幼儿来说,让他认识一个物体,掌握一种技能或明白一个道理,光靠家长的说教或直观演示是不行的,必须让幼儿亲自感知动手来实现,只有直接施于动作,被认识的对象才能进入意识中。

二是动手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独立性。

其一是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

家长在训练幼儿动手能力时,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来磨炼幼儿,培养幼儿专心致志,坚持到底的毅力。

教育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多动脑筋、想办法,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加以克服困难。

— 1/3 —— 1/3 —其二是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一般健康幼儿在三岁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能初步借助语言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出现独立行走的愿望,如:“我要———”“我自己———”因此家长除应有意识地让幼儿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还可以让幼儿练习一些复杂的活动内容,如缝扣子,给布娃娃和玩具小动物缝制简单的服装,帮着大人择菜、包饺子、洗刷碗筷、到不远的地方买东西等,以此来训练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良好生活习惯。

让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上快乐飞舞

让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上快乐飞舞

让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上快乐飞舞摘要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生活性必须回归儿童世界,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

而利用乡土材料来自制玩具,能让孩子在回归泥土质朴的气息中,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一个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特色平台。

关键词乡土材料幼儿多元智能自制玩具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是电影《柳堡的故事》中“二妹子”的故乡。

我们的家乡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荷藕之乡”的美誉。

周围有丰富而独特的农村幼儿教育资源。

然而,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受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玩具品种单一,数量缺乏,极大地阻碍了幼儿的活动与多元发展。

幼儿对做做玩玩却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那么,如何利用乡土材料,拓展自制玩具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呢?一、挖掘“乡土”材料,让幼儿在自制玩具中分享乐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农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园地处农村,周边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带领幼儿回归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他们的玩具,带给孩子们的是熟悉、新鲜和有趣。

我们利用春游、秋游带领幼儿出园收集,还请家长协助帮忙收集,并在每个教室角落设置回收站,鼓励幼儿平时注意积累、充实。

在收集的过程中,幼儿不仅熟悉、了解了这些材料的基本特征,而且学会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为自己制作玩具作好了前期准备。

面对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材料,孩子们显露出的那份熟悉就如遇见久违的朋友,顿时变得轻松自在;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制作的欲望得到了激发。

二、欣赏“乡土”玩具,让幼儿露一手1.利用自然环境,进行自制玩具活动。

新《纲要》中指出要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发展幼儿的重要资源。

大自然则是幼儿向往的地方,它赋予自制活动更多的机会。

于是我们带领幼儿走向大自然。

这样,不仅让他们亲身体验四季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还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1俗话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真正而又实际的操作,才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全过程,进而将这种知识掌握得最牢固。

本节课我本着注重学生的操作体验,感知认识。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

在设计线段这节课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教学从孩子们生活入手,一根妈妈的卷发,一段绳子、一根跳绳。

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能在认识线段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多次操作,深切体验。

先让学生在“拉直曲线”的操作中,感受线段的特征,后又让学生“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生活中的线段,再进而阐述线段的意义,了解线段的三大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我注意学生生活的联系,找出身边的线段,从黑板边、桌子边、书边等等。

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来感知线段的特点。

最后是让学生利用一些工具尝试着画线段,进一步形成对线段的表象。

总结出用尺子画出的才称之为线段。

学生们也在这“再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树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

我知道只讲不练是达不到学习的效果,我注重练习开放,拓展思维。

只有练习形式多样有趣,富于开放性的情况下,才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我设计了“判断是否是线段──量线段──画线段──连线段”等练习来加深学生对线段特征的认识,拓展学生对线段的认识,使学生在练习中充分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之所在,但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中,拓展的深度还不够。

本节课我也有不足之处,反思我的整节课堂只是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图形的数学思想渗透不足。

其次,这节课本身与研究不容易组织,我课堂语言表述欠简洁,通俗。

为了突出尺子与其它物品画线段时,有什么好处时,表达得有点抽象,深奥。

记住:上课语言要简洁,明了。

我们要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语言传达。

《手指谣》——让你的宝宝心灵手巧

《手指谣》——让你的宝宝心灵手巧

《手指谣》——让你的宝宝心灵手巧专为婴幼儿设计的亲子游戏书,充分挖掘宝宝各方面的潜能,让宝宝健康成长!有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 十指连心,心灵手巧。

