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体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r
立体构成的要素29页PPT
![立体构成的要素2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ed3cb9a98271fe900ef9bc.png)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立体构成要素》课件
![《立体构成要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6653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6.png)
面
面是由线移动或点密集形成的二 维形态,具有大小、形状等属性
。
面在立体构成中可以起到塑造三 维形态、表现质感、分割空间的
作用。
面的形状、大小、角度等变化可 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
受。
体
体是由面旋转或叠加形成的三维 形态,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的属性。
体在立体构成中可以起到塑造空 间感、表现空间关系、强调立体
、危险相关联。
色彩的象征意义
不同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如绿色象征生命、成长,黑色象
征死亡、哀悼。
CHAPTER 05
立体构成的技法要素
堆积
总结词
通过将多个元素叠加组合,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立体效果。
详细描述
堆积技法常用于雕塑、建筑和产品设计等领域,通过将不同大小、形状和材料 的元素逐层叠加,形成具有深度和体积感的立体造型。这种技法可以营造出丰 富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详细描述
空间营造技法关注的是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层次感。通过合理地安排元素 的位置和大小,可以营造出深邃、宽敞或封闭的空间感。这种技法常用于室内设 计、展览布置等领域,以实现特定的空间氛围和视觉效果。
CHAPTER 06
立体构成的实例分析
建筑立体构成实例
总结词
建筑立体构成实例展示了空间和形式 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不同的材料和 结构实现立体感。
色彩的混合
色彩可以通过加色混合、减色混合和中性混合三种方式进 行混合,加色混合使色光叠加,减色混合由颜料吸收色光 ,中性混合通过旋转角度叠加色光。
色彩的运用与表现
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层次
通过对比不同色彩的属性,可以产生 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明度对比、纯度 对比和色相对比。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f9353f185acfa1c7aa00cce6.png)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
第五节 立体构成 的基本要 立体构成 素和形式
要素
基本要素 形式要素
基本元素 空间元素 色彩元素 单纯与规律 对比与协调 均衡与稳定 比例与科学 多样与统一
立体构成的基本Leabharlann 素 ——基本元素立体构成的元素表象特征有其自身的相对运动性。 一切皆因“体”的引入和主角地位发生的变化而转变。一切都 是以“体”的三维构造为核心来加以论述的构成体系,这就是立体 构成有别于其他构成的显著特点之一。
Thank you 谢谢观看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对比与协调
对比是事物存在矛盾的两方面,是造型个性化追求鲜明的反映 和表现。调和是互为矛盾双方为某种共同需求和努力方向形成的分 寸拖鞋,是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均衡与稳定
均衡,即均匀与平衡。平衡中有种特例叫对称,对称性构造形 式在自然界应用广泛。均衡是一种形式语言,是一种实际客观的物 理表达方式;稳定是基础、是条件也是一种感受。均衡通过稳定给 人带来一种庄重、严肃、条理、大方、静穆和完美的感受与追求。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多样与统一
这里讲的其实是一种秩序的综合体,是造型的不同要素间责任 的划分和比例;是指丰富多彩造型形式的秩序表现;是审美对造型 的文化意志和精神传达方向上的要求和规范。在现实世界里都遵循 自然法则,它们都具有秩序性、规律性,多种不同层面的秩序和表 现形式最终统一在一个整体世界之中。
在形态构成学中,就其功能上讲:立体构成能够使原有的视觉 虚拟化造型得到触觉化的客观补偿。丰富了无光源条件下对客观造 型的理解与认识方式。
理论上讲,立体构成在构成学中是平面、色彩等其他构成的综 合体现和客观现实展观,是具有创造性的客观构成实体,是形态构 成学中较复杂的一种表现形式。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a75946dddccda38376baf61.png)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四、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在一个造型中包含着相对的或相互矛盾的 要素。对比要素包括形、色、质的对比,如直与曲、 圆与方、动与静、明与暗、黄与紫等。 调和是指造型要素形、色、质等诸方面之间的统一 与协调。立体形态的调和方法是指两个以上造型要 素形成美的秩序。 1、线性的对比与调和 2、形体的对比与调和 3、方向的对比与调和 4、实体、空间的对比与调和 5、色彩、环境的对比与调和 6、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二、多样统一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辨证法对立统一规 律在艺术中的应用,是所有艺术领域中的一 个总原理。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三、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表现为基本形按设计好的骨格进 行起伏、交错、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性的 变化。 韵律是节奏导致的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情感 感受,它没有形式可言,当形态大小、方向、位置、 色彩、光线、排列发生变化时,都可以产生韵律美。 1、渐变韵律 2、交错韵律 3、发射韵律 4、起伏韵律
