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五上教案 (2)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向诱惑说“不”|辽大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向诱惑说“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诱惑的种类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抵制诱惑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重点:1. 诱惑的种类和危害。
2. 抵制诱惑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案、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引起学生对诱惑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诱惑,讨论诱惑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诱惑的种类,如网络诱惑、金钱诱惑、游戏诱惑等。
2. 分析诱惑的危害,如影响学习、损害身心健康、导致犯罪等。
3. 讲解抵制诱惑的方法,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抵制诱惑。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抵制诱惑的有效方法。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面临的诱惑及其危害。
2. 学生讨论如何帮助案例中的人物抵制诱惑,提出建议。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诱惑的场景。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展示如何抵制诱惑。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抵制诱惑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抵制诱惑。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诱惑的种类和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抵制诱惑的方法掌握情况。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角色扮演、现场展示等。
4.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运用情况,如抵制诱惑的计划、心得体会等。
教学延伸:1.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诱惑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戒毒所、少管所等,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最新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收藏版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窃读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三、检测学情1、认读生字与写字:如“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zà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年秋统编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 《搭石》 阅读教学策略 第2课时 教案
年秋统编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阅读教学策略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意思。
–学习分析文本结构,领会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深入思考作品背后的寓意。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分析课文内容,把握主题和结构。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细致阅读能力。
2.难点:–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引导他们发散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以“搭石”为主题进行简单的导入,引发学生对搭石的猜想。
2.课文学习(25分钟):–第一遍朗读全课文,带领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第二遍朗读,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用词的特点。
3.文本分析(20分钟):–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探讨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含信息。
4.课文阅读延伸(20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从多角度理解作品。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课文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激发学生表达欲望,鼓励他们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式1.问答结合: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分析文本,增强合作学习。
3.思维拓展: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突破“以文会友”的层次,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用意,但在文本分析和思考上仍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文本的能力,多利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提升课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六、授课反馈1.学生表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课文内容,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表达,但仍需要更多的指导来提升深层次思考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抽象的画》的意思及用词。
2.学习颜色词语,辨析颜色。
3.认识一些基本的线条、颜色和效果。
4.能够借鉴课文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抽象画。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颜色词语,理解古诗的含义。
2.学习画抽象画的基本线条、颜色和效果。
学习难点1.理解比较抽象的古诗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抽象画的内容。
2.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幅具有抽象风格的画作。
三、学习过程1. 情境导入–唐诗宋词老师可以教授一首唐诗或宋词,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
可以让学生总结诗词中的词语和意境。
2. 预习环节–颜色词语•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识别物品等形式学习颜色词语。
•引导学生使用颜色词语描述一个具体物品和自己心情。
3. 导入课文–《抽象的画》•让学生听老师朗读课文《抽象的画》,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描述一下这幅抽象画的意境和表达的内容。
4. 练习环节–画画•让学生看一些抽象画的图片,了解一些基本的线条、颜色和效果。
•让学生用简单的形状、颜色画出一些抽象线条。
•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个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抽象画。
5. 总结–学有所得•回顾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画作,倾听别人的想法,提高交流能力。
四、课后作业•完成画作,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继续发掘自己的艺术天赋,试着画出不同具有抽象风格的画作。
五、教学反思1.在教授颜色词语的时候,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更生动的教学生记忆。
2.在画画的过程中,可以多给学生一些指导和启示,以便让他们有更好的表现。
3.这个课程既有文学知识,又有美术知识,学生需要更多的自由发挥,老师可以掌握好时机,给予良好的指导。
精编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月光启蒙》教案三篇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月光启蒙》教案三篇篇一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初读课文,体会母亲对我无私的爱,并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4.指导写好“蒙”,理解: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3.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第一段(1~3):写童年夏* 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3.积累有关勤俭的名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交流平台”,知道了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2.课件出示。
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3.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语段,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板块二阅读文段,总结作用1.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1)课件出示《慈母情深》的相关文段。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2)学生阅读文段。
