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载体对铀的吸附性能评价

合集下载

mxene铀吸附最佳ph

mxene铀吸附最佳ph

mxene铀吸附最佳ph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由层状的过渡金属碳化物或氮化物构成。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MXene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尤其在铀吸附方面表现出色。

本文将重点探讨MXene铀吸附的最佳pH 条件。

铀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

由于其放射性的特性,铀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铀的去除和回收成为了环境保护和核能工业中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吸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铀的去除和回收过程中,而MXene作为一种新兴的吸附材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pH值是影响吸附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pH值的变化可以影响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吸附效果。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MXene对铀的吸附性能在不同pH值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当pH值较低时,MXene对铀的吸附性能较差。

这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MXene表面带正电荷,而铀离子带负电荷,二者之间存在排斥作用,导致吸附效果不佳。

当pH值处于中性范围时,MXene对铀的吸附性能最佳。

在中性条件下,MXene表面带有较少的电荷,这有利于铀离子与MXene表面形成较强的吸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当pH值为7左右时,MXene对铀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量最大。

当pH值较高时,MXene对铀的吸附性能再次下降。

在碱性条件下,MXene表面带负电荷,而铀离子带正电荷,同样会导致二者之间的排斥作用,从而降低吸附效果。

总结来说,MXene对铀的吸附性能在中性条件下表现出最佳效果。

这是因为在中性pH值范围内,MXene表面电荷的变化最小,有利于与铀离子形成较强的吸附作用。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吸附系统的pH值在中性范围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MXene对铀的吸附效果。

除了pH值,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MXene对铀的吸附性能,例如MXene的结构、孔径大小、温度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定最佳的吸附条件。

MXene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在铀吸附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砂岩铀矿围岩中性条件下对铀的吸附试验

砂岩铀矿围岩中性条件下对铀的吸附试验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9.08.013砂岩铀矿围岩中性条件下对铀的吸附试验李衡,周义朋,周维宇,文旭祥(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摘要: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体系中,溶解铀在水岩界面发生的吸附作用对铀的浸出造成一定影响。

为研究CO2+O2中性地浸条件下含矿层砂岩介质对溶解铀的吸附特征,采用取自新疆蒙其古尔铀矿床围岩和含铀浸出液,在实验室开展了不同粒径介质和不同固液比的吸附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介质对铀的平衡吸附量介于11.62~20.28 mg/g,铀的平衡吸附量以及吸附率与粒径负相关;不同液固比试验条件的平衡吸附量介于10.07~18.23 mg/g,铀的平衡吸附量与液固比正相关,铀的吸附率则与液固比负相关。

围岩对铀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符合粒内扩散模型。

试验结果可以为地浸采铀溶质运移模拟过程中吸附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地浸采铀;围岩;吸附性能;粒径;液固比中图分类号:TL212.1+2; TD8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9)08-0000-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Adsorption of Uranium by Surrounding Rock of SandstoneUranium Deposit under Neutral ConditionsLI Heng, ZHOU Yi-peng, ZHOU Wei-yu, WEN Xu-xi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China)Abstract:In water-rock system of in-situ leaching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adsorption of dissolved uranium at solid-liquid interface has effect on uranium migrati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ed uranium by ore-bearing layer sandstone medium under CO2+O2neutral leaching condition, adsorption test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media and different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L/S) were conducted in laboratory with uranium bearing leaching solution and surrounding rock of uranium deposit in Mengqiguer, Xinjia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adsorbed uranium on different sizes of rocks is between 11.62~20.28 mg/g. Both equilibrium adsorbed concentration and adsorption rate of uranium inversely correlate with particle size. Equilibrium adsorbed concentration of uranium under different L/S condition is between 10.07~18.23 mg/g, and equilibrium adsorbed concentration of uranium positively correlate with L/S, but adsorption rate of uranium negatively correlate with L/S. Adsorption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uranium by rocks is consistent with intragranular diffusion mod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determination of adsorption model and calibration of parameters in simulation process of in-situ leaching uranium solute transport.Key words:in-situ leaching uranium; surrounding rock; adsorption property; particle siz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地浸采铀技术主要是通过注液孔将含有浸出剂的溶液注入到含矿含水层中与铀矿石作用,并通过抽液孔将含铀溶液抽出地表,进行处理[1-2]。

不同磁性氧化石墨烯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不同磁性氧化石墨烯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不同磁性氧化石墨烯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彭炜黄国林$张葭榕(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摘要:本文采用氧化石墨烯为原料,以Fe304为磁化剂,通过改变Fe304的量制备出 不同磁性的氧化石墨烯(M G O)。

用电镜扫描和X R D对M G O进行结构表征,确定了 Fe304成功的负载在氧化石墨烯上。

系统考察了溶液p H、铀的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铀吸附影 响,继而得到最佳吸附条件。

实验数据采用L a n g m u ir模型和F re u n d lic h模式进行拟合,结 果表明,吸附等温线更加符合L a n g m u ir模型;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相比,拟二级动力学模 型能更好地拟合本吸附过程。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吸附铀磁性材料1前言我国现阶段发展核电是调整能源布局的有效途径[1],然而核能也有不足,如果核电站产生的含铀废水 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长久性破坏,直接 威胁到人类健康。

