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技术对现代新闻事业的影响

合集下载

六十年代电报内容

六十年代电报内容

六十年代电报内容
摘要:
1.电报的概述
2.六十年代电报的特点和应用
3.六十年代电报的内容
4.六十年代电报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正文:
电报是一种通过电信设备传输文字信息的通信方式。

它由发明家莫尔斯在19 世纪发明,并在20 世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报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信息准确性高。

在20 世纪六十年代,电报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商业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

六十年代的电报内容涵盖了很多领域。

在政治方面,电报被用来传递重要的政治消息和决策。

例如,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就是通过电报来宣布重大政策的。

在商业方面,电报被用来进行商业交易和谈判。

例如,一家公司可以通过电报向另一家公司发出订单。

在军事方面,电报被用来传递军事情报和指令。

例如,军队可以通过电报来调动兵力、部署作战等。

六十年代的电报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电报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电报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信息的泄露和干扰等。

总的来说,六十年代的电报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新闻业演进的技术动因

中国近代新闻业演进的技术动因

中国近代新闻业演进的技术动因周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49183))摘要:从古到今,技术和传播形式一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互相互通的交往形式,使得中国新闻业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已有的研究大多只从一个角度思考中国近代新闻业演进的技术动因,缺乏对中国近代技术的整体视角的探讨。

本文将从印刷技术、通讯社、摄影技术、编辑方法、广播、电报、电话、传真入手,进一步探讨技术对中国近代新闻业演进的作用。

关键词:近代新闻业;技术;动因;演进;发展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一、弓I言中国新闻学术界对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描述用词为“百花齐放””中国近代新闻业指的是,1749年至449年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3]”目前,中国新闻史研究范围广、视角新、史料也非常丰富,但对中国近代新闻业演进的动因研究较少”虽已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从政治变动、经济发展、文化继承、读者需求等角度进行研究,但其中对技术动因的研究尚有欠缺,因此本文以通过梳理各个技术因素来对中国近代新闻业的演进进行一个梳理”二、中国近代新闻业演进的技术动因(一)印刷技术对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影响与印刷技术息息相关的三个核心物品是:印刷机、纸张、油墨”接下来本部分将分别论述这三个物品对中国近代新闻业演进的推动作用”鸦片战争之后来华的西方人,来自已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发达国家”印刷机在其它枪炮面前显得更像是一个平和的物品,这也使印刷机更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金属活字很早就被中国人发明,453年由西方人创刊的《遐迩贯珍》是中文报刊使用铅活字印刷时代的开始[2]”但是由于当时纸张缺乏,报纸的供应能力不强,从170)年中国报纸开始效仿西方,从油光纸单面印刷改为双面印刷[3]”这样做不但可以增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5-0186-03加新闻内容的版面,也可以节约成本”印刷技术不但提升了报纸的时效性,也提升了报纸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报社开始实行夜班编辑制,更好地保证了报纸的出版和内容”(二)通讯社翻译稿造成宣传错误早期,路透社在中国享有独家权利,中国报道一般只有一两条新闻,在所有重大事件的报道当中,全都体现出英国的意识形态”这种情况使中国报界的知识分子强烈不满,因此有一些爱国之士提出要中国政府牵头来办报纸”在中国近代的报社中,有过因购买日本通讯社的新闻导致出现一系列负面影响的情况”在抗日武装的时候,日本的通讯社污名化中国军人,使用如“麻匪”被剿灭的语句⑷,这种宣传立场就是错误的”424年,国民党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部门,取名为中央社”蒋介石掌权之后给中央社每月2000-3000元的补贴,且这个费用是和交通部共用的,所以要求当时有事一定要长话短说[5]”随后,国民党又提出和英法通讯社互换新闻”中国通讯社提供的内容大多为中国内部灾荒、战乱等,阴暗面较多,使国际上的一些通讯社对中国的形象形成了不良印象,这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语言运用上的差异”(三)新闻摄影还原历史时刻摄影这一大类包含艺术摄影、人像摄影等,但这里探讨的摄影指的是新闻摄影”新闻摄影讲究真实收稿日期:2022-09-01作者简介:周桦,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传播、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研究。

电报在现代通讯中的地位如何?

电报在现代通讯中的地位如何?

