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背景出现的理论背景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

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CCCS),以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现。

这一过程的倡导者首当提及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aggart)。

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识字的用途》、《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等。

伯明翰学派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对这种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

这一学派所坚持的平民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把研究对象从高雅文化及传统的文学经典中解放出来,注重对通俗文化、大众传媒的研究,大众文化现象从此登上了学术的“大雅之堂”。

这就抛弃了旧的学院体制对"文化"的狭隘的、固步自封的立场,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新的文化经验之中。

它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更注重一种新的“内容”的解析策略,对文本进行一种“价值阅读”。

霍加特指出:“‘价值阅读’这个术语并不表示阅读者此刻正试图作出有关自在的作品的‘价值判断’,而是说此刻他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这种‘价值阅读’提供了理解文化的新的途径。

这两个方向使“文化研究”始终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历史紧密结合,在注重理论进展的同时保持世俗的关怀。

而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也在报纸、广告、电视节目以及工人阶级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许多此领域的学者。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多元化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 “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 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新问 题。 如果说,殖民主义主要是对经济、政治、军事和国家主权 进行侵略、控制和干涉的话,那后殖民主义则是强调对文化、 知识、语言和文化霸权方面的控制。如何在经济、政治、文化 方面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获得自身的独立和发展是后殖 民理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般认为,19世纪后半叶就已经萌发后殖民主义,1947年 印度独立后出现一种新意识和新理论,其成熟以萨义德的《东 方主义》为标志。其后,汤姆林森以其《文化帝国主义》开始 了对后殖民主义的媒体帝国主义、民族国家话语、全球资本主 义和现代性话语批判,从多维文化权力层面,分析揭示出文化 殖民主义的内蕴及其历史走向。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 中,同时非洲、印度、日本、中国等学者也在探讨。
赛义德将福柯的“话语理论”与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结 合起来,强调东方主义是一种话语结构,但他不同意福柯关于 “主体死亡”的命题,强调恢复“人”的范畴,并承认个人经 验在提供理论和政治基础方面具有有效性。他在东方主义研究 中重视种族分析和政治干预,肯定了文化政治与帝国主义利欲 的一致性。东方主义者打入第一世界文化政治的高层,使“东 方主义”对东方的整体误读出现了裂缝。同样,东方主义者的 对抗,也意味着西方自己内部的混乱。东方主义表现了西方文 化内部出现了多种声音,也表明西方主义曲解东方的企图日益 落空。
意义:一方面,他勾画出心理分析中的文化心理由被动转 化为主动地可能性。另一方面,划出了所谓“跨文化比较”中 的边界,因为一切忽视文化差异的结果,一切抹平少数话语的 立场的做法,其最终结果都可能是复制老牌的帝国主义的政治 和文化,使得全球性文化丧失差异而变成一种平面的模块,那 将是人类文化的末日。

第十七章 后殖民主义

第十七章 后殖民主义

17.2.2 文本研究与文化政治批评
对文本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解读是赛义德后殖民 主义的“文化策略”。其实,这一策略早在1975年出 版 《起始:意图与方法》就开始了。这部书标明赛义德 对总体文学批评的独到贡献。其具体方法则是将关注 点集中在作为写作的文本上,而非作为阅读的文本上。
赛义德不仅将文本与世界和批评家联系起来,而 且将文学经验与文化政治联系起来,进而强调政治和 社会意识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推行文化政治批评,并 强调跨学科研究对后殖民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无 疑,赛义德的文学文本理论已经成为他后殖民主义文 论的重要内容,在西方当代文坛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 响。
Hale Waihona Puke 17.4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 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语境的再认 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 头脑。更深一层看,东方主义话语有很强的文化策略 性。就这一理论的倡导者而言,确乎是边缘学者用来 拆解主流话语的一种策略。
在东方主义语境中不坠入“殖民文化”的危险, 则 必须打破二元对峙的东西方理论,以一种深宏的全球 性历史性发展眼光看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从而在世 界性中消弥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成分,消除西方中心或 东方中心的二元对立,解除一方压倒或取代另一方的 紧张关系,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 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共存互补的策略面对东方和
西方。
17.3.2 第三世界妇女与文化批评
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事实上更尖锐地体现在第 三世界妇女群体上。斯皮瓦克对女权主义批评家们不 自觉地复制出帝国主义式的主观臆断抱有不满,她主 张分析有关如何重新构建第三世界的叙述 。斯皮瓦克 坚持必须产生一种异质文化复原的方式,即承认第三 世界妇女作为一种具有性别的主体,是具有个体“个 性” 的和“多样性”的主体 。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看法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看法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看法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对于殖民主义的批判性思潮,强调在殖民主义结束之后,殖民地国家所面临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