(3)交流这段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这段话不惜重墨描写了母亲的工作环境。
厂房里空间狭小,潮湿颓败,酷热难当,像蒸笼一样,逼真的描写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可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工们依然紧张地忙碌着。
这些描写衬托出她们工作的艰辛和挣钱的不易,与下文母亲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
(4)课件出示《父爱之舟》中的相关文段。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5)学生读文段。
交流这段场景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这段话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渲染了欢快、热闹的气氛,衬托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这样的场景描写至少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童年的小事进入作者的梦乡,说明了这样的事情,在作者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二是这一场景突出了“我”家境的贫寒,在如此贫寒的境况下,父亲还想办法满足孩子,可见父爱是何等的深沉、真挚和浓厚。
班级备课必备:五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范本
班级备课必备:五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范本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教案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使学生学得更好。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五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的教案范本,希望对您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描写”是一种写作方法。
(2)能辨别出描写文本中的描写对象。
(3)掌握如何运用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2.能力目标(1)能够初步分析描写文本,理解描写对象。
(2)能够根据描写对象进行描写写作。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描写方法的热爱。
(2)激发学生对描写对象的感性认识和赏析。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描写方法的运用”。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描写方法,分析描写文本,理解描写对象,运用描写方法进行作文。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提前了解课文,准备好教案及所需的教学工具。
(2)教师在课前或课后,组织学生到校园或社区中去收集描写素材,以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
2.导入(1)教师用图片或音乐或小故事或小品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
例:教师播放一段早春春雨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雨的声音、春雨中花儿的美丽姿态,讨论学生对春雨的感受和想法。
(2)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例:教师问学生:“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描写方法的东西吗?” 接着教师介绍描写方法。
3.阅读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课文,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注意文本中的描写方法。
教师可以配合语音形态、肢体语言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果。
4.分析(1)教师进一步解释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并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描写方法的基本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找出描写的对象、方法以及效果,加深学生对描写方法的认识。
5.运用(1)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描写素材,或用教师给出的素材的进行描写练习。
(2)学生分组,搜集素材,进行组内交流,交流中学生能发表自己对描写方法的看法,与同伴进行相互交流和提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提高描写方法的重要性。
在诱惑面前(说课稿)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通用版
在诱惑面前(说课稿)一、教学背景本次说课是针对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课程的五年级教学内容的设计,该课程内容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学生认识和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复杂情境,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本课程是全国义务教育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五年级这个年级,有的孩子已经懂得许多事情,对一些诱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可能受到了更多的诱惑,因此诱惑对于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而如何在诱惑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很重要。
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本课将注重探讨如何应对各种诱惑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诱惑是什么,以及它对自己的影响。
2.学会分辨诱惑的好与坏,懂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诱惑。
3.了解不同诱惑的类型和来源,并掌握应对策略。
4.培养孩子们的自我防范能力,优化思维方式,全面提升抵御诱惑的能力。
5.提高孩子们的知识水平和防范意识,使孩子们能够在诱惑面前做出理性的选择。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诱惑首先要指出的是,我们将“诱惑”定义为那些引导人们做某件事或作某个决策的力量。
人们常常习惯于将诱惑和罪恶联系在一起,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习惯上将“恶习”归为诱惑的范畴,但是有些诱惑不一定要造成恶果。
另外,我们还将分享如何分辨实际意义上的“坏”诱惑,以及那些只是看似带着“诱惑性”的行为,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有害后果。
2. 诱惑的来源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告诉孩子们其中有哪些是可以预见的,还有哪些是突然冒出来的,也就是“无意中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些不同的来源都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不同的危险,孩子们应该意识到各种来源的存在,并学会应对和防范。
3. 不同类型的诱惑我们将适当延伸课程,介绍一些在学生生活中更常见的诱惑行为和现象,例如,网络游戏、手机、甜食等等,通过相关实例展开讲解,让孩子们加深对于“诱惑”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一定的防范和拒绝技巧。
4. 如何应对最后,我们将探讨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如何做到“拒绝”的应对方法。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新部编本 月光启蒙 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月光启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亲近语言,感受母亲在美妙月夜下启蒙儿子的浓郁亲情,体会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感激、爱戴和怀念。
2.了解母亲的特点,感知母亲启蒙的方法。
教学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亲近语言,感受母亲在美妙月夜下启蒙儿子的浓郁亲情,体会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感激、爱戴和怀念。
【课时安排】2课时【相关资料】孙友田简介孙友田,1936年生于安徽萧县,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作协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扬子江诗刊》顾问。
有《煤城春早》等十余部诗集。
主要著作有诗集《煤海短歌》、儿童长诗《带血的泥哨》、《矿山鸟声》等10部,儿童知识读物《在黑宝石的家里》等。
作品多次获奖,诗歌《我要演一个童工》被选入《少年朗诵诗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出课题:唐代诗人孟郊,忘不了临行前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的一幕,于是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游子吟》;(幻灯映出该诗,示意学生吟诵)现代作家孙友田,忘不了儿时母亲给她的文学启蒙,于是写下了感人的回忆录(示意学生齐读课题)——《月光启蒙》。
2.初步审题:(1)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什么叫“启蒙”?(学生根据预习回答,教者随机归纳: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启,开导;蒙,蒙昧无知。
)(2)那么,“月光启蒙”该怎么理解?(学生尝试讲述见解,教者随机归纳:月光启蒙:指在月光下,受到的启蒙教育。