电报在现代通讯中的地位如何?一、电报的历史起源与发展1. 电报的发明与普及- 电报的起源:19世纪初,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开创了电信传输的新时代。

- 电报的普及与影响:电报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电报与其他通讯方式的对比- 电报与书信:电报的传输速度快、效率高,远远超过了书信的时效性。

- 电报与电话:电报传输的是文字信息,而电话可以进行实时语音交流,两者在不同场景中有各自的优势。

二、电报的应用领域与价值1. 政府与军事领域- 军事情报的传递:电报在战争期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快速且安全地传递军事情报。

- 政府消息的发布:政府可以通过电报发布重要通告、政策文件等,快速传达给全国各地。

2. 商业与贸易领域- 订单与合同的确认:商家可以通过电报快速确认订单和合同,避免了时间上的延误和不必要的纠纷。

- 国际贸易的发展:电报的出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商家可以更快地获取外国市场信息和交流。

3. 新闻与媒体领域- 新闻的传播:电报在新闻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新闻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传递,及时报道重大事件。

- 新闻机构的联络:不同地区的新闻机构可以通过电报进行联络,分享新闻资源和相互协作。

三、电报的演变与挑战1. 电报的演变: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报逐渐演变成电传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更先进的通讯方式,使得信息传输更加快捷和方便。

2. 电报面临的挑战- 信息安全问题:电报的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窃听和篡改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保护。

- 社交媒体时代的冲击: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即时通讯工具,电报的地位逐渐下降。

四、结语电报作为人类通讯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曾经在信息传递方面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报已经逐渐被更加高效便捷的通讯方式所取代。

尽管如此,电报在其辉煌的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了一段美妙的记忆。

莫尔斯电报对中国近代传媒发展的影响

莫尔斯电报对中国近代传媒发展的影响

莫尔斯电报对中国近代传媒发展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了更多的改善,而且社会进步也变得更为迅速。

19世纪末期,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报技术莫尔斯电报传入中国,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传媒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莫尔斯电报的介绍莫尔斯电报是一种短距离、高速率的通信方法。

它是由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在19世纪30年代发明的。

莫尔斯电报利用一种称为莫尔斯电码的编码方式,将电文转化为点、线、间隔等简单的符号,从而实现通信的传输和接收。

由于莫尔斯电码简洁、易于记忆,所以这种通信方式迅速流行开来,迅速进入了各个领域。

二、莫尔斯电报在中国的传入1871年,著名的美国电报公司威斯特恩联合电报公司(Western Union Telegraph Company)和清政府签订了一份商约,允许这家公司在中国境内进行电报业务。

这项合约促进了莫尔斯电报在中国的广泛使用。

19世纪80年代,莫尔斯电报在中国各大城市逐渐普及,成为中国近代通信领域的主要方式之一。

三、莫尔斯电报对中国的影响1. 推动中国近代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莫尔斯电报的引进,标志着中国通信技术的进步和传媒事业的发展。

电报可以迅速传递消息,解决了邮政运输时间长、效率低下的弊端,因此成为了中国近代传媒事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新闻从电报变成了更快速的全国性资讯,报纸也从原来一个地方发行逐渐增多到全国性发行。

2. 促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莫尔斯电报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方式。

电报不仅具有快速传递消息的功能,而且价格合理,让普通百姓也能够使用和接受它,从而扩大了它的受众范围和应用领域。

政治家、商人、教育界人士等都可以通过电报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在迅速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3. 促进了现代汉字标准化的发展莫尔斯电报在使用上必须使用国际通用的字母,而这个时期中国的汉字并没有完全标准化。

通信者需要进行字母和汉字的对照,这更加促进了现代汉字标准化的发展。

【精品文档】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精品文档】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近代中国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一、电报在中国的发展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媒介即讯息中说“技术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动荡不居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新技术都创造一个新环境”也就是说,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不是各自孤立的两种东西,而是技术以特定的方式对社会关系进行结构组合,不同的关系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社会环境。

大众传媒作为近代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对它的研究应持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这种文化现象不但与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同科技发明产生及应用的社会历史紧密相连,同社会制度、文化惯例,人类社会变动着的政治经济力量,人们使用科技发明的社会意向等紧密相连。

(一)、晚清电报引进及发展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太平洋的一端一位名叫塞缪尔•莫尔斯的美国人发明了一种“使用简单的电路通断规则构成编码信号的一种远距离消息传递组合设备”,莫尔斯用这一设备以著名的莫尔斯电码(Morse Code)拍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自此,作为重要近代科技——电报正式走进现实生活,对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当然,受到电报冲击的包括太平洋另一端的“天朝上国”——处于晚清时期的古老中国。

(1)、晚清电报的迎拒之路电报进入晚清的中国走了一条“据”与“迎”的艰难道路,从“据”到“迎”的转变折射出古老中国人逐渐有迷梦到半醒的变化,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震惊于近代科技的同时,也在探求学习利用西方科技的道路。

