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思潮课件-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09版)

思潮课件-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09版)

⒋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⒈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非洲大陆。
此时的非洲正处在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西方殖民统 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 本土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 以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
尊严。于此,形成了一股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⒈东方学与东方主义
⑶机制:
即作为一种处理东方问题的机制的东方学。通过做
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事务进行裁判,
并以此为理论的、政策的依据,对东方进行殖民统 治。是西方用以控制、规划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 也就是东方主义。
⒉显在的东方学和隐伏的东方主义
前者是指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始终处于变
萨义德其书
• 《东方学》后殖民论述的经典与理论依据。主要内容:19世
纪西方国家眼中的东方是没有真实根据,凭空想象出来的东 方,是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人民和文化的强烈偏见。西方 文化中对亚洲和中东长期错误和浪漫化的印象为欧美国家的 殖民主义提供了借口。 • • 《文化与帝国主义》从西方文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西方文 化与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知识分子论》提出知识分子应该特立独行,不应该与当权 者妥协、誓从独立的角度提出批判。○
化之中。
后者是指西方人始终不变的居高临下的观察
东方的视角和对待东方的强者心态。
⒊东方学与西方殖民扩张
东方学的兴起与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夺之间是平行
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表现是:①东方学的 兴盛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不平衡相伴随。②东方学 的巨大进展与欧洲急剧扩张相吻合。 结论:政治与学术共同促成了殖民主义的历史。
文化之间的平等性。
⒉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精编WORD版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精编WORD版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为标志。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所谓后殖民,一是用以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及其人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二是用以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如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三是用以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后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

从西方众多的后殖民理论中可以看到,后殖民主义是指宗主国对其前殖民地的一种文化霸权现象。

后殖民理论是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它是指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政治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差别的理论研究。

包括关于各种经历的讨论:迁徙、奴役、压迫、抵抗、表现、差异、种族、性别、地方以及诸如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等欧洲帝国主义的主流话语的反应。

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它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国家的文化关系,一国之内的种族关系以及主要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都成为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主题。

按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模式以及其文学的价值与传统,甚至包括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都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因而西方观点思想文化总是被认为居于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

与之相对照的是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和东方的文化传统长期被排挤在边缘地带,或不时地扮演一种充当点缀物的西方“他者”角色。

二、后殖民主义的发展1.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

代表人物法农,其着作批判地分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被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

2.形成和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介绍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介绍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介绍——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两位先驱国贸院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张轩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后殖民主义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

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

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在后殖民批评的先驱之一甘地与法农这样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最初的建构后殖民理论的尝试。

甘地与法农对如何发现后殖民自我的问题作出了极为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阐述。

澳大利亚研究后殖民主义的学者里拉·甘地认为:如果说甘地是通过宗教-政治词汇阐释这个问题,那么法农则属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的人文主义;如果说甘地与英帝国主义的相遇产生了非暴力的神学,那么,法农对于法国殖民主义的经验则生产出对于集体暴力的拯救价值的教条主义信奉。

但是这两个革命的思想家在经历上存在相似之处。

他们都是在西方宗主国完成学业,同时都是在第三世界形成自己的后殖民理论的基础。

也许正因如此,他们的后殖民理论都不带民族主义色彩,都警惕民族精英,都不加入民族主义政党,贴近不被承认的大众,他们都有一个反抗总体化的、殖民开化使命的政治文化侵犯的激进风格。

这个总体解放的工程要求被殖民者拒绝殖民主人的承认特权。

这一不屈不挠的被殖民主体的形象出现于甘地的《Hind Swaraj》中。

然而具有细微差别的是:法农对于被殖民的主体对欧洲文化的抵御能力是乐观自信的,而甘地则为印度人为西方的物质文明俘获而深感痛心,他沉痛地对自己的同胞说:"你们为什么忘记了正是我们对于他们的文明的采纳使得他们在印度的存在成为可能。

