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初级)教案1-2
课程思政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初级)教案3-4
![课程思政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初级)教案3-4](https://img.taocdn.com/s3/m/7e966f1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5.png)
课程思政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初级)教案3-4大学体育实践课教案:篮球(初级)课程名称:篮球(初级)开课学院:体育学院开课专业:全校非体育专业学时数:32(理论4+实践28)授课教师:20-20学年第学期课程授课计划表:周次星期节次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备注1-2 星期一 1-2 2 理论:篮球运动概述;篮球(初级)课程及教学常规要求;研究移动技术: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向跑、侧身跑、急停、滑步、转身。
实践复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
3-4 星期二 1-2 2 研究接球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研究原地高、低运球。
实践可安排专门锻炼内容。
5-6 星期三1-2 2 研究原地双手头上传球和双手击地传球;研究行进间高、低运球;研究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实践能锻炼心肺功能。
7-8 星期四 1-2 2 复原地传接球;研究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研究跳起投篮。
实践篮球运动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讲授。
9-10 星期五 1-2 2 研究行进间双手低手和双手胸前传接球;复原地及行进间运球;复跳起投篮。
实践11-12 星期一 1-2 2 复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研究转身运球;研究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实践13-14 星期二 1-2 2 理论:简介高等学校体育概述,学生体质健康;复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原地(跳起)投篮练。
实践15-16 星期三1-2 2 原地控制性运球和行进间快速运球练;行进间传接球接三步投篮练;原地(跳起)投篮练。
实践17-18 星期四1-2 2 原地控制性运球和行进间变速运球练;复行进间传接球接三步投篮练;研究运球急停跳投。
实践19-20 星期五 1-2 2 行进间快速、变速运球低手投篮练;研究接传球原地(跳起)投篮;教学比赛。
实践21-22 星期一 1-2 2 行进间快速、变速运球低手投篮练;运球急停跳投和接传球原地(跳起)投篮练;教学比赛。
实践23-24 星期二 1-2 2 行进间快速运球低手投篮练;原地(跳起)投篮练;教学比赛。
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案
![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080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b.png)
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动作。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 热身运动2. 基本技术训练- 运球:行进间运球、原地运球- 传球:胸前传球、肩上传球- 投篮:原地投篮、行进间投篮3. 团队配合训练4. 游戏活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运动(10分钟)1. 韵律操: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全身活动,提高肌肉温度。
2. 拉伸运动:重点拉伸腿部、腰部、肩部等运动部位,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技术训练(30分钟)1. 运球:讲解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传球:讲解胸前传球和肩上传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投篮:讲解原地投篮和行进间投篮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团队配合训练(20分钟)1. 传切配合:讲解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进攻与防守:讲解进攻与防守的基本原则,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教师巡回指导。
四、游戏活动(10分钟)1. 投篮比赛: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投篮比赛,提高投篮技巧。
2. 运球接力:学生分成两队进行运球接力比赛,提高运球能力。
第二课时一、热身运动(10分钟)1. 韵律操: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全身活动,提高肌肉温度。
2. 拉伸运动:重点拉伸腿部、腰部、肩部等运动部位,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技术训练(30分钟)1. 运球:讲解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传球:讲解胸前传球和肩上传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投篮:讲解原地投篮和行进间投篮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团队配合训练(20分钟)1. 传切配合:讲解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进攻与防守:讲解进攻与防守的基本原则,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教师巡回指导。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b9c84b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1.png)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教案标题:篮球教案思政部分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篮球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通过篮球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1. 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球队合作与沟通;2. 集体荣誉感的培养;3. 篮球技术的学习和运用;4. 思政教育的融入。
教学准备:1. 篮球场地和篮球设备;2. 球队分组;3. 篮球教学资料和视频资源;4. 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2. 提问学生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二、篮球技术学习(15分钟)1. 分组进行基本的传球、运球和投篮练习;2.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帮助和配合,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思政教育融入(15分钟)1.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对个人的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篮球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四、篮球比赛(20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提醒他们在比赛中发扬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精神;2.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篮球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篮球教学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篮球比赛,锻炼他们的篮球技术和团队合作能力;2. 组织学生参观篮球比赛或邀请篮球运动员来校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篮球热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 结合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评价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领悟。
