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 化学实验知识要点 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 化学实验知识要点 知识点总结

化学实验知识要点(新)(一)实验常用仪器1.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加热反应容器间接——烧杯、锥形瓶、烧瓶称质量——托盘天平计算仪器量体温——量筒测温度——温度计漏斗仪分离仪器器洗气瓶、干燥管的药匙、镊子分取用试剂类胶头滴管取用存放仪器固体——广口瓶存放仪器液体——细口瓶气体——集气瓶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辅助仪器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初中化学仪器中常用仪器虽然有20多种,但根据大纲要求,应该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

对以上仪器主要掌握它们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

1.药品的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原则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药固体——一横、二放、三竖立品方法的液体——一倒、二向、三紧靠取固体(托盘天平)——一调、二放、三回零用一定量药品的取用液体(量筒)——一平、二看、三读数酸碱液体流到桌上——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浓酸浓碱的使用酸碱液粘在皮肤上——一擦、二洗、三涂液2.物质的加热火焰:外焰、内焰、焰心酒精灯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使用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物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质禁止酒精灯对点的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加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热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注意事项三固定: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液体:一量: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1/3二斜:45°三向:试管口不向人3.溶解溶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解振荡:腕动臂不动方法搅拌:不可碰壁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4.过滤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过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操二低作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要上烧杯紧靠玻璃棒点三靠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5.蒸发⑴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⑵操作方法: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

初三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初三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初三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碳酸根离子是化学中的一种离子,它的化学式为CO32-。

在初三化学中,我们需要学会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酸来检验碳酸根离子。

将待检验的物质加入盛有酸的试管中,如果产生气泡,则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这是因为碳酸根离子与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产生气泡。

我们还可以使用钙盐溶液来检验碳酸根离子。

将待检验的物质加入钙盐溶液中,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这是因为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反应会产生难溶的碳酸钙沉淀。

我们还可以使用银盐溶液来检验碳酸根离子。

将待检验的物质加入银盐溶液中,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这是因为碳酸根离子与银离子反应会产生难溶的碳酸银沉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初步判断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则需要使用更加精确的化学分析方法。

初三化学中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有多种,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化学品的误操作。

初三化学典型实验知识点

初三化学典型实验知识点

化学典型实验汇编一、空气成分的测定如右图,将钟旱放入盛才的水槽中,以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1.该实验原理是: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只消耗氧气而不产生其它气体,补充进来的水的体积几时消耗氧气的体积。

2.实验操作步骤是:(见实验说明)3.红磷要过量原因:使容器内氧气充分反应,测量更准确4.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冷却到室温后,钟罩内水上升了约1/5体积。

5. 钟罩内水上升了少于1/5体积的原因:红磷量不足,使氧气没有消耗完全;装置漏气,是空气进入容器;没有冷却至室温,容器内空气体积膨胀,进入的水少了;红磷中有杂质,燃烧产生难溶于水气体。

6. 钟罩内水上升了多于1/5体积的原因:插入燃烧匙没有立即塞进瓶塞,导致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一部分跑到空气中;红磷中含有杂质,燃烧时消耗了氮气。

7.容器内剩余气体的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等。

8.右图为改进装置,实验前在广口瓶中先装一定量水的原因是:振荡广口瓶,可以使瓶内气体迅速冷却。

二、燃烧的条件如图:该实验应在通风橱里进行。

)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巳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2-11)。

观察反应现象。

1.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2.铜片上的白磷可以燃烧的原因白磷被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了着火点温度,同时它又跟氧气接触,所以可以燃烧。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水中的白磷尽管温度已超过着火点,但由于没有跟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

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铜片上的红磷的着火点在200℃以上,尽管它与氧气发生了接触,但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也不能燃烧。