后殖民主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当时亚非国家相继获得独立,但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

后殖民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殖民主义给予殖民地国家的影响并没有在独立后完全消失,而是延续了下来,并且对于殖民地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还表现在文化、社会和心理层面。

后殖民主义强调,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仍然面临着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剥削,而且这种剥削往往以经济援助、文化输出和政治操控的形式存在。

在经济方面,后殖民主义认为,殖民主义留下了严重的经济不平等问题。

殖民地国家在殖民主义时期被迫为殖民国家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而且他们的经济结构也被殖民国家所控制。

独立后,这些国家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控制和剥削,他们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无法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

在政治方面,后殖民主义指出,殖民主义留下了严重的政治不平等问题。

殖民地国家在殖民主义时期被迫接受殖民国家的统治和法律体系,他们的政治权利和自主权被剥夺。

独立后,这些国家虽然摆脱了殖民国家的统治,但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干预和控制,他们的政府和政治制度往往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和操控。

在文化方面,后殖民主义认为,殖民主义留下了严重的文化依赖问题。

殖民地国家在殖民主义时期被迫接受殖民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俗,他们的文化被压制和边缘化。

独立后,这些国家虽然开始重建自己的文化,但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和文化霸权的影响。

他们的文化产业往往被西方国家所垄断,他们的文化价值和身份认同受到外部文化的冲击和侵蚀。

后殖民主义的出现对于重新审视殖民主义的历史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醒我们,殖民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影响在今天仍然存在。

后殖民主义呼吁我们要关注殖民地国家的发展问题,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还他们应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保护他们的文化价值和身份认同。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在现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后殖民主义这一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后殖民主义被定义为一种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试图解决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殖民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的概念
后殖民主义起源于20世纪后期,被视为对传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反击。

它强调反对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平等、压迫和文化侵略,试图建立一个更为平等和多元化的世界秩序。

后殖民主义批评殖民主义的种族主义、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张尊重多样性、平等和民族自决。

后殖民主义的发展历程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声音逐渐增加,后殖民主义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后殖民主义,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一些学者强调后殖民主义是一个文化运动,强调跨文化对话和文化认同;而另一些学者则将后殖民主义视为一种政治运动,强调反对殖民主义的政治实践。

后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后殖民主义的影响日益显著。

许多国家开始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此外,国际社会也开始重视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试图建立更加平等和多元化的全球秩序。

总之,后殖民主义的兴起标志着对传统殖民主义模式的挑战和反思。

在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后殖民主义的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努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和谐的世界。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中国后殖民理论是以20世纪以来中国自身发展为背景,考察和讨论中国社会思想重塑过程的一门新学科。

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的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后殖民理论的研究着重于中国历史的重塑。

从中国社会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近代史以及20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都与殖民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面临殖民主义压力,不仅接受了欧洲和美国文化与政治价值观的影响,也使中国政治与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

由此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伴随着中国近代史的不断发展,已构成了中国的再殖民地研究的研究内容。

其次,中国后殖民理论的研究还着重于对中国社会文化特色的重新诠释。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从社会文化角度,着重关注在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以全球化时代中国自身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异化、融合等特点为切入点,客观考察她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全球发展的关系,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行重新诠释,把握未来文化发展趋势。

此外,利用中国后殖民理论来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另一层面是从政治社会化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后殖民”时代中地缘政治现象的影响,探究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国际秩序的变革模式。

它既考察中国的内在发展,也考察中国的外部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政治地位。

最后,中国后殖民理论在研究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同时,也能反思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探究中国当下的思想与文化现象,从而帮助人们对中国今日政治文化历史发展有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

综上所述,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的现状可以归纳为多层面、综合性的内容,其研究重点包括:研究中国历史的重塑;对中国文化特色的重新诠释;从政治社会化角度研究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国际秩序的变革模式;以及反思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后殖民理论既注重中国内部发展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注重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发展及其影响国际秩序。

后殖民主义 (自动保存的)

后殖民主义 (自动保存的)

