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视角的人性因子

合集下载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无辜者》解读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无辜者》解读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无辜者》解读作者:尹吉明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02期关键词:《无辜者》;文学伦理学; 斯芬克斯因子; 伦理环境; 伦理价值摘要:《无辜者》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述了特定历史环境下普通人心理世界的微妙变化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反差。

作者通过戏仿、反讽、隐喻等手法的运用,批判个体化社会中人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行为,谴责个体化社会道德无序的状况;同时也呼吁个人面对伦理困境时应理性思考,树立相应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强调和谐的、建设性的伦理环境对人性建构的重要作用。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解读主人公从“无辜”到“有罪”的转变,探讨伦理环境对人之“斯芬克斯因子”的变化影响,剖析作品蕴含的伦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9)02-0032-07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今英国文坛最负盛名的小说家,其作品往往聚焦社会生活中谋杀、怪癖等阴暗主题,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特殊环境下人的变化,表现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

小说《无辜者》是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989年,在这部小说里作者秉承一贯的写作风格,讲述了主人公如何从单纯天真的青年变成残忍暴徒的故事。

作者选取了惊悚独特的叙事主题,运用娴熟流畅的叙事技巧,不动声色地犹如医学解剖般将故事情节一点一点呈现在读者面前,刺激着读者的感官,使人欲罢不能。

在英美图书市场,《无辜者》被认为是作家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长期处于畅销状态,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小说出版后不久,国外评论家就已注意到:“不同于作家之前仅仅关注幽闭个人空间的作品,《无辜者》更具有历史语境和社会意识。

”[1]杰克·斯雷认为麦克尤恩“准确描绘了现代世界中城市的堕落和政府腐败状态下的混乱骚动”[2];巴恩斯从心理分析角度审视作品里呈现的无意识内心领域,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小说人物以及作家本人不断变化的价值信仰[3];多米尼克·黑德在其著作《伊恩·麦克尤恩》中,基于伦理批评,讨论了这部小说中的“自我”与道德问题[4]。

论文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德米特里

论文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德米特里

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德米特里摘要《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巅峰之作。

作品展示了对俄国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思考。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通过“弑父案”这条伦理主线,分析德米特里的多重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以及他的伦理选择。

在俄罗斯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下,德米特里伦理身份的转变让他面临着选择杀死父亲后自杀还是向环境妥协、甘愿认罪的伦理两难。

而他内心中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不断博弈使他最终做出了承受肉体痛苦,实现新生的伦理选择。

德米特里的结局启示人们重新思考父亲的定义,呼唤父性意识的回归,更彰显了作者希望人们面对苦难时要懂得自我救赎的重要伦理意义。

关键词《卡拉马佐夫兄弟》伦理身份的困惑伦理困境伦理选择Interpretation of Karamazov Brot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of Literary Ethics China DmitryAbstract Brother Karamazov is the pinnacle of Dostoevsky. The work shows a reflection on Russia'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Dmitry's multiple ethical identities, ethical dilemmas, and his ethical cho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ethics criticism and through the ethical main line of "the father's case." In the traditional patriarchal society of Russia, Dmitry's ethical identity change made him face the ethical dilemma of choosing to commit suicide after killing his father or to compromise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willingly confess guilt. And the constant game between human factors and animal factors in his heart made him finally make the ethical choice to endure physical pain and realize new life. Dmitry's ending has inspired people to rethink the definition of father and called for the return of paternal consciousness, which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t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uthor's hope that people should understand self-redemption when facing suffering.Keywords Brother Karamazov Ethical identity confusion Ethical dilemma Ethical choice目录引言 (1)一、德米特里伦理身份的困惑 (1)(一)德米特里与家人──有血亲的陌生人 (2)(二)德米特里与卡捷琳娜、格露莘卡──三角关系的中心 (3)二、德米特里的伦理困境 (4)(一)选择弑父还是向社会秩序妥协 (4)(二)选择自杀而永不自由还是战胜邪恶而重获自由 (5)三、德米特里的伦理选择 (6)(一)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博弈 (6)(二)甘愿受苦并净化灵魂 (7)结语 (8)参考文献 (10)致谢 (10)引言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他善于用自己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人性进行深入开掘,充分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尤其是描写作品中的犯罪心理。

文学作品中的人性与伦理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人性与伦理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人性与伦理思考人性与伦理是作品中常被探讨的主题,它们展示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观念。

文学作品通过刻画人物和描述他们的行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伦理问题的存在。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人性与伦理思考。

一、人性的多样性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态。

有些作品描绘了人性的美好一面,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她聪明机智、正直善良;还有《红与黑》中的朱尔,他勇敢坚毅、聪明过人。

这些人物形象给人以启发和鼓舞,引导读者追求正义、向往美好。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也展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比如《罪与罚》中的罗迪昂,他的罪恶行径凸显了人性中的贪婪和冷酷。

还有《安徒生童话》中的一些反派角色,他们的邪恶行为揭示了人性中的腐败和邪念。

这些角色的存在让读者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并警醒我们远离邪恶。

二、伦理问题的探讨文学作品中经常探讨伦理问题,引发读者对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比如《百年孤独》中的布恩迪亚家族,他们的亲缘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伦理困境。

作品中小说家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和人物关系的展示,引起了读者对家庭、爱情等伦理问题的思考。