生理学和医学证明,婴幼儿的手指常常动一动,不仅手指可以得到伸展,手部的敏捷性及力量可得到锻炼,同时可促进大脑发育,提升智力,全身心都得到协调进展。

《手指谣》通过将手指动作与歌谣、亲子游戏相结合的形式,由家长引导宝宝一边学习好玩的儿歌,一边做动作,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主动性,在儿歌的节奏中、在好玩的亲子游戏中把握简洁的语言及数字,认知自我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宝宝各方面潜能得到挖掘和进展,同时促进亲子间的感情,让宝宝在亲子互动中感受浓浓爱意。

内页精选:读者评语:《手指谣》是一套好玩的亲子游戏书,不仅有形象的手指动作说明,还有特别可爱的儿歌讲学。

儿歌的语言也挺押韵,现代语言较多,孩子情愿学,能从中学到许多语言和规律学问.对正在学说话时期的孩子,是一套难得的好书。

内容简介:《手指谣-动作篇》着重在于通过手部动作与儿歌协作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加强手指和身体得到有效的运动,让孩子的肢体动作得到充分的锻炼。

精彩评论:当拿到《手指谣》这套书的时候,无论书的质地还是色彩都是让人满意的,首先留了个好印象。

里面图文结合,易懂易学。

不但是孩子小手能动起来,还连着整个身体都动起来。

内容简介:《手指谣-认知篇》着重在于通过手指的锻炼和运动,加强进展孩子对于自己身体以及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孩子的观看认知能力,有助于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智力的提升。

精彩评论:《手指谣-认知篇》不仅为孩子呈现了形象的手指训练讲解、精彩的儿歌,好玩的游戏,更重要的是通过三者结合让孩子的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都得到锻炼,让孩子对于生活及自身的认知都有提高。

内容简介:《手指谣-语言篇》着重在于引导孩子一边做动作一边学儿歌,通过取材于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儿歌,让孩子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得到训练提高。

儿童手指谣

儿童手指谣

儿童手指谣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对于婴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

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是大脑。

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和重要关系,对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

"宝贝手指谣"是专为0-6岁的儿童设计的,是一种最经济、最便捷的训练宝宝手指动作发展的游戏。

它取材于儿童周围生活,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情节稚趣活泼。

明快的节奏、优美的韵律,配合适宜的手部动作图解,提供家长与宝宝一起边念、边听、边玩边做的机会。

不但能使宝宝在充满亲情的乐趣的良好环境中陶冶身心,增进双手的灵活与协调;更是对大脑机能综合全面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宝宝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1.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唱大戏),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边点着她的手指头边说)爬呀爬呀爬上山(食指从胳膊一步步点到肩膀)耳朵听听(捏捏耳朵)眼睛看看(点点眼睛)鼻子闻闻(点点鼻子)嘴巴尝尝(点点嘴巴)最后,咯吱一下(停顿,然后突然把手伸到孩子的脖劲处,咯吱一下,孩子会惊喜地等着这一时刻)2.爸爸是司机,开汽车,嘀嘀嘀(双手大拇指单伸出来,向下按)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双手食指单伸出来,做搓衣服的动作)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砰砰砰(双手中指单伸出来,向上做投篮动作)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嚓嚓嚓(双手无名指单伸出来,做绕圈动作)个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小鼓,东东东(双手小指单伸出来,做敲小鼓动作)3.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个毛毛虫;(左右手指放到一起向前拱动) 两个手指头、两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只小白兔;(两根手指放在头顶)三个手指头、三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只小花猫;(三根手指放在嘴边)四个手指头、四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只花蝴蝶;(勾在一起翩翩起舞)五个手指头、五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只大螃蟹。

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上跳跃

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上跳跃

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上跳跃摘要:幼儿折纸教学三部曲“一、折纸分段教;二、让幼儿主动探索;三、作品的加工及技能的巩固。

