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

合集下载

如何发挥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外界事物接触比较少,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对抽象事物的思维想象能力较差。

而一些数学知识具有抽象特性,凭借小学生思维的想象而不借助工具难以理解,构成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如今的课堂在教学改革中越来越丰富多彩,数学的学习也不再那么枯燥无味。

学具的出现更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学具教学和课堂教学应该有机结合,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借助教具和学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小学生,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下面就如何发挥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方能学好抽象的数学课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引出学具,引导小学生正确地运用学具进行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摆一摆、动一动、试一试的学习活动,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师应让学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具,让学生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几条边,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

通过动手量一量,从中发现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征?对边长度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具“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自己去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边的特点,从而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归纳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这种充分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厌烦学习数学课程到爱学、乐学数学课程,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具发现总结出几何形体的特征,就会记忆犹,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小学,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一、有效运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例如:在讲“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让学生从家中找来一些各种形状的小盒子或积木等物体;上课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体会出这些形体的特征,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摸一摸,在手中任意摆弄,学生的兴趣很高,对这些形体的认识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好许多。

最后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形体或实物进行任意拼摆,学生的兴趣更高了,每一个学生都在那里兴致勃勃地拼摆着各种物体。

整节课,学生一直被手中的各种学具吸引着,学习兴趣一直很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很好。

二、有效运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一)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

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好学具,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1. 数字卡片:数字卡片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学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进行数字计算。

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进行数字排序、比较大小、加法和减法等运算。

学生也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3. 几何模型:几何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属性和关系。

教师可以使用几何模型来展示和教授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和图形的组合等知识。

学生可以使用几何模型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图和组合等活动,以巩固学习效果。

4. 拼图拼插板:拼图拼插板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思维和逻辑思考的学具。

教师可以使用拼图拼插板教授学生形状与空间的关系,并进行拼图和拼插的活动。

学生可以使用拼图拼插板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提高对形状和空间的认知能力。

5. 平衡秤:平衡秤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衡和比较的学具。

教师可以使用平衡秤教授学生比较和判断大小的方法。

学生可以使用平衡秤进行数的比较和加减法等运算,以加深对数的概念和运算的理解。

1. 清晰明确的目标:在使用学具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具的使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2. 适时适量的引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使用学具。

避免学具的过度使用或无端引入,影响教学效果。

3. 提供充足练习时间:学生在使用学具之后,应给予充足的练习时间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学具的使用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和巩固等。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具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好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师在使用学具时应注意选择适合的学具,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运用。

通过合理使用学具,可以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兴化市垛田中心小学王德美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

”查包洛赛兹和西拉延科的实验表明:没有装配活动任务组回忆出图形,漏画了许多重要零件,而有装配任务组回忆出的图形,画得比较正确。

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活跃的情绪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对识记材料的极大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就会感到新颖奇趣,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充分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

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运用学具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陈千科实验结果如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学二年级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效果,在四年级则看到相反的对比关系,但两种记忆不太显著,到六年级起两种识记效果开始出现较显著的差异。

附图{图}学具操作可以促进学生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转化和发展。

学具操作,对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同步发展十分有利。

由于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能集中注意力去想它,从各方面去了解、解决它,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深刻的印象,并且喜欢寻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有意识记的发展。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提高了课堂40分钟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上课前,让学生制作了不同厘米的小棒;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些小棒搭三角形,并分为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记录每次3根小棒的厘米数,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操作结束,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师生探讨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学具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学具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学具教具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制作和运用湖南省双牌县五里牌中心小学龚美荣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的改革趋势。

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教具学具随着教材逐进入了城市和农村小学的课堂,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尽管目前已经有些厂家与出版社联合开发出一些与教材配套的教具,但是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一般的教具并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特别是乡村小学数学的发展需要。

所以,在教具不足的情况下可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使用意义。

1、自制、运用简易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农村的自制教具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自行设计制作的,不仅用来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和强化某些知识点,还主要用来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要能够制作出适合教学需要的简易教具,平时必须做到"五留心"。