初三化学鉴别专题最好的

初三化学鉴别专题最好的

鉴别专题一、遵守的原则:1选用鉴别方法时先简单后复杂,先考虑物理方法后化学方法 2能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方法3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4实验中要有不同的、明显的现象5操作步骤:①要先取样少量 ②再加入试剂 ③对比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 ④得出结论二、类别:1一种试剂型 2不加试剂型可观察、可闻味、可互倒 三、例题:例题:鉴别饱和食盐水、蒸馏水等体积答案:可用密度计;可蒸发;可加氯化钠;可通电;可加硝酸银;可称量等; 四、强化练习1、O2、空气 2、O 2、N 2、空气3、O 2、N 2、CO 2、空气4、O 2、N 2、CO 2、H 2、空气5、CO 、CH 4、H 26、白酒、白醋7、蔗糖、食盐厨房中8、浓硫酸、稀硫酸9、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10、稀硫酸、稀盐酸11、氯化钠、碳酸钠12、羊毛、涤纶13、食盐、工业用盐显碱性14、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三种固体15、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三种固体16、氢氧化钙溶液、盐酸、氯化钠溶液17、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氯化钠只用酚酞18、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不用试剂19、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钠溶液不用任何试剂五、练习1、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A.品尝味道可以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蒸馏水C.用水可以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D.观察颜色可以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2、用一种试剂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A.无色酚酞试液B.二氧化碳气体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4、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与KCl :观察外观 与KCl :加水与Ca 3PO 42:闻气味 D.NH 42SO 4与K 2SO 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5、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6列各组物质,剂括号内的物确的是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A 、C 2H 5OH 和NaCl 溶液闻气味 B 、NaOH 溶液和稀H 2SO 4酚酞试液 C 、CaOH 2溶液和NaOH 溶液稀盐酸 D 、KMnO 4和KClO 3观察颜色8、有三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 2溶液和KNO 3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溶液中,能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溶液 B.稀硫酸 溶液 D. AgNO 3溶液 9、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B.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以除去CaCl 2溶液中的HCl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D.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10、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 .NaOH BaOH 2 HClB .NaOH HCl NaClC .NaOH H C1 HNO 3D .H 2SO 4 NaCl Na 2SO 411、能用来鉴别盐酸、纯水、澄清的石灰水三瓶无色溶液的一种试剂是⑴石蕊试液 ⑵酚酞试液 ⑶PH 试纸 ⑷稀硫酸 ⑸碳酸钠溶液 A .⑵⑶⑷ B .⑴⑷⑸ C .⑵⑷⑸ D .⑴⑶⑸12、下列各组中,只用水或不另加试剂及相互反应就能鉴别的是仪器可任选 ①固体:CaO 、CuSO 4、BaSO 4、KCl ②固体:CaCO 3、NaCl 、NaOH 、MgNO 32 ③气体:H 2、CO 2、HCl 、NO 2 ④液体:汽油、酒精、浓H 2SO 4 、浓HCl⑤金属:Cu 、Al 、Au 、HgA .①④⑤B .②③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3、现有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来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一定有CaCO 3和CaOH 2B .一定有CaOH 2 ,可能有CaCO 3C .一定没有CaCO 3和CaOH 2D .一定有CaCO 3,可能有CaOH 214、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H 2SO 4和NaOH 溶液,使用下列试剂不能将这两种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 .Na 2CO 3溶液 B .无色酚酞试液 C .CuSO 4溶液 D .盐酸15、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用闻气味方法鉴别:NH 3和O 2B .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C .用沉淀法鉴别:Na 2SO 4溶液和NaNO 3溶液D .用燃烧法鉴别:H 2和CO 16、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观察泡沫的多少B .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看是否变色C .氧气与二氧化碳: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能使木条复燃D .棉与合成纤维:用燃烧的方法,闻产生的气味17、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 .酚酞试液B .镁条C .氯化钾溶液D .氯化铜溶液18、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CuCl 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 .①②④③B .①④②③C .④①②③D .②③①④ 19、下列几组固体物质,仅从外观不易区别的是A .铁丝和铜丝B 氯化钠和碳酸钠C 氯酸钾和高锰酸钾D 硝酸铵和磷矿粉20、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2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试剂在括号内不合理的是A.CO2和N2澄清石灰水 B.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C.NaOH溶液和稀H2SO4pH试纸 D.固体CaCO3和固体Na2CO3水22、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石蕊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酚酞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23、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242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B.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C.用熟石灰粉末与之混合、研磨,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化肥D.