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新闻产业行政管理

合集下载

(广告传媒)新闻事业管理自考资料

(广告传媒)新闻事业管理自考资料

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维生功能:在社会组织的诸多功能中,创造维持自身生存、成长、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的功能被称为“维生功能”。

2.维生机制:实现维生功能的组织活动机制被称为“维生机制”。

3.支票薄新闻:在美国由于法律允许记者对消息来源保密,一些因职务之便了解隐情、掌握机密的知情人向记者出卖新闻线索、新闻材料所承担的风险也并不很大。

4.双重出售方式:它是指新闻机构以一方面低于成本价格,甚至免费赠送,同时按价格原则向广告客房出售广告并获得利润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独特经营模式。

5.价值原则:在这里指的是按广告客户预期能从刊播广告上所得到的促销效果,即广告版面预期的信息服务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出售价格。

6.新闻单位:是一个新闻企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因此就自然地能掌握商品信息化和市场信息化的有关规律;新闻单位必须学会运用商品信息化和市场信息化的有关规律。

7.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第二章1.新闻单位:是以采集、制作、发布、经营新闻为主要业务的各类组织机构的总称。

2.新闻单位的领导体制:简单地说就是新闻单位内部领导层的职责分工、权力划分、机构设置等的制度和规定的总称。

3.党委会领导下的总计编辑负责制:就是新闻单位的党委会是最高决策机构,总编辑领导编委会具体执行党委会的各项决定,其他与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相同。

4.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把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需要完成的工作,不断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业务工作,然后再依据这些各不相同的业务工作,设置相应的部门,并同时确定各部门的职责与职权的过程。

第三章1.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办台方针以及实际情况对报纸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是编辑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2.狭义的新闻策划:又叫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即采编人员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九条:
1、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 2、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 3、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 4、有必要的场所。 此外,还应当符合国家的广播电视建设规划和技术发展规
划。
§4-1 广播电视业的行政管理
三、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变更与终止
1、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变更:
§4-2 网络新闻业的行政管理
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及其管理
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设立
A.第一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设立
应当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发给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应当是中央新闻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
一、概述
(2)管理机构
对网络新闻传播事业实施行政管理的机构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0年4月经批准职能部门——网络
新闻管理局,主要职责是归口管理、统筹协调网络 新闻宣传工作,监督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4-2 网络新闻业的行政管理
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及其管理
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界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
§4-1 广播电视业的行政管理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运作秩序
4、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的播放:
(2)有线电视用户王某诉西安有线电视台案(1999年)
B、判决
–法院审理查明,原告与被告之间有收视合同服务关系,原告 依法交纳了收视费。被告大量插播广告,严重违反了原广电 部1997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宣传管理的 通知》的规定,侵犯了原告的正常收视权,对其身心造成一 定的损害。
–法院一审判令:被告有线电视台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其 因此次诉讼造成的损失707.6元,赔偿其一个月收视费17.8 元。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第五章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教学目的了解新闻媒体的创建,熟悉新闻媒介经营活动的规范,掌握新闻媒介日常运作秩序的行政监督。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重点:新闻媒介日常运作秩序的行政监督。

教学过程一、新闻媒体的创建(一)新闻媒体创办的批准登记批准登记制是我国新闻事业实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具体干预。

1.报刊方面:1987年以来,四次调整,但每次都有更大的反弹。

2.广播电视媒介方面:程序严格,用卫星方式传输节目条件更为严格。

3.网络方面:《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新闻办网络管理局经批准于2000年成立。

(二)境外媒体派出机构与记者的管理1.外国记者与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的管理:《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2.港、澳、台记者到内地采访的管理:《香港、澳门新闻机构在内地设立常驻记者站及派遣常驻记者须知》(2001);台湾的《自立晚报》(1987)、《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1993)二、新闻媒介日常运作秩序的行政监督(一)出版与刊播秩序监管日常监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遵守有关部门审定的媒介创办宗旨与编辑方针、追求社会效益的传播内容的监管;二是版面、网页、播出时段的日常运作是否有序化的媒介运行秩序的监管。

