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二章经济效益审计程序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d4ea831a37f111f1855bf6.png)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建立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企业只有盈力才有存在的价值,而要使企业盈力就必须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即利润。
提高经济效益,既是现代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和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经济责任。
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经济责任逐渐由财务责任向经营责任、管理责任扩展,从而使经济效益审计成为合乎逻辑的必然产场。
经济效益审计,在审计的目的、职能、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财务审计的范围,是用审计的特殊方法和技术对企业或项目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根据一定的标准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促使其改善管理的一种审计活动。
本文主要通过从对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的认识出发,探讨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并结合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成本和利润的审计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效益优劣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提出建议,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理解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应当掌握以下几点:(1)审计的主体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
(2)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或项目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
(3)审计的性质是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而不是结合业务工作进行的管理活动。
(4)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除监督以外,更重要的是评价、监证被审单位或项目经济效益的优劣。
(5)经济效益审计范围较广,须要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与分析。
除了应用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外,还广泛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而主要是为了取得审计证据。
(6)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促使被审单位、落实责任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国外的三E(Economy经济、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ey效果)审计、管理审计、经营审计、价值为本审计尽管名称不同,各有重点,但也都属于经济效益审计范畴。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和评价标准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和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51de17fdaef5ef7bb0d3cdf.png)
忠告,非强制性
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一般要求
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基本模式
项目审计报告的内容
后续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8号第---后续审计》
内部审计机构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
概念 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
而实施的审计
确认“已采取的纠正行动和正在达到要求的
结果”
目的 确认“高管或董事会已承担了对报告中的审
涵义 经济效益评价的依据
评
审计意见、结论的依据
价
标 准 的 特 点 与 原
特点
全面性和完整性
多维性 可控性 动态性 指导性
则
责任性和可控性
原则 计划性和可比性
科学性和严密性
先进性和合理性
宏观
多层次性
中观
微观
评
价
标
财务指标
利润、保值、增值
准
的
多角度性 经营指标
产量、产值、成本
多
维 性
技术经济指标
供
多方位性
确确定定审审计计项项目目
经济效益审计计划
审计计 划层次
作用
计划内容
项目计 轮廓性、纲要性 项目名称、被审计单位、 划大纲为证实的审计计划目要标点需要检审计范围及主要内容
查的事项;从重要性和 项施目计实划风险划 计性资分确审源分定计的项置必事初目须项步及检配审查的各目分的项和目审的计配具资置体源内的容初、步
