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岳麓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岳麓山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等级风景区(点),岳麓山位于临洮县城东,当地人称“东山”,以宋时所建东岳泰山庙于山麓而得名,山上亭台阁榭遍布,花草林木繁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审查,岳麓山被确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位于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由黄土丘陵低山、河、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全区对外开。

景区概况
岳麓山位于临洮县城东,“洮河”流经岳麓山下,形成独特的风景气候区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审查,被评审为国家
AA(2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景名胜区。

主峰海拔2200米,位于临洮县城东。

古城新廓尽
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之中。

沿绿树成荫的石阶而上,十步一楼,五步一阁,水榭、风雅亭、伏
龙阁、畅怀亭、一览亭等独具特色的建筑飞檐流丹、画阁回廊,典雅别致。

再往上走,山回
路转,曲径通幽。

岳麓山荟萃了老子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战国秦长城起首、老子飞
升地、汉代古墓群、昭君出塞等。

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

超然书院是老子讲道的场所。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杨继盛贬官狄道,为继
承老子讲学精神,弘扬道德,教化人们,惠及后世,在此地建书院,“铁肩担道义,辣手著
文章”就刻在笔峰塔塔壁上,至今脍灸人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临洮儿女。

使当地和附近汉、回、藏族生员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历史沿革
临洮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

闻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都因首先发现于境内而得名。

战国秦长城起首、老子飞升地、汉代古墓群、昭君出塞之地。

自周安王18年(公元前384年)建置狄道县,秦昭王27年(公元前280年)始设陇西郡以来,临洮就长期是郡、府、州、县治所在地,作为中央政权连接西域少数民族的桥头堡,发挥了西部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甘南农民起义纪念碑”巍然耸立,豪气镇山,南向呼应的则是纪念1949年临洮儿女踊跃参军,进疆戌边的“戎疆亭”。

岳麓之颠,则是蜀汉大将姜维点兵之处。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期楚国
人。

在古陇西邑临洮传道时相传是老子飞升之地,缘
“有凤来仪”而得名。

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据史料记载,老子见周之衰,离周
京洛邑出散关后,在渭水,洮水,碧水流域传道,访
圣,寻根,最后于临洮岳麓山凤台“飞升”。

自然景观
岳麓山众多风景建筑、神庙古迹在建国初期保存尚好,在文革中残遭破坏,文物古迹几乎损失殆尽。

1986年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岳麓山进行了整修和重建,恢复建筑物20项31座,栽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卉,每逢节假日、庙会节,旅游观光者数以万计,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本地植被茂盛,形成了“岳麓山八景”,即琴台飞瀑、惠桥映月、文
峰夕照、戎疆风雪、雾沟伏冰、凤台春晓、三月黄花、古柳隐罩。

烈士墓牌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在坚持积极反
共,消极抗日的方针的同时,对人民群众采取了残酷的政
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1943年,甘肃南部广大地区的汉、
回、藏、东乡等民族10万群众,不堪忍受国民党的黑暗
统治,揭竿而起,爆发了长达一年的大起义。

1943年1月10日前后,马
福善、马继祖、吕百元、吕百林、
边永祥和马木个等人,率领回、
汉农民数百人,在临洮
卧龙寺,喊出了"官逼民
反民不得不反,若要不反,免粮免款"的口号,打响了甘南农民起义的第一枪。

每逢清明节都有络绎不绝的洮河儿女去敬畏先烈,送献花
圈。

因此甘南农民起义烈士陵园和临洮县烈士陵园都被公认为国防教育基地,感染和影响着临洮县城的一代代人,并鼓舞他们前进着。

区内景点
洮惠渠又名民生渠初期工程始于民国22年,由邑绅刘笠天、杨明堂策划施工,民国24年完成测量设计书。

从临洮南乡大户李家村引洮河水,于城北二十铺尾水入洮,全长28.3公里。

民国31年(1942年),省府委派李祖英工程师,负责整修,新建塌沟,贾家沟,阳洼沟,里连沟,上夸沟,白塔沟渡槽6座,整修泄水闸1座,泄水闸跌水3座。

至民国36年灌溉面积达2.2万余亩。

1952年,渠尾二十铺河沿沟延长至三十墩,越大碧河至上磨,共4.8公里。

1967年9月,定西地区农林水牧局派人重新设计。

1965年9月,省水利局批准复建,设计引水量8.2秒立方米,从1996年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对黄家滩等22处险工险段进行了衬
砌,总长度为12037米。