第五讲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引子:概念分析一、后殖民主义的兴起二、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三、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学时:4学时重点:后殖民主义的评价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称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一书为标识。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后殖民主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何为后殖民主义?从一开始的发起者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义,这与后殖民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背景和自身理论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其理论本身就带有模糊性。

后来的研究者受立场和视角等因素的影响,对此就更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论。

更有甚者,不少研究者结合自己研究课题的需要,随意曲解概念、自我划定范围,以自我定义法来迎合自己的研究需要。

后殖民主义的概念更是众说纷纭,也使得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和概念延伸变得更加的具有模糊性,为正确的认识和研究后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理论增加不少的误导。

但是后殖民主义并不是没有所指,琢磨不定,我们结合理论,客观分析,还是可以找到更符合原意的阐释。

后殖民主义是相对于18、19世纪的殖民主义而言的。

我们知道原先的殖民主义主要是以直接强权的军事霸占的形式进行殖民掠夺,通过出兵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武力直接把这一国家或地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实现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对殖民地的侵夺。

但是随着广大亚非拉民族人民的觉醒,各种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各殖民地国家相继取得独立,资本主义世界的长期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资本主义国家再想通过直接的武装占领模式的殖民统治已是不再可能。

但是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和掠夺的本性,又促使他们不得不建立新的掠夺体系,后殖民主义应运而生。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正是在这个所谓“落后”文化被不断沦为他者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逐渐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主要内容。

(注:Edward Said, "Third WorldIntellectuals and Mctropolitan Culture," Raritan 23.3 (1990), p.31.)严格地说,后殖民主义是个含混的概念,通常有两个指向,首先是指一种理论思潮,其次才是一种有别于殖民地宗主国正统文文学的写作。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其实就是指萨伊德、斯匹瓦克和巴巴这样一些西方理论家对殖民地写作/话语的研究。

其理论根源主要是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一些批评概念;所谓后殖民地文学也就是欧洲殖民地诸国的文学,用以区别其与“主流文学”的不同。

后殖民地文学内蕴复杂,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固有的传统和对殖民主义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这就决定了研究视角和批评策略的多样性。

从研究方法来看,该流派具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方法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打破学术界限的倾向。

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那些目前在英美的主要大学任教的第三世界的后裔。

这些学者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以第三世界批评家自居,不断向主流文化发起攻击,从而为自己寻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沾沾自喜,俨然以第一世界学术圈的成功者的面目活跃在学术舞台上。

无论萨伊德、斯匹瓦克还是巴巴都是如此,都经历了从一开始默默无闻到在学界崭露头角这样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

第五章后殖民主义

第五章后殖民主义

第五章 后殖民主义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 三、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关系的紧张 ㈡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 西方学术界 ㈢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 ㈣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 立性的追寻
对东方主义的批判
• 萨义德认为东方学有三层意思: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门类的东方学,涉及所有与东方有关的 领域,包括从古到今的任何已知的亚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东方学,它建立在东方和西方二元 对立的基础上。这些对立包括:理性、发达、文明、高级 的西方与非理性、落后、野蛮、低级的东方;不断进步的 西方与始终不变的东方,自我界定的西方与他我界定的东 方;主体的西方和客体的东方;普遍性的西方与特殊性的 东方;等等。 作为一种处理东方的机制的东方学,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 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事务进行裁判,并以此为理论的、 政策的依据,对东方进行殖民统治。是西方用以控制、规 划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东方主义。
对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
• 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重建:只能立足于东 西方文化的历史纠葛,重构民族的文化身 份。它总是有两个向度:一个是相似性和 连续性,它为人们提供传统和根基,另一 个是差异性和断裂性,它提醒人们要不断 地自我超越与重构。重建不是重新颠倒被 扭曲的历史,而是在异质文化的碰撞和交 锋中重建文化身份。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 从社会作用来看,它有助于西方社会对殖 民主义历史的再认识,有助于东方世界对 东西方关系的再思考。
• 从局限性来看,它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 缺乏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著述都比较 晦涩,提出的建构性文化认同策略也都含混不清, 并且有意无意地以他们对西方文化殖民历史的研 究,压抑、忽视和取代东方民族国家学者的相关 研究;着重从文化方面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在客 观上往往转移了对全球政治、经济霸权的关注, 从而也就间接地维护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

思潮课件-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09版)

