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六国论
高一语文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六国论知识点总结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文献。
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中国,以分析六个诸侯国的政治状况和争权夺利的现象为主线。
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对历史的理解,也给当今社会提供了很多借鉴。
下面将对六国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六国论的背景是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处于春秋时期之后,周朝分裂成一百多个小国。
这个时期的政治混乱,经济困难,文化盛行。
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创作了这部思想精深、内涵丰富的六国论。
六国论的作者是战国时期中的杂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
二、六国论的思想内涵六国论的核心思想是以韬光养晦为主。
通过精细的分析和对比,阐述了政治家应该如何改善国家的政治状态,如何避免战争和争夺权利。
六国论中提出了启发性的观点:善于运用权术是保持统治的重要方式,治国之道在于策略和智慧。
三、六国论的特点和贡献六国论以其独特的分析方式和深度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一大瑰宝。
它对后来的政治学理论和治国方略有着深远影响。
它提出的“小国寡民”、“以权谋利”等观点,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同时,六国论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对树立国家文化自信和推动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六国论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现代社会虽然与战国时期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六国论中的某些观点还是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将其智慧应用于和平发展、国家治理和国际关系中。
首先,六国论中提到的运用权术的重要性,对于现代政治家而言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政治家需要善于抓住机遇和把握切实的政策措施,以便在政治竞争中取得优势。
其次,六国论中提到的治国之道在于策略和智慧,对于现代社会的领导者来说也非常重要。
领导者需要具备清晰的思考和决策能力,以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最后,六国论的“以权谋利”观点提醒我们要警惕权力运作中的诸多问题。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赏析最新9篇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赏析最新9篇创作背景篇一《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
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篇二六国论苏轼〔宋〕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那么有之矣;锄而尽去之,那么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那么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那么以客为无用。
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假设是其速也。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一】教学目的: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
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
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
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句式:状后、被动、定后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三、揭示写作目的(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北宋,北宋当权者——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
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
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
高一语文资料:李桢(明)六国论 原文与译文
高一语文资料:李桢(明)六国论原文与译文高一语文资料:李桢六国论?李桢(明)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
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
诚知其易也。
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
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
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
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
焉独存,虽王可也。
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译文: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六国论》高中课文原文
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注释(1)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3)互丧:相继灭亡。
(4)率:全都,一概。
(5)完:保全。
(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7)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相当于“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8)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
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暴,同“曝”。
(9)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11)判:决定,确定。
(1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3)迁灭:灭亡。
(14)与赢:亲附秦国。
与,亲附、亲近。
(15)远略:长远的谋略。
(1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
速,招致。
(17)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
下文的“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
(18)洎(jì):及,等到。
(19)三国:指韩、魏、楚三国。
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2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
数、理,指天数、命运。
(21)较:较量。
(22)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23)劫:胁迫,挟持。
(24)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5)下:降低身份。
(26)故事:旧事。
六国论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高一下期语文必修下册《六国论》课件
二、基础积累
1.通假字
(1)暴.霜露(
)
(2)暴秦之欲无厌.(
)
(3)当.与秦相较(
)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答案: (1)暴,同“曝”,显露在外面,冒着。 (2)厌,同“餍”,满足。 (3)当,同“倘”,如果。 (4)无,同“毋”,不要。
二、基础积累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
(1)或 当马&与之秦千相里较者,,一或食&未或&易尽量粟一石((
参考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 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作者开门 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 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 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 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总之,一、二段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下文的 议论。
3.古代文化知识