违规现象在报刊领域较多,广播电视少见。

常见的形式主要有:1.随意缩短刊期2.随意增刊3.一号办多刊4.非法编辑出版“不同版别”5.专版、专刊的刊头字样直接或间接取代报名、刊名。

6.出卖刊号或版面(二)广播电视传输设施管理1.传播设施生产、销售和安装使用主体:我国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2.传播设施的建设投资主体——国家(建设投资并分配资源)3.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刑法罪名——法轮功的案例三、新闻媒介经营活动的规范(一)媒介产权国有原则《中国经营报》于《精品购物指南》的权属之争,引发正式下文,重申媒介产权国有原则,“谁投资、谁所有”不适用报刊社。

第十五章新闻产业行政管理

第十五章新闻产业行政管理

第十五章新闻产业行政管理一、新闻产业化改革“新闻事业”这个词有两层意思。

首先,从我国文化政策和法规的角度看,“事业”与“产业”相对应;其次,从我国国家编制管理的角度看,“事业”与“行政”“企业”相对应。

(一)新闻事业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它们行使社会管理的职能,不从事生产,所需经费由国家预算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等开支。

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工商登记,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

事业,特指没有生产收入,不进行经济核算,全部经费由国家预算支出中的事业费开支的机构和组织,即各类文化、教育、出版、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单位。

事业单位的定义:国家为了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这个定义表述了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特点:(1)以社会公益为目的。

不是局部的、某一部门或团体的利益,这就同以自身为目的的企业区分开来。

新闻媒介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对社会进行正确舆论导向,当然是非常重大的公益目的。

(2)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这个特点说明了事业单位在组织系统上必须直接或间接自国家政权派生,直接或间接隶属于国家机关,又说明了事业单位在资产所有制上必须是国有制,在设立以后也不可能吸纳外来资金,因为它不可能实行只有企业才能实行的任何形式的合资、合作或股份制。

(3)为社会服务。

行政机关的职能是管理,事业单位的职能是服务。

新闻单位是通过提供新闻服务来满足人民的相关需求。

(二)新闻产业产业是指通过制造产品或提供货物和劳务以获得收入的生产线组织的集合体。

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按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此以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流通领域、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领域、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领域、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领域。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在我国被列入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

新闻事业与行政管理

新闻事业与行政管理

建立等。
03
社会进步与二者共同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闻事业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将更加紧密和
高效。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推动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新闻事业与行政管理的共同进步
信息公开与透明化
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公共利益与社会责任
新闻事业与行政管理共同致力于推动 信息公开和透明化,满足公众的知情 权。新闻媒体通过报道政府政策和公 开信息,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工 作;而政府也通过发布官方信息、举 办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主动向公众传 递政府声音和政策信息。
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社会秩序
行政管理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 进行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 规范和监督各项行政事务,保障
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推动经济发展
行政管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 、法规和制度,为市场经济的正
常运行提供保障和支撑。
维护社会公正
行政管理在维护社会公正方面也 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公正、公开 、透明的行政管理,保障公民的
新闻事业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新闻报道可以促进社会监督, 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提高行政 效率和质量。
新闻事业可以传递政府政策、 法律等信息,增强公众对政府 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新闻事业可以对政府工作进行 评估和批评,帮助政府发现问 题和改进工作。
行政管理对新闻事业的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新 闻法规和政策,规范 新闻报道的内容、方 式和程序。
新闻事业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促进
01
新闻事业推动政府改革
新闻事业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和舆论监督,促使政府不断审视自
身工作,推动行政管理改革。同时,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为新闻

