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作业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

聚合酶链反应

一、名解

荧光光度法:核酸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嵌入碱基平面后,本身无荧光的核酸在UV激发下发出红色荧光,且荧光强度的积分与溶液中核酸的含量呈正比。酚抽提法:本法最初于1976年由Stafford及其同事提出,通过改良,以含EDTA、SDS 及无DNA酶的RNA酶裂解缓冲液破碎细胞,经蛋白酶K处理后,用pH8.0的Tris饱和酚抽提DNA,重复抽提至一定纯度后,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透析或沉淀处理获得所需的DNA 样品。

碱裂解法:在NaOH提供的高pH(12.0~12.6)条件下,用强阳离子去垢剂SDS破坏细胞壁,裂解细胞,与NaOH共同使宿主细胞的蛋白质与染色体DNA发生变性,释放出质粒DNA。

比活:单位蛋白质重量中靶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比活常以活力单位数/毫克蛋白质表示)。凝胶过滤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亦称凝胶色谱、排阻色谱或分子筛,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凝胶色谱的机理是分子筛效应,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沿凝胶颗粒间的空隙最先流出柱外;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的多孔网状结构,路径长、流速慢,以至最后流出柱外。因此,混合样品如同“过筛”一样,因分子大小的不同得以彼此分开。

巢式PCR:用两对引物,一对引物序列在模板的外侧,另一对引物序列在模板的内侧(相对于第一对引物)。第一对引物做PCR的扩增产物作为第二队引物退火的模板,再做PCR。这样经过两次PVR放大,灵敏度得以提高,有时可以检出单拷贝的目的基因。

荧光定量PCR:基于荧光能量传递技术(FRET),是距离很近的两个荧光分子间产生的一种能量转移现象。当供体荧光分子的发射光谱与受体荧光分子的吸收光谱重叠,并且两个分子的距离在10nm范围以内时,就会发生一种非放射性的能量转移,即FRET现象,使得供体的荧光强度比它单独存在时要低的多(荧光猝灭),而受体发射的荧光却大大增强(敏化荧光)。受体荧光染料发射出的荧光讯号强度与DNA产量成正比,检测PCR过程的荧光讯号便可得知靶序列初始浓度。

Ct值: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数。此时扩增是呈对数期增长。

二、问答

1、根据作用原理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有那几类?

答:(1)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和溶解度的不同,如溶剂提取技术、

盐析法、分配层析法、分级沉淀法等;

(2)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不同,如凝胶过滤层析等;

(3)根据物质吸附性质不同,如选择性吸附与吸附层析法等;

(4)根据分子带电性(电离性质)的差异,如离子交换层析、

电泳、等电聚焦法等。

(5)根据配体特异性,如亲和层析。

2、分离纯化过程中,如何保持核酸的完整性?

答:1)温度不要过高(0~4℃);(高温破坏氢键)

2)控制pH值范围(pH值4-10);(极端酸碱破坏磷酸二酯键)

3)保持一定离子强度;

4)减少物理因素对核酸的机械剪切力。

3、什么原因易引起DNA降解,该如何解决?

答:原因:(1)材料不新鲜或反复冻融;(2)未很好抑制内源核酸酶的活性;

(3)提取过程操作过于剧烈,DNA被机械打断;(4)外源核酸酶污染(5)反复冻融。

如何解决:(1)尽量取新鲜材料,低温保存材料避免反复冻融;(2)液氮研磨或匀浆组织后,应在解冻前加入裂解缓冲液;(3)在提取内源核酸酶含量丰富的材料的DNA时,可增加裂解液中螯合剂的含量;(4)细胞裂解后的后续操作应尽量轻柔(5)所有试剂用无菌水配制,耗材经高温灭菌;(6)将DNA分装保存于缓冲液中,避免反复冻融。

4、在蛋白质分离纯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因素?

答:(1)缓冲液,(2)盐、金属离子和螯合剂,(3)还原剂,(4)去垢剂,(5)增溶剂,(6)蛋白酶抑制剂,(7)蛋白质的环境因素:①表面效应的影响,②温度的影响,③储存。

5. 简述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答: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在模板DNA、引物和四种dNTP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反应。在体内,DNA复制是周期性的,所以基因扩增的数量有限;PCR技术在体外利用人工合成的引物,再加上DNA聚合酶和一些合适的底物和因子,通过对温度的控制,使DNA不断位于变性、复性和合成的循环中,达到扩增DNA 的目的。

6. PCR实验中,假阴性现象如何排除?

答:引物设计是否合理;标本中是否有Taq酶抑制剂,Taq酶是否失活;反应体系中有无蛋白酶或核酸酶降解DNA聚合酶或模板DNA,可在95℃以上加热10分钟使其灭活;反应体系中是否有较难去除的蛋白质抑制PCR系统,用蛋白酶K重新处理常可获预期结果;循环温度,特别是解链温度是否准确,退火温度是否过高。有些PCR仪指示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过高则酶在前几个循环中迅速失活,过低则模板变性不彻底;检测PCR产物方法灵敏度不够,如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敏感性较低;靶序列发生突变、缺失等。

7.在PCR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模板的选择,一般模板加入量为10^2~10^5拷贝的靶序列较为合适;引物的选择,如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个核苷酸,碱基分布的均衡性,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二级结构,引物的内部稳定性,引物的特异性;DNA聚合酶的选择;四种dNTP浓度应相等,dNTP具有较强的酸性,应以NaOH调其酸度直pH7.0~7.5,PCR缓冲液的选择,Mg2+浓度对PCR结果具有重要影响。PCR循环中变性温度和变性时间的控制,退火温度的选择,一般比引物Tm值约低5℃。延伸温度控制在70-75℃,一般为72℃,延伸反应时间1~3min,循环次数25~30个循环足够,循环次数过多易产生平台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