即:⑴留心教材,吃透教材精神实质。

⑵留心学生,知道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心理和思维问题。

⑶留心教具,知道现有教具有何作用和性能,还需要补充什么简易教具。

⑷留心材料,知道哪些材料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⑸留心技术与方法,知道怎样制作简易教具。

3、运用自制教具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操作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尤其是对学困生来说,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强烈求知的欲望。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从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选择和使用学具的原则以及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浅谈。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具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功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利用色彩鲜艳的拼图、立体模型、计数棒等学具,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加学习动力。

2.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许多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具可以通过视觉、触觉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比如用小球、小方块等学具展示几何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促进交流和合作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小组活动或合作游戏等形式使用学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通过学具的使用,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选择和使用学具的原则在选择和使用学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学具时,应考虑其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学具的选择应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能够对教学目标做到有针对性。

2.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学具应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使用学具时更加乐于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容易操作和携带学具的操作性和携带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学具应该简单易操作,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实践操作,学具也应该方便携带,以便教师随时使用。

4.与教学内容衔接紧密学具应能够与教材内容融为一体,与教学内容衔接紧密。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促进教学效果。

5.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在选择学具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学具,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运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合理运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合理运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从传统的黑板书写、口头讲解逐渐转变为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

合理运用学具成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学具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通过学具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运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使用学具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加法时,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球作为学具,让学生模拟两个数字相加的过程。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则,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活跃。

二、巧用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巧用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几何仪、尺子等教学工具让学生亲自测量各种几何图形的边长、角度等属性。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三、结合游戏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还可以结合游戏元素,运用学具来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一些益智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还可以使用一些分数条、分数圆等学具,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更富有趣味性。

四、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有理数时,可以通过分数线段、分数盘等学具,让学生亲自体验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和运算规则,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有理数,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五、激发学生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学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数量比较大小时,可以通过算术棋盘、算盘等学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

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及其运用。

1. 数棒:数棒是一种用不同颜色的棒子来表示不同数值的学具。

它可以用来教授数值感知、数的大小比较、连加连减等概念。

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将数棒分成不同的长度,让学生组合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2. 形状拼图:形状拼图可以用来教授几何形状的认识和分类。

学生可以通过拼图将不同形状拼在一起,从而培养他们对形状的感知能力。

可以用形状拼图教授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特征和区别。

3. 数字积木:数字积木可以用来教授数的构成和分解。

学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数字积木,理解数的单位和位值。

可以让学生用数字积木组成各种两位数,并将其分解成个位数和十位数。

4. 尺子:尺子可以用来教授长度和距离的测量。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培养他们对长度的感知能力。

可以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书桌的宽度、铅笔的长度等。

5. 量杯:量杯可以用来教授容量的概念和测量。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量杯比较不同容量的液体,培养他们对容量的感知能力。

可以让学生比较两个量杯中液体的多少,或者通过倒水的方式将液体从一个量杯倒入另一个量杯中,培养他们对容量的理解。

6. 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器可以用来教授数的运算和计算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思维。

可以让学生用电子计算器计算两个数的和、差、积、商等。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学具,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具,并合理安排学具的使用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是非常重要的。

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好学具。

一、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作用学具是教学工具,它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可以提供直观的感受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体验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学具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好的学具设计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2. 清晰化抽象概念:数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而学具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抽象概念。

3. 培养数学思维: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联系实际应用:学具可以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数学学习的意义和实用性。

1. 数字卡片:数字卡片可以用来让学生认识数字、学习数数、掌握数的大小关系。

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数字卡片,比如用形状相同的卡片表示相同的数,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

2.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学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分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学习形状的名称和性质。

可以使用彩色的几何图形板、形状拼图等学具,让学生通过拼凑、比较等活动来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

3. 操作算具:操作算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运算。

比如使用算盘、数棒、数线等学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加减法、乘除法等运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4. 计量学具:计量学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计量单位、学习测量和比较大小。

比如使用尺子、天平、容器等学具,可以进行线段的测量、物体的称重、容量的比较等活动。

5. 逻辑推理学具:逻辑推理学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学具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学具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探索篇•课改论坛学具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朱红梅(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江苏常州)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和积极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

