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功能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7
问题3:此时如何考虑患者的临床诊断?
❖ 该患者应高度怀疑为CGN,因为患者的血压、补体C3及尿 液检查均未能随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且尿比重低。另外, 虽BUN、Cr恢复正常,但并不能代表肾小球功能完全正常。 我们知道,只有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至50ml/ min以下时,血BUN、Cr才升高。所以,血BUN,Cr的水 平不能反应肾小球功能的早期损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
可编辑课件PPT
13
病例
辅助检查:
❖ 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5~ 8个/HP,畸形红细胞 占80%以上。尿蛋白定量 2.3g/24h。
❖ 血常规:Hb 120g/L, PLT 168 ×10 9/L。 血IgA 1.06g/L,IgM 0.97g/L,补体C3 0.46g/L, BUN 9.1 mmol/L,Cr 197 μmol/L。
4、在体内不被分解
可编辑课件PPT
2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A物质的浓度=尿量×尿中A物质的浓度
肾小球滤过率(A物质清除率 )=
尿量×尿中A物质的浓度 A物质的浓度
可编辑课件PPT
3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Ccr =
尿肌酐浓度×尿量(ml/min) 血肌酐浓度
[参考值] 80~120 ml/min
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 53~106μmol/L
女性 44~97μmol/L
可编辑课件PPT
6
(二)血清肌酐(Cr)*
❖ [临床意义] 1、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损害,Cr持续↑。 2、鉴别肾前性与肾实质性少尿:
肾前性少尿,Cr常超过200μmol/L 肾实质性少尿,Cr多不超过200μmol/L
最新肾小球滤过型ppt课件

(3) 用于疗效评价简易而敏感。 (4) GFR/ERPF为肾滤过分数。比值升
高表示肾小管功能受损肾小球功能 正常;比值下降表示肾小管功能正 常肾小球功能受损;两者功能同时 受损则比值无变化。
3. 尿路梗阻的诊断 (1) 方法简便、可靠。 (2) 尿路梗阻时估价肾功能受损程
度比静脉肾盂造影IVP灵敏。 (3) 利于疗效判断和了解病情发展。
急性上尿路梗阻时,肾脏清除 示踪剂功能尚未受影响,只是肾盂 肾盏内尿液滞留,使肾区放射性持 续增高,出现持续上升型肾图,梗 阻解除曲线恢复正常。
若梗阻持续存在,肾盂肾盏 扩张并超出一定限度,引起肾实 质病变,则肾图可逐渐演变为高 水平甚至低水平延长线型。
下尿路梗阻多为不完全性,可 引起残余尿量增多,膀胱增大,继 之输尿管、肾盂、肾盏扩张,甚至 肾皮质功能受损。肾图可逐渐演变 成抛物线型、高水平延长线型、低 水平延长线型。
99mTc-EC正常ERPF肾动态显像
3. 异常肾动脉相:
(1) 灌注缓慢而量少,动脉显像延迟, 肾影小而淡,灌注曲线低平无峰:提示该 侧肾血管主干病变或肾萎缩。
(2) 灌注影像中出现局部放射性减低区: 局部血管缺血病变或其他良性病变。
(3) 肾内占位血流灌注影像正常或有较 早和放射性聚集增加:倾向恶性可能。
b 段:摄取聚集段。 斜行上升, 3-5 (平均2-3)分钟到达高峰,峰形锐 利。其斜率和高度反映131I-OIH在肾 内聚集的速率和数量, 或反映肾血浆 的清除率,并主要取决于肾有效血浆 流量ERPF。
c 段:排泄段。近似指数规律下 降,与尿流量正相关,15min 左右曲 线高度低于I-OIH 随尿流从肾脏排出的速度,与尿量、 尿流量、尿路通畅程度密切相关。故 下降斜率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PPT幻灯片课件

肾单位结构
肾小体
肾小球 肾球囊
肾单位
肾小管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细段
髓襻
远
直部
端
远端小管
肾
曲部
单 位
集合管
肾小球➢肾小球内血管总 面达1.5m2以上➢血液中的水和小 分子溶质可以滤过 而形成原尿 (180L/d)
➢单位时间(每分 钟)两肾生成的原 尿(超滤液)量称 为肾小球滤过率 (GFR)
➢影响GFR的因素: 滤过面积、通透性、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 压、肾血浆流量等
禁饮尿渗量、浓缩稀释试验、一次 性尿渗量(少尿)、晨尿比重
肾血流量
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 碘锐特清除率
肾小管性酸中毒诊 断试验
131I-邻碘马尿酸钠检查有效肾 血浆流量(ERPF)
氯化铵负荷试验 碱负荷试验
肾功能检查的意义
• 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 • 判断预后 • 评价治疗效果 • 指导调整药物用量
常用的肾脏功能检查
远端肾单位功能
标准检查法
菊粉清除率
肾小管最大葡萄糖重吸收 量(TmG) 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 泌量(TmPAH)
临床常用检查法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放射性核素GFR测定 血尿素氮、血肌酐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尿NAG、 2-MG、1-M、溶 菌酶、钠、氨基酸、糖、滤过 钠排泄分数(FeNa)
肾脏疾病基础知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 方艺
个人简历
2001.6 2001.7 ~ 2004.7
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硕士学位 内科住院医师
2004.7 ~ 2003.9 ~ 2007.6
肾脏内科主治医师 攻读博士学位
2007.8 ~ 2008.10 赴美访问学习
肾小球滤过ppt课件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用
第2版
1
2
3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Biblioteka 述 教法运用 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 板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学效果评价
结束 4
教材分析
