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
翠湖公园建筑小品分析报告

昆明市翠湖公园建筑小品分析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城西南,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典建筑园林.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
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
由于位置适中,地势平坦,长年游人不断。
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在翠湖栖息。
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
一、园林建筑分析:1.亭子的分析:昆明市翠湖公园的建筑群大多都是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多为清代时期的古建筑风格,在亭子的建设利用方面也是如此。
中国古建筑到达清代时期,发展迅速,要求极高,人们不仅看重的是其作用,更看重的是古建筑的美观,细致,以及和风景结合的美观,翠湖公园的亭子也是清代时期的风格,多为攒尖式六角亭,也有重檐攒尖六角亭子,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颜色搭配上比较丰富,采用红色柱子,绿色的围栏座椅,蓝色的横梁,并且横梁上雕刻了很多绘画图纹,斗拱设计复杂但美观,彩画工艺中又结合沥粉、贴金、扫青绿等手法来加强装饰效果,更使建筑外观显得辉煌绮丽、多彩多姿。
而且门窗棂格图案更为繁杂设计细腻,清代建筑技术受木材资源日渐匮乏的影响,对传统木构架技术进行改造,逐步增加砖石材料的应用范围,因此在建筑外貌上亦有所改变,尽量在进退凹凸、平座出檐、屋顶形式、廊房门墙等方面追求变化。
在位置上,因翠湖水体面积比较大,大多亭子的选位都采用了临水建亭,水面开阔舒展、明朗流动、幽深宁静、碧波万顷,再加上亭子与周围临水植物的搭配设计,形成壮阔挺立的建筑。
浅谈昆明翠湖的发展历史

浅谈昆明翠湖的发展历史【摘要】昆明翠湖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心,是一处著名的城市湿地公园。
本文首先介绍了昆明翠湖的地理位置,然后从昆明翠湖的形成、发展历史、保护与开发、文化价值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昆明翠湖作为昆明市重要的生态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观赏。
文章最后展望了昆明翠湖未来的发展,希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其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促进昆明翠湖更好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
昆明翠湖的魅力将愈发显现,成为昆明市重要的城市名片之一。
【关键词】昆明翠湖、地理位置、形成、发展历史、保护、开发、文化价值、旅游资源、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昆明翠湖的地理位置昆明翠湖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地处昆明市区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4公里,是昆明市内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
翠湖东临昆明市区,西接三台山,南界呈祥街,北抵水澄塘,环湖一周约7公里,湖区面积约63公顷,最深处达15米。
翠湖水源主要靠地下水和城市污水回用,整个湖泊被翠湖公园环绕,湖水清澈,湖中岛屿和水上植被丰富,是昆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昆明翠湖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直达,方便市民和游客前往。
翠湖周边还有众多商业街区、文化景点和住宿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娱乐和住宿条件。
昆明翠湖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昆明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促进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2. 正文2.1 昆明翠湖的形成昆明翠湖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处人工湖泊,位于昆明市中心西山区。
翠湖原是一个泥炭地区,地势较低,曾经是一片沼泽地。
1950年,因需要治理防洪和供水,当地政府启动了翠湖的修建计划。
修建过程中采取了大规模的土地填埋和植被清理工作,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翠湖。
修建翠湖的初衷是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翠湖逐渐成为了昆明市的一处重要旅游景点。
现在,翠湖周围被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休闲公园,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风景、垂钓、游船等。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本次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旨在了解公园内设施、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同时对公园管理和服务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完善公园管理和提升游客体验提供依据。
调研团队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239份有效问卷,并对公园主要设施和景观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一、设施状况1.厕所调研结果显示,公园内的厕所设施较为齐全,但是卫生状况普遍不太理想。