从而使古老中国缓慢艰难的迈出了近代化的一步。

西方的传教士、公使等带着“指针电报机”来到中国,但当时“时风气未开,无人研求及此”。

1859年,法国公使许诺寄送电报机,却被恭亲王拒绝认为是无用之物列入奇技淫巧、玩好之物当中。

当时的大清王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对这个西洋新事物基本上是拒绝的态度,或认为是奇技淫巧,或认为有伤风水。

电报所蕴含的对自然和时空的驾驭能力,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冲击。

电报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之浅见

电报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之浅见

摘要电报技术于晚清在中国引进和使用,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加深西方国家对华侵略,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报近代中国经济影响现代通讯技术肇始于电报技术,电报的发明开创了通讯事业的新纪元。

电报是晚清引进的几项重要技术之一,它不仅促使中国通讯事业的变革,在社会各方面也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本文就其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影响作分析。

电报的使用使市场在一定意义上跨越了时空。

在电报线路能够到达之处几乎都有可能获得关于价格产量等商业信息。

电报以迅速准确的讯息交流,极大地加强了中外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的联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上海的金融、贸易的方式和面貌。

通过电报,金融和贸易的周期大大缩短;上海的金融市场更深地纳入国际金融市场;通过电报预先订货的indent system等新的贸易应运而生,这些都引发了上海城市经济结构的一系列变化,从而对近代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电报与铁路、汽船共同在19世纪后半叶推动了国际性和世界性的大市场的正式形成。

中国经济更深地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大市场,电报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中出现了买办制度。

电报与商业利益密不可分。

电报改变了中外贸易的方式.“由上海至伦敦电报线的完成,急剧地变更了茶叶市场的情况。

在早年,茶叶的价格是受中国情况支配的,如茶叶收成的质量与数量,上海、汉口、福州等地的供求关系等。

在以后的年代中,一般地说,茶叶价格转受伦敦市场的情况支配了———这就是说,受伦敦存货量、英国和欧陆的销路以及人们对将来需求的估计等所支配。

大的茶商在中国都有代理人,他们排挤了旧式的独立经营的在华外商,他们用电报与国内的老板通消息,并从老板那里获得根据市场上消费者方面的趋势采取的行动指示。

传统经济条件下,产品的交换,经济信息的流通,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实现的,在农业社会,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步行或车马,信息时速不超过15公里,信息交往主要是通过口头传递,这种直接的信息交往,将人们的经济行为局限在非常有限的时空里面。

电报技术对晚清新闻事业的影响

电报技术对晚清新闻事业的影响

电报传入我国始于列强的入侵 ,而晚清政府对于西
方的 “ 奇技淫巧 ”一向采取不屑态度 。之后 ,随着列强 的进一步入侵 ,西方国家纷纷在中国开设电信业务 ,这

使 新 闻 的时 效 性 成 为 可 能
1 8 4 4 年莫尔斯电码的成功 ,标志着世界进入通讯业
才使得清政府意识到此项技术的重要性 。清政府对于此 的新 时代 ,被 视为 电讯业的里程 碑 ,而这一 技术 的应
电报作为媒 介技术的突破革新 ,首先 ,改变 了以往
便 利工具 ,但也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前 信息传递的结构 ,摆脱 了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 。古老中
奏 。媒介技术作为社会文化形态 的表征工具 ,其发展一 国的信息传递方式在晚清发生了革命性变 化 ;其次 ,电
定程度上彰显着社会文化的进步。电报传入我国之前 , 报运用于新 闻界 ,使传统报纸 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 古代官方信息 的传递主要依靠驿站和邸报 ,借助于快马 报纸内容不仅有议论性文章 ,更多是实事 信息的传递 , 加人 力。L 2 信息传递的 目的在于传递皇帝御 旨,通告全 新 闻信息成 为报纸的主要板块 ,中国的报纸开始 向着近 国性信息及人事任命。 代化过程迈进。
李鸿章奏设天津至上海电报电线 ,两 曰后获得批准。1 2 杂和详细 ,新闻的电报发布只能摘取文章中最重要的信 月2 8 日通报营业 。【 4 1 8 8 1 年1 2 ) q 2 4 日( 光绪七年十一月 息 ,使得新闻文体 以及叙述方式得 到极大改观 。这一点 四 日 ),上海至天津 间的有线电报线路架设完成并交付 从 当局的电信部 门报告 中也可 看出 : “ 新 闻电 ,文字
发生的 日本侵台事件 ,使清政府下决心 自办 电报。1 8 7 7

科技进步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新闻事业的影响作者:刘平平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8期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最初来源于拍发军事电报的倒金字塔结构,到如今利用新科技实现实时传播,新闻报道方式在容量上迅速扩大,融合文字、图片、视音频元素,时效性提高,更重视深度报道。

