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马礼逊及新教传教士入华
论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事迹
/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语文科
数学科
英语科
政治科
物理科
化学科
地理科
历史科
生物科
中考备战
高考备战
高考试题
中考试题
教学论文
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行政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论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事迹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英国人,普遍认为他是新教传教士来华第一人。在华传教期间,他译书办报、开办学校等活动,为新教传教事业做出了新的尝试和努力。正如有学者指出:马礼逊之来华,对中国学术之传播实有创导之功。①P330在华期间,他还参与政治活动,完成了从传教士到副领事的转变。一、马礼逊来华的背景马礼逊1782年1月5日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小镇莫佩斯的一个贫雇农家庭。对宗教感兴趣的他,先后到伦敦霍克斯顿神学校和高斯坡神学院学习神学,1807年神学院毕业后被教会封为牧师。当时正值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沿岸,处于大西洋沿岸优越位置的英国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同时,英国也强化了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优越的观念,认为基督教文化优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影响下,英国新教的海外传教事业也由此应运而生了。为到中国进行传教工作,马礼逊对以下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地理、历史、医学、自然科学、语言、算术和讲道。这些知识给马礼逊中国传教带来了帮助,马礼逊来华传教经历了一点小波折。开始,他本打算通过东印度公司订购中国的船票,但遭到拒绝。后来在伦敦教会的周旋下,马礼逊到美国寻求帮助。“我带了许多封介绍信,到纽约去会见几位先生,请他们帮助我到广州后可以上岸。”②P4在美国政府和美国基督教界的支持、帮助下,马礼逊于1807年9月8日到达中国广州,是新教传教士抵达中国第一人,标志着新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始。二、马礼逊传教途径马礼逊入华时,清政府正实行严厉的“禁教”政策。为此,他隐瞒了传教士的身份,以美国商人的身份居住在广州。直到1809年,马礼逊与东印度公司一位高级职员摩顿的女儿玛丽结婚之后,才以东印度公司翻译的合法身份活动。与此同时做翻译的薪酬也解决了他在华的经费问题。当初伦敦传教会派马礼逊到中国,并不奢望他能传教,而是期望他能学好中文,并把《圣经》翻译成中文。③P3但当马礼逊在中国安定之后,为顺利展开传教活动,马礼逊开始着手翻译《圣经》。自1808年至1813年,马礼逊经过五年的努力完成了对《新约全书》的翻译。1814年到1819年,马礼逊又与另一位伦敦会传教士米怜合作翻译“旧约”,取名《神天圣书》。通过多方资助,他将翻译完成的《圣经》出版发行,通过这些印发的中文版《圣经》和其他宗教小册子宣传基督教。除散发宗教宣传小册子外,马礼逊还开创了传教士办报纸的先例。1815年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来辅助传教,开创了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报刊的先河,从此中国的报刊逐渐增多。据统计,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一共创办过近200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④P68为方便来华新教传教士学习好中文,马礼逊从1808年开始积累编纂了《华英字典》。他在第三部的序言中提到:“为收集这部字典的词汇,我花费了13年时光。”⑤另外,为培养一批传教士到中国去传教,马礼逊在华人居多的马六甲开办英华书院教授中文。1820年马六甲英华书院正式开学。马礼逊是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为了在华传教,他刻苦学习中文。语言的优势使他获得东印度公司翻译的职位,同时也使他介入和参与了中英政治活动。在东印度公司任职期间,他作为公司的主要译员,曾多次代表公司与中国方面进行交涉。领事裁判权就是有马礼逊首次提出来的。⑥P11 1816年英国政府派遣阿美士德为使臣前来中国。马礼逊被任命为该使团的中文翻译,竭力协助其工作,准备中英谈判事宜。尽管后来谈判未果,马礼逊还是帮助阿美士德收集了许多中国的情报。经过多年的努力,1834年7月16日英国政府马礼逊为商务监的秘书和翻译,年俸一千三百英镑,可以穿上副领事的官服,缀上皇家的领扣。马礼逊激动地接受了聘用。他当天就给妻子写信说:“律劳卑宣布这项任命后问我是否愿意接受,我立即告诉他说,我愿意......请你为我祈祷,使我在必须负担的新岗位上,忠于赐福给我的救主。这队于一个传教士来说是颇不寻常的,穿上一身副领事的制服,而不是传教士的道袍!”⑦P524马礼逊开始积极地工作,冒着酷暑奔走于澳门和广州之间,由于过度兴奋和拼命工作,7月30日发高烧病倒,8月1日夜间突然去世。马礼逊是来华新教传教士第一人,开创了自己新的传教方式,为后来的新教传教士提供了先例。在传教过程中,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但在参与政治活动中,又是从维护母国的利益出发,具有殖民的性质。参考文献:李志刚.基督教早期在华传教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Ride Lindsay, Robert Morrison. The Scholar and the Man.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1957.王洪祥,主编.中国新闻史(古近代部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华英字典》序言.Macao,1822年。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Mrs. Eliza A. Morrison compiled: Memoirs of the Life and Labors of Robert Morrison.第2卷.
