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研究

封毅

〔内容摘要〕六盘水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山区群众生活极不稳定,贫困异常突出。本文结合国发2号文件,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六盘水市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了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路径

〔作者介绍〕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六盘水是最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山区石灰岩成土艰难、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突出,山区经济发展缓慢,群众贫困面较大,因此,探索如何发展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将是破解我市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一、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优势和劣势

(一)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优势

1、水资源优势。六盘水处于珠江、长江水系上游的分水岭地区,珠江水系57条,乌江水系14条,其中10公里以上河流43条,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窄,水流急,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是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和扶贫攻坚必备的重要条件。

2、气候资源优势。六盘水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体气候变化幅度不大,年均气温在13-14℃,夏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均降雨量1244毫米,无霜期230-300天,其“立体气候”显示:通常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既适宜多种林木和农作物生长,又适宜生态避暑旅游。因此,发展相应的生态立体农业、乡村旅游,是扶贫攻坚和统筹城乡的重要内容。

3、生物资源优势。六盘水喀斯特地理气候形成了众多的野生植物种类,按用途可分为药用类、牧草类、果类及其它4个类型。科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既是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的题中之义,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4、矿产资源优势。六盘水喀斯特地理地质的形成,成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30余种。其中,煤炭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80亿吨,并有4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储量,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科学开发利用这些矿产资源,必将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大力反哺农业、带动农村,对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山区贫困群众实施有计划的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为发展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和扶贫攻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5、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六盘水喀斯特地理地质环境和条件,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岩溶风光,有世界垂直深度424米的第一“竖井”,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妥乐村千株连片古银杏,有保基乡连片六千亩第四纪冰川遗留的、国际公认濒临灭绝的一级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红豆杉,有徐霞客记载的神奇碧云洞、丹霞山,有揭示古人类演进的盘县大洞、水城硝灰洞、六枝桃花洞遗址等等。保护利用这些岩溶地质地理景观,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必将为统筹城乡、扶贫攻坚增添新活力、

新途径。

(二)六盘水市喀什特山区生态环境劣势

1、喀斯特地质成土过程缓慢,土地资源显得十分宝贵。六盘水喀斯特岩溶地质成土艰难、土层浅薄、生态脆弱,并且山多地少,山体极易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而土地资源匮乏,又常出现陡坡开垦现象。因此,如何把山地环境治理、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是个重大课题。

2、喀斯特地质易旱灾、易造成工程性缺水。六盘水尽管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但由于裂隙、暗河、漏斗、落水坑等较多,致使岩溶皱褶区地层易漏水、保水力差,遇到旱灾,农作物产量低,甚至有的地方颗粒无收。加之水利设施不健全,常出现工程性缺水状况。为此,大力修建山区水库、人工湖、蓄水池,解决缺水问题,对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和扶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喀斯特山区基础设施设建难度大、代价高。由于六盘水坐落高原喀斯特山区,山高坡陡、山峦叠嶂、连绵起伏,并且山谷深邃、峡谷众多、沟壑纵横,因此修建公路、铁路、水利设施、产业园区和城镇等基础设施的难度和代价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相对缓慢、滞后。因此,只有主动抢抓机遇,用活用好用足已有政策,积极争取新政策,才能加速改变产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为推进扶贫攻坚创造条件。

二、六盘水市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路径探索

(一)生态化发展。根据喀斯特地貌生态十分脆弱的特点,按照“生态协调、立体发展、循环再生、高效持续、生活改善、整体脱贫”的原则,发展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导向的山区现代立体农业、实施必要的生态移民搬迁。如果山区农民的生存问题不解决、不脱贫,各种为生存而导致的石漠化、水土流失现象就难于根治。因此,必须坚持尊重规律、和谐发展的原则,从不断改善山区农民的生存、生产、生活入手,把治理生态环境与改善民生、扶贫攻坚和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紧密结合起来。

(二)立体化发展。根据喀斯特山区地理地质特点,按照“多功能农业、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对山上山下,山里山外,水库溪坝,立体分层,多元开发,综合利用,使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林牧农渔副全面协调而持续发展,形成山区“种养加、农工商、产加销”为一体的农业经济与生态共赢的现代立体农业体系。一是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复合种养、立体综合发展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方式。二是创建一批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基地、园区,推行不同环境条件下林农、林经、林菌、林药、林果、林草畜、林旅游等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方式,推进间作套种、错季种植等立体种植措施来提高复种指数、产出率,推广“养殖、沼气、种植、居住”四位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融水库建设、自然风光、田园景观、农庄生活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三是把开发利用山里的矿藏和反哺“三农”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山区现代立体农业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速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三)科技化发展。就是根据喀斯特山区的地理地质、自然资源等特点和发展需求,坚持“科技支撑”原则,创新山区农业科技体制和激励机制,把山区科技利用和科技研发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凸显科技利用和研发效应。只有强化农业科技投入、推广、研发和管理力度,才能推进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

(四)规模化发展。就是根据喀斯特地理条件和山多地少的实际,坚持农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项目化”原则,以山区高效农业为目标、农业基地和园区