年秋统编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 《搭石》 阅读教学策略 第2课时 教案
年秋统编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 《搭石》阅读教学策略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搭石》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搭石的形成、种类以及作用。
本文通过生动的描绘,让学生了解搭石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同时,课文还涉及到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可能会产生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种类和作用。
3.体会作者对搭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4.学会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搭石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情感教育法:通过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生词卡片。
4.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搭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搭石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操练(1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年级语文上册2.3买椟还珠教案长春版
2。
3 买椟还珠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五课向诱惑说不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五课向诱惑说不一、课程概述本节课主题为“向诱惑说不”,主要旨在让五年级的小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诱惑,以及面对诱惑应该怎么做。
通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诱惑,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2、学习面对诱惑,学会对不良诱惑说不;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障自身安全;4、培养自信与勇气,助力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教学重点1、认识不良诱惑;2、分析和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3、学习对不良诱惑说不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内容1、了解什么是诱惑(1)张贴浓郁的广告,诱惑你购买精美的商品;(2)同学之间,会有人诱惑你做某些不良事情;(3)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以钱财、权力为诱饵,引诱别人做出错误的事情。
2、理解诱惑的危害诱惑可以引导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造成危害和损失。
例如,有些产品广告可能夸大其成分和功效,而给人带来健康隐患;同学之间争斗不止,往往是因为有人为了兴趣,做出不好的行为而引起的。
不良诱惑还可能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可能伤害自身和家人,影响一生的发展。
3、学习对不良诱惑说不的技巧和方法(1)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妥协;(2)学会合理防御或避免不良诱惑;(3)不要让自己陷入被动,应该主动发现和应对不良诱惑;(4)借助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应对不良诱惑。
五、教学过程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不良诱惑的危害和对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准则。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良诱惑产生的原因、常见的不良诱惑及导致的危害。
在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展示他们掌握的知识,同时也能够让他们通过讨论进一步加深对不良诱惑的认识。
3、学生实践操作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不良诱惑,让学生小组进行实践操作。
例如,学生可以模拟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诱惑进行自我保护和拒绝,并给出自己的想法。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向诱惑说“不” | 辽大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向诱惑说“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诱惑,认识诱惑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抵制诱惑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诱惑的类型:游戏、网络、零食、购物等。
2. 诱惑的危害:影响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
3. 抵制诱惑的方法:提高自控力、寻求帮助、转移注意力等。
4. 正确面对诱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诱惑?这些诱惑对你们有什么影响?2. 讲解诱惑的类型和危害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诱惑,如游戏、网络、零食、购物等,并分析这些诱惑对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3. 探讨抵制诱惑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抵制诱惑的经验,总结出以下方法:(1)提高自控力: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坚定信念。
(2)寻求帮助: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共同应对诱惑。
(3)转移注意力: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充实课余生活。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几个关于抵制诱惑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抵制诱惑的,以及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正确面对诱惑?(2)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抵制诱惑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诱惑,以及如何运用所学方法抵制诱惑。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抵制诱惑的心得体会。
2. 设计一份抵制诱惑的宣传海报,内容包括诱惑的类型、危害和抵制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诱惑的认识和抵制诱惑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是否能正确面对诱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诱惑,避免过度恐慌。
部编版五上道德与法治主动拒绝虐待与忽视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上道德与法治主动拒绝虐待与忽视第二课时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教会学生主动拒绝虐待与忽视行为,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内容重点知识1. 了解什么是虐待与忽视,包括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虐待与忽视。
2. 了解虐待与忽视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虐待与忽视行为的厌恶和抵制意识。
教学重点- 分辨虐待与忽视行为,掌握其特征和表现形式。
- 学会拒绝和制止虐待与忽视行为。
- 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难点- 解释虐待与忽视的概念和危害。
- 引导学生主动拒绝虐待与忽视行为。
教学准备1. PPT幻灯片,包含相关图片和案例。
2. 学生练册和学生用书。
3.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问题导入:你有没有听说过虐待与忽视这个词?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研究(30分钟)1. PPT展示虐待与忽视行为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虐待与忽视的概念和危害。
2. 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虐待与忽视行为的例子,并说明其危害。
3. 学生在练册上完成相关练,巩固对虐待与忽视行为的理解。
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拒绝和制止虐待与忽视行为?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虐待与忽视行为的情景,让学生学会拒绝和制止这些行为。
3. 结合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受虐待与忽视的人。
总结(10分钟)回顾本课的内容和要点,鼓励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意识。
反思本教案通过让学生认识虐待与忽视行为的危害,并学会主动拒绝和制止这些行为,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安排合理,内容深入浅出,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引导,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我是什么B唐敏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B案[设计思路]:本教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
