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

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尤其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

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学生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

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

教学目标:1、会认读《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中的生字。

2、通过两首诗的比较,发现两首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奥妙,并能仿写一两句诗。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说明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说明

乡村四月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说明一、课程背景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我们通常会学习到中国文化中的诗歌,而唐诗宋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明清时期的田园诗则因为其质朴自然的特点,也成为了很多学生心中的经典。

田园诗具有大自然的气息和丰富的情感,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安排田园诗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明清时期田园诗的作者、时代背景和诗歌特点。

2.掌握《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两首田园诗的基本情节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聆听和观察力,提高其田园文学欣赏水平。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2.能够发现和欣赏自然之美,感受大自然对人的启示。

3.能够通过自己的线索和组织结构完成一篇完整的文艺作品分析。

3.情感目标1.提高孩子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促使他们树立珍惜自然的思想观念。

3.提高孩子们的协作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1.教学步骤第1步:导入活动(15分钟)1.展示一些美丽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2.引入课文,让学生了解诗人和诗歌的背景。

3.让学生听诵两首田园诗。

第2步:主体活动(30分钟)1.分组学习,讨论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2.分组汇报,轮流介绍各个角度的理解。

3.老师点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优点的能力。

第3步:归纳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回忆两首诗中表达的情感。

2.与学生分析两首诗的意境,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

3.老师复盘,点明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2.丰富活动1.唱歌学诗法。

学生们可以结合吟诗、吟歌等方式学习。

2.田园风光拍照。

组织学生到田园里去观察、拍照,以此为启示完成一次写生。

3.评比学诗。

选择两个班级,交换学生并评选出优秀的作品,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理解乡村四月的韵味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美好的感知和感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文是一篇诗歌,题材为乡村景色。

文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闲适和宁静。

三、教学方法1.教师通过朗读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意义。

2.结合图片和录音,增强学生的感受与理解。

3.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本文的音频和图片。

2.选出一些诗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3.整理好学生的座位和讨论小组。

教学过程第一步:尝试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1.教师以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整个诗歌的情感和语言特点。

2.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和理解。

第二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5-6人。

2.每个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感受?2.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有哪些自然景观?3.诗中有哪些高度概括的词句?4.你认为作者写这篇诗的目的是什么?第三步:回顾和总结1.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丰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针对学生的表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我意识到教学设计要结合实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自然美景和生活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教学设计的每一步,我们都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增强他们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欲望。

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表格备课)

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表格备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一、
课题导入
1、同学们,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乡村迷人的世界里,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出农村景色的优美秀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优美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学生朗读)
2、你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什么? 生汇报
3、导入:是啊,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各位诗人的笔下都展现出不同的画卷。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欣赏乡村的美景,来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生汇报
师小结:是啊,劳动最光荣。你们想的和作者的一样,他在诗中也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赞美。带着你们的赞美读读这两句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8)背诵《乡村四月》
2、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学生依据以上的学习环节和要求自学《四时田园杂兴》读悟结合
自学自悟法
让学生入景悟情,去感受、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放手让学生自学《四时田园杂兴》,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2、能力目标: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会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7)品读诗句,领悟诗情
(a)读到这儿,乡村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些诗句表现了乡村的美丽、繁忙?
(b)学生汇报,随机点拨
师:第一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从“绿遍”一词体会到什么?“白满川”是怎样的画面?“雨如烟是怎样的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永川区三官殿小学唐玲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结合画面、诵读、想象情境,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作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

2.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思路:指导学生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说出从诗句中想象到的景象,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帮助他们用自己最优美的语言进行景象描述,最后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课件出示相对应的诗句画面,拉近诗歌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仿佛走进连绵不断的画卷中,在画面中感悟诗意,入情入境地去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读为主线,引导想象,设境激趣,小组合作,链接资料,拓展全诗,深化主题。

教学设计:一、回忆导入,走进乡村1.作家陈醉云在《乡下人家》中这样写道:“乡下人家,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乡村生活又是怎样的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的两首古诗,去欣赏两位古代诗人笔下的乡村生活画卷。

〔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1.学习古诗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而读诗有四个层次:读得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现在请自由地诵读古诗,先做到第一个层次,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句读,生自行评议,正音。

