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 科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慢性硬膜下血肿

在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老年人,因为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等等原因来就诊,通过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出现了“慢性硬膜下血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头部外伤3周以上出现脑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因为多数病人年龄超过50岁,且多数明确外伤也是轻伤,如偶尔被门角伤过。当追问病史时,经提示部分病人能回忆起,而部分病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已不能回忆起受伤时的情况。这与老年人自身特点有关,老年人由于腿脚不灵便,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不随意的磕碰,大多数人不会在意,只有当过了一段时间感到头痛、头晕,甚至出现恶心及呕吐,到医院查头颅CT或核磁共振才发现颅内有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层小血管或桥静脉损伤,硬脑膜下腔少量持续出血积聚形成,并且不断扩大,同时发生双侧血肿也不少。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上多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表现为头痛、头晕,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复视,由于缺乏或忽略定位体征,加之老年人自身大都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易误诊为高血压、颈椎病等。其次个别患者临床上以“智力和精神状态异常”为主,表现为记忆力、理解力减退,脾气变得易暴易怒或沉默寡言,精神迟钝,强哭、强笑,甚至精神失常,症状酷似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导致误诊率很高。

其实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很容易,关键是做个头部CT或者核磁共振,一般都能明确诊断。因此我们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即使是轻微头部外伤,尤其出现头痛、头晕、智力和精神状态异常、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等情况,请及时到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就诊检查,排除有无出现硬膜下血肿,并由专科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治疗首选局麻下钻孔引流术,这种方法创伤较小,绝大多数病人都能够成功解决问题。

有极个别复发的,主要原因有:老年病人脑萎缩,术后脑膨起困难、血肿包膜坚厚,硬膜下腔不能闭合、新鲜出血而致血肿复发。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复发

情况,患者术后采取头低位、卧向患侧,多饮水。不用脱水剂,必要时适当静脉补充液体。对包膜坚厚或有钙化者应施行开颅术予以切除;血肿腔内有固态血凝块时,或有新鲜出血时,应采用骨瓣或窗开颅,彻底清除。术后残腔积液、积气的吸收和脑组织膨起需时10-20天,故应作动态的CT观察,如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即使硬膜下仍有积液,亦不必急于再次手术。

为方便大家理解将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总结为几个特点:

1、容易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往往有脑萎缩的情况,硬脑膜下腔往往显得比较宽。

2、外伤史不明显:一般认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往往还是由于头部外伤引起的,但这种外伤往往比较轻,或者患者和家属根本就想不起在头几个月内受过外伤。

3、容易误诊: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人的症状往往也不典型,有的病人因为头昏、头痛,以为是“感冒”;有的出现肢体活动不便,以为是脑梗塞。

4、治疗首选局麻下钻孔引流术:这种方法创伤较小,绝大多数病人都能够成功解决问题,只有少部分病人需要全麻开颅清血肿。手术后注意要多躺一段时间,利于残余血肿吸收,也可预防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