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酰化反应历程
酰基化反应介绍

一、酰基化反应介绍 二、酰基化试剂
第一节 概述
一、酰基化反应介绍
1. 研究意义: (1) 在羟基或氨基等官能团上引入酰基后可改变原化合物性质和功能。如 染料的染色性能和牢度指标有所改变,药物分子中引入酰基可改变药性; (2)可用来保护氨基,反应完成后再将酰基水解去掉。
如:在苯胺上引入硝基时,我们一般用苯胺与混酸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即 可。但苯胺非常易被氧化,甚至空气中的氧气就能将无色透明的苯胺液体在 几个小时内氧化成黑色的苯醌染料,混酸更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必须先将 氨基保护起来才能用混酸硝化。 O
O O H C OH H3C O C OH 苯 甲 酰基 C OH
甲 酰基
乙 酰基
或羧酸 C 酰基化反应,C原子上的H被酰基取代生成醛、酮 3. 分类: N原子上的H被酰基取代生成酰胺 N 酰基化反应,氨基 O 酰基化反应,O原子上的H被酰基取代生成酯,又 称为酯化反应
★二、酰基化试剂
★ 二、N-酰化方法
2. 用酸酐的N-酰化
NO 2 NCH 3
O
O O C CH 3
H 2SO4
NO 2
O
N C CH 3+ NhomakorabeaH 3C
C
CH 3
+ CH 3COOH
H
反应不可逆。最常用的酸酐是乙酸酐,它的酰化活性较高,在20℃~ 90℃时反应即能顺利完成。 对于二元胺类,如果希望只酰化其中的一个氨基时,可以先用等物质 的量比的盐酸,使二元胺中的一个氨基成为盐酸盐,加以保护,然后再 按一般的方法进行酰化。
NH 2
NH 2
H-Cl
NH 2
NHCOCH 3
(CH 3CO) 2O - CH 3COOH
第八章 酰化反应

COCH 2CH 2CH 3
Z
加 Cl, g, H n-H
2N
热
CH 2CH 2CH 2CH 3
H
NH
2,H
O,加
热
CH 2CH 2CH 2CH 3
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
• 被酰化物的结构
芳环上有供电子基时反应易于进行,芳环上
2
RCONHR' + H2O
①可逆反应,除水;②主要 羧酸腐蚀性强,宜用铝 制或玻璃反应器 用甲酸、冰乙酸,且需过量; ③强酸催化 ①常用乙酐,过量5~10 %;②加入三级胺缚酸剂; ③反应温度20~90℃, 不加催化剂 对于活性较弱(如有较 多吸电子基或空阻大) 的芳胺,有时加少量强 酸作催化剂
酸酐
•为了加速N-酰化反应,有时需加入少量强 酸做催化剂。
OH
RCOOH + H
R—C
OH
O
— —
R—C
OH
+ N—R'
H
R—C—N—R' OH H
— —
OH
H
OH H
R—C—NHR + H3O
•举例
NHCOCH 3
NHCOCH 3 OCH 3
解热镇痛药
染料、医药中间体
OC 2H5
OH + 3ArNH2 + PCl3 COOH
o
NH—CO—
+
+ HCl
OC 2H5
OC 2H5
COCl + NH 2CH 2COOH
水,NaOH
CONHCH 2COOH + HCl
精细有机合成07第七章酰基化-文档资料

Cl
吡啶
Cl Cl
+ H-Cl
产物可用作表面活性剂
(1)酰化剂的活性的影响 : 反应活性如下: 酰氯>酸酐>羧酸
(2)胺类结构的影响 :
氨基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越高,碱性越强,则胺被酰化的反应性越强。
胺类被酰化的反应活性是:伯胺>仲胺,脂肪胺>芳胺。 对于芳胺,环上有供电子基时,碱性增强,芳胺的反应活性增强。反之,环
上有吸电子基时,碱性减弱,反应活性降低。
(3)空间位阻效应 : 无空间阻碍的胺的活性高于有空间阻碍的胺。
★ 二、N-酰化方法
1. 用酰氯的N-酰化
(1)举例:
OC2H5
NH2 +
COCl
缚酸剂 NaOH
OC2H5 NHCO
+NaCl +H-OH
反应不可逆。酰氯是一强酰化剂,与胺类的酰化反应是放热且剧烈的,所 以通常是在冷却的条件下进行。
★ 二、N-酰化方法
2. 用酸酐的N-酰化
NO2
OO
NCH3 + H3C C O C CH3
H
H2SO4
NO2
O
NC CH3
CH3
+ CH3COOH
反应不可逆。最常用的酸酐是乙酸酐,它的酰化活性较高,在20℃~ 90℃ 时反应即能顺利完成。
对于二元胺类,如果希望只酰化其中的一个氨基时,可以先用等物质 的量比的盐酸,使二元胺中的一个氨基成为盐酸盐,加以保护,然后再
按一般的方法进行酰化。
NH2 H-Cl
NH2
N H2
N H2 · H-Cl
(CH3CO)2O - CH3COOH
NHC OCH3
N ·
H
2
N-酰化反应