孩子们通过折纸活动有利于开发智力,萌发创造性,感受折纸文化,使孩子们的智慧在指尖上跳跃。

关键词:幼儿折纸;教学三部曲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18-001折纸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手工活动。

我从中班起就有意无意的时常组织孩子进行折纸活动,午饭前、午饭后、午点后,都成了孩子们折纸的黄金时间,孩子们乐此不疲。

一、折纸分段教第一阶段:教学目标:⑴认识运用较为简单的折纸符号。

例如表示纸边的,表示纸痕的、谷折线、山折线。

学习简单的折纸技法。

例如谷折法、山折法等。

⑵能跟着老师完成折纸或依照简单图纸折出作品。

植物类:草莓、郁金香;动物类:折纸玩偶;人物、工具类:钢琴、铅笔、人偶等。

第二阶段:教学目标:认识运用一般的折纸符号。

例如折成层次符号、反转符号,卷纸符、转动符、折向背面符号以及所代表的折纸技法的学习。

动物类:立体大象、孔雀、天鹅。

植物类:菊花、莲花、六瓣百合。

工具、人物类:纸盒(三角、四角、六角、八角等)、立体纸娃娃。

第三阶段:教学目标:认识一些少见的折纸符号,例如重复、连折、展开、下沉使压等及其相关技法。

动物类:蝴蝶、狮子。

植物类:向日葵、玫瑰。

其他:各式花球的做法,三到四种。

教学中,我常采用示范讲解、巡回教室辅导的方法。

示范折纸步骤时我尽可能做到表述清楚明白。

讲一步,示范一步,较复杂的地方重点讲,再在黑板出示示意图,示范具体折法。

示范用的纸张要够大。

示范时留意孩子的反应,是否能理解,能否跟上。

如果有问题及时解决。

发现有遇到困难的孩子适当给予帮助,使其渡过难关,不半途而废,重新树立信心,耐心完成作品,体验成功感。

二、让幼儿主动探索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提出了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

凡是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幼儿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幼教的格言

幼教的格言

幼教的格言幼教的格言11、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2、儿童总是用形状、色彩、声音来思考的。

3、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

4、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

5、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

6、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目标。

7、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康慨。

8、孩子生长于公平中,便学会了正义。

9、孩子生长于诚实中,便学会了真理。

10、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

11、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12、孩子生长于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

13、孩子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

14、孩子生长于恐惧中,便学会了焦虑。

15、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生下来后到5—6岁时的教育。

16、最好的玩具是那些他们能够随意地用各种方式加以变更的玩具。

17、人的一切——面容、衣裳、灵魂、思想,都应当是美的。

18、一个受了不良教育的孩子,远远不如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孩子聪明。

19、儿童早期是奠定智力发展的基础的令人兴奋的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特殊的过程。

20、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

幼教的格言21、道德教育高于知识传授,个性塑造胜于智力培养。

2、时间若沙漏,总在不经意间溜走,只有把握住现在,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3、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

4、孩子是船,师爱是帆,扬起爱的'风帆,让船儿快乐远航。

5、用知识丰盈心灵,用思考睿智头脑,用无悔书写成长。

6、尊重、理解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一把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7、一切为了学生。

8、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9、我们呵护孩子的奇思妙想,耐心等待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们能更好地书写中国美好的我们未来!10、倾听孩子生命的呼唤,用爱为孩子的成长搭建脚手架。

11、掌握好的方法,是学业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必需;养成好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伟业。

育儿知识-孩子们的智慧与手指的关系

育儿知识-孩子们的智慧与手指的关系

孩子们的智慧与手指的关系'手是孩子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有的学家把手视为智慧的前哨。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才干来自他们的指尖。

……孩子的手越巧,就越聪明。

”意大利教育学家篆台梭利也曾经论证:“儿童的学习发展过程,进过双手的操作及感官刺激,学习效果比未受过刺激的孩子快四倍。

人类的手指尖布满神经细胞,玩玩具时,手把外界的信息不停地传给大脑,大脑因为不停地接受刺激,再结合从视觉和听觉得来的资料,不停地作出反应,指挥手部。

孩子在用手部游戏时,大脑不停地工作,不停地练习发挥它的功能,从而促进了孩子智能的发展。

因此,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孩子在自己亲自动手和操作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对孩子的、自信心等非智力品质的形成也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2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动作思维阶段。