另一个例子是《1984》,它探讨了权力滥用和个人自由的问题。

作品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描述了统治者对公民进行洗脑、监控和控制的荒谬情节。

通过构建这个虚构世界,作品引发了读者对权力与自由、个人尊严与社会秩序之间的伦理冲突的思考。

三、人性与伦理的互动人性和伦理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学作品中,人性的变化和伦理观念的转变往往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从纨绔子弟转变为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勇敢少年,这个变化背后反映了他对伦理观念的思考和反思。

此外,文学作品还通过人物的遭遇和行为,考察了人性和伦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他在战争中经历了生死考验,从而对人生价值和伦理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作品启发读者思考人性与伦理的关系,并为其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思考的框架。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直 以来 , 文学批评 家们多从女权主义 、 新历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0 4 作者简介 :王琴 ( 1 9 8 O 一) ,女,安微霍山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南区)外语 系讲 师,硕士,研究 方 向 :英 美 文 学 。 陈斌 ( 1 9 7 6 一) , 男 ,安徽 怀 远 人 ,安徽 建 筑 工 业 学 院 ( 南 区 )外 语 系讲 师 ,硕 士 ,研 究 方 向:欧美文学 比较研 究。
想和细腻的心理分析 而著称 。 在其作品中 , 艾 略特
对人物的行为动机 、 情感 、内心 冲突进行 细致 的探 索和描写 , 重视对 人物 内心世界 的关注和对人性 的
体察 。《 弗洛斯河上的磨 坊 》便是其早期作 品的经
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英 国弗洛斯河旁圣奥格镇上 , 磨坊
主塔利弗因与威克姆发生诉讼 纠纷 , 败诉破产后其 子女汤姆 和麦琪 的生活发生了重大 的变化 。 经过几
小说 《 弗洛斯河上 的磨坊 》 就 向读者 展现 了主人公
麦琪 的理性 意志和 自由意志 的交锋 和转换 , 这一理 论可以帮助我们分 析 、 理解小说 主人公 麦琪 的心理
变化和伦理行 为选择 , 展 现其 内心矛盾 冲突的具体
表现 ,分析其 内心矛盾 冲突 的原 因。 二、童年时期的麦琪 童年时期 的麦琪 正直善 良、 富含同情心 、 热情 奔放 、渴望 自南 ,与她周 围那些冷漠 、狭隘 的人形 成鲜 明的对 比, 人们总是用种种 道德规范 、 令人窒 息 的陈规陋习来束缚她的行 为。然而她天性冲动 、 缺乏 自制 ,时常 做 出与 周 围的人与物格 格不入 的 事。 她的 自南个性在她 的母亲及姨妈看来就是不守 规矩 , 她 的母亲甚至声称宁愿麦琪 的表妹露西是她 的亲生女儿 。为此 ,倔强 、 天性 冲动 的她也做出过

文学伦理学批评_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文学伦理学批评_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在 2010 年《外国文学研究》第一期发表的论文“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术语” 中,我主要就文学的起源、本质以及文学伦理学批评使用的基本术语做了初步的探讨。在这 篇论文中,我将在文学起源的基础上,继续讨论文学的基本构成及其在文学中的具体表现。
从起源上说,“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 上是伦理的艺术”( 聂珍钊 14) 。人类在理性的自我发展和成熟过程中,借助在实践中创造 的文字,记录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形成了最早的文本。最初,人类并不能抽象地认识自 己,但是在理性成熟过程中,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对发生的疾病和 自然灾害给以解释,如何对事物的价值作出评判,如何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尤其是如何 理解人自身等。从蒙昧逐渐走向文明的人类需要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在文字产生之前, 人类最初是如何思考和作出回答的,由于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资料,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幸运 的是,在创造了能够记录自己生活及思考的文字之后,人类借助文字构成的文本形式表达自 己的朴素理解,从而让我们能够通过文本认识人类是怎样从蒙昧中走出来的。
Title: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Ethical Choice and Sphinx Factor Abstract: After the first biological selection of humankind,it is regarded as the second important choice,the ethical one,that Adam and Eve picked and ate the forbidden fruit in Eden and Oedipus solved the riddle of the Sphinx. It is the ethical choice to distinguish humankind from animals and made savagery people to be ethical beings. In ethical sense,Man is Sphinx( an existence of Sphinx factor) ,a combination of rational factor and animal factor. Sphinx factor is the core content of ethical statement in literary work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Gray makes an ethical choice which is to exchange the identity with his picture that results in his tragedy in the end. Italo Calvino in The Cloven Viscount describes the conflict of rational will and irrational will in the divided viscount,as represented in the kind viscount and the evil one. In classic Chines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Monkey King ( Sun Wukong) is the embodiment of natural will. Hsuan Tsang ( Tang-monk; Tangseng) his master imposes restraints upon him by means of a hat and a spell to it,and ultimately helps him convert from a monkey to a human being ( a Buddhist) . These highly metaphorical literary texts not only provide us examples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phinx factor and its variations,reveal clearly the value of this ethical choice in the history of social and individuals,but also manifest the ethical conflicts among rational will,natural will and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六条妃子形象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六条妃子形象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六条妃子形象作者:王岚来源:《丝路艺术》2017年第04期摘要::伦理选择是继生物选择之后对“是人是兽”提出的另一重回答的可能性,本文旨在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长期以来在流行的对光源氏的基于道德层面的批评进行反拨,即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源氏物语》进行解读。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伦理环境;伦理意识;伦理身份《源氏物语》刻画了光源氏的猎艳众多妇女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不乏卑劣、荒唐的事,乱伦、偷腥、强取豪夺等手段也刻画出一个极度荒淫、猥琐的光源氏形象,但在实质上,其中的妇女也在进行着暗中的交锋,不乏嫉妒、狠恶的形象,其中以六条妃子最为代表。