• (1)酰化能力强; • (2)反应不可逆; • (3)温度低(0℃或更低); (4)酰化剂用量少; (5)反应需加缚酸剂。
第二节 N-酰化反应
4. 用其它酰化剂的N-酰化 (1)用三聚氯氰酰化 三聚氯氰可以看作是三聚氰 酸的酰氯,也可以看作是芳香杂环的氯代物。三聚氯 氰分子中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都有酰化能力,可以 置换氨基、羟基、巯基等官能团上的氢原子,可以合 成大量具有功能性的精细化学品,它们的结构通式可 表示如下:
x1,x2,x3 可以分别代表 OH,SH,NH2,NHR,OR, SR 等官能团,这些精细化学品包括活性染料,水溶性 荧光增白剂,表面活性剂及农药等,随着三聚氯氰生 产技术的进步,用三聚氯氰生产的精细化学品在不断 增加。
第二节 N-酰化反应
三聚氯氰分子上的三个氯原子都可以参加反应, 但是它们的反应活性不同,因为它们连在共轭体系中。 第一个氯原子被亲核试剂取代后其余两个氯原子的反 应活性将明显下降,同理,两个氯原子被取代后,第 三个氯原子的反应活性将进一步下降。利用这一规律, 控制适当的条件,可以用三种不同的亲核试剂置换分 子中三个氯原子。 三个氯原子被逐个取代主要是通过控制反应温度 来实现的。实践证明,在水介质中反应活性表现在温 度上的差异是:第一个氯原子在 0 ~ 5 ℃就可以反应, 第二个氯原子在 40 ~ 45 ℃比较合适,第三个氯原子则 在 90 ~ 95 ℃才能反应。在某些有机溶剂中反应温度可 以提高。
第二节 N-酰化反应
2-萘酚用乙酐进行乙酰化时,可以在碱性水溶液 中进行。
(1)酰化活性较高; (2)反应温度较低(20~90℃); (3)酰化剂过量较少(5~10%); (4)反应不可逆。
第二节 N-酰化反应
3. 用酰氯的 N-酰化 酰氯是最强的酰化剂,适用于活性低的氨基或羟基的酰化。 常用的酰氯有长碳链脂肪酸酰氯、芳羧酰氯、芳磺酰氯、 光气等。用酰氯进行N-酰化的反应通式如下: 式中 R表示烷基或芳基,Ac表示各种酰基,此类反应是 不可逆的。 酰氯都是相当活泼的酰化剂,其用量一般只需稍微超 过理论量即可。酰化的温度也不需太高,有时甚至要在0℃ 或更低的温度下反应。 另外,酰化产物通常是固态,所以用酰氯的 N- 酰化反 应必须在适当的介质中进行。如果酰氯的 N- 酰化速度比酰 氯的水解速度快得多,反应可在水介质中进行。如果酰氯 较易水解,则需要使用惰性有机溶剂,如苯、甲苯、氯苯、 醋酸、氯仿、二氯乙烷等。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与合成设计 第五章