新闻传播媒体的行政管理

新闻传播媒体的行政管理

新闻传播媒体的行政管理引言新闻传播媒体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信息的传递、舆论的引导以及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新闻传播媒体需要进行行政管理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媒体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媒体的行政管理,包括其概念、重要性以及存在的挑战。

概念介绍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播媒体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技术向公众传递信息和观点的机构和组织。

它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和广播)以及新兴媒体(如网络新闻和社交媒体)。

新闻传播媒体通过采访、报道和分析等方式,承担着监督政府、宣传社会、引导舆论和传递信息的重要责任。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指组织和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达到特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在新闻传播媒体领域,行政管理包括规划、组织、指导、控制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旨在实现媒体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新闻传播媒体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保障言论自由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新闻传播媒体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制定和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媒体的言论自由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通过严格遵守行业准则和道德标准,媒体可以避免侵犯他人的权益,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行政管理还可以帮助新闻传播媒体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媒体不仅要向公众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还应当避免传播错误和误导性的信息。

通过行政管理,媒体可以建立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履行媒体监督的角色,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调节媒体市场秩序行政管理对于调节媒体市场秩序也非常重要。

媒体行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管理可以维护媒体市场的公平竞争,解决媒体集中和垄断等问题,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新闻传播媒体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技术变革对行政管理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媒体面临着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传统媒体正在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行政管理需要不断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新技术的应用,解决涉及版权、隐私和网络安全等问题。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简介新闻事业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宣传、引导、监督和服务的功能。

由于新闻活动具有高度的公共性和社会影响力,因此需要受到一定的管理和监督。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的新闻管理制度包含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新闻事业管理体制、立法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系统分析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闻事业管理体制我国新闻事业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等多个主体。

政府部门是新闻事业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制定新闻传播政策、颁布文明新闻实施条例、管理新闻出版、广电电影部门等。

新闻媒体是新闻事业的主要承办者和传播者,包括新闻社、广播电视台、互联网新闻网站等。

新闻从业者是新闻事业的主要生产者,包括记者、编辑、摄影记者等。

新闻事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新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新闻事业管理体制方面,我国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新闻管理部门、新闻从业者行业协会等多层次的管理机构。

此外,新闻传播执法部门不断完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新闻事业管理体制。

立法保障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最高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

宪法规定了新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确立了新闻传播自由、传媒主体权利等原则。

《新闻出版法》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新闻、外国新闻和中外合资新闻等多个方面的规定。

同时,我国还制定了《新闻采访证管理办法》、《新闻从业人员待遇保障办法》、《新闻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对新闻事业的人员、物质保障和行业经营进行了规范。

此外,新闻媒体主管部门还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新闻行业行为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新闻事业的法规体系。

监督管理我国新闻事业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政府监管、自律管理、社会监督等多个方面。

政府监管是对新闻媒体的行政监督,主要包括对新闻出版、广电电影部门等的行政许可和事后监管。

新闻行政管理

新闻行政管理

第一章 新闻行政管理第一节 管理机构一、清末民初时期清末时期,安徽省新闻管理工作均由巡抚或布政使负责。

地方新闻管理工作则由巡警官署或地方官署负责。

如光绪三十一年三月(1905年4月),安徽抚署创办了《安徽官报》。

后来皖省官报停歇,须经皖抚冯煦(字冯梦华)批准。

光绪三十四年,在安徽省城安庆创办的《安徽白话报》,以旁征博引与嬉笑怒骂的手法揭露嘲讽清统治者,英国驻芜湖领事就致函安徽巡抚朱家宝胁迫查封此报。

后来,该报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摧残下被迫停刊。

这一时期,安徽是由巡抚管理新闻,没有设立专门的新闻管理机构。

民国初年至民国24年(1935年),安徽省仍无专门的新闻管理机构,有关新闻工作直接由都督或省长统管。

如民国2年1月28日,安徽都督察核《霹雳白话报》内容纯用白话译词有功社会,指令安徽省财政厅在教育经费中拨给该报300元,由报社迳寄每县报纸20份。

民国2年4月,安徽都督兼民政长就“俄报屡载我国预备征库经镜人随时辩证”,每称此消息均出自华报之事发布一项训令,通令各县知事转知各报馆要“慎重记载……”。

民国5年7月6日后,各省巡按使改称省长,安徽省就由省长管理新闻。

民国6年12月至民国8年10月,安徽省长黄家杰、吕调元都曾就新闻工作发布过通知和命令。

到民国19年10月29日,有关新闻工作的训令才改为国民党安徽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发布,当时宣传部长为熊文煦。