存应和材下货收料降周账、不收 以转款不 按率周回 原的 有转债 价率权 值、 使变 用质 的使 物用 质价 等值 不良资产比率 资产损失比率
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状况指标 已获利息倍数
三年未所有者权益
3
发展能力
经济效益审计课件
![经济效益审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37eb5984868762cbaed525.png)
四、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程序
1、准备阶段:下达审计通知书、进驻被审计单位、审 阅审计背景文献。
2、实地调查阶段:与管理部门进行讨论、实地观察有 关生产经营过程、审计探查、比较分析。
3、审计方案编制阶段:审计计划的编制。 4、审计实施阶段:修正审计方案、收集证据(充分性、
可信性、相关性、和重要性)、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5、报告与事后查询阶段:撰写内部审计报告、审计沟
通、事后查询
五、供应业务经济效益审计-1
企业的供应业务包括采购和储存两部分。 一、采购业务的审查 采购业务审查主要是对采购计划及完成情况的审查,采
购批量和采购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审查。 1.物资供应计划及其完成情况的审查 (1)采购计划的品种、质量是否与生产计划需要的品种
质量一致; (2)物资计划需要量是否合理正确; (3)计划采购量的计算是否正确。 审查采购计划完成情况时,应查明采购计划完成程度、
完成质量,结合采购方式、采购成本等审查采购计划价 格的完成情况。
五、供应业务经济效益审计-2
2.采购批量的审查 (1)采购方式及费用的审查 计划分配物资的订货。指国家统筹分配物资的采购。 市场购买。主要适用于需求量不多,市场上可以任意
购买到的物资。 合同采购。这是与供货单位签订供货合同以固定供应
六、仓储保管业务的审查-3
2.物资储备计划完成情况的审查 将实际储备量与定额储备量进行比较,无论超储还是不足
都是计划完成不佳。 例:某钢材厂每天平均耗用钢材5吨,供应间隔天数12天,
保险期5天,该钢材厂10月份7-10日动用保险储备,1115日实际储备量为零,到20日实际储备达100吨,分析该 厂物资储备计划完成情况。 保险储备定额(最低储备定额)=5吨×5天=25吨 经常性储备定额=5吨×12天=60吨 最高储备定额=5吨×(12天+5天)=85吨 该钢材厂10月由于采购不均衡、不及时,致使7-10日不 得不动用保险储备,11-15日实际储备为零,出现停工待 料,到20日实际储备达到100吨,超过最高储备定额15吨, 造成材料积压。可看出,该钢材厂10月份物资储备计划的 完成情况不佳。
经济效益审计讲义 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
![经济效益审计讲义 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43b21cc9ec3d5bbfd0a744c.png)
第二章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第一节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特点一、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概念经济效益审计程序——是指从建立审计项目开始,直到全面完成项目审计为止的全过程所经历的工作内容和顺序。
P26二、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特点1、经济效益审计的实施具有选择性经济效益审计一般不定期进行。
选择原则有二:第一,选择有提高经济效益潜力的事项;第二,选择内部控制不健全、风险较大的事项。
2、审计方案(计划)需分层次编制这是因为:第一,较大的效益审计项目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方案进行事前组织和规划;第二,审计的不同阶段只能编制不同层次的审计方案。
3、审计取证比较复杂表现在:第一,经济效益审计需要收集一些特殊类型的证据,如环境证据、趋势证据、过程证据等;趋势证据——根据理论推导或科学计算得出来的,与经济活动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但并不反映经济活动事实真相的审计证据。
第二,取证的技术方法复杂多样。
4、审计报告具有较强的建设性和较大的风险性经济效益审计具有建设性,具体表现在:第一,以评价职能为主,以监督、鉴证职能为辅;第二,审计结论和建议是指导性的而非强制性的;第三,做出审计结论与建议时必须与被审单位协商。
审计风险较大的原因是:做出审计结论(建议和措施)使用的趋势证据、环境证据等证明力较弱,执行后造成决策失误或严重实质性损失的可能性较大。
5、需进行后续审计其作用为:第一,验证审计结论和建议本身的正确性;第二,了解审计建议的执行情况及效果。
第二节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程序(一)、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1、确定审计目的和范围;2、编制审计方案和预算;3、确定审计人员;4、有关管理系统和程序的测试和检验;5、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的草稿;6、帮助被审单位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7、提交审计报告;8、对后续审计做出安排(二)、企业内部经营审计的程序1、选择审计事项,建立审计项目;2、制定审计方案或审计计划;3、深入调查,详细了解情况;调查的方法有:召开座谈会、口头调查、问卷调查、委托派人发函调查、现场调查等。
经济效益审计 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ppt课件
![经济效益审计 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473f491ed9ad51f01df2a4.png)
编制审计计划(重点) 初步收集审计资料 下达审计通知书
ppt课件 13
审计立项(P29)
• 审计立项是选择审计对象的过程,即确定 审计的客体。