线材的构成
硬线材的构成 (一)连续构成 选择有一定硬度的金属丝或其它线性材料,做构成 时不限定范围,以连续的线做自由构成,使其产生 连续的空间效果。表现对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 是具象的。应注意的是: (二)垒积构造 把硬线材料一层层堆积起来,相互间没有固定的连 接点,可以任意改变的立体构成,叫垒积构成。材 料之间之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维持形态。特点是易 于承受向下压力,若横向受力则很容易倒塌。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一、重复构成
二、多样统一 三、节奏与韵律 四、对比与调和 五、对称与均衡 六、联想于意境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三大构成要素全面讲解
![三大构成要素全面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f6555fc4028915f804dc29b.png)
紫:高贵、庄重、奢华、具有神秘感 白:明亮、干净、纯洁、扩张感
黑:沉静、神秘、消极
五.色系和色调
24色相环
一、色调的分类
配色的一般规律为:任何一个 色相均可以成为主色(主色调), 与其它色相组成互补色关系、 对比色关系、邻近色系和同类 色关系的色彩组织。
二、各色调之间的关系
3.平面构成的框架
(1). 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 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 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 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 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 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2)骨格可以分为:
下图是一组橙蓝互补色对比的色组,橙艳丽、辉煌又安然,恰列好处。
(2)对比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135度或者彼此相隔八几个数位的两色,为对比色 关系,属中强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感鲜明,各色相互排斥,既活泼 又旺盛。配色时,可以通过处理主色与次色的关系而达到色组的调和, 也可以通过色相间秩序排列的方式,求得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下图
B.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C.旋转式发射格
6.空间构成形式
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 形态
A.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 B.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 C.重叠而形成的空间 D.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 行表现的) E.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 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 一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 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 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 化感觉
立体构成的要素
![立体构成的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a7c999a6fd0a79563c1e7222.png)
对比与调和等。
(1)种类方法
加法:粘贴、焊接、捆扎、堆砌等
减法:切割、凿刻、钻孔、打磨等
模具成型
(2)组装:通过节点连接起来各个部分
滑接点:组成件可以自由滑动
铰接点:通过铰链可以旋转
刚接点:固定死的组合方式
(3)表面处理
有些立体构成形态在完成组装后,需进行抛
1、形态要素 3、材料要素 5、制作要素
2、造型要素 4、形式要素
形态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是无数形状的构
成的综合体。 好的形态指从各个角度观察,都具备美感。
(1)自然形态 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
可视、可触的物质形态, 如山石、水、树木、动 物等。
(2)人工形态
光或涂饰处理。
是既视觉化,又触觉化的实体。
(1)点 立体构成中的点,是构
成一切形态的基础。 作用:点缀、装饰、划 分空间、视觉导向
(2)线 线决定形的方向,具备
速度和延伸感。 直线 曲线
(3)面 立体构成的主要形态,
具有充实感、延伸感和 扩展感。 平面 曲面
(4)体
指经过人的加工、创造而成的物质形态。如
建筑、车辆、工具等。
(3)具象形态 指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
客观存在的形态。
(4)抽象形态 指用造型要素点、线、
面、体、色等经过高度 概括而形成的非具象立 体形态。
(5)意象形态 介于具象形态与抽象形
态之间的形态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即点、线、面、体,
浑厚感、分量感
几何形体
不规则体
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不同材料有不
同的特性。
立体构成的知识点总结
![立体构成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ab1c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6.png)
立体构成的知识点总结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 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通过对空间的运用和对物体之间关系的处理来营造出一种具有立体感的效果。
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对三维空间的处理,通过对物体的透视、大小、位置和比例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作品能够呈现出真实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立体构成既可以体现在平面作品中,也能够在立体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是艺术表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
