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热加热器分析

合集下载

《热力发电厂》2 发电厂的回热加热系统

《热力发电厂》2  发电厂的回热加热系统
热量平衡
Dwj hwj Dsg hsg
Di hi D j h j
D fwh fw
2、除氧器的自生沸腾及防止方法 自生沸腾 ——不需要回热抽汽加热,仅凭其他进入除
氧器的蒸汽和疏水就可将水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 饱和温度 影响: (1)回热抽汽管的逆止阀关闭,破坏汽水逆向流动; (2)排气工质损失↑,热量损失↑,除氧效果↓; (3)威胁除氧器的安全
pb bK p
pb b
(2)道尔顿定律
混合气体全压力等于各组成气(汽)体的分压力之和
p p j ps
水中氧量与温度的关系
热力除氧方法
将给水加热至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即可达到除氧目的
保证热力除氧效果的基本条件:
(1)水被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度;
(2)及时排走水中逸出的气体,以保证液面上氧气 及其他气体分压力维持为零或最小; (3)水与加热蒸汽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蒸汽与水应 逆向流动,确保有较大的不平衡压差。
ic ——除氧器定压运行时
二、除氧器汽源的连接方式 1、单独连接定压除氧器方式
p2 p3
——高中压电厂带基本负荷机组
特点:
(1)设计工况时该级回热抽汽压 力应高于除氧器运行压力;
(2)抽汽管道上设压力调节阀, 低负荷时能切换至高一级 抽汽,并关闭原级抽汽
单独连接定压除氧器方式的分析
(1)压力调节阀导致节流损失 ↑,除氧器出口水温 < 抽汽 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高 压抽汽量↑,回热抽汽做功 比Xr ↓,使机组 i ↓
水中残余含氧量与加热温度不足的关系
除氧两个阶段:
(1)初期除氧阶段
不平衡压差△p大 除去给水中80%~90%的气体

电厂加热器分类

电厂加热器分类

蒸汽冷却器的特点: 具有独立的壳体,投资较大,但布置灵活,即可减 小本级出口的传热端差;又能提高给水温度,可获 得更高的热经济性。大约可提高0.3%~0.5% 。
三段式高压加热器及作用: 过热蒸汽冷却段、凝结段、疏水冷却段。 过热蒸汽冷却段作用:利用抽汽过热显热,来提高 对应加热器的出口水温,从而减少传热温差,提高 系统热经济性。 凝结段作用:利用凝结热加热给水。 疏水冷却段作用:冷却加热器的疏水放热量,减少 由于排挤低压抽汽引起的冷源损失,提高热经济性;
(2)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连接方式: 单级并联、单级串联、两级并联、两级并联。
单级并联:只有一部分给水流经冷却器,最后与 主水流混合后送入锅炉。热经济性稍低,但流动阻力 损失也小。 单级串联:全部给水流经冷却器,能得到更高的 出水温度,热经济性较高。但给水系统的阻力损失较 大。
两级并联与两级串联:
四、实际机组原则性回热系统的特点
实际机组原则性回热系统的特点: 1.加热器的形式及特点 除氧器:一般系统只采用一台混合式加热器并兼 作为除氧器,放在系统的中间。 高压加热器:多采用三段式加热器。 低压加热器:有个别的采用三段加热器,多数采 用两段式或一段式。 2.加热器的疏水系统特点 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通常采用疏水逐级自流到除 氧器的方式。 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采用逐级自流到凝汽器;或 在次末级采用疏水泵往前打入主凝结水管道的方式。
优点:热经济性较高。 缺点:投资大,耗电多,运行、检修费用高,可靠 性较低。
三、蒸汽冷却器 1.蒸汽冷却器的作用 利用抽汽过热显热,来提高对应加热器的出口水 温,从而减少传热端差,提高系统热经济性。 加热器端差:加热器抽汽压 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出 口水温度的差值。
2.蒸汽冷却器的类型 (1)内置式(过热蒸汽冷却段) 特点:与加热器本体做成一 体,可节约材料和投资,但只 减小本级出口传热端差,热经 济性提高较少,一般可提高 0.15%~0.20%。