相机指导读准“了”“蚕”“桑”三个字,并了解多音字“了”的读音,应根据它的意思判断,读liǎo的时候,表示结束。

师范写“蚕”“桑”,生在练习本上红写。

3.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

[设计意图:读准、读通、读好是学习古诗的前提,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来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表达了读的层次性,让学生初步感受诗韵美,因为多读是学习古诗最重要的方法。

2023最新-《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说明优秀10篇

2023最新-《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说明优秀10篇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说明优秀10篇《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说明篇一教学思考:古诗的本色——“以言造像,立象尽意”如何显现?也就是古诗的文字理解、诗情、诗境如何来处理呢?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源,自主学习,发挥想象,理解诗意。

4、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紧张繁忙,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5、感悟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根据诗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诗题1、了解诗人在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乡村,领略了乡村风景的美,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乐与趣。

其实很多诗人也都喜欢乡村田园生活,像南宋诗人翁卷就是其中一位。

对比李白杜甫,翁卷很陌生,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了解他。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一生不曾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2、揭示诗题3、理解诗题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农历四月,夏初;地点:江南的乡村。

)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去感受江南乡村初夏的气息!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读到清爽、顺口了为止。

2、指名读,正音。

3、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再读读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三、品读,感受诗情(一)景美1、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案(李咏莲)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案(李咏莲)
七、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理解诗意,领会诗情呢?教学本课前,我认真研读了《教师《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赏析,翁卷、范成大的生平,创作背景,优秀朗读示范,优秀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等,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的主要资源也是从互联网上获得,如图片、背景音乐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展开想象。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学生能积极参与,通过“创设情境,叩诗门;自读交流,正诗音;引导质疑,明诗意;入情入境,悟诗情;巩固延伸,品诗味。”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一步步营造诗意的氛围,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
教育方面:
1、理解诗句内容,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2、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案(李咏莲)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①学生课前画好乡村田园风景画。
②学生收集诗人介绍的资料。
4、教师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教学课题
知识方面:
1、认识“蚕、昼、耘”3个生字,读准“蚕、桑、了、昼、供、傍、耘”7个字的字音,会写“蚕、昼、桑、耘”4个生字。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3、在对比诵读中,了解这两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这两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

2、引导学生品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这两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比较诗题,导入新课1、读诗题,比较诗题,找相同点。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很相似,我们先轻声读读诗题,你觉得这两个诗题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齐读诗题,要求读出节奏。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检查朗读。

3、教师范读,学生再读古诗。

三、读中想象,品悟诗情《乡村四月》1、借助注释读古诗,想想诗歌的意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3、品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扣住“绿遍山原”、“白满川”引导学生想象,指导朗读。

(2)扣住“雨如烟”引导学生想象烟雨蒙蒙中的“绿遍山原白满川”是怎样的景象,指导朗读。

(3)出示画面,入境诵读。

4、品读“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扣住“闲人少”、“才了……又……”体会人们的忙碌。

(2)引导想象:这些勤劳的人们还会干些什么农活?出示:“才了_______又_________”补充诗句。

5、教师小结: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诗人,这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勤劳忙碌的人们让你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于是你情不自禁地赞叹——(学生齐读《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1、过渡:乡村四月闲人少,我们再来看看诗人范成大的笔下初夏时节人们又在忙些什么呢?默读这首诗,边读边想。

2、反馈交流。

3、品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

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

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一、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宋代诗人罗隐的《乡村四月》和明代文学家袁枚的《四时田园杂兴》都是优秀的田园诗篇,深受广大学生喜欢。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中小学古诗词课程的教学实录进行详细介绍。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古代田园诗歌的基本特征;2.理解和欣赏《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的诗歌语言和意境;3.掌握古诗词的基本解读方法,如对句式、意象、修辞手法的理解;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1. 诗歌赏析首先,老师向学生介绍《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这两首诗歌,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诗歌语言和意境。

2. 课文解读在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老师深入解读《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指导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对诗歌中感性语言和抒情表现的体会。

3. 诗歌鉴赏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我们引导学生对《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进行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的美感和魅力。

4. 课文背诵在对诗歌精读精彩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逐句逐段地背诵诗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其中的语言艺术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下列的教学方法:1. 课前预习通过布置课前阅读和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对所要学的古诗词有所了解,提高学习效果。