2. 立体构成的要素立体构成的要素包括透视、大小、位置和比例等方面的处理。
在透视方面,通过合理的透视规律来表现远近的空间关系,使得作品呈现出立体感。
在大小方面,对物体的大小和比例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和有立体感。
在位置方面,通过对物体的位置和布局进行处理,使得作品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关系。
在比例方面,通过对物体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处理,使得作品能够有适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立体构成的基础,是艺术家在立体构成中所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3. 立体构成的作用立体构成在艺术表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立体构成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其次,立体构成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
另外,通过立体构成可以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和有说服力,使得观者更容易被作品所吸引和感染。
总之,立体构成在艺术表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
二、立体构成的艺术形式1. 立体绘画立体绘画是指在平面作品中通过对空间的处理和对物体之间关系的安排来营造出一种具有立体感的效果。
在立体绘画中,艺术家通过运用透视、大小、位置和比例等方面的手法来营造出立体感和空间感,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
立体绘画在艺术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手法。
2. 立体雕塑立体雕塑是指以立体空间为载体,通过对物体的雕刻和塑造来表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形式。
《立体构成及应用》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立体构成及应用》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c71c6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c.png)
创新点形态要素的应 用领域:建筑、工业 设计、服装设计等领 域
创新点形态要素的应 用方法:通过组合、 叠加、变形等方法将 创新点形态要素应用设计作 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创新线形态要素的应用
线形态要素:包括直线、曲线、折线等
创新应用:在立体构成中线形态要素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比例与尺度
比例:各部分 之间的大小关 系如黄金分割
比例
尺度:各部分 之间的空间关 系如远近、高
低、大小等
协调性:各部 分之间的比例 和尺度要协调 一致避免突兀
美感:比例和 尺度要符合审 美规律给人以
美感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的创新应用
创新点形态要素的应用
形态要素的创新:通 过改变形态要素的形 状、大小、颜色等创 造出新的形态
欧洲
1919年包豪 斯学校成立立 体构成作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
开始发展
1920年代俄 国构成主义和 荷兰风格派对 立体构成产生
了重要影响
1930年代德 国包豪斯学校 解散立体构成 在欧洲逐渐衰 落但在美国得
到发展
1940年代美 国抽象表现主 义兴起立体构 成在艺术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
1950年代立 体构成在工业 设计、建筑设 计等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成为 现代设计的重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在艺术设计中 的应用
点形态要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点的形态:大小、形状、颜色、质感等 点的作用:强调、引导、装饰、平衡等 点的排列:规则、不规则、重复、渐变等 点的应用:海报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
线形态要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线条的运用:线 条的粗细、长短、 曲直等变化可以 创造出不同的视 觉效果
应用实例:如建筑设计中的线条运用可以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创新方法:通过改变线形态要素的粗细、长短、方向等可以创造出不同的 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产品创意设计06-立体构成
![产品创意设计06-立体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b126f60d02020740be1e9b14.png)
立体构成
第一节
概论
3、有光影 在立体的构成中,除了立体本身的形体外,还应考虑到它们在一定 光源环境中产生的阴影效果,阴影利用得好,能使整个立体造型的 明暗关系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加强烈 4、 “四次元”性( “四维”性) “四次元”性是在三次元空间中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因 为立体的造型,特别是大体积的造型(纪念碑、建筑等),在一个 固定的视点上是看不到全貌的,况且在每个视点上看到的立体景观 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必须移动视点,即你需要边走边看,才能看到 其全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在你眼前展现着不同的景观。如果 是观赏建筑物,你在看完了整个外观后,肯定还将从外面进里面, 看看室内装饰、房间布局等等,有的形体自身为可动的,即能在一 定时间和空间、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变化位置或形态。因此,当一件 立体造型在向你展示全貌时,已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我们称 这种时空关系为立体的“四次元”性。
