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开题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的适应性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的适应性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以幼儿的关键经验、需要和兴趣为主要依据,创设具有开放性、丰富性、挑战性的研究环境,让幼儿自由选择,与环境互动,获得个性化、全面性发展的活动。
区域活动不仅是幼儿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不仅有利于幼儿注意的集中、记忆的保持,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也有利于幼儿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
苏联教育学家XXX连XXX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意义。
而区域活动则成为幼儿一种自我研究、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在开放的区域活动中幼儿是开心的,他们的身心是愉悦而积极的,幼儿的操作是投入的、专注的。
随着研究《纲要》以及新课改精神的深入,我们都能感受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在幼儿园得到了广泛开展。
毫不例外,我园也进行了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没有按照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盲目地创设活动区;有的教师为评比而创设活动区,许多材料中看不中用,可操作性不强;教师对区域活动中自己角色把握尚不够准确。
很多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中常感到困惑,除了让幼儿在区域中进行探索1以外,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有些教师仍旧以主导的形式进行,在区域活动时间内将幼儿分成若干组,然后一组一组地根据预设内容进行辅导,使区域活动变成了分组活动,完完全全失去了以幼儿为中心的精神;有的教师又太在乎幼儿的认知,怀疑幼儿的自主研究能力,忽略了幼儿的自我研究,甚至为了自己的引导而打断幼儿,反而让幼儿产生逃避之心;还有的教师又走向了“放牛吃草”的极端,不知道幼儿在想什么,想干什么,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觉得幼儿自己能玩就行,教师只要管管不出事就可以了,以致于观察不够,深入了解不全面。
【课题开题报告】《指南》背景下开展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
5.探讨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效地投放材料,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6.协调幼儿园相关资源,创设各种条件,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7.定期召开课题研究工作会议,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总结,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查找研究 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比较研究法:比较分析国内区域活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 鉴的经验。
3.观察法:通过听取或组织观摩课、示范课,观察区域材料投放的价值, 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校正。
4.行动研究法:在幼儿园正常教学状态下,以幼儿参与为主体,边实践边 探索。
5.经验总结法:有目的地分析区域游戏实例,提炼出指导区域游戏的策略, 总结研究结论。
3.针对幼儿个性化特征指导的策略。首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对较特 殊的幼儿进行跟踪指导。对兴趣单一的幼儿进行个别交谈。其次,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在同一活动区,不但应考虑到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还应 考虑区域的设置空间,教师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能“一刀切”,做到材料提供的层层递进。
预期研究成果:
1.区域环境创设集 2.优秀活动案例集 3.活动观摩集 4.优秀论文集 4.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1.课题组负责人:参加省级课题《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整合》,积极撰写课题 观察记录及有关课题的论文;其次2014年又参加市级课题《《指南》背景下基于“儿 童立场”的科学区活动实践研究》,都已结题。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在我园现有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发挥地方特 色,探索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与幼儿活动行为的内在联系。从活动区的空间布局、时 间安排、材料投放等方面研究幼儿积极性行为产生的条件。 2.幼儿在认知、艺术、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得到缓 解,幼儿的智力长项得到肯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增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使整体素质得到发展。 3.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有观察、指导、创设、组织、设计活动的技巧,通过 创造学习一一再创造,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良好氛围, 使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大班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班幼⼉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西安市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案(开题报告)时间:2015年12⽉⽴项号课题名称⼤班幼⼉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研究负责⼈张雪莲所在单位西安莲湖明珠幼⼉园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纲要》中指出:幼⼉园应为幼⼉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和活动环境,满⾜他们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活中获得有益⾝⼼发展的经验。
尊重幼⼉⾝⼼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富有个性的发展,⽽区域活动正符合这⼀要求。
随着学习《纲要》《指南》精神的深⼊,我们都能感受到区域活动对幼⼉发展的重要性,毫不例外,我园也进⾏了区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是教师放任⾃流,完全让幼⼉⾃⼰玩;⼆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清楚:该在什么时侯参与到幼⼉的活动中去,该对哪些幼⼉给予帮助,给予怎样的帮助等等⼀些问题。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班幼⼉区域活动中指导策略研究”这⼀课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班教师在区域活动指导中的困惑,提⾼⼤班教师对区域活动指导的能⼒,找到适合指导区域活动的⽅法与策略。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区域活动指导策略1.区域活动:也可以称为区⾓活动、活动区活动。
它主要的教育精神源于福禄贝尔的游戏法、蒙特梭利的启发式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赫恩的合作学习等理念。
它是幼⼉⾃我学习、⾃我探索、⾃我发现、⾃我观摩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幼⼉发展的需要。
它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设在区⾓内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所承载的教育功能。
2.指导策略:是指教师在了解本班幼⼉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和⽬标,教育内容、⽅式、策略、环境条件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幼⼉主动、有效地学习,调动幼⼉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幼⼉的发展。