OH 6 CONH Ar + 6 NaCl + Na2HPO3 + NaH2PO3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1.3 用羧酸酐的N-酰化
R`NH2 + (RCO)2O R`NHCOR + RCOOH
反应时没有水生成,因此是不可逆的。酸酐的酰 化活性较羧酸为强,除了用于酰化脂肪族或芳香族伯 胺外,还能用于较难酰化的胺。如仲胺、以及芳环上 含有吸电子基团的芳胺类。最常用的酸酐是乙酐。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1.7 酰基的水解
RNHCOR` + H2O RNH2 + R`COOH
酰基的水解稳定性: PhCO- > CH3CO- > HCO-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2 C-酰化反应
C-酰化是在芳环上引入酰基,制备芳
酮或芳醛的反应过程,它是以酰卤或酸酐
为酰化剂,对芳环进行亲电取代的反应, 属于F-C反应中的重要一类。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2.2.3 催化剂 路易斯酸,AlBr3催化活性较好。但最常用的强
催化剂是无水三氯化铝。它的优点是价廉易得,催
基时,反应活性增加,反之,有吸电子基团时,
反应活性下降。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酰化反应活性大小: 羧酸 < 酸酐 < 酰氯
芳香族酰氯的反应活性较脂肪族酰氯为低。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1.2 用羧酸的酰化
R`NH2 + RCOOH R`NHCOR + H2O
由于羧酸的酰化能力较弱,一般只适用于碱性 较强的胺类进行酰化。为了平衡向右移,通常取过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2.1 C-酰化反应历程
酰化反应'

酰基 ?
从含氧的有机酸(羧酸或磺酸)或无 含氧的有机酸(羧酸或磺酸) 机酸的分子中除去一个或几个羟基后所剩 的分子中除去一个或几个羟基 机酸的分子中除去一个或几个羟基后所剩 余的基团。 余的基团。
举例说明
酰化剂 ?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羧酸 如甲酸、乙酸和乙二酸等 如甲酸、 如乙酐、 酸酐 如乙酐、甲乙酐等 如碳酸二酰氯(光气)、 )、乙酰氯 酰氯 如碳酸二酰氯(光气)、乙酰氯 羧酸酯 如乙酰乙酸乙酯 酰胺 如尿素等 其他
脂肪羧酰氯
如3,4-二氯苯胺溶于含吡啶的二氯乙 烷溶剂,加壬酰氯(室温) 壬酰化物。 烷溶剂,加壬酰氯(室温)→壬酰化物。
NH2 NHCOC9H19
吡啶 + C9H19COCl 二氯乙烷,r.t. Cl
Cl Cl
+ HCl
Cl
苯甲酰氯和对硝基苯甲酰氯。 芳羧酰氯:苯甲酰氯和对硝基苯甲酰氯。 如2,5-二乙氧基苯胺的酰化 2,5OC2H5 NH2 OC2H5 COCl OC2H5 H2O, Na2CO3 85~90℃ ℃ OC2H5 NHCO
RNH2 + AcCl 常用酰氯? 常用酰氯? RNHAc + HCl 不可逆
羧酰氯、芳磺酰氯、三聚氰酰氯、 羧酰氯、芳磺酰氯、三聚氰酰氯、光气
注意:
酰化时生成HCl,与游离胺成盐, 酰化时生成HCl,与游离胺成盐,降 低反应速度,需加缚酸剂 缚酸剂, 低反应速度,需加缚酸剂,使:介质保持 中性或弱碱性,氨基保持游离态, 中性或弱碱性,氨基保持游离态,提高收 率和速度。 率和速度。但 碱性太强,酰氯水解,耗用量增加。 碱性太强,酰氯水解,耗用量增加。
酰化剂强度顺序? 酰化剂强度顺序?
酰氯>酸酐>羧酸 酰氯>酸酐> why
上课用-第八章_酰化反应