二、抗日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国民党的管理机构〕抗战前后,国民党对新闻工作控制很严,从民国25年到民国35年的10年间,安徽省先后建立了各种专门的新闻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新闻管理人员。

民国25年(1936年),安徽省政府开始设立新闻检查所,委任贺净宇为所长,并在芜湖、蚌埠各设一名检查员。

民国27年1月13日,安徽省省会由安庆迁入立煌(今金寨),成立了立煌直属新闻检查室,由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新闻检查局委任宋家麟(宋家尘)为立煌直属新闻检查室主任。

民国30年12月1日,成立了安徽省图书杂志审查处,国民党中央委派王枞为安徽省图书杂志审查处处长。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重点(打印版)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重点(打印版)

新闻事业: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所从事的,通过具有相当规模的各种专门机构,以各种方式采集和传播新闻,反映舆论,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也可以理解为“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的总称”,包括新闻机构和新闻传播媒介两部分。

其中新闻机构的范围不再像以前局限于报社、通讯社,还包括了电台、电视台、网站等。

媒介产业:又称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有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出版社(集团)、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

媒介产业属于“无烟工业”,一般不会对社会环境造成公害。

信息产业:又称IT行业,即信息技术行业。

是指以信息为资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对信息进行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存储和经营活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效的综合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

信息产业将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以传播新闻信息与商品服务信息为使命的新闻业,无疑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营:一般是指生产单位或一项社会化的事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需要,对自身的工作目标、工作方针、工作体制、生产规模、技术设备以及产品和市场开发等所进行的筹划和运作,以实现少投资多产出的目标。

具体来说,企业的经营是对供、产、销进行筹划、运作及协调三者关系,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

管理: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促进其相互配合,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

市场营销:是市场学的研究对象,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的是指“引导商品及劳务由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或使用者的企业活动。

”广义的是指一个社会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提供,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而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欲望。

市场营销的起点是在产品开发、设计、定价时就开始了,终点则是要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信息反馈和提供售后服务。

对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对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在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方面,行政部门职权在根本上来源于 《宪法》。现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使下列 职权”中,第(七)项就是“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 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此处的“文化”按照《宪法》 第二十二条,包括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发行等事业。具体的行政 管理部门包括以下几个:
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
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

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
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未取得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
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
(二)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条件和程序
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除了应当符合《电信条例》的 规定以外,还应当具备《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条 件:“(1)有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2)有健全的 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措施、信息安全保密 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3)服务项目属于本办 法第五条规定范围的,已取得有关部门同意的文件。”
不过记者随后了解到,没有被正规电视台或影视发行方 引进的美剧,今后将不可能在网络出现,而《通知》实施后, 就算是网友友情上传的“无证”美剧,网站也必须予以删除, 不然就会被追究责任。
如果没有互联网“偷偷”地传播,《越狱》的“米帅” 无法在中国红透半边天,在全球金融危机严重的情况下,还 连续来中国淘金,先后代言了中国的衣服和汽车品牌。而台 湾知名主持人蔡康永也曾在接受内地某网站颁发的人气奖时 坦言,要感谢互联网对于《康熙来了》的支持,否则大陆观 众根本不知道蔡康永是何许人也。不过现在看来,《通知》 实施后,“米勒”们将很难再有机会来中国大陆淘金。
2 开展电子公告服务应具备的条件:“(1)有确定的电子 公告服务类别和栏目;(2)有完善的电子公告服务规则; (3)有电子公告服务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上网用户登记程 序、上网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保障设施;(4)有 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对电子公告服务有效 实施管理。”