可行性原则 立项 原则
重要性原则
ppt课件
14
审计立项(P29)
审计立项应考虑的因素
1. 上次审计的日期和结果 2. 涉及的金额
3. 潜在的损失和风险
4. 管理层的要求 5. 经营方案、制度和控制的重大变化 6. 获得经营收益的机会. 7. 审计资源配置状况和能力的影响
通过两年的指标比较,发现废品损失大量增加,流 动资金周转显著缓慢。
ppt课件
23
一、项目计划大纲
项目名称 被审计单位 审计目标 审计范围 审计主要内容 审计方式 审计组组成 审计时间
综合经济效益审计 审计部门负责 同意(签字) 人签字 A 公司 评价经济效益,促进扭亏为盈 2011 年上半年经营亏损 (1)产品成本效益; (2)产品质量效益(废品损失) ; (3)产品销售效益; (4)流动资金周转 就地审计 主审:**(高级审计师)组员:*** ** **(共 10 人) 2011 年 7 月 11 日至 25 日
ppt课件 39
四、后续审计阶段 一、后续审计的目的
1.确认“已经采取的纠正行动和正在达到要求的 结果”。 2.确认“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已经承担了对报告 中的审计结果不采取纠正行动而产生的风险”。
ppt课件
40
四、后续审计阶段
二、后续审计的基本步骤 1.获取并审阅审计报告回复 2.讨论审计报告回复函 3.对审计报告中的重大问题及其纠正建议的采纳情 况进行现场审计 4.评估采纳审计建议所达到的效果 5.报告后续审计的结果
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
![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a8f6c8f84868762caaed5fb.png)
第二章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第一节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特点在实际的审计业务活动中,任何审计活动都是通过实施一定的项目来进行的,这是审计活动不同于其他经济活动的特点之一。
经济效益审计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按一定的项目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这就意味着按一定的方式建立审计项目,按法定的审计程序实施审计工作,并按一定的目的写出项目审计报告。
所以,审计程序是一个与审计项目相配套的概念,即从建立审计项目开始,直到全面完成项目审计为止的全过程所经历的工作内容和顺序。
在我国,审计程序一般是由权威的机构制定或发布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国家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对国家审计的审计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准则》及有关的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对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作了规定;《中国内部审计条理》和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程序》对内部审计的程序也做了规定。
这些审计程序的公布和执行,有利于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因此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章已经提到,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审计,也可以是内部审计或社会审计。
在学习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时,应该注意不同的审计主体,其审计程序有较大的不同。
国家审计从事经济效益审计,审计组形成审计报告后,应由审计机关对报告进行审核和处理,其中还可能包括听证、复议等程序;社会审计从事经济效益审计,必须通过业务约定书建立审计项目,项目审计报告一经报出,审计程序即告结束;内部审计从事经济效益审计,其目的偏向于建设性,审计结果包含较多的建议,其程序应包括后续审计阶段,以追踪建议的执行情况。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特点包括:(一)建立审计项目需要选择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促进审计对象提高经济效益,控制和降低经营风险和管理、投资风险。
如果经过审计,不能达到上述目的,作为经济效益审计就没有意义,只能浪费审计资源。
这是由于它的审计目的不同于财务审计所致。
效益审计的程序及方法(ppt 63页)
![效益审计的程序及方法(ppt 63页)](https://img.taocdn.com/s3/m/5c3747f3bceb19e8b9f6ba52.png)
– 需要进一步确证
– 需要人际交谈技巧
– 虚假回答可能导致 错误
何时使用:
了解被审计单位时和提出审计建议时
2020/1/3
43
问卷调查
优点:
弱点:
– 从大规模人群中获 取有用信息
– 提供较高的可靠性
– 设计问卷时耗时 – 汇兑结果时困难
何时使用:
- 获取关于服务质量的反馈信息时,
- 帮助研究原因和结果的细节时
2020/1/3
50
撤点会议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请被审计单位对问题进行评价 说明下一步的审计工作程序
2020/1/3
51
报告阶段
• 形成初步的审计结论 • 就审计发现问题与被审计
单位交换意见 • 起草审计报告 • 后续审计
2020/1/3
52
效益审计报告的内容
简 介
– 简单介绍所审 项目的背景和工作目标
在设计审计方案时,用以确定适当的审计测 试措施.
通过调查了解,以收集所有的相关信息. 在必要时修改审计措施.
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信息与同类型单位进行 比较.
用以形成审计结论 & 提炼审计建议. 用以考虑审计建议的可行性.