为载体,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装备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实行农业“项目规模化、生产高效化、组织合作化、管理企业化、发展品牌化”和“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战略,形成生态立体农业结构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新局面。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条件是土地流转。随着六盘水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山区农民的生存生产生活观念日益更新,离土离乡的农民日渐增多,土地流转需求日臻强烈,因此要创造更加适合山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制度条件。一要积极建立流转机制,建立城镇工商企业与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户、农户与农业大户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建立吸引龙头企业入住的发展机制,根据龙头企业的资金实力、能带动农户的多少和效益保障等情况,给予龙头企业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融资扶持。二要搭建流转平台,建立县区、乡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机构和组织,完善流转制度,设置流转信息咨询,健全流转服务窗口,在政策和资金上首先给予具备相应条件、具有示范作用的乡村、农业基地和园区倾斜扶持。三要创新流转方式,可采取农业专业协会助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入股合作经营型、集体开发推进型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尤其要探索引导农户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形成“土地变股权、农户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收益方式,这能让农民“守土”有利、“离土”不失利。通过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提升农业效益,推进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

(五)合作化发展。针对喀斯特山区农户农业经营普遍分散的情况,用“合作化理念”,按照“自愿、互惠”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提升山区农业发展、农民进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没有强大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专业协会,就没有农业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用合作化理念提升山区农民进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就是要适应山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客观需要,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把农村分散的个体劳动者有机组织起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实现山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组织创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两个轮子,是用合作化理念组织农民进市场的两大载体。一要通过市场和政策导向、通过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以及引资引项引人才,壮大新的农业市场主体即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二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机制,如“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等发展形式和利益连接机制,使其达到组织农民、整合资源、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的目标。

(六)企业化发展。就是针对喀斯特山区农业经营落后的实际,应用“企业化理念”全方位把贸工农、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等相关部门衔接起来,以商贸大思路统筹推进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山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经营的企业化、产业化。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不但是农业与工商业的最佳结合点,而且是衔接农业与工商业的最佳链条。以加工销售带动种养业,强化产业链,才能提升农业增加值和比较效益,促使农业与工商业互利互惠、互动发展。因此,一要统筹城乡一二三产业,强化城乡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度,加速城乡一二三产业对接,促使“三农”的小生产方式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二要加速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进入农村,并通过科技创新和产权创新提升农业与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农业与城镇工商业的融合度,进而引领农业企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化、产业化,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

趋势,其核心是将各自独立作战的农户按自愿原则提升到公司体制下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高度。农业生产企业化,强调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市场微观主体的培育、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和对传统小农经营方式的杨弃;农业产业化则强调农业的纵向一体化经营和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二者有机融合是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的必然走势、基本条件。

(七)品牌化发展。就是对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通过结构调优、品种选优、产品创优,因地制宜的创建一批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品牌。山区农业品牌化发展,是促进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山区农业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山区农产品绿色水平、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山区农业增效、农村增收、农民脱贫的重要举措。为此,坚持“农民主体、市场导向、企业带动、政府推动”的方针,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贸工农、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的思路,加速“龙头企业品牌”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商标农业,有计划有重点推进山区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认证,积极培育、发展、保护特色农业品牌,创立国家、省市优质农产品系列品牌,拓展农业品牌市场。

(八)市场化发展。就是依据喀斯特山区整体资源优势、特点、地域特色,瞄准市场需求和城市餐桌,一头连基地,一头连市场,“山外抓市场,山腰建基地,山下搞加工”,把“贸工农、农工商、产加销”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山区农业市场化发展。一是把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脉博,用市场规律、市场信息和政策引导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都市农业开发,创建一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山区农业基地、园区,创建、培育和引进相应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建立相应的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满足轻工业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需要,走出一条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二是按照市场规律统筹都市农业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实现农业资源开发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山区农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当前,关键是畅通和健全都市农业市场,促进农业商品生产和生产要素流动,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现阶段,一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土地市场,通过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二要着眼于统筹城乡资金市场,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村贷款,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健全农村国有和民间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村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三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市场。当务之急是要清除对农民进入企业、工厂、城镇就业的种种限制,保障农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就业多元化、农业发展生态化、规模化、市场化。

总之,实现喀斯特山区扶贫攻坚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要以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为方向,以构建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体系为路径,以建立同山区相适应的农村现代化发展体制机制为路基,用现代科学理念、科学技术、经营形式和发展方式壮大农业、发展农村,用农民的“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激励农民、推进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带动农业、转移农民。

平时作业——浅谈立体农业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农业生态模式——浅谈立体农业 课程名称:农业生态学 任课教师:杨瑞吉 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班级:2013级1班 学号:222013326032026 姓名:蒙姜宇 成绩: 2014年11月19日

农业生态模式——浅谈立体农业 蒙姜宇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关于立体农业这一学术名词,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由于近些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相关研究人员积极倡议建立立体农业模式。本文以立体农业的定义、历史发展、模式和特点及作用这五大方面来浅谈立体农业。 关键词:立体农业定义历史模式特点作用 一、关于立体农业的定义 关于立体农业的定义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如在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收后种菜等。鸭河口库区,水库水面发展网箱养鱼、银鱼养殖及库汊养鱼开发,环库发展猪鸡水禽立体养殖,这也是立体农业的典型。 还有其他的定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经过以上分析,可把立体农业的概念总结如下: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二、我国立体农业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立体农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立体农业最早产生农作物的间作套种,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养鱼、基面栽桑、植蔗、种植瓜果蔬菜或饲草,形成“桑基鱼立体农业塘”、“蔗基鱼塘”或“果基鱼塘”等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立体农业。但对中国立体农业的研究仅10多年历史,其理论还处于探索阶

