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8南京汤山毒鼠强中毒事件
南京汤山投毒事
![南京汤山投毒事](https://img.taocdn.com/s3/m/e9bf39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b.png)
恐慌情绪
事件发生后,当地居民陷 入恐慌,纷纷抢购饮用水 和食品,社会秩序一度混 乱。
心理阴影
此次事件给当地居民留下 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许多 人长时间难以摆脱事件的 阴影。
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水质污染
投毒事件导致当地水源受到严重 污染,水质恶化,对生态环境造 成严重破坏。
生态恢复
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加大水质监测和治理 力度,努力恢复生态环境。
南京汤山投毒事件
contents
目录
• 事件背景 • 事件影响 • 事件处理 • 事件教训
01
事件背景
时间、地点
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
事件起因
01
汤山镇某小学学生家长发现孩子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怀疑学校食堂卫生存在问题。
02
家长向学校反映情况,要求彻查 学校食堂卫生问题。
事件处理结果
投毒者被抓获
经过警方缜密侦查,投毒者被迅 速抓获并依法严惩。
赔偿与补偿
政府协调涉事企业给予中毒人员赔 偿和补偿,安抚家属情绪。
问责与整改
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问责,并督 促企业整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长 效机制建设。
04
事件教训
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保护水源
汤山投毒事件反映出当地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应加强水源地的监管,确保水源 不受污染,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现场封锁与调查
对事发地及周边区域进行封锁,展开 全面调查,追查毒源。
紧急救援
组织医疗专家赶赴现场,全力救治中 毒人员,并提供心理疏导。
社会各界的反应
民众关注
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民众对中毒人员表示关心 和慰问。
不明原因疾病调查
![不明原因疾病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bc1f09c82cc58bd63186bd86.png)
6.建立假设并验证假设
利用上述步骤所获得的信息来说明或推 测暴发或流行的来源。 假设中应包括以下几项因素:①危险因 素来源;②传播的方式和载体;③引起 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④高危人群。 特征:①合理性;②被调查中的事实所 支持(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特 点);③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
7.采取控制措施
资料汇总,表达
5.描述性分析(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 )
时间分布 在适当的间隔时间(X轴)内,描述所发生的病例数(Y 轴),用直方图表示,这种直方图称为”流行曲线”。流行曲线 对爆发可能的传播途径、流行的大致时间给予了非常深刻的描 述.比简单的病例线图要清楚得多。如果疾病的潜伏期是已知的, 就能相对准确地区别点源暴露、人传播绐人或是两者混合传播。 另外,如果流行在继续,你还可以预测可能发生多少病例。 地点分布在暴发或流行现场调查中,地区资料包括居住地(例如通 过人口调查追踪)、工作地点、学校、娱乐场所、旅行地点或其他 有关资料。同时还需要收集一些更深入描述在这些地区活动的特 殊资料,例如在建筑物内部或办公室活动的详细情况,并需了解 有关人员在这些地方停留的时间。 人群分布患者的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任何有 用的描述病例特有的特征。如果发现一个奇异的特征出现,通常 会对查找危险人群提供一个线索,甚至找出一个特异的暴露因素。 有些疾病首先侵犯一定的年龄组或种族;有时患某种疾病的人与 职业明显相关。
是否为多种毒物
广东高要事件
1995年广东省高要市出现一起持续一月余、数十人发病的 事件; 外界猜测为一金冶炼厂排放废物所知; 省委派出了调查组,卫生部派出了专家组; 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 最后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 测定发现,样本中除氟乙酰胺外,还有毒鼠强;不排除抗 凝血灭鼠剂存在;
不明原因中毒的诊断
![不明原因中毒的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71b8119650e52ea55189867.png)
来源
对生产此爽身粉的工厂调查结果显示, 厂家用了六氯酚的包装桶来盛装用于生产 婴儿爽身粉的滑石粉。受污染的滑石粉全身缺氧症状较轻应考虑高铁血红蛋 白血症;口唇面颊呈樱桃红色可见于部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脱发 见于铊、氯丁二烯中毒; (2)大汗见于有机磷农药、五氯酚钠、二硝基酚急性中毒;多汗 见于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无汗见于阿托品中毒。 (3)瞳孔缩小见于急性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吗啡、 安眠药中毒;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类、甲醇中毒;两侧大小不等、 形态改变等见于急性中毒性脑病。 (4)有机磷中毒呼出气为大蒜味、硫化氢中毒呼出气为臭蛋味、 部分有机溶剂中毒呼出气有芳香味、甲醇或乙醇中毒呼出气有酒味。 (5)口腔溃疡、糜烂可见于急性汞中毒、口服腐蚀性毒物。 (6)四肢疼痛,四肢呈手套袜子样感觉异常,脚底触痛觉敏感, 常见于急性中毒所致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特别见于砷、铊中毒的 患者。
结论
临床资料、流行病学结果、实验室检 测及毒理学实验证实此疫情为六氯酚污染 婴儿爽身粉致使患儿中毒。
教训
从此事件处理过程显示,该疫情未能及时诊 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医师对类似事件和病例 的处理程序不甚了解,及未能及时汇总上报所致。 首发病例患者出现至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所得到 报告间隔达三个月之久,其间共售出污染产品 2699罐,结果使中毒范围蔓延,二次中毒患者增 加。如再不进行调查,当污染的产品售尽、用完, 将很难找出发病的原因。所以,当一种新的无法 解释的疾病在人群发生,并在时间和地理上呈一 定特征分布时,应考虑中毒可能,应及时上报卫 生行政部门。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及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ppt课件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及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bd908db0717fd5360cdc75.png)