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27、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3个步骤分离的混合物是A.硝酸钠和氯化钾B.水和酒精C.铁粉和铝粉D.石灰石和食盐28、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29、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 溶液、CaCl 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 .KCl 溶液B .K 2CO 3溶液C .稀盐酸D .NaNO 3溶液 3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31、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 、NaCl 、BaCl 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A .CuSO 4溶液 B .Na 2SO 4溶液 C .酚酞试液 D .FeNO 33溶液 32、在推断实验室无色澄清废液的成分时,四位同学得出了四种结论,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 NaCl 、CuSO 4、NaNO 3B. NaCl 、K 2SO 4、NaOHC. HCl 、NaOH 、CaCl 2D. K 2CO 3、KNO 3、BaCl 233、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A .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B .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C .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D .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34、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B.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C. 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D. 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35、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36、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区分、分离、提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37、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A .盐酸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钠D .碳酸钠38、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 2、②Na 2SO 4、③HNO 3、④FeCl 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A .④③②①B .④①②③C .①③④②D .①④②③ 39、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40、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41、下面区分各组物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冰干冰各取一块置于表面皿中,观察有无白雾生成B.硬水软水各取50mL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C.生石灰熟石灰各取一药匙分别置于20mL水中,搅拌,测量温度D.烧碱纯碱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试夜,观察颜色变化42、鉴别失去标签的氯化钡、碳酸钠和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1学生甲得知氯化钡溶液 pH=7,选用了一种指示剂;学生乙选用了一种酸溶液;学生丙选用了一种含钾元素的盐溶液,三位同学都一次鉴别成功;请推断它们选用的试剂写名称:甲乙丙2学生丁认为不用其它试剂也可以鉴别;丁将三种无色溶液任意编号为A、B、C,按编号取样品两两反应,实验现象记录如图,由此可确定各种物质;↓表示产生沉淀;↑表示产生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请写出A的化学式 ;43、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1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溶液,这种试剂是填序号;①石蕊试液②CuSO4溶液③醋酸溶液④KCl溶液44、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别;请回答: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所选试剂判别方法方法一锌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方法二方法三2物理方法:小王使用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了;他的做法是:操作方法: ;判断方法:45、鉴别物质时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学方法;现需鉴别三包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粉末,它们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2SO4,请按下表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步骤一:物理方法步骤二:46、下表中有4组物质需要鉴别,试选择合理答案的序号填下表空格中;4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出来的是_____;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_;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_________;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____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A.硝酸钡溶液B.氯化钠溶液C.酚酞溶液D.稀盐酸。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如何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2.药品的取用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量一般取多少?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正确读数量筒?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3.物质的加热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4.药品和仪器的处理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2.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铁丝、硫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3.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4.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列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5.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6.化合反应氧化物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初三化学 氢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氢气的重要性质及其纯度的检验方法 知识精讲 人教版