动作思维也称为直觉行动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思维伴随着动作或行动来进行。

当孩子处于这一阶段时,孩子主要是对自己动作接触到的物休进行思维.如果动作或行动停止,思维活动也就会停止。

例如,当孩子拿起玩具敲击地面发出响声,他一定要通过敲击这个动作,续而听到响声才会想到敲击与物体发声有关。

如果孩子敲击动作停止,他就不会想到玩具与地面碰摘会发出声响这回事。

动作思维是思维的初级阶段,是两岁之前孩子的主要思维方式。

所以注意对孩子手部和手指动作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很有益处。

对于1-3岁之间的孩子,他们对小东西极感兴趣,他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一些小东西,孩子们的探索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把东西放进嘴里,用玩具敲打东西,把东西扔到地上;把东西拿在手里转来转去,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它等。

他们也喜欢把一些小东西装在容器里,装进去,再倒出来,再装进去,再倒出来,反复地进行,成者把3-5块积木垒起来。

推倒,再垒起,再推倒,……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破坏家一样。

精细动作发育与训练

精细动作发育与训练

0~1岁宝宝精细动作发育与训练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宝宝动作的发育过程,是从整体的、粗大的动作到分化的、特殊的精细动作。

其中精细动作发育对宝宝的智力与其他方面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等等。

手是认识事物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因而手部的动作在婴儿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

手部精细动作的健全发展,可以使宝宝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促进其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并且为宝宝以后吃饭、握笔写字、使用工具等行为打下基础。

1~4个月精细动作发育1个月:宝宝的双手是捏拳的,如果轻轻地碰他的手掌,他会把拳头握得更紧。

2个月:两手握拳的紧张度逐渐降低,有时会主动把手伸进口中,这是宝宝精细动作开始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3个月:双手可以在胸前互握玩耍,能被动地抓住像波浪鼓等玩具大约30秒钟。

这个时期,宝宝的抓握还没有目的性,整个手都是弯曲的,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拇指与其他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一致。

4个月:宝宝已经能尝试主动去抓桌上放置的玩具。

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宝宝的视觉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手眼还不协调,对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常常抓不准。

训练方法1个月:建议您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

2个月:经常刺激宝宝手心,促进抓握反射;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玩具,帮助宝宝玩手,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

3个月:拿一些颜色鲜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

4个月: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让他练习主动抓握。

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

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1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

让智慧在学生的指尖跳动

让智慧在学生的指尖跳动

让智慧在学生的指尖跳动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主要集中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那么,为什么不让智慧在学生的指尖上跳动起来呢?尤其是在数学课上,抽象思维较多,如果再切断动手操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反之,则能使学生的思维随之展开。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才有自己感知、自己付出的意识,才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对自己努力获取的知识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从指尖上培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力量。

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刻苦好学,就会情绪高涨、心境愉快,充满克服困难的信心。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老师做出一些图案,在黑板上贴成一幅图画。

师: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生:这些图案都是对称的。

生:这些图都是把纸对折后,画半个图形,剪下来打开得到的。

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制作出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来,好吗?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动手折、画、剪,对好动的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的。

在动手操作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通过观察建立“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使学生在动手之中参透了数学的对称美。

二、从指尖上获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动手的过程是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的阶段,学生也只能做到“理解”而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就谈不上学习能力的提高。

如教学《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第一个环节:面积和周长在意义上的不同,可以通过让学生“摸一摸”、“围一围”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但这只是“理解”,只是让学生形成表象,还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概括出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第二个环节:一个动手操作的练习。

(1)拿出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并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2)拿出12根1厘米长的小棒,围成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算出周长和面积,看看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结论?学生对周长和面积容易产生错觉,面积指的是面的大小,可以用手“摸一摸”,而周长只是表示长度,有长短之分,我们只能“量一量”或“围一围”。