300MW级机组回热加热器端差偏高问题分析与治理

300MW级机组回热加热器端差偏高问题分析与治理

VoJ 39 No 2 ( r No. 3 . . Se . 21 )
清 除焊 渣 、 瘤和 飞溅物 等 , 属表面 应平整 并平 滑 焊 金 过 渡到母 材 , 补焊处 不允许 存在 裂纹 、 未熔合 、 气孔 、
4 补 焊 处 理
经检验 确定 裂纹全 部 消除后 , 电焊 补焊 , 用 检验 合格 后 回装 割下 的加强 筋 , 焊接工 艺如下 。 a 坡 口形 式 要能 保证 焊 接 质量 、 充 金属 尽 量 . 填
4 加 热 器 端 差 对 热 力 循 环 经 济 性 的影 响
加 热器端 差对 机组 经 济性 的影 响主 要取 决于端 差 的大 小 、 邻加 热 器 抽 汽 能位 的能 级差 和 机 组本 相 身 的经济 指标 高低 。 用等 效热 降理 论 , 对吉 林省 利 针 在用 的哈 尔滨 汽 轮 机厂 有 限 责任 公 司 ( 以下 简称 哈 汽 )5 3 0MW 供 热 机 组 和北 京 北 方重 型 汽 轮 机有 限 责任 公 司 ( 下 简 称 北 重 ) 3 以 3 0MW 供 热 机 组 2种 3 0MW 级 机型 , 0 分析 计 算 各加 热 器 上端 差 比设 计 值高 5 C、 端 差 比设 计值 高 1 下 0 C时 , 机组 经 济 对
器下 端差 过大 原 因如下 。
a 加热 器低 水位 运行 。对 于 带有 疏水 冷却 段包 . 壳形 式 的加 热 器 , 运 行 中水 位 偏 低则 汽 水 混 合 物 在 直接 进 入疏 水 冷 却段 包 壳 内 , 得 疏水 出 口温 度偏 使 高 , 热器 下端 差偏 大 ; 于没有 疏水 冷却 段包 壳形 加 对 式 的加热 器 , 运 行 中水 位 偏 低 则加 热 器 疏 水不 能 在 或 只有 少量 被进 一步 冷却 , 成疏 水端 差增 大 ; 造 因此 加 热 器运 行 中水 位 控 制 的偏 低 , 造 成 加 热器 下 端 将

回热加热器结构

回热加热器结构

高压加热器
高压加热器
为充分利用加热蒸汽的过热度及降低疏水的 出水温度,提高热经济性,通常把高压加热 器的传热面设置为三个部分,即过热蒸汽冷 却段、凝结段和疏水冷却段。
低压加热器
低压加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于高压加 热器。由于低压加热器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 远低于高压加热器,因此不仅所用材料次于 高压加热器,而且结构简单。
轴封加热器
轴封加热器又称轴封冷却器,其作用是防止 轴封及阀杆漏汽(汽——气混合物)从汽轮 机轴端逸至机房或漏入油系统中,同时利用 漏汽的热量加热主凝结水,其疏水至凝汽器, 、U形管结构,它由 圆筒形壳体、U形管管束及水室部分组成。
低压加热器
卧式低压加热器主要由壳体、水室、U形管束、 隔板、防冲板等组成,并设计成可拆卸壳体结 构,以便于检修时抽出管束。卧式低压加热器 一般被设计成两个区段:凝结段和疏水冷却段。 立式低压加热器结构与卧式结构类似。 内置式低压加热器为卧式、管板——U形管束、 四流程。加热器有四块隔板分成五段。
低压加热器
高压加热器
人孔盖及活动接头与水室壁连接,加热器运行时,孔盖给水压力 由内向外紧起密封作用。它结构简单,密封可靠,人孔盖的拆除 和安装有一套专用工具,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密封水室结构,是利用进入加热器内的水侧压力作用在密封座上 起密封作用的。其优点是检修方便,水室冷却快。缺点是水室受 力大,水室壁厚,材料消耗多且加工工作量大。
第五组
高压加热器
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 由汽机抽汽来的高压过热蒸汽首先进入加热器的 “过热蒸汽加热段”,沿“S”型管道流动,并导“U” 型管内的给水进行对流损热,被冷却后的蒸汽再进入 “饱和蒸汽冷凝段”继续与给水进行对冷凝换热,最 后,进入“疏水冷却段”换热后逐渐成为疏水,其温 度大为降低,热量大部分用来加热给水,给水在“U” 型管中被加热后经出水室混合进入上级加热器或省煤 器正常疏水通过逐级自流方式流至下一级加热器,事 故疏水则直接流至凝器疏水扩容器,对应的正常和事 故疏水调节装置能自动维持加热器水位正常。