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会认字,会写字的基础知识问题。
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
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课前准备]: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师生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看是谁。
)后,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 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重点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的字音如:躁、灾、“庄稼”中的“稼”是轻声。
3. 读书、质疑再次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词语、句子)三、识字1. 出示课文中会认字11个,引导学生小组互认。
2. 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
4.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5.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四、写字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学生自由观察。
2.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师重点指导“两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
6. 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主学习1. 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 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玉环县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搭石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5 搭石第二课时1.想象画面,感知课文,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重点想象画面,体会乡亲之间美好的情感。
难点从课文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搭石》这篇课文,知道了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你瞧,这就是那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图片),你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那里的风景吗?2.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体会意境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什么是搭石?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课件出示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师:搭石用来干什么的?(搭石用来过河的。
)师:如果没有搭石,那人们过河必须怎样?(出示课件,理解“脱鞋挽裤”)归纳: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师:人们出工就必须____________,人们收工就必须____________,人们赶集就必须______________,人们访友就必须______________。
师:从这个“脱鞋挽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很不方便)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搭石的作用吧。
(齐读句子)师:在作者的心目中,搭石除了可以过河,还是什么?(板书: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搭石是一道怎样的风景呢?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呢?把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开始吧!2.学习第2~4自然段.师:好的,我看到很多同学在认真思考,画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1)预设板块一:上了点年岁的人.师:为什么觉得这个画面美好?(发现搭石不稳,找搭石搭上。
)(板书:摆搭石)师:同学们读读这句话,把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动词用横线画出来.(课件出示动词)师:老人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踏)为什么呢?(老人试试搭石稳不稳.)师:老人在来回地踏搭石的时候,他心里会想什么?(我得试试稳不稳,不然别人就会掉进水里。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三小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搭石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
5 搭石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对课文发出自己的感想。
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学习并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
1.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专注读文,不要回读。
2.采用“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象理解”等教学方法。
重点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字词。
2.初步掌握快速读文的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分组合作,研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重点体会乡亲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难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完成课后习题一。
2课时第一课时1.检查预习情况.2.学习本课字词。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学习本课字词。
难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入。
师:(课件播放乡间搭石图片若干)在我国北方农村,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人们常会看到这样的风景:无名的小溪从乡间流过,过往的村民根据水的深浅,从岸边找来一些平整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就踩着这些石头过河。
这些石头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搭石。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你明白什么是搭石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石》这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秀的散文。
作者刘章,被誉为农民诗人,写过许多诗歌和散文。
2.检查预习情况.(1)请同学们汇报课后习题一的答案。
(2)现场默读,看是否比之前提快了速度.(3)交流默读方法。
(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3.交流初读感受。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5向诱惑说“不”| 辽大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5向诱惑说“不” | 辽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5种向诱惑说“不”的方法,加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
2.能够分辨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3.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抵御负面诱惑的能力。
4.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共同在课堂上探讨心理健康问题。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心理健康?2.向诱惑说“不”,是什么意思?3.探讨5种向诱惑说“不”的方法。
4.分辨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区别。
5.团队合作,认真讨论心理健康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外场/环境准备1.准备五个卡纸,分别写上“说‘不’柿子汁”“说‘不’不良节目”“说‘不’急功近利”“说‘不’不健康食品”“说‘不’不合理消费”五个标语,并贴在墙上。
2.准备五组道具分别代表上文中所提到的五种“诱惑”,分别是柿子汁、不良节目、金钱、巧克力饼干、购物车。
2. 具体过程1.(5分钟)引入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同时融入今天的主题——向诱惑说“不”。
2.(10分钟)五向诱惑说“不”演示教师请五位小伙伴站在各自的“诱惑道具”前,提出相关问题。
第一位小伙伴在柿子汁面前,引导大家排除干扰,选择相对稳定和健康的饮品;第二位小伙伴在电视前,引导大家筛选不良节目,保持良好心态;第三位小伙伴在金钱面前,引导大家更好地利用自己的金钱;第四位小伙伴在巧克力饼干面前,引导大家协调自己的饮食习惯;第五位小伙伴在购物车面前,引导大家消费更明智。
3.(10分钟)合作练习请同课堂小伙伴分别排成五个小组,每组都以一个“诱惑道具”为中心,根据相关问题进行组内讨论。
在此,需要极力鼓励同学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10分钟)合作展示请小组代表来到课前的五个卡纸前,陈述本组的“说‘不’柿子汁”、“说‘不’不良节目”、“说‘不’急功近利”、“说‘不’不健康食品”、“说‘不’不合理消费”五个口号。