思潮课件-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09版)
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 的《东方学》一书为标识。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则是在20世 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后殖民主 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 的社会效应。
“后殖民”概念的所指
后殖民主义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
缺乏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
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文化决定论
后殖民主义着重从文化方面批判欧洲中心主义,
在客观上往往转移了对全球政治、经济霸权的
关注,从而也就间接地维护了欧洲中心主义的
文化霸权。●
二、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
⒈文化身份的内涵
⒉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扭曲和重建
⒈文化身份的内涵
所谓文化身份,牵涉三个方面的内容:角色
定位;自我的认同;他人的承认。这三个环
节相辅相成,构成了现实的、具体的文化身
份。
⒉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扭曲和重建
⑴扭曲:
观点:殖民者认为东方民族是次等的、不开化的原始 人,不具有自我理解、自我阐释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西方人要代替殖民地人民发言,殖民地人民应被动接 受西方人给其确定的角色,西方人要用西方的思想方 法理解东方,东方人也应该如此。 原因:西方代表现代,东方则代表传统。 结论:东方人除了重复西方,别无它途。
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的兴起
一、社会历史背景
二、理论来源
三、基本特征
总的说,社会历史背景概言之就是西方对东方的殖民及其后果。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人类学中的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

人类学中的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

人类学中的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是人类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涉及到人类社会中的权力关系、文化碰撞和社会变迁等课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概念解读、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四个方面来探讨人类学中的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

一、历史背景殖民主义起源于欧洲列强的大航海时代,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殖民地的统治和经济剥削来追求国家的利益。

欧洲列强在殖民地建立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统治体系,影响了被殖民地的人们在社会结构、语言、宗教、价值观等方面。

殖民主义对于后来的世界格局和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概念解读2.1 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武力和政治控制的手段,强行占领他国或地区,并进行人口移民、经济开发和文化传播的过程。

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的关系。

2.2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是在殖民主义时期之后,人们对殖民主义的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遗产进行批判思考和反思。

后殖民主义强调反对殖民主义的不平等和压迫,争取恢复被殖民地人民的主权和自主权利,以及重建独立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体系。

三、研究方法3.1 文献研究人类学研究中可以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殖民主义时期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以及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思潮和理论。

3.2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人类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深入到研究对象所在的社区、村落或城市,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观察。

田野调查可以了解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影响和变迁,丰富人类学研究的经验和实证资料。

四、案例分析4.1 殖民主义的文化影响殖民主义通过文化传播和教育体系的建立,对被殖民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英国殖民印度为例,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推行了英语教育、基督教传教和西方科学知识等,这些元素对印度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混合文化的格局。

4.2 后殖民主义的抵抗与批判在被殖民地,人们开始进行反殖民主义的抵抗和批判。

在非洲解放运动中,例如肯尼亚的马热特尤运动和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这些运动推翻了殖民地统治,恢复了人民的独立和主权。

欧洲的殖民历史与后殖民主义

欧洲的殖民历史与后殖民主义

欧洲的殖民历史与后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占领、统治和经济控制来扩展其势力范围的过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国家以其强大的海军和军事力量,通过殖民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大量殖民地。

这些殖民地则成为欧洲国家获取经济利益和资源的重要来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殖民主义逐渐受到反对和批评,后殖民主义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欧洲的殖民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当时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首个开始大规模殖民扩张的国家。

他们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建立了殖民地,以寻求贸易机会和获取财富。

此后,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加入殖民竞争,并在不同地区建立了殖民地。

殖民地的建立往往伴随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欧洲国家往往剥夺被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强行获取他们的资源,包括矿产、农产品和劳动力。

此外,欧洲国家还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强加给殖民地,破坏了其传统的社会结构和道德观念。

殖民主义对殖民地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殖民主义并非无法回击。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运动逐渐兴起。

这些反抗行动以不同形式出现,有和平的示威抗议,也有武装的起义和战争。

这些反抗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争取自由、平等和独立,与殖民统治进行斗争。

其中一些运动最终导致了殖民地的独立。

后殖民主义是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和思考。

后殖民主义理论探讨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和被殖民人民的影响,以及如何面对殖民主义所留下的遗产。

这一理论观点认为,殖民主义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现象,而且在当代世界中仍然存在,并且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