汽轮机回热加热器端差异常分析及解决措施

汽轮机回热加热器端差异常分析及解决措施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131·文章编号:2095-6835(2015)17-0131-02汽轮机回热加热器端差异常分析及解决措施刘建成(南海长海发电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212)摘 要:汽轮机回热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汽轮机组正常运行的保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回热系统故障对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调查了300 MW 汽轮机回热加热系统的运行现状,通过分析加热器端出现差异常问题的原因,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压给水加热器;回热系统;汽轮机组;高加泄漏中图分类号:TK26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15.17.13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生产和生活对电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厂建设项目不断增多。

但在电厂汽轮机组的运行当中,回热系统容易发生故障,影响了电厂的正常运行。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回热系统故障问题成为了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研究背景高压加热器是回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标是加热器的上下端差和温升,加热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缺陷均会反映在加热器的端差和温升上。

目前,国内引进的大型机组在运行中暴露出了很多有关高加的质量问题。

某电厂2×300 MW 亚临界机组配置3台高加,均为卧式滚筒结构,串联布置,疏水逐级自流,水位采用自动调节方式。

在启停和低负荷时,疏水倒至凝汽器;正常运行时,高加疏水倒至除氧器。

在额定负荷下,高加出口温度可达274.7 ℃。

该机组自投产以来,因为高加内部钢管泄漏、外部大法兰和疏水管道泄漏,经常不得不退出运行进行检修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机组的稳定运行。

近年来,该电厂4号机组3号高加频繁泄漏直接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2 现状调查2.1 3号汽轮机组高加运行情况机组负荷为300 MW 的工况下,3号机组各台高加的上端差、下端差均高于设计值,机组热耗升高30.89 kJ/kW ·h ,煤耗升高1.16 g/kW ·h 。

第四章回热加热系统

第四章回热加热系统
优点: 优点:减少本级端差,提高最终给口水温度; 换热面积大,热经济性可提高0.3% ~ 0.5%; 布置方式灵活 缺点: 缺点:造价高
3、蒸汽冷却器的连接方式 水侧连接方式: 水侧连接方式:
(1)内置式蒸汽冷却器: 内置式蒸汽冷却器: 串联连接(顺序连接) 串联连接(顺序连接)
(2)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1)水室结构加热器(U形管管板式加热器) 水室结构加热器( 形管管板式加热器)
用途:低压加热器、 用途:低压加热器、 中小机组高压加热器
管板—U 管板 U形管束卧式高压加热器结构示意
1-U形管;2-拉杆和定距管;3-疏水冷却段端板;4-疏水冷却段进口; 形管; 拉杆和定距管; 疏水冷却段端板; 疏水冷却段进口; 疏水冷却段隔板; 给水进口; 人孔密封板; 独立的分流隔板; 给水出口; 5-疏水冷却段隔板;6-给水进口;7-人孔密封板;8-独立的分流隔板;9-给水出口; 10-管板;11-蒸汽冷却段遮热板;12-蒸汽进口;13-防冲板;14-管束保护环; 10-管板;11-蒸汽冷却段遮热板;12-蒸汽进口;13-防冲板;14-管束保护环; 15-蒸汽冷却段隔板;16-隔板;17-疏水进口;18-防冲板;1915-蒸汽冷却段隔板;16-隔板;17-疏水进口;18-防冲板;19-疏水出口
2、混合式加热器结构
除氧器 分类:卧式、 分类:卧式、立式
1—外壳;2—多孔淋水盘组;3—凝结水入口;4—凝结水出口;5—汽气混 合物引出口;6—事故时凝结水到凝结水泵进口联箱的引出口;7—加热蒸汽 进口;8—事故时凝结水到凝汽器的引出口;A—汽气混合物出口;B—凝结 水进口;C—加热蒸汽入口;D—凝结水出口
a twj+1 tsj
A, m2