去留之际:美国新教在华传教士对国共内战的因应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12期!"#$%&'()*+,)-.'/01234陈 铃 〔摘要〕对于抗战后的国共纷争,美国在华传教士一开始的主流意见是支持国民党击败中共,但希望其通过自身改良消除腐败,并认为美国政府也应该继续援助国民党。
内战前期,美国传教士虽然面临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但在华差会仍持低调处理、继续观望的方针。
到1948年,中共适时提出关于处理在华传教士问题的新政策方针,强调要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和宗教信仰自由,增强了美国差会及传教士继续留华的信心。
在新形势下,美国在华大部分差会及骨干传教士坚持留在中国,但对传教力量的分布作出调整,准备迎接新政权。
但到1949年后,由于中共在外交政策上“一边倒”,美国传教士留华前景趋于黯淡。
紧接着,在“三自革新”运动的推动下,广大宗教界人士开始加入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
到抗美援朝运动开始后,美国差会及传教士最终全面退出中国大陆。
〔关键词〕美国传教士;差会;国共内战;传教政策〔中图分类号〕D231;K2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7)-12-0068-12StayorLeave?TheRoleofAmericanProtestantMissionariesinChinaduringtheKMT CPCCivilWarChenLingAbstract:WithrespecttothedisputebetweentheKMTandtheCPCafterthe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theinitialmainstreamopinionamongtheAmericanmissionariesinChinawastosupporttheKMTtobringaboutthedefeatoftheCPCandtheybelievedthattheU.S.governmentshouldcontinuetoassisttheKMT.ButthemissionariesalsohopedthattheKMTwouldmakeimprovementsonitsowntoeliminatethecorruption.AlthoughtheAmericanmissionariesfacedlife threateningdangersduringtheCivilWar,theMissionarySocietyinChinacontinuedtoadoptthepolicyoftakinganunderstatedwait and seeapproach.By1948,theCPCadoptedatimelypolicywithrespecttothehandlingmissionaryissuesinChina,emphasizingprotectionofthemissionaries’livesandpropertyaswellastheirfreedomofreligiousbelief,thusincreasingtheconfidenceoftheAmericanMissionarySocietyandthosemissionarieswhohadremainedinChina.Underthesenewcircumstances,mostofthebackbonemissionariesinChinaandthosewhoweremembersoftheAmericanMissionarySocietystayedinChina,buttheyalsomadeadjustmentstothedistributionofthemissionaryforcesandmadepreparationstowelcomethenewre gime.However,after1949,duetotheCPC’s“one sided”foreignpolicy,theprospectsthattheAmericanmis sionarieswouldremaininChinatendedtofade.Then,drivenbythe“threereforms,”themajorityofthereli giouspeoplebegantojointhewaveofanti imperialistandpatrioticmovements.AfterthebeginningoftheWartoresisttheUnitedStatesandtoaidKorea,theAmericanMissionarySocietyandthemissionarieseventuallywith drewfromtheentireterritoryoftheChinesemainland. 从19世纪30年代到抗战前夕,美国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已历时百余年之久。
马礼逊并非新教来华第一人
马礼逊并非新教来华第一人教会和不少学者都认为英国伦敦会宣教士马礼逊为新教最早来华传教的宣教士,2007年华人教会还举办隆重的大会纪念马礼逊来华宣教200周年。
然而,新教教会早在明末就进入中国,当年荷兰归正会宣教士已将福音带到美丽的宝岛台湾。
新教首位来华宣教士为荷兰人干治士。
乔治.干治士(Georgius Candidius, 1597-1647),生于德国巴拉丁,母亲是苏格兰人。
为躲避三十年战争的战火,他们全家移居当时归正会的基地荷兰。
干治士先入莱顿大学学习,后升入归正会神学院深造,毕业后在阿姆斯特丹被按立为牧师。
此时,单卡慈牧师号召神职人员前往远东地区为荷兰殖民者提供服务。
干治士遂放弃在荷兰的事工,与单卡慈前往荷属东印度(今印尼)。
干治士被派往摩鹿加群岛,在当地教会担任牧师。
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将台湾作为其殖民地。
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干治士到台湾为殖民者服侍。
1627年,干治士抵达台湾,成为首位进入中国的新教传教士。
和殖民者贪婪本性不同,作为基督使徒的干治士一到台湾,就关注起了当地人的灵魂得救问题。
他不满足于牧养殖民者,而是到新港社,为台湾原住民宣教做准备。
他潜心学习当地语言,深入了解民俗风情,并于1629年完成《台湾纪略》一书。
为了宣教需要,干治士还用拉丁字母为当地人创造了土著文字,使原住民首次有了自己文字。
做好充分准备后,干治士开始向原住民宣教。
他深入各村社,披荆斩棘,艰苦可想而知,辛勤工作一年半后,大约有一百二十名原住民接受了主耶稣,只是对于真理认识尚浅,未曾受洗。
1629年,荷兰宣教士尤纽斯(Robert Junius)来台,协助干治士,二人同心,同工,同劳,福音事工发展迅速,信徒不断增加,台湾也成为归正会在亚洲重要的宣教地区。
归正会强调唯独《圣经》,视《圣经》为信仰最高权威。
为了让当地信徒能读《圣经》,干治士和尤纽斯遂将《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
干治士翻译了完成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尤纽斯则将教理问答译成土著文字。
汉语“博物馆”、“博物院”的产生及使用
汉语“博物馆”、“博物院”的产生及使用museum是西方近代文化的代表,相对于中国而言,它是一种外来的文化形态。
博物馆知识和理念是伴随着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逐渐传入中国的,这是中国博物馆学界的基本共识。
museum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东来中国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狭隘意义上的翻译问题”,这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和研究。
梁吉生指出“第一个将英文museum译成‘博物院’的人是王韬”,较早提出了英文museum的汉译问题。
而陳建明通过详实的专题考证,基本厘清了汉语“博物馆”一词产生和流传的过程。
这些成果极富启发意义,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前的研究基本都以中国人的翻译工作为中心,但事实上,在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和语言翻译过程中,来华外国人,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主要力量。