它认为殖民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和经济控制,还包括文化、认同和权力的运作。

后殖民主义的目标是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解放。

它强调对于殖民地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并反对文化霸权和民族主义的扩张。

后殖民主义试图为被殖民人民争取权益,并使世界更加公正和平等。

然而,后殖民主义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人们认为它未能提供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而只是停留在对问题的批判上。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在后殖民主义的研究领域中,产生重大影响的 有三个人,即爱德华· 赛义德、佳亚特里· 斯皮 瓦克和霍米· 巴巴。

赛义德的主要代表作是《东方学》, 以及后 来的《文化与帝国主义》。赛义德认为,西方 人对东方的认识,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 的,也是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总结的。因 此,东方学是西方对东方的“言说”、“书写” 和“编造”,在这套话语中呈现出来的东方, 只是他们所认为的东方,而绝不可能是真正的 东方。

霍米· 巴巴是近来比较活跃的一位后殖民主义 思想家。他认为,任何理论并不是单纯的逻辑 推演,而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建构起来的。因 此理论就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而只能跟 现实一样,是一个多方面的矛盾体,这其中包 含着很多的差异、歧义和悖论。或者说,理论 不论在表面上有多单纯的形式,在本质上都是 一种混杂或者杂交(hybrid)。

从边缘到中心 ——后殖民主义的历史与现状

对后殖民的“后”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代 时间,也就是从二战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第 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国家得以建 立,全球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国家与西方 国家的关系进入了后殖民时期。

;二是指对殖民主义的批评,它可以追溯到在 殖民主义之初就已经出现的批评殖民主义罪恶 的作品,例如对贩卖黑奴、种族屠杀的揭露和 批判等等。
这是他们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 获得的认识上的权力。知识蜕变为权力,其原 因在于知识本身就是与权力联系在一起的。知 识的定义是什么,检验知识< 非知识< 反知识 的标准是什么,这背后都隐含着文化的背景进 而成为权力的运作。


西方人在认识东方的同时,把西方的价值观、 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展到东方。因此,东方 学所言说的并不是真实身份的东方,而只是西 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使西方全球 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17后殖民主义

17后殖民主义

0305、后殖民主义(1)来源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理论,福柯的话语理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女权主义理论。

(2)19世纪后半叶即已萌芽,20世纪70年代兴起。

(3)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理论。

(4)自觉与成熟的标志是1978年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出版。

(5)其后的主要理论家有斯皮瓦克和巴巴等人。

近年来,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也汇入了后殖民主义批评思潮中。

0306、后殖民主义的当代意义:(1)其理论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

(2)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语境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

(3)该理论打破了“二元对峙”的局面,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多元并存的态度,有利于世界文化的总体发展。

(4)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展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

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一切文化发展的必然轨迹,没有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在民族形态文化之间不存在优劣,只存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补。

0307、爱德华•赛义德论“东方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1)在世界的“话语—权力”结构中看到宗主国与边缘国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上的二元对立,强权政治虚构出一种“东方神话”,以显示其文化的优越感,这就是“东方主义”作为西方控制东方所设定出来的政治镜像。

(2)他强调一种文化总是趋于对另一种文化加以改头换面的虚饰而不是真实的接纳这种文化,总是为了接受者的利益而接受被篡改过的内容。

作为东方主义者的西方知识分子利用文化研究参与着种族歧视和文化霸权、精神垄断。

(3)处在西方强势语境的学者个体应保持个性,不为西方意识形态所牵制。

欧洲殖民主义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欧洲殖民主义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欧洲殖民主义帝国的崛起与衰落欧洲殖民主义帝国的崛起与衰落是近代历史中一段重要而复杂的篇章。

自15世纪以来,欧洲列强相继探索、侵略和征服了世界各地,建立了众多的殖民地和帝国。

然而,这些帝国在经历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后走向衰落。

本文将从殖民主义的起因、欧洲列强的扩张与统治、以及殖民帝国的衰亡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殖民主义的起因殖民主义的兴起与欧洲探险精神和商业动机密不可分。

15世纪是欧洲航海技术大幅提升的时期,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首批远航的国家。

他们通过探险、贸易活动奠定了自己的殖民地基础。

这些国家由于寻求更多的资源、贸易路线以及宗教扩张等目的,纷纷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欧洲列强的扩张与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法国、荷兰等国逐渐成为新的殖民主义帝国。