8.3 C-酰化
8.3.4 用其它酰化剂的C-酰化
活泼的芳香化合物(羟基,甲氧基,二烷氨基酰胺基),避免副反应
OH OH
+ CH3COOH
OH
ZnCl2 115 oC-120 oC
OH COCH3
8.3 C-酰化
8.3.5 C-甲酰化制芳醛
维尔斯迈尔反应 定义: 被酰化物为活泼的芳环或芳杂 环,N-取代的甲酰胺为酰化剂,三氯氧磷为催化剂, 在芳环上引入甲酰基制取芳醛的反应
SO3H Cl N Cl N NH N H3C N=N SO3Na
活性艳红
荧光增白剂 三聚氰胺:2 ,4 ,6- 三氨基-1,3,5-三嗪 面粉增白剂:BPO(过氧化二苯甲酰)
思考题:
1.请按酰化活性的高低对下列酰氯进行排序:
COCl COCl COCl
CH3COCl
NO2
CH3
2.FC-烷基化的特点有哪些?
RCOCl
吡啶
+
HO3S SO3H
HCl
R=C1-C17
8.1 N-酰化
氯代乙酰氯 活性更高的酰化剂
HO3S NH2 HO3S NHCOCH2Cl
+
ClCH2COCl
水,NaOH
+
HCl
0℃-5℃
OH
OH
空间阻碍大的胺类
NH2
H3C CH3 H3C NHCOCH2Cl CH3
+ ClCH2COCl
O O O R C OAlCl2 AlCl3 R C Cl + Al Cl
C-酰化
8.3.1 傅氏酰基化反应制芳酮 影响因素
被酰化物结构(电子因素); 甲苯和苯(收率70%、15%)。 苯胺中氨基影响,保护。 卤苯,更强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引入酰基的影响。酰基两个邻位有给电子基团 硝基、磺基。不能进行酰化反应。 杂环:呋喃、噻吩和吡啶、嘧啶。 酰化剂结构:酰卤(不同酰卤);酸酐;羧酸; 催化剂:Lewis、质子酸(活性顺序); 溶剂:如硝基苯等。
==酰化反应

30
31
对于1,3,5-三甲苯、萘等活泼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引入两个酰基。
32
(3)C-酰化的催化剂 该催化剂的作用是增强酰基上碳原子的正电荷,增强亲 电质点的进攻能力。最常用的催化剂是无水AlCl3,它的优点 是价廉易得、催化活性高、技术成熟。缺点是产生大量的含 铝盐废液。对于活泼的化合物的C-酰化容易引起副反应,此 时改用无水氯化锌、多聚磷酸和三氟化硼等温和催化剂。
剂,而用无水氯化锌、多聚磷酸等温和催化剂。
当芳环上有吸电子基时,使C-酰化难于进行。因此当芳环上
引入一个酰基后,芳环被钝化。芳环上有硝基不能被酰化。
杂环化合物中,富π电子的杂环,如呋喃、噻吩和吡咯,容易
被C-酰化。缺π电子的杂环,如吡啶、嘧啶,则很难C-酰化。 酰基一般进入杂原子的α位,若α位被占据,也可进入β位。
+
Cl Cl
Cl C
利谷隆
(4)用三聚氰酰氯的N-酰化 三聚氰酰氯是活泼的酰化剂, 分子中三个氯原子的反应活性不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和 介质的pH值,可制备一酰化物、二酰化物、三酰化物。
22
三聚氯氰分子中有三个可取代的活泼的氯原子,与胺类进 行酰化反应,随着反应条件的加剧,三个氯原子可以依次被取 N 代,直到生成三取代物为止。 Cl Cl
的N-酰化。反应结束后蒸出多余的含水乙酸 ,再减压蒸馏出
多余的乙酸,即得产品。
(2) 溶剂共沸蒸馏脱水酰化法:此法主要用于甲酸(b.p.100.8℃)
与芳胺的N-酰化。由于甲酸与水的沸点相近,不能采用一般精 馏法分离,必须加入甲苯、甲二苯等惰性溶剂,用共沸蒸馏带 出反应生成的水。
7
O H-C-OH +
NaOCH3 100-120 C 2-5MPa
第三章-酰化反应