目录 (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是人卫出版社第二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
联系临床: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为什么会出现少尿甚至是无尿?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目录
16
教学程序设计
3.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目录
(1)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
8
教法运用
目录 教法运用
讲授法
简洁清晰地 陈述教学目 标,概括形 象地讲述本 节内容中的 重点和难点, 条理分明, 层次清楚, 把教学内容 传递给学生, 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 用。
问答法
结合本节内 容,提出相 关问题,引 导学生分析 和思考,让 学生参与教 学过程,激 发学生求知 欲,促进学 生积极思维, 自觉领悟知 识。
6
教材分析
目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肾小球滤过的概念 肾小球的结构基础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7
学情概述
目录 学情概述
中职学生生源素质低,大多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 习自控能力不强、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没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自制力差等问题, 因此根据学生上述的实际情况,要选择运用合适的教学 方法,提倡“够用为度”、“实用性”原则,在授课过 程中要把握知识的深度,在不脱离基本教学大纲要求的 基础上,应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地讲解重点 和难点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
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用
第2版
1
2
3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Biblioteka 述 教法运用 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 板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学效果评价
结束 4
教材分析
目录 (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是人卫出版社第二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
联系临床: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为什么会出现少尿甚至是无尿?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目录
16
教学程序设计
3.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目录
(1)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
8
教法运用
目录 教法运用
讲授法
简洁清晰地 陈述教学目 标,概括形 象地讲述本 节内容中的 重点和难点, 条理分明, 层次清楚, 把教学内容 传递给学生, 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 用。
问答法
结合本节内 容,提出相 关问题,引 导学生分析 和思考,让 学生参与教 学过程,激 发学生求知 欲,促进学 生积极思维, 自觉领悟知 识。
6
教材分析
目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肾小球滤过的概念 肾小球的结构基础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7
学情概述
目录 学情概述
中职学生生源素质低,大多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 习自控能力不强、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没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自制力差等问题, 因此根据学生上述的实际情况,要选择运用合适的教学 方法,提倡“够用为度”、“实用性”原则,在授课过 程中要把握知识的深度,在不脱离基本教学大纲要求的 基础上,应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地讲解重点 和难点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
肾结构肾小球滤过PPT课件

17
二、有效滤过压(effection filtration pressure)
入球 出球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小动 小动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CP 脉 脉 PO PO 有效滤过压:EFP 毛细血管血压:CP P PO P 肾 血浆胶体渗透压:POP RC 囊内压:RCP P 单位:kPa P
13
尿液生成的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 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作用
③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14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glomerular filtration ):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 子物质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的
过程。
滤过基本条件:
①半透膜
②膜两侧必须存在滤过压
排泄
是指机体将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和进入体
内的异物以及过剩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相
应的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4
