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精)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_张殿发
收稿日期:2001-11-20; 修订日期:2001-12-12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920-04-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3002);王宽诚博士后研究基金(200012) 作者简介:张殿发(1964-),男,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发表论文30多篇。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张殿发,王世杰,李瑞玲(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摘要: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主要表现为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和稳定性差。
地球内动力机制奠定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背景,如地貌类型复杂、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山高坡陡、土层薄而不连续等。
季风活动和人口压力是喀斯特生态系统扰动的外动力机制,大气环流决定了贵州省阴湿多雨的气候特点,为岩溶发育提供了重要的侵蚀营力;社会经济压力超过了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环境;石漠化;贵州中图分类号:X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07(2002)01-0077-03 喀斯特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1],其特征是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基岩裸露,旱涝灾害频繁。
喀斯特地表渗漏性强、保水能力差、土层瘠薄,土地生产能力易于受到干扰而大幅度降低或丧失,其主要原因在于石灰岩成土速率慢[2],地形切割强烈、坡度陡峭、溶蚀和水蚀作用显著,特别受到人为干扰后,植被恢复困难,地表土层遭侵蚀而石漠化。
前人对于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3],本文侧重对其成因机制进行探讨,以便为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1 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性的环境背景贵州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范畴,从晚远古代震旦纪到古生代及中生代的第三纪,每一个地质时代的地层都有不同面积和厚度的碳酸盐岩分布和出露,在湿热气候的外力作用下,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岩溶发育。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绿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绿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魏媛,吴长勇(贵州财经大学管科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的重要指标。
贵州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问题日趋突显,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绿色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是提出促进研究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实现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绿色发展与摆脱贫困共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绿色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建议;喀斯特;贵州省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866 (2018) 01-020-006工业经济论坛 URL: http// DOI: 10.11970/j.issn.2095-7866.2018.01.003Study on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een Developmentin Karst Ecological Fragile AreaWEI Yuan, WU C hangyong(Sc hoo l o f M anag eme nt S ci e nc e, Guiz hou Uni ve rs ity of F inance and E conomics, G uiyang 550025, China)Abstract: Gree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index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Gui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fragile,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ssu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t is urgent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symbiosi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area.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to realize green development and get rid of poverty in Karst ecological fragile area.Key words: Gree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Counter Measures; Karst; Guizhou Province魏媛等: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绿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引言我国长期以来均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
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析
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析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析摘要:我国喀斯特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石漠化严重、滥用农药、有机化肥造成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
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强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建立生态环境灾害的保护体系等。
是保护和改善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问题;对策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类型之多、世界罕见。
虽然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是桂、黔和滇地区分布最广。
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突出,农民收入低,经济落后。
喀斯特地区虽然资源充足。