该文以中外新闻传播史为宗,报道方式变化为纲,分析其中技术进步的功与过,以探讨适合新闻报道的技术方式。

关键词:新闻事业;科技进步;新闻报道方式中国目前的新闻研究方法较多,新闻这一学科也已从“新闻无学”成为一门“显学”,更衍生包括了传播、广告、编辑学等一系列子学科。

新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加快,受众接受信息的载体不断变化。

一、技术进步促使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从传播形态上考察,新闻事业发展经历了口头传播这一阶段,大众化但易受到扭曲,新闻信息无法固定。

文字与造纸术的出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报道方式,手抄新闻开始产生,是新闻事业的萌芽。

1450年前后,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导致了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印刷报纸异军突起,具体形式逐渐固定。

手抄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小报也逐步定期化,如周刊、周报等。

这一时期,报纸也成为阶级间的战斗工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都出现了相应的革命报刊,并出现了倒金字塔结构。

电子传播时代中,广播、电视、电影、通讯卫星等电子传播媒介的产生运用是新闻传播史上又一次巨大革命。

比之印刷新闻更迅速、真实,扩大人们接触新闻的普遍性,一定程度上实现新闻传播与新闻事件同时进行。

较于阅读报纸等文字信息,广播和电视对于人们的文化程度要求要相对低一点。

这一时期电视在发挥传播新闻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有“电视总统”的称号。

新时期,“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占据了人们的视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成为新的传媒潮流。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发布者与受众相互交流,开创了“公民新闻”“全民新闻”的新时期。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总统。

电报的重要性

电报的重要性

电报的重要性电报作为一种早期的远程通信工具,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电报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在历史发展、传播与社会变革等方面的作用。

一、电报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电报作为一种远程通信手段,起源于19世纪,最早由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发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信网络的建立,电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壮大。

在电报出现之前,人们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邮件等慢速方式,而电报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

二、电报的传播与通信方式1. 电报线路的建立为了实现远距离通信,人们修建了大量的电报线路,连接各个城市和国家。

这些线路不仅带来了信息的传输,更是开创了全球电信网络的基础。

2. 电报的发送与接收电报的发送和接收需要专门的操作员进行,通过输入莫尔斯电码等方式将信息传输到目标地点,然后再由接收方进行解码。

这种方式虽然相对麻烦,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已经算是一项巨大的突破。

三、电报的重要作用1. 政治交流与决策电报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政治间的交流与合作。

国家之间可以通过电报迅速传递消息、交流意见,从而有效地推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此外,在战争和危机等情况下,电报的快捷通讯功能也对军事行动和政治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2. 经济交流与贸易电报的普及使得跨国贸易变得更加便利,商人可以通过电报快速了解市场动态、达成交易和签订合同。

同时,电报也成为了国际金融交易和汇款的主要工具,大大提高了全球经济的运转效率。

3. 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电报的快速传播特性使得新闻可以实时传递到任何地方。

这使得新闻机构能够更快地获取和发布信息,同时也使得民众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形成对事件的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4. 社会变革与文化交流电报的出现带来了信息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

不同国家的人们通过电报可以快速交流和分享各自的思想、经验和文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与进步。

四、电报的现今地位与影响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电报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更为先进的通信方式所取代,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

浅析民国时期电报技术对新闻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民国时期电报技术对新闻业发展的影响

视听 2016.9 | 179
新闻与传播
新闻编辑的社会文化构建研究
□ 邓亚辉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新闻在人类的精神文化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闻媒体的发展过程中,
新闻编辑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新闻编辑来说,了解与把握当今社会文化的动态与导
向,将社会文化准确传达给受众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本文简要阐述新闻编辑与社会文化建立之间的关系,探讨新
讯事业的新纪元。1844 年,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之后 播手段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向着技术化、快捷化、现代
在西方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 化的方向迈进。
益。电报在晚清时期被引进到中国,到清末已经形成覆盖
(一)推动着新闻信息网的建立
全国的有线电报网络,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
纸上第一条新闻电讯。民国时期,电报被普遍应用于新闻传播, 一种象征,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电报在新闻业务上的运用,也提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新闻业的生态,促使报馆和记者竞争意识增 高了记者的竞争意识,一批名记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
强,新闻报道形式发生变化,并催生了通讯社这一现代新闻组 生,邵飘萍、张季鸾、徐铸成等作为驻京记者凭借在大报发表新
务、新闻采编、经营管理等方面均有所体现。
这成为了大公报的一大特色。由于电报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
1871 年电报引入中国,民国成立后,中国电报事业有 得新闻开始注重时效性,有些重要新闻当天就可以见报,甚至
了较大发展。据时人统计,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二十四年 相隔仅数小时,这在电报出现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使得国内民众及时了解巴黎和会上 重要作用及其主权问题。虽然早在 1904 年,骆侠挺就在广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以提供更快速、更准确、更个性化的新闻服务。
社交媒体崛起
02
社交媒体将在新闻传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和
分享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
视频化趋势
03
视频内容将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新闻媒体将加大对视频
内容的制作和发布力度。
新闻事业发展的策略
创新驱动发展
新闻媒体应注重技术创新 和业务模式创新,不断提 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机遇
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数字化转型和社交化媒体的普 及,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随着视频化和移 动化趋势的发展,新闻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05
CATALOGUE
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
新闻事业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发展
01
新闻媒体将更多地依赖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加强内容质量
新闻媒体应注重提高内容 质量,提供更具有深度、 广度和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和服务。
建立品牌影响力
新闻媒体应积极打造自身 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 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读 者和观众。
新闻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行业融合加深
新闻媒体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融合,如科技、娱乐、教育等, 以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具有互动性的新闻服务。
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近代报纸的兴起
18世纪末,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近代报纸在欧洲各国迅速兴起。
近代报纸的传播方式
近代报纸采用印刷方式,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广,能够满足大 量读者的需求。
近代报纸的影响
近代报纸的出现,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传播新闻的方式,加速了新 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电报的发展现状