新闻控制

新闻控制

根据
揭示新闻控制的根据,就是分析新闻控制存在的缘由,阐释新闻控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是 为新闻控制的合理性寻找理由。新闻传播业既是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又与社会大系统、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依 相存,因此,考虑新闻控制的根据,应该从这些关系出发,从新闻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出发。
新闻控制相关书籍首先,社会大系统运行的统一性,要求对作为子系统的新闻传播业进行必要的控制。“任 何社会都要运用社会控制体系来推行统治阶级所确定的社会价值观,维系现存的社会秩序,使其达到预期的目 标。”因此,社会大系统对社会每一个子系统的控制就是必然的。况且,新闻传播业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神经系统、 敏感部位,作为既有经济基础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领域,在社会大系统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对整个社 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运行秩序如何,对社会系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对它的控制也就显得尤为 重要。其次,新闻传播业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相互依赖性,特别是新闻传播业相对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的被支 配性,决定了它受控制的必然性。相互依赖性是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基本关系,而相互依赖的内涵,就是相互 支持和相互制约,即互相提供资源和互相索取资源。因此,在普遍意义上说,社会子系统之间都有相互控制的关 系。然而,不同的社会子系统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有些子系统的地位与作用更 根本一些、更基础一些、更重要一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常识。作为上层建筑一个子系统的新闻传播业,其性 质、功能必然受制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即使从产业的角度将新闻传播业看作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它的整体发展水 平仍然要受制于社会整体的经济基础,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子系统,新闻传播业更是受制于一定社会的闻政策对新闻传播施加的控制。新闻政策是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事业制定 的指导方针、行为准则和活动规范的统称。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都是对传播行为的强制性规范,二者之间既有又 有区别:①新闻法规由立法机构制定,由司法部门执行,新闻政策由行政部门和政党制定并执行。②新闻法规较 为稳定,新闻政策则较为灵活,可以从实际出发随机调整,其作用具有阶段性。③当国家新闻法规不健全时,新 闻政策兼有新闻法规的作用;当国家有了较健全的新闻法规时,新闻政策仍然对新闻法规起补充和实施细则的作 用。因此,新闻政策同新闻法一样,都是对传播行为的统一规范,都是对新闻自由施加的社会控制。

对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PPT文档共22页

对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PPT文档共22页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新闻事业管理》各章知识点完全归纳(电子版)

《新闻事业管理》各章知识点完全归纳(电子版)

第一章新闻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新闻学边缘学科,是新闻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即把管理学理论引入新闻学,用管理学理论研究新闻事业的经营与管理。

新闻事业又可称为”新闻业”。

新闻媒介系统有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新闻图片社等.新闻事业具体社会功能表现为:发布新闻、宣传鼓动、反映民意、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推销商品.管理与经营的区别?管理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是具体的、日常的重复的有规律可循的问题,属于战术性范畴。

管理强调的是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经营是指一个单位在经常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及客观形势下,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机构-人员”组合,精心确定业务活动的最佳形式、规模、及方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经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重大的方向的,一次性出现的无常规可循的问题,属于战略性范畴。

经营目标模式: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工作群体,灵活激动的履行职责。

维生功能:在社会组织的诸多功能中,创造维持自身生存、成长、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的功能被称为”维生功能”。