《“健美猪”真相》
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 胺”,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洛,一种肾 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将这类物质添加于 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 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 成本。目前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都规定 肉品不得检出瘦肉精。2009年2月,瘦肉 精导致广州70人中毒,成为近年最受关 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事故的原因
①该厂在生产豆奶过程中管式杀菌器出 现故障,未能达到规定的杀菌温度;② 一名磨浆工腹泻数天仍坚持上岗操作, 另外8名豆奶生产工人所用的容器、用具、 管道等生产前未消毒,造成交叉感染; ③储存豆奶的冷库太小,生产的豆奶未 能及时冷却。
案例二
2003年9月17日某市某国际学校,
学生统一在学校食堂进餐,晚餐 菜谱为青椒茭白肚丝、芋头炒肉 片、炒白菜和香菇木耳茭白汤, 其中肚丝为中午剩余且未冷藏的 熟食。
7、尽量购买有下列标志的食品
8、不要到无证、无照摊点上购买食品
脏
乱
8、要到正规的商店、超市和 标准化的农贸市场购买食品
9、大型集餐禁止供应以下食品
生食水产品 外购散装熟肉制品
隔餐剩余食品
各类含有天然毒素及限制加工条件
的食品,如:河豚鱼、鲜黄花菜、 发芽马铃薯、四季豆、家畜肝脏、 腌菜、不明野生菌等
三、食物中毒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由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食物 引起,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有明显季节 性。 化学性食物中毒: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 或过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超过允 许使用范围且造成中毒即可视为有毒有害物 质),如农药、亚硝酸盐。病死率较高。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误食有毒动植物或因加 工、烹调方法不当造成,如毒蘑菇、河豚鱼、 四季豆等。 真菌及霉变食品中毒: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造 成,如霉变甘蔗。
急性中毒课件
![急性中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e7b7d2a98271fe900ef9a2.png)
2、按毒作用部位分类 (1)神经毒 (2)血液毒 (3)酶系毒 (4)腐蚀毒 (5)实质毒
(三)中毒的分类
1、根据发生的原因分类 (1)意外中毒 (2)自杀中毒 (3)化学中毒 (4)灾害性中毒 (5)滥用药物 (6)环境污染
2、根据症状发作缓慢分类 (1)急性中毒:毒物入体内后24h内发生中毒
症状。 (2)慢性中毒:小剂量进入机体>30d在体内
蓄积到一定量后才出现中毒症状。 (3)亚急性中毒:毒物进入体内2~30d内发生
中毒症状。
(四)毒性指标
(1)LC50或LD50半致死浓度和半致死。 (2)LC100或LD100绝对致死浓度或剂量。 (3)MLC或MLD最小致死浓度或剂量。 (4)LC0或LD0最大耐受浓度或剂量。
急性中毒
突发中毒事件例况
1984年 印度波帕尔中毒事件。 1995年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恐怖事件。 2002年 南京毒鼠强事件。南京汤山发生一起将毒鼠强投放
入食品原料中,致395人中毒,42人死亡。 2003年 8月4日齐齐哈尔芥子气中毒事件。建筑工地挖出芥
子气弹造成43人中毒,1人死亡。当年华日军在我 国19省市投放毒气弹,至今仍留200万枚,半个余 世纪以来,受日军遗弃化武直接伤害的我国公民达 2000余人。
2006年 永康毒鼠强事件。 2008年 丽水光气中毒事件。 2009年 9月东阳二硝基苯酚中毒事件,16人中毒,2人死亡。 2011年 4月~9月台州,湖州德清,绍兴杨汛桥等地铅中毒事件。 2013年 富阳,绍兴硫化氢中毒事件,金华氰化物中毒事件 2014年 5月7日杭金衢高速浦江县氢氟酸中毒事件,杭金衢
(二)中毒对酶的影响 1、竞争抑制和非竞争抑制 2、破坏蛋白质部分的金属或活性中 3、与酶的激活剂结合 4、与辅酶的作用 5、与基质直接作用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https://img.taocdn.com/s3/m/57dfc7b4c77da26925c5b021.png)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指出的全球 食品安全存在五大问题 ●微生物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 ●天然毒素 ●滥用添加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美国每年7种食源性病原体(空肠弯曲 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O157:H7 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弓形体虫) 造成330万~1230万人患病和3900人死亡。 每年的经济损失约65亿~349亿美元。
●
(4)鲭精毒素(组胺) ● 组胺污染食品后任何热处理、罐装和冷 冻等工艺都无法降低其毒性,爆发性中毒 事件多发生在集体食用罐装和冷冻海产品 中。 ● 可能含有组胺的主要食品是组织坏死的 鱼类及其制品,这些鱼类包括鲐鱼、沙丁 鱼、鲣鱼、黄鳍、竹夹鱼等。 ● 组胺首先是死亡的海产品在组氨酸酶的 作用下释放出组氨酸,再在微生物的脱羧 酶作用下脱羧形成组胺。
●
1998年2月,山西省朔州、忻州、大同 等地区连续发生多起饮用假酒引起的甲醇 中毒事件,有200多人中毒发病,27人死亡。
●
1999年美国发生了因食用污染了李斯特 菌的“热狗” 和熟肉而致密歇根州14人死 亡事件。
●
2000年底至2001年初,法国发生李斯特 氏菌污染肉酱和猪舌头事件,6人死亡。
●
2002年9月14日,南京市汤山发生 一起特大食物中毒事件,有395人因食 用某个体饮食店制售的面点引起“毒 鼠强”中毒,死亡42人。
●
一、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的概念与定义
“食物中毒”一词源于自古以来人们 对食物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感性认识和经 验总结,并且当作预防医学和食品卫生 学的专业术语沿用至今。 ● 古人所云的“食物中毒”一词不能全 面客观和科学地反映食物中各种病原物 质所致疾病的基本特性。 ● 现在的定义为 “摄入了含有生物性、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 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 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 病”。
南京汤山特大投毒案启示录
![南京汤山特大投毒案启示录](https://img.taocdn.com/s3/m/06fb981d0b4e767f5acfcec7.png)
片 面的 发展 观 导 致政 府 控 制
减弱和社会整合程度下降
