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药效很靠谱
荨麻疹调理方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荨麻疹调理方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一种“汤”,好喝不说还很神奇!特别是能对付受寒后皮肤发黄或者皮肤发痒、发黏的问题;还能对付扁平疣多的问题;这是一款什么样的汤呢?1700年前《伤寒论》就记载了这一神奇的“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组成: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以潦水先煮麻黄令其沸腾。
如果有沫用勺舀出。
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注:潦水,即雨后的积水,一般取其最上面一层进行熬药。
考虑到季节、地区等自然条件限制,所以现在一般用矿泉水代替,但需要将矿泉水来回多舀几遍,目的是将水分解成小分子水,因为这样的水不助肾邪,同时有利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也可以用千扬水,只是千扬水水量比较少,这个大家可以根据方便自行选取。
功能: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证,急慢性荨麻疹、小儿鱼鳞病、疮疡湿毒引起的浮肿、小便不利、皮肤瘙痒症等。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基本特征:发热、怕冷、没有汗(有人会头部出汗)、皮肤发黄或者肿满。
禁忌:脾寒,腹泻的人不适合用。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能解决哪些问题:1、荨麻疹类型。
脱衣时,遇风则起疙瘩,瘙痒难忍,皮肤黏而无汗。
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蝉衣10克,赤芍15克,丹皮10克,防风6克,荆芥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两付基本解决,不解决则不对症)。
2、荨麻疹类型。
全身起皮疹,红色,奇痒难忍,挠痕高出皮肤,起伏错落。
怕风怕冷。
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
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建议打碎),生姜12克,炙甘草5克,大枣10枚,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一付见效,如果不见效则不对症)。
3、脚癣湿疹:脚趾头水气重、尿少、无汗。
麻黄4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5克,大枣10枚,茯苓15克,白术12 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治蛋白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蛋白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蛋白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方剂组成:
麻黄8g,连翘、射干、赤小豆、小蓟各15g,薏苡仁、白茅根各20g,玉米须40g,淡竹叶、大力子、杏仁各10g。
主治疾病:蛋白尿
出现症状:颜面浮肿,眼睑尤甚,恶风,咽红。
口干,脘胀,小便短黄。
具体体征: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方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余某,女,28岁,半月前月经来潮,颜面眼睑浮肿,尿少,自认为经事所致,但月经已干净10余日,浮肿未见减轻反而加重。
故来求医。
诊见:颜面浮肿,眼睑尤甚,恶风,咽红。
口干,脘胀,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考虑为急性肾炎。
服用上方7剂,药后病无进退,试从疏肝论治;遂改方。
服用二方7剂后肿势大减,小便变长,咽干口苦也明显减轻,继守上方,共服20余剂,尿检转阴。
加减灵活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每获佳效

加减灵活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每获佳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甘草组成,方中以麻黄、杏仁宣肺气、解表;麻黄、连翘解表之毒;麻黄、赤小豆、桑白皮、生姜解散表湿,麻黄、大枣益气解表,甘草调整和诸药,该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此方能疏解表邪、清利湿热。
笔者在临床上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应用,只要辨证准确,加减灵活,每获佳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湿疹
李某,女,32岁,患者于2013年4月18日外出郊游后面部出现肌肤焮热瘙痒,次日出现疱疹,经西药抗过敏等治疗效不佳。