当代西方思潮 第一专题 第二节 后殖民理论

当代西方思潮 第一专题 第二节 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有三重意义: 后殖民有三重意义:一是指称曾经沦为 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国家及其人 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二是 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 反思,批判和研究,如后殖民理论, 反思,批判和研究,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 批评; 批评;三是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以来的全 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 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 后殖民时代. 后殖民时代.
殖民主义体系虽然瓦解了,但原殖民地国家同 殖民主义体系虽然瓦解了, 原宗主国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信赖"关系; 原宗主国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信赖"关系; 获得独立的国家和地区在战后的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失误, 展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失误,强 化了某些西方人关于前殖民地国家依然离不开 西方引导的观念, 西方引导的观念,甚至有人提出要再度殖民化 的思想; 的思想; 一些西方人始终坚信自己是现代文明的捍卫者, 一些西方人始终坚信自己是现代文明的捍卫者, 对全球负于领导责任, 对全球负于领导责任,不断把自己关于法律和 正义的观念强加它国. 正义的观念强加它.
3,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 ,
在以苏, 在以苏,美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时 意识形态的对抗具有有首要地位, 期,意识形态的对抗具有有首要地位, 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有 所抑制. 所抑制.
3,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 ,
冷战结束后,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对抗退入幕 世界政治格局和秩序重新组合, 后,世界政治格局和秩序重新组合,民 族国家内部及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 凸显出来. 凸显出来.有些民族国家分裂为相互争 斗的种族区域, 斗的种族区域,以民族的同质性为诉求 的分裂运动导致了血腥纷争. 的分裂运动导致了血腥纷争.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多元化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 “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 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新问 题。 如果说,殖民主义主要是对经济、政治、军事和国家主权 进行侵略、控制和干涉的话,那后殖民主义则是强调对文化、 知识、语言和文化霸权方面的控制。如何在经济、政治、文化 方面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获得自身的独立和发展是后殖 民理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般认为,19世纪后半叶就已经萌发后殖民主义,1947年 印度独立后出现一种新意识和新理论,其成熟以萨义德的《东 方主义》为标志。其后,汤姆林森以其《文化帝国主义》开始 了对后殖民主义的媒体帝国主义、民族国家话语、全球资本主 义和现代性话语批判,从多维文化权力层面,分析揭示出文化 殖民主义的内蕴及其历史走向。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 中,同时非洲、印度、日本、中国等学者也在探讨。
赛义德将福柯的“话语理论”与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结 合起来,强调东方主义是一种话语结构,但他不同意福柯关于 “主体死亡”的命题,强调恢复“人”的范畴,并承认个人经 验在提供理论和政治基础方面具有有效性。他在东方主义研究 中重视种族分析和政治干预,肯定了文化政治与帝国主义利欲 的一致性。东方主义者打入第一世界文化政治的高层,使“东 方主义”对东方的整体误读出现了裂缝。同样,东方主义者的 对抗,也意味着西方自己内部的混乱。东方主义表现了西方文 化内部出现了多种声音,也表明西方主义曲解东方的企图日益 落空。
意义:一方面,他勾画出心理分析中的文化心理由被动转 化为主动地可能性。另一方面,划出了所谓“跨文化比较”中 的边界,因为一切忽视文化差异的结果,一切抹平少数话语的 立场的做法,其最终结果都可能是复制老牌的帝国主义的政治 和文化,使得全球性文化丧失差异而变成一种平面的模块,那 将是人类文化的末日。

第十七章 后殖民主义

第十七章 后殖民主义

17.2.2 文本研究与文化政治批评
对文本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解读是赛义德后殖民 主义的“文化策略”。其实,这一策略早在1975年出 版 《起始:意图与方法》就开始了。这部书标明赛义德 对总体文学批评的独到贡献。其具体方法则是将关注 点集中在作为写作的文本上,而非作为阅读的文本上。
赛义德不仅将文本与世界和批评家联系起来,而 且将文学经验与文化政治联系起来,进而强调政治和 社会意识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推行文化政治批评,并 强调跨学科研究对后殖民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无 疑,赛义德的文学文本理论已经成为他后殖民主义文 论的重要内容,在西方当代文坛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 响。
Hale Waihona Puke 17.4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 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语境的再认 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 头脑。更深一层看,东方主义话语有很强的文化策略 性。就这一理论的倡导者而言,确乎是边缘学者用来 拆解主流话语的一种策略。
在东方主义语境中不坠入“殖民文化”的危险, 则 必须打破二元对峙的东西方理论,以一种深宏的全球 性历史性发展眼光看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从而在世 界性中消弥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成分,消除西方中心或 东方中心的二元对立,解除一方压倒或取代另一方的 紧张关系,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 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共存互补的策略面对东方和
西方。
17.3.2 第三世界妇女与文化批评
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事实上更尖锐地体现在第 三世界妇女群体上。斯皮瓦克对女权主义批评家们不 自觉地复制出帝国主义式的主观臆断抱有不满,她主 张分析有关如何重新构建第三世界的叙述 。斯皮瓦克 坚持必须产生一种异质文化复原的方式,即承认第三 世界妇女作为一种具有性别的主体,是具有个体“个 性” 的和“多样性”的主体 。