让智慧在孩子的手尖上跳跃

让智慧在孩子的手尖上跳跃


让兴趣滋长 , 动学 习 主
棒就可 以减7 了;有 的学 生在打开 的1 根小棒里拿 去7 0
林语堂先 生曾说过 :吃花生必 吃带 壳 的 ,一 切味 “ 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 剥壳愈有劲 , 花生米愈有味道 。 此 ”
根, 根, 余3 再把这三根 与个位上原有 的5 根合并得8 。 根 进而让学生观察十位的变化 , 直观地看到计算结果十位
是 30 , 以三 角 形 的 内角 和 是 10 。 教 师 及 时表 扬 6度 所 8度 ”
二 、 智慧 闪耀 , 难 为 易 让 化
小 学生 的思维 的基本特点是 :以具体形 象思维 为 “
主要形式逐 步过 渡到抽象逻辑思 维为主要 形式 。单 这 种抽象逻辑 思维在很大程度 上仍然是直接 与感性经 验 相联系 的 , 然具 有很大成 分的具体形象性 ” 仍 。他们 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 ,让他们动手操作 , 使
之在探索 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 , 并解决新 问题 。这样
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 的同时也学会 了学习。例如 , 在教 学“ 三角形 内角 和” , 时 可让学生 动手将 正方形 的纸片 ,
通过剪 、 、 拼 折等方法 , 自主发现 角形 的内角和是多少 度。 允许学生 自由讨论 , 以提高学 生的积极性 。 在课堂实 践中, 笔者按照此方 法进行布置 , 发现大部分学 生都能 够有所发现 。有 的说 :我把三角形的三个 角剪掉 , “ 拼成 平角, 平角是 10 , 以, 8度 所 我认为 =角形 的内角和 是10 = 8 度。有 的说 :我 与他 的方法不一样 , ” “ 我把正方 形纸片沿 着一条对 角线剪开 , 剪成两个 角形 。正方形的内角和

手指尖上的智慧

手指尖上的智慧

手指尖上的智慧摘要】生活是教育的本原。

陶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

生活教育重实践、重体验。

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个现象,即:“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 ,这再一次论证了“实践第一”观点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让手指动起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增强数学素养,积淀数学文化底蕴。

【关键词】动手操作必要性策略人文素养“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在不断的上课和听课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句话背后隐藏的含义。

儿童是智慧的,他用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体验、感受这个世界给他的脑力冲击。

如何让儿童思维激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就要像陶行知强调的那样,要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如何“做”,就要儿童“动”起来。

一、动起来的必要性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对教学做合一的含义作了论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的原理出发,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

追求“共学、共事、共修养”良好师生关系,实现真正的教育,最好的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

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

学生是活的人,他们不是一张空白的纸。

在生活中,他们有自己的认识、情感、认知方式等。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一味的灌输于学生,将学生视作自己规划的被动的对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将被剥夺,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只是片面的理解为教师的一种强制性的学习内容。

在强制的情感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或背叛或顺从,学生的精神教育会走向反面,极不利于课堂教学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手尖上的智慧。折纸作文

手尖上的智慧。折纸作文

手尖上的智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生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脑中与手指相联系的神经所占面积较大,经常刺激这部分神经细胞,能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为儿童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

折纸是一种手工游戏,也是一门艺术,简简单单的一张纸,变换不同折法,就能折出千千万万种生动有趣的形象。

它是一种动手动脑、手脑协调配合的创作活动,也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有益活动。

它可以锻炼儿童双手的灵活性,促进其小肌肉群的发育;可以培养儿童做事有始有终,整洁规范,注意力集中,善于动脑等良好习惯;可以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培养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增添了生活乐趣,这种游艺活动会在我们的人生之旅留下美好的回忆。