所谓“策略”,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幼⼉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幼儿园区角教研题目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区域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区域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幼儿自主探索的需求,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内容单一、区域设置不合理、教师指导不到位等。
为了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和互动,优化幼儿区域活动策略。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2. 分析当前幼儿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 探索和分享优化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一)区域活动概述1. 介绍幼儿区域活动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2. 分析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幼儿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1. 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不足。
2. 区域设置不合理,缺乏层次性。
3. 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4. 教师指导不到位,缺乏针对性。
(三)优化幼儿区域活动的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认识:-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区域活动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区域活动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
2. 合理设置区域,注重层次性:-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置多样化的区域,如阅读区、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等。
- 注重区域的层次性,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求。
3. 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兴趣:- 设计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 结合节日、季节等元素,开展主题式区域活动。
4. 改进教师指导,提高针对性:- 教师应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
(四)互动交流1. 分组讨论:教师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班级中实施优化策略。
2. 交流分享: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区域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现状、问题与研究对策》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现状、问题与研究对策》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建设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活动模式,确立了以“活动区”为主的教育,旨在从园本出发,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利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充分彰显幼儿的个性,使原本就拥有不同特质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的发展。
但目前,我县因幼儿园资源不足,如:师资配备不足,班额过大、活动室空间不足,材料的搜集、投放困难以及教师观念认识等种种原因,使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常流于形式,盲目借鉴,表面上开展得红火,却没有真正发挥活动区活动所蕴涵的教育价值。
因此,如何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本此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形成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进入活动区首先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出选择,从而培养选择的能力,发展其个性。
活动区的玩具架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幼儿很容易就能找到所需的物品,幼儿三三两两地在一个活动区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相处,彼此信任,培养幼儿的信任感。
幼儿专心使用各种物品,进行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技能、技巧。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在探索中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为一种能力。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正符合这一要求。
幼儿园大班开放性学习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研究
幼儿园大班开放性学习区域活动地创设与指导研究一、课题研究地目地、意义:随着新《纲要》地颁布,幼儿教育地目标和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革命性地转变.从着眼于表层,着眼于眼前,逐渐转向关注深层,关注长远发展.开放性学习区域活动就是符合新理念地一种游戏形式.活动中,每个孩子在自由、宽松地心理环境下,按自己地意愿和需求进行活动.他们个性化地兴趣得到满足,学习地原动力得到激发.结合幼儿园新课程地实施,开放性区域活动地形式被大多数幼儿园所接受,大家也在努力实践.在实践地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区域活动地许多优势,它以个别化学习地鲜明特点弥补了集体教学地先天缺陷,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性得到了发挥,个人地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也使以儿童发展为本地教育理念得到具体落实.另外,新地教学价值观还要求我们变接受性学习为发现性学习.而学习性区域活动,是一种更适合于幼儿发现性学习地方式.b5E2R。
因为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动作、表象来认识世界地,他们往往是在与具体材料地互相作用中,获取直接经验.特别是大班地幼儿随着年龄地增长,他们对于许多自己想知道地内容,喜欢自己去探索、寻找,并且对各种探索性地学习、操作活动津津乐道.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借助于操作摆弄,与客体交往,进行发现性学习.这样地学习,比单向地接受性学习更有意义.p1Ean。
与此同时,在以往开展、实施地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样地学习区域更受幼儿欢迎?如何让孩子在学习区域中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如何来始终保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地兴趣?等等.如果我们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将会大大提高区域活动地质量,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因此我在自己地工作时间中进行《幼儿园大班开放性学习区域活动地创设与指导研究》地课题研究.DXDiT。
二、课题研究地对象、时间、方法:、对象:大(三)班地全体幼儿、时间:年月——年月、方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操作法三、课题研究地内容与成果:(一)提供开放地区域活动空间时间,让幼儿在活动中满足独立地需要根据埃里克森地个性发展理论,大班阶段是培养自主性地一个好时期,这一年龄孩子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地发展,活动范围扩大了,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地求知欲.加之处于幼儿园中大哥哥、大姐姐地特殊地位,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产生较强地独立愿望,怎样满足大班幼儿地需要?RTCrp。
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设置与指导的心得
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设置与指导的心得一、合理设置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1.确保区域活动种类丰富在幼儿园,我们设置了多种区域,包括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等。
这些区域分别针对幼儿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2.注重区域活动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在设计区域活动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与联系。
