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六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6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6

茨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井冈山上最大的一个村庄。1927年 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
湖面如镜、亭台楼阁相映成. 1928年,这里曾是 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是井冈山政治、经济、文化
队首次到达这里后,就成为红军的 经常驻地之一,是当年井冈山军事 根据地中心。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转 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5月4日,工农革 命军第四军(后改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宣告成立,朱德任军长,毛 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军委书记(后改称政治部主任)、王尔琢同 志为参谋长。第四军全军约11000人,枪支约2000余支。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武装斗争
主要形 式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战略阵地
基本内容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具有伟大的意义 :
1.这一理论是中国长期革命战争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总 结,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指明了大革命失败后中 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为夺取革命在全国的最后胜利 提供了理论依据 。 2.这一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 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在土地革命和武装暴动方针的指导下,共产党许
多干部到各地传达八七会议的决定,并积极组织武装 起义。毛泽东领导的湖南湘中7县的秋收起义,张太 雷、叶挺、叶剑英领导的广州起义,与南昌起义一起, 构成了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著名起义。此 外,各地重要的武装起义还有:以海陆丰为中心的东 江起义,琼崖起义,方志敏等人领导的赣东北起义, 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周逸群、贺龙领导的湘 鄂西起义,潘忠汝、吴光浩领导的黄麻起义,郭滴人、 邓子恢、张鼎丞领导的闽西起义,马尚德(即杨靖宇) 领导的河南确山起义,刘志丹领导的陕西渭华起义,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邓小平、 张云逸、韦拔群领导的百色起义,等等。

《忆秦娥·娄山关》(课堂PPT)

《忆秦娥·娄山关》(课堂PPT)
11
“咽”,本指声音哽塞而低沉,这里形容在烈烈西
风中传来的若断若续、忽高忽低的军号声。在坎
坷不平的山路上,山峦重重,道路纾盘,军号不
像平时那样悠远嘹亮,再加上西风劲吹,山谷响
应,因而强弱不定,断续相闻,犹如呜咽,显得
十分悲壮深沉。“咽”字除了客观描摹军号的声
音外,还充溢诗人的主观情感。红军自从第五次
13
喇叭声咽。 “咽”形容晨风中军号 的声音断断续续。
14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以写景来点明时间和环境
时间:残月天边明 的拂晓时刻; 环境:西风凛冽, 天宇辽阔,雁声嘹 唳,寒霜铺地,残 月如钩。
15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从 听觉 方面来写行军,并进一步 强调行军的时间和环境,强化了寂静、 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对词意起 着承转与推进作用。
16
一二两句描写了哪些景? 西风 长空 雁群 晨霜 冷月
17
作用 烘托出凄清的气氛,让 人感受到战地形势的严峻。
18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侧面描写。既写出红军 艰苦的斗争生活,又渲 染庄严肃穆的气氛。
19
词人继承古典诗词的特点,以西 风、霜晨、残月、雁叫等几个意象构 成一幅色彩浓烈的图画,造成一种紧 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 烘托行军急速、机动灵活、永往直前 的红军队伍。
8
长空雁叫霜晨月。 长空雁叫衬托出红军行 军时的无声无息和紧张 气氛。
9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点明了行军的 季节时间。 冬季 拂晓
10

• “地势凹凸不平,民谣称为‘地无三日平’, 再加上崎岖的山间石径上结了一层寒霜,马儿 不能放步奔跑,必然马蹄杂沓,步伐零乱,而 当时红军也没有多少马匹,走起来零零碎碎地 ,在山谷中更有细碎杂沓的感觉。