但受恶劣的自然条件、边远封闭的区位因素及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等影响,导致农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
加强农业环境的治理,对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喀斯特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石漠化严重。
土地利用率低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
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土地利用率低。
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该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泛。
面积达21300平方公里。
占该州面积26197平方公里的81.30%,其中,石漠化面积为7717平方公里,占全州土面积的29.45%。
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4576平方公里,占全州土面积17.47%;中度石漠化面积2098.90平方公里。
占全州土面积的3.24%;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平方公里。
极强度石漠化面积194.48平方公里,占全州土面积的0.74%。
因此,黔南州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重灾区”。
尽管当地政府部门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
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石漠化治理强度缺乏监督、政策的实施力度不够、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系统规划等。
石漠化地区的治理主要依靠政府的推进和管理,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源,缺少社会资本注入。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环境脆弱性表现、原因以及防治对策
i鬟糕自然秘学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环境脆弱性表现、原因以及防治对策吴庆东李光建(贵州省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遵义563000)[摘要]受自身的种种因素影响,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的环境脆弱性很强。
为此,我们应该通过采取制定环境保护规划、遏制人口增长、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大环境整治技术的研发力度和建立环境监测预警与管理系统等手段来予以防治。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表现原因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P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10019一01一、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脆弱性的表现(一)贵州喀斯特山区的人口数量少。
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中的可耕地比重很小,仅占贵州可耕地面积的10.75%,而且贵州省喀斯特山区人均耕地只有0.052hm2,低于联合国的人均耕地警戒线。
第二,可耕地质量差,产量低。
贵州喀斯特山区上等田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1.2%。
第三,贵州喀斯特山区非耕地利用难度大。
(二)贵州喀斯特山区适生树种少,群落结构简单。
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壤肥力低,限制因子多,因此适生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食物链极易受干扰,生态系统稳定度差;同时这些植被生长速度缓慢,生物繁殖力明显低于全国其他湿润亚热带地区。
(三)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敏感度高,易遭破坏但恢复及难。
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转换途径十分脆弱,对外来影响的适应能力很差,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十分强。
例如,贵州喀斯特森林植被一旦遭到破坏,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就会暂时中断,生态环境将迅速逆转,恢复治理相当困难。
(四)贵州喀斯特山区承灾能力弱,旱涝灾害频繁。
贵州喀斯特山区岩体裂隙和地下水系管网发达,地表降水容易迅速转入地下深处,使地表环境干旱缺水;而转入地下水系管网的水,由于各地段地下管网的通畅性差异很大,所以一旦遇到大雨就很容易在低洼处堵塞造成局部涝灾。
从近几十年来的情况看,贵州喀斯特发育典型山区的早涝灾害出现的频率明显比气候条件类似的非喀斯特山区高。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分析
贵州碳酸盐岩强烈发育, 其面积 占全省土地面积 的
7 %。喀斯 特环 境是 一 种 极其 脆 弱 的 环境 , 境 容 3 环 量小, 土地 承 载力 低 , 干 扰 能力 弱 。近年来 , 抗 随着 人类 活动增 多 , 生态 环境受 到极大破 坏 ; 恶 贵州 环境 化 又助 长了人类 的某 些掠 夺性 行为 , 形成 恶性循 环 。
贵州生态环境的恶 化, 将会阻碍全省乃至整个西部
地 区经济 和社会 的发展 。故研 究贵州 喀斯 特地 区 的 生态环境 , 西 部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迫 切 需 要 。 是 了解 贵州喀斯 特地 区生态 环境恶化 的现状 及原
草丛和石漠 , 原始林逐渐被次生林代替。次生林树 种单一 , 适应环境能力较原始树种差 , 保护生态系统
动加剧 , 被 以惊人 的速 度减 少 。以全 省 森林 覆 盖 植
率为例 ,o 纪 5 2世 0年代 以前 , 全省森林覆 盖率为 4 %左右 , 5 保存有大片原始林 ;0 2 世纪 8 年代森林 0
覆盖率一 度下 降至 1.%。据航 空相 片显 示 , 定 26 普 县蒙铺 流域林 地 面积从 15 98年的 3 .2 21%下降 到 目 前的 5 %左右 , 纳雍 县 沙 子河 流域 同期从 3 .%下 85 降到 1 %… 。绝 大 多 数 森林 植 被 已退 化 为灌 草 丛 、
维普资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专题讨论
刚 “
盎 身
贵 州喀斯 特地 区生态 环境 恶化 的人为 因素分 析
李瑞玲, 王世杰, 张殿发
( 国科 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 国家重 点实 验室 . 中 贵州 贵 阳 5OO ) 5O2
的能力 大大 减弱 , 至 已基 本起 不 到对 喀斯 特 生态 甚 系统 的屏 障作用 。原始 生态 系统逐 渐被单一人 工生 态 系统 代替 , 态系统 多样 性 大大 降低。 生 () 土 流 失加 剧 , 漠 化面 积 日趋 扩 大 : 土 2水 石 水 流失是 和森 林退 化密切相 关 的 。贵 州山丘面积 占全 省总 面 积 的 9 . % ,5 以 上 的 陡 坡 占总 面 积 的 2 5 1。 5 .5 陡坡上 的原始 林被 破坏后 , 面 失去保 护 , 96%。 坡
贵州地区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贵州地区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交141 冉越201402040105摘要分析贵州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贵州;对策;喀斯特地形我来自于贵州省,贵州,简称“黔”或“贵”。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黔西观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盘县大洞人”,晚期智人的“兴义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安龙“观音洞人”。