就诊时症见:面部皮肤潮红肿胀,有水疱,皮肤瘙痒,小溲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拟解表清热除湿,祛风养血之法,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之。
处方:炙麻黄12克,连翘18克,赤小豆24克,桑白皮15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8克,薏苡仁30克,茯苓24克,当归18克,生地黄12克,紫草15克,生甘草10克。
每日1服,水煎服。
服3服后,诸症明显减轻,原方出入再服5服,诸症消失。
荨麻疹
王某,男,40岁,2014年3月初诊,自述6个月前因晨出后自感皮肤瘙痒,愈抓愈痒,并迅速发生风团。
请西医诊治后给予氯雷他定片、赛庚啶、维生素C等药,服后痊愈。
然以后每遇风冷而发,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处方:麻黄10克,连翘18克,赤小豆24克,杏仁10克,桑白皮15克,薏苡仁24克,防风15克,虫蜕12克,白鲜皮15克,丹参24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
每日1服,水煎服,7服痊愈,2月后随访,再未复发。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应用10例(慢性荨麻疹,瘙痒,水肿,紫癜,过敏性鼻炎,咳嗽,丘疹,湿疹等)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应用10例(慢性荨麻疹,瘙痒,水肿,紫癜,过敏性鼻炎,咳嗽,丘疹,湿疹等)2015-10-09 11:44阅读:8,5221、慢性荨麻疹祝谌予医案:崔某,男,46岁,2009年8月6日初诊。
述其全身起扁平疙瘩,时起时消,反复发作3年余,经用盐酸西替利嗪、扑尔敏等只能暂时缓解,移时则发。
1周前因淋雨后,全身皮疹又起,经注射地塞米松针、葡萄酸钙等,皮疹减少,瘙痒减轻,但停药后又大片续起,无奈求治于中医。
刻诊:全身散在扁平疙瘩,色红、灼热,瘙痒难忍,越抓越痒,心烦急躁,舌质尖红,苔白腻、根部厚,脉沉滑。
诊为瘾疹,证属湿热内郁,外发肌表。
治宜宣发肺卫,清利湿热以治本,祛风止痒以治标。
拟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脱敏煎加味,处方:麻黄10g,杏仁10g,连翘15g,赤小豆30g,桑白皮15g,五味子10g,乌梅30g,黄芩、苍术各12g,防风10g,全虫6g,白蒺藜15g,丹皮10g,5剂。
日1剂。
水煎2次取汁400ml,早晚温服。
8月11日复诊:药后皮疹、瘙痒基本消失,偶尔有个别皮疹发生,但瘙痒轻微,很快消失,守方去五味子、白蒺藜,麻黄减为6g,加白术15g、砂仁10g,以健脾祛湿,5剂,煎服法同前。
8月18日三诊:药后未见新疹出现而告愈,为巩固疗效,上方去乌梅、苍术,加薏苡仁30g,10服,隔日1服。
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伤寒论》治疗瘀热在里身发黄的方剂,脱敏煎为祝谌予老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验方,二方合用与慢性荨麻疹病机符合,再加全虫搜剔祛风,故疗效显著。
2、周身瘙痒刘渡舟医案:高某某,男,20岁。
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
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
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
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
疏方: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
【医门传薪】治疗皮肤病的奇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医门传薪】治疗皮肤病的奇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俗话说“医不治癣,治癣必丢脸”。
这里的“癣”泛指各种难治性皮肤病。
孙师治疗皮肤病方法多样。
其中包括保和丸、苍白二陈汤加荆防,肾气丸、防风通圣散、桂麻各半汤等等。
其中具有特色、令人意想不到的当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此方本为治黄疸而设,但如今却少有人用治黄疸,现黄疸多用柴胡剂合菌陈蒿汤。
使得本方湮没,不为时医所用。
笔者跟师后发现孙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治疗皮肤病竟有如此好的疗效。
究其理,原文已云“瘀热在里”;病机相合,异病同治也。
关于组成,原方的连轺,据考证应为连翘的根,但说法不一,常代以连翘。
原文的生梓白皮,药房多无,代以桑白皮,且不影响大局。
常用组成为:麻黄10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3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可加僵蚕10克,蝉衣10克等。
胡诌方歌一句,便于记亿:麻黄连翘小豆汤,梓白杏仁草枣姜。
下面附笔者验案1则。
【验案】李某,男,48岁,脉缓,舌红苔黄腻,全身红疹,痒三年有余,中成药无效。
大便偏干,一日一次,小便调,纳眠可,证属血热生风。
