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整理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新课件

通过前面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判断哪些是植物并种植了自己的 植物,还对植物进行了观察,知道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已经对观 察植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在观察过程中,往往被各种各样的叶所吸 引。他们虽然对叶的结构、外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们缺少细 致地观察,准确的描述。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感官观察并用简单的 语言对叶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描述。
3.小游戏——猜一猜 学生活动:学生说叶子的特点,同学们猜名字。 教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你看看,比一比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预设生1:不是,因为两片叶的颜色、大小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种。 预设生2:是同一种,虽然颜色、大小不同,但是形状一样。
教师出示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并讲解颜色浅、比较小的是 “小时候”的叶, 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我们通常把这样的 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
探索板块∶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叶。 活动二,观察、比较同一棵植物的叶。 活动三,画一片叶。
研讨板块∶围绕"叶有哪些特点? 它会怎样变化?"展开讨论交流、总 结归纳。让学生描述自己在观察时所看到的细节,发现叶是在不断 生长变化的,逐步建立"叶是有生命的"这一概念。 拓展板块∶以学生熟悉的"做叶画"为主要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进一步认识叶的形状。
一、说教材
《观察叶》是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 三篇课文。本课重点观察的是叶的外部特征,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植 物的叶,建立起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又存在着形状、大小、颜色 等差导的认识。同时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体会到植物的叶是多种 多样的。
本课教材分四部分: 聚焦板块∶教科书中是学生在户外观察叶的照片,把学生的关注点从植株 个体转向植物器官,并以"叶有什么特点呢?"为主线,延伸到以下三个板 块展开观察、讨论。
科学课件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课件5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工具吗?
体重计
电子 秤
便携秤
体温计 电子体温枪 气温计和湿度计
小结
尺子和测量纸带 共同点 ?都有 0 刻度 (测量起点) ?标记线的间距等长 (相当于同一标准物的长度) ?标记线重复出现 (相当于标准物 首尾相连) ?数字标记 (相当于标准物的 数量的统计数)
海拾贝 ”,“ 搜集诗 歌或记 ) 记录讨 论结果
与诗同 行”可 录当地 的民歌
,专人 负责整
以有选 择地开 、童谣 ,以及
理整理 讨论意
展哪些 活动, 有关诗 歌的知
见,并 形成完
如何开 展活动 识和故 事等。
整的计 划。)
。) ( ) 按照一 定的类
别,对 搜集到
的诗歌 进行整
理、归 类。(
)欣赏
国正是 一个诗 些著名 的诗人
歌的国 度。回 和诗歌 吗?
忆一下 我们都
学过哪 些诗歌
呢?你 知道哪
些诗人 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 .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 .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 .学生自由读 P99 页和 106 页的“活动
聚焦
生来公平,拿在手中。
要问长短,它最分明。
尺子
打一测量工具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你见过或使用过哪些尺子? 你可以用它做什么?
探索
比较 测量纸带和尺子
用直尺测量橡皮的长度
对齐起点 (0刻度)
对齐终点 (读出数字)
用测量纸带和软尺测量橡皮的长度
探讨
与测量纸带相比,尺子有什么好处?
新编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精品课件

交流讨论 和测量纸带相比 尺子有什么好处
本课所用实验器材,由爱牛科教提供
名称 软尺 直尺
规格 1.5m 塑料20cm
单位 数量 把 24 把 12
课后小结
1、同学们说说你通过今天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呀?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下课了!
—— 小朋友们再见——
下次再见!
—— 期待——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回顾:用测量纸带来测量
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不足?
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比较
测量纸带
尺子
相同点: 不同点:
尺子家族大聚会 (参考42面) 塑料尺
软尺
折叠尺
钢尺 钢卷尺
用测量纸带和尺子测量物体
测量纸带 尺子
橡皮的长度 科学书的长度
说说怎么测量—— 活动手册第13面
新编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精品课件

今日作业
1.完成课本练习题。 2.完成本课达标练习题作业。
笔者留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激励着无数人 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前行,吸取着各自喜欢的知识,使自己变 得更加强大与自信。但愿我的努力与劳作能带给你一丝帮助。 愿你我携手共同在知识的海洋里进步遨游。您的意见和建议将 使我渴望得到的营养饵料和前进的方向。
天分南北,知识无疆界。 祝愿我们彼此安康幸福!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回顾:用测量纸带来测量
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不足?
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比较
测量纸带
尺子
相同点: 不同点:
尺子家族大聚会 (参考42面) 塑料尺
软尺
折叠尺
钢尺 钢卷尺
用测量纸带和尺子测量物体
测量纸带 尺子
橡皮的长度 科学书的长度
说说怎么测量—— 活动手册第13面
测量纸带
什么好处
本课所用实验器材,由爱牛科教提供
名称 软尺 直尺
规格 1.5m 塑料20cm
单位 数量 把 24 把 12
课后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本课知识要点。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科学教科一上)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张薇【教材简析】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将认识世界通用的标准长度测量工具——尺子,总结有关比较和测量的重要概念。
本课有两个活动,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用尺子测量物体。
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的测量工具,它的单位有毫米、厘米、米。
在1889年的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人们规定了1米的长度,从此用尺子测量的结果就有了可比性和通用性。
学生通过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会发现以下共同点:都有0刻度(测量起点);标记线的间距等长(相当于同一标准物的长度);标记线重复出现(相当于标准物首尾相连);数字标记(相当于标准物的数量的统计数)。
不同点可能有:材质不同(纸带是软的,有的尺子是硬的);标记线的间距长度不同;纸带的0刻度可能未标;尺子有更细小的标记线;数字标记方法不同等。
学生深刻地认识尺子,明白尺子的读数和使用方法,并可以使用尺子测量物体,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项基本技能,将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经过前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比较物体时我们需要有“起点=0刻度”,需要测量中“首尾相连=标记”及“十进制计数=数字”的测量条件,明白标准测量工具在测量中的作用。
所以,本课通过尺子与纸带的对比、使用,让学生明确尺子无论是何种材质、刻度,测量结果都基本相同,测量纸带虽然方便使用,但精确性和单位的统一性均有缺陷。
同时,在动手活动过程中巩固学生的观察、比较的习惯,加深对测量的理解。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6.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观察和比较测量纸带与尺子,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二、探索
1.观察和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
分发材料:塑料尺、软尺和制作的纸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观察、比较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交流。
2.用尺子测量物体。
教师使用课件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①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②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③介绍如何读数。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课时
安排
第1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3.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情感价值观: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4.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教学重点
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请学生示范测量并读出长度。学生分别使用尺子和测量纸带测量橡皮和桌面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教师需要帮助测量有困难的学生。
三、研讨
1.教师提问:“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
2.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可能的观点如前所述。
板书
设计
教学难点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教学方法
教学具准备
印有小方格的纸若干、十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一支标记笔、学生活动手册、塑料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