初三化学 氢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氢气的重要性质及其纯度的检验方法 知识精讲 人教版

初三化学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重要性质及其纯度的检验方法知识精讲人教版一.本周教学内容:1.氢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氢气的重要性质及其纯度的检验方法。

二.重点、难点1.氢气的化学性质2.氢气的验纯方法三.教学过程1.氢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氢气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0899克/升,比空气轻,约是空气密度的。

2.氢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⑴可燃性①点燃纯净的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形成。

氢气氧气点燃水②点燃不纯的氢气,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被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因此,使用氢气前,一定先要验纯。

③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要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等试管中的氢气的火焰熄灭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

以免点燃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氢气而发生爆炸。

④爆炸的原因,因为纯净的氢气燃烧时,它的分子只在导管口跟氧气分子接触发生反应,那里的氢气分子少,接触的氧气分子也少,所以产生的热量也少,而且很快就散失到空气中。

故纯净的氢气能安静的燃烧。

但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却是大量的氢气分子跟氧气分子接触,点燃后二者迅速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就发生爆炸。

如果反应在密闭的或容器大而口小的容器内进行,气体不能排出,就会炸破容器,发生危险。

⑵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

氢气氧化铜加热铜水实验注意事项: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不要塞橡皮塞,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通氢气的导管深入到盛有氧化铜试管的底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1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2、空气的成分: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p24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p25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

第十一页,共41页。
• 方案二:
CaCO3 、 CuSO4、 NaCl 、 NaOH、 BaCl2
不溶 CaCO3
变蓝 CuSO4
取样(qǔyà ng)加足
量水
形成无色溶液
放热
(ró ngyè ),且无其
NaOH
NaCl

他现象
BaCl2
无现象
加CuSO4溶液 (ró ngyè ) 白色沉淀
NaCl
③若待检测物质中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可加碱溶液来检验
第二十一页,共41页。
拓展方舟
只给你酚酞请鉴别出NaOH、 H2SO4、NaCl三种无色(wú sè) 溶液? 只用一种试剂及其相互反应鉴别 物质的试题(shìtí),具有一定的 综合性。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无色(wú sè) 酚酞
结论:
A: NaCl B: H2SO4 C:NaOH
装入C试管(shìguǎn)内的 液体是NaOH
A
B
C
A
B
第二十三页,共41页。
装入A试管 (shìguǎn)内的 液装体 入B是试N管aC内l 的液 体是H2SO4
实战演练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 及相互之间的反应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A.固体:食盐(shíyán)、硝酸铵、烧碱(水) •B.固体:硫酸铜、熟石灰、碳酸钙(稀盐酸) •C.溶液:纯碱、食盐(shíyán)、盐酸(酚酞 试液) •D.溶液:NaCl、KCl、K2SO4(AgNO3溶液)
第九页,共41页。
不限试剂(shìjì)的 鉴别
实验室有五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药品 (yàopǐn),分别是NaOH、CuSO4、NaCl、 CaCO3、BaCl2。请你任选试剂,设计实验 方案,把五种药品(yàopǐn)区分开。

初三科学-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总结及练习

初三科学-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总结及练习

—— ①“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厂 ②要“各取少量待测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分别加入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解题 一 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方法 匚③要“先现象,后结论”。

二、资料卡片(一)、记住初中阶段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特性物质的检验主要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或特殊的实验现象进行的,所以掌握物质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1) 固体物质的颜色大多数是白色: MgO 、P 2O 5、CaO 、KCIO 3、NaOH 、Ca(OH)2、Na 2CO 3、CaCO 3 等 黑色:CuO 、C 、MnO 2、Fe 3O 4、Fe(粉) 蓝色:Cu(OH) 2、CuSO 4• 5H 2O红色:Cu 、Fe 2O 3、HgO 、红 P 红褐色:Fe(OH) 3紫黑色:KMn0 4、(2) 沉淀的颜色①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 、BaSO 4。

② 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常见的是 BaCO 3等碳酸盐。

③ 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生成的白色沉淀物常见的是 Mg(OH )2、Zn(OH) 2等难溶性碱。