方子:麻黄10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30克,杏仁10克,生甘草6克,生地20克,赤芍30克,益母草30克,土茯苓3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
三付。
二诊(大年初三),服上方身痒明显减轻。
现:舌尖红苔白腻润,脱衣服加重,夏天轻。
右寸关不足,长年流清涕,打喷嚏(受凉明显)。
证属肺气不足,表阳亏损。
方子:生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6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黄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徐长卿20克,生姜大枣为引。
三付三诊,后来我家串门,诉上方三付不如首诊效果明显,请仍用首诊之方。
后我已回郑州,患者首方再进六付。
随访至今半年未发。
【按语】首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荆防四物汤。
前方散郁热,利湿热。
后者含‘’治风先治血‘’之意。
名方治疑难: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肾炎

名方治疑难: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肾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仲景《伤寒论》方,由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甘草组成,具有宣透表邪、清泄湿热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身热、恶寒、无汗、体痛、身目俱黄、肤痒,小便不利、苔薄黄腻、脉浮数等症。
仲景创制本方,是为治疗伤寒表邪未解而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等表证,又因热不外泄,与湿相合,湿热郁遏于里而发黄的阳黄兼表证者而设。
因本证外有表邪,内兼湿热,单纯采用清利或解表法治疗均非所宜,故设此方表里双解。
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苦寒清热,除湿退黄;炙草、大枣、甘平和中,合而用之,可使表邪得散,湿热清化,故为治疗湿热兼表之良方。
后世因其具有宣肺、清热、利湿之功,故而用治黄疸、肾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肺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癃闭、皮肤病、浸淫疮、带状疱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多种疾病,均取得满意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方中麻黄、连翘、大枣、甘草等均有利胆或保肝作用,而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具有发汗解热、平喘镇咳、抗炎、抗过敏作用,故此,现代临床常采用本方治疗内科及皮肤科等多种疾患。
戴长林医案余XX,女,11岁。
十天前,下肢有散在的脓疱疮,伴有恶寒、低热。
近三天来,晨起面部浮肿,目如卧蚕,下肢稍肿,小便黄少,胸闷,咳嗽,腹胀,食欲不振,精神疲倦,舌苔薄黄腻,脉濡细。
尿检:蛋白+++,红细胞+,脓细胞4~6. 颗粒管型0~ 2。
证属风寒外束,肺失宣降,湿热内蕴,水道壅遏。
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宣通表里,消利湿热,疏理决渎,通调水道。
处方:炙麻黄6克,连翘、桑白皮、杏仁各10克,赤小豆15克,茯苓皮12克,防己、大腹皮各10克,生姜3片。
服药三剂,周身微汗出,低热退,恶寒罢,浮肿减轻。
以原方减麻黄用量,去生姜,加白术10克,续服20余剂,诸证悉除,尿常规正常。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发病三天后即晨起面部浮肿,目如卧蚕、下肢微肿,尿检又见蛋白、红细胞、脓细胞及管型,应属急性肾炎。
【荨麻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荨麻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不发病时动如脱兔,一发病就草木皆兵。
现在春季到了,荨麻疹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病再次崭露头角。
一旦病发就痒的无法忍受,像无数只看不见的蚂蚁在皮肤表面游走轻咬。
患处伴随着突起的小疙瘩,那种白里透红可不是美的象征,多少女孩被它惹得花枝乱颤不敢出门见人。
荨麻疹的到来也往往出其不意,上一秒可能还相安无事,下一秒就让你痒到怀疑人生!如果一直反复不想办法根治,甚至还能影响到生命安康。
童年本应该是充满欢乐与希望的一段时光。
但并非每个人都被幸运女神所眷顾,苏州8岁女孩妍妍的童年就被病魔所掌控。
据孩子妈妈回忆,最早是在冬天里小孩嚷着要出去玩雪,回来之后就感觉腿痒。
看着被抓红的腿,以为只是皮肤过敏,大人们并没有当回事。
但没想到,在那之后妍妍的身体一下子就变差了,甚至一度休克还口吐白沫。
去医院检查后,是患上了荨麻疹。
谁都没想到这次的荨麻疹来势汹汹,孩子经过治疗后一直没有好转。
最终病情恶化,被诊断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接下来数10种大大小小的疾病噩梦般的全部降临到这个年幼的躯体上。