近50%的受访者认为厕所卫生一般,约有1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不卫生。
此外,厕所内没有提供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这也是值得改善的地方。
2.游乐设施根据调查结果,公园内的游乐设施不够丰富,大多数游客对游乐设施的评价只有一般。
受访者普遍反映,公园内的游乐设施较为陈旧,需要进行更换和更新。
3.休息设施公园内的休息设施相对较好,草坪和休息亭是游客主要的休息场所,得到了超过80%的游客认可。
同时,不少游客反映希望公园能够配备更多的垃圾桶和饮水设施,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二、景观状况1.园林景观翠湖公园的园林景观得到了广大游客的高度认可,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景色优美、环境清新。
尤其是春季赏花时期,园内的花海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2.水体景观水体是翠湖公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游客最为关注的景点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翠湖水质较好,景色宜人。
不过,部分游客反映翠湖中的垃圾处理需要加强,希望公园加强保洁工作。
3.文化景观翠湖公园作为昆明市的重要文化景区,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不少游客对公园内的文化景点如荷花池、中远古文化站等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三、管理和服务1.管理翠湖公园的管理得到了游客的普遍认可,超过80%的受访者对管理方面的评价比较好。
其中,公园内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维护得到了游客的特别关注,被认为是管理方面需要持续加强的方向。
2.服务翠湖公园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游客的高度评价。
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公园内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较好。
特别是部分游客对公园内免费提供的音乐喷泉和水秀表演表现出了极大的满意度。
城市公共艺术——以翠湖公园为例

怡碧
静波
幽涟
雅漪
之,
感杨
。柳
翠拖
湖青
面,
积雕
梁
画
公 顷 , 其 中 水
栋 , 姹 紫 嫣 红
互 绵 亘 , 分 湖 为 四 , 堤 畔 遍 植 柳 树 , 湖 内 多 种 荷 花 , “ 翠 堤 春 晓
)
(
翠 湖 公 园 公 共 开 放 式 公 园 , 位 于 昆 明 市 中 心 园 中 两 道 长 堤 相
精神追求。因为它的存在,昆明人学会了在庸
常的日子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速度,
用自己的步调,与这片平静温婉的湖水磨擦出
热度,让空气中都弥漫诗意。
翠湖标榜的是这个城市的格调。它像春梦一样 ,成为了精神意义的湖。而昆明也因此有了媚 眼如丝。
“这里好在可以自由进出,海鸥也是一道美丽 的风景线。”两个跳舞的女士说,“又漂亮又 宽敞。”说着,擦擦额头上的汗继续运动。
公园的管理者们,为了让翠湖充分体现出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景观,在湖中放养野鸭, 让它们在翠湖定居,为游客又增加了一道悦目 的景观。到目前为止,定居翠湖的野鸭 适应 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已开始繁殖第二代、第三 代,不久的将来,翠湖就会出现野鸭成群戏水 中的靓丽风景。
云南的“机器水”之源
云南的第一座自来水厂就诞生在翠湖。 1916 年9月水厂破土动工,1917年8月建 成,总投资20余万银元。1918年5月2日, 自来水首次亮相昆明,百姓称之为“机器水” ,水源为翠湖九龙池。
四.翠湖在城市中的形象
春城明眸
翠湖公园分为五个景区,东北面是个竹林 岛,常有人在此对歌。要想听民间小调 或练歌吊嗓,竹林岛是个绝好的去处。
东南面是金鱼岛,这里绿荫掩映、花草繁 茂、环境清幽,是情侣们青睐的幽会之 地,故此金鱼岛又叫情人岛;中部为“ 湖心亭”(在湖心岛处)景区, 这里亭 台楼榭与曲廊相连环绕着一池清水,清 朝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所建的“观鱼 楼”就在这里;在湖心亭东面“唐堤” 右侧是“水月轩”;湖心亭西南面是西 南岛(又叫棕榈岛),岛上棕榈成林、 绿草如茵,遍植的龙舌兰,托出了一派 亚热带风光。
全域旅游背景下昆明翠湖公园游憩圈空间结构研究

一、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旅游素质的提升,中国旅游正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过渡,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团队包价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具备一定出游经验和经济能力的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组织和游憩方式的需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以散客和自助方式进行旅游活动;国民休假制度和旅游交通发展使旅游者的出行几率、出行半径和逗留时长显现扩大化;旅游目的地居民在本地的休闲娱乐需求不断提高,原住民与旅游者的角色界定日趋模糊。
新业态下的旅游活动从观光、度假、商务等传统行为向休闲、娱乐、美食、购物、猎奇、探险等多元化项目拓展,而且旅游者更注重包括交通工具、酒店服务、目的地社交等环节的旅游全过程体验,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需求不断增加。
旅游核心竞争力由传统的景区(点)竞争转向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实力和产品结构的竞争。
旅游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旅游需求侧日趋成熟的旅游经验和日益丰富的旅游需求,对城市旅游供给侧提出更高的要求。