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 ① 呼吸器官 ② 消化器官
③ 皮肤
④ 肾
5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一、肾的结构特点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小球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降支细段 肾小管 髓袢细段 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6
髓袢
皮质肾单位
出 入 皮质 球 球 小A 小A 外髓 髓质 质层 内髓 质层
7
近髓肾单位
直小血管 髓袢 集合管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的结构及特点比较 皮质肾单位
分布 占肾单位总数% 肾小球体积 入、出球小A 出球小A分支 髓袢 球旁器 肾皮质外层和中层 85%~90% 较小 入球小A>出球小A
二、有效滤过压(effection filtration pressure)
入球 出球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小动 小动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CP 脉 脉 PO PO 有效滤过压:EFP 毛细血管血压:CP P PO P 肾 血浆胶体渗透压:POP RC 囊内压:RCP P 单位:kPa P
13
尿液生成的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 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作用
③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14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glomerular filtration ):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 子物质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的
过程。
滤过基本条件:
①半透膜
②膜两侧必须存在滤过压
排泄
是指机体将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和进入体
内的异物以及过剩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相
应的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4
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 ① 呼吸器官 ② 消化器官
③ 皮肤
④ 肾
5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一、肾的结构特点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小球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降支细段 肾小管 髓袢细段 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6
髓袢
皮质肾单位
出 入 皮质 球 球 小A 小A 外髓 髓质 质层 内髓 质层
7
近髓肾单位
直小血管 髓袢 集合管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的结构及特点比较 皮质肾单位
分布 占肾单位总数% 肾小球体积 入、出球小A 出球小A分支 髓袢 球旁器 肾皮质外层和中层 85%~90% 较小 入球小A>出球小A
排泄功能(生理学课件)

*意义
——使尿钠排出和尿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原因——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
体渗透压变化有关。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 渗透压
——对抗水分重吸收。
*渗透性利尿 影响球-管平衡
——小管液中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 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的尿 量增多的现象。
临床 ——利尿消肿
神经调节
近与
端
+
小 管
、
|
前 半 段 :
同 向 转 运
+
交 换
及
钠
泵
Na+重吸收示意图
近 端 小随 管 后 半被 段动
重 吸 收
—— Cl —
Na+重吸收示意图
Na K 2Cl— ——
髓 袢+
-
+
-
同 向 转 运 体 与 钠 泵
Na+重吸收示意图
远 曲 小 管+ 和- 集 合 管同
向 转 运 体 与 钠 泵
概念: 小管上皮细胞
血液中物质
自身新陈代谢 产物
分泌
小管液
排泄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H+的分泌
*部位——各段小管和集合管
(主要:近球小管)。
*机制——Na+-H+交换。
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H+与泌K+存在 竞争性抑制。
*意义——排酸保碱。
(H+的分泌必然伴Na+、HCO3-的重吸收)
Na+-H+交换示意图
近球小管:最重要的重吸收部位
——重吸收的物质种类多、量大。 被动重吸收(渗透、扩散)
●方式 主动重吸收(离子泵、吞饮) 同向:如葡萄糖与Na+的转运;
●联合转运体 逆向:Na+-H+ 、Na+-K+ 交换
——使尿钠排出和尿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原因——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
体渗透压变化有关。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 渗透压
——对抗水分重吸收。
*渗透性利尿 影响球-管平衡
——小管液中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 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的尿 量增多的现象。
临床 ——利尿消肿
神经调节
近与
端
+
小 管
、
|
前 半 段 :
同 向 转 运
+
交 换
及
钠
泵
Na+重吸收示意图
近 端 小随 管 后 半被 段动
重 吸 收
—— Cl —
Na+重吸收示意图
Na K 2Cl— ——
髓 袢+
-
+
-
同 向 转 运 体 与 钠 泵
Na+重吸收示意图