2020/1/3
19
如何确定审计 的重点领 域或重要业务活动
审计目标是什么? 重点领域是什么? 预计花多长时间? 有哪些可供使用的审计资源? 审计结束时可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
2020/1/3
27
审计评价标准
什么是评价标准? 审计评价标准的重要性 好的评价标准的特点 审计评价标准的来源
2020/1/3
28
审计评价标准
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PPT课件
![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a6225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5.png)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 一、经济效益审计方法要素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 经济效益审计具体技术方法:经济活动分析 方法、数量分析方法、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经济活动分析方 法
经济效益 审计技术 方法体系
数量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平衡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法 线性规划法、网络分析法
技术经济论证方 本量利分析法、价值分析
法
货币时间价值、回收期法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二、经济效益审计具体方法
(一)线性规划法 (二)网络计划技术法 (三)回归分析法 (四)投入产出法
(五)因素分析法 (六)量本利分析法 (七)价值分析法 (八)投资分析法 (九)方案比较法
式。 5.非规范性格式。
(二)一般要求 1、及时性 2、完整性 3、准确性 4、客观性 5、有说服力 6、结构合理 7、易于理解
• 二、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基本模式和内容
不同审计主体所从事的不同类型的经济效益审计 ,其审计报告的模式是不同的,但主要特征是相 似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封面。 2.导言。 3.总结或概述。 4.审计发现问题的细节说明。 5.图表与附录。
视觉冲击力
• 一幅生动的图片抵 得过一篇千字文
• 明晰的图表和图示 • 包含个案研究,旁
征博引 • 版面格式应能吸引
读者的注意力
审计报告的内容
1、被审计的单位或项目 2、立项的背景和依据 3、审计目标、范围和要求 4、采用的审计标准和程序 5、审计查实的主要事实、所发现的问题及证据 6、审计结论与建议 7、被审计单位对主要结论的反映 8、附件和审计证据
一、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特点
经济效益审计课件5
![经济效益审计课件5](https://img.taocdn.com/s3/m/2acc72768e9951e79b8927ba.png)
(五)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在审计报告发出后,为检查被 审单位对审计报告所提出的问题及建议是否 采纳并有适当措施,而采取的审计行为。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程序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 1.确定审计目的和范围。 2.编制审计方案和预算。 3.确定审计人员。 4.有关管理系统和程序的测试和检验。 5.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的草稿。 6.与被审项目管理部门协商,帮助他们理解 最终审计报告内容。 7.提交审计报告。 8.对后续审计做出安排。
(二)审计立项的原则 1.可行性原则。是根据审计主体、客体的条件,内 部和外部的环境,判断是否能实现审计目的,评估 审计风险的大小。 审计主体的条件指能用于该项目的审计资源及主体 自身的结构,能否保证该审计项目完成。 审计客体的内外环境,应开展调查了解: 被审单位管理素质调查 被审单位所处行业情况 被审单位经营状况 被审单位现存问题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主动立项或被动立项都应遵循可行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指该审计事项对所在地区、部门、 行业或单位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程度,只有主动 立项才考虑重要性原则。如是被动立项必须要审计, 一般是根据委托。
审计 要点
费用 分配
审计要 测试方法 求
核实产 品成本 的合理 性 检查分配 标准、分 配方法、 在产品完 工程度
测试范围
第一、二 季度末在 产品与产 成品的分 配 上半年钢 材、电器 耗用数及 费用 二季度废 品量和损 失额 二季度流 动资金占 用及短、 长期借款
审计 时间
人员 分工
7月12 2人 日— 13日
(四)建设性、风险性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按审计准则和审计方案的要 求,完成审计实施阶段工作后,所出具的对审计对 象和审计事项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的建设性。财政财务审计报告揭错纠弊。 (1)以评价职能为主,以监督、鉴证职能为辅。 (2)审计结论和建议的指导性,而非强制性。 (3)为达到审计目标。审计结论和建议应与被审单 位协商,保证可行性。 审计报告的风险性。 (1)审计的结论与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符,这是 审计风险。 (2)由于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符,引起审计建议的执 行导致严重损失与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