旅游者行为的全域化特征,倒逼旅游空间结构的全域化变革与创新,城市公园游憩活动才能吸引更多游憩者加入体验和消费,获取更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城市公园游憩圈(Recreation Circle of Ur⁃ban Park )是指以城市公园为核心并辐射周边区域的,可供游憩者进入的,具有休息、交往、锻炼、娱乐、购物、观光、旅游等游憩功能的开放空间、建筑物及设施。
[1]以全景、全时、全业和全民为特征的游憩行为,是当代旅游活动中活跃和复杂的系统。
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经济基础、原住民特质、游客需求等因素均会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全域旅游”的空间结构和要素设计。
全域旅游背景下昆明翠湖公园游憩圈空间结构研究焦云宏(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221)摘要: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城市公园是城市游憩活动的核心空间。
在对昆明的典型城市公园翠湖公园游憩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全域旅游背景下,以城市公园为中心进行游憩资源圈层空间结构布局是满足现代游憩者游憩需求的重要举措。
翠湖公园调研报告

[键入公司名称]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翠湖公园调研报告学院:城市学院班级:11城规E班姓名:李世鹏学号:1140719283[选取日期][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翠湖公园调研报告简介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五华山西麓,云南大学正门对面,原名菜海子。
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亦因湖东北曾有九个出水泉眼,又名"九龙池"。
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
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
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很有特色。
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
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
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
人们称之为“镶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颗绿宝石”。
翠湖公园总平图翠湖公园交通图道路设计公园以湖为主,人们除了在水中划船戏水之外,大多数的活动是在各个岛或者半岛状的陆地上游憩。
翠湖公园的道路体系起到引导游人、连接各分区即各个岛的功能。
公园的主路宽为4~5 m,周边配置高大乔木,以柳树为主结合花境和花坛,路两边临湖的地方设置休息座椅,依托附近种植高大的阔叶树以利于遮荫。
次要道路宽度在2~3 m之间,联系各个分区和各个广场,次要道路周边布置茶室、桂花林、芭蕉林等景点,并利用分区的景色丰富道路景观。
小道的布置在整个公园中较少,以石步、汀布、石板小道的形式出现。
公园在改建之后,将过去封闭的场所开放,并修建更多的道路连接各个分区,形成环路体系。
整个公园各个分区连接紧密,趣味性较强,景观特色突出。
分区景观设计公园本身作为古典城市公园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只有景观分区。
古代设计者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景观变化和节奏变化,疏密结合,形成不同开放以及闭合的空间。
昆明翠湖水系调研报告

昆明翠湖水系调研报告昆明翠湖水系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
翠湖位于昆明市市区东北部,是昆明市的一个重要水体景观。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昆明翠湖水系的水质状况、生态环境以及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为昆明翠湖水系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实地考察昆明翠湖水系的水域状况、周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随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三、调研内容和结果1. 水质状况调研在实地考察中,我们选择了翠湖的几个重要水域点进行水质采样并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翠湖水体的总氮、总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体透明度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周边居民、商业和旅游开发活动导致的人为污染有关。
2. 生态环境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翠湖周边的植被状况较好,水中有多种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存在。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沿湖岸的部分区域存在乱扔垃圾、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问题,这对翠湖水系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3. 相关保护措施调研我们调研了昆明市政府制定的相关保护措施和管理政策。
据了解,昆明市政府高度重视翠湖水系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水质监测、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湿地等方面的工作。