大学体育课教案思政内容
![大学体育课教案思政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53c455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d.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掌握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体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自信的意志品质,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4. 思政目标:通过篮球运动,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3. 篮球运动中的团队精神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篮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篮球运动中,你认为哪些因素对比赛结果影响最大?2. 知识传授(1)讲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投篮、运球、防守等。
(2)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能练习,如投篮、运球、传球等。
3. 团队协作训练(1)分组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分析比赛中的团队协作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思政教育(1)讲解集体主义观念在篮球运动中的体现,如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集体主义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集体主义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4.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3.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篮球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c0ba9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0.png)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教案标题:篮球教案思政部分教学目标:1. 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的自律、坚持不懈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以及体育精神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教学重点:1. 传授篮球基本技能和战术知识。
2. 引导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学准备:1. 篮球场地和设备。
2. 篮球教学材料和视频资源。
3. 学生的体育服装和鞋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篮球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讨论体育运动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
- 分析篮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作用。
3. 技能训练(30分钟)- 分组进行基本篮球技能的训练,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 引导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4. 战术讲解(10分钟)- 介绍篮球的基本战术,如进攻策略和防守技巧。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比赛中运用战术优势。
5. 比赛实践(30分钟)- 分组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和战术。
-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6. 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篮球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 强调篮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自律和坚持不懈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篮球队或校际比赛,进一步提升篮球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组织篮球比赛观摩活动,让学生学习和借鉴其他队伍的战术和技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技能训练和比赛实践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2. 设计篮球知识和技能的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师生互动:1. 在技能训练和比赛实践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指导,纠正他们的动作和战术运用。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协助和鼓励,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思政部分:通过篮球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篮球运动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有何影响?2. 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如何体现?3. 如何在比赛中遵守规则和尊重对手?4. 篮球运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不懈品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个人反思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
大学体育篮球思政教案设计
![大学体育篮球思政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a1dbd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f.png)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本科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能,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提高篮球运动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 思政目标:通过篮球运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2. 篮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3. 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对个人成长、团队协作以及国家体育事业的意义。
二、基本技术教学1. 运球:讲解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2. 传球:讲解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3. 投篮:讲解投篮的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4. 防守:讲解防守的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三、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技术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篮球运动对个人成长、团队协作以及国家体育事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篮球运动中的精神品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教学1. 讲解篮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练习。
三、篮球比赛1. 学生分组,进行篮球比赛。
2. 教师担任裁判,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合作、拼搏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合作、拼搏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的体现。