贵州喀斯特文化

贵州喀斯特文化简述 一、喀斯特一词来源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 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1、地表喀斯特形态 溶沟和石芽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动,由溶蚀、侵蚀形成的许多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叫石芽。石林:这是一种高大的石芽,高达20-30米,密布如林,故称石林。它是由于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峰丛、峰林和孤峰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 溶斗和溶蚀洼地溶斗是岩溶区地表圆形或椭圆形的洼地,溶蚀洼地是由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若溶斗和溶蚀洼地底部的通道被堵塞,可积水成塘,大的可以形成岩溶湖。 喀斯特地下溶洞景观(20张) 落水洞、干谷和盲谷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随坍塌而形成。在河道中的落水洞,常使河水会部汇入地下,使河水断流形成干谷或盲谷。 2、地下喀斯特形态 溶洞: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 二、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喀斯特地貌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_任海

第25卷 第3期热 带 地 理 V o l .25,N o .3   2005年9月 TRO P I CA L G E OG RAPHY Sep .,2005   收稿日期:2005-02-22;修订日期:2005-03-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00025);中科院项目(STZ -01-3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3031,021627)资助 作者简介:任海(1970-),男,湖北黄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E -m ail )renh ai @s ci b .ac .cn 。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 任 海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摘 要:喀斯特石漠化一般经历顶极植被-灌草丛-石漠等3个阶段。在这一退化过程中喀斯特石漠化对环境的选择性导致喜Ca 、耐旱和岩生性的植物生存,而生物量的移出和耐荫树种消退是退化的关键因素。退化过程中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形成正反馈关系,并具有退化方向上的一致性、退化过程的非同步性和退化速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喀斯特植被恢复时,其恢复对策经历了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直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包括自然恢复、人工恢复与复合农林业综合治理技术。喀斯特区域恢复的核心是整体人地系统的生态优化。提出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恢复研究的重点是适应性恢复与适应性管理的基础理论问题。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适应性恢复;适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X 171.4;P9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5)03-0195-06 我国分布有裸露、覆盖、埋藏等3类喀斯特,面积 约344.3×106k m 2 ,其中裸露型喀斯特面积90.7×104 k m 2 ,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三 省区裸露喀斯特分布面积328.4×104km 2 ,占三省总 面积的40.7%[1-4] 。根据《中国岩溶研究》,按地质年代、分布地域和主要地貌景观特征,可将我国石漠化土地划分为扬子准地台元古代至中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华南褶皱系晚古代及中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滇西褶皱系古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等3个岩溶 区,13个亚区[4,5] 。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上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森林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严重退化,基岩大面积裸露, 最终形成石漠化的面积达46.3×104k m 2 ,短期内有 潜在石漠化严重的趋势的土地达87.6×104km 2 。全国石漠化区域共涉及429个县,总人口约1.3亿[1-3]。石漠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喀斯特是一种易受干扰而遭破坏的脆弱生态环境,对环境因素改变反应灵敏,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和生产力波动较大,被学术界定为世界上主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同时喀斯特也面临着贫困与环 境恶化的双重难题[6-8]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根据石山荒漠化是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特点提出了石化、石山荒漠化、石质荒 漠化等概念,随后袁道先、屠玉麟、王世杰等分别探讨 了石漠化的定义[9-11] ,概括如下: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量恢复研究与示范。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进展,为下一阶段的喀斯特生态系统适应性恢复与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喀斯特研究概况 国际上早期的喀斯特研究以欧洲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喀斯特的地质成因、地貌特征、水文特征、发育过程作了地理、地质综合研究。随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喀斯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喀斯特洞穴和喀斯特发育理论等做了大量研究[6,12-14] 。自1973年Leg rand 在Sc i e nce 上发表 了文章[15] 后,喀斯特区地面塌陷、森林退化、旱涝灾害、原生环境中的水质等生态环境问题受到重视。在此期间,国际上对马来半岛、美国卡罗来纳、新西兰和南非喀斯特地区以及德国的So l n hofen 石灰岩地区也已开展了一些石灰岩植物区系的形成及其生 理生态研究工作[16,17]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有关 DOI 牶牨牥牣牨牫牪牳牬牤j 牣cn ki 牣rd dl 牣牥牥牥牰牭牱

