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_经验_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_陈丙莹
寂寞灵魂的深沉思考——解析卞之琳早期诗歌的思想与情怀
寂寞灵魂的深沉思考——解析卞之琳早期诗歌的思想与情怀张艳【摘要】卞之琳早期的诗歌作品从现实的观察和体验出发刻画众生世态,抒怀寂寞的情绪心理,始终将思考融入其中,以冷静深沉的笔法关切社会人生,感悟生命.诗中"思想"与"情怀"兼具,从普通的生活、平凡的人物着眼,既有诗人切实的人生感受又饱含冷静睿智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Bian Zhilin's early poetry works described the life and express loneliness from his obser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reality with his thoughts. He focused on social life and comprehended the life meaning through calm and connotative writing. His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dinary life and people, integrating " thought" and " feelings" as well as his own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calm and wise thinking, have unique artistic charm.【期刊名称】《新余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3)003【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卞之琳;现实人生;寂寞;理性思考【作者】张艳【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5卞之琳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早期诗作在注重抒写现代性情绪的同时,也刻画出了现实社会里的现实生活,成为时代、人生的投影。
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
肉体 美 丽 与温 暖 的 “ 验 ” 经 。他 认 为 我 们 从 日常 经 验 的 感 受 与直 接 表 象 中就 能 获 得 实 在 本 体 ; 在在 时 空 里 的 直 接 呈 现 实 就是 经 验 。主 体 与 客 体 同时 发 生 于存 在 , 一方 没有 另 一 方 是
卞 之 琳 前 期 诗 歌 艺 术 特 色 是 在 他 “ 古 ” “ 欧 ” 创 化 、化 的 作 实 践 中形 成 的 。论 及 他 的 “ 欧 ” 就 必 须 注 意 到 他 对 艾 略 化 , 特 的学 习借 鉴 , 其 是 艾 略特 “ 验 ” 学 思 想 对 他 的 影 响 。 尤 经 诗
Vo1 3 N o . 4, .1
21 0 2年 1月
Jn 0 2 a .2 1
艾 略特 “ 经验 " 学 思想 与卞 之 琳 前期 诗 歌创 作 诗
陈 丙 莹
( 州 科 技 学 院 人 文 学 院 ,江 苏 苏 州 2 5 1 ) 苏 10 1
摘 要 : 卞之 琳 前 期诗 歌 艺术 特 色 是 在 他 “ 古” “ 欧 ” 化 、化 的创 作 实践 中形 成 的 。论 及 他 的“ 欧 ” 就 必 须 注 意 到 他 化 , 对 艾 略 特 的学 习借 鉴 , 其 是 艾 略特 “ 验” 学 思 想 对 他 的影 响 。 本 文 重 点 论 述 了艾 略特 “ 尤 经 诗 经验 ” 学 思 想 及 卞 之 诗
不 可 想 象 的 。他 又 把 经 验 划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 接 经 验 ( 一 学 哲 学 的 。他 或 深 或 浅 地 接 触 过 , 研 究 过 桑 塔 亚 那 、 拉 德 雷 、 格 森 、 格 尔 、 德 等 的哲 学 。 布 柏 黑 康 这 些 哲 学 家 的 哲 理 都 有 涉 及 “ 验 ” 内 容 。 一 般 认 为 艾 略 经 的 特 的“ 经验 ” 想 主 要 接 受 了布 拉 德 雷 的 影 响 。艾 略 特 的 导 思 师 HaodJ ahm 就 是 布 拉 德 雷 的 同事 与 信 徒 。艾 略 特 在 rl o ci 11 年 完 成 的博 士 论 文 即 以 《 拉 德 雷 哲 学 中 的 知 识 与 经 96 布
T.S.艾略特对卞之琳的影响
尔 、 尔仑 、 魏 马拉 美 的影 响 , 3 代 后 期 的诗 歌 则 主 他 O年
要 受 到 了 后 期 象 征 主 义 诗 人 瓦 雷 里 、 尔 克 和 艾 略 特 里 的影 响 , 在 其 译 品 集 《 窗 集 》 引 言 中 可 以 得 到 确 这 西 的 证 . 说 :即 使 在 编 纂 这 本 译 文 集 的 当 时 13 他 “ 94年底 对 西 方 文 学 , 人 兴 趣 也 早 从 波 德 莱 尔 、 拉 美 转 移 到 瓦 个 玛 雷 里 和 里 尔 克 的 晚 期 作 品 , 13 从 92年 翻译 魏 尔 仑 和 象 征主义的文章转 到 13 9 4年 译 T S 艾 略 特 论 传 统 的 文 .. 章. 也可 见其 中 的 变 化 。Ⅲ 从 卞 之 琳 的 诗 论 和 诗 作 来 ” 看 , 略 特 的影 响 特 别 显 著 , 曾多 次 论 及 艾 略 特 与 他 艾 他 诗 歌 创 作 的 关 系 , 《 水 微 茫 忆 ( 星 )一 文 中他 说 在 星 水 》 叶公 超 “ 是第 一个 引起 我 对 二 三 十 年 代 艾 略 特 、 期 叶 晚 芝、 左倾 的 奥 顿 等 英 美 现 代 派 诗 风 兴 趣 的” l 。 在 人_ 2 ] 《 虫 纪 历 》 中他 说 “ 初 读 到 二 十 年 代 西 方 ‘ 代 主 雕 序 最 现