维生机制:实现维生功能的组织活动机制被称为”维生机制”.国营媒介以法国为代表.在1984年以前,法国的三家电视台即电视一台、电视二台、电视三台都由政府直接控制,编辑方针由政府决定,经费由政府提供.公营媒介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和德国电台、电视台为代表.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以美国三大广播公司(ABC、NBC、CBS) 、英国独立广播公司(IBA) 、日本民间放送联盟等为代表.西方各国的报纸,绝大部分是私营的.资本家投资创办的各类媒介机构实际上都是资本主义企业.1827年,第一份工人报纸《雇工机工辩护士报》在美国费城出版.1949年12月,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在新闻部署召开的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就提出了报纸企业化经营的方针.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首都八家报纸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新闻事业管理的交叉学科性质: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

4、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4、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2、书籍的出版管理制度
《出版管理条例》
第二十二条
出版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售 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单位的名称、书号、 刊号或者版号、版面,并不得出租本单位 的名称、刊号。
刘XX是北京某出版社的领导。2009年9月, 其朋友介绍广东书商钱XX给刘XX,钱提出想要 购买2个书号出书。刘问这两个书号要出什么书, 钱告知要出初中英语习题书,并出示了样书,刘 某要求钱在样书上签名盖章,后将样书留档,因 为买卖书号是常有的事,所以刘并没有深究,就 将书号卖给钱。2010年一月,钱用这两个书号印 制淫秽书籍6万册,牟利15万元,后被公安机关逮 捕,在随后的审判中,被判处传播淫秽物品牟利 罪。刘XX经钱XX检举也被逮捕,一审判决处刘 XX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 ,刘不服提出 上诉,辩称自己并不知该书号会被用于出版淫秽 书刊,故不构成该罪名。
二、新闻媒体批准登记制
在我国,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的创设, 都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 报刊、出版社、电视、广播P77~78 网站P79
发布新闻的网站的设立
1、取得IPC许可证,进行IPC备案(工信部) 2、申请者取得《ICP许可证》后,向工商局申 请增加“互联网信息服务” 或“因特网信息 服务”的经营范围。 3、到公安部门备案 4、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申请“互联网新闻信 息服务许可证”
下面记者站活动合法的是: 1、由于泉州市民非常关心厦门的新闻,《泉州晚报》 在厦门设立记者站。 2、某中央报纸驻泉记者站,创办《民商》杂志,报 道宣传泉州知名企业家的事迹和经营知道,颇受 企业家欢迎。 3、某中央报纸驻泉记者站记者得知厦门有突发新闻, 跑到厦门进行采访报道。 4、某中央报纸驻泉记者站记者极为擅长人际交往, 与泉州企业家关系良好,为这些企业提供顾问服 务,帮助企业在中央级媒体搞公关。

最新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

最新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

最新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最新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文化市场管理是指:(一)出版物经营活动的管理;(二)营业性文化娱乐活动的管理;(三)营业性文艺演出的管理。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化经营活动的管理,从其规定。

第三条文化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鼓励和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经营活动,抵制低级庸俗的文化经营活动,取缔反动、淫秽、色情和其他非法的文化经营活动,促进先进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是文化市场的行政管理部门;不设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文化市场管理职责由同级文化行政部门履行。

第六条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卫生、物价、税务、海关、交通、邮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条从事文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成立或加入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章程开展活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八条文化市场行政管理部门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和贯彻有关法律、法规;(二)拟订文化市场发展规划;(三)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四)按照管理范围和权限,对文化经营单位的设立、变更及其他有关事项进行审核或审批;(五)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六)监督检查文化经营活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文化市场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县级以上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实施行政处罚。

第九条文化市场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和权限是:(一)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营业性文化娱乐活动、营业性文艺演出活动、音像制品经营活动以及其他文化经营活动的审核、审批和监督管理;(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出版、印刷、复制以及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经营活动的审核、审批和监督管理,音像制品总批发单位的设立、变更的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新闻产业行政管理第十五章新闻产业行政管理一、新闻产业化改革“新闻事业”这个词有两层意思。

首先,从我国文化政策和法规的角度看,“事业”与“产业”相对应;其次,从我国国家编制管理的角度看,“事业”与“行政”“企业”相对应。

(一)新闻事业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它们行使社会管理的职能,不从事生产,所需经费由国家预算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等开支。