3.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感悟。
大学体育篮球思政教案
![大学体育篮球思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6d571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5.png)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授课对象:非体育专业本科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思政目标:通过篮球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信意识和体育道德。
教学内容:一、篮球基本技术1. 原地运球2. 行进间运球3. 投篮二、篮球基本战术1. 进攻战术2. 防守战术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篮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的意义,引出思政教育主题。
二、篮球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示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和投篮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三、篮球基本战术教学1. 教师讲解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分组进行战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战术运用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思政教育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关系。
2. 通过讲述我国篮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辉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关系。
4. 强调团队合作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与诚信意识的关系。
6.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篮球运动的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在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方面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思政教育环节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篮球运动,成功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大学体育课教案思政内容
![大学体育课教案思政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8345c6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b.png)
教案名称:大学体育课——篮球教学融入思政教育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材:《大学体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传球、接球、投篮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抗压能力。
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巧教学。
2. 篮球比赛规则讲解。
3. 团队合作训练。
4. 思政教育融入篮球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2. 引导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情况和重要性。
二、基本技巧教学(15分钟)1. 传球技巧: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2. 接球技巧: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投篮技巧: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三、团队合作训练(20分钟)1. 分成两个小组,进行篮球对抗比赛。
2. 教师指导,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思政教育融入篮球教学(10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运动中的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团结互助等道德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篮球运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如何克服。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篮球运动中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巧的情况。
2. 学生进行篮球对抗比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篮球比赛规则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包括犯规、得分等。
2. 学生了解比赛规则,规范比赛行为。
三、团队合作训练(20分钟)1. 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篮球对抗比赛。
2. 教师指导,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思政教育融入篮球教学(10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运动中的拼搏精神、团队合作等道德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感悟和成长。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篮球运动对个人品质和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篮球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案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20ec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d.png)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战术和规则,提高运动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自信的良好意志品质。
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2. 篮球战术:快攻、阵地进攻、防守等。
3. 篮球规则:犯规、违例、比赛时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播放篮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篮球吗?为什么?3. 引出本节课主题: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以篮球为例。
二、篮球基本技术教学1. 讲解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三、篮球战术教学1. 讲解快攻、阵地进攻、防守等战术。
2. 组织学生进行战术演练,教师指导。
3. 学生展示演练成果,教师点评。
四、篮球规则教学1. 讲解犯规、违例、比赛时间等规则。
2. 进行规则知识竞赛,巩固学生所学。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五、思政教育环节1. 讲述篮球运动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 通过篮球比赛,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总结与反馈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篮球运动的意义。
2.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篮球运动,锻炼身体。
3.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战术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学生在思政教育环节的感悟和体会。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篮球》课程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篮球》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76022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5.png)