露 现 时 的积 极 作 用 。 一 个 时 期 大 有 人 说 英 ( ) 坛 有 美 诗
二 十年 代 是 艾 略 特 称 雄 。 总 之 , 卞 之 琳 的 诗 歌 和 ”] 在 诗 论 之 中 , 略 特 的 影 响 是 不 可 忽 视 的 , 此 , 清 艾 艾 因 廓 略 特 对 卞 之 琳 的 影 响关 系 对 深 入 理 解 卞 之 琳 具 有 重 要
融古化欧自成一家_卞之琳诗艺赏析
由于条件所限, 笔者日常接触最多的 大众媒体形式是广播。 一部半导体携带方 便,信息及时,给我的生活带来许多知识 和乐趣。 可是在听广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播 音员或者主持人的“口误”被我“不幸”听 “中 到。 比如说颇有权威的国家级某电台的 国之声” 是我最喜欢听的节目之一。 前不久 某女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的时候把 “这都 表现, 第一, 就是意境的融化, 即善于将古 典诗词的意境现代化。 这种例子在他的创 《无题 》 作中比比皆是。例如 : “ 我们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 & 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房间 & 以感谢你 必用渗黑纸轻轻的掩下 & 叫字泪不玷污你 写给我的信面。 ” 在这一首诗里, 卞之琳融入了李商隐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摧成墨未浓 ” (李 《无题 》 商隐 第十首 ) 的意境, 把爱情的微 妙和含蓄写得十分逼真和动情。 卞之琳“化古 ”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对 传统诗歌艺术要素的汲取。 他曾把传统诗 词的特质概括为:诗的评议必须极其精 练, 少用连接词, 意象丰满而紧密, 色泽层 迭而浓淡入微,重暗示忘说明,言有尽而 意无穷。 这些要素几乎都渗透到卞诗的艺 “古典派 ” 术风格中去了。他甚至以 自居, 其实就是指这种明净、 严谨、 完美、 凝重的 艺术作风, 他的大部分诗作都带着或多或 少的传统因素。无论是意境上, 还是语词 上、技巧上,他的诗歌讲究工整对偶,如 《断章 》 “绝句 ” 一首 , 被誉为现代 。 总之, 卞之琳的诗歌创作虽然以新诗 的面目出现, 但他的大多数新诗都已在古 典诗词的艺术中淘洗过、浸润过,因而可 !!
“非个人化 ” 地追求 的戏剧抒情效果, 取得 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下面我们来着重分析 《一个闲人 》 一下卞之琳的 : 太阳偏在西南的时候, + 一个手叉在 背后的闲人 + 在街路旁边,深一脚,浅一 脚 + 一步步踩着柔软的沙尘。 + 沙滩上脚印不算太少 + 长的、 短的、 杂 的都有 + 一个人赶了过去又一个 + 他不 管, 尽是低着头, 低着头 + 啊哈, 你看他的手里 + 这两颗小核桃, 多么滑亮 + 轧轧的轧轧的磨着…… + 哎! 磨掉了多少时光。 我们认为, 卞之琳首先设置了一个颇 “太阳偏西 + 一 具戏剧性的情景和场面, 即 个闲人 + 街路边,沙滩上的脚印 + 磨得滑 亮的核桃 ” 。 戏剧讲究的是动作。 只有在这 样特定的情景和场面中, 诗的戏剧化动作 才得以实现。那么, 如何在诗歌中追求戏 剧性的效果呢? 关键在于对叙述时态的处 理。确切地说,就是如何在诗歌中描写 “现在时 ” “戏 动作。 利昂・塞尔利安曾说: 剧现在时是从时间和地点上让事件更接 近读者, 使事件犹如在戏剧中更具直接 ”$ 在这首诗中,现在时的即刻性动作 性。 “手叉在背后 + 深一脚, 浅一脚 + 一步步 如 踩着 + 低着头 ” 等, 充分体现了戏剧化, 即 从主观的态度到客观的态度, 从作者个人 情感的介入到超然的写作态度, 从作者作 为叙述者到作品中人物变成叙述者。 卞之琳还将西方现代小说叙述视点 灵活多变的技巧引进诗歌创作, 在诗歌创 作中运用多种叙事口吻和叙事眼光, 因而 形成一种结构上角度变换、 层次交错的新 颖表达方式。 他曾进一步探索自述与客观 叙述, 独白、 旁白和对话, 自我与角色, 情 与景,人与事与物等错综组织在一起,形 成一种人称视点与情思层次不断转换的 《春城 》 多维结构体式,如《西长安街 》 、 、 《尺八 》 等, 这些诗篇的叙事视点和主体不 是固定的, 其中角色纷呈、 声部交错、 复调 抒唱,显示了一种宏大的艺术气魄,展现 了特殊的戏剧效果。 三、 中国古典诗学 有论者已经指出, 卞之琳的创作历程 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诗歌 (/% 年代末到 #$"0 年前后 ) ,卞之琳诗歌 中的现代主义因素很浓, 这是因为他深受 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此后, 他的诗风 开始向古典和传统回归。 在向古典复归的 同时,卞之琳诗中的现代主义依然存在, 而且与传统结合得更加紧密。 其实无论前 期后期,中国古典诗词、古典主义对卞之 琳的诗歌创作都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 卞之琳在“化古 ”的方面有两个突出 !"