在社会 异质性增 强 、利益 多元 化的 格局下 , 国家对社会 的控制在减弱 , 社会
的 整 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也 在 下 降 。 市 场 经 济 是 法 治 经
其 承 担 的改 革 成本 与 其 收益 却 不成 比
例 。而 身 处 社 会 下 层 的城 市 产 业 工 人 和
南京汤山特
● ( 苏 ) 效 辉 江 崔
录
月 1 4日 ,发 生 于 南 京 汤 山 的 特 大
摄 影 / 全/ h tc me 安 p oo o
能导致社 会状况的 自然改善。在经济增
似 平常的小生意人 , 实际 上是 个赤贫者 , 对邻 店 生 意 比 自己 好这 一 状 况无 法 忍 受。 才有这次投毒 案的发生 。
之 间 的过 渡 ,可 能会 出现 一定 程 度 的
“ 范 ” 象 , 原 有 的 规 范 已 失 去 约 束 失 现 即
是一家饮食店 的 “ 老板 ”, 在邻居眼 中是 个很平 常的生意人 , 起早摸黑 干活 , 并没 有短 斤少两行为 , 也不见其他劣迹 。 房东 与邻 居都 说他是个从不 拖欠房租与水 电 费 的人 。 但媒体报道说 , 陈正平住 的房 间
外 , 是 否 还 要对 这 一 事 件进 行必 要 的 我们
长 的成果 和社会成 员的生活之间 ,经济
增长和社 会状况的改善 之间 ,出现 了断 裂。 这种 “ 断裂”主要是改革成本在社会
各 阶 层 中 分 担 不 均 所 引起 的 。 社 会 的主 导 性阶层是 社 会改革 的最 大受 益者 , 但
击 战”。 来用 工的歧视性规 定 , 外 针对城 市流动人 口的各种名 目繁多的不合理 收 费, 甚至禁止市 民沿街凉晒衣物 等 , 都有
食源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上)
![食源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上)](https://img.taocdn.com/s3/m/36f2a86148d7c1c708a14598.png)
写在课前的话“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我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Food security)的同时,食物质的安全(Food safety)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本课件就该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在临床工作中对其有更加合理而有效的判断和处理。
一、食品安全的概述及引发疾病的分类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包括天然食品(水果、蔬菜等)和加工食品(以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制成品)。
所谓食品安全,从目前来看即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中难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所以总而言之,食品安全就是食品从种植到餐桌全过程的卫生担保。
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引起许多疾病,从临床疾病上分类可能引起感染性腹泻、食源性疾病以及食物中毒;从疾病的进程而言,有急性、亚急性、迁延性和慢性之分,另外还有一部分为潜在再现性(食用有毒有害的食物以后,当时并无异常表现,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中毒腹泻等情况),另外还有更严重的致畸、致癌、致突变,这些都是可以由食品不安全引起的疾病,下面将就引发的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讨论:(一)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临床上对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除霍乱、痢疾、伤寒以外的腹泻,统称为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分为炎症型和分泌型。
炎症型腹泻是指致病菌进入体内,引起的肠道炎症;而分泌型腹泻,就是指致病菌进入人体后并不造成炎症,而只是通过刺激肠细胞膜的分泌而造成的腹泻。
以下属于感染性腹泻的是()。
A.肠炎B.霍乱C.痢疾D.伤寒正确答案:A解析:A,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除霍乱、痢疾、伤寒以外的腹泻,统称为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由多种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这些病原有传染性的也有非传染性的。
(省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管理
![(省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9f4f69c1c708a1294a44b2.png)
三、应急处置成功案例介绍
(一)SARS疫情控制案例 1、基本情况 2、主要做法 3、成功经验 4、思考启示
(二)南京汤山毒鼠强中毒处置案例
1、基本情况 2、迅速启动医疗应急响应,挽回了众多生命 3、快速破案,稳定社会情绪 4、善后处理深入细致
四、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应急中的职责和任
务
卫生监督机构是卫生行政部门执行公共卫生法律法规 的机构,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依照法律法规的规 定,协助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事件发生地区的食品卫生 、环境卫生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 传染病防治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履行公共卫生 监督职责。
(4)建立完善的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及其管理系 统,规范化地收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 机构和管理相对人的各类监督监测、卫生检测、 疾病报告等原始资料,用现代化手段整理分析, 形成反馈信息,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准确 的信息;
(5)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结合辖区内的实际 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并适时组织演 练,不断补充完善;
(1)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 法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 的违法行为;
(2)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 督导、检查;
(3)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公共卫 生监督管理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 5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本单 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 作。