一、课程简介《篮球》属于大学体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的范畴,是面向全校学生自主选择的体育必修课。
篮球运动因其内在的集体性、对抗性、综合性等规律,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每学期,我校选修篮球课程的学生人数位居首位。
篮球运动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探究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精神等。
教师采用不同的融合方式和教学方法开展篮球课程思政,将充分发挥篮球课程的育人功能,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案例名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教学及运用——超越自我,团结协作(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概念。
2.使学生正确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的方法及在篮球项目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课内外练习、比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篮球技术、战术的能力。
2.通过篮球课程,使学生喜欢体育运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三)课程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和超越自我的优良品质。
2.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
3.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四)融入方式本次课结合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情感丰富、好奇心强等特点以及篮球运动的集体性、对抗性等特征。
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同伴协助等方式进行,从而培养了学生超越自我、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
(如图1)图1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教学及运用流程图(五)教学流程1.“双手拍球”游戏——规则意识、竞争意识。
教师讲解“双手拍球”的游戏规则、要求等,然后示范,最后进行双手拍球游戏。
2.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分组学习——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勇于担当。
课前,向学生推送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微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思考,增强学生对学习动作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
通过小组长负责制,实行分组学习,大家相互交流、积极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3.教师讲解示范——工匠精神,榜样示范。
根据各小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统一解答,教师示范;教师介绍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定义(传球、接球)作用及运用时机,并与击地传球、单手肩上传球进行对比示范,介绍大家比较熟悉的篮球明星在比赛中的实际运用;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及要领。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学体育—篮球》课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学体育—篮球》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75123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b.png)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面向全校各学院不同专业本科生大学体育公共必修课,根据学校安排开设在第二、三、四学期。
大学体育—篮球课程是以大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教学内容包括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基本知识以及基础技战术运用等方面,结合党的发展历程与先辈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面对挫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具备团队协作意识等。
课程特色是充分采用“体育+德育”的教学模式,使篮球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与思政的有机结合篮球课程是学生喜爱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新课伊始通常会从篮球的起源发展开始引入,为后续的基础知识、运动规则以及技战术学习奠定基础。
首先,在讲述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史时,主要以篮球运动进入我国并逐步发展的经历为主,结合实际案例与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将国际、社会形势与体育先辈的奉献事迹串联起来,实现体育精神与思政内容的有机结合。
其次,大学体育课程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意在通过学习篮球基础技术锻炼身体协调性,提升身体素质,培养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意识。
但因实践课程以实训教学内容为主,在实训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存在一定难度。
可以设计多人间传球练习或小组比赛等环节,通过学生间的配合与协作程度进行体育精神与思想政治理念的传播。
另外,实训中必然存在单人技术练习的部分,针对该部分技术练习会因学生自身水平不同而存在练习时间与练习效果的差异性。
当学生请教老师时,也可以对个人进行练习指导与教育。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要学生明白当身体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肌肉记忆,自己坚持努力就会看到希望,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为理想不断拼搏。
大学生体育课程思政教案
![大学生体育课程思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a426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4.png)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动作,提高篮球运动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组织协调能力。
3. 思想道德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热爱。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篮球运动有什么了解?为什么喜欢篮球?二、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讲解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团队合作训练1. 教师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2. 学生进行分组,进行简单的篮球比赛,如3人制篮球赛。
3.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团队合作不佳的队伍进行指导。
四、思政教育1. 教师结合篮球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爱国情怀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篮球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感悟。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篮球运动员或教练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2. 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
3. 开展篮球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