例如,角色扮演区可以与建构区相结合,让幼儿在扮演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美工区可以与益智区相结合,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
3.注重区域活动与课程内容的衔接在设置区域活动时,我们力求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使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接触到课程知识。
例如,在学习动物知识时,我们可以在角色扮演区设置动物医院,让幼儿在扮演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二、有效指导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参与度1.明确区域活动目标在开展区域活动前,我们要明确活动目标,让幼儿知道他们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参与度,使他们更有动力参与活动。
2.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区域活动应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我们通过播放欢快的音乐、设置有趣的场景等方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活动。
3.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在区域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我们不是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法。
4.及时给予反馈与鼓励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与鼓励。
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活动。
三、注重区域活动评价,促进幼儿持续发展1.定期评价区域活动效果为了确保区域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从而调整活动方案。
2.鼓励幼儿参与评价在评价区域活动时,我们鼓励幼儿参与其中。
让他们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的教研活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与指导》
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的教研活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与指导》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主题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它以主题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环境等方式,让幼儿在自然、生活、社会等方面的实践中,自觉地、主动地探究、发现、学习,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主题教育中,区域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
因此,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和指导幼儿的活动,是幼儿园教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1、环境的营造在区域活动中,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
只有在营造出一个安全、健康、丰富、有趣的环境后,才能让幼儿在其中感到舒适、自由、愉悦,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因此,在投放材料前,需要先考虑环境的营造。
首先,要保证区域的空间足够,不要过于拥挤。
其次,要保证区域的通风、采光和温度适宜。
最后,要考虑区域的布局和装饰,使之富有情趣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材料的选择在投放材料时,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发展特点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幼儿在0~3岁阶段主要是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因此需要投放一些可触摸、可咬、可摸索、可拉扯、可推动等具有感官刺激和运动特点的材料。
比如:各种颜色、形状的球,各种大小、材质的积木,各种质感、颜色的布艺玩具等。
在3~6岁阶段,幼儿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此需要投放一些能够培养幼儿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材料。
比如:各种图形、字母、数字的拼图,各种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的积木,各种主题的图画故事书等。
3、材料的数量在投放材料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数量。
如果材料过多,会让幼儿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如果材料过少,会让幼儿感到无聊,没有兴趣去参与活动。
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发展特点,适量地投放材料。
一般来说,0~3岁的幼儿可以投放3~5种不同的材料,3~6岁的幼儿可以投放5~7种不同的材料。
二、区域活动中的指导1、讲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在投放了材料后,需要给幼儿讲解材料的使用方法。
幼儿园区域设置教研活动小结
幼儿园区域设置教研活动小结本次幼儿园区域设置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们对幼儿园区域设置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区域设置的重要性和引导幼儿参与其中的方法。
首先,我们了解到区域设置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区域设置能够提供有益的学习环境,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区域设置应当与幼儿的发展需要相匹配,包括语言、认知、社交、动手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在区域设置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强调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合理地调整和改进区域设置。
我们鼓励教师们在区域设置中融入幼儿的主题、游戏和故事等元素,使幼儿更易于参与和学习。
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如何设计和布置区域,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我们认为,区域的布置应当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创造性思维。
我们建议教师们要保持区域的整洁与干净,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我们还强调了区域设置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为幼儿提供积极的学习经验。
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在区域设置中,教师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应当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和进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我们的教师们对幼儿园区域设置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到了很多有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区域设置的改进和优化,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有趣的学习体验,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在本次幼儿园区域设置教研活动中,我们还学到了一些与区域设置直接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实践区域设置。
首先,我们认识到在区域设置中,环境的组织和材料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环境组织能够提供整洁、安全和有序的学习环境,给幼儿提供积极的学习经验。
而合适的材料选择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大班美术区域活动开题报告
大班美术区域活动开题报告大班美术区域活动开题报告一、引言美术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我们计划在大班开展一系列的美术区域活动。
本文将介绍这些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