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丰富文学创作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 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 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 富的素材和灵感。
历代评价和影响
毛泽东的评价
作为《忆秦娥·娄山关》的作者,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首词,认为 它展现了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风
貌。
文学史家的评价
在文学史上,《忆秦娥·娄山关》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 作,具有重要地位。
社会背景
中国革命形势
1935年,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期,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围 剿愈演愈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军的士气和信心受到了很 大的打击。
《忆秦娥·娄山关》的影响
这首词的创作和发表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激发了广大 官兵的战斗意志,为红军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02
《忆秦娥·娄山关》的诗词分析
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目录
•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 《忆秦娥·娄山关》的诗词分析 • 《忆秦娥·娄山关》的意境和情感 • 《忆秦娥·娄山关》的影响和评价 • 《忆秦娥·娄山关》的现代解读和应用
01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时代背景
1935年,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遭受 了严重的挫折,损失惨重。为了摆脱 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决定穿越贵州 北部,而娄山关则是必经之地。
词牌名和题目
词牌名:忆秦娥 题目:娄山关
诗词内容解析
忆秦娥
词牌名,属于秦娥系列,多写悲壮之音。
娄山关
地名,位于贵州遵义西北,地势险要,是川黔公路和铁路交通要道。
诗词的艺术手法
01
02
03
借景抒情
通过描绘娄山关的自然景 色,表达作者的壮志豪情 和感慨。
象征手法
用“雄关漫道”象征人生 道路的艰难险阻,用“苍 茫云海”象征人生的迷茫 和无助。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忆秦娥·娄山关(共24张PPT)∣冀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忆秦娥·娄山关(共24张PPT)∣冀教版

图片欣赏
语文冀教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图片欣赏
语文冀教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背景介绍
语文冀教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1935年1月29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月25日经激战攻
克娄山关,重占遵义。此役,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取 得长征以来的一次最大胜利。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峰,起 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 鲜艳,透亮。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压榨 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第五组 · 阅读
忆秦娥·娄山关
语文冀教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五千多的历史长河,前人为我们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文学体裁。如先秦散文、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的词体变化多端,如毛泽东创作 的《泌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等就是词的优秀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9 2021/8/ 92021/ 8/98/9/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9202 1/8/9A ugust 9, 2021
“真如铁”用以比喻娄山关的险固,“漫道”两字,就不仅表现了红军 对自然险阻的藐视,而且体现了红军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
红军挥戈东指,重新攻占了强敌如云、严加把守的天险娄山关,硬是 从这坚固如铁的关口上头超越过去了。这句也隐喻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重 新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开始了新的征途,并且胜利地跨过了天险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朗诵鉴赏
1 上片如何表现娄山关的晨境?
2 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试体会“苍山如海, 残阳如雪”的意境。
3 体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的意韵。
下阙:
红军顽强的意志,征服困难的气魄 ;气象阔大 雄壮——视险为夷,无坚不催的战士情怀
从视觉角度写过娄山时的所见所闻所 感,写攻克娄山关之后的军事行动。略去 了中间的战斗过程,写出了胜利越关的情 景,表现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抒发诗 人胜利的豪情。
❖ “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 写景:(比喻)显示出磅礴的气势,悲壮奇丽的意 境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红
军攻占遵义,二渡赤水,24日攻占桐梓,
25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
军相遇,敌军败退,红军继续进军,与
敌激烈拼搏,反复争夺,红军终于占领
高地。此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
映照下迅速通过娄山关。这次战役是遵
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忆秦娥_娄山关》PPT课件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忆秦娥_娄山关》PPT课件