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
贵州相对于全国来说是较落后发展地区,在之前的20年前,工业还没有现在的发达,环境也比现在好很多。
依稀记得,小时候经常去的那条河清澈见底,小鱼小虾什么的成群游来游去。
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晚上等着大人们从河里电鱼,那意味着一顿丰富的天然无污染的美味。
但那时候在河流上方有一家化工厂,化工厂那会可不敢向河里投放工业废料,但当化工厂废料泄露之后,记得河流变了颜色,一大群一大群的小鱼翻了白肚,那时候河流的自我清洁能力比较强,所以就慢慢的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可是随着经济的逐步提升,工厂,公路等的修建,人类对于树木的严重砍伐,后来那条河就越来越容易干涸也容易有洪流,记得死了不少人。
但是当时当地的一些部门也没有引起重视,直到现在,河流时不时断流,河里面很难看见有活物,直到现在,依旧没有相关部门关注这个现象。
由于贵州喀斯特地貌占全省面积的比重高达73%,且地形破碎、山高坡陡、成土速度慢、土层薄,土被多不连续、地表渗漏强、临时性水分亏缺严重、现实生产力低、生态环境稳定性差、敏感性强、环境容量小、土地人口承载力低,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形成石漠化、抗灾承灾能力弱、植被遭受破坏难于恢复等这一系列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脆弱性特征,使其成为世界上生态最脆弱地区之一。
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以贵州省黔中地区为例
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以贵州省黔中地区
为例
安宏锋;徐浩;安宁;王之明;左思艺
【期刊名称】《环境影响评价》
【年(卷),期】2016(038)004
【摘要】从自然状态、人文压力方面探讨建立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收集了2010年贵州省黔中地区的自然、人文、遥感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生态环境重度及以上脆弱类型主要分布在裸地、耕地,中度及以下脆弱类型主要分布在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
黔中地区生态极强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而中度和强度脆弱区则沿极强度脆弱区分布;轻度脆弱区集中在中部、南部;生态环境脆弱区主要发生在坡度25°以下的区域。
【总页数】6页(P51-56)
【作者】安宏锋;徐浩;安宁;王之明;左思艺
【作者单位】[1]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贵州贵阳550001;[2]贵州师范大学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6
【相关文献】
1.基于"3S"技术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以都匀市为例
2.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以贵州省黔中地区为例
3.喀斯特山区土地整治与区域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4.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
5.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省农村地区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在贵州喀斯特 山区, 每形成 l c m 的风化 土层需要 的平均 时间 据 2 0 1 0年 贵 州 省水 土 流 失遥 感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全 省 水 土 流 失 面 示 , 达 4 0 0 0多年 , 慢着需要 8 5 0 0年 。这是贵州喀斯特地区长时期土 积 已达到 5 5 2 6 9 . 4 k m , 占土地总面积的 3 1 . 3 7 %, 严重 的水土流失 不仅恶化 了生态环境 , 也严重制 约着 当地经济社会 的发展 , 并形 层浅薄和生态环境脆弱 的深层 次原 因。
1 . 4承灾能力差, 旱涝灾 害频繁 贵州 喀斯特地 区总体 上降水量 不少 ,年均 可达 l 1 0 0 am~ r 1 4 0 0 m m, 但 由于喀斯特地貌的结构特点 , 地表 降水极 易通过岩体 缝隙和地下水 系管 网流人地下深 处 ,水 资源很难 被地表植 物吸 收, 导致地面容易出现干旱缺水的现象 。 而另一方面 , 那些流人地 下的水在通畅 性不佳的地下水 网络 中一遇到 大雨又常 常会 堵在 低洼地带 , 进而导致洪涝灾 害。 而从近几十年气象资料来看 , 该地 的早涝灾 害频 率大大高 于气候 条件相 同或相 似的非喀斯特 山区
2贵 州农村 喀斯 特地 区生态 环境 脆弱 的原 因
. 1抗 风 蚀 能 力 强 。 成 土 过程 缓 慢 贵州可溶性碳酸盐岩面积非常大 , 其 出露 面积达 到全省土地 2 碳 酸 盐 岩 系 的 一 大 特 点 是 抗 风 蚀 能 力很 强 ,据 相 关 研 究 显 总面积的 7 3 %t , 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区 , 生 态环 境非常脆弱 。
防治 。 制 定 完善 的 生 态环境 建设 和保 护规 划 、 实施 生 态开 发
补 偿机 制 、 控 制人 C / ' 的增 速 、 退 耕 还林 还 草 以及 强化 教 育 宣
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贵州省是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喀斯特地区以其脆弱性和难恢复性使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对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标签:喀斯特生态脆弱自然环境人为因素贵州省是在开发中的省份,具有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地形,以及较宜人的气候,植被的覆盖率较高,生物物种较齐全。
近几年贵州经济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而经济发展就必然会破坏环境。
而“两欠地区”的贵州,是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喀斯特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导致的生态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度修复。
工业污染、水污染、滥砍滥伐、随意樵采、过度放牧等一系列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已经造成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的破坏,在经济发展之后,必然要面临大自然对人类的责罚。
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的问题,人类将得不偿失。
由此,西南的喀斯特生态现状就显得异常的严峻,生态重建势在必行!造成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的退化,如图所示:一、自然因素第一,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自然地理地貌表现为以土壤承载力弱为特征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成了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西南地区常年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共同作用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年均降水量较大,降水频繁,自古就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这些因素带来的后果是植被覆盖率不高,从而导致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土层中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土地生产率低,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这也是造成喀斯特地区人民生活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环境因素既不利于人类居住,又不利于贫困人口赖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农业生产,既是贫困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又是部分贫困人口在初步脱贫以后,又大面积返贫的根源。