因此,在考察英文museum及其对应的西方词汇的汉译历史时,除了厘清林则徐及其翻译班子等中国人的贡献外,更应将来华外国人,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的翻译工作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
有鉴于此,本文以19世纪的外汉字典、中文报刊等文献资料为基础,从林则徐及其翻译班子、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天主教传教士三个方面考察英文museum及其对应的西方词汇被翻译为汉语“博物馆”、“博物院”的过程,继而考察中文报刊和晚清士人如何使用“博物馆”、“博物院”这两个译名,以期进一步廓清汉语“博物馆”、“博物院”的产生及其在19世纪的使用情况。
一汉语“博物馆”的产生据陈建明研究员考证,在现在可以稽核的中文文献中,中文“博物馆”一词最早出现在《海国图志》道光甲辰(1844年)五十卷本中,其英文对应词就是museum,系翻译自英国人慕瑞(Hugh Murray)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Encyclopedia ofGeography)。
他还根据其所见史料,认为林则徐是中国翻译介绍西方博物馆的第一人。
陈建明的这一发现纠正了学界认识上的偏颇。
在此之前,学界一般认为王韬是第一个将英文museum翻译成“博物院”的人,而翻译时间则认为是在王韬1870年左右写作《漫游随录》之时。
《中国宣教简史-1807-1990》
中国宣教简史〈1807-1990〉基督教自清朝嘉庆十二年〈西元1807年〉由伦敦会马礼逊牧师〈Rev. Robert Morrison〉传入广州之后,正式开启基督教向中国宣教之门,迄今已有一百八十余年的历史。
就宣教史的角度,其间的发展、转折过程,可以分成几个时期约略说明:一、宣教的拓荒时期〈西元1807-1860〉马礼逊来到广州的嘉庆年间,仍然是清政府实行对外关闭自守政策的时候,所以对马礼逊的来华宣教,在态度上是十分不友善的,从而对马礼逊之来广州,也给与诸多限制与拦阻,象只得居住於广州城外的商馆、一个月中只有三天可以入城、一年又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因贸易的关系来到广州城外的商馆;种种的限制,迫使马礼逊只得往澳门来。
然而葡萄牙管理的澳门,也因此地早属天主教的势力范围,对基督教宣教士也有诸多有形与无形的限制;使得马礼逊以及稍后来到中国传教的宣教士,只得退到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地区,一切都需从长计议。
在此展开了翻译与印刷中文圣经、编写福音小册、培训华侨传道等事工,等待时期的转变。
所以拓荒时期宣教工作是极其坚苦的,非百折不挠的毅力与无比的信心不可。
清道光廿二年〈西元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结束,签订了南京条约,随后中美与中法之间也分别签订了条约,在条约中香港割让与英国、开五口商埠——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给西方这些缔约国,使得宣教工作得以进一步发展。
西方的宣教士遂在香港与五个中国通商口岸展开宣教工作。
这些工作当然是由宣教士本人来承担的,所以每个宣教士都得学习中国的语言与文字,否则无法把福音宣扬给中国人。
有些宣教士也培训中国宣教士,经过短期的训练就派遣他们在五大商埠与附近的乡镇宣教,透过派发福音小册的方式来进行,只是果效不彰。
问题的症结在于这批经过短期培训的中国宣教士,在素质上颇有问题,许多人是受生活所迫而前来加入此行列的,而短期的培训也总嫌粗糙,以致久久看不出什么果效;好在设立医院以医疗宣教的方式、办学校以教育方式的宣教,颇有成效,才使本期宣教运动的成绩不致全军覆没。
新疆东山公墓墓碑上的两位宣教士
新疆东山公墓墓碑上的两位宣教士第一篇:新疆东山公墓墓碑上的两位宣教士新疆东山公墓墓碑上的两位宣教士以下是搜集到的关于墓碑上的两位宣教士的信息:1.根据在新疆搜集的资料与本文相印证,墓碑上的“马洪特牧师”与本文中的“马之华(Percy Cunningham Mather)宣教士”就是同一个人;本文中提到的“斐路加医生”就是另一个墓碑上的“费西尔巴凯大夫”。
2.本文中提到的另一位关键人物“胡进洁牧师(Rev.George W.Hunter)”,在Otto Frederick Schoerner的个人资料中曾经出现过。
(原文节录:The same year, he and five other young male missionaries set off with Rev.George Hunter to assist Hunter with his work in Sinkiang Province.)3.以上三位与Otto Frederick Schoerner曾经在新疆同工,并且同属中国内地会。
4.根据墓碑记录:马洪特牧师,逝于一九三三年八月三十日,享年五十岁。
(病逝的具体时间与下文中时间略有出入。
)费西尔巴凯大夫,一九零三年八月九日出生于英国哥拉斯哥,逝于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年三十三岁。
-----------------------------献身回疆的马之华(Percy Cunningham Mather)宣教士黄锡培1933年5月24日马之华宣教士在中国新疆省染上伤寒(肠热病)病逝,享年五十岁。
最伤心的要算六十多岁的胡进洁牧师(Rev.George W.Hunter)。
六月初,他写报告回总部说:“想到这么大的损失,真有说不出的惆怅!我们的弟兄(马之华宣教士)不仅精通各族语言,又为新疆各族所敬爱。
”马之华生于1882年12月9日。
1903年归主,1908年加入内地会,到格拉斯哥(Glasgow)之圣经学院接受神学教育两年。
早期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外文期刊
早期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外文期刊谭树林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在传教方式上有别于耶稣会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中国境内外创办一些中外文报纸期刊,作为其传教的手段。
最早的中国近代报刊几乎全由外国传教士创办。
这些中外文期刊,不仅促进了基督教在华人中的传播,推动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而且开我国近代报业之先河,为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和编辑排版方式,在中国新闻史、报刊史及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谭树林,1967年生,副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基督新教对xx的关注由来已久。
早在16、17世纪天主教传人中国之始,新教传教士就曾注意到中国,并且有过种种把新教传人中国的计划。
一,据福克斯日记记载:“在1661年,施丹白(Johnstubbs)、考司路普(Rieh耐eostr叩pe)和福尔(Hen 卿F·凡川三位教友,他们很勇敢地开始到中国传教。
”之乡但他们后来是否到达中国,福克斯没有提及,在中国文献中也未见相关记载。
一般认为,1807年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一1834)受伦敦会派遣来华,被视为新教传华的开始。
尽)早期新教指1807年马礼逊来华到1842年鸦片战争前这一时期。
该时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共有61人。
”他们在传教方式上有别于耶稣会士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在中国境内外创办一些中外文报纸期刊,作为其传教的手段。
最早的中国近代报刊,几乎全由外国传教士创办。
据统计,从18巧年马礼逊和米怜(WiiliamMll加)在马六甲创办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共创办近200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8()%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传教士倡办一、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面临的传教形势以马礼逊为代表的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之所以在中国首创报纸期刊作为辅助传教的手段,当与清政府严厉的禁教政策有关。