他们以武力和商业手段,掌控了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

殖民地的统治方式实行了多元化,有的殖民地实行直接统治,有的则采取了间接统治,并利用当地的统治阶层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三、殖民帝国的衰亡然而,随着殖民地反抗斗争以及世界观念的变化,欧洲列强的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逐渐崛起,他们追求独立和自由,拒绝外来统治的压迫。

同时,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也对殖民帝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超级大国的崛起使得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们寻求更大的自主权。

在人权观念的普及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欧洲列强不得不放弃其原本的殖民地。

总的来说,欧洲殖民主义帝国的崛起与衰落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进程。

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欧洲列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和殖民地,但随着殖民地人民觉醒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殖民帝国逐渐瓦解。

这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对他国的尊重与平等是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原则。

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非洲后殖民时期历史分析

非洲后殖民时期历史分析

非洲后殖民时期历史分析非洲在20世纪初迎来了后殖民时期,这个时期被认为标志着欧洲殖民主义结束,以及非洲国家获得独立的开始。

然而,非洲后殖民时期的历史发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解放和进步,而是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复杂情况和变革。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角度对非洲后殖民时期进行分析。

经济方面,尽管非洲在殖民时期成为了殖民国的资源来源和市场,但非洲人口却没有从中获益。

殖民时期的经济结构是以满足殖民国需求为导向的,大量资源被挪用,以支持欧洲经济的发展。

所以,非洲在后殖民时期仍面临着经济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尽管一些非洲国家在独立后推行了一些积极的经济政策,但恶劣的经济基础和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公正性导致非洲难以实现经济繁荣。

政治方面,非洲后殖民时期面临了由于殖民国的异常退出而导致的政治动荡和不稳定。

许多非洲国家在独立后面临了政权更迭、领导人的专制统治和冲突等问题。

欧洲殖民国在退出时并未考虑到非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因此留下了很多政治后遗症。

同时,欧洲殖民主义在非洲留下的国家边界也成为了诸多冲突的根源,这使得非洲国家在后殖民时期面临着领土争端和种族间的紧张关系等问题。

社会文化方面,非洲后殖民时期也经历了许多变革。

欧洲的文化和价值观在殖民期间对非洲社会产生了冲击,导致了部分非洲国家的文化认同的困境。

但在独立之后,非洲国家也开始重塑自己的文化和身份,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通过提倡非洲文化、语言和艺术,一些非洲国家希望恢复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总结起来,非洲后殖民时期的历史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尽管非洲国家在独立后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境,但同时也有许多积极的变革和努力。

对于非洲的发展来说,重塑经济结构、建立稳定的政治体系和传承文化遗产都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只有通过国内外的努力和合作,非洲才能摆脱后殖民时期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是与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在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社会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运用。

本文将从概念、历史背景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概念后殖民主义指的是在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后期,对西方社会标准和文化普遍化形成反制的思潮,这些思潮在国际上推动民族主义、文化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发展。

主张从文化到政治形成一种新的,相对自治的文化和经济体系, 逐步抵制西方的社会标准、价值观和文化范式。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以同时关注民族和文化特性发展为主旨。

二、历史背景后殖民主义根植于历史独立运动的背景之下。

它强调的是民族和文化的独立性,与西方文化、价值和历史解释不同。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独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后殖民主义发展的基础,形成了反殖民主义的社会运动。

1970年代中期以后,后殖民主义运动则发展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它在文化、社会学、政治、女性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三、影响后殖民主义的提出,对于国际关系和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它推崇的多元文化和异质性在国际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尊重。

它呼吁强调文化差异的尊重,反对大一统的文化,从而为文化多元化提出了真诚的倡导。

除此之外,后殖民主义也为经济多元化和互惠主义贸易提供了新的视角,反对单方面贸易和文化、信息殖民主义。

结语后殖民主义的提出,对于推进国际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呼唤文化多元性的尊重、思想的灵活性、开放性, 自主精神,在时代发展的挑战中,定位、反思批判,以期为世界构建合作、发展繁荣的新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主义历史与现状从边缘到中心——后殖民主义的历史与现状【摘要】后殖民主义是在近几十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思潮,它最初在西方国家出现,并不断扩展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殖民主义的思想家大多是西方世界中具有东方血统的文化精英。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特殊性,再加上后殖民思想家的尴尬身份,造成了后殖民主义思想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东方学;文化霸权;文化认同【作者简介】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07级社会工作本(1)班70113014 陈兵海29【正文】后殖民主义,也称“后殖民理论”,是一种以前殖民地国家与前宗主国之间的文化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思潮。