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在当今价值体系里称得上是恶毒、凶狠、卑劣的,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入手,不能简单地用道德评价的方式对人物定性,文学伦理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超越历史、脱离史境,用现代的伦理道德观去评判,必然会损害历史和文本的真实。

本文旨在回到日本平安时代,从特定的历史时空出发,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对六条妃子的伦理选择做出解析。

一、从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看六条妃子的伦理意识的“发声”首先,平安时期的日本社会,等级制度森严,氏族观念浓厚,由于政治核心层的官职世袭化以及依存于天皇的近臣集団的形成,天皇地位的稳固以及政治上的综合作用,人们之间的身份差别无法逾越。

皇室和贵族之间为了使得这种阶级更为固化,相互勾结,婚姻成为贵族和皇族之间不用言说的默契,常常是贵族为求得和皇族的合作,将家族中女子送与皇室或贵族联姻以攫取政治权位。

这样的婚姻制度里,女方成为一个工具性的作用,即“他者”的身份,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

女方的地位是和她背后的整个家族体系联系在一起的。

六条妃子在嫁与皇太子的之前就拥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由于皇太子的突然去世,使得她的身份地位可谓是一落千丈,由于当时的女性对男性有着极为深厚的依存关系,在未出嫁之前,六条妃子依仗着家庭的权势和富贵,她从小就是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长大。

《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

《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

《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希尔克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作者:徐建纲郑小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期摘要:作为一部伦理悲剧,《人性的污点》围绕着主人公科尔曼·希尔克的“幽灵事件”、“不伦之恋”和“车祸”的剧情展开,他悲剧的根源在于淡薄的伦理意识、偏执的自我中心并且不切实际地追求着自己梦想。

科尔曼逐步失去了对自身的掌控从而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最后走向毁灭。

作者菲利普·罗斯通过戏剧人物的生命历程中对种族歧视的反抗以及对梦想的诉求,体现了他对人类理想道德法则的追求与向往。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研究视角,探讨科尔曼·希尔克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及颇有争议的伦理选择。

关键词:人性的污点;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作者簡介:徐建纲(1961-),男,汉,内蒙古包头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影视文学;郑小雨(1992-),女,汉,湖北孝感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人性的污点》是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于2000年出版的一部新现实主义小说。

作为罗斯“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部小说在200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并广受好评。

罗一生的作品颇丰,而且他的每部作品都能给读者带来很多关于人生的启迪与思考。

当大多数犹太作家都在维护传统的犹太民族道德文化时,罗斯却另辟蹊径,他不仅触及了犹太传统文化的弊端,并且还揭示了犹太民族某些陋习,如身份的危机、夫妻的反目、父子的对立等不协调的方面[1]48。

《人性的污点》这部小说讲述了年近70的大学教授科尔曼,因在课堂上称两个从未出现过的黑人学生为“幽灵”,被指控为种族主义而不得不辞职。

随后他与女清洁工福妮娅的风流韵事引起了周围人士的批评。

以往的研究主要从身份危机、创伤、犹太性、逃离主义和美国梦的幻灭等方面解析科尔曼·希尔克的悲剧原因。

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伦理选择以及斯芬克斯因子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注重从伦理角度深入剖析人物行为、故事情节和主题意蕴,揭示作品所蕴含的伦理价值。

而斯芬克斯因子,源于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之谜,象征着人生中的困境和选择。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文学作品,探讨伦理选择对于人物命运和作品主题的影响,以及斯芬克斯因子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构成伦理选择的难题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文学现象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伦理内涵,还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面对困境和做出伦理选择的启示。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方法,其核心理念在于深入剖析文学作品中人物行为的伦理道德选择及其背后的伦理观念。

这种批评方法不仅仅关注文本的艺术表现,更着眼于人物在特定社会伦理环境下的行为抉择。

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伦理选择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人物的命运和整个故事的发展。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伦理困境和选择。

这些选择不仅反映了人物的道德品质,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我们可以对这些伦理选择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伦理内涵。

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也关注人物在做出伦理选择时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不仅体现在人物内心世界的挣扎,也体现在人物与外部世界的对抗和协调中。

通过分析这些矛盾和冲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进而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斯芬克斯因子,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物在伦理选择中所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源于人物自身的道德观念和外部社会伦理环境的双重影响。

通过引入斯芬克斯因子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文学作品中伦理选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揭示伦理选择对于人物命运和整个故事发展的重要性。

《罪与罚》中主要人物的斯芬克斯因子分析

《罪与罚》中主要人物的斯芬克斯因子分析

《罪与罚》中主要人物的斯芬克斯因子分析摘要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组合。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一系列事件。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罪与罚》构成了一个人性与兽性交织的伦理作品,分析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助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新的阐释。

关键词斯芬克斯因子;《罪与罚》;人性因子;兽性因子《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一经问世就凭借严密的逻辑、紧张的情节、丰富的主题、超前的洞见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小说以19世纪中期的俄国社会为背景,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拉斯科尔尼科夫(以下简称“拉斯”)是一个贫困的大学生,他杀害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内心备受煎熬。

在索尼娅的感召下,他投案自首,最终流放西伯利亚。

小说主要围绕拉斯杀人前后的心理活动展开,着重分析了其矛盾的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人最深层次的内心活动。

《罪与罚》在国内受到了批评家的充分重视,学者对其蕴含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大量研究。