16至18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葡、西、荷、英等国,先后来叩天朝国门,不断在中国东南沿海搔扰,加深了清政府对“洋夷”的恐惧。
近代西药入华史
枪炮与病菌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些西医便以葡萄牙人攫取的中国澳门为基地,开设诊所,售卖西药,施行手术,并通过招收中国学徒的方式,向中国内地传播西方医学。
这些西医之中有不少服务于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自然不免也会干些贩卖鸦片的勾当。
在这些西医之中,有一位名叫马礼逊,他也是来到中华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其于1820年在澳门开设一家诊所,合伙人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李文斯敦,并为诊所配套开设了一间药房。
这便是如今一著名品牌“屈臣氏”的直系先祖。
在这个很有些年头的老店背后,则隐有一段西药入华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这个药房大约存在了五年时间,因为马礼逊回国和李文斯敦亡故而关闭,直到两年后另一东印度医生郭雷枢来华,才得以恢复。
当时广州为清朝指定的唯一合法外贸口岸,每年5月到10月容许一定量的外国人前来进行贸易,指定外贸机构即是十三行(十三行,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
西医如郭雷枢也会随商人前来,偶尔也给十三行的富商们看看病,久而久之,积累了些好感,得到了富商们的支持。
郭雷枢遂在1828年将诊所开到了广州,药房也随之有了第一个内地分店,按照当地习俗,号为广州大药房。
有史料称郭雷枢还在广州建了一座小型汽水工厂,成为后来畅销的屈臣氏苏打水之肇始。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中华凉茶始祖王泽邦也在广州创立王老吉品牌。
虽然颇有进展,但受制于清朝的外贸规矩,这些药房诊所都局限于澳门、广州,而且在广州限制尤其大,必须打着只给外国人服务的幌子。
洋枪洋炮打过来后就不一样了。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国门大开,大量西方传教士涌入,西方医学也随之而上。
各地的教堂拔地而起,往往不远处就是教会医院,西药也开始为更多的中国人所知。
奇怪的是,屈臣氏的先祖不趁此机会,北上内地拓展市场,却转而南下去了香港,时间是1841年。
原来自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大批军队、商人、冒险家、传教士涌入,造成人口爆炸的同时,更带来许多新型病菌,再加上香港气候炎热潮湿,卫生状况十分糟糕。
马礼逊在华失败的传教
马礼逊在华失败的传教——《马礼逊回忆录》读书笔记【摘要】:马礼逊作为第一个踏足中国大陆的西方新教传教士,他的工作具有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对后来来华的传教士具有示范性的作用。
但是,我觉得马礼逊在华的传教是失败的。
在当时的的历史背景下,他与殖民扩张势力合流,偏离了他传教的初衷,成为了殖民势力的帮凶。
【关键词】:马礼逊传教工作东印度公司殖民扩张【正文】:一、历史背景从利玛窦开始西方传教士的身影就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国。
后来由于传教士们意图禁止中国人祭孔敬祖,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政府实行了禁教政策,禁止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
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只能局限于广州、澳门,甚至更小的区域。
马礼逊来到中国时,在位的皇帝是嘉庆。
嘉庆沿袭了一直以来的禁教政策。
“嘉庆即位后,也继承乾隆朝的禁教政策,尤其在白莲教大起义之后,对天主教采取更为严厉的态度,一再发布上谕,禁止西洋人刻书传教,禁旗人习天主教,并严令广东督抚,饬知地方官在澳门严查西洋人。
”【1】当马礼逊经过努力地学习,带着坚定的信念踏上去往中国的路时,他一定没想到到中国传教会如此艰难。
“他深信,他被安排去中国,是上帝给他祷告的回音,因他一直向上帝求告能派他到困难最大的地区去,在那里的百姓中传播基督的福音。
”【2】二、在华传教经历马礼逊于1807年1月31日从英国出发,直到9月7日才抵达广州。
在他去广州之前,他在澳门上岸作暂停留。
马礼逊在澳门首先拜会了东印度公司,但东印度公司并不欢迎他的来到。
公司职员向他声明公司严格禁止非贸易英国人居留在澳门和广州。
好在马礼逊在途径纽约时,经美国教会友人协助,得到了美国国务卿麦迪逊致广州总领事卡林顿的信函,要求卡林顿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
因此,马礼逊起初在广州得以栖身隐居在美国人的商行,他甚至不敢承认自己是英国人,而说自己是美国人。
在中国进行传教工作时,不单中国官府盘查甚紧,一般民众也避之不及。
这使他不得不终日隐居于狭小的寓所内,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
中国的“再疆域化”——十九世纪传教士在中国的翻译
中国的“再疆域化”——十九世纪传教士在中国的翻译赵稀方【摘要】从十九世纪初到十九世纪末,清帝国逐步衰落,被西方列强一步步地“去疆域化”,在随之而来的“再疆域化”过程中,从《圣经》到科学,到法政,传教士的翻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翻译是西方文化输入中国的重要途径,也是西方对中国的“再疆域化”.传教士试图通过对西方文明的介绍,打破中国人传统的自我中心的疆域观念,让中国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期刊名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8页(P167-174)【关键词】传教士;翻译;再疆域化【作者】赵稀方【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中国的“再疆域化”——十九世纪传教士在中国的翻译赵稀方 [摘要】从十九世纪初到十九世纪末,清帝国逐步衰落,被西方列强一步步地“ 去疆域化”,在随之而来的“ 再疆域化过程中,从《圣经》到科学,到法政,传教士的翻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翻译是西方文化输入中国的重要途径,也是西方对中国的“ 再疆域化”。
传教士试图通过对西方文明的介绍,打破中国人传统的自我中心的疆域观念,让中国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 ]传教士;翻译;再疆域化中图分类号: G1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4-3926(2012)04-0167-08作者简介:赵稀方( 1964- ).男,安徽芜湖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文学。
北京100732 德鲁兹 (GillesDeleuze) 和瓜塔利 (Felix Guattari)将资本主义机器的运作划分为“ 去疆界化(deterritorialization)和“ 再疆界化”(redeterrito- rialization)两个过程,“ 去疆界化”是一种破坏,而“ 再疆界化”是一种重建,这种重建依靠的是“ 政府官僚制度和法律、秩序的力量” 。
晚清马礼逊来华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晚清马礼逊来华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作者:秦荣花崔增峰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3期摘要:作为第一位来华传教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不仅对西方的传教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是对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尤其他所编写的第一部《华英字典》更是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
