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报头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本——标识了IP协议的版本,通常这个字段的值为0010,常用的版本号为4,新的版本号为6,现在IPv6还没有普遍使用,但是中国已经为奥运会建立了一个ipv6的网络。IPv6又被称为IPng(IP Next Generation)
报头长度——这个字段的长度为4,它表明了IP报头的长度,设计这个字段的原因是报文的选择项字段会发生改变,IP报头的最小长度为20个8bit,最大为24个8bit。报文字段描述了以32比特为单位程度的报头长度,其中5表示IP 报头的最小长度为160比特,6表示最大。
服务类型——字段长度为8位,它用来表示特殊报文的处理方式。服务类型字段实际上被划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为优先权一部分为TOS。优先权用来设定报文的优先级,就像邮包分为挂号和平信一样。TOS允许按照吞吐量、时延、可靠性和费用方式选择传输服务,在早期的时候,TOS还被用来进行路由选择。在QOS 中有时也会使用优先权,常见的优先权队列。
总长度——字段长度为16位,通常预标记字段和分片偏移字段一起用于IP报文的分段。如果报文总长度大于数据链路可传输的最大传输单元(MTU),那么就会对报文进行分片。
标记字段——长度位3位,其中第一位没有被使用第二位是不分片位,当DF 位被置1,表示路由器不能对数据报文进行分片处理,如果报文由于不能被分片而不能被转发,那么路由器将丢弃这个数据包,并向源地址发送错误报告。这一功能可以用来测试线路的最大传输单元。第三位MF,当路由器对数据进行分片时,除了最后一个分片的MF位为0外,其他所有的MF为全部为1,表示其后面还有其他的分片。
分片偏移――字段长度为13位,以8个bit为单位,用于指明分片起始点相对于报头的起始点的偏移量,由于分片到达时间可能错序,所以分片偏移字段可以使得接受者按照顺序重新组织报文。
生存时间——字段长度为8位,在最初创建报文时,TTL就被设定为某个特定值,当报文沿路由器传送时,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的值就会减小1,当TTL为零的时候,就会丢弃这个报文,同时向源地址发送错误报告,促使重新发送。协议――字段长度为8位,它给出了主机到主机或者传输层的地址或者协议号,协议字段中指定了报文中信息的类型,当前已分配了100多个不同的协议号。
校验和――时针对IP报头的纠错字段,校验和的计算不能用被封装的数据内容,UDP/TCP/和ICMP都有各自的校验和,此字段包含一个16位的二进制补码和,这是由报文发送者计算得到的,接收者将联通院士校验和从新进行16位补码和计算,如果在传输中没有发生错误,那么16位补码值全部为1,由于路由器都会降低TTL值,所以路由器都会重新计算校验和。
源地址――字段长度为32位,分别表示发送报文的路由器的源地址。
目的地址――标识接收数据报文的路由器的地址。
可选项――这个字段是一个变长字段,并且可选,可选项被添加到报头中,包括圆点长生的信息和其他路由器假如的信息,这个字段主要用于测试。常用的可选项如下:
Loose Srouce Routing ――它给出了一连串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序列。报文必须沿IP地址序列传送,但是允许在相继的两个的只见跳过多个路由器。
Sttict Source Routing――它给出了一系列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的序列,不同于loose Source Routing ,报文必须按照序列转发,否则就
会出错。
Record Route――给离开路由器的报文记录出口地址,以便保留报文经过的所有的路由器的记录。
Timestamp――除了每个路由器还会记录一个时间戳之外,时间戳现象十分类似于记录路由选项。
填充――该字段通过在后面添加0来补足32位,这样保证报头长度是32bit的倍数。
IPV4报头有12个必需的字段和可选IP选项字段,位于要发送的数据之前。如果使用IP层已有的库或其他组件,一般不必考虑报头中的大多数字段,但程序代码需要提供源端和目的端地址。
版本(Version):4比特,IP协议版本已经经过多次修订,1981年的RFC0791描述了IPV4,RCF2460中介绍了IPV6。
报头长度(Header Length):4比特,报头长度是报头数据的长度,以4字节表示,也就是以32字节为单位。报头长度是可变的。必需的字段使用20字节(报头长度为5,IP选项字段最多有40个附加字节(报头长度为15)。
服务类型、优先级(Priority &Type of Service):8比特,该字段给出发送进程建议路由器如何处理报片的方法。可选择最大可靠性、最小延迟、最大吞吐量和最小开销。路由器可以忽略这部分。
总长度(Total Length):16比特,该字段是报头长度和数据字节的总和,以字节为单位。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标识符(Identification):16比特,原始数据的主机为数据报分配一个唯一的数据报标识符。在数据报传向目的地址时,如果路由器将数据报分为报片,那么每个报片都有相同的数据标识符。
标志(Flag):3比特,标志字段中有2位与报片有关。
位0:未用。
位1:不是报片。如果这位是1,则路由器就不会把数据报分片。路由器会尽可能把数据报传给可一次接收整个数据报的网络;否则,路由器会放弃数据报,并返回差错报文,表示目的地址不可达。IP标准要求主机可以接收576字节以内的数据报,因此,如果想把数据报传给未知的主机,并想确认数据报没有因为大小的原因而被放弃,那么就使用少于或等于576字节的数据。
位2:更多的报片。如果该位为1,则数据报是一个报片,但不是该分片数据报的最后一个报片;如果该位为0,则数据报没有分片,或者是最后一个报片。
碎片偏移(Fragment Offset):13比特,该字段标识报片在分片数据报中的位置。其值以8字节为单位,最大为8191字节,对应65528字节的偏移。
例如,将要发送的1024字节分为576和424字节两个报片。首片的偏移是0,第二片的偏移是72(因为72×8=576)。
生存时间(Timw-to-Live,TTL):8比特,如果数据报在合理时间内没有到达目的地,则网络就会放弃它。生存时间字段确定放弃数据报的时间。
生存时间表示数据报剩余的时间,每个路由器都会将其值减一,或递减需要数理和传递数据报的时间。实际上,路由器处理和传递数据报的时间一般都小于1S,因此该值没有测量时间,而是测量路由器之间跳跃次数或网段的个数。发送数据报的计算机设置初始生存时间。
协议(Protocol):8比特,该字段指定数据报的数据部分所使用的协议,因此IP层知道将接收到的数据报传向何处。TCP协议为6,UDP协议为17。
报头检验和(Header Checksum):16比特,该字端使数据报的接收方只需要检验IP报头中的错误,而不校验数据区的内容或报文。校验和由报头中的数值计算而得,报头校验和假设为0,以太网帧和TCP报文段以及UDP数据报中的可选项都需要进行报文检错。
源IP地址(Source IP Address):32比特,表示数据报的发送方。
目的IP地址(Destination IP Address):32比特,表示数据报的目的地。
选项(Options):0-32比特。
数据(Date):协议信息。
传输层的上层是应用层,传输层会根据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大小而分段。TCP 在三次握手时也会协商一个segment大小,即分段大小。
到网络层后,网络层会根据MTU的大小为上层传来的数据段分片,分片时会为每个片进行标识,用此标识符标识哪些片是一个相同数据段所分的片,便于接收方收到后重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