有效处理核废物和环境管理是核污 染问题需要克服的重要障碍[2],铀是核废物中存在的 一种主要元素,铀在衰变过程会释放出放射性射线,对 人体产生放射性辐射损伤。

常用的处理铀的方法有絮 凝沉淀法[3]、离子交换法[4]、和吸附法[5]等,而吸附法 工艺简单、吸附效果较好、不产生副产物,具有广泛的 应用价值。

石墨烯作为一种吸附剂,在吸附净化和富 集铀的过程中尤为突出。

刘闯等[6]采用改性的H u m­m 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 (G O)并应用于铀的吸附实验 中,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把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负载 在于(G O)上,制备出M G O,结果表明,M G O具有明显 的二维结构,其表面褶皱丰富,并能被四氧化三铁纳米 粒子负载;李文文等[7]利用M G O对含C r(V I)废水进 行吸附,结构表征显示,M G O具有薄片层结构,可为& (V I)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且易分离;张锬等[8]研究探 讨了 Fe304磁性纳米粒子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可控组 装性,成功制备了磁响应性较高、单分散性好的Fe304磁性纳米粒子,并应用于铀的吸附实验中,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

铀(VI)的研究

铀(VI)的研究

铀(VI)的研究铀(VI)在液膜中的萃取行为不仅取决于所用的载体种类,同时还受到载体浓度,膜内相溶液浓度,溶剂,表面活性剂用量,膜增强剂用量,油内比,乳水比,溶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制备以DB-18-C-6为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CCl4为膜溶剂,液体石蜡为膜增强剂,Na2CO3溶液为内相的乳状液膜,研究了0.01g/L的铀(VI)在不同载体浓度、膜内相浓度、乳水比、油内比以及不同pH值等因素下的提取率。

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铀(VI)的提取率可达60%以上。

铀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它在动植物体内能衰变放出射线从而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若铀进入人体则会感染各种疾病,危害生命健康。

低浓度含铀废水包括后处理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含铀的矿山水,此类含铀废水的质量浓度大约在5×10-3g/L,远高出国家排放标准(5×10-5g/L)[1]。

酸性废水中的铀一般以UO22+的形式存在,低酸度条件下开始出现沉淀,此时铀比较容易扩散迁移[2]。

水体除铀主要指的是去除六价铀及其化合物。

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吸附法、化学沉淀法、蒸发浓缩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等[3]。

近几年国内外科技工作者[4,7,15-20]利用液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不错成果。

文献研究用液膜分离技术提取铀(VI)做了一系列研究。

与传统分离手段相比,乳状液膜具有特别大的传质面积,能得到更高的分离效率。

加之液膜分离技术将萃取与反萃结合,因此具备了简洁、快速、高效、节能和成本低的特点。

我国液膜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

尤其是近年来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液膜技术的进步,现已由最初的基础理论研究过渡到初步应用阶段,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化工、生物、医药、冶金等各个领域方面[6]。

冠醚作为一种高分子萃取剂,具有选择性配合离子的能力,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已有将高分子冠醚作为铀酰萃取剂的研究[8-14],但是将冠醚用于液膜体系萃取铀酰离子的报道较少。

粘土吸附废水中铀的效能研究322

粘土吸附废水中铀的效能研究322

粘土吸附废水中铀的效能研究铀水冶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高中低放废物,这些铀废石量大且分布广,对周边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如污染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

如何处理这种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国内外通过研究某些吸附介质对核素的吸附来阻滞其向周围环境的迁移污染[1-3]。

但文献多集中在对高放废物的处置,对中低放废物的处置研究较少,本文针对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库退役治理的需要,利用粘土对模拟废水中的铀进行了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设备AC211S型电子天平;PHS- 3C型精密pH计(上海精空科学有限公司);DL-10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HZQ-C 空气浴振荡器。

1.2 吸附剂的处理粘土取自我国衡阳某铀尾矿库附近新鲜的红粘土。

将粘土样取回后,风干,再碾碎过筛(45目),置于烘箱中(102-105℃)烘干,储存于磨塞广口瓶中备用。

1.3 铀废水溶液配制用铀基准试剂(U3O8)配制成1mg/mL的铀标准溶液,实验中根据需要稀释到设计的浓度。

1.4 实验方法室温下(20±2℃),取C0=20mg/L的铀溶液200mL,用稀HCl和NaOH调节pH值后,加入1g处理过的粘土,振荡(振荡速度为180r/min)60min 后,再静置一段时间进行固液分离,取10mL上清液,分析铀含量。

1.5吸附量的计算q=(C0-C e)×V/m(1)式中,C0与C e分别为铀废水溶液初始浓度与平衡浓度(mg·L-1);q为单位吸附量(mg·g-1);V 为溶液的体积(mL);m为粘土的质量(g)2 实验结果与讨论2.1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pH值对铀的吸附量的影响见图1。

12340246810p Hq/(mg•g-1)图1 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由图1可知,随着pH值增加,粘土对铀的吸附量增加较快,pH在接近中性环境时,吸附效果最好,当pH值大于8时,吸附量又开始下降。

分析认为:在pH较低的情况下,铀是以UO22+的形式存在,UO22+与粘土中金属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吸附,吸附的机理为[4]:R-H+M+=R-M+H+,由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H+和H3O+会与金属阳离子产生竞争吸附,大量的H+占据了UO22+的吸附位,大大降低了UO22+与粘土的结合能力。

几种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

几种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

几种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几种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几种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的吸附行为。

通过选择合适数量及性质的功能化基团,纳米材料表面的吸附位点和吸附能力得到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开发新型高效的放射性元素清除材料。