卞之琳诗歌语言艺术课件
人生意义
在卞之琳的诗歌中,人生被赋予了 各种不同的意义。他通过描绘人生 的不同阶段和经历,表达出对人生 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人生价值
在卞之琳的诗歌中,人生价值被赋 予了各种不同的含义。他通过描绘 人生的各种境遇和经历,表达出对 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对爱情的描绘
爱情的痛苦
在卞之琳的诗歌中,爱情常常被 描绘为痛苦的经历。他通过描绘 爱情的痛苦和悲伤,表达出对爱
拟人的运用
在卞之琳的诗歌中,拟人的运用非常独特,如“那朵微笑的花儿”,通过将“花儿”赋予“微笑”这 一人性化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
05
卞之琳诗歌的主题 思想
对人生的思考
人生短暂
卞之琳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 短暂的感慨,他通过描绘自然景 物和人生经历,表达出对生命意
义的思考和追求。
艺术性高
他的诗歌结构严谨,形式多样,艺术性高,这种高艺术性 的特点对现代诗歌产生了影响,启示着现代诗人应该更加 注重诗歌的艺术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卞之琳善于运用语言的旋律,通过语言的 流动和转承,创造出一种优美的旋律,使 诗歌更易于传颂和记忆。
语言的视觉美
总结词 卞之琳的诗歌语言具有强烈的视 觉效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 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丰富的视觉 体验。
视觉冲击力 他的诗歌语言常常能够给读者带 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在 阅读过程中获得深刻的视觉享受 。
结构严谨
他的诗歌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形式多样,这种严 谨的结构使得他的诗歌更 加富有艺术性。
对现代诗歌的影响和启示
语言简练
卞之琳的诗歌语言简练,这种语言风格对现代诗歌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启示着现代诗人应该更加注重语言的简练和 精准。
艾略特的《荒原》与卞之琳的《几个人》
艾略特的《荒原》与卞之琳的《几个人》在中国新诗史上,卞之琳是一位真正有哲学意识的诗人,西方现代意识和“荒原”意识对诗人的诗歌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他的逃避情感而追求智性凝聚的诗,正渗透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现代诗用一种近乎冷峻的笔调,描述了他“小处智慧,大处茫然”的生之迷茫和对现实的哲学思考。
卞之琳说“最初读到二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还好像一见如故,有所写作不无共鸣”。
此话道出了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与西方现代派的心灵感应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卞之琳精通英文,翻译过艾略特的诗文,外加他独特的诗人和个人经历、美学追求,使得他在接受艾略特等英美现代派诗人时显得格外从容和自觉。
评论者谈及卞之琳的诗所受艾略特的影响,多举《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为证,也有人指出,最集中反映了这一影响的是卞之琳《春城》对艾略特《荒原》的技巧之借鉴。
但是实际上,早在卞之琳1932年发表的短诗《几个人》中,其“荒原”影响可窥一斑。
一、精神内核卞之琳说:“自己前期最早阶段写北京街头灰色景物,显然是受波特莱尔与巴黎街头的穷人、老人以及盲人的启发。
而写《荒原》以及其短作的托?斯?艾略特对于我前期中间阶段的写作不无关系”。
艾略特(1888-1965)是公认的英美现代派诗歌帅旗人物。
他的《荒原》(1922)开启了一个漫长的“艾略特时代”,在世界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地区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荒原》发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资本主义的欧洲在经济、政治、乃至人们的精神上都四分五裂,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所以《荒原》的主题被认为是尖刻暴露,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生活的极度荒唐、贫乏、枯涩,“集中反映了大战后广大西方青年对一切理想、幻想全部破灭那种思想境界”。
诗中所写大地荒芜一片,土地龟裂,万物枯竭,实质写的是人的心灵的枯旱,精神的空虚。
“一堆破碎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枯死的树没有遮荫。
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悲惧在一把尘埋”,世界由于缺少水变得干涸枯死,在这荒芜枯竭的景象下,荒原人萎靡不振,虽生犹死。
从文本细读看卞之琳对艾略特诗学的接受
An Analysis of Bian Zhilin’s Acceptance of Eliot’s Po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tailed Reading 作者: 张梓烨[1]
作者机构: [1]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出版物刊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8-43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6期
主题词: 艾略特;卞之琳;客观对应物;非个人化;智性
摘要:新批评作为20世纪英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方法论之一,早在20世纪前半叶就已传入中国.其中,奠基人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非个人化"理论深深影响了探索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代诗人,卞之琳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以新批评的反讽、复义、隐喻、张力等方法细读卞诗,可以考察出其主智的现代派诗歌创作中对艾略特诗学的接受.因此,卞之琳接受艾略特诗学有其必然性;而采用新批评对卞诗进行解读也有其适用性.。