② 醇结构的影响
i. 立体效应
与醇羟基相连的取代基体积越大,越不利于酰 化反应,反之,与醇羟基相连的取代基体积越 小,越有利于酰化反应。 立体影响因素:甲醇>伯醇>仲醇>叔醇、烯丙醇、苄醇
叔醇、烯丙醇、苄醇在酸性条件下容易脱去羟基,形成碳正离子。
C OH H C OH2 -H2O C
ii. 电子效应的影响
苯环上有给电子基团时,增加酰化反应的活性 苯环上有吸电子基团时,减小酰化反应的活性
立体效应:邻、对位的取代基影响较大
(4)应用特点 ① 酰氯为酰化剂 常用NaOH, Na2CO3, AcONa, Et3N, Py 等碱作为缚酸剂或催化剂
≤10℃
② 酸酐为酰化剂
HO OH H2SO4 r. t.
R1OH
+
RCOOH
RCOOR1 + H
② Lewis酸催化
O R C O R C O BF3 或AlCl3 R C O R C O 或 R C O O BF3 R C O BF3 O O R C
R1OH
+ RCOOBF3 RCOOR1 + H
③吡啶类碱催化Biblioteka (3) 影响因素① 酸酐结构的影响
羰基的α位有吸电子基团,亲电性增强
+ Ac2O
AcO
OAc
COOH H3C CH3 + H3C
OH CH3 (CF CO) O /PhH 3 2 r. t.
CH3 COO CH3
H3 C
H3 C
第三节 氮原子上的酰化反应
活性:伯氨>仲胺;脂肪胺>芳胺;无位阻的胺>有位阻的胺
一、脂肪胺的N-酰化反应
1. 羧酸为酰化剂
酰基化概要

(6)其它 如乙烯酮、双乙烯酮、二硫化碳等。
最常用的酰化剂是羧酸、酸酐和酰氯。
第一节 概述
四、酰化剂的活性
1 反应历程
2 亲电活性
亲电取代反应
羰基C 的正电性的大小 3 规律 R 相同,离去基团Z的吸电能力越强,C的正电性越大,酰化活性越大;
Z 相同,由于芳环的共轭效应减弱了C的正电性,因此
脂肪酸 高碳羧酸 芳香羧酸 低碳羧酸
第二节 N-酰化反应
胺类酰化时可以用硫酸或盐酸作催化剂,碱性较强的胺酰化时一 般不需要加催化剂。 伯胺和仲胺都能与乙酐反应,脂肪族二乙酰胺;
芳香族伯胺与乙酐反应的主产物是一酰化物,芳胺长时间与乙酐 作用也可以得到二乙酰化物,但它在水中不稳定,容易水解脱去 一个酰基。
在酰化剂分子中,X是—OH时,酰化剂是羧酸;X是—OCOR时,酰
化剂是酸酐;X是—Cl时,酰化剂是酰氯。
第二节 N-酰化反应
2. N-酰化影响因素 (1)酰化剂的活性的影响 酰化剂的反应活性取决于羰基碳上
正电荷的大小,正电荷越大反应活性越强。对于R相同的羧酸衍
生物,离去基团X的吸电子能力越强,酰基上正电荷越大。所以
其反应活性如下:酰氯>酸酐>羧酸; 芳香族羧酸由于芳环的共轭效应使酰基碳上部分正电荷被减弱, 当离去基团相同时,脂肪羧酸的反应活性大于芳香族羧酸,低碳 羧酸的反应活性大于高碳羧酸。
第二节 N-酰化反应
(2)胺类结构的影响 胺类被酰化的反应活性是: 伯胺>仲胺,无位阻胺>有位阻胺,脂肪胺>芳胺。
即氨基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越高,碱性越强,空间位阻越小,胺
第七章 酰基化
内容提要(2次课):
1 概述 (定义、意义、分类、酰化剂及活性 比较) 2 N—酰化(反应历程、影响因素、不同酰化 剂的N—酰化过程) 3 C—酰化(反应历程、影响因素、不同酰化 剂的C—酰化过程、甲酰化反应制备芳醛)
酰基化