1. 引言铀是一种广泛分布且放射性较强的元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铀污染的处理和清除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其中,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环境修复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功能化纳米材料通过调控纳米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和吸附位点,可以提高对铀污染物的吸附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究几种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的吸附行为。

2. 实验方法选取了三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分别为炭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通过简单的化学方法进行表面功能化,引入含有氧基、羧基和胺基的功能基团。

3. 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其中,炭黑纳米粒子表现出最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容量可以达到X mg/g。

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次之,其吸附容量约为Xmg/g。

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U(Ⅵ)的吸附效果相对较弱。

4. 吸附机理通过分析纳米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和功能基团的性质,可以发现吸附机制多样。

炭黑纳米粒子的吸附主要基于电子云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其氧基功能基团能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

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吸附机制则主要基于键结作用力和π-π堆积作用力。

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吸附机制较为复杂,既包括化学吸附作用,也包括物理吸附作用。

5. 应用前景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的吸附行为,并且在放射性元素清除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功能化纳米材料可以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铀污染物吸附材料,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核废料处理等领域。

6. 总结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功能化纳米材料对U(Ⅵ)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浅谈铀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浅谈铀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浅谈铀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作者:卢嘉炜来源:《商情》2017年第29期【摘要】在废水中铀离子吸附方面,拥有氨基功能团的吸附材料拥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但难以实现重复利用。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通过开展实验完成了一种含有氨基功能团的硅胶铀吸附材料的制备。

从材料的吸附性能上来看,将铀离子溶液pH调节为4,并使溶液达到平衡浓度,能够使材料拥有较强的铀离子吸附能力,吸附容量最高能够达到16mg/g。

【关键词】铀吸附材料吸附性能引言:随着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铀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

而地球上的铀资源较少,所以还需实现对铀的回收利用。

制备能够从废水中分离和回收铀的吸附材料,则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还应加强对铀吸附材料制备和吸附性能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推动核电事业的发展。

1实验条件1.1实验材料(1)分析纯试剂:正硅酸乙酯(Si(OC2H5)4),分析纯;氨水(NH3·H2O),分析纯;浓盐酸(HCl),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无水乙醇(C2H6O),分析纯;偶氮胂III (C22H18As2N4O14S),分析纯。

(2)仪器设备:(2)仪器设备:低速离心机(型号LD4-2A,厂家:北京雷勃尔);数字恒温磁力搅拌器(型号:79HW-1,厂家:杭州仪表电机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干燥箱(型号:DHG-9031A,厂家: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扫描探针显微镜SEM(型号:SPA-300HV,产家:日本精工公司);投射电镜TEM(型号:FEI Tecnai 20,产家:牛津上海仪器厂);FA1204B电子天平(精度0.0001g,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微量铀分析仪(型号:WGJ-III,厂家:杭州大吉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数控超声波(型号:KQ-250DE,厂家:昆山市超声波器有限公司)。

1.2硅胶铀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硅胶铀吸附材料原理:以偶氮胂III作为原料,其与铀能够反应得到有色络合物,利用硅胶对偶氮胂III进行包覆,从而利用硅胶内部的偶氮胂III完成铀吸附。

改性稻壳对废水中铀的吸附性能

改性稻壳对废水中铀的吸附性能

100 min 时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为 98% ; 吸附过程符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表明稻壳对铀的吸附是以单分子; 铀; 吸附; 去除率; 等温吸附
中图分类号: TQ424; X771
文献标志码: A
Adsorptive Property of Modified Chaff for Uranium in Waste Water
氢氧化钠( 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硝酸( 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 偶氮胂Ⅲ( 分析纯,华 东师范大学化工厂) ; 2 - 4 - 二硝基酚( 分析纯,上 海氟德化工有限公司) ; 磷酸二氢钠( 分析纯,天津 大茂化学试剂厂) ; 高锰酸钾及丙烯酸( 分析纯,天 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1. 2 吸附材料的制备
近年来,节能减排的理念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受
到重视,农林废弃物作为生物吸附剂吸引了许多研 究者的目光。秸秆、壳聚糖、柚子皮、玉米芯和花生 壳等农林产品废弃物[8 - 12]被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 试验,这些废弃物具有产量大、成本低和材料易得等 特点。稻壳中含有粗蛋白、粗纤维、木质素、几丁质 C 和 Si 化合物,具备作为吸附剂的条件。研究表 明,稻壳对不同重金属废水[13 - 14]都具有不同程度的 吸附效果。
当稻壳用量一定,溶液中铀质量浓度较低时,稻 壳表面的连接基团足够吸附水中的铀离子,故去除 率均在 90% 以上。随着铀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稻 壳用量不变时,稻壳吸附铀的吸附量达到饱和,而水 中过量的铀为游离状态,铀离子的增加量远大于吸 附量的增加 量,因 此 初 始 质 量 浓 度 越 高,吸 附 量 越 高,而去除率越低。综合去除率与吸附量两个因素, 当铀初始质量浓度为 30 mg·L - 1 时,效果最好。由 此可见,稻壳粉末更适合于处理低质量浓度的含铀 废水。

几种新型复合吸附剂对铀的吸附作用

几种新型复合吸附剂对铀的吸附作用

几种新型复合吸附剂对铀的吸附作用(中铁(石家庄)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铀的生物毒性和放射性能够导致人体肝脏和肾脏损伤,因此,如何去除水体中的铀就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列举了一些由各种材料复合而成,能够有效去除水中U(Ⅵ)的复合吸附剂,并讨论了它们对铀的吸附能力。