后殖民主义 (自动保存的)

后殖民主义 (自动保存的)

第五讲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引子:概念分析一、后殖民主义的兴起二、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三、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学时:4学时重点:后殖民主义的评价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称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一书为标识。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后殖民主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何为后殖民主义?从一开始的发起者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义,这与后殖民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背景和自身理论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其理论本身就带有模糊性。

后来的研究者受立场和视角等因素的影响,对此就更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论。

更有甚者,不少研究者结合自己研究课题的需要,随意曲解概念、自我划定范围,以自我定义法来迎合自己的研究需要。

后殖民主义的概念更是众说纷纭,也使得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和概念延伸变得更加的具有模糊性,为正确的认识和研究后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理论增加不少的误导。

但是后殖民主义并不是没有所指,琢磨不定,我们结合理论,客观分析,还是可以找到更符合原意的阐释。

后殖民主义是相对于18、19世纪的殖民主义而言的。

我们知道原先的殖民主义主要是以直接强权的军事霸占的形式进行殖民掠夺,通过出兵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武力直接把这一国家或地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实现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对殖民地的侵夺。

但是随着广大亚非拉民族人民的觉醒,各种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各殖民地国家相继取得独立,资本主义世界的长期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资本主义国家再想通过直接的武装占领模式的殖民统治已是不再可能。

但是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和掠夺的本性,又促使他们不得不建立新的掠夺体系,后殖民主义应运而生。

后殖民主义 名词解释

后殖民主义 名词解释

后殖民主义名词解释
后殖民主义是一个理论框架,它关注着以前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

它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取得了独立,它仍然可能受到先前殖民主义的影响和剥削。

后殖民主义的目标是揭示和对抗这种持续的不平等和压迫状态。

后殖民主义思想强调了西方殖民主义对于被殖民地国家的文化、认同和社会结构的破坏,并试图恢复被殖民地国家本土文化的尊严和权力。

它主张批判性思考和反思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同时也关注性别、种族和阶级等其他社会差异对于后殖民国家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性的概念和方法,包括"第三世界"、"文化认同"、"去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他们试图通过重构历史记述、重新评估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以及挑战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体系来推动社会变革。

需要注意的是,后殖民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学术领域,其中不同的理论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因此,在具体研究和讨论后殖民主义时,需要考虑到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五章后殖民主义

第五章后殖民主义

第五章 后殖民主义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 三、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关系的紧张 ㈡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 西方学术界 ㈢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 ㈣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 立性的追寻
对东方主义的批判
• 萨义德认为东方学有三层意思: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门类的东方学,涉及所有与东方有关的 领域,包括从古到今的任何已知的亚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东方学,它建立在东方和西方二元 对立的基础上。这些对立包括:理性、发达、文明、高级 的西方与非理性、落后、野蛮、低级的东方;不断进步的 西方与始终不变的东方,自我界定的西方与他我界定的东 方;主体的西方和客体的东方;普遍性的西方与特殊性的 东方;等等。 作为一种处理东方的机制的东方学,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 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事务进行裁判,并以此为理论的、 政策的依据,对东方进行殖民统治。是西方用以控制、规 划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东方主义。
对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
• 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重建:只能立足于东 西方文化的历史纠葛,重构民族的文化身 份。它总是有两个向度:一个是相似性和 连续性,它为人们提供传统和根基,另一 个是差异性和断裂性,它提醒人们要不断 地自我超越与重构。重建不是重新颠倒被 扭曲的历史,而是在异质文化的碰撞和交 锋中重建文化身份。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 从社会作用来看,它有助于西方社会对殖 民主义历史的再认识,有助于东方世界对 东西方关系的再思考。
• 从局限性来看,它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 缺乏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著述都比较 晦涩,提出的建构性文化认同策略也都含混不清, 并且有意无意地以他们对西方文化殖民历史的研 究,压抑、忽视和取代东方民族国家学者的相关 研究;着重从文化方面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在客 观上往往转移了对全球政治、经济霸权的关注, 从而也就间接地维护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内容一:东方学(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理论)(1)将“东方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进行批判。