2. 讲授诗歌赏析通过讲授、解读古诗词,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词藻用意、艺术形式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学生独立思考在课堂上分组或个人活动几分钟,让学生以自己的话语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感受和意见。

4. 讨论互动通过讨论等交流方式,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理解古诗词,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学习共享。

5. 教案设计制定严密的教案和课前预习材料,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和音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思路。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

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四年级语文教案执教者:王红(浙江省杭州采荷一小著名特级教师)执教年级:四年级授课时间:____年4月21日授课地点:浙江省武警总队大礼堂授课背景:“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背诵了许多古诗,今天我们一起要来学习的也是(来一起)——生:《古诗词三首》师: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当中既有(生接:诗),又有(生接:词)。

那么今天这堂课呢,我们重点来学习两首古诗,请大家把书打开,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两首诗。

第一、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借助下面的注释,想一想每一首诗的意思。

明白了吗?好,开始吧!生:(学生自由朗读、预习)师:他在想每首诗的意思了。

(稍停片刻)行了是吗?好,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谁来读一读第一首诗。

这位同学,来。

生1:(学生试读)师:两个平舌音在一起,特别难读,是哪个?生:蚕桑师:蚕桑。

一起读。

生:(学生齐读)蚕桑师:哎,好,谁再来读一读。

生2:(学生试读)师:非常好,字正腔圆的。

这里有个多音字,你们来看一下,是哪个?生:了师:是了。

在这它是什么意思?(结束)。

当它做结束的时候,它就读了(liao)。

再请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3:(学生试读)师:非常得流利。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蚕,上面是个……(师书写)生:天。

师:下面是个……生:虫。

师:“天”、“虫”,就是蚕。

蚕是吃什么的啊?生:桑叶。

师:对,桑叶的。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桑”字,写的时候你觉得特别要注意什么?生:“桑”字上面因为有三个“又”,这个“又”的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不能写成捺。

师:对,这三个“又”的捺都改成了三个点。

请你在书上写一个。

生:(书写)师:好了吗?那我们来看一下第2首。

谁来读一下。

生1:(生读)师:在这首诗里也有一个多音字,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师指“供”),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看一看。

生:从事。

师:从事。

那么在这儿它怎么读呢?应该读第一声,对了,你来读一读。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在整合学习中促提高——《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实录【教学目标】1.学会“蚕”“桑”“昼”“耘”“绩”等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借助关键词语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和3。

【教学准备】学生朗读古诗,教师制作课件等。

【学习过程】一、教学导入,知诗人。

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1、欣赏图片,激情引入: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乡村,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2、诵读诗词,激发情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乡村迷人的世界里,用自己的诗心与小桥流水撞击,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出农村景色的优美秀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优美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学生朗读)(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4)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3、孩子们,你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什么?(乡村风光的优美,生活的优游自在。

)2、过渡:是啊,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各位诗人的笔下都展现出不同的画卷。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欣赏乡村的美景,感受乡村的生活气息。

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师:兴应该读哪个音呢?其实我们可以根据意思来定音的。

兴的意思是……生:“兴”表示诗人是随兴而作,在诗中表达了对夏季田园生活的兴致。

所以读“兴”第四声合适。

再来看看两位大诗人。

师:范成大,这个名字有大器晚成的意思,今天要学的这首古诗正是他晚年时候的作品。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翁卷(有学生读四声,有的读三声)其实关于这个人的名字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确切的读音。

但是我们可以查找到比较权威的资料。

钱锺书的《宋诗选注》记载,翁卷字“续古”,书卷方能延续古风,由此当读(juàn)。

小学四年级语文《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理念:通过多层次地诵读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领悟祖国古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古诗,运用学生已有的画画认识基础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身同感受地心领神会进入诗中的意境中去。

教学目标:1、认识“蚕、昼、耘”3个生字,读准“蚕、桑、了、昼、供、傍、耘”7个字的字音,会写“蚕、昼、桑、耘”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

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画好乡村田园风景画,学生收集诗人介绍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赏画入诗,轻叩诗门。

师导语:那乡间的小路,那瓜果的飘香,那青蛙的歌唱,那牛羊的成群,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你们都画好了自己眼中的乡村风光画吗?展示出来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一下你的大作吧!生汇报自己的画,师作适当评价。

