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听评课记录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日食与月食》教案和教后反思

六年级科学《日食与月食》教案和教后反思

六年级科学《日食与月食》教案和教后反思一、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日食模拟实验推测日食成因”→“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本单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1)认知储备:学生对日食和月食产生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学生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观察过09年的日全食,又接受过学校组织的日全食活动的培训。

因此有部分学生能够作一个初步的解释。

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还在五年级时学习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存在不足: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现象虽有了解,但对其成因的解释应该不会很完整和严密。

相对来说,因有09日全食的观测基础,对月食的观测印象可能会更弱一些。

学生在操作模拟实验方面应该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模拟实验时设计实验方案的意识、实验操作过程的分工合作及正确操作的方法等。

三、设计思路我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水平来进行教学设计。

先让学生回忆09年舟山日食的观察经历、观看学生所拍的完整日食照片激起兴趣,通过观察体验,发现日食发生时的一些特点,推测日食形成的过程,再通过模拟实验体验来探究日食形成的过程,最后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教师的补充讲解来解答学生的疑惑,科学解释日食成因,形成内化。

在日食研究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月食的成因研究。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制定实验方案,在提高对天体运动认识的基础上渗透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能利用原知上的认识冲突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来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让学生的科学探究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能充分展开对科学问题的科学分析。

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说课

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说课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8《日食和月食》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日食和月食》一、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的教学内容。

日食和月食本是月球公转时出现的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但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无法解释这些自然现象。

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这两种现象的形成,从而体验到揭开宇宙奥秘的乐趣,养成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的良好习惯,保持和发展对研究宇宙天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学情分析日食是非常壮观的一种自然现象,每年都有发生,但由于全食带非常狭窄,某一地区看到日全食的机会是很少的。

由于月食发生在晚上,如再遇阴雨天,大多数学生也可能没见过。

因此大多数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缺乏感性经验,要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认识日食和月食,并探究成因,的确比较困难,但学生操作模拟实验方面和课外科学知识积累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对本节课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了解日食的类型和日全食的5个过程。

2、能力目标:(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

(2)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研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3)用多种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四、教学重点理解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五、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课件、录像资料等;乒乓球、篮球、手电筒、三球仪、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月食》评课议课张一岚老师讲的《日食和月食》这堂课是一堂比较精彩的、成功的科学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自主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课堂,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在积极的思考着,交流着,教师和学生完全融为了一体,老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课堂气氛活跃,主题突出,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课改理念,张老师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使知识内化形成,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这堂课成功的展示了我校新的教学模式,是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卓有成效的课堂范例,我校教学模式的五要素在这节课中得以很好的诠释。

我认为这堂课的精彩之处、成功之处有以下三点:一、新课的导入生动贴切。

张老师采取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导入方法,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日食和月食》这节课浓厚的兴趣,张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欣赏了《海尔兄弟》、《宝莲灯》两部动画片的精彩片段,让学生知道了河神遮住太阳,天狗吃月亮是一种科学客观存在的天文现象而不是民间的神话传说。

成功的新课导入,为本节课确立了探究的主题。

二、这堂课体现了教师极强的驾驭课堂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并时时处处突出了本节的知识要点。

张老师从预习质疑入手,找准了学生的问题点和兴奋点,灵活的利用问题空间,并贯穿全课,有效的突出了这节课的主题,在学生个人发言的基础上,经过教师梳理,师生合作找准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及发生的时间这三个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记录了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知到理性飞跃的过程,在问题的探究中,张老师引领学生共同欣赏了美丽的日全食并课件演示日食的形成过程。

在学路导航(一)的引导下自学教材53页内容,知道了日食发生时,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为探究日食的形成做好了铺垫。

进而确定实验方案,在学路导航(二)的引领下分组模拟演示日食的发生验证假设,从而使师生在解疑分享中,突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演示,学生经历了思考、小组合作的过程,让学生总结出日食形成的原因,然后欣赏科学家解释日食的成因,这既让学生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又让学生知道他们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科学知识这个道理。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课堂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课堂教学反思

日食和月食课堂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
一、自身心理素质
在课堂上语言不够简洁精练,重难点不够突出。