第二,自然灾害频繁。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摘要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农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农家乐”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并从提高意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发展生态农业和加强环境监测等方面提出防治对策。
Abstract Statu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Guizhou karst area was analyzed,including rural sewage pollution,rural living garbage pollu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rural tourism,etc.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raising awareness,sewage treatment,garbage disposal,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tc.Key words karst area;countryside;environmental pollution;status;control measures;Guizhou Province农村环境是农民生活环境、农村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环境的总称。
农村环境本可以通过自然循环来消纳和转化污染物,但是当污染程度超出其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极大地影响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农村环境保护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自2008中央财政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政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被提上日程。
喀斯特贫困山区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资源·环境-19-喀斯特贫困山区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分析——以贵州省为例易其国,高 妍,陈慧婷,韦苏城,明小松(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山区经济发展受限,容易陷入贫困。
近年来贵州省由于城市化等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大幅度扩大,导致耕地资源面临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
贵州耕地生态环境均处于恶化状态。
贵州省耕地少、坡地多、平地少、质量中等以下耕地多,优质耕地少。
从耕地数量和质量上分析了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因素,提出了贵州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耕地;生态安全;贫困山区;贵州[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限,因此喀斯特山区往往与贫困相伴。
喀斯特山区生态恶化与贫困化的双重压力严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
贵州不仅是中国喀斯特面积最大,石漠化面积最大、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也是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
“十四五”时期全省脱贫摘帽地区仍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重点,要确保耕地资源生态安全。
贵州省的农业以家庭农业为主,产业规模小,收益低,且耕地资源有着耕地面积少、耕地地块散碎、坡度大、耕种不便、耕地资源质量低等特点。
从贵州省人口调查情况来看,人口目前处于低速增长时期,老年人口比重大;贵州省经济目前增长速度快,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比重在逐渐增大,增速在2018年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前列;贵州省耕地面积在研究期间内大致在448~457万hm 2之间波动,波动幅度在2%左右,但粮食产量在2008-2017年间波动较大,在2011年产量最低为876.9万t,在2017年产量高达1192.38万t。
1 贵州耕地生态现状1.1 耕地数量现状贵州省耕地资源数量至2008年以来总体上有所增长,但从变化情况来看,由2008年的448.53万hm 2到2010年的456.62万hm 2耕地面积增长不明显,增幅仅1.8%,其原因在于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与日俱增,导致了中国粮食的紧缺而意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来保障耕地面积,而贵州省根据《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不断完善土地整治的规章制度,加快土地整治步伐,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且落实了耕地保有量,使耕地面积得到了提升;在2010年到2017年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状态,是由于贵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城市化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占用大量耕地,导致耕地占补失衡,使得耕地资源减少。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部和 - 部 一 般 5 0~ 7 0 10 n 个 4 达 到 1 E 0 0 m/0 k ; 司 10 m /0 k 地 面 坡 度 小 于 l 。 土 地 占总 面 积 0 0 10 m 。 O的
由于 长 期 经 受 强 烈 的 内 外 营 力 作 用 , 州 高 原 贵 的 地 形 切 割 度 和 地 面 坡 度 都 比 较 大 。其 中 水 平 切 割
入的研 究 J本 文 侧 重 对 其 成 因机 制 进 行 探讨 , , 以 便 为退 化喀 斯 特生 态系统 的恢复 和 重建提 供理 论依 据和 决策参 考
的独特地 貌形 态 。 贵州 高 原 地表 的切 割 深 度较 大
加 之 岩 性 和 地 质 构 造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貌 类 型 极 其 地
谷阶地等 均有 盆 河 分 布 , 中 山地 占 7 .7 , 陵 占 1 . 8 台地 占 其 97 % 丘 8 O %, 02 %, 原仅 占 18 % 1 .7 平 .8 。
维普资讯
第 l 8卷
第 1期
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Ge g a h n r t f 【 s  ̄c < r p y a d Te f o a Re e h  ̄ i i
Vo 8 No 1 【1 .