【概念区分】精准农业、立体农业、垂直农业

【概念区分】精准农业、立体农业、垂直农业 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循环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伴随着技术的腾飞和农业资源的日益紧缺,更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农业形式不断涌现,如精准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垂直农业、白色农业等等。 这些听上去有点高级的名词看似专业,但并不难理解,其中有很多在已经被运用在了实际的生产中。 精准农业 【专业解释】“精确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 P S)、地理信息系统(G I S)、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C D S)、遥感(R S)、变率处理设备 (V R T)和决策支持系统(D S S)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域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大白话】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业进行定位、定时、定量的耕 作。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农作物有针对性地采用最合理的耕种方式,以提高产量、节约成本、降低风险。现在常见的现代化农 具,包括自动驾驶控制设备、卫星导航定位、小型植保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都是精准农业的应用工具。 立体农业 【专业解释】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 m i t 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 【大白话】其实从20世纪初期提出的立体农业时至今日也不过如是,无非就是要求对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如林地的株间、行间混交和带状、块状混交;水体的混养、层养、套养、兼养等均属之。再如在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收后种菜等,都是立体农业的种植方式。鸭河口库区,水库水面发展网箱养鱼、银鱼养殖及库汊养鱼开发,环库发展猪鸡水禽立体养殖,这也是立体农业的典型。 生态农业 【专业解释】生态农业简称E C 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

贵州山区河流形成的原因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河流 摘要:贵州是世界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地貌类型发育齐全, 成因复杂,景观雄伟壮丽,也因此贵州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生态环境脆弱、石质化严重;同时,贵州属于丰水多雨地区,一到雨季,河水流量大增,河谷被严重冲刷;而且,贵州地势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呈阶梯状递降,局部地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汹涌,下蚀作用严重;再加上山区河床基岩体中的软弱结构面如层面、裂隙面、断层面、不整合面和火成岩侵入接触面的发育状况,特别是其产状以及岩性的差异,使得贵州山区的河流九里十八弯、深峡幽谷、瀑布成群。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碳酸盐岩冲刷下蚀山区河床 引言 贵州境内河流密布,总长度11270公里;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有93条,以乌蒙山——苗岭为分水岭,分属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各占全省面积的65.7%和34.3%【1】。人们向来喜欢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来形容贵州,贵州的山,时而层峦叠嶂,时而千沟万壑,这样的地形地貌造成了贵州的河流在平面上的蜿蜒曲折,千转百回;而在垂直方向上,河谷深邃,瀑布成群,使得贵州风光无限好,游人如织。了解贵州山区河流形成的原因,对保护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开发旅游业有重要作用。 贵州喀斯特山区河流的特点 喀斯特地区河流上游河谷深而陡,河流落差大,受到河流下蚀严重,往往出现“一线天”或天生桥的自然奇观。受侵蚀的溶洞水、地下暗河有时会与地表径流汇合,形成河流的源头。喀斯特地区河流易受侵蚀,当形成较大坡降时便有可能形成瀑布。久旱遇雨时,受风化的岩石会坍塌进而被水冲走,从而带走大量泥沙,造成河流下游淤积,增加水库集沙蓄水的压力。 贵州喀斯特山区河流的成因 1.地质结构和水力条件的影响。贵州境内地质构造多样,旋钮变形的褶皱复杂,这为河流的侵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断层的活动使河谷提升或下沉,构成河岸的悬崖峭壁。贵州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的省区之一, 境内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13 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 ,全省有94.6%的人居住在喀斯特地区。【2】构成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和白云岩相对不稳定,容易风化,极易受到侵蚀。上游区河谷的纵向坡度较陡河流流速较大,河流以河水自身重力的能量向下冲蚀河床,同时河水中携带大量的砂砾直接冲击、磨蚀河床,使河谷不断加深,呈V字型。[3] 2.岩层成分的因素。在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河床及以下岩层,由于本身地质结构原因或受到岩溶水侵蚀程度不同而形成孔洞。不管属何种成因, 一旦河床中出现横向陡坎, 形成瀑布, 河流的势能就在这里集中转化, 大量消耗。水流随下落而加速, 当溅落到坎脚的河面时就产生冲击, 水花四散、水雾上飘。在进入河流水体后, 还产生复杂的涡动水流。这些过程强烈地影响了瀑布附近的地貌发育, 塑造出瀑布地段特有的地形。[4] 3.岩溶水的影响。贵州处在岩溶化高原中,岩层孔隙数量大且多,暗河、溶洞分布较广,岩溶水丰富,赋存条件复杂,偶尔会出现小溪或小河突然消失或突然出现的情况。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结合相关文章的描述,此毕业论文对喀斯特地貌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1)由于喀斯特地形的限制和地表的破碎,地形相对平坦、聚落发展相对较好的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分布集聚性仍然不强,总体上分散,聚落形态复杂。 (2)喀斯特地貌决定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的空间格局特点及演变规律,聚落主要分布在喀斯特盆地、洼地等负地貌和溶丘、溶原、峰林等正地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聚落规模逐渐增加,局部呈现集聚并随着喀斯特地表地貌和组合地貌的形态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一般来说,低海拔、无坡向坡度或坡度较低的地势平坦区域聚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且较为连续,地形起伏地区聚落分布分散,喀斯特正地貌边缘有聚落低程度集聚,集聚形式上沿着等高线向外逐渐增加。 (3)喀斯特高原瓮地区聚落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无论是数量上或是面积上都有所增加,且增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水平空间上,聚落形态变化明显,居民点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分布越来越聚集,景观格局不断趋于复杂,但到一定程度后,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一定继续增加,体现了喀斯特地貌对聚落空间发展的限制。 (4)垂直宅问分布是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空间的主要特点,并加剧了聚落空间格局的复杂性。垂直空间上,聚落主要集聚在低海拔范围内,并逐渐向高海拔地区增加,但各个海拔范围的变化不尽相同,低海拔区域内聚落比蘑呈现逐年增加后又减少的趋势,体现了当居住空间受限后,聚落逐渐向海拔较高的区域蔓延规律。坡度上,聚落主要分布在无坡度的平坡地带,其次是坡度平缓地带。随着平缓地带居住空问的有限(聚落开始向坡度较高的地带蔓延,陡坡和较陡坡的聚落规模和所占比重都有所增加,极陡坡开始有一定比重的聚落分布。坡向上,聚落以分布在无