课程思政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初级)教案
![课程思政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初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a2391acc22bcd126ff0cd8.png)
大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课程名称:篮球(初级)开课学院:体育学院开课专业:全校非体育专业学时数: 32(理论4+实践28)授课教师:20 -20 学年第学期课程授课计划表教学内容1.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与作用、篮球基本技术;2.介绍篮球(初级)课程及教学常规要求;3.学习移动技术: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向跑、侧身跑、急停、滑步、转身。
课次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与作用、基本技术涵盖;知晓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记住教学常规要求;理解篮球移动技术动作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学练,80%的学生基本掌握移动技术,20%的学生初步掌握。
身体目标:通过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练习,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思政目标1.提出课堂礼仪要求,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
2.灌输运动前动态热身、运动后静态牵拉的运动理念,培养学生科学锻炼习惯,防止运动损伤。
3.强化学生体能,培养运动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重点难点重点: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基本技术涵盖;篮球各移动技术动作方法难点:移动各动作学练中,对身体重心和平衡的控制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组织时间开始部分5’一.集合整队二.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三.点名考勤四.宣布本课内容与教学要求五.安排见习生教师:鸣哨集合、口令整队;宣布上课、师生问好;点名考勤;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安排见习生。
学生:整队快静齐;师生问好;点名答到;认真听讲。
要求:精神饱满。
组织:横队密集队形5※准备部分※30’一.慢跑热身绕大场地慢跑4圈二.徒手操(关节活动与拉伸)1.头颈运动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5.弓步压腿6.侧压腿7.膝绕环 8.踝腕绕环三.专项身体素质练习1.前踢腿跑20M×1组2.后踢腿跑20M×1组3.内摆腿跑20M×1组4.外摆腿跑20M×1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30秒)5.高抬腿跑20M×2组6.加速跑20M×2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60秒)7.后退跑20M×1组教师:提出纪律要求;口令指挥;跟跑;语言提示呼吸节奏;观察与指导学生:听口令指挥;保持队形;保持安静;调整呼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口令指挥(4×8拍);镜面示范领做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口令跟做;充分拉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提出练习要求;组织练习;口令指挥;观察指导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讲练习要求;听口令完成练习;观察或提问,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组织:两路纵队绕场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纵队往返(20米)注:做练习20米,两侧返回途中放松调整6618※思政点※内容:培养“动前热身”的科学锻炼习惯;强化学生体能及运动健康意识实施:通过讲授“动前热身”的作用来灌输理念;通过学练体验来增强实际感受;通过要求课余运动前热身来培养习惯。
《篮球》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篮球》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585b4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9.png)
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描述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要点。
能力目标:80%的同学在练习、比赛中能够正确运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素质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勤奋刻苦、团结合作,热爱体育的精神。
二、课程思政融入知识点教学重点:投篮时的手型、手指拨球及出手角度。
教学难点:肘关节外展和全身由下到上的协调发力。
三、课程思政融入方式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体育教学效果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体育教学的每一个构思和步骤,将直接影响学生成长。
一个对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身上的体现,不仅是外在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线条的流畅,骨骼的完善发育,内脏器官的健全,而且也包括整体的匀称、协调发展,并且是按照生长发育的先后有序而全面地发展。
学校也应该致力于拓展体育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理论课教学;拓展一些有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课程思政元素协调发展、热爱体育、健康第一、强健体魄、以人为本、团结合作、集体观、阳光体育、合作创新、提升素质、满足兴趣、勤奋刻苦五、教学引入(一)准备部分:引起注意阶段:(1)课堂常规,包括正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等,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2)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激发兴趣阶段:(1)热身阶段绕篮球场慢跑2圈,途中做一些基本步法。
(2)基本部分:1.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以右手为例,右手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指根以上的部位持球,大拇指与小拇指控制球体,左手扶球的左侧,肘关节自然下垂,置球于右肩前上方。
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上。
投篮时,下肢蹬地发力,右臂向前上方伸直,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
球出手时,身体随投篮动作向上伸展,脚跟微提起。
(三)结束部分:恢复调整阶段(1)边做好放松练习,边总结本课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案例】《大学体育-篮球》教学案例
![【课程思政案例】《大学体育-篮球》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1c1fb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d.png)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篮球·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教学对象:本科 1、2 年级· 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一)教学设计:篮球课程是面向我校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篮球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的教学和锻炼为主要方式,以掌握“运动技能+篮球技能”增进体质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基础课。
篮球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授“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要求,立足于“大体育课程观”视角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