论卞之琳诗歌经验的戏剧性
论卞之琳诗歌经验的戏剧性
钱芳
【期刊名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3)002
【摘要】卞之琳30年代的诗歌创作很好地实践了"诗是经验"说这一反传统的诗歌本质观,在对中外诗歌创作方法借鉴和超越的基础上,构成了对传统诗美有力的抗击与解构;同时诗歌中大量戏剧性因素的渗透与转化,不仅提升了现代诗的思维层次与深度,更为现代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簇新的审美经验与艺术启迪,也使诗人步入了新诗现代化前沿.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钱芳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5
【相关文献】
1.论中国现代新诗中的戏剧性独白r——以卞之琳《酸梅汤》为例 [J], 吴珊
2.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J], 肖曼琼
3.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 [J], 陈丙莹
4.卞之琳诗歌的美学特征——略论知性在卞之琳诗歌中的存在与变形 [J], 王捷
5.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J], 肖曼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卞之琳诗的脉络与潜在趋向
卞之琳,“汉园三诗人”之一,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于1929年入学北京大学,翻译了《传统与个人才能》,以及《魏尔伦》两篇论文。
这两篇论文对卞之琳的诗学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而他创作生涯的前期又恰逢“新月派”的黄金时期,以至于卞之琳前期的诗学理论,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新月派”、“现代派”、“汉园”之间的沟通的桥梁。
而1935年之后的卞之琳,便走上了告别新月诗派的浪漫主义之路,实现了自我诗学的蜕变。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诗歌意象卞之琳诗歌创作的第一阶段,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
在这段期间内,中国的文艺界开始对西方文学进行了大量的介绍、翻译以及评论。
而这段时期的卞之琳,同时在进行对西方文学和西方文艺理论进行翻译研究,随着翻译工作的不断进展,卞之琳对外来地文化观念自然也开始了加工再创作,尤其是以西方作品中的各种意象为主。
以《灯虫》为例:“……多少艘艨艟一起发,白帆蓬拜倒于风涛,英雄们求的金羊毛,终成了海伦的秀发。
赞美吧。
芸芸的醉仙……”这首诗中包括了数个古希腊神话中的知名意象。
如稀世珍宝的金羊毛,在古希腊神话中,许多英雄都为了得到金羊毛而死于非命。
海伦则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女儿,她是世间最漂亮的女人,海伦与往死帕里斯的私奔则引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灯虫》中的另一部分:“小蠓虫在灯下纷坠,不甘淡如水,还要醉,而抛下露,养的青身。
”则引用于波德莱尔的《献给美的颂歌》一诗:“蜉蝣花了眼,朝你这蜡烛飞去,嘶地一声烧着,还说:火炬有福!”。
对两首诗进行品读后,不难发现,两首诗都隐晦地表达了,世人不应过分追逐凡尘中的美丽虚妄。
而在此基础上,卞之琳的诗则更偏向于对世人的劝诫。
诗歌中所引用的金羊毛也在更多的表达遗憾和批判,带有明显的中式教育的色彩。
除了《灯虫》,《白螺壳》也是卞之琳从西方文学中挖掘出的能够引起共鸣的经典意象。
《白螺壳》取材于瓦雷里的《人和螺壳》。
在《人和螺壳》序言中,瓦雷里自诩,人和螺壳的创作对他来说,就像一个过路人在海边捡起了一个鬼斧神工的贝壳,由此引出自己无限的想象。
艾略特——精选推荐
艾略特T·S·艾略特(T. S. Eliot)是诗⼈、评论家、剧作家,现代西⽅开⼀代诗风的先驱。
1888年9⽉26⽇,艾略特⽣于密苏⾥州的圣路易斯城,他家境殷实,且富有⽂化氛围。
祖⽗是华盛顿⼤学的创始⼈之⼀,⽗亲是个殷实的商⼈,母亲亦出⽣于名门望族,曾从事诗歌创作。
七⼋岁时,他进了⼀所地⽅学校。
1898年秋⼜转到史密斯学院,他在这⾥学习了希腊⽂、拉丁⽂、德⽂、英⽂和远古史,并阅读了⼤量的⽂学名著,同时还主编《⽕旁》杂志,毕业时获得了拉丁⽂学奖。
1906年6⽉,他进⼊哈佛⼤学专修哲学,同时还选修了英、法、德及古希腊各国⽂学以及中世纪历史、⽐较⽂学、东⽅哲学与宗教等,他的⽼师中有著名的新⼈⽂主义者欧⽂·⽩璧德和美学家桑塔那那,艾略特受新⼈⽂主义者⽩璧德的反浪漫主义观点影响很深。
这期间,他开始了诗歌创作。
1908年,他阅读了《⽂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书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拉福格的诗歌。
1910年,艾略特去法国巴黎⼤学学习哲学和⽂学,听过柏格森的哲学课,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和马拉美等作家的象征派诗歌。
1911年,艾略特⼜到美国哈佛⼤学学习印度哲学和梵⽂。
1911年⼗⽉,他在哈佛攻读新⿊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哲学。
1914年,他以客座研究员的⾝份去德国。
不久,他⼜前往英国⽜津⼤学撰写博⼠论⽂《经验和知识的⽬的:布拉德雷的哲学》。
1915年开始定居英国伦敦,在⽜津⼤学学习希腊哲学,并在海格特学校教拉丁⽂和法⽂。
1915年,他和埃兹拉·庞德相遇,庞德⼒促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现代诗的主要阵地《诗刊》上发表。
这⼀年他和有些神经质的英国姑娘维芬结了婚。
为了⽣计他只得到⼀家中学任教,年薪仅140英镑。
1917年,他在罗厄茨银⾏找到了⼯作,不久⼜在《利⼰主义者》杂志做编辑,1919年,他的第⼀部⽂学评论集《圣林》出版。
1921年,由于精神原因艾略待到瑞⼠疗养。
在疗养院⾥,他完成了《荒原》。
艾略特的诗学研究综述
艾略特的诗学研究综述作者:欧造杰来源:《学理论·下》2012年第03期摘要:托马斯·艾略特是西方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批评家,他的诗学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八十余年,对中国特别是新时期的诗歌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这些艾略特诗学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同时指出其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艾略特;诗学研究;现代批评中图分类号:I2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071-02托马斯·艾略特(T.S.Eliot1888-1965)是英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欧美现代最著名的批评家之一。