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考点汇总

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考点汇总 概念: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形成条件: (1)具有流动的水 (最好是湿热气候可以加速反应) (2)岩石具有可溶性 (大多数是碳酸类盐和硫酸类盐,例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3)水的溶蚀作用 典型地区: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但多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1 ①云贵的喀斯特是好辨认的,由于云贵高原的地质条件比广西复杂得多,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 例如:云南省的路南石林

由于云南省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很大一部分流入地下,所以哪怕云南大多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但是某些地区依旧是干!旱!的!----谨记、谨记。 2 ②广西的喀斯特地貌是别具特色的,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等形态各异、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站在较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群峰密集,气势雄伟,犹如苍蓝色的石头森林。 大家看,是不是感觉广西的喀斯特地貌要比云南的水要丰富一些。所以地貌相同,但还是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别的。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材料三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

生态农业项目策划方案

生态农业项目策划方案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原始农生态农业开发 二、选址南江镇中坪村三、项目提出的理由中坪村沟地面积3000余亩,占全村总土地面积的78%长期以来,沟壑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几乎颗粒无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气候的变化及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土地基本处于荒芜状态,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大,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造成中坪村沟地多年贫瘠的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气候干旱、少雨,人们对沟地的忽视,加之道路不畅通,从而使沟地利用率处于极端低下的状态。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技、经济、交通等的发展,为我们合理、有效的改善和利用每一寸有限的资源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能够在荒沟里成功引水,通过现代化农业设施,植树造林,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多样性,不但能够改变沟壑目前荒芜的状态,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改良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绿化和美化自然环境的作用,为人们多创造一份绿色、多增添一份笑容,从而发挥出荒沟变绿地所带来的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观念,调整农业产业模式,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规模化养殖,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解决沟壑荒废、水土流失等问题,我本人计划在中坪村自行开发荒沟土地580亩,积极开发林业、果业、养殖业等生态农业项目。| 2、水家龙多沟壑,长期处于荒废状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果品和肉食品的消费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对于土地的综合开发治理,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沟壑治理的推广有着深远的意义。 3、推广绿色生态立体农业模式,改变中坪村沟壑荒废的状况,重塑自然环境,改善土地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无公害、新鲜、营养、优质、安全、无药残的农产品。 4、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大沟壑治理的步伐,大大提高沟壑的整治力度和效果, 同时提高本地区农民收入和自然环境质量。 五、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5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以融资为主,同时争取农业部门支持。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国内消费现状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贵州受到喀斯特地貌控制,喀斯特地貌研究的程度关系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对喀斯特地貌成因、演化、分区,及喀斯特相关研究进行了描述,得出:地表喀斯特的研究已有规模,但地下喀斯特探测需大量研究,是今后研究重点;对于贵州受构造影响,喀斯特分区应考虑小地貌、小环境的影响;喀斯特相关研究如石漠化、小流域治理、旅游研究等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演化分区 引言 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是我国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延伸斜坡地带,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造就了独特、多样而又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1]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其范围北起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和鄂西南高原,南至南盘江河谷和桂西北山地,纵跨近5个纬度(24°30’N-9°13’N),长约510km;西起滇东黔西高原,东至湘西丘陵山地,横跨6个纬度(103°31’E-109°30’E),宽约570km,总面积1.76*105km2。[2]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作用过程和岩溶环境特征,造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贵州社会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1.研究现状 1.1成因研究 袁道先先生认为应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将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因素:构造、岩性、气候、水文、土壤等,以及这些综合这些影响因素而产生的直接作用方式和强度综合起来考虑。[3]从宏观上看,自晚震旦纪到三叠纪晚期,贵州地区沉积了上万米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四套碳酸盐沉积建造,自上而下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上部至下奥陶统中部,中泥盆统顶部至下二叠统,下、中三叠统。[4] 俞遵典对原生喀斯特地貌的成员机制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岩石地层因素、地质构造环境、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生物化学制导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喀斯特。[5] 2006年以来,通过运用高分辨率的自动化监测仪器,对岩溶水文(水位、流量)、水的物理化学指标(水温、PH值、电导率、HCO等)和土壤空气CO2进行连续监测,不但证明了岩溶作用的迅速变化过程,而且揭示了水——岩——气耦合作用规律。[6,7]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结合相关文章的描述,此毕业论文对喀斯特地貌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1)由于喀斯特地形的限制和地表的破碎,地形相对平坦、聚落发展相对较好的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分布集聚性仍然不强,总体上分散,聚落形态复杂。 (2)喀斯特地貌决定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的空间格局特点及演变规律,聚落主要分布在喀斯特盆地、洼地等负地貌和溶丘、溶原、峰林等正地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聚落规模逐渐增加,局部呈现集聚并随着喀斯特地表地貌和组合地貌的形态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一般来说,低海拔、无坡向坡度或坡度较低的地势平坦区域聚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且较为连续,地形起伏地区聚落分布分散,喀斯特正地貌边缘有聚落低程度集聚,集聚形式上沿着等高线向外逐渐增加。 (3)喀斯特高原瓮地区聚落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无论是数量上或是面积上都有所增加,且增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水平空间上,聚落形态变化明显,居民点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分布越来越聚集,景观格局不断趋于复杂,但到一定程度后,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一定继续增加,体现了喀斯特地貌对聚落空间发展的限制。 (4)垂直宅问分布是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空间的主要特点,并加剧了聚落空间格局的复杂性。垂直空间上,聚落主要集聚在低海拔范围内,并逐渐向高海拔地区增加,但各个海拔范围的变化不尽相同,低海拔区域内聚落比蘑呈现逐年增加后又减少的趋势,体现了当居住空间受限后,聚落逐渐向海拔较高的区域蔓延规律。坡度上,聚落主要分布在无坡度的平坡地带,其次是坡度平缓地带。随着平缓地带居住空问的有限.聚落开始向坡度较高的地带蔓延,陡坡和较陡坡的聚落规模和所占比重都有所增加,极陡坡开始有一定比重的聚落分布。坡向上,聚落以分布在无坡向地区为主,有坡度地区的聚落在各个坡向的分布变化显得杂乱且无规律可循,体现了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分布的复杂性。 综上,由于地表的复杂和破碎,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总体分散,近年来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大,聚落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程度集聚,但地形的限制导致集聚的形式和集聚的程度有所差异;相关才子表述,随着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增大.聚落形态更为复杂,空间分布更加散布;喀斯特地貌的垂直空间特点在决定聚落的垂直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同时也加剧了聚落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因此,掌握好喀斯特