④ 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是 Cu(OH )2。

⑤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 )3。

(3) 溶液的颜色① 蓝色溶液:含 Cu 2+的溶液,如CuSO 4溶液、CuCl 2溶液等。

② 黄色溶液:含 Fe 3+的溶液,如Fe 2(SO 4)3溶液、FeCb 溶液等。

③ 浅绿色溶液:含 Fe 2+的溶液,如FeSO 4溶液、FeCb 溶液等。

④ 无色溶液:不含 Fe 3+、Cu 2+ > Fe 2 +的溶液多数为无色溶液等。

(4)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SO 2、HCl 、NH 3等。

2. 常见物质化学特性常见气体的检验物质的检验2解题原I-鉴定: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检验它是不是这种物质;有些物质还 必须检验出它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初三化学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复习教案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一、中考复习要求1、会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以与盐酸、硫酸和碳酸盐。

2、会使用指示剂和PH试纸鉴别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3、会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以与常见物质的其它特征判断物质的存在。

二、基础知识回顾1、常见气体的检验:气体检验方法实验现象O2将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木条。

H2点燃该气体,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

火焰呈色,烧杯内壁有生成。

CO2将气体通入到中。

澄清石灰水变。

CO(1)点燃,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中。

(2)将该气体通入灼热的,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中。

(1)火焰呈色,澄清石灰水变。

(2)灼热的氧化铜变色,石灰水变。

CH4点燃,先再其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再将附有的烧杯罩上。

火焰呈色,干燥的烧杯内壁有生成,另一烧杯内壁。

2、酸、碱、盐的检验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①紫色石蕊试液②BaCl2(或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①紫色石蕊试液②AgNO3溶液和稀硝酸溶液蕊试液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色。

②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③pH 7。

碱性溶液①取少量于试管,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红色石蕊试纸上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①无色酚酞试液变色②红色石蕊试纸变色③pH 7。

3、物质的鉴别和推断(1)物质的鉴别: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性质,用实验的方法逐一区别的过程。

如果只有两种物质,只要确定了一种,余下的就是另一种物质。

(2)物质的推断:根据实验内容、步骤、现象以与物质的其它特征,通过推理确定未知物的成分。

请归纳初中学到的常见物质的特征。

①、具有唯一性的物质、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轻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

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非气态物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的自然资源有和。

空气中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其次是,空气中含量(按质量计算)最多的元素是,其次是。

初三化学 物质除杂、共存、鉴别、检验专题破空

初三化学 物质除杂、共存、鉴别、检验专题破空

高温 第二讲 物质除杂、共存、鉴别、检验专题突破重点和难点: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解决物质共存、转化、除杂、鉴别等一系列问题。

掌握物质除杂、共存、鉴别的方法1. 物质的除杂(提纯):“除杂”即“提纯”,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物理方法① 沉淀过滤法:即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例如除去粗盐中混有少量的泥沙。

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再把滤液蒸发至干,即可得到不含泥沙的食盐。

再如KCl (MnO 2) ② 结晶法:见当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将杂质除掉。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2)化学方法① 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形成沉淀,滤去沉淀,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OH 溶液中少量的Na 2CO 3,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滤去CaCO 3沉淀,即可达到除去Na 2CO 3的目的。

有的化学方程式: Na 2CO 3+Ca (OH )2= CaCO 3↓+2NaOH ;② 化气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化为气体逸出,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用盐酸除去NaCl 中的Na 2CO 3。

Na 2CO 3+2HCl =2NaCl +H 2O +CO 2↑;③ 吸收法:用某种物质做吸收剂,把杂质吸收。

例如,实验室用锌跟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氢气中常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得纯净干燥的氢气,可用下列洗气装置将氯化氢和水蒸气吸收,以达到除杂的目的。

再如H 2(CO 2、HCl 、水蒸气)分别将气体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CO 2、HCl ;和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④ 溶解法:将杂质用化学方法溶解。

例如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往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得不含铁的铜粉。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 +2HCl =FeCl 2+H 2↑;再如CuSO 4(CuO )加稀H 2SO 4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uO+H 2SO 4=CuSO 4+H 2O ;⑤ 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从而除掉杂质。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试样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结论:(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1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初三化学全册基础知识点(含答案)

初三化学全册基础知识点(含答案)

初三化学回归教材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复习基本操作P18-22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锥形瓶、平底烧瓶。