安德森指出,大约五十年来,在各种运动中,“后殖民”表明了是一个非常有歧义的智力场所。

它已经被用于指代一个时期(殖民之后);一个区域(曾经是殖民地的地方);一种对殖民主义合法性的批评;对新建国家的意识形态支持;对西方知识与殖民计划合谋的证明;抑或揭露出了西方思想与实践中深层的矛盾、焦虑和不稳定性。

这样一个宽泛的界定,也说明了后殖民主义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模糊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它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后殖民主义的兴起对后殖民的“后”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代时间,也就是从二战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国家得以建立,全球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进入了后殖民时期;二是指对殖民主义的批评,它可以追溯到在殖民主义之初就已经出现的批评殖民主义罪恶的作品,例如对贩卖黑奴、种族屠杀的揭露和批判等等。

虽然,殖民批评很早就已出现,但是,一方面东方学者很难进入西方的学术圈内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即便是持此思想的具有西方身份的学者也很难得到普遍的认可;因此,他们都属于被忽视的角落。

只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西方普遍的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发展,后殖民主义才得以迅速的崛起,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出现了一大批后殖民主义的思想大师。

有人认为,后殖民主义最早可追溯到弗朗茨·法农,特别是他在《黑皮肤,白面具》一书中,将精神分析法应用于殖民主义,从而使那些被压迫者的精神个性政治化。

“法农描述了通过殖民实践——包括医学——产生的并不稳定的摩尼教式的两分法是如何塑造了殖民者和被压迫者的身份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这种身份和关系进一步发展,便成为了被压迫者心灵底部的烙印。

这很容易使黑人在灵魂深处产生一种自卑情结和一种劣等民族的痛苦,从而使得黑人被扭曲的心灵之上再交叠上更大的苦难,使黑人成为没有文化地位,也没有自主和民族自尊的“原始野人”。

更多人则主张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作为后殖民理论的开端。

他认为,客观化的西方知识在殖民权力关系中是共谋的角色,西方学术,也许是无意地与殖民机构勾结在了一起。

这奠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和研究基调,此后的后殖民研究也正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

二、后殖民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尴尬身份在后殖民主义的研究领域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人,即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

萨义德的主要代表作是前面提到的《东方学》,以及后来的《文化与帝国主义》。

萨义德认为,西方人对东方的认识,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的,也是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总结的。

因此,东方学是西方对东方的“言说”、“书写”和“编造”,在这套话语中呈现出来的东方,只是他们所认为的东方,而绝不可能是真正的东方。

这是他们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获得的认识上的权力。

知识蜕变为权力,其原因在于知识本身就是与权力联系在一起的。

知识的定义是什么,检验知识“非知识”反知识的标准是什么,这背后都隐含着文化的背景进而成为权力的运作。

西方人在认识东方的同时,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展到东方。

因此,东方学所言说的并不是真实身份的东方,而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斯皮瓦克是一位女权主义者、新马克思主义者和解构主义者。

她选择强调坚持本土知识中迄今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到的异质部分,通过给予那些在殖民主义中被迫沉默的人们即贱民以发言权,来重新找回那些失去的文化。

在斯皮瓦克看来,失语者无非包括三类,种族(前殖民地民族)、阶级(贱民)、性别(女性)。

如果说萨义德揭示出了东方学的真相从而引起人们对真正东方的关注,那么斯皮瓦克则指出了被压迫种族、阶级、性别并不是如人们以前所书写、所言说的那样,这些都是压迫者“认知暴力”的产物,从而使人们对这些被压迫者的真相产生了一种关怀。

霍米·巴巴是近来比较活跃的一位后殖民主义思想家。

他认为,任何理论并不是单纯的逻辑推演,而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建构起来的。

因此理论就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而只能跟现实一样,是一个多方面的矛盾体,这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差异、歧义和悖论。

或者说,理论不论在表面上有多单纯的形式,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混杂或者杂交。

同时,他强调文化差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在叙述者的叙述过程中,在面对与“他者”的文化交往中产生的。

“文化差异则是这样一种过程:宣布文化是可知的、权威的,可以充分构建文化认同系统。

”! 文化差异导致了从单纯的民族文化到互动式的杂交文化的确认,反映了两种文化在交往过程中的互变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语言之间的翻译工作,因此西方文化和殖民地文化的纯洁性便被彻底破坏了。