立体构成
第三节
立体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
2、立体构成训练中的常用材料 在立体构成训练中,制作者可根据现有的物质条件和加工 条件 ,选择最能表现构成内容的理想材料。常用的材料有: 粒材--小塑料球、皮球、玻璃球、小木块、卵石、敲打或切 碎而成的各类粒材。 线材--铁线、塑料皮导线、塑料管、吸管、木条、竹子、麻 绳、棉线绳、鱼网线、琴弦、金属链、车条、电镀金属管等。 板材--木块、石膏块、苯板、发泡水泥砖、粘土、石块、砖 块、树根结、毛线球、皮球、鹅卵石以及用板材做的中空块体 等。 除以上介绍的材料范围外,每位制作者随时随处都可能发 现更适合自己创意作品的新材料。
产品创意设计
第六讲
立体构成
概论 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立体的构成要素
立体构成
第一节
概论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789844274b35eefdc8d3334e.png)
• • • •
触觉肌理 视觉肌理 自然肌理 人为肌理
光滑、细腻、 光滑、细腻、凹凸
பைடு நூலகம்
• 在立体构成中,因为成本及加工的制约,我们不 在立体构成中,因为成本及加工的制约, 可能使用真实的材料来进行构成练习, 可能使用真实的材料来进行构成练习,但我们可 以找到不同的替代品来体会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以找到不同的替代品来体会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 以下是我们按照材料的形状列举出的部分构成练 习中的常用的材料。 习中的常用的材料。 • 块材:石膏、粘土、橡皮泥、木块、泡沫块等等。 块材:石膏、粘土、橡皮泥、木块、泡沫块等等。 • 线材:方便筷、吸管、焊条、金属丝、木棍等等。 线材:方便筷、吸管、焊条、金属丝、木棍等等。 • 板材:卡纸、铜版纸、瓦楞纸、玻璃片、KT板等 板材:卡纸、铜版纸、瓦楞纸、玻璃片、KT板等 等。
二
• • • • •
色彩
物体固有色 人为处理色 1、表面喷涂 、 2、通过改变光源色来改变颜色 、 不同于平面构成。还受到光影、 不同于平面构成。还受到光影、实际环 境因素、工艺技术、 境因素、工艺技术、材料质地等制约
三.材质肌理
•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物体天然所具有的组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 织构造我们称为质地,由人工所处理的表面组织构 织构造我们称为质地, 造我们成为肌理, 造我们成为肌理,两者给人的感觉我们统称为材质 肌理感。 肌理感。 • 材质肌理不仅仅要通过视觉来把握,而且要通过触 材质肌理不仅仅要通过视觉来把握, 觉来加以体验。 觉来加以体验。不同的材质肌理给人的感觉是不一 样的,在设计构成练习中, 样的,在设计构成练习中,我们可以利用不同触觉 的材料以及利用材质感的对比来达到某种程度的造 型效果, 型效果,我们还可以利用不同的肌理来起到诸如功 能识别、突出重点的作用。 能识别、突出重点的作用。
立体构成ppt完整版
![立体构成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f706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0.png)
节能减排
在立体构成的设计、制作、使用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设计理念
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立体构成的始终,倡导简约、实用、 美观的设计风格。
跨界合作与创新实践
1 2 3
跨学科合作
立体构成需要与建筑学、艺术学、机械工程等多 个学科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动立体构成的创新 发展。
形态与空间的关系
形态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立体构成中,形态的 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空间感的塑造,而空间的大小和虚实也会反 作用于形态的表现。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形态和空间 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03 立体构成的创作原则
功能性原则
01
02
03
满足使用需求
立体构成应首先满足其使 用功能,确保作品的实用 性。
美观度。
最终呈现与效果评估
最终呈现
将制作完成的模型进行展示,配以文字说明 和效果图等辅助材料。
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设计 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效果评估
从形态、结构、材料、色彩等方面对模型进 行全面评估,分析其优缺点。
推广应用
将优秀的立体构成作品进行推广应用,促进 设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创新实践平台 建立立体构成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设计师、艺 术家、工程师等共同参与,推动立体构成的实践 创新。
跨界合作模式
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如产学研合作、众创空 间等,为立体构成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人工智能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01
智能化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立体构成的智能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26b36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a.png)
明星蜡像
(二)抽象形态
简单的说,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
抽象形态是不直接模仿原形,而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明确原始的形象及意义。
康定斯基作品