治疗情况相当不乐观,孩子已经无法自主呼吸。
在进ICU前她可怜巴巴的跟妈妈说:“妈妈,我不想进去,进去我就看不到你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治病就要先搞清楚这荨麻疹是怎么一回事。
在现代医学中,荨麻疹的病因被分析的十分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
通常病发原因被认为是:食品添加剂、药物、冷热刺激、太阳光等,在精神层面和内分泌失调也有关系,甚至是遗传。
荨麻疹初期不被重视是因为:轻症状患者通常在24小时内就会消退。
但是消退并每次发作奇痒难忍不说,皮肤红一块白一块的也很影响美观,不少年轻女患者为此十分头疼。
按照现代医学对荨麻疹病因理解,想要找到病因从而达到根治效果,就非常麻烦。
因为病因实在是太多了,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药膏,像派瑞松、炉甘石洗剂这些。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生建议患者使用中成药来治疗,因为外涂药物的疗效实在是低下!有时用了药膏能见效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一阵又出现。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什么疗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什么疗效关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什么疗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麻黄莲翘赤小豆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一般用以皮肤病的医治,它的主要成分便是麻黄、莲翘和红小豆,那麼麻黄莲翘赤小豆汤有哪些功效呢?接下去文中就为大伙儿详细介绍麻黄莲翘赤小豆汤能冶疗什么皮肤病,有什么功效,很感兴趣的盆友能够来了解一下哦!麻黄莲翘赤小豆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全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莲翘赤小豆汤主之”,该方有补虚、祛寒、清热利湿之功,用以医治寒症表邪未散、寒湿蕴郁而致的黄疸。
1、能冶疗奶癣奶癣多见孕母嗜食高脂多油油腻感之品,寒湿传到胎宝宝,泛溢皮肤而心脾皮疹,故选用麻黄莲翘红小豆汤加减:麻黄3 g,莲翘10 g,红小豆15 g,防风6 g,蝉衣6 g,赤芍6 g,白鲜皮10 g。
全方取麻黄达表宣散肺气虚,桑白皮宣肺利湿,莲翘清热散结,红小豆去湿祛毒,使邪有发展方向,为医治奶癣的合理之方。
2、能冶疗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病人证属表邪外束,寒湿瘀滞者,采用麻黄莲翘赤小豆汤加味,药用价值麻黄5 g,莲翘15 g,甜杏仁5 g,红小豆45 g,桑白皮20 g,姜片5 g,生甘草5 g,红枣3枚,苦参30 g,取麻黄莲翘赤小豆汤“开鬼门、清洁府”之意,使寒湿之邪或从皮肤泄露,或自小便而解,进而得到良效。
3、能冶疗急、漫性荨麻疹中医药学觉得,荨麻疹的产生责对于先天性资源禀赋不够,风、湿、热、毒之邪客于皮肤引发,风和湿是病发的关键病理学要素。
《内经》云:“少阴多,病皮痹瘾疹”,《金匮要略》中有“湿邪中乾,则自痒而瘾疹”。
荨麻疹的辨证论治与经方麻黄莲翘赤小豆汤方剂喻意有相同之处,因而依据异病同治的传统式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灵便交互,拟订新制麻黄莲翘赤小豆汤来医治该类病症。
全方采用麻黄、莲翘、桂枝、白芍、红小豆、紫草、苦参、大青叶、蒲公英花、天葵子、地丁、薏苡仁、党参、焦三仙,临床医学成效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效很靠谱
导语:麻黄连翘赤小豆对于身体的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等等的功效,在很多的经典的着作中,曾有记载,麻黄连翘赤小豆有
麻黄连翘赤小豆对于身体的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等等的功效,在很多的经典的着作中,曾有记载,麻黄连翘赤小豆有很多的功效。
1.出处:
《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2.【药物】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用法1】
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
【用法2】
除大枣、赤小豆外,其余药入布袋,扎紧口,煮取药汁。
用药汁煮赤小豆及枣,直至赤小豆熟烂为止。
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连服3天。
食豆、枣,喝汤汁。
【方解1】
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
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方解2】
本汤原为湿热黄疸偏表而设,七分清利湿热,三分表散外寒。
现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