而且对后来的传教士提供了方便与借鉴意义。
虽然《华英字典》也被后来的更新的版本所代替,但是作为第一部中英双语字典,它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关键词:马礼逊;《英华字典》;中西文化交流一、马礼逊及其《华英字典》马礼逊,1782年1月5日,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的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农家里,他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
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教徒,因此,在他幼年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经常带他去教堂,接受福音的洗禮。
1804年,马礼逊向伦敦教会提出申请,要到海外进行传教。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传教士,这是我每次祷告的内容”。
伦敦教会同意了马礼逊的申请,让他继续学习两年,然后派遣他去中国开辟一片崭新的传教区。
马礼逊带着上帝“让天国的福音传遍天下”的旨意,独自一人踏上了异国他乡——中国。
开始了他长达25年的传教之行。
马礼逊来中国之前,伦敦教会给马礼逊的任务之一就是让马礼逊编纂一部字典,并且把《圣经》翻译成中文。
所以在马礼逊来华时“他们既定的目标就是掌握汉语,翻译《圣经》,至于口头布教不在近期计划内”。
从1808年开始,马礼逊呕心沥血,用了五年的时间终于独自一人将《新约全书》翻译成中文。
从1814年起,马礼逊又与新来的米怜传教士合作又用了五年的时间,于1819年将《旧约全书》也翻译成了中文。
传教士为了印刷《圣经》在华开设了多家印刷厂,并且引进西方先进的印刷机器,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印刷工人。
为后来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华英字典》所用的时间比翻译《圣经》所用的时间还要长。
《英华字典》历时十五年才完成。
“为了《圣经》的翻译也为了给我的生前或者死后的后继者清楚障碍,我担负了编纂汉语字典的工作”《华英字典》一共三部六本。
马礼逊、米怜和麦都思——新教在华传播的三位先驱
作者: 欧内斯特·博克斯;谭树林;钟凌学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国际汉学
页码: 141-156页
主题词: 马礼逊 米怜 主要动机 英国国教 福音传道 中国北部 范礼安 浸信会 裨治文 方济各会
摘要:<正>在这篇简文中,我只能描述一下三位伟大而虔诚的人物及其所做工作的概要。
我亦想通过对这些在华新教传教士初期阶段传教成果的研究,发掘激发这些传教先驱从事这项伟大工作的主要动机及指导他们从事这一工作的主要原则。
首先,让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他们开展工作的国家的条件,尤其是与基督教真理的传播相关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早在公元505年,基督教就以景教即聂斯多利教派(Nestorian)的形式开始从西方传人中国。
1280年,蒙古大汗执掌中国政权,他们对所有宗教都采取宽容政策,因此,景教也就得以在中国北部建立一个富丽的教堂,并在那里开始传播教义。
这样。
传教士
许多传教士秉持着弘扬福音普世济民的宗教信仰为中国百姓做 了很多好事
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女子学堂
高等学院毕业生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播教义的同时,也
传入了大量西方科技。但这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主要在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方面,只有少数士 大夫了解,而且大部分深藏皇宫,没有能够很 好的普及。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 一、传教士简介 • 二、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 三、总结
• By 110201班 邓生禄 游慧慧 张小倩
传教士
传教士基本指的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 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 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很少到处传播自己 的信仰,但大部分宗教使用传教士来扩散 它的影响。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 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教的宣教 师。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 沿着丝绸之路送出他的信仰。
万历年间(1601), 利玛窦身穿儒服来中国
传播天主教
康熙年间(1688)法国 天主教的张诚、白晋等五人,
来到北京,受到康熙 的召见和任用
鸦片战争叩开中国大门, 签订不平等条约,
为传教士提供了一定的庇护, 也染上了殖民侵略的色彩
嘉庆年间,英国基督教的 马礼逊伦敦会的派遣, 经美国的协助来到中国 创办了“马礼逊学堂“
马礼逊和他的助手翻译《圣经》
郭士立,德国基督教路
德会牧师,汉学家,传教士、 鸦片贩、间谍,生于波美拉 尼亚,曾七次航行中国沿海 口岸,在上海等地贩卖鸦片 并在“阿美士德”间谍船上 活动,同时散发宗教书刊; 随英军到定海、宁波、上海、 镇江等地进行侵略活动。一 个集传教、鸦片走私和间谍 于一身的三位一体式的人物, 披着宗教外衣的侵略者。阿 瑟·维利称郭士立为“牧师 和强盗、江湖郎中和天才、 慈善家和骗子的综合体”。 身穿福建水手服的基督教传教士郭士立以传
对“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的评价
对“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的评价200多年前,有一个英国小伙子为了到中国来,孤身一人乘船横渡大西洋,绕南美洲到美国再到中国,在大海上飘了8个多月!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终于在1807年9月7日登上了中国大陆。
他是幸运的,因为200多年来,类似他这样“飘”过来的洋人,有1/3死在了大海上。
他就是第一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受苦受难来中国呢?一定会有许多人想不通,不为挣钱,不为占领,只是为了给这个古老的国度传达一个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谈的消息:上帝是真实存在的,“叫信他的,就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奇怪吗?2000年来,已经有太多的人为了传达这个消息而死去,用鲜血铺出了一条永生的道路。
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为此受攻击漫骂追捕关押,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传福音的队伍却越来越壮大,脚步越来越坚定,声音越来越响亮。
真正的基督徒绝不会因为遇到阻挡而退缩,一个人死去了,千万个人站起来。
当初接受马礼逊福音的中国人不过十几人,他临死前对围住他哭的信徒们说:你们不要哭,百年之后必结10万倍。
他说得不错,今天,中国信新教的人至少有5000万了。
马礼逊1782年1月5日生于英国北部靠近苏格兰的一个村镇。
父母是苏格兰长老会的信徒,他在基督教信仰熏陶下長大。
十二岁时即能背诵诗篇。
早年作过鞋匠学徒。
十五岁时悔改重生,接受了耶稣为救主。
进入奥克斯屯学院学习神学、天文学,医学,并开始学习中文,为来中国传教作准备。
至于他为什么在15岁的时候就想要到中国而不是别的地方去,这个只有神最清楚。
当时的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抵挡神的声音的国家了。