电报的发展现状

电报的发展现状
电报是一种可以传输文字和图像的通信工具,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电报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通信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电报发送和接收消息,从而快速地与远方的人进行沟通。

然而,随着电话和互联网的出现,电报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

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电报正在经历一种数字化的复兴。

一些公司和组织开始重新推出电报服务,但这次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形式。

这使得电报更加方便和快速,并且可以发送更多类型的信息,如音频和视频。

此外,电报还有更多的功能和特点,使其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使用电报来传输重要的机密信息,因为电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加密功能。

总的来说,电报的发展现状是多样化和多元化的。

虽然传统的电报已经逐渐消失,但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电报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复兴,并在特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报技术的发展有哪些重大突破?

电报技术的发展有哪些重大突破?

电报技术的发展有哪些重大突破?一、电报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电报技术作为现代通信的重要里程碑,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

当时,人们面临着信息传递速度缓慢、效率低下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更快速、更高效的通信方式。

于是,电报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电流的传导来传递信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写信件形式,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动与交流。

二、电报技术在通信速度上的重大突破1. 电报技术实现了远距离通信的突破。

在早期的电报技术中,人们通过电报线路来传输信号,但由于线路的限制,通信距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然而,随着电报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报无线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报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跨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可能。

2. 电报技术实现了通信速度的大幅提升。

早期的电报技术,传输速度极为缓慢,需要面对文字手写与传输的环节,导致信息传递速度慢且易出错。

然而,随着电报机的发明和改进,人们不再需要手写信息,而是通过键盘输入,直接由电报机械装置传输信息。

这种改进使得通信速度大大提高,极大地提升了传输效率。

三、电报技术在通信质量上的重大突破1. 电报技术实现了通信信号的稳定与可靠。

早期的电报技术会因为线路的干扰或质量差,导致信息传输出现失真或丢失。

然而,随着电报技术的发展,人们引入了调制与解调技术,使得通信信号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这是电报技术在通信质量方面的重大突破。

2. 电报技术实现了多信道传输。

为了满足不同信息的传输需求,人们通过电报技术实现了多信道传输的突破,使得不同类型的信息可以同时传输,不再受到传输能力的限制。

这一突破极大地增强了电报技术的通信能力,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灵活地传递多样化的信息。

四、电报技术在安全性与保密性上的重大突破1. 电报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加密与解密。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人们发展了电报技术中的加密与解密技术,使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无法被非法获取。

新闻学概论之新闻事业的产生

新闻学概论之新闻事业的产生

新闻学概论之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报道事件的媒介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新闻事业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迁逐渐发展起来的。

要追溯新闻事业的产生,我们需要回溯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

在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时候,信息传播主要依靠口头交流和视觉表达。

人们通过亲自目睹和互相传递消息的方式获取信息。

然而,由于交流方式的局限性和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方式相对有限。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更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古代文明社会中,一些重要事件和消息被刻在石头、金属或其他耐久材料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这种消息刻在石头上的方式虽然不及现代的新闻报道来得及时和全面,但它标志了人类社会开始意识到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并渐渐形成了新闻事业的雏形。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新闻的传播方式得以极大地改变。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新闻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等载体传播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开始具备了较高的可触及性和传播效率,为新闻从事业转向职业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事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将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新闻,无论是在线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还是移动应用程序。