他以《荒原》、《四个四重奏》为代表的一系列诗篇开创了西方后期象征主义的一代诗风,并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批评家,艾略特发表了许多有关文学批评和社会文化批评的著述,如关于文学方面的《艾略特论文选集》、《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论诗和诗人》等。
在诗学理论方面,艾略特的“传统观”、“非个性化”、“客观对应物”、“诗歌的艺术视角”、“对其他诗人的评论与鉴赏”等理论主张都成为西方后期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对新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艾略特的诗学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已经有八十多年的时间,对中国特别是新时期的诗歌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这些艾略特诗学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同时总结出一些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一、艾略特诗学研究的几个阶段首先,在中国自从20世纪30年代艾略特的诗歌与诗学被传入以来,已经经历了80年的时间,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和研究阶段,其中研究者对艾略特的态度也经历了不同的波折和转变。
这些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艾略特诗学研究。
艾略特在20世纪20年代被译介到中国之时,正是我国刚经历了“五四”文化转型时期,中国新文学刚获得发展。
艾略特对中国新文学特别是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20世纪40年代,诗人穆旦、辛笛、袁可嘉等又成为艾略特的追随者。
小处敏感 大处茫然----论卞之琳早期的诗歌创作
小处敏感大处茫然----论卞之琳早期的诗歌创作[内容提要]: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为新诗发展作出重要建树的诗人。
他本人是一位不愿张扬,喜欢思考的诗人。
而诗如其人,历来被称为“谜一样的诗”。
卞之琳写诗,偏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不仅抒发情怀,而且表现他那独到的人生体验,并把体验和观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三十年代的诗歌创作,有《数行集》,《音尘集》等。
卞之琳曾用“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来概括这一时期的自己。
他茫然于时代风云,对艺术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热情,被称作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验的艺术家。
[关键词]自我人生体验的思考诗的非个人化哲理的趣味一、简介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
1910年12月8日出生在一个“清寒”的家庭。
幼年在乡间求学,在上海读的高中,于1929年考入北大英文系,开始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1930年开始写诗,处女作《纪录》。
作品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等。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卞之琳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他是现代著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者。
他首先是以诗人的身份亮相文坛的,并为中国新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他的诗歌“化古化欧”,多层面地融合了西方现代派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
袁可嘉对卞之琳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了一个公认的经典性总结:“卞之琳的诗歌有着融古化欧,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在新诗内部,上呈‘新月’,中处‘现代’,下启‘九叶’……从新诗流派的发展来看,这就形成新诗优秀传统中与现实主义诗派平行发展的另一条线。
”[1]卞之琳在《雕虫纪历·自序》里,把自己到1937年为止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是1930-1932年,第二个阶段是1933-1935年,第三个阶段是1936年-1937年。
以此作为探讨卞之琳的诗歌创作的轨迹。
二、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创作与诗风的转变。
1、卞之琳第一阶段的创作:1930-1932年,在北大英语系读书的时期。
卞之琳简介
• • • • • • • • • • • • • • •
灯 虫 可怜以浮华为食品, 小蠓虫在灯下纷坠。 不甘淡如水,还要醉, 而抛下露养的青身。 多少艘艨艟一齐发, 白帆篷拜倒于风涛, 英雄们求的金羊毛, 终成了海化的秀发。 赞美吧,芸芸的醉仙, 光明下得了梦死地, 也画了佛顶的圆圈 晓梦后看明窗净几, 待我来把你们吹空, 像风扫满阶的落红。
• •
"
雨同我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 • • • • • • • •
入 梦 设想你自己在小病中 (在秋天的下午) 望着玻璃窗片上 灰灰的天与疏疏的树影 枕着一个远去了的人 留下的旧枕, 想着枕上依稀认得清的 淡淡的湖山 仿佛旧主的旧梦的遗痕 仿佛风流云散的 旧友的渺茫的行踪, 仿佛入往事在褪色的素笺上 正如历史的陈迹在灯下 老人面前昏黄的古书中…… 你不会迷失吗 在梦中的烟水?