(2)东方学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和方式是西方人在书写、研究、建构、控制和君临东方,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之间一种特殊的不平等关系。

(3)东方学中的“东方”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假定和幻想,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以西方的思维方式而制作出来的非现实的东方。

(4)对东方学本质的揭露1:西方人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展到东方2:东方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西方人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3:这是西方人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获得的知识上的权力。

萨义德的三点补充说明:(1)这一说法并不否认现实东方的真实性, 不能由此得出东方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观念性存在的错误结论;(2)所谓东方是一种人为的建构, 强调的是东方和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 东方是被“制作”或者说是被“驯化”成了所谓的“东方”;(3)东方学中的东方并非什么谎言或神话结构, 它不是西方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情异想, 而是一套被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并与西方的政治、经济及其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内容二:文化霸权和文化身份(西方对东方殖民主义的新形势)(1)三个主要的批判角度1:文化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没有纯粹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 而且是导致刀光剑影的那一种根源”。

文化绝不是什么中性的东西文化必然受到其主体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的“污染”。

2:文化与权力的结合3:文化参与帝国主义事业:探讨帝国主义如何依赖文化、文化又是如何为帝国的殖民扩张服务, 以及文化与权力的“共谋”等问题。

“身份”的含义:1:多种文化的“共同制造物”2:想象的地理和历史有助于精神通过把附近和遥远地区之间的差异加以戏剧化而强化对自身的感觉;它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在方式。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的权力话语思想,东方主义是指西方统治、重建、支配东方的方式,它
把东方作为一种话语,依据西方的文化、制度和政府管理机构,在文化 上乃至意识形态上表述和再现东方。东方主义的特点表现在自我衍生发
展、不受个人支配而形成统一系统的自足性;被传统视为客观知识体系,
使东方主义者始终以西方权力代言人的身份发言的政治功能;以福柯的 话语分析为武器,认为语言具有描绘、构造、再现一系列力量 规范的对象的话语性。东方主义带来的后果,首先是东方 与西方人为的划分与对立,其次是将东方抽象于文本化, 将东方描绘成不开化、不文明、不进步和
一、后殖民主义的兴起(理论来源)
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 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 要地位;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 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 来实现的。
后殖民主义者由此认为文化霸权贯穿 于殖民主义的整个过程,在后殖民时代,文化控 制仍然是帝国主义在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
四、应对后殖民主义的策略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
取双方之精华,促自我之成长。当代中国文 化建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本国传统民族文化的 学习借鉴上,应立足于当前国内、国际的发展现 实,客观看待东西方文化发展,做到“吸其精华, 去其糟粕”。对于我们的民族遗产我们要寻找它 的现实生长点,从而并入到当代文化中去。对西 方文化的引进并不能死板的照搬,引进的目的是 为了借鉴和创造,应做到灵活运用,从而促进中 西方文化融汇。
二,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4,反本质主义的价值取向
后殖民理论家根据历史现实,反对把东方和西方截然 对立起来的类型化概括,认为过于强调民族和文明的独特性, 就很容易陷入地域狭隘主义、本土蒙昧主义,凶而主张在彼 此尊重差异和普及个体权利的基础上,异质共存,

美学概论后殖民主义名词解释

美学概论后殖民主义名词解释

美学概论后殖民主义名词解释“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正是在这个所谓“落后”文化被不断沦为他者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逐渐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主要内容。