这使得新闻事业更加多元化和灵活,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总结起来,新闻事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与人们对信息传播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新闻的产生不仅源于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需求。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社会的不断变迁,新闻事业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新闻事业的产生,既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也是信息传播需求的直接反映。

随着人类社会结构的演变和文明的进步,新闻事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民主进程中的关键要素。

以传媒技术发展为视角分析人类新闻传播发展历程

以传媒技术发展为视角分析人类新闻传播发展历程

人类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以传媒技术发展为视角[摘要] :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社会进步到现代社会,信息的更新传播速度加快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传媒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新闻传播发展史上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现代社会近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传媒技术发展迅猛,新闻媒体要紧跟时代,适时做出改变才能存活。

[关键词]:传播方式;传媒技术;融媒体;新媒体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非常早。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播媒介由石器时代的贝壳向21世纪的互联网转变,传播方式由单一的口耳之间的传播增加了无线传播等新手段,传播范围由小部落扩大到现在的几乎覆盖全球。

这些变化与传媒技术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接下来我们将以传媒技术发展的视角来分析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

一、新闻传播发展史的大致历程(一)中国古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远古社会时期:早期,远古人类刚刚产生思维,脱离动物的范畴,在很多方面还是与惯有的动物思维,传播活动也十分简单。

原始的最早的最常用的传播手段是口头传播。

此时话语符号还很单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完成。

在这个时期,传播的媒介主要就是人本身。

因为人与人直接的面对面交流所限制,参与性和互动性很高,传播的范围极小时间极短,形成不了规模比较大的传播。

在劳动不断加深之后,远古人类开始想到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传播。

有较为原始的坚硬的动物残骸像贝类壳类和骨头,还有新石器时期加工出来的陶器。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21年,始皇帝终于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这标志着中国迈入封建社会时期。

汉代以后,邮驿制度完善,封建政府内部获取新闻的速度加快。

造纸术发明之后,传播媒介慢慢地由以简牍和绢帛为主向纸张转变。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长期分裂,用于军事方面的传播媒介使用较多,布告、露布和烽火台为主要传播媒介。

在社会上,百姓普遍不识字,童谣和谣言的传播影响力也很大。

唐代,出现了最早的中国报纸,不过是政府官报的性质,还没到在社会上流通的程度,只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

2024年春4月《外国新闻事业史》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春4月《外国新闻事业史》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春4月《外国新闻事业史》全国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至上报》是哪个国家国内影响最大的报纸?______A.墨西哥B.秘鲁C.乌拉圭D.委内瑞拉2、哈姆斯沃思组建了英国最早的______。

A.广告公司B.电视机构C.报团D.广播机构3、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______。

A.印刷术的发明B.语言的产生C.文字的出现D.定期报刊的出现4、土耳其目前最有影响的三大日报除了《自由报》和《晨报》外,还有______。

A.《喉舌报》B.《国家主权报》C.《国民报》D.《民族报》5、近代意义上的期刊(杂志)最早出现于______。

A.1665年B.1666年C.1667年D.1668年6、美国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俗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时间是______。

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7、1843年创办于伦敦的英国最有影响的周刊是______。

A.《学者杂志》B.《明镜》C.《新政治家》D.《经济学家》8、1990年,联邦德国政府用来接管民主德国国有产业并将其私有化的机构是______。

A.统一协会B.托管局C.经济部D.外交部9、1900年12月,《火星报》出版于______。

A.伦敦B.巴黎C.莫斯科D.莱比锡10、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火车被炸,当天刊出这一新闻的是______。

A.《每日新闻》B.《平民新闻》C.《朝日新闻》D.《读卖新闻》11、创办于1855年的英国报纸是______。

A.《世界报》B.《每日电讯报》C.《卫报》D.《泰晤士报》12、英国BBC文件中禁止播出的内容包括商业广告和______。

A.付费节目B.少儿节目C.广播剧D.教育节目13、1703年出版的《新闻报》标志着国家近代报刊的诞生,该国家是______。

A.俄国B.德国C.西班牙D.英国14、通常被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韧的是______。

A.手写传播B.图式传播C.印刷传播D.口头传播15、日本国会通过“电波三法”的时间是______。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笔记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笔记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笔记外国新闻事业在历史的长河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新闻事业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1. 古代新闻事业的雏形在古代,新闻事业并非像现在这样广泛普及和深入人心。

然而,早期人们就开始了解和传播信息的渴望。

例如,古代的鸿信传递就是一种形式的新闻传播方式,通过鸟类传递信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拓宽了新闻事业的发展道路。

15世纪的德国,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新闻事业得以迅速扩展。

人们通过印刷术制作和传播报纸,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

3. 新闻产业的兴起与媒体竞争19世纪以后,新闻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信息传播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知名的报纸和杂志。

