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及其意义
作者:谭立衡李钢
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3期
摘要:马克思在哲学范式方面实现了重大转变,摒弃以往哲学家纯理论推理的思维方式,把哲学的根基建立在人的生命活动方式——实践的基础之上。而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思想的确立,对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挖掘马克思哲学超越于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合理性,理清发展脉络,同时,确立感性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意义地位。
关键词:哲学范式;思维方式;实践;感性思想;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26-04
马克思在确立自己的感性思想之前,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做了较高的评价,“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1]4在继承了费尔巴哈以及黑格尔合理思想来源的基础上,他的感性思想的体现以及确立绝大部分都是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李嘉图的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反对他站在资产阶级立场阐述的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阐述出来的。实践作为人的一种感性的生命活动,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的本质特征,要深刻理解实践观是怎么样在马克思哲学中确立起来的,只有深刻地挖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是《精神现象学》。对于《1844年手稿》,我们也可以说,它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2]。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体现出他的感性思想的呢?他的感性思想是如何超越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呢?感性思想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以及对他整个哲学基础的确立有着怎么样的意义?笔者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他的感性思想:
一、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对费尔巴哈“感性观”的扬弃
对黑格尔哲学巨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过程中,费尔巴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批判旧哲学那种纯理论化倾向,哲学走向感性的现实,他认为费尔巴哈是“惟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1]96费尔巴哈首次提出了把哲学根植于现实生活中,这一感性思想摆脱了之前哲学家的思想都是头脑中的逻辑推理,远离人们生活,堆积在书籍中的文字,满足于对整个外部
世界的解释和文字游戏的习惯,对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但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观”,不是简单的全盘接受,而是批判继承发展。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巨大绝对精神体系的批判中,具体有几个方面的贡献:(1)他指出了黑格尔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本末倒置,“把第二性的东西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而对真正第一性的东西或者不予理会,或者当作从属的东西抛在一边”[3]455;(2)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人们对宗教中上帝的崇拜,其实不过是对人自身本质的崇拜;(3)指出了人的本质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的,即“爱”。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贡献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和重视,费尔巴哈力求克服抽象,回到感性本身,取得感性确定性,把哲学拉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的努力对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特别指出,“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1]89可见,马克思对其思想的肯定和赞同。
马克思接下来对费尔巴哈的“感性”学说作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缺陷:一是“把否定的否定仅仅看作哲学同自身的矛盾,看作在否定神学(超验性等)之后又肯定神学的哲学,即同自身相对立而肯定神学的哲学。”[1]97二是“还把否定的否定、具体概念看作是思维中超越自身的和作为思维而想直接成为直观、自然界、现实的思维。”[1]97他认为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辩证矛盾精神的同时,仅仅把这种矛盾看作是哲学体系内在的矛盾,而不是一种包括自然界、社会等一切领域存在的矛盾,所以在摒弃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同时,把这种宝贵的思想给抛弃了。另一方面,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只是直接把抽象的概念简单地直接对等为现实中的感性存在,把复杂的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简单的“爱”的关系,即爱的宗教,没有深究出其内部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只是一个把抽象的东西简单“物化”,在历史观上,面对抽象的现象只能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虽然费尔巴哈揭露出了黑格尔以及以往哲学家的思想弊端,但是,对于如何克服这些思想上的弊端,自己也没找出合理的有效方法,他提出的一系列自己的“感性观”,表面上是克服了以往哲学抽象的形而上性,但是自己还是在“抽象化”的理论堆里打滚。
马克思正是意识到了费尔巴哈“感性观”的抽象性,才为克服其中的抽象性而努力。在费尔巴哈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只是简单地把人与自然的统一付诸表面感官的统一,而没有达到根本性的统一。马克思意识到这一点,改变了以往哲学家把实践这一概念仅仅运用在道德理论的习惯,应用到人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活动中,进而改造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在马克思看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与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它们彼此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一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种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1]88这句话就是他新哲学产生的一个标志,马克思就是运用实践的观点改造了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形成了他的科学的哲学观。
二、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的感性思想绝大部分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其中内容比较丰富,大多都是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中反映出来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他的感性思想内涵:
(一)整个世界都是一种感性存在,人、自然界、社会私有财产、全部历史都是感性存在,不是黑格尔认为的作为绝对精神的产物而存在
人是作为感性而存在的人,“他首先是作为工人,其次是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1]53每个人都是首先是一种肉体性的存在,他通过这个观点揭露出了工人不得不接受资产阶级剥削的原因,即必须满足自身的肉体需求,在不断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变成肉体的奴隶“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1]53。在自然观上,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同样是感性存在,“自然界、就它自身而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同样,整个社会私有财产虽然作为一种无形力量压制着整个社会的人,但是也是感性存在着的,“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1]82从马克思这句话就告诉我们,私有财产只不过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异化的物质产物,整个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也是一种感性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一种感性存在的历史,而不是一种脱离现实在人头脑里面构想的产物,“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整个历史是记录人感性存在痕迹的历史,满足于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储存人的感性行为的“记事本”。总之,整个世界都是作为感性存在着,突出感性的地位,反对整个西方哲学家抽象的纯形而上学倾向,与费尔巴哈大相径庭。
(二)人是一种类存在物,通过劳动这一感性活动实现人的类本质对象化
人不仅仅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类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56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类的本质对象化为外在事物,总是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来改造外部世界。人把自身对象化为外部世界,去改造外部世界,是通过劳动,劳动在人类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给劳动规定了内涵“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4]120。劳动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自由地改造外在世界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人的自由性,在劳动中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只有通过劳动改造着对象世界,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作为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1]57人在改造外部世界过程中,使整个世界产生了“二重化”,一个是“自在世界”,一个“属人的世界”,“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