回热加热器介绍

回热加热器介绍

联箱式加热器与管板 式加热器相比,金属消耗 量较大,体积较大,效率 也较低,检修、堵管比较 困难。但由于取消了管板, 使制造工艺变得简单,安 全性也提高了。特别是联 箱壁厚要比管板厚度薄得 多,管系的弹性又好,故 对变参数运行及调峰的适 应性很强。近年来,国外 高参数大容量机组采用联 箱型给水加热器的数量在 增加。
圆形盘香管联箱式高压加热器
1一给水入口;2一进水管;3一进水联箱;4一给水出口;5一出水联箱;6一盘香管; 7一蒸汽入口;8一蒸汽导槽;9一导向板;10一放气口;11,12一水位接管; 13一疏水口;14一带导轮的支架;15,16一联箱内隔板;17一壳体
(三)300MW机组卧式高压加热器
给水从端部底下的入口进入加热器,在钢管中依次流过疏 水冷却器段、正常加热段、蒸汽冷却器段后,从端部上部流出。 蒸汽从加热器上部靠近给水出口侧流入,首先进入蒸汽冷却器 段,在蒸汽冷却器隔板引导下形成多流程交叉流动,以加强换 热效果,然后经过正常加热段。正常加热段加热面积最大(图 中省去一部分未予画出),蒸汽相对给水的流动方式为逆流方 式。为避免高温蒸汽对加热器壳体放热,在蒸汽冷却器这一段 设有遮热板。上级加热器疏水从加热器上部远离蒸汽入口侧进 入,在放热后与本级加热器疏水一同进入疏水冷却器段。同蒸 汽在蒸汽冷却器中的流动方式一样,疏水与给水的流动方式也 为多流程交叉流动。疏水在疏水冷却器中充分放热后,由疏水 出口管流出加热器。卧式高压加热器的疏水出口管一般布置在 靠近端部中心偏下位置处。为防止对加热器管束的冲刷,在蒸 汽入口处和上级疏水入口处均设有防冲板。
式中(0.5~1.0)为富裕度。
(四)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水位控制器
调节器
自调节水位控制装置主要由传感变送器和调节器两部分组 成。传感变送器有外置式与内置式两种形式。外置式传感变 送器的上部与加热器内的汽侧相连,下部与加热器内的水侧 相连,顶部的联络管将传感变送器内的工作汽源信号传给调 节器。调节器的外型类似三通,上端与外置式传感变送器顶 部联络管(或内置式传感变送器信号管)相连,左侧连接加热 器的疏水口。

电厂回热加热器运行优化

电厂回热加热器运行优化

电厂回热加热器运行优化摘要:电厂汽轮机采用回热加热系统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回热加热器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回热加热器的投入率是经济指标中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

本文对回热加热器从投退、运行维护和保养等方面对如何优化电厂回热加热器的运行从而达到提高机组经济性的目的进行分析。

关键词:回热加热器;水位;端差;经济性;保养1前言在当前电厂运行中,为了提高热效率,节能损耗,回热加热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回热加热系统是利用从汽轮机中抽出的一定数量的做过功的蒸汽来加热凝结水和给水,而给水温度的提高可以提高机组热效率从而节约燃料,还可以减少排汽在凝汽器中的热损失,使蒸汽的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

电厂汽轮机采用回热加热系统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加热器是回热加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

电厂运行中对加热器的投退维护以及对加热器水位等参数的分析调整,确保加热器在经济状况下安全运行,对机组的经济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回热加热系统发生故障导致停运,就会大大降低进入锅炉的给水温度,从而增加燃料消耗量,增加发电成本,降低经济性。

