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即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润经典,做有根的教师

——读《经典即人生》内容提要:经典需要传承,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读一生的书,做高尚的人。我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作为语文老师,我要在传承经典文化的道路上竭尽所能,贡献一己之力,引领学生做有根的人,做高尚的人。读了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一书,感受颇多,思考颇多,想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去践行,让经典在学生生根,让经典浸润他们的人生,做一个有根的人。

偶尔的机缘,在同事手中拿到了这本《经典即人生》,早就知道陈琴老师,对她的“经典诵读”仰慕已久,带着这份虔诚、迫切,我打开了这书本,咀嚼着其中的文字,心中一次次被陈琴老师的坚毅与执着所打动。当我看到陈琴老师独创的经典“素读”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坚持‘素读’的孩子——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时,我心中充满了疑惑:这样的目标能实现吗?我真的难以置信。我带着好奇与疑惑继续读下去,越读到后来越是迫不及待地要把它读完。掩书沉思,中国只有一个“陈琴”,她的教学是我无法复制,但是她带给我的思考却很多。

一、“经典诵读”给我们语文老师的启示

关于“经典诵读”,那什么是“经典”?用陈老师的话说那就是“一部你未曾读过就会内疚的书,一个民族没读过会令整个民族汗颜的书。”也就是在五千年中华文明这条历史长河中依然熠熠发光的作品。“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

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而且要求大量地读。“素读”积累与朗读和阅读不一样,更以背诵为目的。她的经典“素读”教学效果令人震撼:一群稚气活泼的小学生在她的精心指导下背熟了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背诵了无数篇唐诗宋词、写下了诗意灵动的语言!这种经典“素读”教学法让看到了语文教学的阳光大道,闻到了经典文化所散发出的醉人的醇香。我想作为语文老师把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传承下去,责无旁贷!而要做到、做好这一点,经典文化的传承才是正道。

二:素读经典的时间从哪来

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在兼顾课本的同时又如何让学生经典诵读呢?陈琴老师实践得出的经验是,只能变革司空见惯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常规的语文课堂上为经典素读留足时间。当然这必须处理好现行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为孩子化解由考试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受到启发,根据我班的情况,规划了我们的诵读时间。晨读一共20分钟,我拿出10分来诵读,晨读是个好时间,我会利用这一宝贵时间带领孩子们一字一句来背;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前用《弟子规》组织课堂,学生的纪律纪律更好了,路队背诵《三字经》队伍更整齐了;课堂前5分钟好用来诵读,实验证明完全不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一周之内另外拿出一节整棵,集中诵读。一学期下来我们的语文课程一点也没有落下,由于纪律有保障反而成绩更好了。这一学期下来我们班已经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的“学而第一”都背过了。但离陈琴老师的“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的目标还很远,我会继续沿着陈琴老师指引走下去。如果有十几万字的经典文字储存在孩子记忆深处,还担心将来学不好语文吗?而这十几万具有种子能量的文字,谁都可以预见它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怎样深

远的影响。

三:素读如何做到素而不闷

关于“素而不闷”这一点,要向陈老师学得还有很多,现在我采取的方式还很单一,陈琴老师向我们介绍的方法有“接力读”“拍手读”“擂台读”“击打节奏读”,还有一种就是“吟诵”。古典诗词是用吟诵创作出来的,如果用吟诵,自古汉诗皆吟诵,从先秦开始诗词文赋都是是吟诵的,创作时吟诵,欣赏时吟诵,学习时吟诵。这就需要学习一些吟诵的规则,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是吟诵最基本的两条规则。当然要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吟诵调,可先从格律诗开始,把格律弄懂了,再去读其他的就容易多了。其次,就是气息要匀,在吟咏的过程中要自然沉浸在文字里面。这样诗歌吟咏出来,气象、景象才会全部展现出来。关于“吟诵”这是我今后不断学习的方向。

四、把阅读放在最高位

为什么陈琴老师有这么高尚的文学素养?这肯定是离不开阅读。博学者,然后能为师。她认为,要把阅读放在最高位,因为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力量。在此书中,她也跟我们分享了她的一些读书经历与体会,我深受启发。她阅读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书籍,而且分析得也很透彻。最让我敬佩的是陈琴老师她读书已经到了痴的境界,在家做家务,嘴里会念念有词,出差在外,同样手不释卷。当别人问她如此读书的动机,她不假思索地说,没有别的,就是喜欢,读书已经如同我的呼吸,没有办法和它分开。陈琴老师的话时刻萦绕的耳边,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会有学生的阅读。在经典面前,就算是自己底子薄,也可以带着学生读,老师一边读边成长,边教边积累经验。若能以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好学精神为座右铭,秉烛夜读也为时不晚,挑灯补读未完书。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读一生的书,做高尚的人。我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作为语文老师,我要在传承经典文化的道路上竭尽所能,贡献一己之力,引领学生做有根的人,做高尚的人。

浸润经典,做有根的教师——读《经典即人生》

单位:河口区实验学校

姓名:丁祥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