立体农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立体农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班次:1002601 学号:24 姓名:罗胜飞 摘要:本论文向大家介绍中国当前两大成功立体农业模式:鱼塘-台田模式与桑基农业,并把这两种不同模式具体分析比较了一番,更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并形成了一种更加合理的 模式。 关键词::鱼塘-台田模式桑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体农业 中国当今社会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出现了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在此之际,中国想利用立体农业来解决这个在农业用地方面的短缺问题,并创造了两大成功立体农业模式:鱼塘-台田模式与桑基农业。那什么是鱼塘-台田模式呢?什么是桑基农业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完善它们呢? 一、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农业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重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单位面积上,利用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条件的不同要求,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多个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内容有: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主产品的多级、深度加工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技术形态的多元复合等。立体农业分异基面和同基面两种类型。异基面立体农业指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如云贵高原在河谷地带和低山区水田以冬作物――水稻一年二熟为主,旱地以小麦一玉米、甘薯一年三熟或二熟为主,还可种植热带、亚热带瓜果;半山区以一年一熟水稻或一年二熟旱作物为主;高山区只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一年一熟旱粮;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属微观异基面立体农业。同基面立体农业指同一块田地上的间混套作及兼养动物、微生物的立体种养系统。如林粮或粮菜间作、稻田养鱼、农田插种食用菌等。合理的立体农业能多项目、多层次、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并且有利于生态平衡。鱼塘—台田系统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规划、实施和建设的。鱼塘—台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生产方式,实现了微观上的专业化和宏观上的综合化的高度结合,可以保持生产中获得最佳的经济产出,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鱼塘-台田模式和桑基鱼塘模式 鱼塘台田模式是在无法搞农业种植的重盐碱地里,根据挖塘(挖沟)渗盐碱的原理,挖塘筑台田,使修筑的台田盐碱下渗后能成为无盐碱良田,种植各种农作物或建立植桑基地养蚕等,再在塘里养鱼,这是一个改造盐碱地的良好成功模式。 桑基鱼塘是一种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鱼塘—台田模式与基塘农业的比较分析 相同点:都是立体农业模式。洼地挖塘,塘中养鱼,基上发展种植、林果业。 不同点:农作物种类不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基上种甘蔗,或种果树或种桑,并与当地农产品加工联系在一起,形成蔗基一制糖,果基—罐头,桑基—养蚕一缫丝业。而黄海平原的“鱼塘一台田”,则形成鱼—果—粮、鱼—果—棉、鱼—果一菜、鱼一果一草(饲料)模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_张殿发