二、合作学习
我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学生合作活动表现不够积极踊跃,给人的感觉好似在走秀。

这样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就影响到课堂气氛。

三、学生情绪
学生的情绪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

个别学生缺少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

学生的兴趣没激发出来,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扩展,对问题的探究就缺少深度,致使学生的讨论活动不热烈。

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我在今后教学中,应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备课时,我不仅要认真备教材,而且要重点备学生。

尤其是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要针对设计的问题,多角度考虑何种方式最恰当。

课堂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课前都要做出预测并找出解决办法,以免课堂上出现漏洞。

同时要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日食和月食》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日食和月食》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日食和月食》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日食和月食现象作出假设,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并用多种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愿意合作与流,体验合作的愉快。

3.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重点难点:重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难点:通过推理建立科学假设。

教具准备:电灯、乒乓球、课件等。

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有三个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观察日食形成图片,获得日食发生时的事实资料,让学生猜想日食形成的原因;再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日食形成的原因;最后再依据探究日食的方法自行探究月食的成因。

学情分析:六年级同学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能力,具有与日食相关的生活经验,近几年发生过日食现象,学生应该有印象。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有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公转的知识。

运用科学性的探究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料,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学生能自己推测挡光天体是月球,推想日食的成因。

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完全可以自己总结月食发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探究日食的成因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故事引入:师:这节课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仔细观察,图片当中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出示图片)你来说。

生:很混乱,在打斗。

师:是的,这是在2500多年前,米提斯因入侵利比亚而引起的两族之间的战争,连续五年未见胜负。

有一天两族又在激烈交战,突然士兵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边说边出示文字)生:一个黑影遮住了光芒四射的太阳,黑影从太阳的西边渐渐向中心靠近,黑影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太阳不见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夜幕降临。

师:据考证这是发生了一种天文现象,而这场战争也因为这个天文现象而达成了和平。

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天文现象是什么?你说。

生:日食。

师:请坐。

还有不同意见吗?生:应该是日全食。

师:大家认为这个奇特天文现象就是生:日食。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日食与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理念:从自主观察中发现自然现象,以独立思考、小组集中讨论来找出日食与月食的成因,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1、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日食模拟实验推测日食成因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

2、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通过模拟实验,知道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及其成因。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模拟实验和现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合作,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对实验现象细致观察,激发学生探索天文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科学操作教1 / 8学准备课件、材料包 16、手电筒 16、科学记录单 16、大小圆纸片 1、篮球1、小地球仪 1 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并有机播放日食动画。

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前,国外有两个部落发动战争,一直持续了五年,谁也不肯停止。

老百姓深受痛苦,一个名叫泰理士的人, 他向这两个部落说:如果你们再不停止战争,那么太阳将熄灭。

2、提问交流:你见过这一奇特的天文现象吗?是什么原因形成这种现象的?(请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或调查搜集的资料初步交流。

)(此环节将交流时间调整短一些)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开日食和月食的神秘面纱(一)研究日食的成因 1、播放发生日食的动画,观察: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为了研究日食的秘密,现在,我们观看一段视频,来再现日食现象,请你边看边想:我们能从日食发生过程中发现什么?(修改一图:我们将网络改为下载后的视频,这样可以防止客观因素的发生。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课后反思

一、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第18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日食模拟实验推测日食成因”→“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本单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内容选择当初选定这篇课文进行教学,主要是觉得:日食和月食是学生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个有趣的天文现象,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对日、月、地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有所了解,加上现在获取信息的途径之多。

所以我认为本课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典型课例,课前布置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通过上网或相关书籍查找有关对日食、月食感兴趣的信息。

如关于日食、月食的形成、它们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关日食、月食的故事等。

三、教程设计与完成情况根据所教班的实际情况,学生基本习惯小组合作式学习,所以我设计本课的教程大致是:课始,教师根据前面知识用微课1导入新课,并通过一个亲眼看过日食的学生进行当时场境的描述,激起学生兴趣,切入新课。

第一步,(4人)小组交流个人通过各种途径搜索到的有关日食的相关知识,小组内选定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第二步,播放微课2小组成员上台向全班交流小组了解到的有关日食相关知识及感兴趣的问题;(生讲,师辅助板书或作图)第三步,质疑或补充。