( 6 )依法查处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信息的违法行为。
卫生监督卫生应急工作制度 和岗位职责
江苏省卫生厅: 关于印发《江苏省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 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试行)》通知 (苏卫应急〔2007〕26号) 2007年5月31日
食品安全事故卫生学调查(刘丽梅2017.9.8)
![食品安全事故卫生学调查(刘丽梅2017.9.8)](https://img.taocdn.com/s3/m/2eb2cfff524de518964b7d83.png)
基于致病因子类别的重点调查
初步推断致病因子类型后,应针对生产 加工环节有重点地开展食品卫生学调查, 参见表3。
表3不同致病因子类型食品卫生学调查重点环节
致病因子 环节 原料 配方 生产加工人员 加工用具、设备 加工过程 成品保存条件 ++ + ++ ++ + + + + + 致病微生物 有毒化学物 动植物毒素 + ++ ++ ++ 真菌毒素 ++ 其他 + + + + + +
食源性疾病-严重性
分布广泛,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存在严 重威胁 目前在所有国家中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都有上 升趋势 发达国家每年有超过30%的人口曾罹患食源 性疾病 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每年可造成200万儿童 死亡 对经济发展存在重大威胁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代价
行业信誉损失-同类产品受到消费者抵制; 与之有关的企业负责人的损失; 对内、对外贸易的损失; 市场交易信任度的影响-加大检验量,增加费 用和成本支出; 执法部门的检查频率增加; 医疗和保险费用的增加; 许多工人失业下岗; 患病人员的健康和精神损害
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分析(一)
一是缺乏应有的设施、设备,食品加工、贮存缺乏 有效的保护措施,难以保证食品卫生; 二是食品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食品卫生知识缺乏, 食品卫生管理不到位;
如食用未煮熟的豆浆、四害物;亚硝酸盐、桐油等
三是部分集中供餐企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卫生质量 控制不够;
第12章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
![第12章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92912d926bec0975f465e2de.png)
• 4、深入调查 • 调查事发地区的发病率、死亡率、受伤率 及居民的营养状况; • 调查卫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损害情况; • 设立长期的流调项目,调查事件的远期效 应; • 对人为事故,要调查原因,追究责任;对 自然灾害要分析成灾机制,为将来的预测 和预防提供依据;
二、疾病暴发调查
• 疾病暴发(disease outbreak)是指在局限的区 域范围和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同类病例 的现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2)
• Ⅲ级(较大事件) :指在较大区域内, 已经 发生较大范围扩散或传播, 或者有可能发生 较大范围扩散或传播, 原因不清或原因虽然 清楚但影响人数较多, 甚至发生少数死亡 。 • Ⅳ级(一般事件) :指在局部地区, 尚未发 生大范围扩散或传播, 或者不可能发生大范 围扩散或传播, 原因清楚且未发生死亡 。
• 2月18日,新华社宣布,中国CDC:引起广东省 部分地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可确定为衣原体。 广东CDC和广东省临床专家有不同意见,认为病 原体是病毒。 • 2月21日,广州刘教授到香港,入住香港某酒店 911房,将病毒带到香港并扩散到世界。 • 2月26日,在酒店染病的美国商人飞到河内传染 20人,包括首位发现SARS暴发的WHO医生Urbani. • 3月1日,山西首例病人来到北京,一家8口住院, 感染301医院一批医生。SARS开始在京城扩散。 • 正值“两会”,北京医院没有公开SARS情况。 一线医务人员不明疫情,措手不及。
卫生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
• 事件信息:事发地的面积、位臵与受影响 的人口数;交通及通信受损情况;水、食 品、环境卫生设施及露营设施;死亡、失 踪和需要急诊的人数;医疗卫生的受损与 需求;人口流动与社会影响;传染病流行 的危险。 • 背景信息:行政区划、人口特征、交通路 线、卫生设施、关键机构、自然环境等。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d0f6712267ec102de2bd89c4.png)
个人利益。
个人正当利益是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如个
人身体健康,个人起码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个 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等。 尊重他人正当利益的最高表现便是为保护他人的正当利益 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挺身而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材料
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1999年3月14日,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702路422号 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 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一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 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车闸;——把车门打开, 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 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 只是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车司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所 做的一切也并不惊天动地,然而许多的人却牢牢地记住了他 的名字。 思考: 司机黄志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价值观,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考并讨论:我国核潜艇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时,一位诗人 原准备将鲜花送给贡献最大的人,后来为什么改送给英雄 集体?