收稿日期:2001-11-20; 修订日期:2001-12-12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920-04-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3002);王宽诚博士后研究基金(200012) 作者简介:张殿发(1964-),男,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发表论文30多篇。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张殿发,王世杰,李瑞玲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主要表现为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和稳定性差。地球内动力机制奠定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背景,如地貌类型复杂、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山高坡陡、土层薄而不连续等。季风活动和人口压力是喀斯特生态系统扰动的外动力机制,大气环流决定了贵州省阴湿多雨的气候特点,为岩溶发育提供了重要的侵蚀营力;社会经济压力超过了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环境;石漠化;贵州 中图分类号:X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07(2002)01-0077-03 喀斯特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1],其特征是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基岩裸露,旱涝灾害频繁。喀斯特地表渗漏性强、保水能力差、土层瘠薄,土地生产能力易于受到干扰而大幅度降低或丧失,其主要原因在于石灰岩成土速率慢[2],地形切割强烈、坡度陡峭、溶蚀和水蚀作用显著,特别受到人为干扰后,植被恢复困难,地表土层遭侵蚀而石漠化。前人对于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3],本文侧重对其成因机制进行探讨,以便为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1 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性的环境背景 贵州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范畴,从晚远古代震旦纪到古生代及中生代的第三纪,每一个地质时代的地层都有不同面积和厚度的碳酸盐岩分布和出露,在湿热气候的外力作用下,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岩溶发育。新生代以来自西向东大面积、大幅度掀斜上升,使贵州高原处于我国第二大梯级向第一大梯级的过渡部位,这种高原地势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贵州省生态环境状况。在地形、地貌上,贵州喀斯特高原表现为高原-峡谷型地貌结构,河流切割深,地面起伏大,地表破碎,从而奠定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性与敏感性的环境背景。 第一,碳酸盐岩广布。贵州高原除黔东南等少数地区外,其余73%的地区均为岩溶地貌,与广西、云南连成一片,被誉为世界“岩溶胜地”。贵州省85个县(市)中,喀斯特面积比例大于30%的有75个,占全省总县(市)数的88%。全省喀斯特分布面积 13万km 2,碳酸盐岩的总厚度6200~11000m [4]。 第二,山地性显著。地史上多次造山运动致使贵州省地层褶皱断裂发育,构成了地势高低悬殊的峰林盆地、峰林谷地、峰林洼地、峰丛峡谷交错镶嵌的独特地貌形态。贵州高原地表的切割深度较大,加之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地貌类型极其复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河谷阶地等均有分布,其中山地占79177%,丘陵占18108%,台地占0127%,平原仅占1188%[4]。 由于长期经受强烈的内外营力作用,贵州高原的地形切割度和地面坡度都比较大。其中水平切割密度在西部乌江上游和红水河上游为11~14km/100km 2;在东部、东北部沅江上游20~30km/100km 2;而全省平均17km/100km 2。垂直切割深度,在中部、东北部300~500m/100km 2;在西部、南部和北部一般500~700m/100km 2;个别可达到1000m/100km 2。地面坡度小于10°的土地占总面积的14124%,10°~25°的占50169%,>25°的占41107%[4]。 第三,植被覆盖度低。1638年,徐霞客在《游黔日记》中惊叹“自入贵省,山皆童然无木,而贵阳尤甚”。可见过去没有大规模采伐森林,喀斯特山区的森林也不多,且以耐旱性、喜钙性、岩生性为特征的藤本刺灌丛、旱生性乔木灌草丛、肉质多浆灌丛等植物群落,即岩溶植被为主。再加上后来的毁林开荒,植被破坏,贵州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普遍偏低。根据卫星影像解译,除农业植被占土地总面积的22%外,高覆盖度的仅占15%,中覆盖度的占28%,而低覆盖度的却占35%,这种植被覆盖度,在降水季节较长、降水量较大的喀斯特地区,对于径流调节和固持土壤都很不利。加之林地多为用材林,树种多为 第18卷 第1期2002年2月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G 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Vol.18 No.1 Feb.2002

喀斯特地域类型的寻找和转换_以贵州省乡土建筑为例_王红

学术论文专刊2012总第07期 喀斯特地域类型的寻找和转换 ——以贵州省乡土建筑为例 SEARCHING AND TRANSFERRING KARST TYPES IN KARST AREAS: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王红1李效梅1单晓刚2 Wang Hong, Li Xiaomei, Shan Xiaogang 摘要/结合贵州喀斯特地域类型,应用类型学的方法,寻找地域类型,并对地域类型转换做一次尝试性分析。 关键词/喀斯特地域 类型寻找 类型转换 ABSTRAC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types of Karst areas in Guizhou,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typology to find out areal types, and makes a trial analysi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real types. KEY WORDS/ Karst areas, type search, type transfer 贵州省发育了地球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景观,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连续带,碳酸盐岩石出露面积达13万km2 [1],几乎可以见到全球喀斯特地区所有的地貌形态而闻名于世,如果以喀斯特面积占国土面积30%以上作为石山县的标准来衡量贵州,则贵州省86个县(市),就有69个属于喀斯特石山县[2]。 可以说贵州省是“喀斯特王国”,而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成分有49个,其中世居有17个民族,在贵州有253个民族乡,13973个村寨[3],由于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环境,居住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形式,因与喀斯特环境协调,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和民族特色原始古朴而保持至今,为美丽的喀斯特奇山秀水深深地打上了明显的文化和历史印迹。 如何把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民族建筑形式展现给大家,并用建筑语汇描述,是研究与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并重点从原型的寻找和类型的转换入手来进行研究。 所谓类型学可以简单定义为:按相同的形式结构对具有特性化的一组对象所进行描述的理论,类型则是描述这组对象普遍形式的类特征,而原型与类型相似,是类型的原始表象。 建筑类型学由于选择原型的来源角度不同,学派较多,总的来说类型学的架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从历史中寻找原型的新理想主义的建筑类型学,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的类型学[4],从广义上讲,只要在设计中涉及原型的概念或者说可分析出其原型的特征的,都是属于建筑类型学研究范围,所以,只能根据自己研究的焦点,去寻找原型。   1 喀斯特地域原型寻找 对于贵州喀斯特地区,如何寻找原型呢?如何描述它形式的类特征,即形式类型?我们可以依据形式类型的层次性进行分类,概括的说,喀斯特地域原型可以分为“物”的层次和“心”的层次,二者层次的表现形态,具有新地域主义的观点显性与新理想主义隐性特征,因此寻找原型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在地域中寻找“物”的显性关系,在聚落中寻找“心”的隐性关系。 1.1 在地域中寻找——“聚落形态”与空间和环境关系 建筑的类型得以延续有赖于聚落的整体性,而聚落的形态得以延续依赖于地貌空间的生态系统性,“物”的层次可以从地貌空间类型,聚落形态类型和地域建筑类型3种层级展开。 1.1.1 地貌空间与聚落格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9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4A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85005);贵州大学特色专业基金(2009061)作者单位:1 贵州大学土建学院(贵阳,550003) 2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阳,550001) 收稿日期:2011-05-05 1 贵州省喀斯特峰林地貌 2 贵州省喀斯特峰丛地貌