远 曲 小 管+ 和- 集 合 管同
向 转 运 体 与 钠 泵
概念: 小管上皮细胞
血液中物质
自身新陈代谢 产物
分泌
小管液
排泄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H+的分泌
*部位——各段小管和集合管
(主要:近球小管)。
*机制——Na+-H+交换。
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H+与泌K+存在 竞争性抑制。
*意义——排酸保碱。
(H+的分泌必然伴Na+、HCO3-的重吸收)
Na+-H+交换示意图
近球小管:最重要的重吸收部位
——重吸收的物质种类多、量大。 被动重吸收(渗透、扩散)
●方式 主动重吸收(离子泵、吞饮) 同向:如葡萄糖与Na+的转运;
●联合转运体 逆向:Na+-H+ 、Na+-K+ 交换
肾小球滤过率PPT课件

姓名:陈** 性别:女 年龄:37 诊断:肾综
科别:三内科 床号:40 病历号:
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钾(K) H 6.95 mmol/L
3.6 - 5.4
钙(Ca) L 1.90 mmol/L 2.0 – 2.75
尿素(BUN)H 41.39 mmol/L
2.8 - 7.1
肌酐(CREA)H 610 umol/L
发生尿比重低而固定。 2.其他肾外因素的影响:如高血压肾功能失代偿期等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及尿比重降低
甚或固定。
第31页/共35页
酚红排泌试验(PSP)
• PSP经静脉注入体内后,大部分与血浆ALB结合,20%由肝脏清除,经胆道排出, 80%由肾脏排出。PSP大部分由近端肾小管分泌排出。且不被肾小管回收,故可作为 判断近端肾小管排泌功能的试验。
第21页/共35页
Ccr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程度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50-80 ml/min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20-50 ml/min 肾衰竭期(尿毒症早期) 10-20 ml/min 尿毒症晚期(肾衰终末期) <10 ml/min
第22页/共35页
Ccr可指导治疗
Ccr(ml/min) 采取措施
BUN/CR
正常
20:1
肾前因素引起的BUN滞留 可达40:1
肾小管严重损害
可低于10:1
尿路梗阻,BUN和CR按比例增大 正常
第16页/共35页
肾小球滤过率
• 1、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 体量。
• 2、正常人: • 肾血流量:1200—1400ml/min • 肾血浆量:600—800ml/min • 滤过液(原尿)或GFR:120—160ml/min
8.2.1 肾小球的滤过(一) PPT

血液成分 水
电荷性质 电中性
葡萄糖
电中性
Na+、K+、Ca2+
正电荷
Cl白蛋白
负电荷 负电荷
血细胞
/
分子有效半径 <1.8 nm <1.8 nm <1.8 nm
0.181 nm 3.6 nm 若干μm
相对滤过能力 1 1 1
1 ≈0 0
• 生理情况下,尿液中无蛋白质、无血细胞
• 病理情况下,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与电学屏障 遭到破坏,通透性增加,出现血尿、蛋白尿
基础医学院
肾小球的滤过(一)
•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几乎所 有的成分均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而形成超滤液 (原尿)
原尿
血浆
超滤液
基础医学院
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
足突 滤过裂隙 窗孔 窗孔
肾小囊脏层 足细胞
足突 近曲小管
肾小囊脏层 足细胞
② 基膜
① 肾小球毛细
血管内皮
③ 裂隙膜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小结
• 肾小球滤过膜
– 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足细胞裂隙膜 – 功能特点:选择性滤过小分子物质 – 屏障作用:机械屏障与电荷屏障
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与电荷屏障
机械屏障
毛细血管内皮 窗孔孔径70-90nm
基膜
网孔孔径2-8nm
裂隙膜
裂隙孔孔径4-11nm
电荷屏障(负电荷) 糖蛋白 硫酸肝素、蛋白聚糖 nephrin
基础医学院
物质通过滤过膜的滤过能力
分子半径与所带电荷不同对右旋糖酐滤过能力的影响
基础医学院
物质通过滤过膜的滤过能力
肾脏的结构、肾小球的滤过 PPT课件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 小球滤过率(GFR)。 在成年人肾小球滤过率大约为125mL/min。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正常成年人滤过分数为19%。
1.组成
二、滤过屏障——滤过膜
水分子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 阴离子 蛋白质 白蛋白
外层
中层 内层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 3、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流量(1.3L/min)≈心输出量1/4~1/5; 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
(五)肾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主要从 胸12至腰2脊髓节 段发出,其纤维经 腹腔神经丛支配肾 动脉、肾小管和释 放肾素的球旁细胞。 肾交感神经末梢释 放去甲肾上腺素, 调节肾血流量、肾 小球滤过率、肾小 管的重吸收和肾素 释放。
(三)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不会发生大幅度波动。 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病理情况下血浆蛋白合 成减少,或血浆蛋白流失增多,都会导致血浆蛋白 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有效滤过压和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四)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增加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有效滤过压增大,致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征:
