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工业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工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09-10-09
为加快海口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十一五”期间“三个翻番、两个突破”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中共中央、中共海南省委和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本《海口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五”工业发展回顾
(一)“十五”工业发展成绩
海口工业经过“十五”期间的调整发展和结构优化,初步建立了以汽车制造、制药、食品饮料、金属制品、化工化纤、电气设备、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工业行业结构体系,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工业经济逐步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1. 工业总量大幅增长。截止2005年,全市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2亿元,是2000年的倍,占全省的%;完成工业总产值262亿元,是2000年的倍,占全省的%;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48家,比2000年增加28家。全市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221家(其中大型企业1家,中型企业
28家),比2000年增加61家,其从业人员达41591人,资产总额达253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汽车万辆,是2000年的24倍;变压器418万千伏安,是2000年的3倍;啤酒12万吨,是2000年的倍;化学纤维万吨,是2000年产量的倍;配混合饲料58
万吨,是2000年的2倍;中成药3208吨,是2000年的倍;化学药19亿支(粒片瓶),是2000年的倍;饮料酒万吨,是2000年的13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2000年的20家上升到2005年的48家,其总产值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0%提高到2005年的80%,工业经济进一步向规模化发展。规模以上轻重工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74:26变为2005年的43:57,重工业比例明显提高,重工业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86%提高到2005年的%,所有制构成更趋向市场化。
3.支柱行业发展迅猛。汽车制造业异军突起,2005年总产值达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占全市工业比重由2000年不足4%猛增至%。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加工业焕发新的活力,2005年总产值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生物制药成为我市新兴发展行业,2005年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电气设备及金属制品业高速度增长,2005年总产值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化纤纺织行业在经历了2002、2003年的低潮后,出现了有力的反弹,2005年总产值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
4.科技水平进步迅速。从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来看,在汽车制造业的带动下,我市工业中高以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接近60%,这些产业主要有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和生物制
药、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从产品质量管理来看,获得各种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市工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基本上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型食品饮料企业积极参与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医药企业的GMP认证作为制药企业的强制性标准已在我市制药工业企业中全面执行。在实施名牌战略方面,产品知名度有了明显提高,我市工业目前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即椰树牌椰子汁、椰树牌矿泉水、JST干式变压器),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的企业有5家(即先声药业的“再林”、椰树集团的“椰树”、养生堂公司的“养生堂”、新大洲公司的“新大洲”、亚洲制药的“快克”)。此外,海南汽车集团的福美来轿车、椰岛公司的鹿龟酒等名牌产品以及制药行业的南药品牌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5.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十五”期间,工业经济对全市地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对全市财政收入增长贡献率达%,有力地带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增长。
6.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十五”期间,我市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一批使用重油的大中型企业改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清洁生产得到进一步推广。通过加大环境管理力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业污染源达标率为100%,工业企业固体物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00%。而且工业企业的单位GDP 能耗和单位GDP水耗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口工业开始走出一条增产不增污的绿色产业发展道路。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业化水平低,产业集群不易形成。2005年海口市工业化水平仅达%,远低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相比,海口工业不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工业化水平来比,都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由于工业总量小,产业所需的上、下游产品难以达到形成产业的规模,
不利于产业链的上下延伸,产业集群的形成仍需要时间积累。
2.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偏弱。我市工业企业自主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较为普遍,拥有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中心的企业寥寥可数,新产品开发进度缓慢,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偏弱。
3.出岛交通互动不足,制约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市属于海岛型城市,工业原材料、产品市场“两头在外”,生产地和消费地分离,导致货物运输距离远、成本高、时间长。而且现有港口设施陈旧,泊位较少,货物吞吐能力不足,航班周期长,不利于我市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与港口建设步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
4.工业用地储备不足,影响工业发展后劲。目前,全市除桂林洋、狮子岭开发区及最近批准的药谷二期有一些较大面积的工业用地外,其他开发区的工业用地面积偏小且零散,不利于大项目的进驻。
5.投资环境不够完善,工业招商吸引力下降。从硬环境来看,我市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十分完善,尤其是污水管网建设及污水处理能力的不足更为明显。从软环境来看,现行管理体制的不顺畅,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不尽人意,加上全国各地政策放开,特区优惠政策相对优势减弱,特别是取消地产地销政策后,优惠政策的弱化造成招商吸引力下降。
6.企业融资困难,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企业流动资金融资困难,是我市工业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
二、“十一五”工业发展前景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