交流学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漫道”二字,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 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歌颂了娄山关 战役的辉煌战绩,抒发跨越娄山关的 豪迈情怀,表达把长征进行到底的决 心。“而今迈步从头越”意味着我们 将开始新的战斗历程,意味着中国革 命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交流学习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点明红军进军娄山关的时间、气候、 环境。‘烈”字写出了风势之猛,衬 托出红军战士不畏寒风冷霜、艰苦行 军的革命精神。
交流学习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霜晨月”是重复第二句的最后三个字, 起着承上启下和加重氛围的作用,进一 步渲染了环境的艰苦、气候的恶劣,再 通过对听觉感受的描写,渲染那种豪壮 激越的气氛,更加突出了英勇挺进、一 往无前的红军铁流。
配乐朗读
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词句释义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西风吹得很猛烈,广阔的天空 传来群雁的叫声,霜降的清晨,残 月还斜挂在天边。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在残月点缀着寒霜的清晨,马 蹄声急促细碎,军号时断时续,低 沉呜咽。
交流学习
整首词以写景起,又以写景结, 通过描写清晨与傍晚的具有典型 特征的景物,烘托出苍凉、肃穆、 凝重、雄浑的意境,表现了毛泽 东重领兵权时的复杂心情。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2021/4/8

一秦
九 三


年 二

月山

1
2021/4/8
2
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初期,王 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惊慌失措,仓促从事, 既不作必要的政治动员,也未作一定的军事准备, 在行动上搞大搬家,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 军事上盲人瞎马,遇敌硬打硬拼,使红军处于被 动挨打的局面,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因此,当 红军突破蒋军的第四道防线,渡过湘江时,历时 仅仅两个月,即损过半。 1935 年 1 月,红军 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 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 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此, 红军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在战略上转入主动 的态势。
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2月 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 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 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 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 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的情怀无比激动,在 战2021斗/4/8 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这首不朽之作。 4
1 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经 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 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蒋介石集结重 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毛泽东当机立断, 改变计划,挥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桐梓。贵 州军阀王家烈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凭险固守娄 山关。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 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 为兵家必争之地。
2021/4/8
6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忆秦娥娄山关公开课课件

忆秦娥娄山关公开课课件
诗词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开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劲烈,长空中 大雁飞过,霜花降落,晨月之下的景色。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表现了行军的紧张和悲壮,马蹄声急促而杂乱,号角声低 沉而呜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不 畏困难,重新开始攀登。
诗词的艺术手法
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1 2 3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忆秦娥·娄山关》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等价值观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承
《忆秦娥·娄山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承,增强文 化自信。
提供了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借鉴
《忆秦娥·娄山关》所蕴含的智慧和经验,可以为 现代社会治理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期在这里进行的娄山关战役。
娄山关的文化意义
娄山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也是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
征之一。
诗词中的文化象征
01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娄山关战役胜利后所写,表达了他对红军英勇无畏、
不怕牺牲精神的赞颂。
02
诗词中的象征元素
《忆秦娥·娄山关》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如“苍山如
海,残阳如血”等,表达了红军战士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
03
诗词与文化传承
《忆秦娥·娄山关》作为中国现代诗词的经典之作,对于传承和弘扬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诗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诗词的文化价值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 会意义。
诗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忆秦娥·娄山关》等优秀诗词作品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忆秦娥· 娄山关》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一(1)、二 (1) 3、预习《外国诗两首》
再 见!
忆秦娥· 娄山关(1935年2月)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喇叭声咽。
残阳如血。
忆 秦 娥 · 娄 山 关
行军情景
自然环境 出征情形
英勇 胜利不易
傍晚景色 象征
毛泽东(1893~ 1976),字润之,湖南 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 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 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 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 和思想家,而且是造诣颇 深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一 生写下许多振奋人心的诗 词,显示了一代伟人的博 大胸襟和豪迈的气魄.

《忆秦娥·娄山关》PPT教材课件

《忆秦娥·娄山关》PPT教材课件

自学提纲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词的上下片的 内容和感情基调。
2、词有“词眼”,请找出本词的词 眼。
上阕——
结 着重写霜晨行军的情景,写红军进逼娄山