标签:铀;放射性;吸附;吸附剂1 引言铀(U)是一种天然的放射性元素,是锕系元素之一。

它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三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它们的半衰期很长,且都不稳定,具有微弱的放射性。

铀具有+3、+4、+5、+6四种价态,由于U(Ⅳ)和U(Ⅵ)比较稳定,因此自然界中的铀主要以这两种价态存在,其中四价的铀离子溶解度较低,硬度较高,常以UO2固体形态存在,而六价的铀酰离子(UO22+)溶解度较高,易于溶解迁移。

自从铀在1789年被发现后,就逐渐在核能生产和热核武器制造等核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它既是核燃料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又因为其核裂变过程中可以产生20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医疗放射、辐射育种等。

然而,铀是一种有毒的放射性核素,它的毒性和放射性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进入人体的铀不易被排出,其发射的α射线会在体内引起高度累积性的辐照损伤,一般蓄积在骨骼和肝肾部位,而其化学毒性与汞相似,能够引发肝炎、肺癌以及神经系统的病变等[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水体中可容纳U(Ⅵ)的最高浓度为50μgL-1 [2],而人体每天摄入的溶解态铀的耐受量是0.6μg/kg[3],然而随着采矿和核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很多地区的环境中的铀的含量超标,且导致人体摄入的铀的量严重超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为了减少含铀的废水产生的危害,寻找有效的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含有铀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共沉淀、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膜分离法、浮选法、吸附法等。

偕胺肟基改性碳纳米管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偕胺肟基改性碳纳米管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偕胺肟基改性碳纳米管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谢磊;唐文玲;谢水波;王劲松;王慧娟;王赛【摘要】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偕胺肟基改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前后 MWNTs 在不同条件下对铀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在pH=2~8的范围内,未改性的碳纳米管(raw‐MWNTs)与偕胺肟基改性碳纳米管(AO‐MWNTs)对铀的吸附容量均是先增大后降低,pH 值为5时达到最大。

随着铀初始浓度的增大,raw‐MWNTs和AO‐MWNTs对铀的吸附容量逐渐升高。

当铀初始浓度为10 mg/L 时,AO‐MWNTs对铀振荡吸附30 min后达到平衡,吸附容量可达18.93 mg/g ,而raw‐MWNTs对铀振荡吸附60 min后趋于稳定,吸附容量可达9.59 mg /g。

AO‐MWNTs对铀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最大理论吸附容量为106.38 mg/g。

%AO‐MWNTs were obtained throug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s ) modified by amidoxime group ,and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The adsorption experi‐ments of uranium on the raw‐MWNTs and AO‐MWNTs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uranium on raw‐MWNTs and AO‐MWNTs primarily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over the range of pH =2‐8 ,and reach the maximum at pH=5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uranium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uranium on the two materials gradually increase . Whe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uranium is 10 mg/L ,the adsorption of uranium on AO‐MWNTs balances after oscillating 30 min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reaches 18.93 mg/g ,while the raw‐MWNTs tend to be stable after 60 min ,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is 9.59 mg/g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uranium on AO‐MWNTs can be described by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models ,and the theoretical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can reach 106.38 mg/g .【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年(卷),期】2016(050)003【总页数】8页(P410-417)【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偕胺肟基;铀;吸附【作者】谢磊;唐文玲;谢水波;王劲松;王慧娟;王赛【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衡阳421001;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南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衡阳 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4.3碳纳米管自1991年[1]被发现以来,引起人们的广泛研究,它具有由一层或多层石墨片通过卷曲而形成的无缝、中空筒柱型结构。

铀吸附实验研究现状

铀吸附实验研究现状
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吸附时间与铀的吸附率实验结
果显示 , 在开始吸附的 5 min内 , 吸附率就达到
60% , 15 min时达到 8416%, 自 60 min后 , 铀的
吸附率增长比较缓慢, 120 min后吸附达到饱和
(9218% )。当 pH = 5时 , 铀的吸附率达到最大值
mg/L)的吸附。结果表明 ,随 pH升高 , U (V I)的吸
附量迅速升高。
张慧等[ 8 ]
(1998) 研究了合成的 6种氢型 Si O2
- Ti O2复合水合氧化物胶体对铀的吸附。结果表
明 ,离子强度对该二元复合胶体吸附铀的影响与溶
液中铀的浓度有关;吸附铀的最佳 pH范围为 4~7;
3 胶体对铀的吸附实验研究
在含铀工业废水的处理及铀的分析化学中 ,
Si O2水合氧化物及某些过渡金属元素的水合氧化
物也有较广泛的应用。
Stan J Morris on等[ 7 ]
研究了不定形铁氧化合物
对 U (V I ) (814 × 10
- 7
~211 × 10
- 3
mol /L, 012~500
80 g/h时 , 吸附率达 99%以上。如采用静态法处
理废水 , 并根据不同处理选择最佳用量 , 可获得良好的吸附效果。采用动态法 (交换柱 ) 处理了含
铀废水 , 铀的去除率在 99195%以上 , 排放液中铀
的残余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 0105 mg/L排放标准。
用凹凸棒石粘土交换柱连续吸附铀之后 , 再用解吸
。宋金如等[ 2 ]
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吸附铀的酸度、吸附速率、吸附反应热焓及吸附容量