1807年,马礼逊25岁的时候,被教会差派到中国传教,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来,也没有船只愿意送他来,所有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荒唐之举。
他只好饶着走,在海上漂泊了8个多月,终于在1807年的9月登陆中国。
当时的清政府对基督教是严禁的,“凡刻印基督教书籍者处死”。
而且严格控制洋人入境与中国人接触,凡教外国人中文的,发现即处死。
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汉语姓名中的奥秘
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汉语姓名中的奥秘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浪潮与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的努力密不可分,而由伦敦会派遣并于1807年抵华的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无疑是此中先驱。
作为马礼逊的后继者之一,同样来自于英国的伦敦会传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Wylie,1815-1887)于1847年抵达上海,此后长年投身于翻译、著述与出版事业。
借助他在1867年出版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一书,以及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的该书的中译本(赵康英译),广大中外读者可以了解到十九世纪初到1867年之间抵华的三百余位新教传教士的生平与著述概况。
虽然二十世纪以来学界有关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的研究层见叠出,引述该书者亦不胜枚举,但是该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即书中记录的逾二百四十位传教士及其家属的汉语姓名,却鲜受关注。
事实上,正如传教士所采取的其他本土化措施(说中国语、穿中国服饰等),他们的汉语姓名也是其融入中国本土社会的一个重要媒介。
例如,“马礼逊”这个名字就巧妙地兼具了音译与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特点:它总体上是其英文姓“Morrison”的音译,但采用了常见姓氏“马”,并挑选了表达知礼和谦逊的“礼”和“逊”字。
这与马礼逊本人对汉字的深入钻研不无关联,他曾在1815到1822年间出版过一部三卷本汉英和英汉字典。
类似于马礼逊的例子,在对中国文化较有了解的传教士中间并不罕见。
1833抵华的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卫三畏(SamuelW.Williams)曾在1848年出版汉学巨著《中国总论》,较为全面地向西方世界概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现状。
他的汉语姓名中,“卫”是常见姓氏,同时也是原姓“Williams”的省略音译;而“三畏”既是其原首名“Samuel”和中间名“Wells”的省略音译,也是源于《论语》中孔子所说“君子有三畏”的典故。
以此观之,“卫”似也可以理解为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过,并终因卫灵公好色甚于好德而失望离开的卫国。
1840年前后教会在华兴办近代教育情况综述
1840年前后教会在华兴办近代教育情况综述摘要:1840年前后基督教在华传教过程中兴办了大量的现代教育,使中国人对现代教育逐渐重视起来。
虽然教会在华兴办教育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可否认,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缩小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教会;中国;近代教育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基督宗教自唐朝景教传入,经元代天主教东传,明清时代大批耶稣会士的进入,直至近代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大规模传入,基督教四度来华布道,在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尤以19世纪以新教传教士为主的第四次来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为最。
1807年,新教的传教先驱、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抵达中国,定居广州。
掌握了中文后,马礼逊开始了传教活动。
由于当时清朝还在延续康雍期间的禁教政策,并于1812年颁布禁令,规定如有洋人传教且无论满人或汉人信教,为首者斩,信教而不退教的则充军。
因此马礼逊的传教效果甚微——直至1814年在其传教七年之后才有一个叫做蔡阿高的广东人经其施洗成为第一个华人信徒。
马礼逊记下了当时的情景:“高山之麓,罕有人迹,有水一溪,迂回凝碧,予于是地奉父子圣灵之名为彼施洗,祝彼为吾道收获之第一佳果也。
”受徒施洗要选择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传教之艰辛、风险之巨可见一斑。
至1832年,马礼逊来华已经25年后,中国才共有10名信徒。
而另一位传教士裨治文在1830年至1835年这五年间在广州传教,竟无一人信教。
由于清廷的禁教政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教士直接在中国宣传教义和招收教徒的工作步履维艰。
为了打破传教活动的僵局,通过长期的实践,马礼逊发现文字布道、家庭布道、教育布道、医药布道等“文化传教”方式较易为国人所接受。
因此传教士们便将活动的重点集中在传播西方文化方面。
而传播文化知识,收效最大影响最深莫过于举办教育活动,创办学校。
第三讲_马礼逊及新教传教士入华
出版内容: 1815年:《神理》(连载),《圣经之大意》, 《解信耶稣之论》;在第二期登载过一篇题为《月食》 的预告性新闻,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的第一条消息。 1816年:《古今圣史记》(连载至1820年),《进 小门走窄路解论》; 1817年:《万人有罪论》,《神主无所不知无处不 在论》; 1818年、1819年:《圣事节注》(连载); 1820年:《引圣录句证神原造大地》; 1821年:《圣书卷分论》,《旧遗诏书卷分》, 《论新遗诏书》。
——马礼逊及新教传教士入华 ——马礼逊及新教传教士入华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 马礼逊 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25年,在许多 方面都有首创之功,成为开创近代中 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他在中国境内首 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 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到中国; 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成为以后 汉英字典编撰之圭臬;他创办《察世 俗每月统纪传》,为第一份中文月刊; 他开办“英华书院”,开传教士创办 教会学校之先河;他又和东印度公司 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馆,首创医药 传教的方式。
马礼逊的后继者之一:米怜
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是继马礼逊 马礼逊之 米怜 马礼逊 后第二位来华的基督教宣教士。他们同样是英国 英国人, 英国 同样属于伦敦传道会 伦敦传道会。他于1813年来华。 伦敦传道会 宣教差会觉得派到中国 中国这种文化很深厚的地区的传 中国 教士,要像利玛窦 马礼逊 利玛窦、马礼逊 利玛窦 马礼逊那样有知识的人。而米 怜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文化素质,知识水平都 很低。所以他们认为像米怜这种人去的话会好像损 坏神的面子。 米怜说:“你们如果觉得我没有资格的话,那我去 中国我可以作任何的工作”,他说:“我去洗衣服, 去烧饭,我来服侍马礼逊博士,让他可以专心地传 教,我愿意作任何仆人的工作。”