利用学具操作的方式学习低年级数学知识就是一个有效路径,能够促使学生借助学具实践获得新知,发展思维能力,掌握动手实践的方法。

数学教师要加深对学具操作的认识,革新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之上巧妙地将学具操作应用到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学具教学功能,扎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

一、学具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要求,强调不能够单一地借助模仿记忆方式推动数学学习,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自主合作等学习平台,创新学习方式。

将学具操作引入小学低年级教学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具操作的价值,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学具操作与低年级数学教学融为一体。

学具操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都很强,再加上他们拥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在学习数学时更愿意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来完成。

在引入学具操作这一内容后,可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低年级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操作与学习产生兴趣。

第二,锻炼思维能力。

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操作可以让原本抽象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降低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难度,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第三,提高教学质量。

学具操作的主体是学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动手和动脑,主动提出与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积累学习经验,进而能够明显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学具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利用学具操作突破数学概念学习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于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认识不清,也因此在概念学习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如果不能选用有效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话,很有可能让他们在基础学习阶段就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到深层次的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小学数学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门数学学科,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学具的运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学具是指通过某种工具对于概念、理解和思维方法进行培养和训练的教学设备。

学具具有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应用十分广泛,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1. 形体学具形体学具是指有形体和物件之类的具体材料。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立体几何、积木、拼图等形体学具来协助学生建立数学空间意识,提升他们几何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以积木为例,可以通过拼接构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立体图案,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几何定理。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积木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多面体,在拼之前让他们猜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数、顶点数、棱数等属性,然后在拼接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有助于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多面体的性质和特点。

2. 计算学具计算学具主要是指用于加、减、乘、除等计算操作的工具。

比如,珠算、算盘、计算器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计算工具来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珠算和算盘,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指的操作,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变化和计算的过程,有助于他们理解十进位、百进位、千进位等位权的概念,并且能够掌握简单到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

3. 游戏学具游戏学具主要是利用游戏的形式来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数学游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算能力,美化数学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数独、数字梯等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升级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口算训练。

4. 测量学具测量学具主要是指用于规划、评估和检测长度、体积、质量等物理量的工具,比如尺子、计时器、天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测量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提升他们对物理量的感知能力。

例如,可通过使用尺子来测量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进行相对比较和排序,有助于帮助他们发现和理解同比例的概念。

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学具教学,非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便于建立表象、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利用学具在计算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计算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把计算结果算正确记下来,而是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有效地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而加深对算理的深刻理解,掌握算理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是个难点,教学中要杜绝“耳听口说”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感知。

在学生利用学具轻松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掌握算理。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学具操作,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创造操作学具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操作学具时掌握计算方法。

二、操作学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颖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动手试一试。

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能突出知识特点的、带有色彩的直观材料,让其亲自动手,感知实践。

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组织学生摆彩色小棒。

先拿出10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问可摆几个三角形?还剩几根小棒?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同时写出剩下的小棒数,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取出7根至15根小棒,仿照着一一进行操作,训练使其程序规范,动作熟练。

通过动作和感知的协调,促进动作思维不断进行,使学生初步理解其算理。

三、利用学具,直观形象地克服了教学难点在操作学具中,如果运用得恰到好处,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如:我在讲角的初步认识时,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直观了解锐角、直角、钝角,我让学生通过学具摆一摆,然后逐个分类,最后总结出三种角的特点,分辨角的依据。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但增加了对角的认识,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学难点也随之攻克。

四、利用学具,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课堂上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很多时候感觉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我们借助学具,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大大提升。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好学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的方法。

一、计数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计数学具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计数学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教师可以利用计数器、可视化的计数棒或计数卡片等学具来进行教学。

在教授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可以使用计数器来给学生演示数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

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使用计数器来进行简单的加法或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形状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中,形状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几何形状。

通过使用形状学具,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属性,有助于培养其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木块、磁贴或模型等形状学具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正方形和长方形时,可以使用木块或磁贴来帮助学生制作、摆放形状,体验不同形状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形状的性质。

三、量度学具
在教学长度时,可以使用刻度尺来帮助学生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让他们亲自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四、计算器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计算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具。