二、目标1. 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观察、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自由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剪纸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内容1. 艺术展览:组织一次小型的艺术展览,让幼儿观赏各种艺术作品,如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同时,邀请一些艺术家或美术教师给幼儿进行艺术指导,让他们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
2. 自由绘画:设置一个自由绘画的区域,提供各种颜色的画笔、颜料和纸张,引导幼儿自由发挥,绘制他们喜欢的图画。
同时,鼓励幼儿进行艺术作品的展示和分享,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 手工制作:组织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纸等。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4. 艺术游戏:设计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游戏,如艺术拼图、艺术猜谜等。
通过这些游戏,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艺术知识和能力。
四、实施计划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将在每周的固定时间进行,地点为幼儿园的美术区域。
2. 准备材料和设备:准备各种绘画工具、颜料、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和设备,确保供应充足。
3. 培训教师:组织美术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艺术教育水平和指导能力。
4. 宣传推广:通过幼儿园内的宣传栏、家长会等渠道,向家长宣传这些美术区域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5. 活动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提高活动的效果。
五、预期效果通过这些美术区域活动,我们期望能够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在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创设和指导合适的区域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创设原则和指导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
通过区域活动,幼儿能够自主选择和参与感兴趣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区域活动还有助于幼儿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区域活动的创设原则1. 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期,区域活动的创设必须根据幼儿的认知、语言、动手能力等阶段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活动区域的材料和玩具应当具有易操作和安全性。
2. 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区域幼儿兴趣爱好各异,为了满足他们多样的需求,幼儿园应该设立多样化的活动区域。
可以设置阅读角、绘画角、角色扮演角等,让幼儿在不同的区域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
3.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区域活动的环境要温馨、舒适,能够给幼儿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可以通过布置卡通壁纸、铺设柔软的地垫等方式,为幼儿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三、区域活动的指导方法1. 导入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式的方法导入活动。
例如,在阅读角活动前,可以先给幼儿出示一张插图,引发他们对故事情节的联想和想象。
2. 提供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应当及时提供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时,也可以适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不仅要注重幼儿思维的激发,还要注重他们的情感发展,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观察和记录教师在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要保持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在后续指导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4. 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幼儿园,每个孩子的成长步伐是不一样的。
幼儿小班区域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提升区域活动的质量,我园开展了小班区域活动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明确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学习和借鉴优秀区域活动案例,提升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解决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4. 优化区域活动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
三、活动内容1. 区域活动概述首先,教研活动从区域活动的概述开始,让教师了解区域活动的概念、类型、特点等基本知识。
通过讲解,使教师认识到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场所。
2. 优秀区域活动案例分享接下来,教研活动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分享优秀区域活动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们了解到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求,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区域活动。
3. 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技巧针对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研活动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区域活动的设计原则: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挑战性。
(2)区域活动的内容选择:关注幼儿发展需求,结合幼儿兴趣,选择适合的区域活动内容。
(3)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注重幼儿的自主参与,引导幼儿进行合作交流。
4. 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优化为了提升区域活动的质量,教研活动还邀请了环境创设专家分享经验。
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区域活动环境的布局:合理划分区域,确保幼儿活动空间充足。
(2)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丰富多样、具有层次性,满足幼儿不同需求。
(3)区域活动环境的维护:保持整洁、安全、有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5. 教师互动与交流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经验与困惑。
通过互动交流,教师们共同探讨解决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区域活动的质量。
小班下学期区域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以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点的教育形式,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提高小班下学期区域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我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区域活动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优化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明确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2. 优化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
