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物质与能量代谢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肌糖原既是高强度无氧运动时机体的重要能源, 又是大强度有氧运动时的主要能源。许多研究表 明,糖原贮量(特别是肌糖原)的增多,有助于耐力 性运动成绩的提高。
(2)血糖
▪ 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血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mg%。
▪ 血糖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
▪ 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糖浓度与常人无异。
第六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第一节 物质代谢 第二节 能量代谢 第三节 体 温
概述 ▪ 物质代谢: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
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
▪ 能量代谢: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 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第一节 物质代谢 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一)主要营养物质的生理功用 1.三大能源物质的生理功用 2.水及无机盐的生理功用 3.维生素的生理功用
▪ 因此可以减少运动时肌糖原的消耗。
▪ 应当注意的是,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 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
D.大肠内消化
▪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为消 化后的食物残渣提供暂时 贮存场所。大肠液中的黏 液蛋白对肠黏膜具有保护 作用,并具有润滑粪便的 作用。食物残渣进入大肠 后,通过大肠的机械运动 被向肛门方向推送,最终 通过排便反射将粪便排出 体外。
2.吸收
(1)吸收的部位 ▪ 口腔及食道内不吸收。 ▪ 胃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 小肠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
性 质:无色,pH 0.9~1.5 分泌量:1.5~2.5L/日 成 分:盐酸、胃蛋白酶原、 粘液、和HCO3- 等无机物。
胃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 食物的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及化学组
成有关。
▪ 通常稀薄、流体食物比粘稠、固体食物排空 快,颗粒小的食物比大块食物排空快。
▪ 糖类排空速度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最 慢。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
▪ 血糖浓度是人体糖的分解及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 的标志。
▪ 饥饿及长时间运动时,血糖水平下降,运动员会出 现工作能力下降及疲劳的征象。肝糖原可以迅速分 解入血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
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1) 糖 酵 解
▪糖酵解与乳酸生成
乳酸的清除(引自: A.W.S.Watson,1995)
(2) 消 化 液 的 作 用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
①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 ②改变消化道内的pH,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
要; ③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 ④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
例如,胃的粘液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 性。
(3)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
▪ 运动应激亦可致胃肠道机械运动减弱,使消化 能力受到抑制。
▪ 为了解决运动与消化机能的矛盾,一定 要注意运动与进餐之间的间隔时间。
▪ 饱餐后,不可立即运动; ▪ 剧烈运动结束后,亦应经过适当休息再
进餐。
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一)糖代谢
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
▪ 单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一部分合成肝糖原; 一部分随血液运输到肌肉合成肌糖原贮存起来; 一部分被组织直接氧化利用;另一部分维持血 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够 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结肠可吸收其肠腔内 80%的水和90%的Na+及Cl-。
(2)小肠吸收的特点
(3) 小肠 内主 要营 养物 质的 吸收
(三)肌肉运动对消化和吸收机能的影响
▪ 肌肉运动可以产生骨骼肌血管扩张、血流量增 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的效应,导致 胃肠道血流量明显减少(约较安静时减少2/3左 右),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量下降;
(2) 有 氧 氧 化
▪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3.运动与补糖
(1)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 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
▪ 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① 糖吸收入血刺激胰岛素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② 运动引起肾上腺素的迅速释放,抑制胰岛素分泌, 使血糖水平升高。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
猛击
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
过程。
▪ 吸收:经过消化的食 物,透过消化道粘膜, 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 的过程。
1. 消 化 : 机 械 性 消
化或物理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和 化学性消化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 消化道平滑肌特性:兴奋性(比骨骼肌低)、 自律性(在体外也可保持)、传导性和收缩 性(保持一定的紧张性)(伸展性大)(对 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
小肠内消化
A.胰液 胰液为碱性液体 渗透压≈血浆 胰液呈间歇性分
泌,约为1~2L/每日。 (1)水和碳酸氢盐 (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 (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 (4)蛋白质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B.胆汁 肝细胞分泌,内含:(1)胆盐;(2)胆固醇;
(3)胆色素。
C.小肠液 弱碱性液体,pH≈7.6。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分泌量大(1~3L/日) 特点 酶种类多;持续分泌 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 (1)中和胃酸,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遭胃酸侵蚀。 (2)稀释肠腔内容物,利于吸收。 (3)肠激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变为胰蛋白酶。 (4)肠淀粉酶能水解淀粉成为麦芽糖。 (5)多种消化酶进一步消化水解食糜。
▪ 口腔内消化 ▪ 胃内消化 ▪ 小肠内消化 ▪ 大肠内消化
口 腔 内 消 化
口腔内消化: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pH: 6.6~7.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成分:水(占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
球蛋白、溶菌酶等),无机物(Na+、k+、HCO3-、 Cl-等)。
胃内消化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 因而,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 式存在,并以血糖为中心,使之处于一种动态 平衡。葡萄糖是人体内糖类的运输形式,而糖 原是糖类的贮存形式。
(1)糖原