小组或个人对他组的交流进行质疑或给予补充,或介绍有关新奇的知识;(最好有小组成员上台模拟三球运动形成日食月食的场景)第四步,教师小结,播放微课3并布置推测月食的成因。

完成情况:师导入(揭示课题)——学生介绍看到的日食情景——小组讨论——学生交流日食形成(边讲解边画图)——生讲为何出现偏食、环食——生讲怎样推断是因为三球的运动形成这种天文现象的——形成这种现象的时间、有关日食月食的故事、日食月食产生的利与弊……,一节课下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趣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

《日食月食》评课

《日食月食》评课

《日食和月食》评课记录
《日食和月食》教学体会有以下特点
1、秦老师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叙述当时发生的现象,导入新课,一开始便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勇于表现的心理。

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探究之中。

2、秦老师对教材琢磨得比较透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做出较理想的解释而且能迅速的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中来。

3.在教学中,秦老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去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适时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秦老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推测,通过播放视频和模拟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日食发生的原因,这种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4、秦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对视频的播放和实验的演示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

照顾到全体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这节课中的问题属于黑匣子问题。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单凭学生的想象和老师的引导,学生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

这堂课秦老师借助问题、图片、学生的生活经验、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以视频和学生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日、月食的形成原因。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动手、团结合作的能力。

建议:
1、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对操作方法不正确的学生给予适时纠正、并给予指导。

2、在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时应及时表扬,而且评价学生的方法方式要多一些,不仅仅限制在语言。

3、教师的语言还应该更简洁,明了。

2020年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课堂实录3

2020年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课堂实录3

《日食和月食》课堂实录一、故事导入:师:大约在2500多年前,在小亚细亚有两个部落,他们交战了五年,但谁也不肯善罢甘休。

古代天文学家泰理士十分憎恨这场战争,于是就对这两个部落说:“上天对于你们的互相残杀很生气,如果再停战,那么太阳就会熄灭。

”过了不久,两军正在交战中,太阳突然真“熄灭”了,顿时大白天变成了黑夜。

双方的战士们惊恐万分,都认为是上天在惩罚他们,便纷纷丢下武器逃命去了。

不久,太阳又从黑暗中慢慢地出现了。

师:太阳真的会“熄灭”吗?有谁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生:不会,这是日食。

师:泰理士利用日食这一现象,使两个部落停止了战争,说明了懂科学知识多么的重要呀。

日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揭开日食的神秘面纱。

师:板书日食。

二、探究新知1、探究日食的形成原因:师:我们首先来欣赏几幅日食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图片)生:认真观察。

师:谁来回答?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日全食是太阳全部看不见,日偏食是我们只看见了太阳的一部分、日环食是我们看不见中间部分的太阳。

生:……师:回答的很好,说明我们观察的很仔细,我们有时会看不见太阳,这就是发生了日食,通过刚才的图片和我们课下搜集的资料,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师: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交流。

生:探讨交流。

生:我们这一组的同学认为可能是月球遮住的太阳。

生:我们这一组的同学认为可能是乌云遮住的太阳。

…………师:日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发生日食时是太阳自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还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课件出示)生: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师:假如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首先请同学们探讨这个问题:仔细观察日食的图片,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边缘是什么样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生:探讨交流回答:圆弧形的,说明挡光的天体是圆形的。

师:大家分析的很好,请大家探讨: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哪个天体可能是这样的?(课件出示)生:探讨交流回答:挡光的天体在地球上看与太阳的大小差不许多,月球可能是这样的。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

《日食和月食》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了解日食现象;推测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部分。

日食和月食,是学生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学生在本单元要建立起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实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同学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方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

而教材对月食局部的光学传达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置,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也没有强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身总结月食发生的原因。

这样,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2、难点:根据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笼统,而同学由于年龄的特点,笼统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议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笼统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引导同学模仿课件自身动手做实验,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18日食和月食》word教案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18日食和月食》word教案
这些现象的产生?
把你们的推测记录在表
2、小组汇报,教师整理记录。
格中。(课件出示)
我的推测:
三、学生初步实验,模拟日食形成。
1、让我们动手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吧!
学生开始做实验,教师巡
视指导。
3
1、学生观察三种遮掩现