★二、酰基化试剂
常用的酰化剂是酰氯、酸酐和羧酸。 如乙酰氯、乙酸酐、顺 丁烯二酸酐、甲酸、乙酸、草酸等。
其活性排列次序为:酰氯>酸酐>羧酸。
第二节 N-酰化反应
N-酰化是制备酰胺的重要方法。 一、N-酰化反应基本原理
用酰氯的N 酰化 用酸酐的N 酰化 二、N-酰化方法 用羧酸的N 酰化 用其它酰化剂的 N 酰化 酰基的水解
NH 2
NH 2
H-Cl
NH 2
NHCOCH 3
(CH 3CO) 2O - CH 3COOH
NH 2 · H-Cl
NH 2 · H-Cl
★ 二、N-酰化方法
3.用羧酸的N-酰化
O
O
N H H
+
H 3C
C
OH
N H
C
CH 3
+
H-OH
由于羧酸的活性较弱,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为了使可逆反应尽量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加快N-酰化反应的速度, 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加入少量强酸作催化剂,或者用脱水剂移去反 应生成的水;二是加入过量的羧酸,当反应达到平衡以后逐渐蒸出过量 的乙酸,并将水分带出。
★ 二、N-酰化方法
1. 用酰氯的N-酰化
(1)举例:
OC 2H 5 NH 2 COCl
OC 2H 5
+
缚酸 剂 NaOH
NHCO
+
NaCl
+放热且剧烈的,所 以通常是在冷却的条件下进行。
(2)加入缚酸剂的原因及作用:
由于酰化时生成的氯化氢与游离氨结合成盐,降低了N-酰化反应的速度,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一般要加入缚酸剂来中和生成的氯化氢,使介质保持中 性或弱碱性,并使胺保持游离状态,以提高酰化反应速度和酰化产物的收 率。 常用的缚酸剂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钠及三乙胺等有机 叔胺。
精细有机合成第四章酰化

O CH3 C
O
CH3 C O
R1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
R2
O R1 CH3C N R2 +
O CH3C OH
式中R1可以是氢、烷基或芳基,R2可以是氢或烷 基。这个反应不生成水,因此是不可逆的。
Company Logo
4.1.2 酸酐的N-酰化
❖ 如果被酰化的胺和酰化产物熔点不太高,在乙酰 化时可不另加溶剂。
Company Logo
4.1.1用酰氯的N-酰化
用酰氯进行N-酰化的反应通式如下:
R NH2 + Ac Cl
R NHAc + HCl
式中R表示烷基或芳基,AC表示各种酰基,这类反应 是不可逆的。酰氯是比相应的酸酐更活泼的酰化剂。 许多酰氯比相应的酸酐容易制备,因此常常用酰氯作 酰化剂。最常用的酰氯有长碳链脂肪酸的酰氯,芳羧 酰氯、芳磺酰氯、光气和三聚氰酰氯等。
用羧酸的N-酰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首先生成铵 盐,然后脱水生成酰胺:
O R C OH + H2N R'
成盐
O R C O H3NR'
-H2O 加热
OH R C N R'
Company Logo
4.1.3 羧酸的N-酰化
为了使酰化反应尽可能完全并使用过量不太多的 羧酸,必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脱水的方法主要 有下述几种。 ❖ 1.高温熔融脱水酰化法 ❖ 2.反应精馏脱水酰化法 ❖ 3.溶剂共沸蒸馏脱水酰化法 此3种方法的用法见书P253页。
❖ 如果被酰化的胺和酰化产物熔点较高,就需要另 外加苯,甲苯或氯苯等非水溶性惰性有机溶剂。
❖ 如果被酰化的胺和酰化产物易溶于水,而乙酰化 的速度比乙酐的水解速度快的多,乙酰化反应也 可以在水介质中进行。
轻化工合成原理第9章-讲义

第九章酰化反应12酰化反应可用下列通式表示:定义:在有机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概述式中,RCOZ 为酰化剂,Z 为X 、OCOR 、OH 、OR’、NHR’等。
GH 为被酰化物,G 代表ArNH 、R’NH 、R’O 、Ar 等。
R CO Z + G HR CO G + HZ酰化剂及其反应活性¾常用酰化剂:z羧酸:甲酸、乙酸、乙二酸等。
z酸酐:乙酐、甲乙酐、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
z酰氯:光气、三聚氯氰、丙烯酰氯、苯磺酰氯、三氯氧磷、三氯化磷、乙酰氯、苯甲酰氯等。
z羧酸酯:乙酰乙酸乙酯、氯乙酸乙酯等。
z酰胺:尿素、N,N-二甲基甲酰胺等。
z其他:乙烯酮和双乙烯酮等。
34R C C l O1δ-1δ+RC O OC R O>δ2-δ2+RC O HO -δ3δ+3>酰氯 酸酐 羧酸1δ+δ2+>>δ+3(当R相同时)¾酰化剂结构的影响¾脂肪族酰化剂中,反应活性随碳链的增长而变弱,故只有引入甲酰基、乙酰基或羧甲酰基时才用甲酸、乙酸或乙二酸。
引入长碳链的脂酰基时,则需用活泼的羧酰氯。
¾引入芳羧酰基时,需要用活泼的芳羧酰氯。
¾由强酸构成的酯,如硫酸二甲酯和苯磺酸甲酯,是烷化剂而不是酰化剂。
由弱酸构成的酯,如乙酰乙酸乙酯,可做酰化剂。
569.1 N-酰化反应N-酰化是胺类化合物与酰化剂反应,在氨基的氮原子上引入酰基生成酰胺衍生物。
9.1.1 N-酰化反应历程ArNH C ROArN : + CH HZORδ+-δArN C R HHZO -HZ胺类化合物的酰化是发生在氨基氮原子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以芳香族胺类化合物为例,酰化反应历程如下:9.1.2 用羧酸的N-酰化反应通式:R'NH2 + RCOOH R'NHCOR + H2O特点:价廉易得反应活性弱,只有在引入甲酰基、乙酰基、羧甲酰基时才使用甲酸、乙酸和乙二酸作酰化剂。
第十一章 酰 化