现干渠有多类建筑物341座,全长78.4公里,担负着全县12个乡镇68个村,500社的10万余亩农田灌溉。

岳麓山亭台简介
毓秀亭老子出关在岳麓山讲道,一日,在此处仰观巍巍岳
麓山,俯视滚滚洮河水,对随行的弟子情不自禁地赞叹说:“此地
山灵水秀,真胜景也!”后人建毓秀亭纪念老子,毓秀二字含钟灵
毓秀之意。

伏龙阁《史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后,对弟子们称赞老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意思是说:我今天见到了老子,觉得老子好象龙一样。

老子隐居临洮时,常和弟子们在此处对奕谈说,修身养性。

老子飞升之后,后人建伏龙阁纪念老子。

“伏龙”二字,典出《史记》,含有隐藏之龙的意思。

畅怀亭老子隐居临洮时,常带领随行的弟子以及前
来问道
的朋友,
来到此
处,一边
观赏风
景、一边
畅怀交流悟道修德的经验和体会,后来,便建畅怀亭纪念老

悬亭老子当时登上此处时,曾对随行的弟子们说:“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

后来,此处便成为老子和弟子谈道的地点之一。

老子飞升后,人们便建悬亭以纪念。

“悬亭”二字,即言此亭悬
空建起,又含《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之意。

站在悬亭可
以看到临洮二中的全景,俯瞰临洮,洮河径流,绿树郁郁葱葱,
虽然没有长沙湿润的气候,但是也风景别致。

凤台凤台又称超然台,“超然”之名,语出《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相传是老子飞升之地,缘“有凤来仪”而得名。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期楚国人。

其祖为古陇西狄道人,老子
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据史料记
载,老子见周之衰,离周京
洛邑出散关后,在渭水,洮
水,碧水流域传道,访圣,
寻根,最后于临洮岳麓山凤
台“飞升”。

至今,当地群
众中仍然流传着老子提笔
点太极的传说,传说在今临
洮城北约五公里的洮河西
岸,有座无名小山,老子在
古陇西邑临洮传道时,每日
登东山,在神庙大院讲经。

早上登山时,晨辉中回顾城
北山川,见河西面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山,早晨一片光明,傍晚回来时看到夕阳下,这座山一片阴暗,不像别的山那样有明有暗。

后来,老子的讲经活动结束了,便站在东山半腰的台地上,对学徒们说:“我要使城北河西岸的那座山变得早晚都像太极图一样”,言毕,挥起笔来,朝那座山点画了几下,并把笔朝天插在了地上,接着就“飞升”了。

第二天早上,人们一看,那座山换了一个景象,早上明的部分变暗了,晚上暗
的部分变明了,就是早上的那幅太极图转了个身一样,成了明暗相反的一幅太极图。

以后人们便把这座山叫成了太极山。

讲经台也叫讲道台,是老子出关后在狄道(今临洮)传道讲学的地方。

他所传的《道德经》是一本哲学著作,不是
宗教经典。

全文分“道
可、道非、常道”等81
章。

“道”即宇宙本体,
“德”指人们从万物中
领悟宇宙本体而获得的
真理。

老子认为道是天
地万物之母,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意思是道孕生阴
阳双方混沌之体(道生
一),混沌之体变化产生阴阳双方(一生二)阴阳双方配合产生新个体(二生三),新个体结合产生万物(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人类依法大地,大地依法
天空,天空依法宇宙,宇宙依法自身。

笔峰塔相传是老子挥笔点太极后插笔的地方,最早建于何时,现无从考证。

三十年代所存砖结构塔身,为明朝所建。

抗日战争时期,迁临的兰州乡师因办学,怕塔倒塌危险,便拆除了笔峰塔。

后来在岳麓山重建过程中,新建了笔峰塔。

新建的塔高19米,占地50平方米,六角七层混凝土结构,筒瓦覆顶,墙壁装饰水泥浮雕,装角兽42个,是超然书院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

超然书院原为超然台,是
老子讲道的场所。

明世宗嘉靖三
十年(1551年),杨继盛贬官
狄道,为继承老子讲学精神,弘
扬道德,教化人们,惠及后世,
在此地
建书
院,仍
然沿用
超然二
字作为书院之名。

当时修葺见堂3间,讲堂5间,道统祠5间,并置学田2000亩,供学生膏火之费。

杨继盛公余亲自讲学课子,广收生员悉心教诲,使临洮学风大盛,兴学助教蔚然成风。

他在讲学时所书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就刻在笔峰塔塔壁上,至今脍灸人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临洮儿女。