关的举事行动。它描写了行军途中的艰苦 环境,渲染出苍凉沉郁气氛。

解 下阕——
写过娄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攻克娄山
关之后的军事行动。略去了中间的战斗过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词按字数分为
小令(58字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上) 按段分为单调(一段或一阕) 双调(上下片或阕) 三叠(三段) 四叠等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的 是配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
有 关
所以有人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都有不 同的规定,如“沁园春”即词牌,一般表达豪放
知 激越的情感。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
识 “填词”,即按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如“长
沙”即题目 ,点明词的有关内容。
秦 常在一个楼上吹箫,美妙的箫声引来了凤凰, 娥 他俩便骑着凤凰漫游世间。后来,人们把他们

《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6 (共11张PPT)

《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6 (共11张PPT)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忆秦娥-娄山关PPT

忆秦娥-娄山关PPT

对作者的影响
创作风格转变
该词是毛泽东创作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他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对毛泽东的文 学创作理念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想升华
该词的创作过程中,毛泽东深入了解了红军的英勇事迹和人民的苦难,进一步坚定了他的革命信仰和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使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和提炼。
要之地。
红军英勇奋战,经过激战,最终 夺取了娄山关,打开了通往遵义
的通道。
这一战役对于红军的长征具有重 要意义,为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基
础。
个人背景
《忆秦娥-娄山关》的作者毛泽东在创作时正面临国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他 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毛泽东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使得这首词具有 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意义。
忆秦娥-娄山关
目录
CONTENTS
•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 忆秦娥-娄山关的文学价值 • 忆秦娥-娄山关的影响 • 忆秦娥-娄山关的鉴赏 • 忆秦娥-娄山关的传承与传播 • 忆秦娥-娄山关的当代意义
01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CHAPTER
历史背景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 中占领娄山关,为了突破敌人的 围追堵截,必须迅速通过这一险
谢谢
THANKS
书籍
这首词被收录在各种诗词选集和文学作品中,通过出 版和发行,传播给更广泛的读者。
网络
在网络时代,忆秦娥-娄山关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 客、论坛等平台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媒体报道
新闻媒体对这首词的报道和解读,也有助于扩大其知 名度和影响力。
06 忆秦娥-娄山关的当代意义

《忆秦娥-娄山关》课件

《忆秦娥-娄山关》课件

03
CATALOGUE
《忆秦娥-娄山关》的思想主题
主题思想
表达了诗人对娄山关的深深怀念和感慨。
通过描绘娄山关的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
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主题的体现方式
通过描绘娄山关的自然景色,如“西 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展现了诗 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战斗场景
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战斗场 景,引导学生感受红军英 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 风貌。
诗词语言特色解析
语言风格
文化内涵
分析诗词的语言风格,如简洁明快、 生动形象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 言艺术。
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 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加 深对诗词的理解。
修辞手法
分析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 的表达技巧。
语言技巧
该作品展现了毛泽东高超的语言技巧,如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独 特的诗歌节奏和韵律,这些技巧可以借鉴运用到其他文学创作中。
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文本分析
通过对《忆秦娥-娄山关》的文本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诗歌的意象、意境、语 言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情感教育
当时的评价
受到高度赞誉
这首词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 好评,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 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 涵。
引起社会关注
这首词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对中国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的评价
高度评价其历史地位
在现代,这首词被高度评价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被视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 思想意义。

《忆秦娥·娄山关》参考课件

《忆秦娥·娄山关》参考课件

毛泽东书法——《忆秦娥·娄山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长征简介:
•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 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 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 长征。 •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 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 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 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 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 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 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 长征胜利结束。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简介:
•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 一 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83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中 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 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 人。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 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 人物之一。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 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 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课件