3. 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研内容1. 区域活动的基本理论本次教研活动首先对区域活动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学习。
教师们了解了区域活动的定义、特点、教育价值等,明确了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区域活动的种类与设置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区域活动的种类,包括角色区、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科学探索区等。
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们学习了如何合理设置区域,确保区域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 区域活动的材料准备与投放教师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准备合适的活动材料。
在材料投放方面,教师们了解到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教育性、多样性、层次性。
4. 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针对区域活动的实施,教师们共同探讨了以下指导策略:(1)观察与评估: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指导策略。
(2)引导与支持:教师应适时引导幼儿参与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3)反思与改进: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四、教研过程1. 理论学习:教师们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等方式,深入学习区域活动的基本理论。
2. 实践探索: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区域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区域活动园本教研(3篇)
第1篇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区域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区域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索性,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性和情感性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此次园本教研活动。
二、教研内容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区域活动概述2. 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3. 区域活动中的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4. 区域活动评价与反思三、教研过程(一)区域活动概述1. 研讨主题:什么是区域活动?2. 研讨内容:区域活动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3. 研讨结果: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以自主探索为特点的教育活动形式。
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
(二)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1. 研讨主题:如何设计和实施区域活动?2. 研讨内容: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流程及教师指导策略。
3. 研讨结果:- 环境创设: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安全、舒适、富有挑战性的环境。
- 材料投放:应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 活动流程:应遵循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内容和形式。
- 教师指导策略: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观察、引导、支持、评价等方式,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成长。
(三)区域活动中的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1. 研讨主题:如何观察和指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2. 研讨内容:观察方法、观察内容、指导策略及案例分析。
3. 研讨结果:- 观察方法:采用自然观察、录像观察、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 观察内容:关注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性、情感性、动作发展等方面。
- 指导策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适时、适度、恰当的指导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教师对幼儿行为观察和指导的能力。
教研总结区域活动(3篇)
第1篇一、引言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它以幼儿为主体,以环境为媒介,通过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自主、自由、快乐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对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更好地发挥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本文将从区域活动的定义、实施策略、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区域活动的定义区域活动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将环境划分为若干区域,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和活动内容,让幼儿在自主、自由、快乐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
三、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1. 环境创设(1)合理规划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环境划分为若干区域,如阅读区、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美术区等。
(2)丰富操作材料:为每个区域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3)创设安全、舒适的环境:确保活动区域安全、卫生、舒适,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
2. 活动组织(1)尊重幼儿自主性: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活动内容。
(2)引导幼儿合作:在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关注个体差异: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内容。
3. 教师指导(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2)适时介入: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求和表现,适时介入,引导幼儿完成任务。
(3)评价与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进行评价和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四、区域活动的效果评价1. 幼儿发展:评价区域活动是否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生理等方面。
2. 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 环境创设:评价区域活动环境是否合理、安全、舒适。
4. 活动组织:评价区域活动组织是否有序、高效。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案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科学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创造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质量,我们需要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有效指导。
本教案旨在探讨如何设计和指导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科学奥秘。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科学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提高教师对科学区域活动的认识。