国内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基督教精神以及基督教对人的救赎,二是《罪与罚》主人公的心理分析,三是《罪与罚》主人公的犯罪动机分析。

为了加深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阐释《罪与罚》中不同斯芬克斯因子的组合,从伦理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力求提供崭新的观点与认识,从而更好地发掘这部世界文学经典的永恒价值。

一、斯芬克斯因子概论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之一。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2004年由聂珍钊教授首次提出,主要探讨文学作品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该理论认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如何与兽类区分开来。

人类与兽类最大的不同在于经历了伦理选择,人类具有伦理意识,具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兽类则无法明辨是非,因此,分辨善恶的能力便成了人类伦理的基础。

《接骨师之女》的儿童伦理成长

《接骨师之女》的儿童伦理成长

《接骨师之女》的儿童伦理成长王晓惠【摘要】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tells a story about the growth of daughters from two gener-ations .It describes two daughters’ ethical growing experience ,including ethical chaos ,ethical con-flicts ,ethical election and ethic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sphinx factor on children and adults .Children’s ethic growth can’t go well without adult’s help and guidance .Only respecting children and hearing their hearts ,can adults help children’s ethical grow th going smoothly .%《接骨师之女》围绕两代女性的成长故事展开,记述了茹灵和露丝在伦理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伦理蒙昧、伦理冲突、伦理选择和伦理身份构建。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斯芬克斯因子在儿童和成人身上的不同作用,儿童的伦理成长过程离不开成人的帮助和引导,只有尊重儿童、倾听儿童,成人才能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伦理成长。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接骨师之女;伦理冲突;伦理身份;斯芬克斯因子【作者】王晓惠【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成长小说是“以叙述主人公成长历程为主题的小说,它通过主人公成长过程的叙事,反映主人公的心理及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发展变化过程,所以成长小说一般是叙述主人公对成人世界从无知到知之的过程”[1]。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在基督脚下》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在基督脚下》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在基督脚下》作者:张淼来源:《声屏世界》 2020年第1期张淼摘要:《在基督脚下》是墨西哥裔女作家海莲娜·玛利亚·薇拉蒙特司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通过描写一个13岁小女孩艾斯特蕾拉及其家人的生活,揭示了墨美移民生活不稳定、被主流文化排斥的生存现状。

文章旨在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对作品进行剖析,分析在作品文本特定历史时期,墨裔群体对伦理身份的诉求以及遇到的伦理困境。

关键词:奇卡诺文学文学伦理学斯芬克斯因子伦理身份伦理困境引言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蓬勃发展,最引人注目的一支是墨西哥裔发起的“奇卡诺运动”。

伴随着文化觉醒,为追求平等权利,众多墨西哥裔美国作家投身创作,将生活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的墨西哥裔美国人的生存现状描写得淋漓尽致。

西方女权运动造就了一批“奇卡诺”女性作家,海莲娜·玛利亚·薇拉蒙特司作为当代美国重要的墨西哥裔女作家(也称“奇卡娜”),运用其独特的奇卡娜女性视角,刻画出敢于挑战社会不公、反抗压迫的墨西哥裔女性形象,并将带有“混血”色彩的墨西哥民族文化展现给读者。

《在基督脚下》通过对一个13岁墨裔少女艾斯特蕾拉一家在加州葡萄园采摘工作的描写,揭示出墨西哥移民受到种族压迫和被边缘化的生存现状。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分析、阐释文学的批评方法。

它与传统的道德评价最大的区别是侧重对文学本身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

以伦理的视角,回到文学中历史的伦理现场,分析在特定的历史伦理环境下,作品中的人物如何做出伦理选择,梳理情节中的伦理线,进而揭示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伦理环境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

与此同时,不能被忽略的是这一时期外来移民群体受到不平等待遇、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的事实,而美国的繁荣却离不开这些外来移民。

1990年,美国新增劳动人口有一半是外来移民,而其中最大的主力莫过于墨西哥裔农工。

文学伦理学视角的人性因子

文学伦理学视角的人性因子

文学伦理学视角的人性因子一、摩尔弗兰德斯的伦理选择小说刚开篇,笛福便把我们带进一个独特的伦理环境:摩尔弗兰德斯的母亲在新门监狱生下了她,是摩尔从一开始就被框定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孩子。

她孤苦无依,只能跟着吉普赛人四处流浪,此时的摩尔对世上的一切都是茫然懵懂,更不必说人世间最复杂难懂的道德伦常、人情世故了。

所幸有好心的老妇人收留了她,在善良仁慈的老妇人的影响下,摩尔逐步形成了一种诚实、愿靠自身劳动努力奋斗的理性的伦理意识。

但18世纪的英国正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加深了贫富间的差异,资产阶级奢靡成风,而可怜的无产者不得不出卖廉价的劳动力换取生存的可能。

这残酷的社会现实让摩尔深深意识到将来不得不出去伺候别人的恐惧和憎恶以及金钱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为了不被送去做佣人,摩尔暗自决心做一名凭自己努力赚钱的“贵妇人”。

有钱人家小姐们对她的“奖赏”也在潜移默化中扰乱着她正常的人生观和伦理观,对原有的正直的伦理观点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金钱欲的形成则恰恰说明了即使在幼小的摩尔身上,兽性因子也依然存有。