《忆秦娥娄山关》课件

下阕写过娄山关时的所见所
感,写攻克娄山关之后的军事 行动,词人巧妙地略去了中间 的战斗过程,而接着写胜利后 越过娄山关的情景。
本词主旨
这首词通过对娄山关进军行动的描 写,歌颂了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 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又预 示了革命前途是无限光明、无限广 阔的,但前进的道路艰难曲折,还 需经历无数的流血牺牲。
雄关漫道真如铁,
不要说有强敌把守的 娄山关真的像铁一样 牢不可破,
而今迈步从头越。
现如今,红军硬是从 娄山关的山顶跨越过 去了。
而今迈步从头越。
勾画了跨越娄山关的 雄姿,表达了胜利的 喜悦。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这两句的比喻十分奇特,又非常生动贴切, 且富有象征意味。它体现要付出许多的流血牺牲, 并巧妙地暗示了娄山关战斗的激烈,展示了红军 战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 命精神。同时,这两句与上阕的“霜晨月”呼应, 说明一天 ( 从“霜晨月”的拂晓到“残阳如血” 的傍晚 ) 的战斗历程已经完成,娄山关已胜利地 越过,从而使词的战斗气氛更浓烈,词的主题更 突出。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七 律 万花纷谢一时稀。
冬云
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1962.12)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pí)。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诗句联想
水调歌头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重上井冈山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1965.05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四、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 词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它们都构成了典型的 意境,深化了词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红
军攻占遵义,二渡赤水,24日攻占桐梓,
25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
军相遇,敌军败退,红军继续进军,与
敌激烈拼搏,反复争夺,红军终于占领
高地。此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
映照下迅速通过娄山关。这次战役是遵
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忆秦娥 娄山关
余”——比喻娄山关的险固。
“漫道”:莫道,不要说。表现红军对自然险阻的藐视,对
顽抗之敌的鄙视。
“从头”: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
表现了诗人无坚不摧、履险如夷的豪 迈气概和跨越一切艰险的雄放胸襟。既说 红军跨越娄山关,又喻指遵义会议后中国 革命重新开始起步向前。
主题理解
通过对娄山关军事行动的描 写,歌颂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 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预示着 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
悲凉沉郁
“碎”:表现出在铺满寒霜的崎岖山间石径上,马儿不能放步奔
跑,只能发出细碎杂沓的声音。
“咽”:本指声音哽咽而低沉,这里形容在烈烈的西风中传来若
断若续、忽高忽低的军号声,犹如呜咽,显得十分悲壮。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着重写霜晨行军的情景, 写红军进行娄山关的军事行动。它描写了行军 途中的艰难环境,渲染出苍凉沉郁的气氛。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娄山关
学习目标
• 一、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 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 的特点
• 二、理解文章的主题,并深入地感受词中 的意境,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三、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 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 四、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下阙:
红军顽强的意志,征服困难的气魄 ;气象阔大 雄壮——视险为夷,无坚不催的战士情怀
从视觉角度写过娄山时的所见所闻所 感,写攻克娄山关之后的军事行动。略去 了中间的战斗过程,写出了胜利越关的情 景,表现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抒发诗 人胜利的豪情。
• “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 写景:(比喻)显示出磅礴的气势,悲壮奇丽的意 境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朗诵鉴赏
1 上片如何表现娄山关的晨境?
2 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试体会“苍山如海, 残阳如雪”的意境。
3 体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的意韵。
上阙:
西风凛冽、雁声嘹唳、 霜华满地、残月如钩
不要试图交到一个完美的朋友,也不要交到很多朋友。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知道自己目的地的人,才是旅行得最远的人。 人生里面总是有所缺少,你得到什么,也就失去什么,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追两只兔子的人,难免会一无所获。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你要的比别人多,就必须付出得比别人多。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实现梦想比睡在床上的梦想更灿烂。 生命并不是一种辉煌的奇观或是一场丰盛的宴席,它是一种岌岌可危的困境。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 抒情:表达了亦喜(胜利)亦悲(道路还漫长), 亦忧亦欢的复杂感情。
• 富有象征意味:表现了革命前途虽然波澜,但还有 许多艰难险阻,还要付出许多流血牺牲。
• 与上阕的“霜晨月”照应,说明一天的战斗历程已 经完成,使词的战斗气氛更浓烈,主题更突出。
下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真如铁”:代用杜甫的《潼关吏》“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