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射成功是成千上万个单 位和个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某一个人的创造, 所以不能说谁的贡献最大。核潜艇 运载火箭的发 射成功是一个英雄群众的行为,而不是某一个人的 作品,所以不能把鲜花给某一个人。不能把功劳归 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环节的人。如果把鲜花献给 了某一个人,尽管这个人也是英雄模范人物,但这 样做的结果会影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在 新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坚 持
导入 集 体 主 义 的 价 值 取 向
要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6a9ea34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5.png)
县卫 2小时 生局
县级人 民政府
省卫 生厅
卫生部
区政府
1小时
市政府 省政府
国务院
二、信息发布
卫生部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 息
卫生厅经卫生部授权可以向社会 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 息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2.8.822.8.8Monday, August 08, 2022
陈正平见陈宗武面食店生意兴隆, 遂怀恨在心,意图报复。
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被 告人陈正平来到“正武”面食店,
将所携带的剧毒鼠药“毒鼠强” 投放到该店食品原料内。
案例2
2009年7月27日夜间9点后,广 州黄石路一工地发生食物中毒事 件,
200多农民工出现腹痛、腹泻和 呕吐症状。一星期后痊愈。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2.8.822.8.801:4701:47:3501:47:35Aug-22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2年8月 8日星 期一1时 47分35秒Monday, August 08, 2022
相信相信得力量。22.8.8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1时47分35秒22.8.8
当晚有两百多名工友在正升公司 食堂进餐。
晚上9时左右,有人喊肚子痛, 接着,更多的人开始上吐下泻。 一男性患者表示,大部分工友都 有不适症状。
4、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 事件(如水污染事件)
2009年7月23日,在内蒙古赤 峰市的新城区,
至少有4300多名居民因为饮用 受污染的自来水而先后出现
(二)根据事件发生的性质和 原因,分为四类
1、重大传染病疫情 举例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从2002年11月16日~2003年8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1fe7ab8e9951e79a89274f.png)
乌鲁木齐客运段K596/3次(乌鲁木
齐-南京西)旅客列车食物中毒
2007年9月1日3时40分,乌鲁木齐客运段 担当的K596/3次(乌鲁木齐-南京西)旅 客列车洛阳站开车后,有8名旅客(7男1女, 年龄30-45岁)陆续出现呕吐、腹泻、腹 痛等症状。8名患病旅客中有6名于4时39分 下交至郑州车站,由地方120救护车送至郑 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救治,截至9月3日16 时,6名住院病人全部治愈出院,另2名旅 客因症状较轻,不愿下车接受治疗,经列车 广播找到2名医生诊治,病情明显好转。
各类水果和青菜加工前要浸泡30分钟以上; 餐饮具摆放应在供餐前2小时内进行; 菜肴制作完成至食用前不得超过2小时; 食品留样48小时,每种不低于100克,用保
鲜膜封好,置于2—10 ℃专用冰箱冷藏保存。
.
第二部分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
1997年6月底至7月上旬,云南 思茅地区发生群众自行采食蘑菇 中毒事件,共有255人中毒,死 亡73人。
2002 464
11572
68
0.96
2003 1481 29660
262
2.46
2004 2305 42876
255
3.55
2005 2453 32553
381
2.65
.
五、食物中毒的预防
1、防止生熟交叉污染 2、蔬菜水果充分浸泡洗净,去除农药残留 3、食品烧熟煮透。如豆浆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
酶抑制物彻底去除,四季豆加热时间不够使其 中的皂素等未完全破坏 4、从业人员定期体检防止带菌污染食品 5、食品贮存环节:控制温度、湿度等,加强通 风。剩余食品再食用前彻底加热,使食品中心 温度达到70℃以上 6、不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大型集餐)
8.11勿以小恶
![8.11勿以小恶](https://img.taocdn.com/s3/m/d50eea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c.png)
D.处罚方式不同
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相同点是( A B D )
A.二者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二者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二者都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D.二者都是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3、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是( B D )
A.违法一定犯罪 C.犯罪不一定违法
B.违法不一定犯罪 D.犯罪一定违法
• 三、案例Βιβλιοθήκη 析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一)小调查:
• 如果你在路上捡到别人遗失的一件比较贵重的 东西,你通常会采取哪一种做法?
• A.将它占为己有 • B.寻找失主归还或上交 • C.置之不理
• (二)探究园:P74“情景研讨――拾获
他人的遗失物不还违法吗?”
• 思考:为什么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违法?
• 《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 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 2002 年9月30日,南京汤山发生特大投毒案,一审判决被告 人陈正平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陈正平于9月 13日晚11时许将“毒鼠强”投放到“正武”面食店食品原料内, 造成2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刑法作 出了以上判决。
• 分析:陈正平的行为是不是犯罪?为什么?