(1)三苏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仁宗 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 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 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 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 号即由此而来。 (2)论,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六国论高中课文原文
六国论高中课文原文
摘要:
一、《六国论》的引言及背景
二、六国的形势
三、六国灭亡的原因
四、六国破灭的教训
正文: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所写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借古讽今,提倡节俭。
在文章的引言部分,苏洵指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他认为,六国之所以走向衰败,是因为互相之间的联盟并不稳固,未能形成统一对抗秦国的力量。
这为后文分析六国灭亡埋下了伏笔。
接着,苏洵对六国的形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在地理位置上互相接壤,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然而,这种平衡很快被秦国打破。
文章通过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实力,揭示了六国灭亡的必然性。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苏洵深入剖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他指出,赂秦是导致六国衰败的关键因素。
各国为求自保,纷纷向秦国输送财富,结果导致国内财政枯竭,民心动摇。
同时,六国未能团结一心,也是灭亡的重要原因。
文章通过对各国政策的批评,强调了团结抗秦的重要性。
最后,苏洵总结了六国破灭的教训。
他认为,六国灭亡的悲剧在于,各国未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至于在强大的秦国面前不堪一击。
文章以燕、赵、
韩、魏、楚五国的灭亡为例,警示读者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总之,《六国论》通过对战国时期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提醒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加强团结,警惕外部势力的侵扰。
高一语文资料:李桢(明)六国论 原文与译文
高一语文资料:李桢(明)六国论原文与译文导读:高一语文资料:李桢(明)六国论李桢(明)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
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
诚知其易也。
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
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
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
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
焉独存,虽王可也。
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译文: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高一语文六国论课文原文
高一语文六国论课文原文《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墨子所著的一本重要著作。
此书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六国相互争斗、内外交困的状况,以及墨子提出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治国理念。
以下是《六国论》的部分原文:【原文摘录】夫六国之政,虽欲同法中国,不可得也。
其自为法者,尚互矣。
然则其所争者,非其利也,各欲以其势服人也。
既不相服,而乃争者,曰:『五伯之政,予之。
』或曰:『五伯之政,予之。
』或曰:『周之闻乎五伯之政,予之。
』或曰:『闻乎周之政,予之。
』或曰:『天子之政,予之。
』或曰:『天子之政,予之。
』或曰:『天下者,予之。
』夫以此之言观之,且或是,且或非。
然则所以争者何也?夫六国之政,有权力者也;尊卑贵贱有等级者也;大国小国有亲疏者也;有敢者、有不敢者;有勇力者、有怯弱者;有从约者、有废约者;有忠义者、有诈伪者;有恭敬者、有轻慢者;有臣民者、有君主者。
以此观之,各欲以其势服人也。
若夫大国之权力,则举贤任能,利害所在,必欲以其势服人也。
小国之权力,则君臣之等级,贵贱之差别,有亲疏之分,必欲以其势服人也。
敢者之权力,则令行禁止,必欲以其势服人也。
勇者之权力,则身先士卒,所向无敌,必欲以其势服人也。
敬者之权力,则礼仪端正,遵守约束,必欲以其势服人也。
臣民之权力,则忠诚奉事,无私无欺,必欲以其势服人也。
如此诸者,各以其势求服人心,故六国之政,不能同于中国也。
【拓展内容】墨子在《六国论》中对于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他指出,六国相互争斗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追求权力和地位,而不是真正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墨子认为,只有实行兼爱的政治理念,才能解决六国之间的纷争和战乱。
他主张以天下为一家,摒弃地域和国家的局限,追求人类的共同利益。
墨子强调,只有实行兼爱,摒弃争斗和战争,才能达到和平稳定的社会秩序。
《六国论》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提出的以兼爱为核心的理念,引发了对于政治哲学的思考,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启示。
2020年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12《 六国论》知识梳理
《六国论》知识梳理一、作家、作品简介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
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
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
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
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
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有《嘉祐集》行世。
《六国论》是苏洵史论文代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二、字词梳理(1)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囯贿赂,赠送财物: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2)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3)互丧:相继灭亡。
(4)率:全都,一概。
(5)完:完好。
(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7)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相当于“其”。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8)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
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9)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就)越历害。
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
(11)判:断定。
(12)至于: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1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4)此言得之:这话说对了。
(15)迁灭:灭亡。
(16)与赢:亲附秦国。
与、亲附、亲近。
(17)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
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论点。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领悟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4.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论点。
2.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文章中的文言文难点。
2.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史记》相关内容,如《秦始皇本纪》等,让学生对秦朝的崛起和六国的灭亡有一定的了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六国论》是谁写的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六国论》,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难点,如“暴政”、“积弱”等。
三、课堂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题思想。
2.分析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递进式等。
3.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