(预设:多么优美,多么自然啊,真想到你的画中去生活)老师也带来了两幅乡村生活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一(《乡村四月》插图画和《四时田园杂兴》插图画)同学们自由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师指名几位说一说。

师:是啊,多么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画,宋代有两位诗人分别看到这样的画,诗兴大发,各自写下一首诗来赞美乡村生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古诗。

板书两首诗题目,齐读课题。

师:比较这两首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这两首诗都是写乡村的诗,,“乡村”与“田园”的意思差不多。

生:我发现“四月”和“四时”有区别,“四月”是农历四月,“四时”是四季。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诗词,并且能够根据注释和诗词中的线索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能够体会诗词中作者的情感和诗词的美感,并且能够欣赏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学生能够掌握诗词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主进行诗词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诗词中的生字新词,如“绿遍山原、子规、恰恰啼”等词语。

2.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对于《乡村四月》中“绿水青山、子规声里”等意象的理解。

3.体会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尤其是对于《四时田园杂兴》中比喻、对偶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乡村、田园和渔船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诗歌中的氛围和情感。

2.学习《乡村四月》: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句,并简单介绍诗歌的背景。

随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情况,并引导学生简单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最后教师总结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教师出示诗句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的情境,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中的景象。

随后教师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情况,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用词。

最后教师总结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4.学习《渔歌子》:教师播放渔歌子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氛围。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句,并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情况。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者的情感和用词,并总结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5.课堂练习: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中的任意一首诗的意境,并写出一篇短小的赏析文章。

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法、图示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授课。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通过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A案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渔歌子激情导趣,理解课题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

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本文是关于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执教者:王红(浙江省杭州采荷一小著名特级教师)执教年级:四年级授课时间:2008年4月21日授课地点:浙江省武警总队大礼堂授课背景:“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背诵了许多古诗,今天我们一起要来学习的也是(来一起)——生:《古诗词三首》师: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当中既有(生接:诗),又有(生接:词)。

那么今天这堂课呢,我们重点来学习两首古诗,请大家把书打开,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两首诗。

第一、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借助下面的注释,想一想每一首诗的意思。

明白了吗?好,开始吧!生:(学生自由朗读、预习)师:他在想每首诗的意思了。

(稍停片刻)行了是吗?好,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谁来读一读第一首诗。

这位同学,来。

生1:(学生试读)师:两个平舌音在一起,特别难读,是哪个?生:蚕桑师:蚕桑。

一起读。

生:(学生齐读)蚕桑师:哎,好,谁再来读一读。

生2:(学生试读)师:非常好,字正腔圆的。

这里有个多音字,你们来看一下,是哪个?生:了师:是了。

在这它是什么意思?(结束)。

当它做结束的时候,它就读了(liao)。

再请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3:(学生试读)师:非常得流利。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蚕,上面是个……(师书写)生:天。

师:下面是个……生:虫。

师:“天”、“虫”,就是蚕。

蚕是吃什么的啊?生:桑叶。

师:对,桑叶的。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桑”字,写的时候你觉得特别要注意什么?生:“桑”字上面因为有三个“又”,这个“又”的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不能写成捺。

师:对,这三个“又”的捺都改成了三个点。

请你在书上写一个。

生:(书写)师:好了吗?那我们来看一下第2首。

谁来读一下。

生1:(生读)师:在这首诗里也有一个多音字,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师指“供”),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看一看。

生:从事。

师:从事。

那么在这儿它怎么读呢?应该读第一声,对了,你来读一读。

生1:(生念: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生2:(边读边笑)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3:(读整首诗)师:非常好。

来看,这里也有一个生字,我们写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来看什么字?欸,这是什么字?(耘)对,耘,这是什么?(师点“耕”)“耕”,对,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这个“耘”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生:那个偏旁应该有三横,不要写成有两横。

师:所以,请你把这个字也写一写。

(生写)写好的同学先自己读一读。

师:好,同学们,我在想啊,编者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一定有什么联系。

请你把这两首诗对比着读一读。

你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生:(自由朗读)师:谁发现了?两位,三位,四位,五位……生1:我发现这些都是写农村景色的。