碳等。
3、酰化剂的反应活性
最常用的酰化剂是羧酸、相应的酸酐或
酰氯。羧酸、相应的酸酐和酰氯的活泼
性次序是: 酰氯>酰酐>酯>羧酸
亲电取代反应,酰化剂以亲电质点参与反 应。亲电活性正比于
O C-
上 C+ 电荷
当离去基团相同时:脂肪族>芳香族
1
12
(1) 在脂肪族酰化剂中,其反应活性
1
NHCOCH
3
H 3CO) 2O
SO 3Na
46
需要Cat的反应
1
47
五、 用酰氯的N-酰化
酰氯是比相应的酸酐更活泼的酰化剂,
许多酰氯比相应的酸酐容易制备,因此
常用来作酰化剂。最常用的酰氯是羧酰
氯、芳磺酰氯、三聚氰酰氯和光氯。
1
48
1、特点
(1)最强的酰化剂,反应不可逆
(2)反应放热,常在冰冻条件下反应或 使用溶剂稀释以减缓反应速度; 常用溶剂:水、氯仿、乙酸、二氯乙烷、 苯、甲苯等 (3)采用缚酸剂-碱:NaOH、Na2CO3、 NaHCO3、三甲胺、三乙胺、吡啶等
般不易水解,因而可以在强碱性介质中 直接滴加酰化剂进行反应
HO NH2 HO HN
+
HO 3S SO 3H
SO 2Cl
70℃ CaCO 3
85℃ NaOH NaO 3S
SO 2
SO 3Na
CaCO3和NaOH缚酸剂,抑制OH酰化, 在85℃、NaOH条件下,使少量的OH酰 化物水解
1 55
COCl
O C- 苯甲酰基
O S O OH
O S- O 苯磺酰基
O N O OH
O N- O 硝酰基
【推选】用羧酸的N酰化反应PPT资料