但折纸这种艺术尚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许多人认为它只是简单的儿童游戏。

折纸还可以让父母与孩子一同度过快乐时光。

但折纸不是一开始就能折会的,要持之以恒才能折会。

我小时候跟爸爸妈妈一起折纸,折得不大好。

一直到现在,我才折得不错了。

记得有一次,我刚开始折纸,并不是那么喜欢。

但在爸爸妈妈劝说下,我只好答应了继续。

爸爸妈妈先打开手工书,我看到里面一些精美的作品,便马上喜欢上了折纸。

爸爸妈妈跟我一步一步地做着。

虽然我折不了,但也目不转睛地看着。

爸爸握着我的手,把纸向里折。

我看着专业的手法,心里惊讶不已。

一张普普通通的纸,在爸爸的手里,两下功夫就变成了一只小鸟。

有时候又变成轮船,或者飞机,神奇极了。

我发誓,我一定要学会折纸。

以后我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折纸,渐渐地,我也开始可以像爸爸一样,把一张普通的纸,折成活灵活现的小鸟,还会煽动翅膀。

折纸能提高我的动手能力。

希望大家也都能来折纸,让我们的童年更加丰富多彩吧!。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程瑾中国教育报2015/2/8第2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幼儿陶艺活动能训练幼儿的触觉敏感度(冷与热、硬与软等)、手眼脑协调准确度,丰富幼儿想象力,提高幼儿创造力。

然而,当我直接把陶泥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大部分孩子都不肯接受。

我指着桌子上的陶泥问盈盈:“你为什么不喜欢玩陶泥呢?”盈盈说:“它黑黑的、软软的,我好怕。

”我又问欣源:“你为什么不玩?”欣源回答:“我觉得它有点儿脏。

”引导幼儿认识“泥”幼儿园教学应以直观教学为主,尤其在低龄班,在呈现材料时要做好铺垫,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橡皮泥和陶泥一样具有可塑性和多变性,所以我利用橡皮泥做导入。

幼儿对玩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捏一捏、搓一搓。

看着橡皮泥像变魔术一样时而像石头、时而像面条、时而又像鸡蛋,孩子们兴奋不已。

接下来的每一次材料投放中,我都有计划地加入一部分陶泥,在陶泥和橡皮泥混合使用的同时,向孩子们简单介绍陶泥,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

在日常活动中,我还在“泥工吧”投放陶泥和工具,鼓励幼儿去碰碰陶泥、捏捏陶泥,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对陶泥产生新的认识。

鼓励幼儿接触“泥”为了激发幼儿更大的创作欲望,我将大量陶泥作品放在“泥工吧”里,有可爱的十二生肖和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等。

其中,有些作品是家长和孩子收集的,有些是教师准备的,更多的是大班孩子们的作品。

看着这些美丽的作品,孩子们都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时候我带孩子们进入了幼儿园的陶艺室。

当孩子们第一次跨进陶艺室,看到栩栩如生的作品时,他们惊喜又诧异。

孩子们没有见过桌上摆放着的陶艺工具,都在猜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当我第二次带领孩子们进入陶艺室,他们显得更兴奋,我依次向他们介绍这些工具:大拍板、擀泥仗、小刻刀、小切刀。

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地跟着我念。

由此我领悟到: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一旦形成,就会像磁石般吸引孩子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

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

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
在 这里 升 华 。
习室 、 网络 视 频 教 研 室 、 型 室 、 字 影 像 室 、 模 数 电子 制 作 室 、 空 探秘 室 等 , 成 一个 现 代 化 的科 普 教 育 中心 。在 星 形 科 教 中心 , 生 们 尽 情地 遨 游 在 科 技 的 海 洋里 , 学 他们 或 动 手 实 践 , 展 开 想 象 , 新 的 种 子 在 他 们 的 心 中 生 根 发 或 创 芽 。 在校 园 内 的 门厅 、 书 角 、 楼 道 拐 角处 还 分 别 放 置 读 各 数 台 电子 触 摸 电脑 , 方便 学 生 们课 间 阅读 、 找资 料 。 查 教 师 是 学 校 进 行 科 普 教 育 的重 要 资 源 , 学 生 走 进 让 科 普 , 校 必 须 有 一 批 高 素 质 的教 师 队伍 。学 校 通过 各 学 种 形 式 , 力 提 高 教 师 的 科 学 素 养 。每 学 期 一 本 科技 书 、 一 次 科 学 小 实 验 、 作 一 件 科 技 小 做 制
作品 、 加一次科 技小考察活动 、 参 画一 幅 科 幻 画 、 一 期 办 科 技报 、 一部科普影视 、 看 开展 一次 科 技 创 新 交 流 会 。随 手 翻开 几 本 学 生 的科 技 活 动 记 录 , 以看 见 “ 色 环 保 小 可 绿 汽 车 ”“我 发 现 了 体 温 计 的秘 密 ”“肥 皂 与 油 污 牵 手 之
科 技 教 师 赵 红 萍 获 得 省 级 科 学 实 验操 作 一 等 奖 ; 学 教 数 师 郑 海 林 的无 线 电 技 术 得 到 了专 业 人 士 的 高 度 评 价 , 业
余 时 间 其 他 学 校 还 邀 请 他 去 讲 学 ; 文 教 师 马 晓 春 的 剪 语 纸 艺 术 堪 称 一 绝 ; 要 退 休 的 冯 再 香 教 师 正 把 她 的绝 活 将