埃洛石对铀、钍的吸附行为的研究

埃洛石对铀、钍的吸附行为的研究

埃洛石对铀、钍的吸附行为的研究本实验采用静态法研究U(Ⅵ)和Th(Ⅳ)在200目粒径埃洛石上的吸附行为,研究了浓度、温度、吸附时间、pH、离子强度对埃洛石吸附U(Ⅵ)和Th(Ⅳ)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U(Ⅵ)和Th(Ⅳ)在埃洛石上的吸附很快就可以达到平衡,大致在10到13个小时达到平衡。

pH对埃洛石吸附有很大影响,在NaNO3浓度为0.1mol/L,铀溶液浓度为1×10-4mol/L量级时,pH从3-6,U(Ⅵ)的吸附率很快从5%升至95%以上;同样钍溶液浓度为1×10-4mol/L级时,pH从1-4,Th(Ⅳ)的吸附率很快从5%升至90%以上;在pH=3.5下,吸附体系NaNO3浓度中对埃洛石吸附U(Ⅵ)、Th(Ⅳ)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Th(Ⅳ)的吸附有很大的影响,对U(Ⅵ)的吸附效果的影响要明显小于Th(Ⅳ),在吸附体系中NaNO3浓度越低的时候吸附效果越好,反之效果越差。

温度对埃洛石吸附U(Ⅵ)、Th(Ⅳ)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吸附效果也越好,说明埃洛石吸附U(Ⅵ)、Th(Ⅳ)是一个吸热反应。

对U(Ⅵ)、Th(Ⅳ)在埃洛石上的吸附进行模型处理发现U(Ⅵ)、Th(Ⅳ)在埃洛石上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

在不同NaNO3浓度和不同pH下进行吸附和解吸,发现U(Ⅵ)、Th(Ⅳ)几乎不能解吸下来。

关键词:U(Ⅵ)、Th(Ⅳ);埃洛石;吸附;静态法;第一章前言1.1研究背景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各地雾霾现象频繁出现,目前正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明显不能满足人类对能源急剧增长的需求,并且化石燃料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危害,为了提供足够多的能源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核能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同时十八大会议的召开对我过的核能事业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核电事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但是在光明的发展前景下,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技术和社会问题,随着核能和平利用的不断发展,放射性核废料能否妥善的处理和处置成为了核能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磁性石墨烯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磁性石墨烯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分钟 , 将反应混合 物离 心分 离 , 分 别用 3 % 盐酸和水 洗
涤沉淀 , 所得产物 在 8 0  ̄ C下真空干燥 , 待用。 G N s —F e 3 O 4 的制备 : 将 1 0 0 m g氧化 石墨加 人到 5 O a r l 乙二醇 中 , 超声 6 0分钟 剥离 , 得到 氧化石 墨烯 分 散液, 然后加入 0 . 5 g F e C 1 3・ 6 H 2 O黄色固体 , 搅拌 溶解 后, 继续搅拌 2小 时 , 再 加入 3 . 6 g白色固体 醋酸钠 , 1 . O g 聚 乙二醇 , 搅拌 3 0分 钟 , 在反应釜 中加热 2 0 0  ̄ C反应 1 6小 时 , 得到黑 色产 品 , 减 压过滤 , 分别用 二次蒸馏 水
是 目前所 发现 的最薄 的二 维材 料 , 但 是 由于其 结构
本身鲜有缺 陷, 原 子难 以进 攻 , 故 对 石墨 烯进 行改 性 。 本文中 , 合 成了带有磁性的石墨烯 ( G N s —F e , O ) 粒子 ,
和乙醇 洗涤 , 5 O ℃真空干燥 。
1 . 3 吸附实验
F e O 具 有 高 比表 面积 , 且其 磁性 的特 性 , 会 使石 墨烯
外部增加磁场 , 更有 利于对重金属 离子的 吸附。G N s —
准确称量 0 . O l g的 G N s —F e 3 0 加入 2 5 0 mL锥形瓶 中, 再加入 2 0 mL一定 浓 度 的铀 标 准溶液 , 用 N a O H 溶 液或 H C I 溶 液调节铀溶液 的 p H值。在 1 8 0 r / mi n条 件 下振荡 至吸附平 衡 , 离心 , 取 l mL清 液 , 在 7 2 1型分 光 光 度计 上 6 5 0 n m处用偶氮胂 Ⅲ分光 光度法测定 溶液 中

共价功能化石墨烯对铀(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共价功能化石墨烯对铀(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共价功能化石墨烯对铀(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近年来,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对放射性污染的重视,如何有效
地除去铀(VI)放射性污染物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
人员利用共价功能化石墨烯来研究其对铀(VI)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有鉴于此,研究人员通过改变石墨烯的结构,制备各种功能化石
墨烯,并考察它们对铀离子的吸附性能。

研究表明,经过功能化处理
的石墨烯比未功能化的具有更好的吸附能力。

此外,在功能化过程中,改变石墨烯的表面特性,它可以吸引更多的铀离子,提高吸附效率。

另外,通过浅析结构表面和热力学参数等,发现吸附活性位点对
于石墨烯的吸附性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吸附活性位点的位置,更
多的铀离子可以被吸附。

这些结果表明,共价功能化石墨烯可以有效
地去除铀(VI)放射性废物,是一种有效的铀污染物处理材料。

因此,研究表明,共价功能化石墨烯可以有效地降低铀污染。


通过改变石墨烯的表面结构和吸收铀离子,实现有效的铀污染物处理。

未来,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更多的相关性能,努力为社会提
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臭氧氧化改性碳纳米管对铀的吸附性能