基督教中国化视域下的马礼逊
基督教中国化视域下的马礼逊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是一位著名的基督新教传教士,他被称为“中国基督教的父亲”。
他于1807年来到中国,是第一位来华传教的英国教士,通过长期的努力,他翻译了《圣经全书》,并开始在中国传教,这场传教工作对中国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马礼逊传教士的努力下,中国基督教开始受到重视,并成为其后几个世纪中的重要宗教。
然而,他的传教工作并非没有问题。
在中国的早期传教活动中,欧美传教士的普遍态度是不尊重中国文化、不理解中国人、不与中国人交流,更不用说针对中国文化进行适应和改变。
但是,在中国传教活动的不断发展中,基督教同样经历了一系列对中国文化的尝试和适应。
例如,马礼逊不仅翻译了《圣经全书》,还制作了广为人知的汉英字典,为中国人学习和研究英语提供了便利。
在马礼逊的传教工作中,他对于中华文化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他曾将《论语》等古代经典翻译为英文,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因此,马礼逊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是尝试着去适应和融入中国文化的,他关注中国的国情和文化,翻译书籍以及行传之时都是善于学习和交流的,因此他个人的努力,不仅仅是对基督教的普及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
作者: 卞湘川;陈申如
出版物刊名: 史林
页码: 65-71页
主题词: 马礼逊 中西文化交流 传教士 传教活动 新教 宗教文化 基督教 在华传教 历史现象圣经
摘要: <正> 英人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082—1834)是历史上第一个来华传播新教的传教士。
十九世纪初马礼逊来到中国,实际在华传教长达二十五年。
在中国他又长期受聘于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还第一个提出了“领事裁判权”的设想,因而一直被当作近代列强侵华的先遣人物。
如何正确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仅要衡量这个人本身的价值及其作用,还必须联系他所处的时代的发展阶段和他本人的处境和作为。
否则,复杂的历史现象就会简单化,复杂的历史人物也会脸谱化。
本文就马礼逊来华的背景,他与东印度公司的关系以及他在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方面起的作用等方面作初步探讨,提出我们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敬请专家指正。
新世纪以来国内马礼逊研究综述
新世纪以来国内马礼逊研究综述
姜国会
【期刊名称】《安康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6)2
【摘要】马礼逊是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考察了新世纪以来国内马礼逊研究进展,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学术期
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了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研究
前沿,同时也对该领域硕博士学位论文及图书的研究主题作了梳理。
最后,本文指出
了该领域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并提出了推进该领域研究的几点建议。
【总页数】7页(P57-63)
【作者】姜国会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H315.9
【相关文献】
1.新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研究综述
2.新世纪以来国内档案资源共享研究综述
3.新世纪以来国内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4.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在澳门隆重举行《马礼逊文集》首发式暨“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礼逊的其他著作 《通用汉言之法》(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是马礼逊关于中国语言学的第一部著作, 书名系马礼逊自定,全书共280页。该书首先是关 于中文独特性的评论,然后依次是:中文拼音表/汉 语词汇的欧洲拼字法/音节表/声调/声调练习表/汉字 的书写方法/汉字的结构/部首表/中文字典/标点法/名 词/数词表/名词的数、性、格/形容词的原级、比较 级、最高级/韵文/代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表 示代词、关系代词、个代词、不定代词/动词/副 词/介词/连词/感叹词/地方土话、诗学。最后,马礼 逊介绍了中国的诗歌及韵律,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规 则。概述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史,详细介绍了《诗经》 的内容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米怜来华以后,不像马礼逊那样可以用东印度公司 翻译的合法身份在广州 广州居留,于是只身前往马来西 广州 马来西 马六甲。他主要是帮助马礼逊,在马六甲 亚西边的马六甲 马六甲 创办英华书院,并成为该校首任校长;他亦办杂志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印刷出版书籍,他主要做 助理的工作。但是,经过几年时间的认真服侍和学 习以后,米怜的中文 中文程度非常地好。甚至他去世的 中文 时候很多人称他为“米怜博士”。1819年米怜在马 六甲发表取材于圣经故事的中文章回体白话小说 《张远两朋相论 张远两朋相论》,此後此书在马六甲 马六甲、新加坡、 张远两朋相论 马六甲 上海、宁波 宁波、香港、福州 汉口 福州、汉口 上海 宁波 福州 汉口等地重印多达30次, 广为流传。1819年,妻子死在澳门,他在1822年去 世。
出版内容: 1815年:《神理》(连载),《圣经之大意》, 《解信耶稣之论》;在第二期登载过一篇题为《月食》 的预告性新闻,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的第一条消息。 1816年:《古今圣史记》(连载至1820年),《进 小门走窄路解论》; 1817年:《万人有罪论》,《神主无所不知无处不 在论》; 1818年、1819年:《圣事节注》(连载); 1820年:《引圣录句证神原造大地》; 1821年:《圣书卷分论》,《旧遗诏书卷分》, 《论新遗诏书》。
基督教与中西文化 Christianity and Sino-Western Cultures
中国,开门! 第三讲 中国,开门!
——马礼逊及新教传教士入华 ——马礼逊及新教传教士入华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 马礼逊 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25年,在许多 方面都有首创之功,成为开创近代中 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他在中国境内首 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 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到中国; 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成为以后 汉英字典编撰之圭臬;他创办《察世 俗每月统纪传》,为第一份中文月刊; 他开办“英华书院”,开传教士创办 教会学校之先河;他又和东印度公司 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馆,首创医药 传教的方式。
马礼逊的后继者之一:米怜
