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交易摩擦
Sutherland(1996):
假定仅存在债券市场,并且居民购买国外债券需要承担一定的交易成 本。因此,国内外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率差,利率平价在短期中不 成立。 本国货币冲击导致本国利率下降(低于国外利率水平),相对消费出 现更大幅度的增长。因此,汇率贬值幅度较小,本国产出增长较少。
Bacchetta and van Wincoop(1998):
分析了货币不确定性对于国际净资本流动的影响; 在存在不确定性与PTM的条件下,外国债券的风险高于本国债券; 因此,导致了汇率风险溢价、金融资本的本国化倾向与净资本流动 规模的下降。
Devereux and Engel(1998):
将PTM纳入OR随机模型,比较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下冲击的 福利效应。 一旦定价行为包含风险溢价,汇率制度的选择不仅会影响消费、实 际货币余额与闲暇的变动程度,还会影响其均值。 在当地货币定价(LCP)条件下,汇率波动对消费的影响较小,浮 动汇率制优于固定汇率;而在生产者货币定价(PCP)条件下,如 果居民风险规避程度足够高,则固定汇率制度是更好的选择。
Senay(1998):
在Sutherland模型中考虑PTM行为,结果发现:资本市场一体化对货 币冲击效应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市场是否一体化。 如果商品市场是分割的,资本市场一体化会降低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刺 激作用;如果商品市场是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一体化则会放大货币冲 击对产出的影响。
Redux模型 侧重于分析未预期到的外生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但模型本身并不包 含不确定性。 Obstfeld and Rogoff(1998): 假定本国和外国的货币冲击服从对数正态随机分布; 由于货币供给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均衡价格的设定,进而影响预期的 消费水平、贸易条件、产出水平等变量。因此,不确定性会显著影 响预期的福利水平。 Obstfeld and Rogoff(2002): 在原有假定前提下,加入了不完全资本市场的条件; 发现在居民不完全风险分担的情况下,两国货币政策的协作能够消 除居民不能完全回避风险的不足,提高两国居民的福利水平。
Chari et al.(1998):
假设消费与闲暇之间的替代弹性为1;
γ 1−γ v v v U (C , l , M P) = aC + (1 − a )( M P) (1 − l )
1−σ
(1 − σ )
当本国货币扩张时,本国产出增加,为抵消额外劳动所带 来的负效用,本国消费随之增长。于是,实际汇率波动程 度降低。 修正偏好可分性效用函数:
什么是“Redux Model”?
不完全竞争
可以分析厂商的定价行为 短期产出由需求决定 政策干预问题
名义刚性
改变了冲击的传导机制 重新确立货币政策的作用
跨期(动态)最优化
包含具体的效用函数 可以进行明确的福利分析
简要介绍Obstfeld-Rogoff 的Redux模型 “名义刚性”的不同形式 市场分割与“因市定价”(Pricing to market,简称PTM) 因市定价” “偏好与技术”的各种假定 “金融市场结构”再讨论 “不确定性”的引入 “小国经济开放模型”的建立 新开放宏观经济领域的“实证研究”
A. 对国内外商品的消费偏好
Redux模型
假定世界上每个人对国内外商品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国内外商品完 全可替代。
Chari, Kehoe and McGrattan(1998):
假设国内最终产品的生产需要本国与外国生产的中间产品的投入。
1 1 y = ω1 ∫ yH (i)θ di + ω2 ∫ yF (i )θ di 0 0 参数模拟的结果是:(1)国内外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小于不同种 类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2)消费具有明显的本国化倾向。

Ms Ps
1−ε
− ys ( z ) µ K
µ
1 C = ∫ c( z ) 0
θ −1 θ
dz
θ θ −1
θ >1
−θ
1 P = ∫ p ( z )1−θ dz 0
1 1−θ
p( z ) y ( z ) = c( z ) = Cw P
Andersen(1998):
相比于价格粘性,在粘性工资假设下,冲击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更持久。
B. 交错价格调整(Staggering)
Calvo(1983):
每个厂商进行价格调整的概率相同,这样,每期只有一部分厂商调 整价格。因此,价格调整具有平滑性。
Kollmann(1997):
假设名义价格与名义工资均存在粘性; 名义变量提前一期确定 vs. Calvo-type价格交错调整,后者能更好 地解释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高相关性,以及价格调整的缓慢过程。
Redux模型
“一价定律”始终成立。
A. “因市定价”(Pricing to Market,简称PTM)
当地货币定价(Local Currency Price,简称LCP)与价格粘性共同 导致了冲击发生之后,实际汇率出现波动,本国与外国的商品价格 出现分离。 Betts and Devereux(1998):
Pt Bt j+1 + M t j = Pt (1 + rt −1 ) Bt j + M t j−1 + pt ( z ) yt ( z ) − PCt j − PTt t t
5. 引入名义价格粘性:生产者提前一期确定商品价格, 经过一期后,价格调整至均衡点。
货币冲击效应的分析
短期中,本国名义利率下降,名义汇率贬值;由于价格不变,本国 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增加,产出相应增加;消费增加 幅度小于产出,经常账户出现盈余。 长期中,本国居民持有的净国外资产增加,经常账户小额赤字;财 富效应使劳动供给量下降,本国产出水平随之下降,本国商品价格 上升,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由于PPP成立,不存在汇率超调,名义汇率“跳跃”至长期均衡值。 福利分析:尽管货币冲击对国内外产出具有不对称的影响,但是冲 击使国内外居民福利水平得到同等程度的提高。
Obstfeld and Rogoff(2000):
