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作者:崔金平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3年第09期关键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应用;皮肤病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9-0080-0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
方中以麻黄汤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加连轺、桑白皮以泻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共成治表实发黄之效也。
连轺,即连翘根。
无桑白皮则以茵陈代之。
笔者临床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日光性皮炎、多形红斑等,每获佳效。
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1.1 荨麻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云:“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有“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荨麻疹的发生乃先天禀赋不足,风、寒、湿、热之邪客于肌肤所致,风和湿是其主要病理因素。
案例1:患者,女,26岁,2010年11月22日初诊。
1年前冬月打球后汗出着凉,感冒发热,咳喘频作,眼睑浮肿,颜面四肢发痒,服中西药治疗至天暖缓解。
今冬雪后接触冷水,遍身即见风团样皮疹突出,疹色红剧痒,伴见畏寒身冷、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脉浮细数。
中医证属风寒客肺、水道壅滞。
拟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麻黄6 g,连翘10 g,桑白皮12 g,防风9 g,蝉蜕10 g,浮萍9 g,赤小豆10 g,地肤子12 g,乌梢蛇10 g,生姜皮10 g,甘草3 g。
每日1剂,水煎服,取汗为佳,加减服药13剂,诸症告愈。
按:本案病机与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方寓意有共同之处,为天冷外感风寒,病久肺脾气虚,致湿热内蕴,在表则为身痒皮疹,在里则见小便不利。
故治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效果显著。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组成:麻黄6,连翘9,杏仁9,赤小豆30,大枣12枚,桑白皮10,生姜10,炙甘草6以潦水先煮麻黄令其沸腾。
如果有沫用勺舀出。
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这是一付的剂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功能: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证,急慢性荨麻疹、小儿鱼鳞病、疮疡湿毒引起的浮肿、小便不利、皮肤瘙痒症等疾病。
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基本特征:发热、怕冷、没有汗(有人会头部出汗)、皮肤发黄或者肿满。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荨麻疹类型1:脱衣时,遇风则起疙瘩,瘙痒难忍。
皮肤黏而无汗。
麻黄6,连翘9,杏仁9,赤小豆30,大枣12枚,桑白皮10,生姜10,炙甘草6蝉衣10、赤芍15、丹皮10、防风6、荆芥10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两付康复,不康复则不对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荨麻疹类型2:全身起皮疹,红色,奇痒难忍,挠痕高出皮肤,起伏错落。
怕风怕冷。
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
麻黄9,连翘9,杏仁9,桑白皮9,赤小豆30,生姜12,炙甘草5,大枣10枚。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两付康复,不康复则不对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脚癣湿疹:脚趾头水气重、尿少、无汗。
麻黄4,连翘9,杏仁9,桑白皮15,赤小豆30,生姜12,炙甘草5,大枣10枚、茯苓15 白术12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饮酒后遇凉发黄疸:饮酒过度、发热怕冷、全身发黄,发呕,尿黄赤、舌苔白。
麻黄9,连翘9,杏仁9,桑白皮9,赤小豆30,生姜12,炙甘草5,大枣10枚桂枝9黄连3全瓜蒌15白茅根10 太子参15防己15。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扁平疣:脸色和皮肤略暗黄,皮肤有粘腻。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对于很多人来说,因为从小生病的时候吃了太多的西药,或者是因为输液的时候输了很多的抗生素,导致长大之后对于很多药物都有了免疫能力.但是,幸好现在中药又逐渐的流行了起来,所以抓中药也变得简单起来,所以很多不愿意吃西药的人就可以选择中药了,比如说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就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究竟怎么制作呢呢?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制作的时候在那些方面要特别注意呢呢?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怎样熬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呢?对于很多热爱家常菜的人来说,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来源《伤寒论》.组成:麻黄6克(去节) 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
赤小豆10克大枣12枚(擘) 生梓白皮(切)10克生姜6克
甘草6克(炙)用法: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功用:解表发汗,清热利湿.主
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方论: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制作的
过程比较简单,适合家庭制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在制作的时候
要注意煮制的时间的把握还有就是调料的调配.夏天爱吃的妹子