它由人的原欲驱动,和人性因子相互制衡。

这是摩尔的第一次伦理选择,即使兽性因子萌动,但人性因子仍控制着兽性因子,保持着本真和理性。

在收养摩尔的市长家,大少爷的出现打破了摩尔原有的平静,身上的人性因子开始面对兽性因子的挑战。

他凭借强烈的金钱诱惑和令其心动的花言巧语,企图让摩尔放弃原有的伦理身份,成为他的情人。

这种伦理身份的初次转变使摩尔陷入了矛盾,这是无人指导的摩尔根本无法解决的伦理难题。

爱的欲火,加之金钱的勾引,使兽性因子愈加活跃,一步步削弱了人性因子与之抗衡的水平;强烈的虚荣心也使摩尔有意地放任兽性因子对人性因子的冲击和压制,拉开了她堕落的序幕。

不过,只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大少爷最终在得逞后无情地抛弃了摩尔,甚至把她转让给了自己的弟弟。

进退两难的摩尔陷入了新的伦理困境,即无法放弃奢华生活的诱惑,又无法从理性上接受自己将和二少爷乱伦的事实。

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飞逸》

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飞逸》

外国文学研究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飞逸》章茜(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美国本土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飞逸》展现了对白人满怀恨意的印第安少年在种族问题上所面临的伦理选择"从斯芬克斯因子理论视角来看,主人公“青春痘”因深受对白人仇恨的折磨,选择听任身上兽性因子的摆布而开枪杀人,但在时空之旅中,依靠人性因子的力量明白了听任兽性因子而选择暴力只会在种族间带来可怕的灾难,最终决定放下仇恨,与白人融合。

阿莱克西以文学想象力寻找解决种族问题的途径,提出只有依靠人性因子的理性意志进行沟通与融合才是解决之道,试图引起社会对理性与和平解决种族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飞逸》;斯芬克斯因子;文学伦理学;谢尔曼•阿莱克西;种族融合引言《飞逸》(Flight,2003)是美国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Sherman Alexie)发表于2007年的小说,讲述了对白人有着复仇心理的印第安少年“青春痘”在经历奇特的时空之旅后,身上的人性因子逐渐控制兽性因子,最终放下对白人过激的仇恨,与白人友好相处。

文学伦理学是一种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主张“从伦理的视角解释文学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现象及其存在的道德原因,并对其作出价值判断”(聂珍钊,2010:17)o文学伦理学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斯芬克斯因子,即人性因子(human factor)与兽性因子%animal factrr)共存。

其中人性因子指“人类在从野蛮%Savagery)向文明进化过程中出现的能够导致自身进化为人的因素”(聂珍钊,2011:6),是高级因子。

正是由于有了人性因子,人才拥有伦理意识,从兽变成了人。

而兽性因子与人性因子相反,属于低级因子,指人在进化过程中所残留的动物性本能,表现为人的各种欲望,如贪欲、肉欲、杀欲等。

当人性因子控制兽性因子时,人就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成为一个有道德感的人。

当兽性因子不受控制时,人就会不辨善恶,失去伦理,作恶多端。

《萨拉·萨姆逊小姐》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萨拉·萨姆逊小姐》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萨拉·萨姆逊小姐》的文学伦理学解读作者:唐小芳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详细分析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萨拉·萨姆逊小姐》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形象。

通过分析主要人物所面对的伦理问题、伦理困境及其所做出的伦理选择,能够深度把握此剧的内涵,进而论证此剧的教诲作用,即宣扬宽恕、宽容的美德。

关键词:《萨拉·萨姆逊小姐》莱辛文学伦理学《萨拉·萨姆逊小姐》由莱辛于1755年创作并在同年得到首演,是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

不同于古希腊的传统悲剧,市民悲剧是家庭悲剧,其主人公大多出自市民阶层而非贵族阶级。

“市民悲剧中的冲突都产生于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约束、复杂情感、人际关系等等。

戏剧中的伦理也不再是贵族社会的伦理标准,而是普遍的人性。

”[1]该剧的四位主要人物身上呈现出不同的伦理问题,使得该剧富含伦理意蕴及教诲意义。

因此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依据,详细分析四位主要人物,即萨拉、威利安姆爵士(萨拉的父亲)、梅雷封特(萨拉的爱人)和玛尔乌特(梅雷封特的旧情人)。

通过分析四位主要人物的伦理问题及伦理选择,阐明该剧宣扬宽恕、宽容的教诲作用,从中也可窥探到该剧何以感人至深并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

一.萨拉:自然情感与道德情感的矛盾文学伦理学借用《俄狄浦斯王》中人面兽身的斯芬克斯形象,将人头和狮身结合在一起的特点称为“斯芬克斯因子”。

斯芬克斯因子由两部分组成: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

这两种因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人。

[2]由于人的斯芬克斯因子的特性,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在伦理选择中形成的不同组合导致人的情感的复杂性。

理性情感即道德情感,非理性情感即自然情感。

[2]250在此剧中,萨拉与梅雷封特的私奔是全剧的第一个伦理结。

通过私奔,萨拉在对梅雷封特的自然情感和对父亲的道德情感之间做出选择,即她的自然情感战胜了道德情感。

为了与相爱的人在一起,萨拉违背父命与梅雷封特私奔,承受巨大的良心谴责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客栈住下。

伦理错位与人性的回归——J.M.库切作品《耻》的伦理选择及启示

伦理错位与人性的回归——J.M.库切作品《耻》的伦理选择及启示

伦理错位与人性的回归———J.M.库切作品《耻》的伦理选择及启示■夏侯勤/安徽工业大学摘 要:本文聚焦于库切的布克奖小说《耻》,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主人公—五十二岁的大学教授戴维·卢里身处的客观伦理环境,紧扣卢里“性丑闻”、“护女”以及“善待动物”等伦理线,解读其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交锋、其游走于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之间时所做出的伦理选择,解构小说呈现的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其它伦理结,以此探求库切浸淫于作品深处的伦理图旨:崇尚人心向善的崇高伦理道德,从而折射该作品的文学教诲功能。