臭氧氧化改性碳纳米管对铀的吸附性能

臭氧氧化改性碳纳米管对铀的吸附性能杨爱丽;武俊红;张业新【摘要】通过臭氧氧化改性方法制备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的改性碳纳米管(CNT).采用有机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元素分析以及Boehm滴定法分别测得样品的表面含氧量、总含氧量以及不同含氧官能团含量,并对产物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改性后含氧功能团数量增加了3~7倍,并且这种臭氧改性技术受温度影响显著.然后,考察了改性CNT对铀的吸附性能,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未经改性的CNT样品的吸附效果较差,铀去除率仅为78.0%,而改性后的CNT对铀的吸附效果有显著提高,铀去除率高达95.0%以上,表明含氧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改性物对铀的吸附效果.【期刊名称】《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年(卷),期】2018(040)004【总页数】6页(P267-272)【关键词】碳纳米管(CNT);臭氧氧化;铀;吸附【作者】杨爱丽;武俊红;张业新【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四川江油 62190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四川江油 621907;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941.1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类核活动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水,必须对其经过严格处理才能排放,而行之有效的净化处理方法则成为研究热点。

其中,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去污率高、工艺成熟、适用范围广等优势。

目前,常用的去除核素铀的吸附剂种类较多(比如活性炭[1]、石墨烯[2]、二氧化硅[3]、壳聚糖[4]和斑脱土[5]),然而,这些材料普遍存在吸附容量低、吸附强度较差以及去除效果低等缺陷,需经改性以提高其吸附性能。

因此,研制具有高效吸附性能且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以及无二次污染物产生等环境友好的新型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

在碳质吸附材料中,碳纳米管(CNT)具有高比表面积、表面可修饰性、高机械强度及高反应活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复合物制备、传感器、电学以及水处理等诸多领域[6-8]。

高岭土对铀的吸附试验研究

高岭土对铀的吸附试验研究

高岭土对铀的吸附试验研究景晨;李义连;徐佳丽;张虎成【摘要】通过批试验,对高岭土吸附铀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离子强度、高岭土投加量和反应温度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高岭土对铀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高岭土对溶液中铀的吸附在80 h左右达到平衡;当溶液pH值为4.0~8.0时,高岭土对溶液中铀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可达99.94%;离子强度对其吸附效果影响甚微;高岭土对铀的吸附为吸热自发反应,高温可缩短吸附时间;铀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描述,相关系数为0.999 4;铀吸附热力学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相关系数可达0.993 1;高岭土吸附铀主要是表面单分子层吸附.【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工程》【年(卷),期】2014(021)001【总页数】5页(P73-76,82)【关键词】高岭土;铀;吸附试验;动力学;热力学【作者】景晨;李义连;徐佳丽;张虎成【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5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核泄漏问题再一次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在享受核能源带来便利的同时,铀矿开采、核能源利用过程中带来的铀污染也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发展。

高浓度铀的污染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低浓度含铀废水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表示有必要在饮用水指标中加入铀的限量指标[1]。

但是由于对铀的长期、短期毒理性研究的缺乏,以及受限于当时的检测能力,其指标一直未能确立。

直到1998年饮用水导则附录中,才明确提出饮用水中铀的临时限量标准为0.002mg/L。

为了人类的健康以及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已展开对含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功能化多孔氮化碳材料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功能化多孔氮化碳材料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功能化多孔氮化碳材料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孟园;倪善;刘亚锋;王文杰;赵越;朱育丹;杨良嵘【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24(75)4【摘要】从海水和废水中分离和富集铀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一步碱化和热缩聚三聚氰胺制备了一种富含氰基和羟基的多孔氮化碳吸附剂(d-g-CN),研究其对铀的吸附性能。

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6.0和298 K 的条件下,d-g-CN对铀的吸附在3 h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容量为2476.23mg∙g^(-1)。

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

此外,d-g-CN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循环性,在溶液中存在多种竞争离子时,d-g-CN对铀的吸附分配系数达到1.48×10^(4)ml∙g^(-1),并且6次循环后吸附效率仍保持在89.5%。

由于d-g-CN较大的比表面积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同时氰基和羟基等功能基团与铀存在配位作用,因此d-g-CN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在低浓度铀的提取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总页数】14页(P1616-1629)【作者】孟园;倪善;刘亚锋;王文杰;赵越;朱育丹;杨良嵘【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4;TL212【相关文献】1.氨基功能化多孔材料吸附二氧化碳研究进展2.多孔阳离子共价三嗪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3.一种氮杂化多孔炭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4.氮掺杂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5.氨基功能化气相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硅铝比分子筛对水中铀吸附性能的研究

不同硅铝比分子筛对水中铀吸附性能的研究

不同硅铝比分子筛对水中铀吸附性能的研究本工作探究了硅铝比分别为20、50、100的三种ZSM-5沸石分子筛对水溶液中U(Ⅵ)的吸附性能。

系统地考察了吸附动力学以及其他对吸附产生影响的多种因素如温度、pH、离子强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6时硅铝比为20和50的分子筛及在pH为7时硅铝比为100的分子筛,对水中的U(Ⅵ)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中硅铝比为50的分子筛吸附U(Ⅵ)的效果最好,Kd值能达到7000左右。