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是继马礼逊 马礼逊之 米怜 马礼逊 后第二位来华的基督教宣教士。他们同样是英国 英国人, 英国 同样属于伦敦传道会 伦敦传道会。他于1813年来华。 伦敦传道会 宣教差会觉得派到中国 中国这种文化很深厚的地区的传 中国 教士,要像利玛窦 马礼逊 利玛窦、马礼逊 利玛窦 马礼逊那样有知识的人。而米 怜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文化素质,知识水平都 很低。所以他们认为像米怜这种人去的话会好像损 坏神的面子。 米怜说:“你们如果觉得我没有资格的话,那我去 中国我可以作任何的工作”,他说:“我去洗衣服, 去烧饭,我来服侍马礼逊博士,让他可以专心地传 教,我愿意作任何仆人的工作。”
生平 1782年1月5日,马礼逊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 的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雇农家里。他父亲是家乡长 老会的长老。受其影响,马礼逊先后就学于霍克斯 顿学校(Hoxton Academy)和戈斯波特传教士学院 (Gosport Missionary Academy),除攻读神学课 程外,还学习天文、医学和初等汉语,并听取了传 教士在非洲和印度等地传教经验的介绍。 1798年,马礼逊加入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1804年5月,他向伦敦传教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报名,要求接收他为传教士。 1807年1月8日,马礼逊在伦敦教堂被封立为牧师。 同年1月20日,伦敦传教会专为马礼逊举行了欢送大 会,在会上宣读了给马礼逊的《书面指示》和《告 诫书》。
《中国大观》(A view of China)是马礼逊继《通 用汉言之法》之后的第二部文学著作,由东印度公 司资助,于1817年在澳门东印度公司出版社出版。 关于写作这部著作的目的,马礼逊坦言是为了帮助 学习中文的学生,并非供人娱乐用的。该书包括年 表、地理、政府、节令、节日和宗教神学等部分。 《广东省土话字汇》:在1823年编纂完《华英字典》 后,马礼逊便着手编纂一部方言字汇,终在1828年 由东印度公司出资在澳门出版《广东省土话字汇》 (A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全书分为 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英汉字汇,第二部分为汉英字 汇,第三部分为成语词组;最后附有英国文语凡例 传。
业绩二:编纂字典 《华英字典》(又译为 《中国语文字典》)的编 纂,开始于1808年。整部字典在1823年出齐,共有 六大本,合计四千五百九十五页,全部由马礼逊独自 编纂,前后历时十五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 部英汉、汉英字典巨著,成为中国英汉、汉英字典的 嚆矢。 1815年出版了该书的第一卷,书名为《字典》。 这卷是马礼逊按照嘉庆十二年刊刻的《艺文备览》英 译的,汉、英对照,按汉字笔画分成二百十四个字根 排列,书后还附有字母索引。 第二卷的第一部分在1819年出版,书名为《五车 韵府》,根据音标按英文字母编排。1820年续出第 二卷的第二部分,在附录中把汉文书写体按拼音分别 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古文六大类列出。 第三卷于1822年出版,书名为《英汉字典》,内 容包括单字、词汇、成语和句型的英、汉对照,解释 颇为详尽,例句都有汉译。
马礼逊的后继者之二:马儒翰
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1814-1843),马礼 逊的长子,一般中国史籍上称为小马礼逊或秧 (young)马礼逊,出生于澳门。他在英国受短时期教 育后到马六甲英华书院进修。自幼习汉文,对中国 语言文字和社会风习很是谙熟。十六岁时就在广州 为英国商人作翻译。1832年编成《英华行名录》, 1833年著《中国商务指南》。1834年马礼逊死后他 继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处中文秘书兼翻译官。他除 热心传教事务,遵其父遗命修改《圣经》汉译本, 与传教士麦都思、郭士立、裨治文等合作完成了新 的译本,但却以更多的精力参加英国侵华的政治活 动。
1834年,马礼逊在澳门 澳门去世。1836年在英国鸦片商 澳门 查顿(Dr.William Jardine)和颠地(Lancelot Dent)等 查顿 人倡议和组织下,在广州 广州成立“马礼逊教育会”, 广州 从英美募资金,每月向郭实腊 郭实腊(Karl Friedich August 郭实腊 Gutzlaff)夫人温施蒂 温施蒂(Wanstall)提供15英磅的资助, 温施蒂 在其主办的澳门女子私立学校中附设男塾。 1839年11月4日,温施蒂关闭女子私立学校及男塾 后,同应邀前来的美国传教士、耶鲁大学毕业生布 朗(Samual Robbins Brown)正式创办“马礼逊学 堂”,由布朗任校长,校址在澳门半岛沙梨头 沙梨头附近。 沙梨头 最初招收6名学生读书,课时安排半天读汉语,半 天读英语。课程有英语、汉语、算术、代数、几何 几何、 几何 物理、化学、生理 生理卫生、地理 地理、音乐、美术等。学 物理 生理 地理 制为三至四年。这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学堂。
业绩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于1815年由马礼逊委托米怜在马六甲创办,1821年 停刊,共出7卷80多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华人 华人为 华人 对象的中文 中文近代报刊。 中文 出版宗旨为:传播基督教的教义——“阐发基督教义 为根本要务”;普及一般知识;传播足以促使人们 反思及激发其觉悟的公众事物与时事 。 发行范围:免费发行,遍及东南亚各地,藉通信游 历船舶之便,传布于南洋群岛、暹罗 暹罗、安南各地华 暹罗 华 华人需要 侨荟萃之区,而中国境内亦可见;若外地华人 华人 以函索即寄。
上课时,米怜、中文教师与学生都围坐在一楼大厅 中的椭圆形桌。第一堂从早饭前的七时开时,高班 学生由中文教师读《书经》,米怜会提出问题,一 方面是为了自己而问,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而问。这 班学生有梁发、姚和卢三人。早饭后从九时开时上 课,波恩和傅雷明读《幼学浅解问答》,并练习译 成英文;这堂课时间不长。中午十二时,学生全体 集中,高班学生朗读上午的《书经》课文。低班学 生读《明心宝鉴》,加以翻译,由米怜批改,并和 中文教师一起矫正学生的发音;低班的四名学生逐 字分析、练习诵读两字词、以手指在沙上练习书写, 由中文教师在场督导,米怜则不一定出席。晚上八 时,张俊和马金泉复习《幼学》,其他学生做别的 事。
业绩一:翻译圣经 从1807年马礼逊到达广州后不久,就开始翻译 《圣经》,到1819年完成。 1810年译完《使徒行 传》付梓。1811年和1812年又译完《路加福音》和 《约翰福音》,至1813年全部《新约》译完,1814 年出版。与米怜合作于1819年11月完成了《旧约全 书》的翻译。1823年在马六甲将全部《圣经》以 《神天圣书》之名出版,共21卷。《旧约》称《旧 遗诏书》、《新约》为《新遗诏书》。《新约》部 分由马礼逊独自完成,《旧约》是米怜和马礼逊共 同完成,所以有人又把这个译本称为“马礼逊米怜 译本”。米怜翻译的部分是《申命记》、《约书亚 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 《历代记》、《以斯贴记》、《尼米希记》、《约 伯记》等,这些均经过马礼逊的校阅。
业绩三:英华书院 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1818年由 马礼逊委托米怜在马六甲成立。建校宗旨为:一是 提倡文学,包括为欧洲人提供学习以中国为主的恒 河域外各国语言,同时为中国人提供学习英语及西 方科技的途径;二是传播基督教。最初的学校是由 马厩改建的教室,由中国教师授课。1818年英华书 院正式开学,学制并不严格,分成三个班,实行中 英双语教学;中国学生没有宗教限制,学校还提供 住宿以及其它生活费用。该书院还为中国学生设立 了助学金,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当地的华侨青年入学、 信仰基督教,然后为传教士业服务。 1843年,书院 从马六甲迁移到香港,不久改为神学院,专门培养 传教人才。该书院的最后一任校长是著名的来华传 教士理雅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