同时原有的抽汽继续在汽轮机内流通,使汽轮机缸体与转子的胀差加大,也会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另外,此时由于进入锅炉的给水温度降低,给水在锅炉中吸热量增加,而蒸发量却减少,蒸汽量的减少会导致蒸汽温度过高,危及过热器的安全。

另外如果平时的操作和调整不规范,对回热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影响也很大,操作和调整的优化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工作和修理费用。

2回热加热器优化分析下面将对回热加热器从投退和运行以及维护保养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分析。

2.1回热加热器的合理投退分析以高压加热器为例,高压加热器没有转动部件,运行人员一般不易对其安全性引起注意,但实际上高加的工作条件很差,特别是管子和管板连接处的工作条件是最为恶劣的,在高压加热器投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管子与管板结合面受到很大热冲击,再加上机械应力,很有可能使原有缺陷扩大,甚至管子端口泄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回热加热器
一、回热加热器的型式 (一)按传热方式分: 1.混和式加热器 定义及工作过程:混合式加热器是利用蒸汽和给水直 接接触换热的。在加热器内蒸汽与较低温度的给水接触, 蒸汽凝结放热,将热量传给给水,提高给水温度。因此, 混合式加热器的给水温度可以达到加热蒸汽压力下的饱和 温度。 混合式加热器的特点:(1)传热效果好;(2)结构简单, 造价低;(3)便于汇集不同温度的疏水;(4)加热器后要设 置给水泵,而且高压加热器的给水泵要在较高水温条件下 工作;(5)给水泵台数增多,使厂用电消耗增大;(6)对采 用非调节抽汽的汽轮机或滑压运行的除氧器,当机组负荷 突然降低时,给水泵工作的可靠性降低。
3.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疏水方式往往在一台机组上综合 应用,即采用疏水逐级自流+疏水泵或加疏水冷却器的系统。
三、表面式加热器的构造 (1)表面式加热器的类型 1)按布置方式分类 ①卧式表面式加热器: 主要特点:传热效果较好。 原因:凝结换热时竖管凝结水膜所形成的附面层厚度比横 管厚。 应用:但由于横管占地面积大、不便布置,故中、小容量 机组便用较少,国产300MW机组和国外大容量机组中常采用它。 ②立式表面式加热器: 主要特点:占地面积小,便于布置,检修方便,使用较多。 分类:根据换热方式可以分为纯凝结放热的表面式加热器 和带有利用过热度的表面式加热器两种。 应用:所有机组的低压加热器以及中压电厂的高压加热器 一般都采用带有利用过热度的表面式加热器。
2.表面式加热器的特点 (1)表面式加热器所组成的系统简单。 (2)其系统所需的水泵数量少,节省厂用电。 (3)表面式加热器的换热效果差,存在端差,热经济性低。 (4)加热器金属消耗量大,造价高,有的还需要配备疏水 冷却设备。 目前,我国电厂中的回热加热系统除了除氧器外,均采 用表面式加热器。
(二)按布置方式分:卧式、立式 (三)按水侧压力分:高加、低加
所以对受热面的耐温性能要求不太高。因此,各种类型机组 的低压加热器其受热面的材料均为黄铜。
②结构及工作过程:加热器的受热面一般是由黄铜管形 成的U型管束组成的。管子胀装在管板上,整个管束安置在加 热器的圆筒形外壳内,管束还用专门的骨架加以固定,以免 振动。加热器外壳,管板及水室采用法兰螺栓连接。