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危害性 触犯法律
处罚程度
一般 违法
犯罪
违法情节轻微, 对社会危害也 不大
违法情节严 重,对社会 危害很大
刑法以外 的法律
刑法刑法
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 (一般强制性措施)
受到刑事处罚 (严厉的强制性措施))
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 都是违法行为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应追究法律责任
8.1 勿以恶小而为之
毒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
![毒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2f1535b4daa58da0114a23.png)
18
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1998 年春节前 , 山西文水县一不法分子
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 , 批发给外地个体户。 从 1 月 26 日开始 , 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 假酒中毒住院 , 其中近 30 人死亡。
• • • • • • • •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1 2 3 4 5 6 7 8 国上海甲肝暴发 国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国南京汤山中毒事件 中国河北自沟苯中毒事件 日本O-157 事件 印度博帕尔灾难 德法荷比二恶英事件 英国疯牛病
17
上海甲肝暴发
自 1988 年 1 月 19 日起 ,上海市
发病358,死亡107 死亡186940 发病182,死亡50 死亡约4000 西德6000-8000,日 本1000,全球约 20000 发病约8000,死亡 16 发病280,死亡34 中毒200000,死亡
16
烟雾事件(SO2、金 心、肺疾病 属粉尘污染) 欧洲、亚洲、 短肢畸形儿(” 反应停 海豹事件”) 澳洲、拉丁美洲、 非洲 米糠油(PCBs污染) 皮疹、肝损伤、 日本爱知县 中毒事件 四肢麻木 日本 镉污染稻米 “痛痛病” 印度博帕尔 异氰酸甲酯泄漏事 急性肺疾病、
9
毒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
• 描述毒理学 (descriptive toxicology) • 机制毒理学 (mechanistic toxiicology) • 管理毒理学 (regulatory toxiicology)
10
一、描述毒理学
直接研究的是毒性鉴定,以期 为安 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 提供信息;还 可为化学物的 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重 要线 索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201411y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201411y](https://img.taocdn.com/s3/m/de9df46d4a7302768e9939cf.png)
六、处理情况 1、由镇、村领导搜索聚餐者中未治疗的病例,送 医院机构诊治。 2、所有在医院机构就诊治疗的病例采取催吐、导 泻等措施。给予对症支持疗法,因目前未检测出 确定的中毒物质,不能特异性的治疗。 3、进一步筛检毒物及查明可能中毒的原因。 4、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资阳区卫生局 二OO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问题讨论1
医院医生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的病人时,应如何考 虑?怎样处理?
根据食物中毒的特点考虑可能是食物中毒。
对病人催吐、洗胃等紧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当地疾控 中心,同时采取病人标本包括呕吐物、排泄物、血液等, 以备送检。
问题讨论2
作为现场处置的疾控工作人员,根据这些资料推断可能是 什么类型的食物中毒?开展哪些调查?
现场卫生学调查:结合流行病调查结果,分析可疑食 物,调查其来源、加工、储存、上餐过程,分析可能 的污染原因及加工环节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
实验室检测:采集病例呕吐物、血液、可疑剩余食物、 食品原料,必要时病例尿液、洗胃液等标本,进行检 测。
危害因素调查
食谱调查 食品加工场所调查 食品从业人员调查 可疑餐次与可疑食物调查 可疑食品来源、加工及储存情况
6、进食史:
吃香菇炖水鱼的34例,肚片的33例,猪脚的24例,肉丸的 23例,包菜的21例,鸭烧萝卜的20例,猪心舌的19例,蒸 菜的17例,蛋丝的15例,排骨的14例,鸡爪的13例,鸡的 10例,鱼的9例,花生米的8例,啤酒的6例,皮蛋的5例, 白酒的2例。
流行病学分析:无明显性别差异,聚餐人员各年龄组均有 发病,潜伏期一般为0.5—8小时,症状以头晕、头痛、抽 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和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主。
问题讨论4
怎样确定可疑餐次和可疑食品?