严格地说,后殖民主义是个含混的概念,通常有两个指向,首先是指一种理论思潮,其次才是一种有别于殖民地宗主国正统文文学的写作。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其实就是指萨伊德、斯匹瓦克和巴巴这样一些西方理论家对殖民地写作/话语的研究。

其理论根源主要是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一些批评概念;所谓后殖民地文学也就是欧洲殖民地诸国的文学,用以区别其与“主流文学”的不同。

后殖民地文学内蕴复杂,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固有的传统和对殖民主义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这就决定了研究视角和批评策略的多样性。

从研究方法来看,该流派具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方法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打破学术界限的倾向。

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那些目前在英美的主要大学任教的第三世界的后裔。

这些学者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以第三世界批评家自居,不断向主流文化发起攻击,从而为自己寻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沾沾自喜,俨然以第一世界学术圈的成功者的面目活跃在学术舞台上。

无论萨伊德、斯匹瓦克还是巴巴都是如此,都经历了从一开始默默无闻到在学界崭露头角这样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

后殖民批评话语的出现,可以说是西方理论界首次把非西方的文化事实作为理论研究的主题并形成热点,使历史未曾受到质疑的西方中心理论在跨文化语境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内容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内容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内容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那么你对后殖民主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后殖民主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后殖民主义的含义概述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

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特质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特质可以归纳为:1. 后殖民主义话语主要是关于文化差异的理论研究。

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原宗主国与殖民地和第三世界之间不同于殖民主义的复杂关系。

2. 后殖民主义特别倚重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关系的学说。

按照这样一种学说,世界上的任何“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话语/权力”的较量。

3. 后殖民主义否认一切主导叙述(Master-narratives),认为一切主导叙事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因此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基本任务。

与此相关联,对以“现代性”为基础的发展观念的质疑和批判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4. 后殖民主义对全部的“基础的”历史写作予以否定,认为一种基础的视角总是通过一种“同一性”而压制了“异质性”。

这样,后殖民主义拒绝了资本主义这一“基础的范畴”,也否定了作为一个范畴的“第三世界”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结构。

5. 后殖民主义把批评的注意力由“民族起源”(national origin)转向“主体位置”(subject position)。

它的着眼角度在于主体形成过程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扭结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样,对它来说,混杂性的重要程度远高于差异性。

6. 总体而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把现代性、民族国家、知识生产和欧美的文化霸权都同时纳入自己的批评视野,从而开拓了文化研究的新阶段。

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

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
在众多的后新主义中后殖民主义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并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就在于它从殖民视角来反思现代性和全球化较深刻地解答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后的文化冲突民族文化建设等问题较自觉地领悟到当今世界的两大潮流现代性和全球化中的殖民性问题以及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关系问题关注的理论主题之一就是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中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民族文化重建以及东西方的关系问题文化殖民问题理论来源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非洲大陆对西方文化殖民展开激烈批判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
它并结合“文化研究”的成果对东西方关系进 行再认识,从文化角度解读殖民,对“边缘” 、“他者”、“属下”、“少数”等予以特别 的关注,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反话语”、“颠 覆性”、“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的 倾向。
殖民主义 -- 旧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 --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政治
新殖民主义 -- 二战后,冷战期间的第三世界国家 -- 阿明的“依附”理论:经济
霍米.巴巴: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统治与压迫并不仅仅是权力的单向运 作,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交织、难以严格划界和区分的。被 殖民者通过带有差异的重复模拟殖民话语,使之变得不纯,从而进一 步解构、颠覆殖民话语。巴巴强调被殖民者的能动性(agency), 认为唯有混杂的状态才能使能动性成为可能。
比尔·阿什克劳夫特:混杂性是“由殖民行为所带来的两种文化接触地 带所产生的跨文化形式”。在后殖民话语中,混杂现象既不完全属于 殖民者一方,它也不完全属于被殖民者一方,它一方面重复现有文化 的起源,另一方面也在殖民压迫下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实 践,以新的文化来抵抗旧的文化。
关注的理论主题之一 , 就是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中的民族 文化身份认同、民族文化重建以及东西方的关系问题 。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是与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在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社会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运用。