点的立体构成 点的立体构成 点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在几何学上,点只代表位置,没有长度、宽度和厚度。它存在于线段的两端、线的转折处、三角形的角端、圆锥形的顶角等位置。 立体构成中的点不仅有位置、方向和形状,而且有长度、宽度和厚度。
攀岩的藤蔓长椅
美国史密森学会Kogod 庭院的“浮云屋顶”。
垂直构成
交叉构成
回旋构成
框架构成
框架构成 是独立线框的刚性空间组合。分为平面线框、立体线框和由平面线框插成的立体线框。组合方法有重复、渐变(求心、扩展)、自由组合。
曲线构成
缠绕构成
单元线材的构形—线材的排列 节点构造,相邻两根线材间的上下、左右、角度关系决定排列运动的方向。 构成的要点是:避免理想化的机械的重复排列,强调重复运动受环境和外力的干扰所产生的个性变化。当然,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加上线材长短的变化,则会更加生动。
二.生命力的表现
生长感的表现:旺盛的生命力是由形态的自身生长来体现的。
”
运动感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在人们的感觉中总把那些不可视的运动缓慢的物体当作是“静止的”。正因为如此,艺术家的兴趣与追求,就是要去表现那些“静止的”形态中的潜在内力变化关系。通过对物体材料的变形变质,去强调物体运动变化的本质。
在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学意义上的点,而只能是一种相对的比较,是一种最小的视觉单位。
点的构成,可因点的大小、点的亮度和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而产生多样性的变化,并因此产生不同的效果。
立体构成资料
![立体构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edc67c6bb4cf7ec4afed0f7.png)
立体构成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是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和训练去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认识到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从而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从总的划类可分为点材、线材、面材、块(体)材构成。
二、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空间:物理空间——实空间心理空间——虚空间形态:基本要素:点、线、面、体色彩:三度空间的物质形态的表面色彩。
应用:物质材料的本色。
人为处理的色彩肌理:材料表面的纹理。
构造组织给人们的心理感知反映。
1.形态的本质分类立体构成中,形态元素的研究很重要。
形态不等于形状,它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由无数个角度、体面形成的形状,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概念体。
如果对自然界各种形态详加注意,从微观到宏观,还涉及到造型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形态关系。
形态的分类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方面。
2.形态的空间意识什么是形态的空间意识?立体构成中除了造型形态的实体之外,还有一种虚拟的空间形态。
这种空间形态几乎涉及一切艺术设计领域。
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就十分¡空¡¡无¡的美学观念,认为“无”形比有形更富有表现力。
中国古典建筑中最讲究通透,这种内外合一把建筑的实体与空间自然融合的方式,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对景物的情思。
3.形态的构成元素a. 点的元素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
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形状多样,排列成线,放射成面,堆积成体。
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三点含面,四点含体。
b.线的元素立体构成中线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
就线的形态而言有粗细、长短、曲直、弧折之分;断面又有圆、扁、方、棱之别;线的材质感觉上有软硬、刚柔,光滑、粗糙的不同;从构成的方法看有垂直构成、交叉构成、框架构成、转体构成、扇形构成、曲线构成、弧线构成、乱线构成、回旋构成、扭结构成、缠绕构成、波状构成、抛向构成、绳套构成等。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ppt课件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8fad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c.png)
.
1. 秩序规则,集聚排列的点产生线和方 向的效果.
.
.
.
2. 面的交界处、顶角产生的点.点虽小,但它通过位置的变化,则可以 产生不同的感觉,变成对整体具有强烈影响的布局。
.
3.线的顶端产生的点.
.
4. 打洞、挖孔设立的点.
.
5. 结构中设立的点起到分割区域的作用。
.
4、速度感的表现:有活力、潇洒、流畅 具有现代感和生命力
.
三.深度感的表现
深度感属于心理的深度,即创造使人的心理的远近感受 比物体之间的位置更深的深度。
深度感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
通过物体相互间重叠造成空间的深度感
.
.
物体位置的高低决定人们对物体深度的感觉
.
.
采用相似形的不同排列,增加空间的深度感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二节 立体形态感觉
.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无论自然形态或是人工形态,都可以将其看成是形态 基本要素的组合,都有其形态生成的根据。按照形态的外 形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点、线、面、体四个部分。 (立构中的点、线、面有别于几何学中的定义,他们都是 有大小、粗细、厚薄之分)
体在视觉上的感受比面要强烈,它存在于三度空间。通 常体是带有一定实质的空间。有了实质就有重量等具体的 表现。
体:物体的体积(实体) 量:由体造成的“后果” 容积、大小、数量、重量。
.
不同形状的体和不同程度的量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截 然不同的。
.