卞之琳的爱情故事
卞之琳苦恋的对象是张充和。1933年,卞之琳虚岁23, 夏天在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秋天认 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 书的张充和。因为张充和,卞之琳诗创作也发生了很有意 味的变化。当 初闻一多先生曾经当面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 写情诗,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 面对重大 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 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 是不想写诗来抒发。事实上我当 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 触 动。”“但是后来,在1933年初秋,例外也来 了。”——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坦言 ——“在一 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 相通的‘一点’。
论中西诗学影响下卞之琳现代新诗的创作
论中西诗学影响下卞之琳现代新诗的创作
一、中西诗学影响对卞之琳现代新诗的创作
1、影响方式
卞之琳现代新诗的创作受到中西诗学的不同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中西诗歌术语:卞之琳学习了中国传统诗歌写作技巧,如“押韵”、“对仗”等,并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西方诗词技巧,如“失物归还”、“失物等待”等,使现代新诗注重“艺术美”和追求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2)受中西诗歌的灵感启发:卞之琳善于利用中西诗歌的特色,借鉴抒情、诗性、技巧等,无不让新世纪的现代新诗具备了传统诗歌技巧,使歌诗中蕴涵着灵性、美性、哲性;
(3)借鉴中西诗歌的论述技巧:卞之琳注重文字的流畅性和表达性,利用中西诗歌的表现技巧和诠释法则,来激发思想感受和新诗风格,抒发情怀与思想,使现代诗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卞之琳新诗作品具有不同的流派特色
卞之琳的现代新诗具有不同的流派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夸张与感慨:卞之琳的现代新诗,以极端表现手法来表达“乐观”、“悲观”等感受,使作品充满了思想感慨,使现代新诗更具创新性和深度;
(2)追求新诗的讽刺效果:卞之琳利用极端的文字语言与思想,让新诗增添讽刺意味,让人重新审视现代生活,更好地追求真理与智慧;
(3)强调重复性与主题性:卞之琳的现代新诗散文中,强调重复性与主题性,通过重复的句式以及主题的突出表达,使现代新诗具有极强的表达力,使作品更具有打动力。
三、结论
卞之琳现代新诗受到中西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使现代新诗更加注重艺术美、抒情性、对仗术语以及讽刺性,这些都成为现代新诗的特色。
更重要的是,卞之琳的现代新诗激发了读者的思想感受,使他们能够从传统中感受到文化的美,从创新中获得精神的抚慰。
卞之琳
卞之琳研究文献综述字号: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09-7-06 14:34 来源: 本站原创查看: 99次肖佳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首先是以诗人的身份亮相文坛的,其代表作《断章》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佳作。
他的诗集包括有:《三秋草》(上海新月书店代售,1933年5月)、《鱼目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汉园集—数行集》(与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合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慰劳信集》(昆明:明日社,1940年)、《十年诗草:1930-1939》(桂林:明日社,1942年5月)、《翻一个浪头》(上海平明出版社,1951年2月)、《雕虫纪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初版,1984年6月增订版)。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为新诗发展作出重要建树的诗人,他的诗歌“化古化欧”,多层面地融合了西方现代派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
袁可嘉对卞之琳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了一个公认的经典性总结:“卞之琳的诗歌有着融古化欧,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在新诗内部,上呈…新月‟,中处…现代‟,下启…九叶‟……从新诗流派的发展来看,这就形成新诗优秀传统中与现实主义诗派平行发展的另一条线。
”[1]同时卞之琳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者,其文学创作还涉足于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外国文学和诗歌散论等多方领域。
他的翻译严谨、理论系统,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的精神、形式与内涵,给后人翻译树立了典范和宝贵经验;他的诗歌理论具有启发性和独创性,在今天依然对诗歌创作具有指导意义;他的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具有“不可模仿”性。
从三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由于时代、政治等外部原因和卞之琳创作文本自身的内部原因,卞之琳的诗作在读者接受和学术研究上,相对一直处于一种不冷不热的“温吞”状态。
对其研究的深入程度和讨论的热烈情况远远比不上徐志摩、冯至、艾青、穆旦等处于诗坛“主流”的诗人。
20世纪80-90年代卞之琳诗歌研究文献综述
20 世纪80-90 年代卞之琳诗歌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派新诗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为新诗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他将西方的象征主义与中国固有的诗歌传统相互印证, 尝试中西融合,诗作具有智性化特征。
20 世纪80-90 年代是卞之琳诗歌研究的一个高潮,出现了不少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对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卞之琳诗歌研究文献综述20 世纪80-90 年代引言对于卞之琳诗歌的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升温,90 年代达到了一个高潮。
从研究角度来看,有针对某个诗集或诗作进行的深入具体的研究; 有从格律、音韵、诗体、意象、语言策略、创作技巧、诗歌理论等角度进行的不同方向的研究也有对卞之琳的综合研究和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研究等。
从研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张曼仪的《卞之琳著译研究》、袁可嘉、杜运燮、巫宁主编的《卞之琳与诗艺术》、蓝棣之的《论卞之琳诗的脉络与潜在趋向》、李怡的《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和陈丙莹的《卞之琳评传》。
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近年来卞之琳诗作研究指明了方向。
究的意义来看,80-90 年代的大量研究文献中,不乏有极高学、角度的研究文献综述(一)针对某个诗集或诗作进行的深入具体的研究屠岸(1980)对《雕虫纪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卞早期诗作中的凭吊、忧思、彷徨、苦闷、激愤、开朗,以至喜悦都被一层沉思的面纱裹住了。
感情凝练到了冷隽的地步也很注意炼字。
不仅如此,卞之琳对形式也很讲究,在格律上进行了汉语语音内在规律的探索。
黄维梁(1992)、王圣思(1994)、宋吉述(1995)、[日本]秋吉久纪夫(何少贤译)(1992)、费勇(1987)从不同角度赏析了卞之琳的几首诗,文章精巧,语言颇具特色,读来很有趣味。
(二)从格律音韵、语言特色、艺术特色、诗歌理论等角度进行的不同方向的研究陈本益(1996) 从顿的构成,行和节的构成,两种基调等三个方面对卞之琳的“顿法”论做了评述,文章全面深入,最后提出了“两种基调”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较客观。
貌相类而神不同——比较卞之琳《古镇的梦》与波德莱尔的《盲人》
貌相类而神不同——比较卞之琳《古镇的梦》与波德莱尔的
《盲人》
朱宾忠
【期刊名称】《法国研究》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卞之琳早期诗作颇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有论者指出:“卞之琳对法国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前期的魏尔伦,后期的瓦雷里--由形入神,多有借鉴。
”卞之琳自己也坦陈:“我前期最早阶段写北平街头灰色景物,显然是得自波德莱尔写巴黎街头穷人、老人以及盲人的启发。
”
【总页数】6页(P18-23)
【作者】朱宾忠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和而不同——《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礼貌用语的对比分析 [J], 李丽
2.生活在梦境与现实中——卞之琳《古镇的梦》赏析 [J], 赵华
3.因"看"而"梦":人生况味的诗化——卞之琳《断章》与张岱《西湖七月半》之比较[J], 敬亚平
4.因“看”而“梦”:人生况味的诗化——卞之琳《断章》与张岱《西湖七月半》
之比较 [J], 敬亚平
5.“貌”合“神”离——《功夫》与《功夫熊猫》的文化内涵比较 [J], 宣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卞之琳诗歌创作中对象征主义的异变
卞之琳诗歌创作中对象征主义的异变
汤彩飞
【期刊名称】《新余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11)002
【摘要】卞之琳善于把握中西诗歌中的相通特质,并将诗歌进行智性的选择与转化,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卞之琳在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变主要体现在吸收艾略特、瓦雷里等诗歌养分时,又融入自身深刻的审美体验.卞之琳对象征主义的选择和异变是大意诗歌领域的一个再创造,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新质.