通过使用计算器,学生可以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加法时,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和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就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做一番探讨。

一、学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具有直观、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学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加减乘除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各种具体的小玩具或器材来进行教学,比如使用小球或小石子进行加减法的教学,这样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并且通过操纵小球或小石子来进行实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学具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们在教学中更加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通过使用各种具体的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几何图形时,老师可以使用各种几何模型、纸板等物品,用来展示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分数版块或线段模型来展示分数的大小和大小比较,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和大小关系。

这些具体的学具通过视觉、触觉等感觉刺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使得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

学具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操纵各种学具进行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通过学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学具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学具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学具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因此,数学是一门相当抽象的科学,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占优势,抽象能力很差。

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

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同大家交流:一、课前学会准备好该用的学具。

1、使用教具学具,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奇特越好,那样会使学具成为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我们只要准备要用的学具就行。

2、学具摆设有序。

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

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时,我注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恰当指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

例如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8+9=17时,学生拿着小棒不知往哪里放,,体现不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就拿着小棒在投影仪上边示范边讲解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不少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摆出8根,再数出9根,我这样启发学生,不用数的方法,能不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7呢?学生有的用9凑成10,有的用8凑成10,很快发现了进位加法的方法,由于在课堂中注重了学具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省了时间,课堂教学效率高。

二、联系生活实际,选择熟悉喜爱的教具、学具。

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

如果我们为学生选择他们熟悉喜爱的学具的话他们会感到更高兴。

比如,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用一个布袋把要认识的东西装进去,藏在桌子下,上课时用神秘的语气说:“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能变出很多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随后我拿出装饰精美的口袋,接连掏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让学生认识,为了进一步区分它们的特征,我拿起一个长方体边看边摸,边故意作出神秘的样子说,这个长方体藏着很多秘密,看谁先找出来,学生学老师的样子,很快找到了物体的特征。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方法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方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方法一、常用的学具及其功能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或塑料片)。

将儿童喜爱的小动物(如小鸟、小兔、小鸡、小鸭、蝴蝶等)、熟悉的花草、水果图案(如红花、黄花、苹果、梨、桃、五角星等)绘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卡片上。

(如图(1))数学塑料片有:0—20这20个数的塑料片。

(如图(2))符号塑料片有:运算符号片和关系符号。

(如图(3))2.小棒。

小棒有单根的,有成捆的(示意图(如图4)),用来学习认数和计算。

(附图{图})(1)(2)(3)(4)3.计数器或计数表(如下图),用来学习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附图{图})4.口算练习卡片。

这种卡片可根据各册的口算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制。

如第一册的口算练习卡可编制如下:(1)(2)(3)学完6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3=6+4=9+3=6-2=10-8=17-9=1+5=3+7=4+8=5-3=9-4=11-6=6-4=10-3=7+6=3+0=5+5=15-7=………………利用以上卡片上的试题,可让学生定时地进行练习,以提高计算能力。

5.圆形口算练习板(附图{图})可根据不同的口算内容制作不同的练习板。

用它进行口算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

如上图的表内乘法口算练习板。

制作时,先将两个圆形剪下来,然后切掉大圆中带有阴影的长方形,把小圆(右边的)放在下面,用大头针或铁丝在“·”处钉住,使两个圆都可转动。

这样就可进行口算练习了。

6.钟面和七巧板自做一个钟面模型(如下图(1)),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附图{图})(1)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

由7块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5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如下图(2))。