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物理的量:是指形态的大小、多少、轻重等。 2、心理的量:是充满生命力的形体其内在的运动变化在 人们头脑中的反应。 二者之间的联系: 由心理的量表现出来的力度感、重量感和结实感,是通过 形体的气韵和精神构成的一种分量,来作用于人类视知觉 的。心理的量主要强调心理的感受,而不是对象的实际物 理重量。
立体构成要素与材料
![立体构成要素与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7bc16d076eeaeaad1f33040.png)
立
立体构成的材料要素
• 木材 • 木材是人们比较熟悉并在 日常生活中关系密切的自 然材料,也是立体构成中 较简便的材料。 • 木材是比较容易加工的材 料。常用的加工方法是锯 割、刨削、接合、弯曲和 雕刻。
立体构成的材料要素
• 纸材料 • 纸是立体构成中很好的面材料。由 于纸具有可塑性好,易定形,切割 方便等物理特性;同时,纸材料又 具有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对加工 工具要求简单的特点。因此,在立 体构成中,纸是最简便.最基本的 材料,也是使用机会最多的材料。 各种卡纸、手工纸.艺术纸和铜版 纸都是立体构成中常常使用的纸张。 • 用纸材料做立体造型通常的加工方 法是: 折叠:包括直线折叠.折线折 叠、曲线折叠、折叠前最好用刀背 刻画折叠线,易于折叠。 弯曲:包括扭曲、卷曲、螺旋 曲。 切割:分为直线切割.曲线切 割,挖切。切割工具三要是美工刀、 剪刀等。 接合:有插接、编接、粘接。 粘接材料主要是双面胶、乳白胶等。
• 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平线,重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孤 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类。
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
• •
三、面;
面作为构成空间的基础之一具有强烈的方向感,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 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面在空间形态上可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形态,平面有规律平面和不规律平 面,曲面有规律曲面和不规律曲面。
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 四、块;
• 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 而成 。
• 大而厚的块体能产生深厚、稳定的感觉,小而薄的块体,能产生轻盈 飘浮的感觉,块体可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和自由曲 面体等。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几 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稳定的特点。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fe2b45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7.png)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1.建筑的尺度和比例:建筑的尺度和比例是建筑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们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大小、长宽高的比例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恰当的尺度和比例能够使建筑物看起来协调、稳定且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合理的比例还有利于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2.建筑的形态和形式:建筑的形态和形式是指建筑物的外观和形状。
它们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环境等因素来选择。
形态和形式的选择与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关系密切,它们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会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组织产生影响。
3.建筑的结构系统:建筑的结构系统是指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承重系统。
它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坚固性。
建筑的结构系统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形态和设计。
不同的结构系统会产生不同的形态效果,例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等。
4.建筑的立面处理:建筑的立面处理是指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和装饰。
立面处理包括立面的材料选择、造型设计、窗户和门的布局等。
一个好的立面处理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形态美感,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5.建筑的体量和质量:建筑的体量和质量是指建筑物的三维空间形状和实体感。
它们决定了建筑物的视觉效果和存在感。
体量和质量可以通过建筑物的表面处理、体块的布局和立体体验来表现。
6.建筑的光线与色彩:光线与色彩对建筑物的形态和外观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光线的变化和色彩的运用,可以塑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氛围。
同时,光线与色彩还能够产生视觉焦点和重点,引导人们对建筑物的注意。
7.建筑的空间组织:建筑的空间组织是指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方式。
空间组织影响人们在建筑物内部的移动、交流和活动。
合理的空间组织能够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体验。
总之,立体构成形态要素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外观、空间组织和功能。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营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形态要素,创造出与环境协调、美观的建筑物。
立体构成的要素有哪些?
![立体构成的要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3c1b9c58bd63186bcebbc00.png)
材料视觉形态
材料的物理性能 材料的形状
立体构成的要素有哪些?
形态要素 形式要素
材料要素
形式要素
单纯化 重 复 统 一 破 裂
秩序性 对 比 分 解 随 机
立体构成的要素有哪些?
形态要素
材料要素
形式要素
形态要素 形状:几何形、不规则形、自然形 肌理:材料原有肌理、加工后的肌理、组织 肌理 色彩:色彩的协调、色彩的感觉
立体构成的要素有哪些?