【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汤彩飞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5
【相关文献】
1.卞之琳延安时期诗歌创作中的“奥顿风”--以《慰劳信集》为例 [J], 罗玲
2.论卞之琳诗歌中中国传统诗歌同西方象征主义的交融 [J], 许晶晶
3.冷淡的深挚玩笑的辛酸——论卞之琳对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接受 [J], 景岚;王涛
4.从瓦雷里到艾略特——浅析象征主义诗歌对卞之琳诗歌创作的影响 [J], 陈昕
5.李贺诗歌创作中的象征主义 [J], 刘东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 第1期2012年1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34,No.1Jan.2012①参见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出版。
本书对当代西方经验美学有广泛扫描。
虽主要探讨鉴赏过程中的“审美经验”,也涉及创作过程的“经验”美学,实际上这二者是相通的。
②内·韦勒克(Rene Wellek)著《现代文学批评史》第5卷“托·斯·艾略特”专章,章安琪,杨恒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本文重点参考了此书对艾略特的评述。
此书还有杨自伍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韦勒克说:艾略特“接受了布拉德雷哲学的基本原则,尽管他在某些问题上批评过这些原则,并朝一定的方向上改变了它们,这个方向可以被最贴切地称作‘现实主义’(在哲学意义上),或甚至称为‘行为主义’”(《现代文学批评史:第5卷》第68页)。
贺照田:《艾略特中晚期诗学研究一》,《学术中国》,2004,(3);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收稿日期:2011-05-20作者简介:陈丙莹(1935-),男,汉族,江苏扬州人,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陈丙莹(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11)摘 要:卞之琳前期诗歌艺术特色是在他“化古”、“化欧”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
论及他的“化欧”,就必须注意到他对艾略特的学习借鉴,尤其是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对他的影响。
本文重点论述了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及卞之琳前期诗歌(1933—1935)对这种思想的吸纳与融化。
关键词:艾略特;经验;卞之琳;感应;意境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12)01-0065-08 卞之琳前期诗歌艺术特色是在他“化古”、“化欧”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
论及他的“化欧”,就必须注意到他对艾略特的学习借鉴,尤其是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对他的影响。
自十七、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兴起以来,以经验主义思考美学问题便在学界不断发展。
至十九世纪、二十世纪,逐渐形成以研究审美经验为重心的浩大的当代西方经验主义美学思潮。
经验主义美学十分复杂。
哲学上的“经验”有唯物、唯心之分。
“审美经验”的本质是客观,亦或主观,亦或主客观的统一,说法也各一。
①艾略特在大学里是学哲学的。
他或深或浅地接触过,研究过桑塔亚那、布拉德雷、柏格森、黑格尔、康德等的哲学。
这些哲学家的哲理都有涉及“经验”的内容。
一般认为艾略特的“经验”思想主要接受了布拉德雷的影响。
艾略特的导师Harold Joachim就是布拉德雷的同事与信徒。
艾略特在1916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即以《布拉德雷哲学中的知识与经验》为题。
对艾略特有深刻研究的新批评派的理论家雷内·韦勒克(Rene Wellek)将此文视为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形成的起点。
近年国内不少青年学者,如贺照田、陈庆勋承续了这一研究方向做了许多创造性的阐发。
②布拉德雷的理论属客观唯心主义。
有人称他是新黑格尔主义,也有人视他为一种生命哲学。
世界的终极存在对于黑格尔来说是理念,对于布拉德雷则是融涵着一切,并有着肉体美丽与温暖的“经验”。
他认为我们从日常经验的感受与直接表象中就能获得实在本体;实在在时空里的直接呈现就是经验。
主体与客体同时发生于存在,一方没有另一方是不可想象的。
他又把经验划分为三个层次:一、直接经验(或称感性经验,感觉经验),即原初感觉的实在。
二、关系性经验。
在这一层次,混沌的直接经验被分解成主体与客体,自我与非自我,思想与物质,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差异、区别,关系……。
三、超验经验(或称抽象经验,绝对经验,超关系经验)。
进入这一层次,关系性经验种种分解的异质重又综合为一体,上升到无所不包、互相协调的经验终极了。
讨论艾略特的“经验”哲学思想,一般研究者皆认可韦勒克的以下评述:艾略特“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他以布拉德雷的·56·‘直接经验’来代替笛卡尔的‘思’或康德的主体。
这种‘直接经验’先于任何主客体的划分,因此也先于任何个人心理状态,任何个人情感。
但是艾略特在批评中避免用‘直接经验’一词,而代之(布拉德雷有时就这样做)以‘感觉’或‘感受’。
诗人成为这样一种人:他通过将自己的感觉客体化而回到这种原始的直接经验,回到一种统一的感受那里去。
感觉和客体至少在原先是不可分的。
布拉德雷以及艾略特的博士论文都认为,只是在后来才分为主客体的这种原始状态的直接经验,是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类的过程。
在艾略特的批评理论中,它成为一种诗的过程,而且往往是一种理想的诗的过程”。
[1]另一位研究者揭示了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的另一方面:“按布拉德雷的观点,第三层次,即超验的经验,它允许回到直接经验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直接经验的存在先于关系(经验),而超验经验的存在后于或高于关系(经验)。
直接经验分解自身转入关系经验,但关系经验抵制进入较高层次的一元的经验。
从中作梗的是推理的理智,而种种关系的超越诸如自我,空间,时间等,主要需要改造这推理的理智,不让它从事间隔和分裂的勾当,转而协助达到整体的统一。