2、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1)取少量浓硫酸于烧杯中,称量其质量,将烧杯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再称量其质量,质量变重了,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2)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于小烧杯中,放置在空气中,发现氢氧化钠固体潮解,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外有水珠)二氧化碳:收集一瓶空气,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有三瓶气体,分别是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

分别三瓶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

4、物理性质一般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化学性质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各举一个例子分别属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第二单元1、空气属于混合物;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

(指的是体积)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P27图2-3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间的1/5;从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这个实验除了可以测定氧气含量外,还可知道氮气的有关性质,如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3、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液氧、液氮;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溶液、合金。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氧气;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过氧化氢、水。

初三化学知识点(精简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精简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4)加热器皿--酒精灯(5)夹持器--铁夹、试管夹(6)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7)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8)物质的加热(9)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10)蒸发注意点:(11)仪器的洗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2.氧气(1)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剂(3)氧气的制备: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 2O 2 MnO2 2H 2O + O 2↑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2KClO 3MnO22KCl+3O 2↑(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 、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 、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7、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化学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趣味的学科,对于初三的同学们来说,掌握好一些必背的知识点,对于中考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中考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要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比如氢(H)、氧(O)、碳(C)、氮(N)、钠(Na)、镁(Mg)、铝(Al)等。

元素符号不仅是表示元素的缩写,也是化学计算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础。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要能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氧气(O₂)、二氧化碳(CO₂)、水(H₂O)、氯化钠(NaCl)等。

同时,要理解化学式中各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它表示了该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 O₂点燃 2H₂O 。

要能够正确书写和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其含义。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比如水的蒸发、玻璃的破碎等;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比如铁的生锈、蜡烛的燃烧等。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化学反应的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例如:C + O₂点燃 CO₂。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例如:2H₂O₂ MnO₂ 2H₂O + O₂↑ 。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例如:Fe + CuSO₄= FeSO₄+ Cu 。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例如:HCl + NaOH = NaCl + H₂O 。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一、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仪器的识别与使用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可直接加热。

烧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集气瓶: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

酒精灯:用于加热。

滴瓶和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锥形瓶:用于滴定实验和较多量液体的反应。

蒸发皿:用于蒸发溶液,浓缩或结晶。

坩埚:用于高温灼烧固体物质。

2.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或镊子取用,注意“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药品:用滴管或倾倒法取用,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和瓶塞的放置。

3. 加热操作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加热试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均匀加热,避免液体沸腾溅出。

加热烧杯、烧瓶:需垫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破裂。

4. 仪器的洗涤常规洗涤:用自来水冲洗,刷子刷洗。

特殊污渍:用相应的洗涤剂(如盐酸、碱液)处理。

二、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1. 氧气(O₂)制取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2H₂O₂ → 2H₂O + O₂↑(催化剂: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 →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性质实验: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性:使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 氢气(H₂)制取方法:锌与稀硫酸反应:Zn + H₂SO₄ → ZnSO₄ + H₂↑性质实验:可燃性: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3. 二氧化碳(CO₂)制取方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₃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性质实验:不助燃、不可燃: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 过滤原理:利用固体不溶于液体的性质,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贴紧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精选8篇)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精选8篇)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精选8篇)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第1篇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第2篇(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初三化学中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灯泡发光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如取用大理石;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如取用二氧化锰。

-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垂直悬空滴加);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仪器的连接: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如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铁)、He(氦气)、C(金刚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知识点初三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燃起火:上红下蓝,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过量浑浊的石灰水又会变回澄清
4、氨气:将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若溶液变红,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先滴稀盐酸再滴澄清的石灰水(也可不滴入澄清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先滴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注:此处加入钡盐溶液后不能滴入硝酸,因为若溶液中含有SO3离子,也会生成BaSO3沉淀,滴入
硝酸,沉淀会被氧化成BaSO4,不会溶解,无法检验)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是铵根离子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