形态要素 材料要素 分 技 构与构造 类 法 材料要素
分类标准 材料质地
形式要素
类 型
金属(铁、铜等) 非金属(木、石等) 成形物(石、木、铁)不 成形物(水泥) 塑性材料、弹性材料、 粘性材料 线材、面材、块材
分类标准分类标准材料质地材料质地金属铁铜等金属铁铜等非金属木石等非金属木石等材料视觉形态材料视觉形态成形物水泥成形物水泥材料的物理性能材料的物理性能塑性材料弹性材料塑性材料弹性材料粘性材料粘性材料材料的形状材料的形状线材面材块材线材面材块材形态要素材料要素形式要素形式要素形式要素单纯化单纯化秩序性秩序性重重对对比比统统一一分分形态要素材料要素形式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对比--这种对比包含了先后秩序的时间因素,使对比作为更强烈的印象被感觉到。例如:在构成艺术展览会上,你刚欣赏过了一件用树根材料制的作品,紧接着又观赏另一件用金属材料制作的作品,那么前者所具有的天成妙趣、自然原始的美与后者的经机械加工、电镀饰面,有现代感的美则会给你以鲜明的对比
,从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持续对比因素所起的作用。
由此可见,如何合理安排空间是不可忽视的。空间与褓一样,也存在构成问题。
例如:问一个普通人,柱子是什么样的?回答常常是"圆柱"、"方柱"。其实不然,柱子的形态可以为无数种----中空透雕的、扭曲的、塔形的、伞形的、双柱或群柱并列的、左右透前后封闭的、带有写实形象的雕塑形式的等等。柱子的概念如果说是圆的、方的,这并没有表达柱子的本质,承重才是柱子的本质。只要能承重,那么它
如果重点考虑空间与时间对它的影响对比的形式还有如下三种状况:
(1)
并置对比--所占的空间较小,即相互呈对比状态的形体较集中地放置,使人的视域中心一下子就能包容。这样的对比效果较强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常常成为造型的焦点所在和趣味中心。
(2)
间隔对比--是一种较调和的对比形式,是指将相互呈对比形式的形体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这种形式一般不易产生构成焦点,而只能是重点间的响应。运用得当,易创造良好的装饰效果,并起到平衡的作用。
中,都有起着最明智的总导演作用。
(二)形式美的要素
"美"的概念,在美学中的含义很广。既指事物的内容,又指事物的表现形式。
人们评定和鉴赏一件构成作品的优劣,往往习惯以它给人的"美感"来反映。"美"在立体构成中,成为一种实体的、感性的东西存在,是一个具有特殊规律性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美的内容处处表现于具体的形式之中,这种具体的形式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称它为"形式美"。它的基本内容是:
例如三个立体等距放置时,会使人产生它们中间有看不见的吸引力,这吸引力会使人感到它们是完整而协调的一体,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场"的作用。当间隔加大后这种心理的联系就不存在了,而是觉得它们是互相无关联的三个立体,空间"场"也显得涣散。如再把间隔缩得很小,使三个立体太接近时,反而显得太拥挤了,此时紧张感加强,如果是形状各异的立体,还会给人以混乱感。
对称与平衡的区别是:平衡较对称更显得活泼、多变化;对称则较平衡更显得肃穆、端庄。
3、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强
调表现各种不同形体之间彼此不同性质的对照,是充分表现形体间相异性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造型产生生动活泼或亢奋的效果。对比构成形式对人的感观刺激有较高的强度。
(四)、空间要素
用哲学的观点解释空间概念为:凡实体以外的部分都是空间,它无形态,不可见。但在造型艺术中,空间概念却是另一回事,它是指在立体形态占有的环境中,所限定的空间的"场",即指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相互吸引的联想环境(也称心理空间)。象平面构成中的"正形"与"负形"一样,如果把立体构成中的形体看作"正体",那么空间就是"负体",它对构成的效果乃至形象是有影响的,空间绝不等于空虚的间隙。
接下来在制作过程中又会遇到种种问题,诸如形体构成过于复杂会失去紧张的力感;构成过于单纯会显得乏味、无魅力;以及用什么材料、采取什么工艺、选用什么色彩、确定大小规模等等,这些都需理智地去思考,直到最终作业完成。逻辑要素都始终贯穿其中,尽管它从不抛头露面。
逻辑要素在所有的设计与创作
三、立体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三、立体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
每一件成功的立体构成作品,都是要经过艰苦创作才能得到的。在整个创作程序中,必须经过几个主要环节,或者说,必遇到几个主要问题。本节将它们归纳成立体构成的六个要素,逐一进行阐述。
对称的造型具有安静、庄严的美,在视觉上很容易判断和认识,记忆率也高。
平衡与对称不同,它不是从物理的条件出发,而是指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力的平衡状态,虽然形体的组合并不是对称的,但却能给人以均衡,稳定的心理感受。或者说,此处的平衡是指形体各部分的体积给人在心理上感到的相互间达到稳定的份量关系。
逻辑要素是怎样体现在立体构成之中的呢?让我们以一件立体构成作业从构思到实现的过程为例,加以说明。