Fb 02 e 2 0
20 02年 2月
贵 州 省 喀斯特 山 区生态环 境 脆 弱性 研 究
张 殿 发, 世 杰, 瑞 玲 王 李
( 中国 科 学 院 地 球 化学 研 究 所 , 环境 地 球 化 学 国 家 重 点 宴验 室 , 贵州 贵 阳 5 0 0 ) 50 2
摘要 : 贵州 省喀斯特山 区生态脆弱 , 主要表现 为敏 感度高 、 环境容 量低 、 干扰 能力弱和 稳定性差 。地 球 内动 力机 抗 制奠定 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背景 , 如地貌类型复 杂 、 酸盐岩广 泛分 布、 碳 山高坡 陡 、 土层薄 而不连续 等。季风 活动 和人 1压力 是唁斯特生态系统扰动的外动力机制 , 气环流决定 了贵卅l 阴湿多 雨的 气候 特点 , 2 1 大 省 为岩溶 发育提供 了重要的侵蚀营力 ; 社会 经济 压力 超过 了其生 态系统 的承载力 , 加剧 了生 态环境 的恶化 : 关键 词 : 喀斯特 ; 生态环境 ; 摸化 ; 石 贵州
喀斯特山区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对策分析
喀斯特山区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对策分析引言:喀斯特山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在中国广泛分布,以其独特的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喀斯特山区的资源承载能力正在面临挑战。
本文将探讨喀斯特山区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喀斯特山区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1.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喀斯特山区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加,给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2.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喀斯特山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了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导致有限的资源面临严重的过度开发和排放量的增加。
二、喀斯特山区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影响1.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和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2.资源供给不足和矛盾加剧: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导致对喀斯特山区的资源需求不断上升,但由于资源持续利用和补给能力的限制,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
3.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受限:资源承载力的不足导致了喀斯特山区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劳动力就业困难、收入分配不均和生活压力增加等问题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障碍。
三、喀斯特山区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分析1.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喀斯特山区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监管,实行严格的资源准入制度,限制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2.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通过加强土地治理、植被恢复和水源保护等措施,提高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3.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提高喀斯特山区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和排放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4.发展可持续旅游业: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倡文明旅游和绿色旅游,推动喀斯特山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质量退化分析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质量退化分析
袁菊;刘元生;何腾兵
【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年(卷),期】2004(023)003
【摘要】通过对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成土母质、海拔高度和利用方式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较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土地利用方式,即林地、灌木丛地、荒草地等自然植被下的土壤理化性状较好,养分含量高,而经开垦耕作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较大,土层变浅,腐殖质层变薄,颗粒变细,水稳性困粒减少,土壤易于流失,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明显减少,pH值升高,土壤贫瘠化,土壤总体质量表现出明显的退化.
【总页数】4页(P230-233)
【作者】袁菊;刘元生;何腾兵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8.1
【相关文献】
1.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被退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生态环境评价 [J], 戴礼洪;闫立金;周莉
2.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 --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 [J], 万军;蔡运龙
3.典型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近25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以贵州中部为例 [J], 张勇荣;周忠发;闫利会
4.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生态肥力质量评价——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为例 [J], 魏媛;喻理飞;张金池;俞元春
5.贵州高原喀斯特环境退化过程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 龙健;李娟;滕应;黄昌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万国江;甘露;陈刚才【期刊名称】《山地学报》【年(卷),期】2001(019)002【摘要】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本文认为其脆弱性主要是由喀斯特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并据此探讨了其环境整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及相应的发展模式。