主题4《折纸飞机》(教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北师大版

主题4《折纸飞机》(教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综合实践一年级上册主题 4《折纸飞机》教学设计一、主题解析“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折纸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飞机”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通过《折纸飞机》这一活动主题,从引发学生折“飞机”的兴趣——自主对照图示折“飞机”——放“飞机”几个环节,使活动具有趣味性,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感,在自主活动中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引导学生进行折纸飞机体验,通过放纸飞机让学生体会经过自己劳动的付出所带来的快乐,懂得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

2.教会学生折纸飞机的基础折法和操作技巧,并引导他们探究更多自己喜欢的折法。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敢于挑战的劳动精神。

4.折纸飞机时,让学生养成有条理认真做事的习惯。

通过学习,丰富他们的社会常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折纸飞机的基础折法和放飞技巧,并引导他们探究更多自己喜欢的折法。

难点:通过放纸飞机让学生体会经过自己劳动的付出所带来的快乐,懂得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奖牌、奖状、放飞成绩记录表2.学生准备:彩纸、彩笔、剪刀、胶棒四、活动过程设计(一)激发兴趣,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看,是什么?【出示实物:一架纸飞机】你们放飞过纸飞机吗?小小的纸飞机,要想飞得又高又远,可藏着很深的学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纸飞机。

【贴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折纸飞机的兴趣,为整节课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跃跃欲试,做好准备。

一双小巧手,和一张彩纸,就能折出一架漂亮的纸飞机。

要想让纸飞机飞得高飞得远,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纸?你来说说看。

厚度适中的纸折出的纸飞机会飞得更高更远,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就是这种厚度适中的漂亮彩纸。

【切换 PPT】如果你们想让纸飞机更有创意,我们还可以用剪刀、彩笔、胶棒等进行装饰。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幼儿健康考试试题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幼儿健康考试试题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幼儿健康考试试题一、简单分析:(以下6道题任选做5道。

该题共35分,每题7分。

)①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的牙齿排列不整齐,有人认为“乳牙迟早要换,乳牙是不是健康不重要”您同意这个观点吗?请分析说明之。

②什么叫“青枝骨折”?对腰部受伤的儿童如何进行现场急救?③平时人们看见胖娃娃,总爱说,“多好啊,长的真胖!”并露出羡慕的神色,认为孩子“长的胖”就是好,就是健壮。

你的看法呢?说明理由。

④人们常说“孩子是直肠子”,吃完就想拉。

现实中,有的常让孩子憋尿,有的让孩子一坐便盆就是30分钟,请分析这两种做法是否得当?⑤生活中,当发现儿童用左手吃饭、拿东西时,有的成人总是严厉禁止,您怎么看这一现象?请分析说明之。

⑥“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请说明您的看法。

二、综合分析:(以下2题任选1题。

该题共15分。

)(1)某幼儿园中班发现了一例病人,其初步症状为: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

发烧2-3天后发现下唇出现发白的小斑点。

该园认为病人患了流行性感冒,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将病儿进行隔离,所有的人都不能跟其接触。