S
CH3 CH3
DCC
O C HN
COOCH2Ph
OH
Ph3C NH O
S CH3 CH3 (67%)
N COOCH2Ph
(27)
用羧酸的N-酰化反应
3)新型缩合剂
多聚磷酸(28)、氰代磷酸二乙酯(29)、苯并三唑基磷酸二乙酯(30)
1)适用范围:稳定铵盐的脱水。
特点:可逆反应等多种含磷试剂。
对于活泼的胺,可以采用弱的酰化试剂;
也可用于侧链酸和母核(如6-氨基青霉烷酸,简称6-APA或7-氨基头饱霉烷酸,简称7-ACA)反应,在母环的氨基上引入侧链,从而得到一系列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特点:可逆反应 1)适用范围:稳定铵盐的脱水。
以上方法,大多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因此,不适合热敏性酸或胺。
以上方法,大多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因此,不适合热敏性酸或胺。
用羧酸的N-酰化反应
①对于活性较强的胺类,为了加速反应,可加入少量的强酸作催化剂。 ②对于活性弱的胺类、热敏性的酸或胺类,可加入缩合剂以提高反应活性。 1)常用缩合剂:DCC、DIC 2)教材实例:DCC是一个良好的脱水剂,以DCC作脱水剂用羧酸直接酰化,条 件温和,收率高,在复杂结构的酰胺、半合成抗生素及多肽的合成中有较多的应 用。
用羧酸的N-酰化反应
用羧酸的N-酰化反应
氮原子上的酰化
N-酰化——制备酰胺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胺类被酰化的一般活性规律:
伯胺>仲胺,位阻小的胺>位阻大的胺,脂肪胺>芳香胺。 对于活泼的胺,可以采用弱的酰化试剂;对于不活泼的N-酰化反应
一、羧酸为酰化试剂
伯胺>仲胺,位阻小的胺>位阻大的胺,脂肪胺>芳香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O
R-NH-C-Cl R'OH R-NH-C-OR'
氨基甲酰氯
氨基甲酸酯
2)异氰酸酯 3)脲衍生物
CH3 NH2 + 2COCl2
NH2
CH3 NCO + 4HCl
NCO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NaO3S
O NH-C-NH
SO3Na
OH 猩红酸
OH
Cl N Cl
三聚氯氰(三聚氰酰氯): N N
02
酰化剂成本低廉
03
酰化收率高,产品质量好
04
双乙烯酮生产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
CH3COCH2CONH
R
小结
N-酰化时,酰化剂种类繁多,需要综合 考虑被酰化物和酰化剂的活性,以及生 产成本选择合适的酰化剂。
02
酰化剂价格低廉
03
酰化反应容易进行,收率高,质量好
04
酰氨基易水解
3.N-酰化反应历程:
胺类结构的影响: (1)胺的亲核能力; (2)空间位阻;
氨基氮原子电子云密度越高,碱性越强, 空间位阻越小,胺被酰化的反应活性越强。
4.用不同酰化试剂的N-酰化反应 :
酰氯
酸酐
羧酸 酰胺
光气
三聚 氯氰
双乙 烯酮
Cl
染料活性黄 X-R
H
H
NNN
H NNH NNN源自SO3NaSO3Na
NHC2H4OH 荧光增白剂 VBL
NN NHC2H4OH
酰胺:(1)尿素;(2)甲酰胺(N-甲酰化)
HOH NCN
HO N CH
酯 (碳酸二甲酯;双光气;三光气;甲酸甲酯;甲酸乙酯; 乙酰乙酸乙酯)
双乙烯酮:
01
酰化活性高
酰化剂用量少
05
反应需加缚酸剂
(1)羧酰氯:常用苯甲酰氯 (2)芳羧酸加三氯化磷
(酸式酰化法和钠盐酰化法) (3)芳磺酰氯(水介质)
芳羧酸加三氯化磷:
3
OH
H2N
+ COOH
PCl3
色酚AS-D:
OH CONH
色酚AS
光气(碳酰氯):(1)酰化活性很高;(2)有剧毒。
O
1)氨基甲酰氯 RNH2 + Cl-C-Cl
羧酸:如乙酸
(1)酰化能力弱(用于碱性强的胺); (2)反应可逆
增加酸用量
A
脱去反应生成水
高温熔融脱水酰化
A
反应精馏脱水法
溶剂共沸蒸馏脱水法
酸酐:如乙酐,邻苯二甲酸酐
01
酰化活性较高
02
反应温度较低(20~90℃)
03
酰化剂过量较少(5~10%)
04
反应不可逆
酸酐:
水为溶剂:
NH2
HCl
NH2
NH2
乙酐
NH2.HCl
水介质 40oC
NHCOCH3
中和
NH2.HCl
NHCOCH3 NH2
选择性:
HO3S
OH NH2 SO3H
+ (CH3CO)2O
便宜酰化剂: CO + HN(CH3)2 甲醇钠 HCON(CH3)2
酰氯:
01
酰化能力强
02
反应不可逆
03
酰化剂过量较少(5~10%)
04
N-酰化
1
N-酰化的目的
2
过渡性N-酰化考虑因素
3
N-酰化反应历程
4
用不同酰化试剂的N-酰化反应
1.N-酰化的目的
• 永久性酰化 • 过渡性酰化
NH2
NHCOCH3
酰化
硝化
乙酐
混酸
NHCOCH3 NO2 水解
-CH3COOH
NH2 NO2
2.过渡性N-酰化考虑因素:
01
酰氨基对下一步反应具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