(1)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 不同: <1.8nm自由通过 Ⅰ半径 1.8~3.6nm部分通过 >3.6nm不能通过
Ⅱ分子量<69000单体可通过
(2)静电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 通透性不同: 带正电荷的溶质 最易通过;中性溶质 此之;负电荷溶质不 能通过。
正常成年人滤过分数为19%。
1.组成
二、滤过屏障——滤过膜
水分子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 阴离子 蛋白质 白蛋白
外层
中层 内层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 3、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流量(1.3L/min)≈心输出量1/4~1/5; 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
(五)肾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主要从 胸12至腰2脊髓节 段发出,其纤维经 腹腔神经丛支配肾 动脉、肾小管和释 放肾素的球旁细胞。 肾交感神经末梢释 放去甲肾上腺素, 调节肾血流量、肾 小球滤过率、肾小 管的重吸收和肾素 释放。
(三)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不会发生大幅度波动。 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病理情况下血浆蛋白合 成减少,或血浆蛋白流失增多,都会导致血浆蛋白 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有效滤过压和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四)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增加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有效滤过压增大,致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征:
(1)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 不同: <1.8nm自由通过 Ⅰ半径 1.8~3.6nm部分通过 >3.6nm不能通过
Ⅱ分子量<69000单体可通过
(2)静电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 通透性不同: 带正电荷的溶质 最易通过;中性溶质 此之;负电荷溶质不 能通过。
肾小球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PPT课件

2)电荷选择性测定: 选择分子大小相同,带不同电荷,测定 尿唾液淀粉酶和尿胰酶排泌比值
36
滤过 重吸收 分泌
37
二、肾小管功能试验
(一)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1、β2-微球蛋白测定 (β2-microglobulin, β2-MG) ◇淋巴细胞、肿瘤细胞产生 ◇分子小(11800)、生成量恒定 ◇自由通过肾小球 ◇近端小管重吸收并分解
(3)肾性氮质血症 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严重受损
23
尿素与肌酐的临床意义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Urea轻度增高 >7mmol/L Cr正常或轻度增高 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Urea中度增高17.9-21.4mmol/L Cr中度增高442μmol/L 尿毒症:
Urea > 21.4mmol/L Cr 可达1.8mmol/L
长期禁食和糖尿病、子痫
30
(八)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elective proteinuria index,SPI)检测 选择性蛋白尿: 指肾小球滤膜对血浆蛋白质能否通过具有一定的选择 性,相对分子量较大的不易滤过,反之则易滤过。 尿中仅有少量大分子蛋白质排出,这些蛋白尿称为选 择性蛋白尿。
31
非选择性蛋白尿: 指不论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大小,以同样的 速率滤过。尿中有大量的大分子蛋白质 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21
血清尿素(Urea)测定
[原理]
氨基酸代谢
终产物
血液循环
胃肠道 皮肤
血清尿素测定可观察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脏 肾小球
尿液
22
血清尿素和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
(1)肾前性氮质血症 尿素明显增高 肌酐正常或轻度增高 失水、休克、高蛋白饮食、蛋白分解增加
(2)肾后性氮质血症 尿素明显增高 肌酐正常或轻度增高 肾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36
滤过 重吸收 分泌
37
二、肾小管功能试验
(一)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1、β2-微球蛋白测定 (β2-microglobulin, β2-MG) ◇淋巴细胞、肿瘤细胞产生 ◇分子小(11800)、生成量恒定 ◇自由通过肾小球 ◇近端小管重吸收并分解
(3)肾性氮质血症 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严重受损
23
尿素与肌酐的临床意义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Urea轻度增高 >7mmol/L Cr正常或轻度增高 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Urea中度增高17.9-21.4mmol/L Cr中度增高442μmol/L 尿毒症:
Urea > 21.4mmol/L Cr 可达1.8mmol/L
长期禁食和糖尿病、子痫
30
(八)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elective proteinuria index,SPI)检测 选择性蛋白尿: 指肾小球滤膜对血浆蛋白质能否通过具有一定的选择 性,相对分子量较大的不易滤过,反之则易滤过。 尿中仅有少量大分子蛋白质排出,这些蛋白尿称为选 择性蛋白尿。
31