直接经验的特征是认识和感受的统一,它出现在理性活动前;超验经验的特征是思维和感受的统一,它出现在理性活动后,并经过理性活动完成。
明显地这种经验层次就是艾略特在‘玄学派诗人’中讲的‘对思想的直接诉诸感官的理解,或者将思想再创造为感觉’。
布拉德雷关于超验经验的一个著名命名就是感受思想。
在一个著名段落里,艾略特使用了这一概念以区分十七世纪与十九世纪的诗人:‘丁尼生和勃朗宁都是诗人,而且他们也都思考;但是他们不能像闻到玫瑰花香一样立刻感受到他们的思想。
思想对于多恩来说是一种经验,它调整了他的感受力’”。
①这里所说“感受思想”与韦勒克前述“统一的感受”并不矛盾,正可互相补充。
无论是“直接经验”或“超验经验”,其共同点都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和,而这正是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的精髓。
布拉德雷的理论为艾略特打开了一扇新的认识世界(外在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和表现世界的窗户。
诗要“传达经验”。
[2]这“经验”应是主、客观及感觉,情,智诸心理要素的混融。
这“经验”又应是“非个人化”的。
艾略特认为,“经验”是纯粹的,无差别的,它不是主体的附属物,不能说我的或谁的“经验”。
这“经验”又应是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统一。
艾略特提出的著名作诗法“客观对应物”就与此有关。
他说:“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
[3]然而,艾略特并非要在诗歌里移植布拉德雷的哲学,他需要从布拉德雷的“经验”论里获取理论支撑,以解决他思考的他所处新时代的诗美学问题,并由之纠正浪漫主义诗歌之偏。
于是,他在那篇具有旗帜性意义的论文《传统与个人的才能》中针对华兹华斯的诗是“宁静中回忆出来的情绪”的论断提出:“诗不是情绪,也不是回忆,也不是宁静(如不曲解字义)。
诗是许多经验的集中,集中后所发生的新东西,而这些经验在实际的一般人看来就不会是什麽经验。
……这些经验……他们最终不过是结合在某种境界中”。
他还认为:“诗不是放纵情绪,而是逃避情绪”,“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4]这些论述成为他的“经验”诗学思想最明晰的阐述。
显然,这样的“经验”论正切合表现浩瀚、繁复的现代世界与现代精神的审美需要,较之浪漫诗单纯、单薄的自我抒情要深刻得多。
艾略特思想深刻,开阔,跃动,论述语境复杂,加之他似乎不善于严谨地整理自己的思想,因而,他在运用一些理论术语时,指涉意义便显得极其灵活。
如本文重点论及的“经验”,如前述,他有时就以“感觉”、“感受”代指。
李赋宁翻译《玄学派诗人》,有多处就把“experience”译成“感受”,②原因即在此。
在《传统与个人的才能》的一些段落,他将“经验”与“情绪”相联系,但含义有差异。
一种是浪漫派所谓要表现的诗人的自我的“情绪”。
一种是他在“经验”诗学思想中所强调的与世界、与全部心智融为一体的“情绪”。
这“情绪”“必须是一种极复杂的东西”;和诗人的“个性”,“也尽可以没有多大关系”;“艺术的情绪是非个人的”。
又如他谈论“统一的①《从艾略特的〈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看布拉德雷的经验学说》(F.H.Bradleys Doctrine of Experience in T.S.Eliot’s“The Waste land”and“Four Quartets”,Jewel Spears Brooker,Modern Philology,Vol.77,No.2(nov.1979),pp.146-157)。
此处引文原文如下:There is,inBradley s view,a third level,a transcendent experience,which permits a return of sorts to the wholeness and unity of immediate experience.Immediate experience exists before relations,but transcendent experience exists after or above relations.Immediate experience dissolves of itselfinto relational experience,but relational experience resists resolution into the higher monistic experience.The villain is the discursive intellect,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relations such as self and space and time becomes largely a matter of reforming the discursive intellect from a servantof division and fragmentation to a Partner in the achievement of wholeness.Whereas immediate experience is characterized by a knowing andfeeling in one which comes before intellection,transcendent experience is characterized by a thinking and feeling in one which comes after andwhich is achieved through intellection.Obviously,it is this level of experience which Eliot refers to in‘The Metaphysical Poets’as‘a direct sen-suous apprehension of thought,or a recreation of thought into feeling’.One of Bradley s favorite terms for transcendent experience is‘feltthought’.In a famous passage,Eliot uses this concep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poets of the seventeenth and the nineteenth centuries:‘Tenny-son and Browning are poets,and they think;but they do not feel their thought as immediately as the odour of a rose.A thought to Donne wasan experience;it modified his sensibility’.②可对照原文查考李译该文,收入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