关键词:沸石分子筛,硅铝比,吸附,U(Ⅵ)第一章绪论1.1.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水环境中一些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这些重金属在水中的含量一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标准将会给人的健康带来难以恢复性的伤害,如1931年日本发生的骨痛病事件,1953年同样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等等,这些都是因为水环境中的重离子超标造成的。

铀作为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在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和第一座核电站建成之前,铀资源并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其在水中的含量也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铀矿被大幅开采和水冶,而伴随着核燃料的制造、铀浓缩、反应堆运行、核燃料后处理等一些列相关活动的进行,产生出大量的含铀废水,这些废水若进入人类生活的水环境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同于一般的重金属,铀具有放射性,当它进入人体内时,不但会因为重金属超标对人体机能造成损伤,还会因为其发出的射线照射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上,使其发生不可逆病变,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体死亡或者造成下一代新生儿畸形。

因此处理含铀废水是一个十分重要,同时紧迫的世界性问题。

处理含铀废水具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吸附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蒸发浓缩法等[1],目前发展中的方法还有乳化液膜分离法、微生物法和零价铁处理法等[2]。

吸附法作为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分离方法,以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为低廉,能耗低,回收简单,并且能够选择性吸附和脱附目标离子,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人们青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载体对铀的吸附性能评价摘要:目前,铀的吸附试验主要采用静态法核动态法进行研究。

吸附铀的载体主要有粘土,金属的水和氧化物等胶体,生物吸附剂,树脂以及离子交换纤维等。

主要考察pH值、温度、吸附时间、阴离子、阳离子、细菌浓度、铀浓度等对吸附速率及吸附量的影响。

关键词:载体;吸附;铀;性能Abstract At present,the batch technique and the column method were mainly adopted to study the sorption of uranium .The carriers include clay, hydrous ferric oxide, biological adsorbent, resin, exchange fiber and so on. Attentions were focused mainly on the effects of pH, temperature, sorption time, anions, cat i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uranium on uranium sorption speed and sorption quantity. Keywords: carriers; sorption; Uranium; property铀的吸附技术主要应用于铀矿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后续废水废物的处理。

目前我国的铀水冶工艺流程中主要应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

核技术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放射性废物。

核军工、铀冶矿等也产生大量放射性废物。

放射性核素进人环境( 大气、水体和土壤) 后,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处理这些放射性废物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铀的吸附试验,对于选择对铀吸附能力最强的载体,减小铀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1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评价试验许丽珍、杨东方、张万峰等[1]人论述了德国维斯特法伦电力公司中心试室,在验收离子交换树脂时采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从水处理的实际需要出发, 着重对离子交换树脂的强度、清洗特性、出水水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后续废水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树脂对铀进行吸附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加大树脂和矿浆之间的相对密度差,为此,不少的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增大树脂相对密度的方法,多数是在树脂合成时,加入适量的加重剂,如二氧化钛,可使树脂的相对密度增加。

这种相对密度较大的树脂称为“加重树脂”。

除了加重树脂外,,有人也试用树脂孔径为几十纳米的所谓“大孔离子交换树脂”,这是当今流行和发展的趋势。

另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吸附铀工艺上的应用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

树脂不仅可以应用在吸附铀矿石浸出液上,一些新型螯合树脂对于废水中的铀也具有不错的吸附效果。

董庆珍,熊国宣等[2]以三乙烯四胺、氯乙酸、无水碳酸钠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 采用超声法合成氨基酸型螯合树脂, 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其对铀的吸附性能, 探讨了树脂用量、pH 值、吸附温度、振荡时间、溶液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当合成出的氨基酸型螯合树脂的用量为0.04 g、pH 值为5~6、吸附温度50 ℃、振荡时间120min、铀浓度为0.1mg/mL 时, 其对铀的吸附效果最佳, 吸附率达85.04%。

2 生物吸附剂对铀的吸附性能试验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3]表明, 细菌、真菌、藻类和无机吸附材料等对铀具有一定富集作用, 但吸附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

也有少数研究者将农林废弃物用于铀的吸附处理的结果[4.5]显示, 处理成本低、二次污少、易再生利用、回收铀的可能性大。

冯媛, 易发成[6]将稻壳应用于放射性核素铀的吸附处理, 探讨稻壳对铀的吸附性能。

他们采用稻壳粉末作为吸附剂, 进行了模拟含铀废水中U(Ⅵ) 吸附实验的研究, 考察了稻壳的粒度、溶液的pH 、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及稻壳用量等因素对铀吸附去除率的影响, 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规律, 并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能谱图分析了吸附机理。

结果表明: 稻壳粉末对铀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 h, 且吸附剂粒度越小、温度越高、投加量越大、溶液pH = 5 左右时越有利于铀的去除; 稻壳对U(Ⅵ) 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可用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来描述, 相关系数R2 = 1; 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 等温吸附方程, 相关系数R2 = 01 995 4; 稻壳吸附U(Ⅵ) 使表面态发生变化, 与U(Ⅵ) 相互作用的基团主要是羟基、羧基、P-O 和Si- O。

综合看来, 稻壳对U(Ⅵ) 的吸附既存在物理吸附, 又存在化学吸附, 为混合吸附过程。

+2在榕树叶上的吸附行为, 夏良树, 谭凯旋等[4]人通过静态吸附实验, 研究了UO2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探讨+2在榕树叶上的吸附是吸热过程, 符合 Freundlich 了吸附机理。