关键词:J.M.库切 《耻》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选择约翰·麦克斯韦尔·库切(JohnMaxwellCoetzee,1940-)是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自1974年起迄今已有十四部小说问世,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并于2003年折桂诺贝尔文学奖。

早在1999年库切完成并出版了小说《耻》(Disgrace),作品为他再次赢得了布克奖。

学界大都从生态主义、叙事策略、后殖民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视角研究了该部作品。

2000年《当代外国文学》第3期上发表了王丽丽的文章《一曲殖民主义的哀歌———评1999年布克奖获奖小说〈耻辱〉》。

这是出现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的最早库切作品评论。

法伯尔(Faber)认为“库切的《耻》是一部后世俗(post-secular)小说,借助对信仰话语和实践的参与或抵制,通过小说主人公戴维·卢里的忏悔和小说的对话式叙事结构的暗示,设想后种族隔离时代下的南非新的伦理道德条款”。

[1]狄金森·菲利普通过分析努斯鲍姆(Nussbaum)的作品和库切的小说《耻》认为“人固有的主观情感阻碍了同情想象力观念(sympatheticimagination)归类为一种可靠的人文道德伦理”。

[2]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该作品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

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与人性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与人性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与人性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与人性思考是指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探索和思考作品中所涉及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性问题。

伦理与人性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伦理冲突、道德选择和人性的展现,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伦理冲突: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冲突是指作品中的角色在道德选择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

这些冲突可能源于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个人内心的挣扎,或者不同伦理观念的冲突等。

通过分析伦理冲突,可以理解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道德选择和行为动机。

2.道德选择:道德选择是指作品中的角色在面临伦理冲突时所做出的决策。

这些选择反映了角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人性特征。

通过分析道德选择,可以探讨作品中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对角色命运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3.人性的展现:文学作品通过描绘角色的性格、情感和行为,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性包括人类的善良、自私、勇敢、恐惧等特质。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性展现,可以深入理解人类本性和社会现象,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

4.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与人性思考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通过对伦理冲突、道德选择和人性的分析,可以揭示作品所要传达的作者观点、社会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5.作者的观点态度: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与人性思考,可以推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通过作品中的角色行为、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传递自己对伦理道德和人性的看法。

通过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更好地解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与人性思考是一种深入探索作品思想内涵和作者观点的方式。

通过对伦理冲突、道德选择、人性的展现和作品思想内涵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对伦理道德和人性的思考能力。

习题及方法:1.习题:《红楼梦》中,贾宝玉在面对家族衰败和个人命运的困境时,做出了哪些道德选择?这些选择反映了他的什么价值观和人性特征?解题方法:首先,回顾《红楼梦》中贾宝玉面临家族衰败和个人命运困境的情节。

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伦理与人性追问

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伦理与人性追问

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伦理探讨
道德伦理问 题展示
人物的言行和冲 突
价值观和行 为准则
引发读者的反思
道德困境与 抉择
作品中的挣扎与 冲突
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探索
01 人物形象的反映
欲望、恐惧和挣扎
02 人性的复杂性
通过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03 人性的多样性
作品中的人物命运
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与人性关联
道德伦理问题
与人性特征密切相关
人性特征
人物的行为和选择
道德与人性关系
揭示了微妙的关联
道德伦理与人性
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伦理与人性是人类思考的重要 议题,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 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和道德选择。
● 02
第二章 伦理困境的揭示
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困境
01 挣扎和犹豫
人物在道德选择中的内心挣扎
影响与意义
道德 思考与讨论
道德伦理的质问与质疑
02 提出和探究
道德伦理的质问与质疑
03
道德伦理与人性追问的互动
道德伦理问题
人性追问 影响和探索
人性追问
道德伦理的互动 自身审视和反思
道德伦理与人性关系的深刻探 讨
作品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和人性追问相互交织和影 响,呈现出文学作品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观照 与探索。通过对道德伦理与人性的互动和关联, 作品引导读者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进行审视和反思, 引发人们对道德伦理与人性关系的深刻探讨。
● 05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伦理与人性追问总结
人类内心世 界的观照和
揭示
作品通过对道德 伦理和人性的探

读者的反思 和启示
作品引发读者对 自身行为和思想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性概念分析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性概念分析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性;天性伦理学内,通常都认为人性与道德存在紧密联系,但具体对人性解读时,则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对人性解释时,将人、人性与天性弄混,从整体或者是天性与人性两个方面出发,对人性予以解释。

而实际上中,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中,人为载体,含有另外两个属性,而天性属于肉体范畴内,为生理学特征;人性属于精神范畴,为道德属性。

所以,需要重新对人性进行辨析。

一、对于人的观点(一)马克思观点在现代世界当中,不同学者对人具有不同的看法,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就是人客观存在的肉体;社会属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是有社会属性决定的。

在这一观点当中,从三个角度出发,对人进行了解释:(1)需要进行一定的劳动;(2)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生活需求。

针对这三个特点,可以将这一观点总结成:劳动创造人,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人来说,劳动是最基础的特性。

马克思曾说过:通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能够有效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而其中阐述的活动,即为劳动。