可见,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互动场所之中,单纯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文化的相互规定、相互影响来认定其身份的,身份也就成为了多种文化的“共同制造物”。

因此,帝国主义的霸权话语也是一种混杂物。

殖民机构对自身话语进行不断地宣传,而对其它文化则进行规训并使之成为其本质,从而实现了西方话语的霸权地位。

霍米·巴巴通过将文化霸权用一种动态的过程描述出来,使人们更加真实地了解到了霸权话语与土著话语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在分析后殖民话语的时候,也不能脱离其社会语境。

在此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后殖民主义学者的身份问题。

在分析以上三位思想家的时候,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少数族裔身份,或者说他们具有双重身份,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血统身份也表现在他们的思想归属上。

萨义德为美籍阿拉伯裔,曾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斯皮瓦克,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达,后移民美国并成为美国知名学者;霍米·巴巴则是牙买加裔。

但是,一方面他们的民族身份并不是那么明显,另一方面在西方占主流地位的白人文化中,他们也觉得自己处于边缘地位。

同时,他们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一方面具有了西方的文化理念,同时又有非西方的思想背景。

从而也就使得他们能够以其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西方文化,以一种旁观者的眼光来改造西方文化。

但应该看到,他们在本质上仍然是西方知识分子,或者说是仅仅具有东方人外表的西方人。

他们借助于东方的文化资源,建构有别于西方的思想体系,这实质上只是一种学术权力或者学术资源之争,只是西方文化内部的批判和改造,西方文化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而他们的改造,也只是为面临困境的西方文化寻找新思路的尝试,是西方文化内部的自救行为。

而且当他们从边缘进入到中心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形象,他们便止步了。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总是消极而又谨慎的对待第三世界国家对自己思想的回应的一个原因。

不过,在客观上,他们的思想对促进东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促进对主流文化和霸权话语的反抗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三、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及现实困境后殖民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领域,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许多难题。

首先,任何理论都会涉及到话语表述的问题,后殖民理论自然也不例外。

第三世界文化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一个前提就是要熟悉西方的一整套的理论话语和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使得自己的思想进入到西方文化圈内。

然而,如果只用西方的话语模式来介绍和诠释本土文化,那么就很可能使得大量本土特色的或异质于西方文化的部分被抛弃。

进而,这仍然只是西方话语下的东方或者说仍然是西方话语的自言自述,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东方。

霍米·巴巴认为,一种文化在用“他者”的语言进行叙述时,首先会遇到在话语转换中的语言翻译问题,翻译者在寻找自己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使得本土文化具有翻译语言的特质,从而不可避免的带有了异质的东西,包含了霸权话语的因素。

这也是当前学术界争论很多的问题,即西语写作和母语写作的问题。

另外,西方话语在取得对非西方地区的话语霸权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带有新的地方性的特色,或者说,这时的西方文化不再是单纯的西方文化,而是霍米·巴巴所说的混杂物,所以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上也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

因此,在反对西方话语的同时,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是全盘否定西方文化还是把西方文化本土化?西方文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本土化或者西方文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单纯政治上的激进态度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里只有坏处。

人们需要做的是从学术上讨论多种文化结合的可能性,探索有益于民族文化的新道路。

如果只是一味抱守传统,只能是陷入一个故步自封的境地;并且也会带来偏执的民族主义的膨胀,正如霍米·巴巴指出的,“被殖民者成了本土的世界主义者”!。

这一点也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给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四、结语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处在封闭的状态中,都会不可避免的与其他文化发生冲突、融合。

我们应该放弃那种静态的观点,采取动态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文化差异和文化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对中国而言,也要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让西方文化中国化,使之包含在中国文化的框架内,或者说,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国文化了,而是一种与西方传统合理部分结合的新的中国文化。

对学术研究而言,后殖民研究也只有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权力话语的动态的关系网络之中,正视自己的视域局限性,进入到全球化的真实的世界图景中,才可能更加有效的研究和繁荣多元文化,才能真正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1、霍米·巴巴:献身理论[A]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C],罗钢、刘象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生安锋:《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和少数人化——霍米·巴巴访谈录》,外国文学,2002年第6期。

3、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科学、修饰与权力》,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

5、[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