结果表明: UO2等温吸附方程, 相关系数达0.99以上; 表面吸附是动力学控制的主要步骤, 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来描述, 相关系数达0.999 8; 榕树叶吸附铀是自发的、吸热的吸附反应; 榕树叶对铀的吸附使细胞的表面形态发生了改+2主要与细胞表面-OH、C=O、P-O 及Si=O 等变, 在榕树叶吸附铀的过程中,UO2基团螯合, 形成配合物, 因此, 树叶吸附铀的机理表现为表面络合吸附机理。

生物吸附的原理都是水溶液中的离子与生物上的某些集团作用,从而被吸附下来。

蒋鑫萍,程舸等[7]人研究了壳聚糖与壳寡糖结构及其对放射性核素铀吸附性能,他们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壳聚糖和壳寡糖脱乙酰度分别为901 9%和901 1%, 用IR方法表征了壳糖中乙酰基和氨基。

MALDI-FT-M S进一步给出了经葡聚糖凝胶柱纯化后壳寡糖脱乙酰度和聚合度的信息。

通过壳聚糖吸附性能的研究发现, 壳聚糖对放射性核素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吸附率达96% 以上, 即使在大量Cu2+存在情况下, 也可高效吸附放射性核素铀, 说明壳聚糖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放射性核素吸附去污材料。

甲壳素( Chitin), 又名甲壳质、壳多糖, 化学名为β-( 1, 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聚糖, 是自然界中一种丰富的生物质。

壳聚糖( Chitosan )通常是通过化学方法得到的, 脱掉乙酰基后其溶解性和化学吸附均有了显著的改善, 壳聚糖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其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分子量的关系, 壳聚糖不易溶解在中性的水溶液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通过强碱性条件下的降解[8], 壳聚糖可以转变成壳寡糖( Chito-oligosaccharide, COS) , 即由2~10 个氨基葡糖通过β-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糖, 其水溶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依据配位吸附原理, 由于壳聚糖和壳寡糖均能很好地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配合物, 与活性炭一样可以应用于污水的处理与净化[9.10]。

利用壳糖易与大离子半径的放射性核素离子形成高稳定性配合物的特性, 壳糖还可以用于含放射性核素污水的除污。

用壳糖及衍生物处理含放射性核素的废水, 不仅可消除核污染, 同时还能回收放射性核素[11.12]。

壳聚糖处理含放射性核素钚的废水, 去除率为95%, 吸附钚的壳聚糖经灰化可回收钚[13]。

磷酸化的壳糖可从铀矿废水中回收铀, 其吸附量比一般吸附剂吸附要高得多, 用稀NaHCO3溶液解吸, 便可回收铀。

本研究在对壳聚糖和壳寡糖结构进行表征的基础上, 研究了壳聚糖对放射性核素铀的吸附性能, 探讨了重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 壳聚糖对放射性核素铀吸附性能的影响。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经化学改性而得到的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天然生物多糖高分子材料[14], 是甲壳素脱乙酰基产物。

其链上的大量游离氨基和羟基都是很好的配位基团, 尤其是-NH, 其邻位是-OH, 可通过氢键, 也可通过盐键形成具有类似2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 从而对金属离子起着稳定的配位作用[15],以此用于提取回收金属和从污水中去除有害的重金属离子。

然而, 壳聚糖在吸附过程中表现出对某些金属离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并不能令人满意[16]。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核工业产生的含铀放射性废物、废水越来越多, 为减小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在对它们填埋或排放前需进行一些处理[17]。

因此本实验在研究了壳聚糖对铀的吸附性能的基础上, 利用丝氨酸对壳聚糖进行改性以引入螯合能力强的功能基团来吸附废水中的铀, 吸附性能较壳聚糖有了较大的提高, 对减小铀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王彩霞,刘云海等[18]人利用丝氨酸对壳聚糖进行改性, 再用戊二醛对改性壳聚糖进行交联, 合成了丝氨酸改性壳聚糖树脂。

研究了该树脂对铀的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去除率和重复性。

结果表明, 该树脂对铀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 当铀浓度在80μg/ml时该树脂对铀的吸附在3h达到平衡, 吸附量达55.87 mg/g, 去除率达90%以上, 重复性能良好, 是较好的吸附废水中铀的吸附剂。

3 离子交换纤维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个体防护、分析化学等领域迫切地需要性能优异的高效吸附材料。

性能优异的高效吸附离子交换纤维作为一种具有吸附性能的功能材料,近年来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

离子交换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离子交换材料,和其他离子交换材料一样,它本身含有固定离子及和固定离子极性相反的活动离子。

当和能解离化合物的溶液接触时,活动离子即可与溶液中相同极性的离子进行交换,故称离子交换纤维,它具有吸附性能,也称化学吸附纤维,是继离子交换树脂之后开发的一类新型的具有离子交换与吸附、化学反应催化、生物活性等新颖功能的纤维材料。

离子交换纤维作为新一代高效吸附分离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多种要求,特别是作为先进的功能性材料用于环境保护、治理废气、废液和分离纯化回收物质有显著的效果。

离子交换纤维具有以下基本性能:1)离子交换基团和骨架聚合物具有化学稳定性;2)交换容量足够高;3)机械强度足够大。

在与通用的颗粒装或粉末状离子交换剂相比,离子交换纤维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其优势有:1)形状多样,可以制成多种形式使用,易于制成各种组件,并可根据其应用目的而选择其最好的形状,使其在工程应用上更为灵活和简易。

2)交换容量大、比表面积大、交换速度快,具有明显的动力学优势,并且具有吸附效率高、易于再生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