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对周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管理力度。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昆明翠湖水系的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翠湖水体存在中度富营养化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营养物质输入。
同时,需要加大对周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保护翠湖水系的生态环境。
昆明市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保护措施和管理政策,但还需要加强执行和监督力度,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
五、建议1. 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水质状况。
2. 加大对周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湿地的保护。
昆明的翠湖公园范文

昆明的翠湖公园范文翠湖公园是昆明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昆明市区的西南部,紧邻西山风景区。
公园占地面积广阔,风景优美,是游客们休闲游玩的理想场所。
以下是一篇关于翠湖公园的详细介绍,篇幅大致为____字。
第一章:引言昆明位于中国的西南部,素有“春城”的美称。
这个城市有着温暖的气候和壮观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到来。
翠湖公园是昆明市的一个著名景点,它位于昆明市区的西南部,紧邻西山风景区。
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背景,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翠湖公园的风景和文化特点,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第二章:地理位置和交通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的西南部,紧邻西山风景区。
公园距离昆明市中心约20公里,交通便利。
乘坐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翠湖公园的门口,也可以乘坐出租车前往。
如果选择自驾游,可以从昆明市中心沿西山大道向西行驶,经过大观楼和龙门村就能抵达公园。
公园内还设有停车场,方便游客停放车辆。
第三章:自然景观翠湖公园的自然景观非常优美,被誉为昆明市的“绿肺”。
公园内有着广阔的湖泊和山水相依的景观,以及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在公园内漫步,可以欣赏到碧波荡漾的湖水、婀娜多姿的花草、青山绿树等美丽的景色。
翠湖公园的核心景点是翠湖。
翠湖是一个人工湖泊,由一个大湖和几个小湖组成,湖水清澈见底。
湖岸边建有长廊和亭台,供游客休息和观景。
湖水中心还设有一个小岛,名为孤岛,可以乘船前往。
从孤岛上可以俯瞰整个翠湖,景色十分壮观。
除了翠湖,公园内还有各种假山、溪流、花坛等景观。
假山造型各异,有的如龙如虎,有的如仙如佛,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
溪流蜿蜒曲折,穿行在山间,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
花坛里种植了各种花卉,有的花儿开得艳丽动人,有的花儿绽放时带有淡淡的香气,给人一种愉悦和愉快的感觉。
第四章:文化背景翠湖公园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元素。
公园内有一座传统的中国园林式建筑,名为融阳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
一、翠湖公园概况: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城西南,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翠
面积21(6公顷,其中水面15公顷,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湖
古典建筑园林(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
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
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
初正式定名为翠湖。
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
陆地面积中建筑占30%,道路广场占16%,绿化用地占81%。
翠湖公园历
史悠久,由于位置适中,地势平坦,长年游人不断。
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
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
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
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
是海心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
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在翠湖栖息。
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
二、园林中小品调研
1、园林中座椅
对于座椅来说:1座椅在公园中各种类型休闲者的需要; ?
2座椅的放置方式是多样的,方便人们观看美景,观?
察他人以及相互交流;
3?座椅在遮荫和有阳光的地方分别放置,供人们选择的余地(在落叶树下,以便在冬季可以晒到太阳,夏季可以遮荫。
4在距离活动区较远的地方,布置座椅为人们提供安?
静休息的场所;
翠湖公园中1公园没有放置带有座椅的桌子,不方便午餐时间在?