本文将从概念、历史背景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概念后殖民主义指的是在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后期,对西方社会标准和文化普遍化形成反制的思潮,这些思潮在国际上推动民族主义、文化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发展。

主张从文化到政治形成一种新的,相对自治的文化和经济体系, 逐步抵制西方的社会标准、价值观和文化范式。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以同时关注民族和文化特性发展为主旨。

二、历史背景后殖民主义根植于历史独立运动的背景之下。

它强调的是民族和文化的独立性,与西方文化、价值和历史解释不同。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独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后殖民主义发展的基础,形成了反殖民主义的社会运动。

1970年代中期以后,后殖民主义运动则发展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它在文化、社会学、政治、女性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三、影响后殖民主义的提出,对于国际关系和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它推崇的多元文化和异质性在国际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尊重。

它呼吁强调文化差异的尊重,反对大一统的文化,从而为文化多元化提出了真诚的倡导。

除此之外,后殖民主义也为经济多元化和互惠主义贸易提供了新的视角,反对单方面贸易和文化、信息殖民主义。

结语后殖民主义的提出,对于推进国际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呼唤文化多元性的尊重、思想的灵活性、开放性, 自主精神,在时代发展的挑战中,定位、反思批判,以期为世界构建合作、发展繁荣的新秩序。

修改--后殖民主义

修改--后殖民主义

一、社会历史背景
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关系的紧张
⒉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西 方学术界 ⒊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的重新崛起 ⒋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立 性的追寻
二、理论来源
⒈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二、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主要涉及殖民者
对东方民族文化的歪曲和重建)
三、反本质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扭曲和重建
⑴扭曲:
观点:殖民者认为东方民族是次等的、不开化的原始 人,不具有自我理解、自我阐释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西方人要代替殖民地人民发言,殖民地人民应被动接 受西方人给其确定的角色,西方人要用西方的思想方 法理解东方,东方人也应该如此。 原因:西方代表现代,东方则代表传统。 结论:东方人除了重复西方,别无它途。
后殖民主义
• “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 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 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 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 和文化帝国主义。 • 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 •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⒉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化意识: ⑴人们应该
根据具体情况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⑵建构应该有 世界主义的价值取向
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一、社会作用: ⒈有助于西方社会对殖民主义历史
的再认识;⒉有助于东方世界对东西方关系的再思考
二、后殖民主义的局限:⒈研究仅停留于学术范围:
后殖民主义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缺乏社会 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文

培训学习资料-后殖民主义-2022年学习资料

培训学习资料-后殖民主义-2022年学习资料

▲显在的东方学和隐伏的东方学-4前者是指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后者是指西方人始终不变的 高临下的观察东方的视角和对待东方的-强者心态。-▲东方学与西方殖民扩张-4东方学的兴起于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 之间是平行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东方学的兴盛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不平衡相伴随。东方学-的巨大进展与欧洲 剧扩张相吻合。-▲政治与学术共同促成了殖民主义的历史。-<20>
1.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兴起于-非洲大陆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殖民主义批评话语是与民族解放运动相伴而生的,-A-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非洲本土的 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代表人物: ▲艾梅·赛萨尔《殖民主义话语》-▲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地球上不幸的人们》-《走向非洲革命》希努亚·阿契比《崩溃》《后殖民主义批评》
4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的《东方-学》为标志。-4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 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后殖民主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 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5>
▲后殖民主义研究对象: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其造-成的后果。-▲涉及学科:哲学、历史学、文学、人类学、 理学、文化-▲主要问题:-▲1.文化与帝国主义-▲2.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在现-▲3.全球化与民族文 身份-▲4.种族、阶级、性别间的关系-▲5.冷战之后的全球关系展望-<6>
2.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马克思对殖民主义历史的批判性思考,《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 治的未来结果》对后殖民-理论家产生重大影响。-▲在一些后殖民批评家看来,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 段》是迄今对帝国主义阐释最为透彻的经典-著作。-<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内容一:东方学(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理论)
(1)将“东方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进行批判。

(2)东方学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和方式是西方人在书写、研究、建构、控制和君临东方,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之间一种特殊的不平等关系。