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效地 解决 问题 。 2 . 重 点 指导 学 生规 范的 操 作 : 教 师 首 先 要进 行 示 范 和
积累更多的感性认{ 只。 动手操作更准确灵活。 三、 有利于培养举生的思罐能力
引导 , 指导学生按一定程序进行操作 。 学生所形成的思维 才能清晰宥序 。 抽象概括才能宥条有理。 3 . 强化谓育训练与操作 同步进行。学生在学具操作的
用 中耍注 意几 个 问题 。
具让学生 通过一定程序的操作 。 在头脑中产生表象 , 逐步
抽 象 为理性 认 识 。 使手 、 眼、 脑协 调发展 。 从实 践得 出结 论 、
1 . 明确要求 : 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 , 教师首先要提出要 求, 明确 操 作 过程 , 按要 求 操作 。才能 达 到预 期 的 目的 , 有
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观察 、 比较能力。例如 : 教学“ 除 法的初步认识” 时。 关键让学生理解“ 平均分” 的含义。掴导 学生拿出 l O 根小棒 。把它分成两堆 。分完眉弓 f 导学生分 析。 比较结果出现的 5 种分法看有什么异同。相同之处是 都分成两堆。不同之处是有 4组两堆不一样多 . 而只有一 组两堆 同样多。告诉学生这种分法叫“ 旱均分” 。 再 引导学 生把刚才不一样多的 4组也移成两堆 同样多的 。从 “ 任意 分” 到“ 平均分” , 通过动手操作 , 观察 比较 。 使学生真正理 解“ 平均分” 的含义。
善 于观 察 、 肯于 动脑 、 勤 于思 考的好 习惯 。
例如 : 有一道数线段的题 目。如图 : l I l l l
有 多少 条线 段 。 起初 学生 只会 数短 的 , 看不 出包 含线 段 。 此 时, 教 师应 引导 学生 用小 棒摆 , 然 后逐 步分 解分 类数 。一根 长 的有 几 段 : 两 根长 的 有几 段 ; 三根 长 的 、 四 根长 的 备有 几 段, 一共 有多 少段 。学 生很快 掌 握 了数 的技 巧 , 同时对 隐含 线段有 了丰富 的感性 认 识 。 学 具 的使 用 对低 年 级数 学 教学 尤 为重 要 , 但在 实 际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科学有效地使用教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的直觉形象思维,还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文章就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具低年级教学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向学生讲解并让他们掌握一些抽象复杂的公式、概念等,就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因而教学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

因此,科学有效地使用教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的直觉形象思维,还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就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6、7岁得孩子天生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

针对这一特点。

我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让他们动手摸一摸,摆一摆小卡片以及一些实物等学具,为学生亲手操作创
造环境。

例如,学习“8加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凑十法,教师就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摆一摆,先在桌上摆8个小圆片,再摆5个。

“看一看我们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怎样列式?你会通过摆一摆小圆片来算一算吗?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兴致高涨,都认真地摆起小圆片,学生也很快找到了口算的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枯燥的计算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利于学具掌握算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中,孩子们始终是饶有兴趣地操作活动,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二、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教学论着重强调的一个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拼、摆、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刚进校的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学具,我们就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拿出一些大小形状不一的三角形、梯形等小木块,让孩子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随着学习内容地逐步加深,难度加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在每次学习新的内容中,都可以让孩子通过利用学具的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方法。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

三、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
段。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操作学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学《认识正方形》时,教师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

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学生通过操作,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好学生手中的学具,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如:我在讲“认识图形”时,在学生对所学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的学具,进行任意地拼摆。

在拼摆的过程中,学生想象力得到充分地发挥,普普通通的学具经过他们的组合变成了“汽车”、“轮船”、“房子”、“风车”等精美的图案。

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利用学具,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实往往跟课堂完全是两回事,只有将所学知识恰当、灵活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

如学习了《克与千克的认识》后,我让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称重量活动。

(1)称量食盐、蔬菜等。

(2)称量自己家人的体重。

(3)称量自己的学习用品等。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知识时刻发生和应用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六、利用学具,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在进行学具操作的过程中,边操作,边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操作学具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需要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理解算理。

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能摆出来。

而且能够说出是怎样摆、怎样想的。

如计算25+6,学生要先摆2捆零5根小棒,再摆6根上棒,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就要先把5根小棒和6根合起来,是11根小棒,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

再加上2捆小棒,一共是3捆零1根小棒,即:31根小棒。

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给同桌或小组中的同学听,最后再向全班同学说想法。

经过长时间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提高。

从上所述,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具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表面上看来,上课时让学生操作学具,请学生演示,好像耽误了时间,但是通过学具操作、学生演示等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上课注意力集中了。

同时,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等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积极探索,进一步挖掘学具教学的潜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