采用了类似的消费指数,假定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国内商品和国外 商品的替代弹性均为1,而国内不同商品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 同样发现,货币变动造成的需求冲击完全被贸易条件改变的影响所 抵消,从而使两国相对消费保持不变。 在此假设下,可得到结论:维持价格稳定才是最优的货币政策。
1 v v v U (C , l , M P) = aC + (1 − a)( M P) 1−σ
(1 − σ ) + ϕ (1 − l )
1−ζ
(1 − ζ )
假定非市场部门的生产力随着市场部门生产力的提高而提 高,则经济能走上稳定增长路径; 劳动供给弹性或跨期消费替代弹性越大,实际汇率的波动 程度也越大。
C. 加入资本要素
Redux模型
假设劳动是生产的唯一要素。
Chari、Kehoe and McGrattan(1998):
货币冲击通过降低短期利率而导致投资激增,造成短期经常账户赤字。
D. 引入非贸易品
Redux模型
假设所有商品均为可贸易品。
Hau(1998):
引入非贸易品后,当货币冲击发生时,短期汇率波动幅度增大; 需求扩张偏向于本国商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提高了本国相对于外国的消费水平; 汇率超调意味着国内实际利率低于国外,再次扩大了国内外消费差异。
A. 资本市场完全
Redux模型
假设资本市场不完全,可交易的唯一品种是无风险的实际债券。 如果假设资本市场完全,在一价定律成立的条件下,充分的风险分担机 制意味着货币冲击不会导致经常账户的失衡与财富的转移,Redux模型 中财富效应的持久性不复存在。
Chari et al.(1998):
在PTM模型中,比较了在完全资本市场和只存在一种本币标价的名义 债券的资本市场中,货币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由于本币贬值,本国进口需求的增加几乎被出口值的增加所抵消,因此, 经常账户变动较小,货币冲击影响的持久性相差不大。
Warnock(1998):
居民更偏好于本国生产的贸易品; 当本国货币扩张时,本国居民福利提高的程度大于国外居民; 长期中,财富效应除了通过劳动供给影响国内外价格水平之外, 还会通过消费需求组成的变化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B. 消费-闲暇的不可分性
Redux模型
假设消费与闲暇可分; 如果技术进步仅限于市场部门,则劳动供给最终将趋于零,这 与稳定的增长路径不相符。
Redux模型
名义价格被提前一期设定,外部冲击发生时,当期名义价格保持不 变,而到下一期能调整至均衡状态。
A. 粘性工资(Sticky Wages)
Hau(1998):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弹性,但名义工资被提前一期设定; 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均为垄断竞争; 由于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变,商品价格为工资的一个固定加成 (markup); 因此,工资粘性导致了价格粘性。
综述
什么是“开放宏观经济学”?
“开放宏观经济学”亦称为“国际宏观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学术界针对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及 其有效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Mundell-Fleming模型;Dornbusch模型;经常账户的跨期分析方法
什么又是“新开放宏观经济学”?
“Exchange Rate Dynamics Redux”(Obstefeld&Rogoff, 1995)是新开放 宏观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共同特点是:在有着明确微观基础的动态一般均 衡模型中引入名义刚性和市场不完全。
U t = ∑ β s −t
s =t ∞ 1− ε σ −1 σ χ Ms K µ Cs σ + − ys ( z ) 1 − ε Ps µ σ − 1
σ −1 σ χ U t = ∑ β s −t Cs σ + 1− ε σ − 1 s =t
0 = Tt +
M t − M t −1 Pt
1−ε χ Ms K s −t 2 U t = ∑ β log Cs + − ys ( z ) 1 − ε Ps 2 s =t ∞
模型假设
3. 跨国贸易不存在障碍和成本,一价定律对于每一种商 品均成立。因此,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固定不变。 4. 在世界资本市场上,唯一可交易的资产是用组合消费 品标价的无风险实际债券,世界实际利率为r。于是, 居民的跨期预算约束可表示为:
Basu(1995):
假设商品的需求弹性可变,每种商品占总消费的份额与其相对价格 负相关;最终产品的生产需要中间产品的投入,因此物价水平对边 际成本有显著的影响。 厂商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且由于成本上升较慢,均不愿意迅速调整 商品价格,导致了名义价格粘性的产生。 货币冲击使本国净国外资产积累得更多,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也更为 持久。
(
)
ρ θ
(
)
ρ θ
1
ρ
Corestti and Pesenti(1998):
假定总消费指数是关于国内外商品指数的Cobb-Douglas形式:
γ 1 C = CH CF−γ
这意味着两国商品的替代弹性为单位1,两国居民的收入份额不变; 贸易条件的抵消作用提供了风险分配机制,经常账户始终保持平衡; 货币冲击无长期效应。
假设有s(0≤s ≤ 1)比例的厂商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差别定价; 汇率贬值的支出转移效应减弱,对本国消费的刺激作用有限。因此,名 义汇率波动更加剧烈,以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汇率波动程度与货币需求的消费弹性负相关。 两国消费波动的相关性降低,生产波动的相关性提高。 福利效应:汇率贬值能使一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因此,未预期到的 货币扩张会产生 “以邻为壑”的效果。
模型假设
1.两国模型,世界总人口数和世界商品量都为1,由指数 z∈[ 0, 1 ]表示。其中,本国人口为[0,n],外国人口为 [n,1] [n 1] ;本国生产的商品量为[0,n],外国生产剩余的 [0 n] 商品[n,1]。 2.经济个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劳动是唯一要素; 国内外消费者的偏好相同,效用函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