2. 学习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法,提高教师组织科学活动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创新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科学区域活动的概念与特点2. 科学区域活动的重要性3. 科学区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原则4. 科学区域活动的类型与案例分析5. 科学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四、活动准备1. 教案、课件及相关资料2. 科学实验器材和教具3. 活动场地和环境布置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发教师对科学区域活动的兴趣,导入本次活动。
2. 讲解:介绍科学区域活动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让教师了解科学区域活动的基础知识。
3. 分享:分析科学区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设计与组织科学区域活动,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
5. 实践:分组进行科学实验或活动演示,让教师亲身体验科学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7.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题目,让教师课后思考与实践。
六、活动延伸1. 观摩优秀科学区域活动案例:组织教师观看其他幼儿园或教育机构的成功科学区域活动案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结合自己园所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2. 设计自己的科学区域活动:让教师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设计适合自己园所的科学区域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过程、材料等。
3. 分享与讨论:教师之间相互分享自己设计的科学区域活动方案,并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课题开题报告】《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③各种资料汇编成册,为课题成果鉴定做好准备工作。
(八)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暂定名)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
段
成
果
中期报告
研究报告
2020.11
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能力的区域活动
经验论文
2020.11
“区域活动”案例集
教学
案例集
2020.11
区域活动观摩案例
(七)课题研究思路、过程和方法
1.研究方法
(1)拟采用行动研究法 对实验班区域活动的组织中进行探索、提炼、调整策略,及时反馈效果,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以丰富区域活动内容与形式,引导幼儿能力提升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拟采用文献法。以《指南》理论知识为指导,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广泛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幼儿园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时使用此方法。
3.高宽课程:主动学习与“计划——工作——回顾”
高宽课程(high/scope)模式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以公立园儿童为主要对象,在儿童发展理论和研究基础上提出“支持儿童主动学习”的理念。它提出的“主动学习”包括五大要素:及材料、操作、选择、儿童语言及思维,成人支架。高宽课程通过组织这些要素让儿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参与,主动学习的品质。我们将以此为核心理论指导,让幼儿经历计划、活动、分享回顾过程,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从而在每天的活动中实现对幼儿经验的提升。
①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有准备的环境——专业化教师——主动发展的儿童。
②瑞吉欧项目教学理论
生成的内容与目标、学习成果记录与评价、互动的探索策略。
幼儿园托班区域活动设置与指导
幼儿园托班区域活动设置与指导对于幼儿园托班的孩子来说,区域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区域活动,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互动中成长。
因此,如何合理地设置区域活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成为了我们幼儿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活动的设置1.活动区域的功能划分在设置活动区域时,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将活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
如游戏区、学习区、操作区、角色扮演区等。
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目标,以满足孩子在不同方面的发展需求。
2.活动材料的投放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的核心。
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提供丰富、多样、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玩具、书籍、教具、自然物品等,既要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要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活动环境的布置活动环境的布置应遵循安全、舒适、温馨的原则。
环境布置应简洁明了,不过于繁琐,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同时,我们应注重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使孩子在活动中能够充分放松心情,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1.观察与了解在进行区域活动指导前,我们要观察和了解孩子。
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情、互动等方面,了解孩子的兴趣、需求、发展水平等,为后续的指导提供依据。
2.尊重与支持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支持他们的探索和尝试。
即使孩子的做法与我们的预期不符,也不要急于干预,而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3.引导与启发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发展水平,适时地给予引导和启发。
通过提问、建议、示范等方式,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帮助他们提升能力。
4.互动与交流5.评价与反馈在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们应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评价,了解孩子的活动成果和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活动提供指导。
同时,我们应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小班班级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教研
小班班级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教研篇一: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探索与实践《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1、皮亚杰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我们都知道,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材料。
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通过自主地与材料产生互动,操作、摆弄各种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经验获得能力的提高。
所以,区域材料的不同特质及操作方式往往能直接决定幼儿可以获得怎样的一种经验和知识、获得哪些方面能力的发展。
可以说,区域材料是活动区开展的灵魂和关键。
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感兴趣的、多功能的、多层次的丰富材料可以让孩子在不断探索、实践中获得经验,并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它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其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