贵州山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1234

贵州山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以大兴镇为例 目录 摘要----------------------------------------------------------------------------------------------------- 一:大兴镇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二:大兴镇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大兴镇农村教师素质专业问题----------------------------------------------------------------------------- 2、大兴镇农村学生及其家长问题--------------------------------------------------------------------------------- 3、大兴镇农村小学办学条件问题-------------------------------------------------------------------------- 4、大兴镇农村小学教研问题------------------------------------------------------------- 5、应试教育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问题----------------------------------------------------------- 6、留守儿童增多问题-------------------------------------------------------------------------------------- 三、大兴镇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3、提升教师上课水平--------------------------------------------------------------------------------- 4、充分挖掘乡镇校资优势、加强农村小学建设--------------------------------------------------------- 5、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6、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 7、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 8、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四:结束语--------------------------------------------------------------------------------------------- 五:参考文献-------------------------------------------------------------------------------------------------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精)

收稿日期:2000-02-28;改回日期:2000-05-24。 作者简介:苏维词(1964-,男(苗族,湖南人,1990年北京师大地理系毕业,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域系 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部。Tel :0851- *******。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苏维词,朱文孝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省份之一,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本文在阐述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成因机理,并简要地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治理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机理;治理对策;贵州喀斯特山区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13万km 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省份。全省95%的县(市、区、特区都属喀斯特分布区,91.7%的耕地、88.3%的农村人口、94%的粮食产量和95.7%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出自在有喀斯特分布的县份,贵州的工业、农业、交通、城建、旅游、生态等各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喀斯特影响,喀斯特是贵州最大和最基本的省情之一。受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的影响,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差,可持续能力弱,人地矛盾、人粮矛盾尖锐突出。因此,探讨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及其成因,搞好喀斯特脆弱环境的治理,对于提高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容量和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基本特征

喀斯特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体系(地球化学过程占主导地位的双重含水介质碳酸盐岩系、能量体系(碳、钙循环交换、贮存转移强烈、结构体系(地表、地下二元三维空间地域系统[1]和功能体系(开放系统下强溶蚀动力过程的熵控自组织功能构成的多相多层次复杂界面体系,属环境相对均衡要素之间突发转接或异常空间临接的一个非线性典型域,并集中显示出环境界面变异敏感度高、空间转移能力强、生态系统竞争程度高、生物量小、被替代概率大、环境容量低、承灾能力弱、稳定性差等一系列体现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的特征。 1.1喀斯特环境的人口容量小 水、土、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在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要素水、土、气中,水、土俱缺,尤以可供有效利用的土地要素最为薄弱,而喀斯特环境的人口容量并不取决最优势要素,而是取决于最薄弱的要素,即土地要素。一是贵州喀斯特环境中的可耕地比重小,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75%,单位面积宜耕地平均只有 10.67hm 2/km 2,比全国平均13.13hm 2/km 2和广西11.6hm 2/km 2、湖南 18.3hm 2/km 2等邻省区的平均水平都低,全省喀斯特地区人均耕地只有 0.052hm 2/km 2,已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二是耕地资源质量差,与水热条件相似的我国东部非喀斯特区相比,贵州喀斯特地区单位面积耕地的产量低。据统计,贵州上等田土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2%,而78.8%为中、下等田地;平地仅占耕地的25%,75%为坡地;水田占耕地的42%,58%为旱地,水田中有效灌溉面积仅占65%;40%以上的耕地耕作层厚度<15cm ,近年全省耕地平均水稻单产约为 5250kg/hm 2,玉米则只有3000kg/hm 2~3750kg/hm 2,只相当于同纬度湘、赣、苏等省的70%~91%,人均粮食占有量1996年只有288kg ,仅高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三是非耕地开发利用难度大,产出率低。以喀斯特发 18卷5期429~434页 2000年10月山地学报JOURNAL OF MOUN TAIN SCIENCE Vol.18,No.5pp429~434Oct.,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