%Agro_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 in Guizhou isa fragile environment.It greatly restrains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rue.This article regards its fragility as the result of co_impact by karst natural proceed and human activities.As the natural process,exist of carbonate rock and its erosion by water are the natural foundation of characters of mai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at includewater,soil,vegetation in karst agro_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uizhou mountain area and their fragility.These characters and fragility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Moreover,unreasonable human activities,especially destroy of forest and continue extend of dry cultivated land area which directed by surplus of population,aggravate the fragility of karstagro_ecological in Guizhou mountain area.On the basis of these,the population controlling stratagem,resource stratage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ratagm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type of area are discussed.And som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re posed here.【总页数】5页(P130-134)【作者】万国江;甘露;陈刚才【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1.5【相关文献】1.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以贵州省黔中地区为例 [J], 安宏锋;徐浩;安宁;王之明;左思艺;2.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以贵州省黔中地区为例 [J], 安宏锋;徐浩;安宁;王之明;左思艺3.贵州省农村地区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J], 田景敏4.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及其生态防治——以贵州省为例 [J], 陈清惠5.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J], 张殿发;王世杰;李瑞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资源优势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资源优势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刘建忠1,韩德军2,顾再柯1,张科利3(1.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550002,2.贵州财经学院资源环境学院,550004:贵阳;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100875,北京)摘要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的典型代表,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但突出的人地矛盾、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劣的气候及落后的生产习惯严重制约着它的可持续发展。
在深入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等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议,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乃至我国整个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喀斯特;资源优势;生态环境;制约因素;发展战略收稿日期:2007-03-30 修回日期:2007-08-13项目名称: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岩溶地形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Scx2004-07);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指导性项目“降雨对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过程影响研究”(10501-188);长治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贵州项目区专项资金”第一作者简介:刘建忠(1979—),男,硕士,助理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流域治理。
E -mail :ljz6417@tom .comAnalysis of the resources superior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problem in the Karst areas of GuizhouLiu Jianzhong 1,Han Dejun 2,Gu Zaike 1,Zhang Keli 3(1.Soil and Water Cons ervation of Guiz hou Monitoring Stations ,550002,2.R es ources Environment Department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Economics ,550004:Gui yang ;3.School of Geography and Re mote Sensing Scienc e ,Beijing Normal Univers it y ,100875,Beijing :China )Abstract Guizhou is a typical Karst area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there are rich of bi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s ,water and tourism resources .However ,due to prominent human -land contradiction ,tender ecologi -cal environment ,disadvantageous weather and laggard production habi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seri -ously restricted .Author analyzed thoroughly the r esources superiority and the r estrict factors of the Karst area in Guizhou Province ,then ,pr oposed the increasing of the eco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djust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peeding technical innovation step ,and so 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Karst area in Guizhou Pr ovince .Key words Karst ;resources superiority ;ecological envir onment ;restriction factor ;development strategy 贵州省位于长江和珠江的上游,为这2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1],是世界3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的东亚片区的中心,为我国喀斯特地质地貌分布中心区。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区划初探—以贵州省乌江流域为例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区划初探—以贵州省乌江流
域为例
苏维词;牟井兰
【期刊名称】《贵州科学》
【年(卷),期】1993(011)003
【摘要】本文以贵州乌江流域的42个县(市)为例,论述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区划的主要原则,探讨了脆弱性区划的指标,并进行了量化。
在此基础上,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并确定了各影响因子(即区划因子)的权重,经过综合评判,笔者把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为五种类型。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苏维词;牟井兰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31.5
【相关文献】
1.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演化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J], 汪霞;汪磊