也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反之过于简单、单一材料或超过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只会让幼儿敬而远之。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问题,以促使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2、《幼儿园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提出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却一定是学习,这种自发的无意性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在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它的教育功能。
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材料种类特点能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
因此,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来满足幼儿多方面、多层次、个体差异等发展的需要。
本课题的开展将引领我园教师进一步理解《指南》精神,在丰富多彩的区域实践活动中,获得更科学的研究儿童、观察儿童的技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同时,开展此项课题研究,顺应了我园园本发展的需要,投放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真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
二、现状分析:(一)教师队伍与专业发展的问题:我园教师经历了争创市 蓬勃范文网:小班班级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教研)一级园的历练,开展区域活动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教师变化,水平参差不齐,开展区域活动有一定难度和问题。
区域活动教研模板(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幼儿园教师的关注。
区域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区域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制定本教研模板。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区域活动内涵的理解,明确区域活动的价值。
2. 帮助教师掌握区域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方法。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
4. 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研内容1. 区域活动的基本概念与价值- 区域活动的定义- 区域活动的特点- 区域活动的价值2. 区域活动的类型与设计- 区域活动的类型(如:角色区、建构区、阅读区等)- 区域活动的设计原则- 区域活动的内容选择3. 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 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的观察与评价4. 区域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区域活动的评价标准- 区域活动的反思方法- 区域活动的改进措施四、教研流程1. 准备阶段- 确定教研主题和内容- 收集相关资料和案例- 安排教研时间和地点- 确定教研形式(如: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2. 实施阶段- 理论学习:邀请专家进行区域活动理论讲座,帮助教师理解区域活动的内涵和价值。
-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教师反思自身实践中的问题。
-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 实践操作: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区域活动的实际操作,体验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
3. 总结阶段- 教师分享实践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 教研组长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 形成教研报告,为后续的区域活动提供参考。
五、教研方法1. 讲座法: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掌握区域活动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教师反思和改进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开题报告
《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意义。
而区域活动则成为幼儿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在随着学习《新纲要》以及新课改精神的深入,我们都能感受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而区域活动却是本园的薄弱环节之一。
在本园区域活动中现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活动时间”没有保证
许多教师仍受旧观念的影响,不重视幼儿的区域活动时间,不但没有看到区域活动的重要教育价值,反而认为幼儿区域活动时间多了,心会变野,难以管教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直接以集中教育活动所代替、挤压、占据了。
2、“活动内容”没有保证
以往教师为了害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乱来”而过多的限制幼儿
活动的活动内容,不让幼儿这样做,不让幼儿那样做。
在幼儿活动中往往扮演的都是“监督者”、“指导者”的角色,横加干涉幼儿的活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总是爱出面干涉、解决、评判是非。
这样,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严重缺失,因而使幼儿丧失了对活动的兴趣。
3、“活动材料”没有保证
有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就是幼儿集中活动之前的“放松活动”,因而在区域活动的材料准备上往往是随意、一成不变的。
而所提供的材料一般都很少,或干脆不提供材料,使幼儿都是“赤手空拳”的玩。
由于没有相应的活动材料来支持区域活动的开展,所以在幼儿原本区域活动时间内,幼儿要么无所事事,要么因为争抢而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4、“
活动空间”没有保证
本园的活动室空间比较小,为区域活动开展也带来了一些难度。
有的教师也因为如此,认为这么小的空间怎么好开展活动,开设区角,因此也从主观上产生“偷懒”的思想。
或者在区域活动的时候,采用了“放羊”的方式,让幼儿放任自流、随心所欲,而教师自己则做一些下一环节的准备。
鉴于以上认识与思考,为了能让教师们都能不断更新观念,提升课改理念,促进全园幼儿整体发展。
本园课题组一致选定《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为本学年的教研课题。
二、研究对象和时间
对象:全园幼儿
时间:2005、9~2006、1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新纲要》理论知识为指导,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
广泛吸纳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幼儿园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时使用此方法。
2、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实施的过程中,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获得事实材料,以取得对幼儿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
四、研究措施
第一步(2005、9~2005、10):各班负责教师根据本班
幼儿现有情况以及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合理安排区域活
动内容。
使区域活动设置合理、新颖、丰富并有相应的变化和深入。
要求做好活动观察记录。
班级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在区域活动设置中的经验。
(
第二步(2005、10~2005、11):开展“合理设置区域活动”研讨活动,肯定合理并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活动区。
学习、交流有关的新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合理创设区域活动的能力。
第三步(2005、11~2005、12):开展一系列区域活动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活动自主性。
第四步(2005、12~2006、1):教师根据自己在开展区域活动中的经验及反思,及时总结小结,形成理论。
并能互相交流讨论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等。
《教研《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