其还说过:利用实践操作,不断对世界进行改造,以反映出人为有意识的个体。

由此可以发现,其对人解释时,将人的价值放置到关键的位置上[1]。

此外,其还做出了下述解释:对人与动物区分时,并非从思想层面着手的,而是通过生产资料评判的。

因此,在马克思观点当中,将劳动当作人的基础特性,主要是利用劳动创造生活资料,这是人与动作最大的区别。

可以说,劳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当前的社会。

(二)人的多种解释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人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

在我国,数千年之前就对人展开了研究,如在《尚书》当中就曾说过:只有天地能哺育出世态万物,但只有人是世间万物中具灵气之体。

同时,在国外,也产生过基本一致的观点,如在歌剧《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是万物之灵长。

在这一观点内,虽然也将人看作一种动物,但是其中灵性的一种,是现代主要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伦理学视角的人性因子
一、摩尔弗兰德斯的伦理选择
小说刚开篇,笛福便把我们带进一个独特的伦理环境:摩尔弗兰德斯
的母亲在新门监狱生下了她,是摩尔从一开始就被框定为一个生活在
社会最底层的女孩子。

她孤苦无依,只能跟着吉普赛人四处流浪,此
时的摩尔对世上的一切都是茫然懵懂,更不必说人世间最复杂难懂的
道德伦常、人情世故了。

所幸有好心的老妇人收留了她,在善良仁慈
的老妇人的影响下,摩尔逐步形成了一种诚实、愿靠自身劳动努力奋
斗的理性的伦理意识。

但18世纪的英国正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工
业的发展极大地加深了贫富间的差异,资产阶级奢靡成风,而可怜的
无产者不得不出卖廉价的劳动力换取生存的可能。

这残酷的社会现实
让摩尔深深意识到将来不得不出去伺候别人的恐惧和憎恶以及金钱在
当时社会的重要性,为了不被送去做佣人,摩尔暗自决心做一名凭自
己努力赚钱的“贵妇人”。

有钱人家小姐们对她的“奖赏”也在潜移
默化中扰乱着她正常的人生观和伦理观,对原有的正直的伦理观点造
成了一定的冲击。

金钱欲的形成则恰恰说明了即使在幼小的摩尔身上,兽性因子也依然存有。

它由人的原欲驱动,和人性因子相互制衡。


是摩尔的第一次伦理选择,即使兽性因子萌动,但人性因子仍控制着
兽性因子,保持着本真和理性。

在收养摩尔的市长家,大少爷的出现打破了摩尔原有的平静,身上的
人性因子开始面对兽性因子的挑战。

他凭借强烈的金钱诱惑和令其心
动的花言巧语,企图让摩尔放弃原有的伦理身份,成为他的情人。


种伦理身份的初次转变使摩尔陷入了矛盾,这是无人指导的摩尔根本
无法解决的伦理难题。

爱的欲火,加之金钱的勾引,使兽性因子愈加
活跃,一步步削弱了人性因子与之抗衡的水平;强烈的虚荣心也使摩
尔有意地放任兽性因子对人性因子的冲击和压制,拉开了她堕落的序幕。

不过,只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大少爷最终在得逞后无情地抛弃了摩尔,甚至把她转让给了自己的弟弟。

进退两难的摩尔陷入了新的伦理
困境,即无法放弃奢华生活的诱惑,又无法从理性上接受自己将和二
少爷乱伦的事实。

一轮新的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斗争又开始了。


尔追悔自己的随便,预示着她伦理意识的觉醒,明白这个切都是有违
伦常、不可触犯的罪孽。

不过,人性因子的崛起在金钱欲望的影响下
转瞬即逝,为了不“独自走到茫茫的世界里去,被人们看做是个逐出
家门的淫妇,身边连一文钱也没有”,摩尔接受了大少爷的金钱补偿,
完成了这个罪恶的伦理选择。

洛宾死后,摩尔带着一千多磅的财产嫁
给了徒有其表的布商,二人尽享挥霍后,丈夫抛弃了她。

新的伦理难
题又摆在了破产了的摩尔面前:“我有一个丈夫,我又是一个没有丈
夫的女人”。

伦理身份的转变迫使她做出新的伦理选择,穷人的生活
令她害怕,为了生存,摩尔再次丢弃了她本该遵守的道德伦理和社会
责任,以孀妇的名义骗取了她的第三段婚姻。

在这期间,看穿了当时
社会人情冷暖的摩尔逐步感悟道:“世事改变了,就连结婚也不例外。

结婚是为了互相利用,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作生意,爱情是没有多
大关系或者根本没关系的”。

这也体现了18世纪的英国人的价值观点
已经慢慢转向了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

此时的摩尔已经学了使用骗术
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是她身上的兽性因子暂时压制了人性因子的外
在表现。

陶醉在婚姻甜蜜中的摩尔,与这位难得的好丈夫共度了几年的幸福时
光后,偶然发现自己的丈夫竟是自己的亲兄弟。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不
但击碎了摩尔几年来的平静,也打破了她身上兽性因子和人性因子在
无数次斗争后才得来的平衡。

惊慌失措的摩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
困境,她既不愿与自己的兄弟乱伦,又不敢冒着被净身出户的风险告
诉自己的丈夫真相。

摩尔身上的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再一次展开了激
烈的斗争。

受原欲驱使的摩尔既不能忍受顷刻间失去现在奢华的生活,也不能忍受财产继承权的丧失,她不顾伦理道德,以贫穷为借口,选
择了物质和金钱。

摩尔的伦理身份也从妻子转变为一个违背伦常的乱
伦者,能够说,此时摩尔身上的兽性因子已经完全凌驾于人性因子之上,让她能够毫不犹豫地跨过伦理底线,与自己的亲兄弟乱伦,生儿
育女。