南京汤山投毒事件
![南京汤山投毒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993a642af90242a895e5e4.png)
• 强化社会面上的控制,防止事态扩大。做好死亡人员家属工作,每个 工作组负责一个家庭。重点做好死亡学生家庭和外来民工的安抚稳定 工作。此外,全市各方面已采取紧急措施,进一步加强社会稳定工作,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强化社会面控制,杜绝引发其他事件。
• 为防止在水中投毒,关闭该镇自来水厂供水。 • 20:45国务院调查组到达汤山,市委、市政府组织对事件发生和处理
加强对可能发生中毒事件的检测。 • 中国CDC中毒控制中心将为此事件提供24小时的信息、
临床处理及毒物检测支持,随时对事件提供服务。 • 调查组并根据现场和医院调查所了解的情况,强化了工
作重点,提出了第二天分临床和卫生两组开展工作的计 划。--临床组召集承担救治任务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共同研 究进一步救治病人的临床抢救措施,统一救治方案, CDC专家参加。卫生组召集当地省、市、区卫生行政部 门、卫生监督、疾控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研究如何从卫 生角度进一步加强防范的措施。
组织处理队伍,赶赴现场,实验室人员迅速到岗,做好了一切检测的准备工 作。
现有的监测报告系统
• 政府系列:各级政府的正式报告,新华社等内参 • 教育系统:教委逐级上报 学校的群体性中毒 • 公安系统:逐级上报 有死亡病例或者高度怀疑有刑事
犯罪可能的 • 安全系统:逐级上报 危害公众安全的 • 卫生系统:卫生行政部门逐级上报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 • 卫生监督机构 逐级上报 • 社会信息:公众咨询、举报电话 • 媒体报道
– 皮肤、粘膜 –眼
• 消化道毒物清除;
– 催吐、洗胃 – 活性炭
• 血液净化治疗;
–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浆过 滤
• 氧疗法; • 特效解毒药物 • 对症支持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件8- 南京汤山“毒鼠强“中毒事件
1、事件简况
2002年9月14日(星期六)距南京市中心约二十八公里南京市近郊江宁区汤山镇,当日清晨该镇作厂中学和东湖丽岛工地的部分学生和民工在食用和盛园豆浆店出售的油条、烧饼、麻团等食物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意识丧失、惊厥及昏迷、鼻孔出血、严重者出现咯粉红色泡沫痰。
第一例患者出现在4:45,患者集中在5:00~7:00发病,后仍有少量散在患者出现。
该事件涉及汤山镇居民、学生和民工,中毒人数达到300多人,4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10:30南京市公安局在患者所食用的麻团、油饼中测出毒鼠强。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50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处理队伍,兵分两路,一路赶赴现场,实验室人员9:25都已到岗,做好了一切检测的准备工作。
10:45接到患者样本,12:15从中毒患者胃内容物中检出毒鼠强。
到14日晚21时,总筛查人数600余人,确诊中毒人数为394人,现仍有重症患者25人,累计死亡37人(男23人,女14人;学生16人,民工16人,儿童1人,身份不明4人),其他人员病情基本稳定。
根据当时的情况,卫生部专家组对事件处理提出下列建议:
一、除毒鼠强外,是否混有其他毒物,如氟乙酰胺等,需加以核实,并采取对应措施。
二、患者救治建议
1. 洗胃,争取及早洗胃治疗,24小时内未洗胃者均应洗胃,对重症患者可反复洗胃。
2. 活性炭的应用。
成年人50--100克,稀释后服用或灌服。
重症患者可重复半量使用。
3. 有效的控制抽搐。
4. 血液灌流。
对重症患者可反复灌流。
5. 对症支持处理
6.精神症状的预防与治疗。
三、及时发现新的病人(少数患者的潜伏期可达十余小时)。
四、严格出院标准,考虑通过患者表现和血毒鼠强浓度测定作为参考依据。
五、进一步防范措施
1. 继续对相关食品和水进行监控、抽检。
2. 毒物检测的相关部门,24小时热机值班,随时接受样本,加强对可能发生中毒事件的检测。
中国CDC中毒控制中心将为此事件提供24小时的信息、临床处理及毒物检测支持,随时对事件提供服务
事件处理过程
采样的品种:剩余物、呕吐物、血、便、尿、生产线残留
物、加工工具、炊具等。
血样采集方法:
1.采集所有现住院病人血样。
2.每位患者采集2-3ml血浆,可用肝素钠或EDTA抗凝。
3.分离出的血浆置于干净的塑料管中零度保存待查。
在标签上注明医院名称、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
现场调查的实验室支持
1. 样本采集
2.毒鼠强的提取分离
3.检验方法
化学法检测
薄层色谱法(TLC)
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其诊断尚需与其他神经毒性杀鼠剂如氟乙酰胺、磷化锌等
鉴别,但后者潜伏期较长。
氟乙酰胺潜伏期为2-12小时,
而磷化锌更长。
同时也应与癫痫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鉴
别。
通过流行病学、患者的表现及实验研究,最终确定本次事
件为毒鼠强和氟乙酰胺混合中毒。
16日,医院反馈,各医院在救治工作中,存留了大量中毒患者生物样本、透析液、患者的衣物的物品,总量已经超过8吨,请示如何处理?
9月16日11:50指挥部要求将所剩余有毒食品、病人呕吐物、污染物、排泄物、透析液处理。
通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两名专家及时赶往市卫生局,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对剩余食品、污染物、排泄物进行焚烧处理,透析液采用了活性炭吸附后焚烧,于当日18:00完成了任务。
调查场所
食物中毒发生地和肇事者所在地(事件发生所在地、中毒食品的流入)
2.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
发生事件单位基本情况、共同进食者、可疑食品的加工现场、可疑食品的现场快速检验和实验室检验、根据调查资料提出初步的中毒原因结果分析、提出防止中毒扩散方法和措施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理中病因调查和应急措施之间的关系?