▪ 人体各种组织中大多含有糖原,但其含量的差异 很大。例如,脑组织中糖原含量甚少,而肝脏和 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约有350-400克, 运动员糖原储量可达400-550克。
(2)血糖
▪ 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血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mg%。
▪ 血糖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
▪ 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糖浓度与常人无异。
第六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第一节 物质代谢 第二节 能量代谢 第三节 体 温
概述 ▪ 物质代谢: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
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
▪ 能量代谢: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 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第一节 物质代谢 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一)主要营养物质的生理功用 1.三大能源物质的生理功用 2.水及无机盐的生理功用 3.维生素的生理功用
▪ 因此可以减少运动时肌糖原的消耗。
▪ 应当注意的是,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 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
D.大肠内消化
▪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为消 化后的食物残渣提供暂时 贮存场所。大肠液中的黏 液蛋白对肠黏膜具有保护 作用,并具有润滑粪便的 作用。食物残渣进入大肠 后,通过大肠的机械运动 被向肛门方向推送,最终 通过排便反射将粪便排出 体外。
2.吸收
(1)吸收的部位 ▪ 口腔及食道内不吸收。 ▪ 胃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 小肠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
性 质:无色,pH 0.9~1.5 分泌量:1.5~2.5L/日 成 分:盐酸、胃蛋白酶原、 粘液、和HCO3- 等无机物。
胃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 食物的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及化学组
成有关。
▪ 通常稀薄、流体食物比粘稠、固体食物排空 快,颗粒小的食物比大块食物排空快。
▪ 糖类排空速度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最 慢。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
▪ 血糖浓度是人体糖的分解及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 的标志。
▪ 饥饿及长时间运动时,血糖水平下降,运动员会出 现工作能力下降及疲劳的征象。肝糖原可以迅速分 解入血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
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1) 糖 酵 解
▪糖酵解与乳酸生成
乳酸的清除(引自: A.W.S.Watson,1995)
(2) 消 化 液 的 作 用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
①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 ②改变消化道内的pH,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
要; ③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 ④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
例如,胃的粘液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 性。
(3)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
▪ 运动应激亦可致胃肠道机械运动减弱,使消化 能力受到抑制。
▪ 为了解决运动与消化机能的矛盾,一定 要注意运动与进餐之间的间隔时间。
▪ 饱餐后,不可立即运动; ▪ 剧烈运动结束后,亦应经过适当休息再
进餐。
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一)糖代谢
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
▪ 单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一部分合成肝糖原; 一部分随血液运输到肌肉合成肌糖原贮存起来; 一部分被组织直接氧化利用;另一部分维持血 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够 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结肠可吸收其肠腔内 80%的水和90%的Na+及Cl-。
(2)小肠吸收的特点
(3) 小肠 内主 要营 养物 质的 吸收
(三)肌肉运动对消化和吸收机能的影响
▪ 肌肉运动可以产生骨骼肌血管扩张、血流量增 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的效应,导致 胃肠道血流量明显减少(约较安静时减少2/3左 右),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量下降;
(2) 有 氧 氧 化
▪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3.运动与补糖
(1)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 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
▪ 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① 糖吸收入血刺激胰岛素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② 运动引起肾上腺素的迅速释放,抑制胰岛素分泌, 使血糖水平升高。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
猛击
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
过程。
▪ 吸收:经过消化的食 物,透过消化道粘膜, 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 的过程。
1. 消 化 : 机 械 性 消
化或物理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和 化学性消化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 消化道平滑肌特性:兴奋性(比骨骼肌低)、 自律性(在体外也可保持)、传导性和收缩 性(保持一定的紧张性)(伸展性大)(对 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
小肠内消化
A.胰液 胰液为碱性液体 渗透压≈血浆 胰液呈间歇性分
泌,约为1~2L/每日。 (1)水和碳酸氢盐 (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 (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 (4)蛋白质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B.胆汁 肝细胞分泌,内含:(1)胆盐;(2)胆固醇;
(3)胆色素。
C.小肠液 弱碱性液体,pH≈7.6。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分泌量大(1~3L/日) 特点 酶种类多;持续分泌 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 (1)中和胃酸,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遭胃酸侵蚀。 (2)稀释肠腔内容物,利于吸收。 (3)肠激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变为胰蛋白酶。 (4)肠淀粉酶能水解淀粉成为麦芽糖。 (5)多种消化酶进一步消化水解食糜。
▪ 口腔内消化 ▪ 胃内消化 ▪ 小肠内消化 ▪ 大肠内消化
口 腔 内 消 化
口腔内消化: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pH: 6.6~7.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成分:水(占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
球蛋白、溶菌酶等),无机物(Na+、k+、HCO3-、 Cl-等)。
胃内消化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 因而,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 式存在,并以血糖为中心,使之处于一种动态 平衡。葡萄糖是人体内糖类的运输形式,而糖 原是糖类的贮存形式。
(1)糖原
▪ 人体各种组织中大多含有糖原,但其含量的差异 很大。例如,脑组织中糖原含量甚少,而肝脏和 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约有350-400克, 运动员糖原储量可达400-5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