对于这次偶然的乱伦,绝大多数批评家往往从社会现实黑暗的
立场对摩尔寄予同情,把她看成旧道德的受害者。

但这种观点实际上
是从理想道德的立场出发,为摩尔设立了一个超越历史和现实的道德
标准。

因为无论是在当时、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摩尔乱伦的行为都
严重破坏了当时的伦理秩序和道德规则。

即使对摩尔抱以同情,也不
能超越历史进入道德的乌托邦,另外给摩尔设置一个新的道德环境和
道德标准。

不过,三年后,理性又经伦理选择而来,摩尔身上的人性
因子和兽性因子虽相互伯仲,但又无法彻底控制或消灭对方,最终摩
尔难以忍受乱伦的行径,结束了这段婚姻。

此后,摩尔身上的兽性因
子开始了长期的对人性因子的压制。

人生来就有追求幸福、快乐、安
逸生活的本能,受原欲控制的摩尔开始不择手段,通过谎言、出卖自
己的肉体来换取金钱和婚姻上的利益,甚至不惜主动成为别人的情妇。

这也预示着年老色衰的摩尔在失去了身体的本钱后即将走上犯罪的道路。

青春已逝的摩尔,既无亲无故、身无分文又丧失了年轻时的勇气,陷
入了极度的绝望之中。

贫穷的恐惧使摩尔的心冷了,能够说,“窘迫
的时候就是受可怕的引诱的时候,一切抵抗的力量全消失了;贫穷逼
到眼前,灵魂受到苦痛的折磨”,摩尔身上的兽性因子得到了最大化
的体现,彻底压制人性因子。

在“魔鬼”的引诱下,完成了她的第一
次偷窃。

面对刚到手的赃物,从守法公民到小偷的身份转变令摩尔深
感恐惧,理性也在那一瞬间回归,想把偷来的东西送还。

这是摩尔伦
理意识觉醒的体现,提醒自己的行为违背了道德伦常,使她感到内疚、自责。

但兽性因子的长期压制使这个念头很快就过去了。

“穷苦压倒
了这个切的念头,逐步硬化了我的心肠”3。

生存的欲望最终促使摩尔
背弃了自己的信仰,不顾一切地在盗窃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将罪恶
之手伸向了天真无邪的孩子。

从小孩身上得来的小项圈使摩尔“忘却
了以前的种种反省”,理性正慢慢离她而去,甚至企图杀死小孩。

不过,这个系列的罪行并没有让摩尔感到罪恶或是愧疚,反而认为自己
的行为是给小孩的父母敲了警钟;偷走强盗的赃物,却自视为正义的
使者。

但人身上的兽性因子永不会因自身的强大使人性因子消失而独
自存有,偶尔摩尔也会想“在我这样贫困的时候,只要可能的话我真
愿意找些正当的事情干”。

但在18世纪的英国,女子除了嫁人、为娼
和做些粗活之外是无法从事其他职业谋生的。

找到粗活干的摩尔看似
暂时平静下来,但清苦的生活远远无法满足摩尔。

“贫穷使人们全然
不考虑相互之间的关系,感情、正义感以及一切能够使人们和睦相处
的道德和宗教上的义务,这是人性的普遍力量经受不住的考验。


摩尔又一次重操旧业,与人合起伙来偷盗,正式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
的小偷。

随着这次伦理选择的完成,“魔鬼”把摩尔抓得更紧了,甚
至在满足了温饱后仍不能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
偷窃,而且手段多样,成为小偷中的领袖。

这是人性中对摆脱道德约
束的渴望,它并非源于本能,而仅仅是源于对犯罪的欲望。

即使同伴
的不幸让摩尔感到了死亡的恐惧,但“罪恶把我们的心硬化了的时候,恐惧不会感动我们,什么榜样也不会警戒我们”。

甚至在受伤无法
“做生意”时,摩尔仍不忘利用肉体骗取醉汉的钱财,她“不是出于
喜欢那个男人,想的不是欢乐,而是金钱”。

最终,即使摩尔小心谨慎,仍无法逃脱被捕的厄运。

起初的摩尔并没有真心忏悔,而仅仅出
于对死亡的恐惧和被剥夺了犯罪水平的悲伤,在麻木的等死。

不过,
兰开夏丈夫的被捕触动了摩尔,认为自己是他不幸的根源,开始承担
起对自己罪行应负的责任。

理性又一次重新归来,摩尔开始思索,而“恢复了思索水平的人就是恢复了人性的人”,这也意味着摩尔最后
一次的伦理选择拉开了序幕。

此时,摩尔身上的人性因子正逐渐复苏,压制了过去使她犯罪的兽性因子,她真正的忏悔开始了。

在好心牧师
的协助下,摩尔的心复活了,人性因子在与兽性因子相互制衡的斗争
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她感受到,“世上的幸福,欢欣同悲哀在她眼
里全都不一样了;觉得过度看重俗世的东西,即使是世上最值钱的东西,真是天下最傻的事。

”3最终,在摩尔的全心忏悔下,上帝宽恕了她的罪,使她免于死刑,和丈夫一起流放到弗吉尼亚。

二、结语
通过对摩尔伦理选择的详细分析,作者笔下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深
刻体会到18世纪英国拜金主义盛行时期,人类道德持续沦丧、价值观
点扭曲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只有唤醒人们的传统道德意识,引导准确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现代文明得到最显著的发展。

文学伦理学视角的人性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