2.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J], 汪霞;汪磊
3.构建乌江生态文化旅游廊道的思考\r——以乌江流域铜仁段为例\r构建乌江生态文化旅游廊道的思考——以乌江流域铜仁段为例 [J], 何立高
4.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变化特征 [J], 安芬;李旭东;程东亚
5.1990-2015年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 [J], 芦颖;李旭东;杨正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挑战中国贵州脆弱的喀斯特环境
而受 到严 重的 限制 。 另一 方面 , 斯特 地区 人 喀
口众多 , 口密 度高达 15 / 。而 世界上 人 8人 k m
其 它喀斯特 地 区人 口稀 少【 贵 州喀 斯特 地 区 4 _ 。 人 口压 力 巨大 。 因而贵 州 长期 以 来是 中 国最 贫 穷 的 省 份 之 一 ,很 多 县 人 均 年 收 入 不 足 图 1 中国喀 斯特 分布 示意 图
集 约化粮 食生 产 。重点 是保 土 、育林 、蓄水 。
工程 、生 物 、耕 作措 施都 必 要 。山、水 、林 、 地 、路 综 合管 理 。该 模 式有 助 于形 成 结 构合
理 、功能 多样 的 农村生 态经 济 系统 。
10 0 0元人 民 币 ( 元 人 民币相 当于 1 元 ) 1 8 美 [。 5
因而中 国有这 样一 个关 于贵 州 的俗语 :“ 地无
三尺 平 ,人无 三分 银 ” 。 另外 , 省还 存在 不利 的人 类活 动 , 林 该 如
树与林的选择
较低, 成本 低 、 益好 。 还是 中 药和一 些保 效 它 由于 裸岩 面 积大 、土 被薄 而稀 少 以 及工 程性 干旱 , 斯特地 区植 被恢复极 为困难 喀 。 合 适树 种 的选 择 对于 环 境恢 复 就很 关 键 。原 则 是选 择 的树 种 在喀 斯 特地 区 能够 很 好地 生 长 , 能给 当地 人 民带来收 入 。 还 本地树 种应 该
元 。富 裕 户的 年收 入达 4 0 ~5 0 元 【 000 000 4 l 。
立 体 多层 生态 经 济模 式
喀 斯特 地 区 相对 高 差 不大 ,但从 凹地到 山 顶生 态 条件 变 化 仍很 大 。这 就要 求 不 同高 度要 有 不 同的 农业 活 动 ,有 必 要将 低 地 、坡
浅析贵州生态环境问题
浅析贵州生态环境问题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前和自然几乎融为一体的贵州开始受到冲击,环境恶化在蔓延。
环境经过长期积累的污染和破坏,已不能像以前那样自我消化,贵州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关键字:贵州环境污染改善贵州环境目前状况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其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贵州的美丽与神奇。
然而,贵州省生态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
贵州喀斯特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
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1.6%;石漠化面积达3.48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19.8%。
石漠化现象与水土严重流失现象已形成恶性循环。
除外,生活垃圾,企业的废气物排放,农村环境恶化等现象也在加剧着贵州的环境问题恶化。
这些皆是因为人们的乱伐森林、过度开垦和随意污染。
特别是解放后的30年中,森林面积锐减,环境急剧恶化。
虽然近几年来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比如农村环境问题的逐渐明显,企业面临处理废弃物的资金、技术难题,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等许多问题。
贵州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贵州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众多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环境的随意破坏和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
曾经一度的乱砍乱伐,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开发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特别是开放前,环境破坏程度严重。
如今,此现象还在一些地方存在,比如农村环境的破坏,企业废气物排放和丢弃。
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
贵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大部分人来自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人们的认识水平不够,相关部门也未能做到很好的宣传,致使人们缺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如今环境已不能像以前那样自我消化。
环境法制建设薄弱。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的环境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环境立法有待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0-02-28;改回日期:2000-05-24。
作者简介:苏维词(1964-,男(苗族,湖南人,1990年北京师大地理系毕业,硕士,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地域系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部。
Tel :0851-*******。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苏维词,朱文孝(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1摘要: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省份之一,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
本文在阐述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成因机理,并简要地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治理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机理;治理对策;贵州喀斯特山区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13万km 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省份。
全省95%的县(市、区、特区都属喀斯特分布区,91.7%的耕地、88.3%的农村人口、94%的粮食产量和95.7%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出自在有喀斯特分布的县份,贵州的工业、农业、交通、城建、旅游、生态等各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喀斯特影响,喀斯特是贵州最大和最基本的省情之一。
受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的影响,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差,可持续能力弱,人地矛盾、人粮矛盾尖锐突出。
因此,探讨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及其成因,搞好喀斯特脆弱环境的治理,对于提高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容量和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基本特征喀斯特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体系(地球化学过程占主导地位的双重含水介质碳酸盐岩系、能量体系(碳、钙循环交换、贮存转移强烈、结构体系(地表、地下二元三维空间地域系统[1]和功能体系(开放系统下强溶蚀动力过程的熵控自组织功能构成的多相多层次复杂界面体系,属环境相对均衡要素之间突发转接或异常空间临接的一个非线性典型域,并集中显示出环境界面变异敏感度高、空间转移能力强、生态系统竞争程度高、生物量小、被替代概率大、环境容量低、承灾能力弱、稳定性差等一系列体现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的特征。
1.1喀斯特环境的人口容量小水、土、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在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要素水、土、气中,水、土俱缺,尤以可供有效利用的土地要素最为薄弱,而喀斯特环境的人口容量并不取决最优势要素,而是取决于最薄弱的要素,即土地要素。