②对病儿住室打开进行通风。

③对该病儿采取了降低体温的措施。

请根据以上所述,分析以下问题:①该园的诊断是否正确?该病儿患了什么病?②该园采取的措施哪些是恰当的?哪些不够明确?③还应采取哪些措施?(2)东东,6岁,上幼儿园大班。

自幼就调皮好动,爱上窜下跳,经常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

上幼儿园后,老师发现他一刻也闲不住,行为较为冲动,经常冒冒失失。

他不能专心致志听老师上课,经常乱讲话、乱走动,回答老师的提问,更是答非所问。

即使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看动画片,他也很难控制自己。

请诊断:①该儿童发生了哪方面的生理问题?请归纳其主要症状?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及早发现并治疗这一问题?三、理论应用:(该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有人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您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运用所学的有关儿童卫生学的理论分析说明之。

幼儿精细动作训练有关的名言

幼儿精细动作训练有关的名言

幼儿精细动作训练有关的名言
以下是关于幼儿精细动作训练有关的名言:
从小做起,精细训练,铸就未来。

——蒙特梭利
手的训练要早,越早越好。

——弗吉尼亚·埃杰顿
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把个性教育放在首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儿童是通过触摸、操作和探索来学习的,精细动作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玛格丽特·卡尔
手的技巧是技能发展的基础,精细动作的协调与准确对于儿童整体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卡罗尔·科普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苏霍姆林斯基
训练手的精细动作,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卡尔·威特
通过手的活动,幼儿能够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因此,我们要尽早地通过训练使幼儿能够自发地做一些精细动作。

——蒙特梭利
儿童的每一个行动都与神经系统的生理发育有关,因此,通过手部精细动作的操作可以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

——皮亚杰
手的操作和语言的掌握都是在大脑的控制下进行的,因此,手的训练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

——皮亚杰
这些名言强调了幼儿精细动作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儿童整体发展的影响。

从小开始训练手的精细动作,不仅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还可以促进其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

在儿童教育中,应该重视精细动作的训练,为儿童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发表时间:2019-01-09T11:30:44.74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作者:成同翔[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成同翔(丁庄镇中心小学山东丁庄 257345)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135-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通过操作、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等,发现其数学特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体验学习的快乐。

给学生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动手实践是十分重要,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所以,一定要注重在动手操作和动手实践
中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对学生的创新和发展力都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合本人多年的经验谈几点收获:
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思维。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实践过程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使学生由具体到理论的升华,为其思维的提高提供知识的支撑。

数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小学生的思维是从直观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创设学生熟知的具体情境和生活中熟知的现实实物为基础来逐步发展。

在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在“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中,对周长的概念有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认识,结合身边具体的事例和自己的实际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实现了对周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再认识。

如:学生用小棒摆图形感知周长时,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线是直的,用圆形纸片摸边线感知是弯的。

因为有了找、摆、画、摸、比、说的体验,在引导下自主总结出周长的含义,让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感。

二、加强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和实践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并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交流、思考、发现、归结规律、应用规律。

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并学到了一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同时课堂中也渗透了数学的基本思想。

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把底、高相同的的一个圆锥(空心)和一个圆柱(空心)、盛水的水槽等学具发给每个学习小组。

提出:每个小组运用准备的学具,和学习过的有关公式,想办法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动手操作,极大的激起了探索欲望和求知的好奇心。

小组内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互相观摩、借鉴。

终于得到:圆柱体内装的水是圆锥内装水的3倍;圆锥装内的水是圆柱体内装水的。

并且圆柱体与圆锥体必须是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从而得到圆锥的体积是底面积乘高除以3,即v= sh。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探究多种图形的周长的解决方法时,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手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各抒己见,小组内协同探究,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学习欲望也得到了提高,真正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课标新理念。

师生间、学生间的知识交流碰撞以及情感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变方为直、变圆为直、等不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不但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升华,而且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发展于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放在第一位,引导他们通过操作、观察、合作交流、猜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够把实际的具体情境转化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运用“轴对称”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感受对称图形的美等。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但获得了数学知识,而且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