2、分小组指定模拟实验计划。
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学生开始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将发生日食时三个天
体的位置准确地画下来。

3、将发生日食时三个天
体的位置准确地画下来。
4、交流:
5、师:我们还可以借助手中的天体运动仪来帮助大
4、认真分析实验现象,
写下你们的研究结论。
家演示一下。
20
四、重点探究日食的成因及特点:
六年级科学
1
2
31Leabharlann 2A 3B 2
C 1
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
(播放《宝莲灯》动画相关选 段。)同学们通过这段动画片 你们想到了什么?
2、(课件:日食和月食图片)今天,我们来学习和讨
论新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

3、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价
值的科学问题!
二、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特点:
学生观看日食发生动画。

1、讨论一下:日食发生有什么特点?什么原因导致
0 °o0Qo
课 后 小 结
师:于宙无限,还有很多未知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冋学们去研究、探讨。布望在不久 的将来能听到你们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好消息!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

3
一、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师:最近几节课我们研究和探讨了宇宙的一些奥 秘。就太阳、地球和月亮这几个天体的运动,你们知道了 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有关宇宙奥秘的探究。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听、评课记录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听、评课记录

《日食和月食》听、评课记录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样的物体才有影子?我们居住在北半球,看太阳和月亮时应该面向哪个方向?在地球上看,太阳的右边应该是太阳的东边还是西边?月亮的左边应该是太阳的东边还是西边?2009年7月22日发生的日食,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吗?出示课件:7月22日拍摄的日食照片看到关于日食的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二、探究活动(一)认识日食的成因出示课件:日食形成过程部分图片(教科书P51赌片)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

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你们认为哪种说法最有道理?小组讨论请同学们讨论:(出示课件)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形状是什么样的?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这可能是哪个天体?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这说明什么?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4、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同组一起说一说。

这个结果只是我们的推理而已,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推断是否是正确的呢?怎么做实验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教师提示:假如用你们的头当做地球,用乒乓球当做月球,再给你一个太阳,又该怎么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汇报: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用三球仪演示日食的形成过程。

出示课件:展示太阳、月球、地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图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汇报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1、日食总是发生在那一天,为什么?2、日食发生时,总是从太阳的哪边开始呢?课件提示观看日食的注意事项(二)认识月食的成因现在我们知道了日食的形成原因了,月食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谁能根据日食的成因,猜一猜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教师提示:1、我们都知道月球本身不发光,太阳光照到月球上我们才能看到月球,这时我们给看到的那部分月球叫月亮。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课堂实录

日食和月食课堂实录一、提出探究问题:1、出示日全食图片,见过这个情景吗?(发生了日全食)2、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究日食的成因,常见的日食有三种ppt出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3、在2009年的7月22日,在我们舟山发生了一件300年都难得一遇的天文奇观,是什么?(日全食)你能还能回忆整个发生的过程吗?二、日食形成过程和特点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次日食发生的过程吧。

(ppt日食过程的图片)2、观看图片,然后小组讨论,从日食发生过程图片中有哪些发现?●太阳光被一个黑影挡住了;●这个黑影是圆形的;●黑影和太阳的在天空的大小差不多;●黑影是从右往左运动的(从一边开始侵蚀太阳,从另一边移出。

);●黑影本身不发光等。

板书3、这是我们观察到的2009年7月22日的日食,并发现了日食发生时的一些特点。

那么其他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日食会怎么样呢?4、ppt出示2008年8月1日等的日食过程图片,仔细观察与2009年的日食有哪些共同点?三、推测日食的成因1、根据我们所观察到的日食发生时的特点,(ppt出示日食特点)要想推测出日食的成因,首先要解决遮住太阳光的黑影是什么?(月球)2、假如这个黑影是月球,那么怎么样会发生日食呢?小组讨论3、学生交流日食的成因,4、你们所作出的推测真的能发生日食吗?你能确定这个黑影一定是月球?有什么证据能支持你所作出的推测?五、模拟日食实验1、我们对日食成因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要么去宇宙中去观测,要么用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推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出示手电筒和地球仪,这两个材料可以代表什么呢?2、模拟黑影的材料要符合那些条件呢?3、我们人是在哪里观察到日食的?(地球某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其中一个同学要从地球角度去观察太阳,演示)4、讨论实验中应注意或符合的事实依据?如果是月球,要遵守哪些要求(绕地球逆时针运行),要符合我们观察到的日食发生时的特点。