被加热的水由连接短管进入水室的一侧,流经U型管束后, 再送入水室的另一侧连接管流出。加热蒸汽从加热器外壳的上部 进入扣热器汽室,借导向隔板的作用,使汽流在加热器内成S形 曲折流动,在冲刷管子外壁的过程中凝结放热,把热量传 给被加热的水。在加热器蒸汽进口处的管束外壁上装有护板,以 减轻汽流对管束的冲刷。为了便于对管束进行清洗和检修,整个 管束制成一个整体,使其从外壳里可以抽出。
结论:混合式加热器在国内的发电厂中,一般不专门作 为回热加热器使用,而是作为除氧设备。它在系统中的位置: 高压加热器与低压加热器之间。因为如果将除氧器放置在紧 靠省煤器侧,除氧器后的给水泵要在很高的水温条件下工作, 其可靠性更差。如果将除氧器放置在紧靠凝汽器侧,除氧器 后的所有加热器的受热面内都要承受给水泵所产生的高压水, 使其可靠性降低。还会增加加热器的造价。
2.特点:采用疏水泵可将疏水送到该级加热器的入口,也 可送到加热器的出口。两者相比,前者提高了本级加热器的入 口水温,因此,排挤的是本级加热器的抽汽。后者却是减小了 本级加热器的端差,使得进入下一级加热器(按给水流向)的入 口水温提高,即排挤了相邻的压力较高一级的抽汽。用疏水泵 将疏水打至加热器出口的主凝结水管道中,可以克服逐级自流 对相邻低压抽汽的排挤,显然热经济性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虑疏水泵的工 作条件,一般装在低压加热器的疏水管道上。
(三)采用疏水冷却器的连接系统 1.系统及原理:该系统的连接方式如图(b.c)所示。这种 方式是疏水自流入下一级加热器之前,用一部分主凝结水在疏 水冷却器中将疏水冷却,使疏水温度降低,以减少排挤低压抽 汽引起的热损失。 2.特点:疏水冷却器可以放置在加热器内部(叫疏水冷却 段),也可以制成单独的热交换器。但这种减少热损失的措施必 须增加相应的设备和管道。故疏水冷却器一般用在被排挤抽汽 最严重的地方,中小容量的机组上使用较少。
2)按水侧压力分类 ①依据:表面式加热器水侧压力的高低。 ②分类: a.高压加热器: 除氧器后的加热器受热面承受的是给水
泵出口的压力,水压较高,称为高压加热器。 b.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前的加热器其受热面承受的是凝
结水泵出口的压力,水压比较低,称为低压加热器。 (2)低压加热器 ①特点:低压加热器(见图2—2)的汽侧压力一般较低,
二、表面式加热器的疏水连接方式 (一)疏水逐级自流的连接系统 1.系统及原理:该系统如图(a)所示,它是利用各个加热 器间的压力差,让疏水逐级自流入压力较低的相邻加热器的 蒸汽空间。 2.对经济性的影响: 1)由于这种疏水方式的高温疏水在流入压力较低的相邻的 加热器中时,要放出一部分热量,因此,取代了该级一部分 回热抽汽的加热作用。为了维持加热器的热平衡,进入该级 加热器的抽汽量必然减少,其值称为疏水逐级自流时排挤的 抽汽量。若维持机组功率一定,并假定各段抽汽压力不变, 则排挤的抽汽量在抽汽口前少作功要由凝汽流量作功来弥补 。因此,进入凝汽器的冷源损失量就增加了,机组的热经济 性降低了。
2)冷源损失量增加的多少与排挤抽汽量的压力有关,若排 挤的抽汽数量ΔDc相同,排挤抽汽的压力愈高,其抽汽的功率 损失愈小,凝汽循环流量作功的增量ΔDn也愈少,因此,进入 冷源的附加热损失就愈少。反之,愈大。
3.结论: 1)疏水逐级自流存在排挤现象,增加了凝汽器的冷源损失 ,使其热经济性降低了。但排挤抽汽的压力愈高,对机组热经 济性的影响比排挤低压抽汽愈小,这主要是因为排挤的高压抽 汽还具有较高的作功能力,它在汽轮机中还可以继续作功。 2)疏水逐级自流的热经济性较差,但系统简单,运行可靠 ,且设备系统投资较少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仍然得到 普遍地使用。 (二)采用疏水泵的连接系统 系统及原理:该系统的连接方式如图(d)所示。加热器的疏 水采用专用水泵(疏水泵)送入本级加热器出口的主凝结水管道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