将“体能训练课”和“篮球专项课”统一为课程主体,课内学练和课外锻炼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课程结构。
面向不同兴趣、水平、需求的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
采用体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运动技能学练、篮球技战术教学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结合,将课程思政融入于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新体育教学模式,开展篮球课程思政教学。
教学团队通过“课内教学+课外锻炼”的方式,将引导学生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优秀中华体育精神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对优秀中华体育精神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将不懈奋斗和努力向上的精神作为共识和追求,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大力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其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科学、合理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发扬优秀中华体育精神”主题教学。
(二)案例教学目标1. 通过线上学习“准备活动、放松活动、体育锻炼与营养”等体育理论,线下参与课内实践练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为日常开展体育锻炼奠定理论基础。
2. 通过对行进间投篮技术的实践学习、交叉步、同侧步突破技术的观摩学习,以及参加课内团队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普及篮球规则,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团结协作和公平竞争”的优秀中华体育精神。
《篮球》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篮球》课程思政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54f7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4.png)
《篮球》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篮球的起源和发展,掌握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篮球运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篮球运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课堂导入:教师介绍篮球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篮球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基础理论讲解:教师讲解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包括传球、运球、投篮、防守等。
3.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际操作,熟悉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4. 分组练习:学生按照自愿原则,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精彩瞬间和战术运用。
2. 示范教学:教师亲自示范篮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和技巧。
3. 互动教学: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 比赛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提高竞技水平。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内容包括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等方面。
2. 反思与改进:教师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五、思政教育渗透点1. 团队协作精神:篮球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运动,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
2. 竞争意识:篮球运动中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培养竞争意识,学会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
3.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篮球运动是一项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运动,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大学体育篮球选项教案
![大学体育篮球选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6251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2.png)
课时安排:共8课时,每周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3. 身体素质目标:通过篮球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精神,树立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
2. 团队配合与战术运用。
教学难点:1. 篮球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2. 战术运用中的时机把握和团队协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5分钟)1. 带领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运动。
2. 教授篮球基本热身动作。
二、篮球基本技术教学(45分钟)1. 运球技术教学:讲解运球的基本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2. 传球技术教学:讲解传球的基本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三、实战演练(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运球和传球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5分钟)1. 复习运球和传球技术动作。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二、投篮技术教学(45分钟)1. 投篮技术教学:讲解投篮的基本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2. 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战演练(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投篮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第三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5分钟)1. 复习投篮技术动作。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二、防守技术教学(45分钟)1. 防守技术教学:讲解防守的基本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2. 学生进行防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战演练(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防守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第四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5分钟)1. 复习防守技术动作。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二、篮球战术教学(45分钟)1. 篮球战术教学:讲解基本战术配合,如快攻、阵地进攻、防守等。
体育思政教案模板范文大学
![体育思政教案模板范文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ac446e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5.png)