非选择性蛋白尿: 指不论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大小,以同样的 速率滤过。尿中有大量的大分子蛋白质 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21
血清尿素(Urea)测定
[原理]
氨基酸代谢
终产物
血液循环
胃肠道 皮肤
血清尿素测定可观察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脏 肾小球
尿液
22
血清尿素和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
(1)肾前性氮质血症 尿素明显增高 肌酐正常或轻度增高 失水、休克、高蛋白饮食、蛋白分解增加
(2)肾后性氮质血症 尿素明显增高 肌酐正常或轻度增高 肾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课件

滤过平衡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 透压随超滤液的生成而升高,故有效率 过压逐渐下降,当有效率过压降至0时, 就达到滤过平衡,滤过停止。
示意图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血压80-180mmHg时肾小
球毛细血管压 保持稳定,GFR基本不变,<80mmHg 时,GFR开始↓,血压降至40-50mmHg,GFR=0
屏障
基膜
肾小球滤过膜
两侧肾脏总滤过面积 1.5m2 滤过半径 <2.0 nm 的中性物质可自由通过 2.0-4.2 nm 随有效半径的增加, 滤 过率降低 > 4.2 nm 不能滤过
一般而言,分子量为60,000以上的物质如血清白蛋 白很难通过;血浆球蛋白分子量在90,000以上,则完 全不能通过。 不同分子相对滤过能力
囊内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血浆流量
GFR大小的决定因素: 滤过系数Kf:滤过膜面积及其 通透性状态 有效率过压(PUF)的构成
肾小球滤过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白 窗孔70-90nm 表面有带负电荷的糖蛋
非细胞性结构 基质 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2-8 nm多角形网孔 阻碍血浆蛋白滤过的重要屏障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有足突 滤过裂隙膜4-11nm 是滤过膜的最后一道
肾脏的滤过功能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
有效率过压示意图
肾脏的滤过功能
皮质肾单位的 入球小A粗而短,血流阻力小 出球小A细而长,血流阻力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据测定,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 血压平均45mmHg,为主动脉 的40%
肾小球滤过功能
一肾脏的正常功能精品PPT课件

刺
EP0 激
骨髓干细 胞分化
原红细胞,缩短红 细胞成熟时间
促进 骨髓内网织红 细胞释放入血
红细胞生成
Hb合成
13
慢性肾病时
肾组织破 坏严重
EP0生成
贫血
4.1-α羟化酶:
维生素D3
肝细胞微粒体 25-羟化酶
促进小肠 吸收钙磷
25-(OH)2-D3
肾皮质细 胞线粒体 1-α羟化酶
促进对骨 钙 动员
1,25-(OH)2-D3
(一) 肾前性因素:约占70-80%,常发生在休克早期,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是关键.
1.低血容量(失血、失液、烧伤等)
低血容量 性休克
2.心功能衰竭(心梗等、心源性休克)
心输出 量急剧
17
3.血管床容量扩大,有 效循环血量降低:
过敏性休克,败血症 性休克时,血管床容 量扩大,血液淤滞.
4.肝肾综合征:肝硬化,门脉淤血 有效循环血量
能衰竭.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一、概念: 由于双肾在短时间内引起泌尿功 能急剧障碍,导致机体内环境严重 紊乱的病理过程.
16
ARF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性氮质血症、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伴有少尿或无尿
二、病因与分类: 传统分为三类.
续肾缺血,肾小管缺血坏死。 功能性肾衰 器质性肾衰
21
2.急性肾中毒: ①重金属:Pb、Hg、As等。 ②有机毒:四氯化碳、乙二醇、甲醇等。 ③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等。 ④生物毒:蛇毒、蜂毒、蕈毒等。 ⑤放射性造影剂:
直接损害肾小管
急性肾小 管坏死
22
3.肾小管阻塞: 异型输血,疟疾 挤压综合征,创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尿 980
终尿 960
终尿浓缩倍 数
1.1
蛋白质
80
0.3
0
葡萄糖
1
1
0
钠
3.3
3.3
3.5
1.1
钾
0.2
0.2
1.5
7.5
尿素
0.3
0.3
20
60
尿酸
0.02
0.02
0.5
25
肌酐
0.01
0.01
0.4
400
-
4
(一)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
1、机械屏障 2、电学屏障
-
5
1、机械屏障: 由滤过膜中三层结构的孔道大小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液体滤出的动力;
-
10
与肾小球滤过功能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1、肾小球滤过率(GFR)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
概念: 单AB 一一位个个时肾肾单脏间位生内生成成的两的原原肾尿尿量生量 成的原尿量。
C 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125mD 两l/肾m生i成n的, 终1尿8量0L/日,相当于体重的3倍。 E 一个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C 肾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D 滤过膜面积减小E 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
15Βιβλιοθήκη 案例某患者近日来晨起眼睑明显水肿,活动后减轻, 尿量减少,呈洗肉水样。入院检查:尿蛋白 (+++)。医生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若病人询问:为什么肾炎会出现血尿、蛋白尿、 少尿甚至无尿?那么作为护理工作者的你该如何 解释?