这些新闻媒体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带来了新闻事业的繁荣。

4. 电讯技术的革命20世纪初,电讯技术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电报的问世使新闻传播速度更快,新闻的及时性大大增强。

随后,无线电、电话、电视等技术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新闻事业对社会的影响1. 促进信息传播和知识普及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工具,推动了信息的广泛传播和知识的普及。

通过新闻,人们可以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新闻事件、政治经济状况、科技进展等重要信息,拓宽了视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 维护社会公正与舆论监督新闻事业在社会中扮演着舆论监督的角色,能够帮助揭露真相,维护社会公正。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和分析,新闻报道者能够促进社会的公众参与,引起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 传递文化与价值观新闻事业不仅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文化和价值观。

新闻报道者可以通过选题、深度报道等方式传递社会价值观,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念形成和改变。

4.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新闻事业也在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晚清电报兴起与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

论晚清电报兴起与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

关键词: 晚清; 电报; 新闻业; 报馆; 报纸
中图分类号: G219. 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5019( 2013) 04 - 0073 - 08
基金项目: 暨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暨南启明星计划,12JNQM015) ; 国家社科
基金青年项目( 12CXW007) ; 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 12JJD860008)
为近代报道的重要信息。上海至欧洲海底电报线的修通,催生了近代中国新闻通讯业。《字林西报》和
《申报》等近代报刊的电传新闻揭开近代中国新闻电讯时代序幕,推动近代中文报纸发行号外,极大提
高了新闻时效和新闻业务水平。新闻界为争取新闻电报减价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斗争,促使近代中国新
闻业迈入新闻电讯时代。晚清电报的兴起与近代中国新闻业在中国近代化的转型中互相促进。
擅自私架电报线遭受村民破坏的新闻。1871 年 4 月 18 日,丹麦大北公司敷设的香港至上海的水线,违反清 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沿扬子 江、黄浦江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 12 号设立报 房,开始开展英文电报业务。4 月 22 日、25 日、27 日、 29 日,《上海新报》连续刊登“电报行告白”,宣布准备 开展香港至上海华文电报业务。5 月 23 日至 6 月 20 日,连续一个月刊登“电报行启”,介绍上海至香港华文 电报业务程序,港沪电报宣告正式开通。
作者简介: 邓绍根,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广东 广州 510632) 。
在近代,电报既指用电信号传送电码、文件、图表、 照片等的通信 方 式,又 指 利 用 电 报 设 备 传 递 的 文 字 信 息。电报的发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开创了现代通 讯的新纪元,成 为 改 变 人 类 文 明 的 伟 大 发 明 之 一。 电 报传入中国,既是晚清变局的一大表征,又日益向社会 其他领域潜进,成 为 中 国 传 统 社 会 向 近 代 转 型 的 重 要 推动力,促进了近代中国政治、军事、社会、文化教育和 思想观念的重要变化。这吸引了许多研究者以“技术 传播与社会变迁”视角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如孙藜《晚 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马伯庸和阎乃川《触电的帝国: 电报与中国近代史》等。新闻业作为近代中国的新兴 事业,晚清电报的兴起对其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关注,如陈昌凤《电传新闻对中 美新闻叙事结 构 的 影 响》、刘 磊《电 报 与 近 代 中 国 报 业》、夏维奇《清 季 报 刊 新 闻 电 讯 发 展 述 论 》等 都 对 该 问题的某一方 面 进 行 了 研 究,但 均 未 能 全 面 系 统 地 对 晚清电报兴起和近代中国新闻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 深入研究。为此,本文通过扎实的晚清书报史 料,从 “新闻本体”角度,系统探讨晚清电报促进近代中国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报技术对现代新闻事业的影响
陈晨传播1102
2011012381 谈到电报对现代新闻事业的影响,我们就得回溯到电报产生的那个年代。

1838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进行电报装置试验成功,一种新的、快捷的传递方式出现了,即电报传递。

同时,电报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发展也为通讯社的发展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因而通讯社有电报通讯社之称。

19世纪40年代欧美各国纷纷建立国内电报通讯系统。

1851年英法之间穿过多佛尔海峡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电报线路从欧洲延伸到北非、中东、印度、澳大利亚,欧美之间也铺设了越洋电缆,逐渐形成了连接全球的电报通讯网络。

电报技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发展真可谓是日新月异。

电报在其诞生后不久就立即被用来传播重要的、时效性要求较高的新闻,促进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讯社的长足进步,电报技术的使用也成为当时新闻机构必争的而且无法缺少的权利,例如法国的报纸在1851年获得了使用电报传递新闻的权利。