师:都是写农村生活的,是不是啊?好,一点发现了,还发现了什么?生2:我觉得这两首诗都有一句到两句是写他们种田、种地的。

师:也都是写到了农村生活的。

生3:这两首古诗都提到了它是写乡村四月的情景的。

师:时间也是相同的,都是写农历四月小农忙季节的事儿。

生4:我觉得这两首诗都是写春天的。

生5:这两首时都是宋代诗人写的。

师:你看看,这一行都是几个字啊?这都是“七言诗”是不是啊?师:刚才好多同学都说到了,这两首诗都写了农村生活的,那么写了农村生活的什么特点呢?请你好好再赶快读读看。

生1:写出了他们农村人都很忙,忙着种田。

师:都在忙着劳动,是不是啊?非常的忙碌。

(板书:忙碌)师:那我们再来读读。

先读读第1首古诗,从什么地方能够表现出人们都在那儿忙?生1:它这里说“乡村四月闲人少”。

这就是说,他们四月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没有人在休息了,没有休息的时间,都在忙着。

师:都在忙,闲人少,说明很忙,是吗?来,这行诗谁来读?生1:(学生试读)师:你来。

生3:(学生试读)师:闲人少,反过来说就是……生:忙人多。

师:忙人多。

他们在忙些什么?这首诗里写出他们在忙些什么呢?生:他们在忙着养蚕,还有种地。

师:恩,课文是这样说的,是“蚕桑”和“插田”。

谁来把这句话连起来解释解释。

什么意思?“才了蚕桑又插田”,他们在干嘛?生:刚刚养完这种蚕,然后又要去种田了。

师:刚刚怎么样?生:刚刚把蚕喂完桑叶后,又去插田了师:哦,刚刚把蚕喂完桑叶后,然后又去插田了,种田,插秧了,对吗?好,来,我们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一下。

师:“乡村四月闲人少”预备起生:(学生齐读)师:那么在范成大的笔下,人们又在忙些什么呢?来,你再读一读《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

找一找,在这首诗中人们在忙些什么?做些什么事儿?生:(学生自由朗读)师:恩,他一边读,一边划。

(停片刻)找到几件事儿了?生1:我找到了她们去“耘田”,还有“绩麻”。

师:对吗?第一件事是耘田,第二件事是绩麻。

耘田?就是在干什么?来,读读下面的注释。

生:除去田里的草(学生一齐回答)。

师:那么绩麻呢?生:把麻搓成线(学生一齐回答)。

师:好!你看,学古诗,要注意会读下面的注释。

除了这两件事,还有没有?生2:我从“童孙未解供耕织”的“供耕织”看出他们在从事“耕织”。

师:那么在这首诗中这个“耕”指的就是耘田,“织”指的就是绩麻。

好,还有没有?还找到了人们在做什么事?生3:应该还有一个“种瓜”。

师:作者通过写人们在耘田、绩麻、学种瓜……要做的事很多,来说明人们忙啊,这就是“乡村四月闲人少”大家都在忙着做事儿呢!那么你想一想,我们农历四月小农忙季节的时候,还可以做那些农活?生1:还可以采茶叶。

师:采茶?哦,还有呢?生2:还可以挖笋。

生3:还可以种豆子。

师: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还可以种瓜,还有呢?生4:可以挖野菜。

生5:还可以去种稻谷。

师:哎,种庄稼。

还有呢?生6:还可以种菜。

师:种蔬菜,家里还可以养……生7:养蚕。

师:蚕?还有呢?生8:养鸡养鸭。

师:对呀,养鸡,养鸭,还可以……你说生9:养猪养牛师:对呀,养猪,养牛,牛满山坡。

还有呢?生10:还可以养鱼。

师:是的,喂鱼。

生11:还可以种水果。

师:是。

生12:还可以种花。

师:哎呀,总而言之,能做的事很多很多。

那么,我们就学着诗人的样子啊,把这些没有写进诗的“忙”,把他写进去,能不能?来,我们试试看啊。

“乡村四月闲人少”他们在干什么呢?(板书:闲人少)来,也请你们用“才……又……”。

把我们刚才说的那么多的农活,选择一下把它写到诗里去。

生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耘田又种瓜。

生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种瓜又点豆。

生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鸭又种豆。

生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牛又种瓜。

师:噢,一件是做完了,又接着做另一件事了。

生5: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拉丝又纺线。

师:忙得不亦乐乎啊!生6: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野菜又喂羊。

(师把“野菜”改成“挖菜”)生7: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养羊又种稻。

师: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真的是忙啊!同学们,那么我想啊,你们写了这么多的农活,这些,我想诗人翁卷也一定是知道的,但是他一件也没写,惟独只写了“蚕桑”和“插田”,你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生1:因为我觉得,“插田”代表种菜、种瓜、点豆这些的。