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工商登记,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

事业,特指没有生产收入,不进行经济核算,全部经费由国家预算支出中的事业费开支的机构和组织,即各类文化、教育、出版、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单位。

事业单位的定义:国家为了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这个定义表述了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特点:(1)以社会公益为目的。

不是局部的、某一部门或团体的利益,这就同以自身为目的的企业区分开来。

新闻媒介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对社会进行正确舆论导向,当然是非常重大的公益目的。

(2)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这个特点说明了事业单位在组织系统上必须直接或间接自国家政权派生,直接或间接隶属于国家机关,又说明了事业单位在资产所有制上必须是国有制,在设立以后也不可能吸纳外来资金,因为它不可能实行只有企业才能实行的任何形式的合资、合作或股份制。

(3)为社会服务。

行政机关的职能是管理,事业单位的职能是服务。

新闻单位是通过提供新闻服务来满足人民的相关需求。

(二)新闻产业产业是指通过制造产品或提供货物和劳务以获得收入的生产线组织的集合体。

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按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此以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流通领域、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领域、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领域、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领域。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在我国被列入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

其中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被列入文化产业核心层。

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相关层是指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大众传播媒介服务在文化产业核心层中占据主体地位,被称为传媒产业或媒介产业。

由于传媒主要是以其传播的内容来为公众服务的,所以又被称为内容产业。

新闻媒介是大众传播媒介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然不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全部。

由于我新闻媒介具有特殊性,在政策、法规上历来是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区别对待的。

承认新闻业的产业性质,也就是肯定了新闻单位作为生产性组织的属性。

新闻单位既是思想宣传机构,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取得赢利,实现自我发展并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组织。

(三)新闻单位资本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单位长期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是指新闻单位在编制上仍然是隶属于国家机关、实现国家要求的公益目的的事业,新闻采编业务实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在经营管理方面实行企业管理体制,成立公司,进行企业化运作。

(1)由单一经营到多种经营。

我国新闻单位已有最初的广告、发行等单一经营发展到广告、发行、印刷、其他经营等多种经营。

(2)由自有资金到吸收业外资金。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为业外资本的进入开辟了通道。

既然新闻单位被允许具备各种与自身业务有关的企业、公司,而这些企业、公司又是与新闻采编分开的,那么只要所举办的企业、公司在市场准入方面没有太多限制或者寻求的合作者符合准入条件,它们同其他业外资本在这方面的合作、合资当然是合法的。

国务院办公厅《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试行)》认为,新闻单位的可经营部分转制为企业后,在确保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社会资本,比如,发行公司、广告公司、印务公司、酒店等可经营部分吸收业外资金。

(3)由合作合资到上市融资。

新闻单位既然可以将经营部分与业外合作合资,那么也应当可以向社会融资。

国务院办公厅《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试行)》认为,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

传媒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比如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歌华有线股份有限公司、博瑞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

(4)由剥离上市到整体上市。

剥离上市,是将媒介置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之内,被认为是坚持媒介内容业务的正确方向,不受商业利益干扰的必要做法。

但是这种做法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符,不符合上市公司资产独立完整、权属关系清晰的要求,造成采编成本和经营收益的冲突,束缚了传媒单位整体的发展。

本世纪初文化体制改革启动,一些传媒单位开始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终于实现了整体上市的突破。

(四)新闻体制改革(1)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

在新闻单位中,中央、省、地级党委机关报,中央、省、地级广播电视台及其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是我国新闻传播活动的主干,也是思想宣传阵地的核心,事关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必须由国家重点扶持,置于党和国家的直接管控之下,被确定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报刊和电视剧制作单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单位等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

(2)多数报刊社转制为企业。

中国证券报、电脑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保险报、中国电力报、辽沈晚报、半岛都市报、中国机电商报社等报刊转制为企业。