对中毒事件调查处理,其目标是“控制”。
从控制角度来讲,应该是最大限度减少事件对健康的危害。
所以,调查只是控制的一个步骤,对事件原因认识的每一个进展,都要体现在控制的措施中,同时,控制措施效果也会对事件原因的判定起到提示或检验作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中,病因确定思路和方法
病因的确定依赖于证据,证据是判定的唯一依据。
证据来自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只有将三者结合,才能够获得正确的判定方向。
任何一个方面的偏废都会影响到事件调查的结果。
能够引起此类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原有四类,分别是生物因素所致的“传染病”疫情、化学因素所致的中毒、放射辐射所致的损伤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癔病等精神疾患。
事件发生后,有时难以从事件的表象判定事件原因,需要通过收集、调查、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现场、临床和实验室获得证据,综合分析才能正确的判定。
掌握每类疾病的特征是判定疾病原因的基础。
现场样本采集种类与方法?快速检测在突发中毒事件处理中的作用?
1. 2.采样要求:无菌、冷藏、短时间送样、接触与不接触的对照、采样器阳性干扰等。
3.采样的方法:肉与肉制品(不同的部位)、桶内食品(上、
中、下)、鱼类(数条、不同部位)、流体(充分拌匀)、呕吐物和粪便(50-100g)、尿(中段30-50 mL)、洗涤水(100-200mL)、静脉血(5-10mL)、尸体(胃内容物、脏器、淋巴、血)各10-20g
4.特殊情况时的采样:如病人用过抗菌素也按常规采样
5.样品的现场检测:有条件时
6.样品保管与送检:标识、贮运条件、签收
现场快速检测是中毒事件中初步筛选毒物类别的常用手段,有些检测方法还可以对现场毒物的浓度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测定。
准确、便捷的现场快速测定是进行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实验室确定毒物类别指明方向。
•实验室鉴定检测方向确定方法?
•原则是快速准确、多种检测方法并用及检验结果与现场调查相结合。
•1.了解中毒的情况
•了解中毒的经过、中毒的人群、性别、年龄、症状、中毒前吃过的食品或药品、用食者的情况、加工的原料加工的过程、盛食品的器皿、周围的环境、以及是否经医生的治疗、效果如何,对死亡者是否经过法医鉴定等
•2.检验程序的拟订
•(1)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消耗少量的检材的情况下,提供检验方向。
通过外观如颜色、气味、异物、酸碱性、灼烧实验、简易的化学反应等进行初步的判断。
预实验只能用到检材的1/3,其余用于确认或含量测定。
•(2)确认实验
•纯品:无机化合物,进行阴阳离子鉴别
•有机化合物,采用晶体、熔点、紫外、红外、核磁、质谱确定官能团,进行结构解析。
•混合物:进行提取分离鉴别,分离的方法有挥发、溶剂提取、固相萃取、蒸馏、色谱分离或采用GC、HPLC、HPLC-MS、GC-MS 进行分离鉴别。
•(3)含量测定
•一般在毒物分析中不经常采用含量测定,大多数情况下,确定是什么毒物就已达到检验的目的。
但在某些情况下含量测定对判断是否为该毒物引起中毒致死具有重要的意义。
•(4)动物实验通过对动物中毒的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的观察核研究,推断可能的毒物种类。
•动物实验简单、检材可不经过提取自然进食或灌胃,其缺点是,应用范围窄,许多毒物具有相似的生理反应,引起的中毒症状相似。
必须与化学分析结合起来。
•(5)微生物法
•对于细菌、霉菌、病毒突发事件常采用微生物鉴别手段:有培
养、显微鉴别、电镜、PCR等方法,对细菌和霉菌产生的毒素也可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
•3.实验的实施和结果判断。
•毒物鉴定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原则方法?
•建立与本单位相适和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员、仪器设备、原料、方法、环境等诸因素进行控制。
编制本单位的应急处理的预案。
•建立常见毒物的检测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同时对人员加强演练,保持仪器设备在良好的运行状态,试剂(包括标准品)的贮备,注意实验室环境的保护。
•在实验中注意实验方法选择阴性和阳性实验的对照,进行平行样的测定(检材充足时)
•实验结果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当检测完毕时,作结论时,必须全面、细致地分析检验结果是否客观地反映了实际情况。
要防止简单、草率地下结论
•当检验结果为阳性时应考虑的问题
•(1)检验中所采取的检验方法是否特效、是否有物质的干扰?这些物质是否排除?是否采用多种检验方法,结果是否一致?•(2)全部操作过程或反应条件有无错误?包括化学试剂纯度、器皿是否被污染?
•(3)检材是否被污染?
•(4)毒物是否是检材的分解产物?如蔬菜腐败可能产生少量的
亚硝酸盐。
•当检验结果为阴性时应考虑的问题
•(1)检验方法是否恰当?灵敏度如何?
•(2)采取的检材是否恰当,用量是否充足?
•(3)分离提取率是否低?
•(4)毒物是否分解?
•(5)全部操作过程有无错误?
•当确认上述情况无误可确认检材是阳性还是阴性。
•事件现场环境恢复责任及方法?医学废弃物处理的原则及方法。
•环境恢复是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部分,与健康息息相关。
环境恢复评价是由环境保护部门作出的,我们要根据对事件及危害物的认识,提出建议。
•分类收集、安全运送、暂时贮存、最终处理。
•见卫生部《医疗卫生废物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