……而“蚕桑”呢是(养)动物,牛、羊、鸡、狗、鸭也属于动物……赚钱然后买动物。

(师大笑)师:养蚕究竟是干嘛?生1:拉丝织衣服。

师:织衣的,跟我们的穿有关的。

一个是跟我们的吃有关,一个是跟我们的穿有关。

生2:我还认为有一种原因,因为喂牛、喂羊这种随时随刻都可以喂的,而“蚕桑”和“插田”必须四月才可以的。

……师:还有没有别的原因?生3:“才了蚕桑又插田”比较押韵。

师:噢,他还发现了押韵,你看看这里是押什么韵?你看看在这首诗里是押什么韵的?……(师面向生3),问你,你说押韵,押的是什么韵?生3:我觉得“蚕桑”和“插田”比较押韵。

(师笑)师:怎么押韵了?生4:它最后一句话的“田”tian,第一行是“川”chuan,第二行是“烟”yan,第四行是“田”tian,最后一个韵母都是“an”(终于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押韵在哪里?)师:这样读起来就怎么样啊?好听了是不是?押韵,发现了,因为“蚕桑”和“插田”是与我们的吃和穿有关系的。

这是最重要的,对不对?所以写在这儿。

原来有那么多的奥妙在里面啊!那么谁再来读读后面的两行诗?生1:(学生试读)师:恩,非常努力。

生2:(学生试读)师: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看出人们非常的忙啊。

那么在这首诗中除了说农活多,能够反映人们忙以外,还可以从哪儿看出忙了?生:我觉得“夜绩麻”,他在夜里还在绩麻,这个意思应该是。

师:夜的意思是?生:在晚上。

(师随机评价,但因没用话筒,所以听不清。

)师:这里的昼意思是什么?生:(学生一齐回答)白天师:夜呢?生:晚上师:白天在做什么?(生:耘田)晚上回来又在做什么?(生:绩麻)晚上做,白天做,真的是忙啊!那么我想问了,这个白天也做,晚上也做,你看,非常得辛苦,像这样的情况,你能用一个词来说吗?白天也在做,晚上也在做,一刻也不停啊,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表示?你说。

生1:不可开交。

师:忙得不可开交,那么昼和夜呢?怎么把它放进去?用什么词?生2:昼夜不分。

师:昼夜不停倒比较好。

生3:夜以继日。

师:是啊,夜以继日地在那儿做事,忙啊!生4:日复一日。

(师随机评价,但因没用话筒,所以听不清,好像是说:“但是没有夜”。

)生5:不分昼夜。

生6:日月如梭。

(师笑)师:时间过得很快了,还有早——出——生:晚归师:像这样的词还有吗?……“日夜劳作”、“早出晚归”像这样不停地做事,表现在(一起读)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像这样夜以继日地,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在这儿做就是,读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欸,从时间我们也能够看出人们忙,还可以从哪儿看出人们忙?再读读这首诗。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这里,因为小孩子都开始从事耕织了,大人能不忙吗?师:小孩都在——干嘛啦?种——瓜——,小孩子在种瓜,那么大人呢?这首诗中是怎么写的?有一行诗的,写到了大人。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村庄儿女各当家”怎么理解?生:大人都出去了,让小孩子管家。

师:是这样吗?生:“各当家”是有自己的拿手本事。

师:是呀,各有各的本领啊!这里的“儿”“女”不是指我们小孩儿,这里的“儿”是指——男人们,这里的“女”呢?是指——女人们。

这里的男人和女人各有各的本领,那么男人们在干什么?生1:种田。

师:女人们在干嘛?生2:绩麻师:连孩子们也在学种瓜。

大人忙,孩子也在忙,所有的人都在忙。

所以说——生:(接)乡村四月闲人少。

师:同学们,按常理,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应该在干啥?(在玩)在玩些什么呢?生1:用弹弓打鸟。

师:这可不大好。

生2:在玩捉迷藏。

生3:爬到树上去掏鸟窝。

师:这也不大好,有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