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技巧和方法,掌握篮球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室内篮球场教学工具:篮球、篮球架、计时器、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
二、基本技能教学1. 篮球基本姿势:教师示范并讲解正确的投篮姿势、运球姿势、防守姿势等,学生跟学练习。
2. 投篮技巧:教师讲解投篮的技巧,如投篮角度、力度、节奏等,学生分组练习投篮。
3. 运球技巧:教师讲解运球的基本技巧,如运球步伐、运球方向、运球节奏等,学生分组练习运球。
三、团队协作训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团队配合练习,如传球、接球、防守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对抗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篮球运动的重要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投篮、运球等基本技能。
2. 学生在班级内组织一次小型篮球比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对篮球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训练中的表现。
4.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师要注重团队协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
体育思政教案模板范文大学
![体育思政教案模板范文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3caa897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a.png)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规则、技巧和战术,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与发展。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3. 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基本技巧、战术运用和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篮球运动的战术理解和实践运用。
教学内容:1. 篮球运动概述2. 篮球基本技巧与战术3. 篮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4. 篮球运动中的思政教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历史与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为正式训练做好准备。
二、篮球基本技巧与战术教学1. 教师讲解篮球基本技巧,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教师讲解篮球战术,如快攻、防守、阵地进攻等。
4. 学生分组进行战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思政教育1. 教师结合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协作、公平竞争、坚韧不拔等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体会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篮球基本技巧、战术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二、篮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教学1. 教师讲解篮球比赛规则,如犯规、违例、得分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担任裁判,强调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三、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分享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基本技巧、战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授课计划表教学内容1.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与作用、篮球基本技术;2.介绍篮球(初级)课程及教学常规要求;3.学习移动技术: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向跑、侧身跑、急停、滑步、转身。
课次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与作用、基本技术涵盖;知晓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记住教学常规要求;理解篮球移动技术动作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学练,80%的学生基本掌握移动技术,20%的学生初步掌握。
身体目标:通过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练习,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思政目标1.提出课堂礼仪要求,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
2.灌输运动前动态热身、运动后静态牵拉的运动理念,培养学生科学锻炼习惯,防止运动损伤。
3.强化学生体能,培养运动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重点难点重点: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基本技术涵盖;篮球各移动技术动作方法难点:移动各动作学练中,对身体重心和平衡的控制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组织时间开始部分5’一.集合整队二.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三.点名考勤四.宣布本课内容与教学要求五.安排见习生教师:鸣哨集合、口令整队;宣布上课、师生问好;点名考勤;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安排见习生。
学生:整队快静齐;师生问好;点名答到;认真听讲。
要求:精神饱满。
组织:横队密集队形5※准备部分※30’一.慢跑热身绕大场地慢跑4圈二.徒手操(关节活动与拉伸)1.头颈运动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5.弓步压腿6.侧压腿7.膝绕环 8.踝腕绕环三.专项身体素质练习1.前踢腿跑20M×1组2.后踢腿跑20M×1组3.内摆腿跑20M×1组4.外摆腿跑20M×1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30秒)5.高抬腿跑20M×2组6.加速跑20M×2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60秒)7.后退跑20M×1组教师:提出纪律要求;口令指挥;跟跑;语言提示呼吸节奏;观察与指导学生:听口令指挥;保持队形;保持安静;调整呼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口令指挥(4×8拍);镜面示范领做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口令跟做;充分拉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提出练习要求;组织练习;口令指挥;观察指导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讲练习要求;听口令完成练习;观察或提问,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组织:两路纵队绕场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纵队往返(20米)注:做练习20米,两侧返回途中放松调整6618※思政点※内容:培养“动前热身”的科学锻炼习惯;强化学生体能及运动健康意识实施:通过讲授“动前热身”的作用来灌输理念;通过学练体验来增强实际感受;通过要求课余运动前热身来培养习惯。
通过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来强化学生体能,并在过程中灌输运动健康理念。
部分间基本部分45’一、篮球运动概述(理论)第一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第三节篮球的基本技术简介二、介绍篮球(初级)课程及教学常规要求;1.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教学内容:篮球基本技术(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等);身体素质练习考核要求:平时(10%)、体能(30%)和专项技能(60%)2.教学常规要求※服装(鞋)、课堂礼仪、考勤与请假、借还器材等三、移动技术1.基本站立姿势动作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位于两脚之间,两臂自然弯屈于体侧,两眼注视全场。