(3)新闻单位的“可经营部分”转制为企业。

改革试点中,主管部门提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事业单位性质不变,但是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等可经营部分,可以剥离转制为企业。

解放日报旗下已有多个企业,并且与社会企业实行紧密合作。

(4)电台、电视台以直播分离作为当前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可以把电台、电视台、广电集团(总台)除新闻宣传以外的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节目,特别是影视剧的制作经营从现有体制中逐步分离出来,按照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转企后的节目公司除了向本台提供节目外,还要向其他电台、电视台,面向网络、音像、移动等多媒体市场开展节目营销。

(5)出台有关资产、税收、融资、职工待遇等各项政策。

(6)界定市场准入,调整所有制结构。

《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在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原则之下,明确规定了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鼓励和支持”、“允许、可以”和“禁止”三种情况。

二、报刊印刷经营管理(一)印刷经营许可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的规定,经营出版物印刷业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有企业的名称、章程;有确定的业务范围;有适应业务需要的固定生产经营场所,厂房建筑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有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注册资本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有必要的出版物印刷设备,具备2台以上最近十年生产的且未列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的自动对开胶印印刷设备;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生产、经营负责人必须取得省级出版行政部门颁发的《印刷法规培训合格证书》;有健全的承印验证、登记、保管、交付、销毁等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印刷业经营者资格的审批,还应符合国家有关印刷业总量、结构、布局规划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从事出版物印刷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向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申请人经审核批准,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印刷经营许可证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后,持印刷经营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

(二)印刷合同制度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印刷出版物的,委托印刷单位和印刷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印刷合同。

订立出版物印刷合同,双方都是必须具有一定法定资格的特殊主体,委托人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出版单位,受托人必须是依法取得出版物印刷经营许可证。

未依法取得出版许可证的单位、未依法取得出版物印刷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都不具备订立出版物印刷合同的主体资格。

报刊出版单位不得委托未取得许可证的单位印刷报刊,出版物印刷单位不得接受非出版单位和个人的委托印刷报纸、期刊。

(三)承印验证制度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规定,印刷业经营者接受委托印刷各种印刷品时,应验证委印单位及委印人的证明文件,并收存相应的复印件备查。

这些证明文件包括印刷委托书或者委托印刷证明、准印证、《出版许可证》、《商标注册证》以及委印人的资格证明等。

印刷企业接受委托印刷图书、期刊的,必须验证并收存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统一格式,由省级出版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并加盖出版单位公章的《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原件。

《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必须加盖出版单位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部门和印刷企业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部门的备案专用章。

印刷企业接受委托印刷报纸的,必须验证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由省级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报纸出版许可证》,并收存《报纸出版许可证》复印件。

印刷企业接受委托印刷报纸、期刊的增版、增刊的,还必须验证并收存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出版增版、增刊的文件。

出版单位委托印刷出版物的排版、制版、印刷(包括重印、加印)、装订各工序不在同一印刷企业的,必须分别向各接受委托印刷企业开具《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

(四)承印登记制度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规定,印刷业经营者应按承印印刷品的种类在《印刷登记簿》上登记委托印刷单位及委印人的名称、住址,经手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联系电话,委托印刷的印刷品的名称、数量、印件原稿(或电子文档)、底片及交货日期、收货人等。

印刷业经营者应在每月月底将《印刷登记簿》登记的内容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五)印刷品保管制度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的规定,印刷业经营者对承印印件的原稿(或电子文档)、校样、印板、底片、半成品、成品及印刷品的样本应妥善保管,不得损毁。

(六)印刷品交付制度根据《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的规定,印刷业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印刷委托书或委托印刷证明规定的印数印刷,不得擅自加印。

印刷业经营者每完成一种印刷品的印刷业务后,应认真清点印刷品数量,登记台账,并根据合同的规定将印刷成品、原稿(或电子文档)、底片、印板、校样等全部交付委托印刷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留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