4、分发材料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食和月食》听、评课记录
听课记录
一、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样的物体才有影子?我们居住在北半球,看太阳和月亮时应该面向哪个方向?在地球上看,太阳的右边应该是太阳的东边还是西边?月亮的左边应该是太阳的东边还是西边?
7月22日发生的日食,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吗?
出示课件:7月22日拍摄的日食照片
看到关于日食的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探究活动
(一)认识日食的成因
出示课件:日食形成过程部分图片(教科书P51赌片)
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

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你们认为哪种说法最有道理?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讨论:(出示课件)
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形状是什么样的?
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这可能是哪个天体?
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这说明什么?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
4、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同组一起说一说。

这个结果只是我们的推理而已,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推断是否是正确的呢?
怎么做实验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教师提示:假如用你们的头当做地球,用乒乓球当做月球,再给
你一个太阳,又该怎么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汇报: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用三球仪演示日食的形成过程。

出示课件:展示太阳、月球、地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图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汇报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1、日食总是发生在那一天,为什么?2、日食发生时,总是从太阳的哪边开始呢?
课件提示观看日食的注意事项
(二)认识月食的成因
现在我们知道了日食的形成原因了,月食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谁能根据日食的成因,猜一猜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提示:1、我们都知道月球本身不发光,太阳光照到月球上我们才能看到月球,这时我们给看到的那部分月球叫月亮。

2、日食发生的时候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到地球上的光形成的。

那么,月食是怎么发生的呢?是月亮真的变黑了吗?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怎么做个试验来证明?
学生讨论、实验:
学生汇报: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形成的原因吗?
月食发生时,是从月亮的哪边开始的?一般发生在哪一天?
现在明白“天狗吃日”的伪科学说法了吗?
师生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三、拓展:关于日食和月食,你还想知道什么?请同学们在课下先讨论,再想办法解决。

评课记录
一、教学设计情况
《日食和月食》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的内容。

本课教学,梁老师注重挖掘学生潜能,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交流、讨论——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等教学理念,提出“关于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两种说法:①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

②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你们认为哪种说法最有道理?”让学生猜测可能是某个天体遮挡住太阳光从而发生了日食现象,紧接着“出示课件:①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形状是什么样的?②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这可能是哪个天体?③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这说明什么?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④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引导学生分析挡光的天体是月球。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而通过实验证明日食发生时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到地球上的光形成的。

在指导学生认识月食的成因时,是让学生根据日食的形成原因推测月食的成因,通过模拟实验证明月食是因为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了形成的。

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在于模拟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对于天体运动,孩子们的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设计实验确实有难度。

二、教学完成情况
师导入(揭示课题)——教师介绍看到的日食情景——课件出示教材P35日食图片——出示讨论问,学生交流日食形成原因——设计模拟实验——进行模拟实验——形成结论——根据日食形成原因推测月食形成原因——设计模拟实验——进行模拟实验——形成结论。

一节课下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趣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

三、教学成功之处
1、本课教学设计思路符合当前课改要求,教学目标完成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过程教师扶放得
当。

2、小组合作学习落实见效。

现在学生基本已经习惯了“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相互交流”这种方法,真正做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会积极的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交流。

小组向全班汇报过程,可以是单人汇报,也可以是小组成员一起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下面的学生可以提问,汇报小组成员回答,也可由别的学生解答,还可以是老师的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学互动得到真正的体现。

一堂课在孩子们的高昂学习情绪中结束了,学生学得轻松,收获很大。

课虽止,趣犹存。

4、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小组进入汇报交流环节,各小组纷纷踊跃举手,争着第一个发言,课堂交流让学生学得的知识、取得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课本知识或者是老师所能讲授到的知识。

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掌握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

四、不足之处
虽然学生积极性高,但有的学生一口气讲述了几个关于月食和日食的故事,讲述的重点不明显;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执教教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紧张,发言不够积极不够活跃,这时候教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