附近工作的人在公园就餐以及一些老年人在此打牌等;2其次作为一?座较为古典的园林建筑,其座椅的材质尽量选择看起来暖和的材料(比如木头),而在公园中放置了如上图所示的塑料和钢铁的座椅,与整座
公园的特点不相符,也不是人们喜欢的座椅~3在儿童娱乐区也没有照顾孩子的大人们提供座椅;4还有公园没有为残疾人??提供方便他们到达的桌子和座椅,这点不够人性化~
解决:把公园中的塑料椅子换成木质的或石材的,使其能够与公园整体相匹配。
还有增设一些方便残疾人的各种座椅~ 2、园林中垃圾桶
公园中应布置足够的垃圾桶;垃圾桶放置的位
置应具有可达性;垃圾桶树的形状和树的颜色与公园整体相匹配,和谐。
三、翠湖公园主要人群调研
由于翠湖公园是开放式公园,其主要人群集中在老年人以及老年人所带幼年儿童。
在天气好的日子里,很多老人会来公园里休闲(他们大都有固定的娱乐项目(唱歌、打牌、钓鱼、闲聊等)和场所(有休息设施的地点),一般会从早上一直呆到晚上(还有部分老人会带着孙子,孙女来公园里散步和娱乐(这部分人一般会在公园外围的儿童游乐区和翠湖边,时问不固定。
当然,除了老年人以及幼年儿童之外,还有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和学生。
学生一般会在课后或是傍晚
来公园里散步或聊天,他们没有固定的娱乐项目和场所。
通常会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读书,交谈,附近居民因为居住在附近,基本上每天都会在
公园休闲(早上会有人在公园锻炼身体(慢跑、做操
等),傍晚大部分居民会出来散步,有的还带着狗出来溜狗等。
四、公园中道路的调研
道路系统能够引导人们方便的到达各个景
区、座位区或观看区;道路组织能够为人们提供超
近路穿过公园的机会以及能够让行人经过而不参与
到社交活动中去;公园中设计考虑到了老年人集幼年儿童,为他们提供一条或多条坡度变化不大的坡道或步行
道;步道的铺装用了防滑,防目眩的材质。
但是,翠湖公园没有利用铺装的变化来显示高程的变化,
道路的交叉口及用途的改变。
还有道路虽然能够引导人群到
达指定的区域,但是过于单一,缺乏散步线路。
缺乏一条能够贯穿整座公园的道路。
人在游览公园时,不能够轻易的把整座
公园看完,会感觉不知道到哪了,常常会晕头转向。
从而打击人
对这座公园的兴趣。
五、公园中建筑调研
翠湖公园中建筑主要有各种亭子、供游客休息的走廊、莲花禅院建筑群、人工雕塑以及一些茶室、零售商店等。
莲花禅
院建筑群作为公园中的主体建筑,是翠湖公园中的标志性建筑,它古式的建筑形式体现这这座公园的历史。
其主体的土黄色与公园相得益彰。
上面爬满植物的走廊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外面酷热难耐,里面却凉爽无比,人们可以在里面休息、交流、学习、娱乐等等。
一个由矮墙简单隔离出的空间,墙
面是不同的简单几何形状组成,颇具艺
术气息。
在这一个小空间里,这里是安
静的所在,因此这里可以让老年人来这
里锻炼、休息。
由于在各面强边上种植
了许多植物,这里面很安静,不被外界
打扰。
很适合一些老年人的锻炼。
公园中海鸥的雕塑。
为了纪念每年冬
季大量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中一
部分在翠湖栖息的海鸥而建造的。
为公
园增加了艺术气息。
公园中的小商店——方便了游客在公园中购买小东西的需求。
其木制的建筑,很好的与整体公园相互配合。
木材的选择是一个明智的原则。
六、主要对公园中茶室的调研
许多公园中都少不了茶室这个既休息又娱乐的好场所。
翠湖公园外、里都有大大小小、形式不一的茶室,这里主要调研了翠湖公园里的茶室。
里面有两处,一处比较简单、一处比较现代。
1. 这处茶室材质主要为木材,与公园整体及主体建筑相匹
配,没有不适合地方。
其建筑面积、建筑高度都可以用
“小巧玲珑”来形容,没有占用公园太大面积,也不影
响游客游玩。
其座椅的摆放和院子中的树很好的结合,
树可以为前来饮茶的乘凉,那是一种很惬意的事。
其不
足之处在于冬天时外面比较冷,很少有游客前来。
建议
可以弄一个透明的较小的维和合空间,刚好可以把桌椅维合起
来,当然这个透明的维合空间是可以透风的,这样冬天时将其“套”上去就行。
夏天拿了就OK。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不足就是: 人天生就喜欢和水打交道,而这处茶室濒临水不明显,应该在水
边建木质栅栏,然后在其旁边摆放供喝茶的桌椅。
2.这处茶室也是主要由木材组成,其主要特点是比较大,还有就是在墙面上开了透明的玻璃窗,这可以使人们便在里面喝
茶边看外面的风景,是人惬意的歇息。
透过窗子我们可以看到,
里面装修的比较现代,都是现代这些沙发啊之类的,其栏杆采
用的是钢筋的材质,这与整个公园的特性不和谐,太突兀。
里
面共喝茶的桌椅太现代,刚开始就定义的这座公园是为一座古
典园林建筑,既然是古典的,加上这些现代的元素显得太突兀了。
其次,其建在水边,就应该在靠水那一侧建一个比较宽的长
廊建筑,人们可以在水边喝茶聊天,看水上的景色。
七、总体分析
成功之处:分区较为合理,能将不同目的的人群分散开;自然景色很美(冬天翠湖和红嘴鸥成为公园的一大亮点;景区的标识牌较为清晰,能让第一次来公园的人了解公园的历史文化和公园布局( 在公园的四周设有多个出入口,便于人群进出;道路分级明确,能较明确的指引人群到达景点;沿道路和湖边排列的座椅给来此休闲的人群提供了观赏景色的视点及休憩的场所;
不足之处:已有的休息设施缺乏围合,私密性和安全感不够;道路虽然能够引导人群到达指定的区域,但是过于单一,缺乏散步的道路:沿路或湖边设的坐椅有些缺少大树,在太阳照射强烈的时候没办法使用;公园维护水平不够;对于残疾人而设的设施不够完善,有些地方残疾人无法到达。
解决方案:用树或者矮墙或其它合理的东西对公园里的休息设施围合,增强其私密性和安全性~规划一条贯穿整个公园各个景点的小道,方面人们游玩公园.可以考虑移植一部分大树到公园沿途,然后再大树下面设立供休息的凳子(木质)。
可以在公园里设捐款箱,所捐来的款项用于公园的维护以及多设立供残疾人专用的公共设施~
调研人——叶建军
2010年9月9号
[1]车生泉。
郑丽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二)[J](园林,2004,(5):22,23(
[2]徐磊青。
等(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o02(
[3]杨盖尔著,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刺其敏,张丽安(城市母语[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5]魏志芬,王玉沽(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中国园林,2000,(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