5.(10分钟)讨论价值观在短暂的休息后,现在请大家进行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之间的讨论之后,教师再给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教学内容:教材P52-P46例1-例2 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在学习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二、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例1。
1、出示例1(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师:在生活中、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教学例2:(2):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在月球上宇航员是跳着走路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表中的X表示什么?6X呢?(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出示举重记录的小资料。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举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有限的。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6X=6×15=90,使学生掌握求含有字母算式值的正确写法。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三、介绍数学家韦达四、课堂练习:1.练习十二第1、2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
2、补充练习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教学内容:教材P54例3 做一做,练习十二第3-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
4、在学习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新授课教学例3(1):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a2表示什么?2a表示什么?师强调:a 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口答结果:3的平方5的平方6的平方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 m×m 0.1×0.1 a×6 3×n χ×8 a×c教学例3(2):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
两生板演。
师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一、练习十二:第4-6题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二)乘法交换律:a×b=b×a S=a×a C=a×4可以写成: a?b=b?a或ab=ba S =a2 C=4a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47-P48例4 做一做,练习十第4-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理解式子的含义。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所表示的含义,知道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范围的。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2、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2×3 a×7 14+b a÷7 a×a 5-x 0.6×0.6二、新授。
导入: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而含有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数量。
(板书课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1、教学例4(1):(1)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指几名学生来猜)师:老师不告诉你们实际年龄,只告诉你们我比XX同学大23,请你们算一算,XX同学在1岁、2岁、3岁……到现在11岁时,老师各是多少岁?跟着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XX同学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1 1+23=242 2+23=25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接着写,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师:这样的式子还能写下去吗?(师在表下补一栏,并打上省略号)师:XX同学的年龄在变,老师的年龄也在变,但有没有不变的?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法1:XX的年龄+23岁=老师的年龄法2:a+23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23中,a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a+23表示什么?(a表示XX的年龄,30表示老师比XX大的年龄,a+23即表示老师的年龄)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5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少?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3、教学例4(2):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在月球上宇航员是跳着走路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表中的X表示什么?6X呢?(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出示举重记录的小资料。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举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有限的。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6X=6×15=90,使学生掌握求含有字母算式值的正确写法。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独立解答P49 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
(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四、作业:1、独立完成P50 第5题2、独立完成P50 第6题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v = t = 让学生掌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即:S=vt=150×30=4500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二)例4(1): 例4(2):法1: XX的年龄+23岁=老师的年龄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6a法2: a+23 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当a=11时,老师的年龄是:6a=6×15=90a+23=11+23=34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三)教学内容:练习课,教材P56-P57练习十二第7-13题教学目的: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熟炼地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1)a+a=()a×a=()(2)当a=5时,2a=(),a的平方=()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
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1)30x(2)30x+a(3)a—30x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1、独立解答P56 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6 第8题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7 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独立完成P57 第10-12题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5、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让学生顺着往下念。
问: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三、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四、发展练习:1、讨论P57 第13题请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让3名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a b c s× 9s c b a例42. 解简易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数学书P62-63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3题。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的指针就会在标尺中间,表示天平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在天平一边放上两个50克的砝码,一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问: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大家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这种情况?试试着。
[板书:50+50=100]50+50=100是个什么式子?(等式)那么这次咱们再来操作一次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