2.起动动作方法:从基本站立姿势开始,向前起动时以后脚、向侧起动时以异侧脚的前脚掌短促有力地蹬地,同时上体迅速前倾或侧转,向跑的方向移动重心,手臂快速摆动,充分利用蹬地的反作用力,迅速向跑的方向迈出。
3.变向跑动作方法:顺步变向跑时,左脚落地制动,屈膝降低身体重心,用前脚掌内侧蹬地,同时扭腰转胯,右脚迅速向右跨步加速。
交叉步变向跑时,左脚落地制动,腰胯向右转动,同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向右跨步,继续加速跑动前进。
4.侧身跑动作方法:向前跑时,脚尖对着跑动方向,头和上体转向球的方向教师:讲授;示范;提问;安排讨论学生:认真听讲;师生互动教师:讲解;提出要求;组织课堂礼仪实践练习学生:全面了解课程学习内容与考核要求;牢记常规要求;课堂礼仪实践※思政点※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实施:通过规定上下课礼仪规范,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带领学生模仿练习;纠错学生:观察与理解动作;模仿练习;改进动作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带领学生模仿练习;组织学生听口令练习;纠错学生:观察与理解动作;模仿练习;改进动作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带领学生模仿练习;组织学生集体练习;指导纠错学生:观察与理解动作;模仿练习;在组织下练习;改进动作;讨论与交流教师与学生活动同上一内容组织:横队密集队形组织:横队密集队形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同上一内容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同上一内容151020部分间基本部分45’5.急停①跨步急停动作方法:跑动中向前跨出一步,脚跟先着地滚动到全脚掌撑地,同时屈膝降重心缓冲,后脚跟上落地形成基本站姿。
②跳步急停动作方法:跑动中用单脚起跳,然后两脚同时落地,前脚掌用力蹬地,两膝迅速弯曲,重心下降。
6.滑步①侧滑步动作方法:滑步前,两脚左右开立,膝弯曲,上体稍前倾,手臂向两侧张开。
向左滑步时,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一步,落地的同时,右脚迅速随同滑行,然后依次重复上述动作,眼要注视对手;向右滑步时,动作相反。
②.前滑步动作方法:由前后站立姿势开始,向前滑步时,后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前脚向前跨步,着地后,后脚紧随着向前滑动,保持前后开立姿势。
③.后滑步动作方法:与侧滑步相同,只是向侧后方向移动。
7.转身动作方法:以一脚做中枢脚碾地旋转,另一脚蹬地向前或向后跨出改变身体方向。
教师:1.示范讲解动作方法;2.带领学生模仿练习;3.组织学生集体练习;4.口令指挥;5.观察指导;6.小结学生:1.观察与理解动作;2.模仿练习;3.听口令练习注意:急停重点在于控制身体重心平稳,有利于衔接下一个动作。
教师:1.示范讲解动作方法;2.带领学生模仿练习;3.组织学生集体练习;4.口令指挥;5.观察指导;6.小结学生:1.观察与理解动作;2.模仿练习;3.听口令练习注意:滑步重点在于蹬、跨、滑结合,重心平稳。
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带领学生模仿练习;组织学生听口令练习;纠错学生:观察与理解动作;模仿练习;改进动作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横队体操队形部分间结束部分10’一、牵拉放松操1.腰背部拉伸(30"×1组)2.腹股沟拉伸(30"×左右各1组)3.四头肌拉伸(30"×左右各1组)4.小腿肚拉伸(30"×左右各1组)5.跟腱拉伸(30"×左右各1组)二、小结并宣布下课1.总结本课学练情况2.布置课后锻炼作业3.师生道别4.收还器材作用:缓解肌肉疲劳,防止运动损伤要求:趁热拉伸,左右对称;强度适中,止于无痛;平稳呼吸,勿做转身。
教师:1.讲解牵拉放松的作用,灌输“动后牵拉放松”的理念2.边讲解动作方法,边示范领做3.动作过程中,语言提示学生平稳呼吸和动作强度适中。
4.观察学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1.了解牵拉放松的作用,树立“动后牵拉放松”意识2.观察老师示范动作,按动作方法与要求跟做3.动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平稳呼吸※思政点※内容:培养“动后牵拉放松”的科学锻炼习惯实施:通过讲授“动后牵拉放松”的作用来灌输理念;通过学练体验来增强实际感受;通过要求课余运动后牵拉放松来培养习惯教师:整队;总结讲评;布置作业;宣布下课;师生道别学生:整队快静齐;听讲;师生道别组织:横队体操队形(教师居中,两侧向内):组织:横队密集队形64场地器材篮球场2块,篮球20个平均心率115-130次/分钟练习密度35%-4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复习移动技术;2.学习接球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3.学习原地高、低运球。
课次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加强学生对移动技术动作方法的理解;全面学习接球动作方法、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方法和原地高、低运球动作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复习,70%的学生熟练掌握移动技术,30%的学生基本掌握;通过学习,80%的学生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和原地高、低运球技术,20%的学生初步掌握。
身体目标:通过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练习,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思政目标1.强化学生体能及运动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
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协作学练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方法;原地高、低运球动作方法难点:传接球时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运球时手对球的控制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组织时间开始部分5’一.集合整队二.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三.点名考勤四.宣布本课内容与教学要求五.安排见习生教师:鸣哨集合、口令整队;宣布上课、师生问好;点名考勤;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安排见习生。
学生:整队快静齐;师生问好;点名答到;认真听讲。
要求:精神饱满。
组织:横队密集队形5准备部分30’一.慢跑热身绕大场地慢跑4圈二.徒手操(关节活动与拉伸)1.头颈运动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5.弓步压腿6.侧压腿7.膝绕环 8.踝腕绕环三.专项身体素质练习※1.前踢腿跑20M×1组2.后踢腿跑20M×1组3.内摆腿跑20M×1组4.外摆腿跑20M×1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30秒)5.高抬腿跑20M×2组6.加速跑20M×2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60秒)7.后退跑20M×1组教师:提出纪律要求;口令指挥;跟跑;语言提示呼吸节奏;观察与指导学生:听口令指挥;保持队形;保持安静;调整呼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口令指挥(4×8拍);镜面示范领做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口令跟做;充分拉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提出练习要求;组织练习;口令指挥;观察指导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讲练习要求;听口令完成练习;观察或提问,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组织:两路纵队绕场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纵队往返(20米)注:做练习20米,两侧返回途中放松调整6618※思政点※内容:强化学生体能及运动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实施:通过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的学练,切实强化学生的体能,并在学练过程中灌输运动健康理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部分间基本部分45’一、复习移动技术1.基本站立姿势起动2.变向跑3.侧身跑(左、右)4.急停(跨步急停、跳步急停)5.滑步(侧向滑步、前滑步、后滑步)6.转身(前转身、后转身)二、熟悉球性练习1.持球动作动作方法:身体成基本姿势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