作业课题为:创造单纯而充满活力的构成。
面对课题,首先会想到:这是去掉了时代性、地方性、社会性、生产行性等附加条件的纯粹造型活动,是要求我们创造出能给人以某种抽象的心理感受的形体。接着,思维进行到课题的展开,什么样的形体会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感受呢?"活力",就是富有生命力,蓬勃而充沛,而富有生命力的生命体,马上会使人联想到植物的种子,破土而出的幼芽、丰硕的果实、敏捷的动物、健美的人体---再归纳这些具体形象的共性,我们可以得出:生命体可以使人感到由内向外的生长,饱满而结实,充满着内在的力量。所以,"充满活力的形体"无论如何不会是干瘪的、平面的、生硬的,它应是膨胀的、有量感有动势的造型。
统一与变化-----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图(39)为完全采用单纯的长方体构成的公园水池中的跌水立体造型,效果统一而富变化
图(40)以等腰三角形为统一因素,三角形大小加以变化的构成。
图(41、42)。均采取若干相似的形体进行构成。而"相似"本身就包含了"统一"和"变 化"的双重因素。
现在,再加上"单纯"二字,就限定了我们要创造的形体。思维活动进行到此,朦胧的形态开始在脑海中出现了;可以取某种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构成,虽然这些几何形体给人以生硬的机械感,但它最符合"单纯"的课题要求,只要组织得当,就会构成象植物或动物等生命体一样的有机形体,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感受。经过比较分析,几何体中的球体最终被选作此构成的主要形象。
对比的形式是怎样在立体构成中表现的呢?例如"大的与小的形体构成在一起会形成对比,大小显得更大、小显得更小;方的与圆的形体组织在一起,会充分地显示直线体的端庄和曲线体的丰满、生机勃勃;曲面体与直线体在一起,直线体显得更加纤细、尖锐而敏捷,曲面体则更显膨胀、柔和而稳重;垂直的立体与水平的立体放在一处会显得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此外,自然形体与人造型体相对而言比;粗壮的与纤细的形体相对比;黑色块体与白色块体的对比、、、、无疑,对比的内容与形式是十分丰富的。
形态可作如下分类:
--自然形态
形态---现实形态-- 人工形态
---概念形态(借助语言和词汇的概念赶知的形态)
作为要素的提出,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创造新形态(现实形态)。或者说,面对一个主题,是否能设计出众多的形态和正确选择最满意的形态。这需要的是设计者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开阔的构思能力。
韵律的形式按其造型表达的情感,可分为许多种,有静态的韵律、激动的韵律、含蓄的韵律、雄壮的韵律、单纯的韵律、复杂的韵律等等。
(三)形式要素
粗犷的、清秀的、奇险的、安定的、庄严的、活泼的、透明的、流动的、有生命力的、冷漠的、、、、、、、不同的形态,造成不同的感受,许多形态往往同时肩负功能要求。立体构成以及一切设计活动都需要从本质及关键概念出发,去寻找符合既定逻辑的形体,要有所创新和创造。
图(43、44)以强烈的指向感造成统一。
2、对称与平衡
对称,也叫作均齐。在建筑,图案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最常见的对称形式有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和放射对称。左右对称又称线对称,即以中心线为对称轴,线的两边形象完全一样。放射对称的形式为有一个中心点,所有的开支都从点的中央向一定的发射角排列造型。它有较强的向心力。盛开的花心、雨伞架、风车等,都属放射对称形体。
关于"调和",从字面上讲,是与"对比"相对立的,但在此处,对比与调和却是要相提并论的。因为对比的形式如运用不当,将会产生多中心和杂乱无章的效果,所以在运用对比的同时,必须时刻注意到调和,使构成的诸形体配合得恰当、和谐。就如厨师做菜,往往一道菜里要放上许多种味道不同的佐料(象糖和盐是完全不同的二种滋味),但只要调配合理、用量适当,就会使每一道菜各具风味,成为用于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形式规律。
完美的造型必须具有统一性,统一可以增强造型的条理及和谐的美感,特别是对立体构成而言,失去了"统一",作品会象一堆废墟,杂乱无章地堆积在那儿,是无艺术美而言的。但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又会造成单调、呆板、无情趣的效果,因此须在统一中加以变化,以求得生动的美感,或者说:"统一"就是要统一那些过份变化的混乱;"变"就是要变化那些过份统一的呆板。
如果在构成中大量地、一味地运用"节奏"形式,没有变化,不加入其它的组合方式,定会产生单调感,使人感到乏味。所以往往需要再加入韵律的因素,才会更完美。
韵律,是使形式富于有律动感的变化美。就象谱一首歌,只定了它为四分之三拍节还远远不够,作曲的功夫要大大用在使它具有间阶的高低起伏、转折缓急的韵律变化上,才能谱成一首好歌。因此,可以说节奏是韵律形式的单纯化;韵律是节奏形式的丰富化。或者说,节奏是较机械而冷静的,韵律则是富于感情的。而它们在构成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使造型形式富于情趣和具有抒情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