提出问题
-
17
前提条件:足够的肾血浆流量 结构基础:滤过膜 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
-
12
1、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1)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BP在80-180mmHg范围内时, cap压相对稳定,GFR基本 不变。
● BP<80mmHg时, cap压下降,GFR↓→少尿 ● BP<40-50mmHg时,GFR=0,无尿。(如大失血、休克) ● BP在短时间内>180mmHg→ cap压↑, GFR↑→多尿(如输 入大量的等渗溶液)
异常应激状况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流量和肾血 浆流量显著减少(血流要供应脑等重要脏器),肾小球 滤过率明显下降。
-
14
3、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在正常情况下较稳定,只有在 病理状态才发生改变而影响尿的成分,归纳如下:
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①肾AC炎肾血小浆时球胶,毛体细渗基血透膜管压血D损压囊伤B内囊压破内E 全液裂身体、动胶脉体负压渗电透压荷↓→机械、电屏障 作用减弱→通透性↑→蛋白尿甚至血尿; ②急某是性外伤肾患小者大球出肾血后炎血→压降血低管到6壁0/40肿mm胀Hg、,尿管量明腔显狭减少窄的原或因阻主要塞→ 滤过A面肾小积球↓毛→细血滤管过压降率低↓B→肾小少囊尿内压甚升至高 无尿
2、滤过滤A分肾过数小分球数滤指过下率列/哪肾一血项浆的流比量值
B 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
概念:肾C 肾小血球流量滤/肾过血浆率流与量 每分钟肾血浆流量之比。 D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 1E 肾25血/流6量6/心0输×出1量00%=19% (肾血浆流量为660ml/min)
-
11
(三)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尿液如何生成? 2、尿液中含有哪些正常成分?
-
16
尿蛋白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为0.2—1.0g/24H ++ 、尿蛋白为1.0~2.0g/24H + ++ 、尿蛋白2.0—4.0g/24H ++++;尿蛋白>4.0g/24H 即:1L尿液里含有蛋白质1.0~2.0g
阴性或中性的情况:尿蛋白<0.1g/24H:-; 尿蛋白为0.1—0.2g/24H:±。
作用: 机械屏障对物质大小起选择性通透。
分子量≥70000,有效半径≥3.6nm大分子物质完全不能滤过; 分子量<6000,有效半径<1.8nm小分子物质完全可以滤过。
-
6
滤过膜的组成
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
肾小囊
基膜 上皮细胞 (足突)
(1)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 * 上面有许多直径50-100nm的窗孔,可防血细
-
7
-
8
2、电学屏障:
作用:对带不同电荷的物质进行选择性通透。 主要限制刚能通过滤过膜孔道的带负电荷的大分 子物质滤过。如分子量为69000,有效半径为 3.5nm的血浆蛋白.
-
9
(二)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 压+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胞通过。
(2)中间层是非细胞的基膜层:是滤过膜的主要屏障 * 基膜层是由水合凝胶构成的微纤维网结构,有
许多4-8nm的多角形网孔,可决定通过基膜的 分子大小,大分子的蛋白质很难通过基膜。
(3)外层是肾小囊的上皮细胞: * 上皮细胞具有足突,足突间有小的裂隙,裂隙上有滤过裂隙膜,
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
●(2高)血血压浆病胶晚渗期压,:入球小动脉硬化、狭窄→ cap压下降,GFR↓
因疾病或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时,血浆蛋白浓度↓,GFR ↑ 。
(3) 肾小囊内压:
当肾小管梗阻时出现显著增加,如结石、肿瘤压迫等 →输尿管 阻塞 →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GFR↓
-
13
2、肾血浆流量 —— 对滤过率有很大影响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的概念:
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水分和小 分子溶质透过肾小球滤过膜而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肾小球 滤液(即原尿)的过程。
原尿就是血浆的超滤液
-
1
微穿刺实验证明,原尿就是血浆的超滤液。
原尿
血浆
超滤液
-
2
-
3
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比较(g/L)
成份 水
血浆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