(3)东方学中的“东方”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假定和幻想,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以西方的思维方式而制作出来的非现实的东方。

(4)对东方学本质的揭露
1:西方人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
展到东方
2:东方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西方人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3:这是西方人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获得
的知识上的权力。

萨义德的三点补充说明:
(1)这一说法并不否认现实东方的真实性, 不能由此得出东方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观念性存在的错误结论;
(2)所谓东方是一种人为的建构, 强调的是东方和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 东方是被“制作”或者说是被“驯
化”成了所谓的“东方”;
(3)东方学中的东方并非什么谎言或神话结构, 它不是西方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情异想, 而是一套被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并与西方的政治、经济及其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内容二:文化霸权和文化身份(西方对东方殖民主义的新形势)
(1)三个主要的批判角度
1:文化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
没有纯粹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 而且是导致刀光剑影的那一种根源”。

文化绝不是什么中性的东西文化必然受到其主体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的“污染”。

2:文化与权力的结合
3:文化参与帝国主义事业:
探讨帝国主义如何依赖文化、文化又是如何为帝国的殖民扩张服务, 以及文化与权力的“共谋”等问题。

“身份”的含义:
1:多种文化的“共同制造物”
2:想象的地理和历史有助于精神通过把附近和遥远地
区之间的差异加以戏剧化而强化对自身的感觉;它
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
在方式。

3:殖民机构对自身话语的不断宣传,实现了西方话语
的霸权地位。

——《文化与帝国主义》
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认识:后殖民主义关于文化与帝国主义的联结、文化参与帝国主义事业的思想, 是对传统文化观和帝国主义观的极大挑战, 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范式及其认识标准, 即西方本质上是由各种帝国事业构成的, 而文化在帝国主义事业形成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内容三:沉默的“他者”(从主体视点看东西方关系)
(1)关注“边缘”、“他者”、“属下”、“少数”等“弱者”,旨在揭露文化霸权主义话语对“弱者”话语的压制和剥离。

(2)从女权主义出发,推而广之得出结论,殖民地人
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内心中的真实想法是无法在充斥殖民话语的世界中得到真实表述的,他们都成了沉默的他者。

(3)三类失语者:种族(前殖民地民族)阶级(贱
民)、性别(女性)。

直面西方的权力话语, 以向中心话语挑战者的姿态,进入文化中意识形态话语的矛盾交织处, 以其“边缘”、“少数”话语的特殊视角解读“中心”、“多数”话语掩盖下的话语暴政和文化霸权, 展示“弱者”的自我言说与被权力话语所说、自我生命表征与权力话语压抑的命运。

后殖民主义者的诉求:
重新审视霸权语境中的东西方关系, 重新思考西方霸权主义文化的错位和严重的表征危机, 从而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行径加以消解。

给予在殖民主义中被迫沉默的人们以发言权,重新找回失去。

内容四:“混杂性”、“能动性”(多元文化及文化主体的视角)
(1)混杂性(Hybridity)一方面指生物或物种意义上的混杂,特别是人种方面的混杂,另一方面指的是语言,尤其是不同语系、语种或方言之间的混杂。

(2)霍米.巴巴,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统治与压迫并不仅仅是权力的单向运作,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交织、难以严格划界和区分的。

被殖民者通过带有差异的重复模拟殖民话语,使之变得不纯,从而进一步解构、颠覆殖民话语。

巴巴强调被殖民者的能动性(agency),认为唯有混杂的状态才能使能动性成为可能。

(3)比尔·阿什克劳夫特,混杂性是“由殖民行为所带来的两种文化接触地带所产生的跨文化形式”。

在后殖民话语中,混杂现象既不完全属于殖民者一方,它也不完全属于被殖民者一方,它一方面重复现有文化
的起源,另一方面也在殖民压迫下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实践,以新的文化来抵抗旧的文化。

内容五:“少数话语理论”和“模拟”(文化生成的途径)
被征服者在被殖民之后被迫不断地对殖民话语
进行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也不断从内部对其进行改造,在殖民意识中发现、撕开裂缝,打破二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在其中制造含混与杂糅,生成第三个空间,以抵抗本质主义、整体性的西方文化霸权话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