办学期间,为了书院正常运转,添补经费不足,他毅然卖掉所乘之马和妻子的首饰合并俸银交由书院使用。

正是杨椒山的鼎力支撑,超然书院名声雀起,不仅吸引了一大批文人
学者
来此

学,
使当
地和
附近汉、回、藏族生员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伯阳宫新修建的伯阳宫,据说是老子参道的地方,由于文革时期的破坏现在新修建了道统祠只有一个牌子而已,历史如果有时间一定追究到底!新建的道统祠该是严格按照当时的建筑风格建筑的,有的地方为了增加实用性,结合了现代的建筑风格,当文化被袭制或者说改变、破坏,就失去了从前的韵味。

博大精深的老子文化,一直影响我们辈辈人。

曾经在这伯阳宫里面有位隐居的道士,也算是半路
出家吧,也和他聊过,小时候的我说这里好啊,悠闲自
如。

但是这次过去门也锁掉了,问说带孙子去了,所以
隐居就得: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还是那句在优秀的人也要落于平淡,男耕女织的时代也不会穿越。

亭台阁榭,上次用这个词还是在小学作文里吧!!
东岳泰山庙
这也是后面重
新修建的,文
化感染人的作
用不庸置疑。

所以任何教义
都在教导人一
心向善,皆大
欢喜。

曾经还和阎斌准备在这门前画画呢,还好没画。

不然根本就不配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敬意。

姜维墩位于东山山顶,居高临下,可俯瞰县城全景及周围5公里左右的地方。

墩台系黄土夯筑,南北长22米,东西宽14米,高约10米,夯层厚0.14米,夯层中夹有草绳痕迹,墩台顶部南北长13米,东西宽6米。

墩台下方暴露粗绳纹瓦片,曾出土秦汉砖瓦及铁戟、铁甲等遗物,墩台附近曾出土秦汉墓葬随葬明器彩绘云气纹灰陶奁等,墩台前建古汉阙门,并设有登墩踏步,垛口,栏杆等,据《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载:后主刘禅延熙十年(1247年)姜维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因姜维伐魏而数攻狄道,故民间将今临洮城东岳麓山,颠峰称为姜维墩。

实则系秦汉时所筑,后代沿用,为陇西郡治最高之“瞭望哨”。

姜维墩
位于东山山顶,居高临下,可俯瞰小县城全景及周围5公里左右的地方。

墩台系黄土夯筑,南北长22米,东西宽14米,高约10米,夯层厚0.14米,夯层中夹有草绳痕迹,墩台顶部南北长13米,东西宽6米。

墩台下方暴露粗绳纹瓦片,曾出土秦汉砖瓦及铁戟、铁甲等遗物,墩台附近曾出土秦汉墓葬随葬明器彩绘云气纹灰陶奁等,墩台前建古汉阙门,并设有登墩踏步,垛口,栏杆等,据《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载:后主刘禅延熙十年(1247年)姜维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因姜维伐魏而数攻狄道,故民间将今临洮城东岳麓山,颠峰称为姜维墩。

实则系秦汉时所筑,后代沿用,为陇西郡治最高之“瞭望哨”。

08年高考完之后走就在全县城转着照了好多,有人对我说,天降大任于斯人..类似这句话就在空间里,很久以前。

或许就注定不能而且不该平凡。

下步还打算研究下去,脚步。

还有待研究的有
“李氏文化”、“马家窑文化”太多了。

不可碰触的高度。

李氏文化东周时期的“柱下吏”李耳(即老子)出关西来传播《道德经》“飞升”于临洮东山凤台。

李耳九代孙李崇因作陇西郡首任郡守,为陇西李氏始祖。

椐《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上)载,李氏以狄道为其祖籍与秦国的历史有关:“李氏出自赢姓”……恪生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

生兴族,字育神,一名汪,秦将军。

生昙,字遗远。

赵柏人侯入秦为御使大夫,葬柏人西。

生四子:崇、辨、昭、玑。

崇字陇西房,玑为赵郡房。

崇为伯祜,陇西守南郑公。

生二子:长与曰平燕,次曰瑶,字内德,南郡守狄道候……
李崇次子李瑶为狄道候。

李瑶子李信为秦大将军、陇西候。

李信子李超为汉大将军、渔阳太守。

李超子李仲翔,汉初为征西大将军,讨叛羌于素昌,众寡不敌,战殁。

素昌,即狄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