作为现代通讯社的先驱“哈瓦斯社”,1848年在巴黎与布鲁塞尔之间使用电报;两年后,巴黎、罗马、维也纳及德国重要城市之间的信息传递均改用电报传送;在1859年后,哈瓦斯开始使用横渡大洋的海底电缆。

“路透社”的创始人朱利叶•路透,1851年,在巴黎和伦敦之间的电报畅通后,将其营业所正式迁往伦敦,此举也是路透社的开端。

路透社利用刚刚启用的英吉利海峡海底电缆,把从欧洲大陆发来的金融、商业信息编成“路透快讯”供给交易所、银行、贸易公司等;同时,在巴黎、柏林、维也纳、阿姆斯特丹等商业中心建立了通讯网络和“快讯”销售网,发布商情消息。

1855年,随着“印花税”在英国的废除,英国大众报纸及地方报纸大量出现,各报纸迫切需要政治、经济、军事等新闻,路透针对这一情况,开始采集和发布以上新闻,并于1858年争取到《广告晨报》、《每日电讯报》等7家伦敦报纸为定户,同年十月英国当时最大的报纸《伦敦泰晤士》也成为其订户,当年末伦敦各报接二连三地成为“路透社”的订户,当时“路透社”由于电讯业务在欧洲的发展已成为一家新闻通讯社。

路透社在1859年后得到汉诺威王朝的许可,授权铺设了从德国北部海岸德内岛到英格兰的海底电缆;同时,开始使用连结欧洲和北美的海底电缆。

对电报技术的使用,使路透社逐渐成为了国际性通讯社。

这些现代的通讯社在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电报技术为其加快国际化的步伐提供了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电报技术运用的程度也与各个通讯社在国际新闻垄断中的地位和所占据的势力范围密切相关。

电报的产生毋庸置疑的对现代新闻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促使新闻传播手段和通信技术不断更新, 向着快速化、数字化、小型化、智能化和形象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于电报技术本身就是对现代传播媒介的变革。

电报使得之前的短距离的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等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长距离的传播!它不仅能独立于实物,而且能独立于运输工具而运动。

电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与运输真正分离,改变了传播与物质相联的通讯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互动方式,加快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变革的荷尔蒙。

电报不仅实现了信息的“瞬间传递”,而且迅速蔓延,形成规模巨大的通信网络。

而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报纸,也正是借助于这一通信手段的变革真正成为现代媒介。

其次电报对新闻传播者的影响。

电报自诞生以来,以其传播迅捷,迅速地被新闻界所青睐,同时也深化了新闻记者的竞争意识。

因而有了新闻电讯,新闻记者就增加了一门新的业务技能一一收发电报。

这种转变
背后反映的是新闻记者职业技能的提高,从民国前期的新闻记者开始了职业化的步伐。

同时,新闻电报的广泛使用促使新闻机构发生变化,一个显著表征就是通讯社的大量问世。

再次就是电报与新闻载体。

“电报体”诞生。

自电报问世以来,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报体”,电报体使得新闻篇幅变得更加短小,叙述更加简洁明了,信息要素更为突出,新闻文体为之一变。

导语和“倒金字塔结构”的出现
电报一旦用于采集新闻,便彻底改变了新闻的结构,使得新闻稿的首段或者如我们所称的“导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早期阶段的电报化文体,通常将新闻的主要细节内容写成一个全篇概要作为导语,万一截稿时间到了,它也能独立刊发。

沃尔特·福克斯认为:“用电报发送新闻这一简单的行为,给报刊新闻记者立下了一个新的写作章程”,并直接导致了“倒金字塔结构”的出现。

而“倒金字塔结构”正是现代消息文体的显著标志。

最后就是对新闻本身的影响:报纸信息类型、容量和实质的变化
首先,电报被用于报纸的新闻报道后,导致报纸上信息类型的比重发生变化。

早期报纸上新闻很少,充斥着大量的政论。

电讯产生后,报纸上消息逐渐增多,其地位逐渐超过言论,使报纸真正从“观点纸”、“意见纸”变为“新闻纸”,促使新闻事业从“政论本位时代”向“新闻本位时代”过渡。

其次,电报使得排版发生变化。

对于重要的电讯,经常使用大号黑体字刊出,并在字旁用黄豆大的黑点或圆圈标注,以引起读者注意。

第三,电报应用于新闻传播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使报纸更加注重新闻事实本身,电报规划了新闻要报道的事实”,报纸的内容向“要素化”趋向。

从理念上促使了报纸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重视。

电报让新闻学成为民主的表达方式,也成为其终极价值指挥。

电报技术是一种张扬的潮流,这种改变愈演俞大。

想到今天的网络技术,新闻事业就是这样一步步的走过来。

走的越来越广,越来越深,越来越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