一是贵州喀斯特环境中的可耕地比重小,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75%,单位面积宜耕地平均只有10.67hm 2/km 2,比全国平均13.13hm 2/km 2和广西11.6hm 2/km 2、湖南18.3hm 2/km 2等邻省区的平均水平都低,全省喀斯特地区人均耕地只有0.052hm 2/km 2,已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
二是耕地资源质量差,与水热条件相似的我国东部非喀斯特区相比,贵州喀斯特地区单位面积耕地的产量低。
据统计,贵州上等田土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2%,而78.8%为中、下等田地;平地仅占耕地的25%,75%为坡地;水田占耕地的42%,58%为旱地,水田中有效灌溉面积仅占65%;40%以上的耕地耕作层厚度<15cm ,近年全省耕地平均水稻单产约为5250kg/hm 2,玉米则只有3000kg/hm 2~3750kg/hm 2,只相当于同纬度湘、赣、苏等省的70%~91%,人均粮食占有量1996年只有288kg ,仅高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
三是非耕地开发利用难度大,产出率低。
以喀斯特发18卷5期429~434页2000年10月山地学报JOURNAL OF MOUN TAIN SCIENCEVol.18,No.5pp429~434Oct.,2000文章编号:1008-2786(200005-0429-06育典型的黔中波玉河流域为例,自然状况下,经济林(主要是油桐林的产值仅有540元/hm2(按1987年市场价格计算;人工经营条件下,单位面积用材林(杨树林年产出折现款可供养活温饱标准下的人口数量只有1.56人/hm2。
这表明贵州喀斯特环境中单位面积土地的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低、人口容量小。
按农业生态区域法概算[2],在目前生产力水平条件下,贵州的合理人口容量约2950万人(而1998年底贵州实有人口3655万人,人口超载达700万,全省每年需调进粮食约10亿kg,即167人/km2,只相当于同纬度我国东部非喀斯特省份如湖南的50%、江西的70%,不到江苏的30%。
1.2适生树种少,群落结构简单,生物量低喀斯特环境下广泛发育的自然土壤是石灰土,属于富钙、弱碱性、自然肥力较低的土类,土层浅薄且不连续,保水保肥能力差,植被生境条件恶劣,只有那些耐瘠耐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才易生长[3]。
因此喀斯特环境中植物适生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食物链易受干扰而中断,生态系统稳定度低,脆弱性强;同时植被生长速度慢,生物生产力与生物量均比全国其它湿热的亚热带地区明显偏低(表1,2。
表1喀斯特地区生物生产力与湿润亚热带地区平均值比较(t/hm2・a-1Table1Comparison of the annual growing amount of variouscommunities(speciesin the middle part of Guizhou Karst region(Puding countywith moist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t/hm2・a-1项目乔木平均杨树栎类马尾松杉木灌木林疏林草从(g/m2・a-1普定喀斯特区51612616571113418251812186146~205全国平均91761014381858156814110123101据王庆琐、杨汉奎等人资料整理。
表2贵州喀斯特环境下的生物量(乔木层与相似气候条件下的非喀斯特区比较1 Table2Comparison of biomass(arborous layerin Guizhou Karst region withnon-Karst region under the similar climate conditions地点及森林类型经纬度(E,N土壤状况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哀牢山木界石栎木101,24山地黄棕壤(土厚>150cm348.7(t/hm2湖南会同56a杉木林110,27山地黄壤(土厚>100cm274.9(t/hm2贵州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108,25岩缝,黄壤(裸岩率95%89.2(t/hm21据文献[4]资料整理。
1.3生态环境敏感度高,易遭破坏而难于恢复喀斯特生态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转换途径脆弱,对外来影响适应能力弱,对外界变化的响应程度高,敏感性强。
如喀斯特森林植被极易遭破坏,而一旦遭破坏,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就会暂时中断1,生态环境就会迅速逆转:以石灰岩山地为例,将会顺序出现常绿阔叶林(如青冈等石灰岩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如栎类、化香等石灰岩山地→灌草丛(如野算盘、月月青等石灰岩山地→草丛(如白茅、野古草等石灰岩山地→裸露半裸露石灰岩山地,即石漠化景观。
目前贵州石漠化面积已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8%,并且每年仍以933km2的速率递增。
石漠化标志着生态环境已崩塌,它实质上就是喀斯特生态环境系统逆向演替的顶极阶段,一旦石漠化,恢复治理就相当困难,而且恢复速率也极慢,以黔中的普定县石灰岩采石区自然恢复为例:进行封山后,前3a~5a只能生长少数禾本类、菊科类杂草,后才有藤刺灌丛侵入生长,随着草被复盖率的不断提高和小生境的逐渐改善,化香、朴树、月月青等树种开始侵入,再慢慢发展成喀斯特灌木林地,该过程至少需要30a~45a,经对样区附近胸经为15cm 的树种样本分析,其树龄已达32a。
由此推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成乔木林地,则至少需要60a以上。
1.4承灾能力弱,喀斯特旱涝灾害频繁这除了受气候因素(主导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植被条件变化的影响外,崎岖破碎的喀斯特地表结构和特殊的喀斯特水文地质条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喀斯特地区,除盆(谷、坝地外,其余地区土层浅薄且不连续,土壤的贮水保水能力差,加上岩体裂隙、漏斗、落水洞发育,贵州喀斯特地区虽然年034山地学报18卷均降水总量达1100mm ~1400mm ,但地表降水很容易迅速转入地下深处而难以被植被利用,使地表生境干旱缺水;而转入地下水系管网的水,由于各地段地下管网的通畅性差异很大,一遇大雨又很容易在低洼处堵塞起来造成局部涝灾,所以贵州素有“十天不雨即干旱,一场大雨又成灾”的说法,这实质上是喀斯特环境承灾的阈值弹性小、生态环境脆弱的一种反映。
据资料统计[5]:在1500~1949年的450a时间里,贵州共出现过有记载的区域性洪灾558次、即平均每年约1.2次,旱灾377次,平均每年约0.84次。
从近几十年的情况看,喀斯特发育典型地区的旱涝灾害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气候条件类似的非喀斯特地区(表3。
表3黔东南州和黔南州在1951~1990年间的旱涝灾害频率比较1Table 3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ies of drought and flood in Qiannan autonomousprefecture with that of Qiandongn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during 1950~1990地区总面积(km 2喀斯特出露面积百分比(%年均温(℃年均降水(mm 旱灾次数及频率大旱中小旱频率(%洪灾次数及频率大涝中小涝频率(%黔东南州3033723.115.712405(次15(次502(次11(次32.5黔南州2619381.515.912589(次15(次607(次12(次47.51据文献[6]整理,表中的大旱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在100万亩以上,中小旱在40万亩以上;大涝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在20万亩以上,中小涝则在12万亩以上。
2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成因机理分析1杨明德,等.乌江流域地貌类型图及宜林地貌分区研究.1990年.2.1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贵州的灰岩不仅风化速度慢而且含碎屑矿物及杂质很少,CaCO 3及MgCO 3易溶物含量很高,且易淋失,而酸不溶物通常为1%~5%,低者仅1%,能溶滤残留的物质甚少。
据对贵州132个点的分析资料计算1,灰岩风化剥蚀速率为23.7mm/千年~110.7mm/千年,若按平均61.68mm/千年的剥蚀速率、平均酸不溶物3.9%计算,一千年只有风化残余物2.47mm ,换句话说每形成1cm 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3,7],较非喀斯特区慢10~80倍,且厚度分配不均,这是喀斯特山区土层浅薄且分布不连续、喀斯特生境先天不足和脆弱性强的背景和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