4.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就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论证方法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如“仁政”、“法治”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论证方法。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六国论》中的哪些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仍有启示意义?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讲解文章的难点,如“积弱”与“暴政”的关系等。
2.分析文章中的典型句子,如“夫六国者,非秦之所能亡也,盖亦有其自取之道焉”等。
3.讲解文章的语言特点,如简练、明快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就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如“仁政”、“法治”等。
四、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六国论》的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2.收集其他关于六国历史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异同。
《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点与练习
高一语文《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 ( 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 ( 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
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2)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以地事秦事:侍奉4.一词多义(1) 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 : 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 咽下咽喉今:吞咽(10).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今义:和(11).始速祸焉:.古义:招致今义:速度(3)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 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始速祸焉速:招致( 4)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 退却,译为打退(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 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副词,假使,如果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 )并力西向 ( 动词,朝着,对着 )(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8)得较秦之所得 ( 动词 , 获得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副词,仍然,此言得之 (动词,适合, 得当)还 )(9)势有如此之势 ( 优势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其势弱于秦 ( 势力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动词,坚持到最终 )(10) 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始速祸焉 ( 副词,才 )二、文言虚词1.而3.以(1)连词,表承接。
《六国论》(教案+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教学课件+教案+练习备课优选(统编
《六国论》(教案+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教学课件+教案+练习备课优选(统编版必修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及思想2.读懂《六国论》的文本3.掌握《六国论》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4.运用《六国论》的思想为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六国论》的思想和表达方式2.认识《六国论》的历史背景教学难点:1.运用《六国论》的思想为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2.理解《六国论》对历史的影响教学内容:一、教师引入在学习《六国论》课文前,教师可通过以下引导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政治思想,提出课题:古人对政治有哪些思考?2、简要介绍《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作者韩愈的生平3、通过课文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六国灭亡,哪一个国家会先亡?”二、教学内容1、历史背景介绍《六国论》是唐代韩愈所写的一篇文章,其背景是东周春秋末年,国力衰败的六国(韩、魏、赵、秦、楚、燕)面临着实力强大的秦国的进攻。
2、文本分析教师将课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讲解和分析:第一部分:以“故六国之境,非秦则楚,非楚则齐,非齐则韩,非韩则赵,非赵则魏,非魏则燕,凡战斗之国,未有两存者”为开始,通篇概述了六国联合抵抗秦国的必要性和困难性。
第二部分:以“今六国之兵,修短不一,好恶不同,此其所以失天下之要者也。
以臣之所见,足下修其短,合其好恶,天下可一也”为起点,批评并建议六国合力抵抗秦国。
第三部分:以“六国不危,天下安之;六国一乱,天下危之。
今虽膏腴之地,千里之国,不足以为安。
六国小弱,而攻之以大强,此亦丧师之道也”为开始,指出六国被秦国侵袭的危险性和必亡性,并给出自己的治国之策。
3、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可将课文中较典型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并结合各自的文本分析进行讲解。
例如:成语组合的运用(草木皆兵,天倾地陷等)、反问的运用等。
三、课堂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所学的《六国论》内容,回答问题:《六国论》中提到的“合短好恶”的意思是什么?针对这个意思,韩愈提出了什么建议?2. 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六国之士,不百不千,则是万乘之主,今如之何?”这句话中的“万乘之主”指的是谁?韩愈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汇?四、课堂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六国论》的介绍和文本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六国论》背后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并且让学生学会运用《六国论》的思想为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鲁人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2课《六国论》译文
高中语文第2课《六国论》译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六国论(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案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2.重点学习本文丰富的论证方法、严密的论证过程;3.体会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
导入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洵的《六国论》。
一、文化常识积累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异等,皆不中。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苏洵因此名声大噪。
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包括: 。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写作背景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
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
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
真宗景德元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威胁汴京开封。
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仁宗庆历二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庆历三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2023六国论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3六国论高一上册语文教案2023六国论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六国论》教案【教学目标设计】【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