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这种启发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合理而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巩固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培券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提问艺术课堂教学

讲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的艺术性更多的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总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现代教育理论则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授课时,不能够只老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而是需要把学生调动起来,让他们也参与其中。美国教法学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一位美国教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提问是衡量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提问的实现必须有提问者和回答者构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问者就是以教师的身份出现,而回答者则是以学生的身份出现。每一个提问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架起了一座桥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之下,提问发展成为一种双向

的互动关系,学生已不仅仅是回答者,也是提问者。但本文侧重点在于,从教师的提问者身份出发,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置提问,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本文以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篇章为教学案例。

(一)研究教材,寻找提问点

虽然提问是在课堂之上,或者说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展开的,但并不是说想到什么问什么,而是要在上课之前全都“设计”好,哪个问题该出现在哪里,哪个问题该以什么方式提出,这都需要事前设计好。而所有的设计又必须建立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之上,只有对所授篇目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才能够准确的找出提问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想做个教学的“智者”,就应该多加研究,而研究教材就是最好的起点。主要是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这三个方面形成畅通的教学思路,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解答困惑,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二)难度适中,层次鲜明

问题设置不能太难,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太难会打击学生思考的信心,还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问题设置太简单又不会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不动脑就可以想出答案的问题,会导致学生的思考疲劳,甚至渐渐失去思考的动力。二者都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里的层次一方面体现为问题的难易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层次。在实际教学班中,学生都可以简单的分为优、中、差三部分,每一个问题要选择好提问对象,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回答相对难的问题,而相对简单的问题可以找成绩差的同学来回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答案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深刻了解还是浮于表面,由此来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是减慢速度降低难度,还是加快速度扩展内容。另一方面,兼顾各类学生接受知识的自身情况,还有利于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对成绩好的同学起到激励作用,对成绩差的学生起到鼓励作用。所以问题的设置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水平、思考能力进行有层次的设置。

例如在讲授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最后一只曲子时,我是这样来一步步设置问题的,首先问“关羽颇费周折,终于虎口脱险,顺利返航,那么他此刻的心情如何?”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很容易找到原文中的一句话“我心欢喜”。学生们都以为这个问题很简单,接着第二个问题“除了欢喜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情感?”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就可以纳闷了,虎口脱险,肯定是高兴了,难道还有别的情感?这个问题就引导学生进一步的阅读原文,寻找线索。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就本着由易而难,层层深入的原则。

(三)师生互动,注意启发

戴伯韬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当问题的设置

有一定的难度的时候,学生不能立刻做出反应,作为教师就应该适时启发。透露一点问题的思考角度,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深入的自主的思考,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的思考者和学习者,这就是师生间一种和谐的互动。良好的提问艺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任务自始至终在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中完成。

(四)问题新颖,引起兴趣

新颖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灵感。在大学课堂上,很多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有的时候是因为问题太难,有的时候是因为问题太简单,还有的时候是因为问题没有新意,只是为了问题而问,没有一点艺术性。提问的艺术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所问问题有新意,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比如在讲授《魏武将见匈奴使》这篇小说时,我就特别注意问题的设置。这篇小说选自《世说新语》,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曹操形象,体会魏晋时期对人物的品评。

(师):为什么曹操要找崔季珪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臣?

(生):自以形陋,自己长的太丑。

(师):为什么曹操这么关注自己的长相?

(生):……

美国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学习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但学生很难自已发现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的介入,这里所说的介入可以是多种方式的。而设置问题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让学生随着

老师的问题步步深入,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体会思考的乐趣。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深入本质,最后从宏观上体会魏晋时期关于人物品评的各种规则。

(五)制造悬念,出其不意

有一些问题的提出不一定要学生立刻做出回答,比如在一堂课的开始,学生还没有对篇章有深入的了解,这时候不可能准确全面的回答问题,但作为教师却可以留下问题,制造悬念,让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听讲,进而自己解答问题。

例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伤逝》时,在导入的时候,我是这样设置的“这是发生在涓生和子君身上的爱情悲剧,子君含恨的离开了人间,留给了涓生无限的懊悔,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谁把子君推向了死亡的深渊?”先把故事的结局告诉学生,给他们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悲剧总会给人带来思考,而死亡的结局又总会迫使人禁不住去寻找死亡的原因,抓住这一普遍的心理设置问题,留下悬念,设置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六)形式多样,语气亲切

提问是老师与学生的对话,而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语言的对话。一句话说出来,涉及到语气、语速、语调、重音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作为教师就应该加以注意。比如提问时语气亲切,学生回答的很好的时候,给与表扬和肯定;回答的有欠缺的时候,也不要一味的批评和否定,而是要设法找一个角度给与鼓励,进而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和恐惧心理,让学生在放松的氛围中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