选择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就是选择了美味,选择了一种健康的生活.。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37例疗效观察
了探 讨 认 为 该 方 通 过 其 祛 风 解 毒 利 湿 止 弃 及 杭 过 敏 干 药 理 作 用 直 接 消 除 致 病 因 素 改 善 局 那 症 状 对 茸麻 疹 具 有 良好 的 治 疗 效 果
, 。
,
关键词
年麻疹
;
麻 黄连 翘 赤小 豆 汤
尊麻 疹 为 临床常 见 的变 态 反应 性 皮肤
疾病
。
形 气 急 胸 闷 等 症 可伴 发 热 恶 寒 烦 躁 呕 恶 胸 闷 苔腻 脉濡 或 滑 数
2
、 、 、 。
,
,
、
、
、
几 年 来笔 者 用 麻 黄 连 翘 赤 小 豆 汤 加
,
,
7 例 收 到 较好 疗 效 现 报 减治 疗算麻疹 3
治 疗 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药 物 组成 麻 黄,
,
:
9
,
克 连翘
6
,
,
~ 1 0
蝉蜕
克
3
, , 。
克 浮萍
9
2 克 地肤 子 克 僵蚕 1
、
、
月 为多
( 33
例
5 克 ; 便 秘 加重 连 翘 用 至 2 0 克 当归 1 2 0
: :
l临床 症 状 及 治 疗 方 法
l
疗效观察
, ,
疗 效 标 准 痊愈 风 团 块 消
。
临 床 症状
,
尊 麻 疹 以 急性 发病 多 见
, , 。 ,
发 黄症 ( 黄 疽
。
) 此 方 具 有解表 清 热 利 湿解
,
。
、
,
,
毒 之 效 笔 者根 据 此 组方 寓 意 认 为 尊 麻疹 与 痪 热发黄 的病 理机 制 有相 同 的 地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验案2则
第 一 作 者 : 广 亚 ( 9 7 ) 本 科 学历 , 治 中 医师 , 医 朱 17一 , 主 中
以 橘皮 竹 茹 汤 清热 和 胃 , 与食 道 糜 烂 提示 内有 积 热 内科 学专 业 。
收 稿 日期 :0 1 2 0 2 1 —1 — 7
编辑: 傅如 海
胃虚所 致 ,理气 降逆 之 际必 补 气 ,故 于 沉 香 曲 、 降
烂, 胃肠无 异 常 , 曾患 甲肝 。辨证 属 肝 气 犯 胃 , 胃失 甘 草 5 , 枣 1 g 煅 龙 骨 3 g 煅牡 蛎 3 g 合 欢 皮 g大 5, 0, 0, 和降。 治拟 疏肝 泄热 , 胃降逆 。 和 方用 芍 药甘 草汤 合 3 g 炙 远 志 1g 茯神 3 g 石 菖 蒲 1 g 广 郁 金 1 g 0, 0, 0, 0, 0,
橘皮 竹茹 汤 加减 。处 方 : 川连 3, g 酸枣 仁 1 g 天 麻 1 g 钩藤 1 g 苦 参 1 g 5, 0, 0, 0。 生 白芍 3 g 炙 甘草 1 g 橘 皮 l g 姜竹 茹 1 g 常法 煎服 。 0, 0, O, 0, 20 0 7年 6月 5日诊 : 眠 比较 满 意 , 多 思 多 睡 但 炒 枳 壳 1 g 柴 胡 1g 制 香 附 1g 川 芎 1g 乳 香 0, 0, 0, 0, 易 舌 苔 予 3 , 药 3 , 术 1g 红 花 3 , g没 g莪 0, g 当归 1 g 生 地 2 g 虑 明显 . 出汗 . 质 淡 红 、 薄 . 知 柏 地 黄 丸 合 0, 0, 熟地 2 g 沉香 曲 l g 0, O 。常法 煎 服 。
20 0 7年 3月 1 日二 诊 :服 药后 有 4天夜 间 未 5
牡 蛎散调 理 。 按 语 : 案 刚 开 始 应 用 酸 枣 仁 汤 治疗 , 效有 本 疗
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经验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99投稿邮箱:sjzxyx88@294作者简介:胡二为(1984-),男,江苏睢宁人,硕士研究生,新沂市人民医院主治中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防治工作。
·中医中药·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经验胡二为,王晓红(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新沂)摘要:笔者通过对张仲景所著《伤寒论》262条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功效特点和相应皮肤病病因病机特点学习,总结了近年来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皮肤病,审证取意,异病同治,获得佳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皮肤病;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9.173本文引用格式:胡二为,王晓红.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294.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with the Decoction of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HU Er-wei, WANG Xiao-hong(Xinyi people's Hospital, Xinyi Jiangsu)ABSTRACT: The author studies the efficacy characteristics of 262 pieces of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 from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CAUSED BY COLD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and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skin diseas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such as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urticaria ,skin pruritus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it always had good effects,and fully embodied the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different diseases.KEY WORDS: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 Skin diseases; Clinical esperience0 引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第262条,原文谓,“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
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ppt课件
(二)周身瘙痒案 高某某,男,20岁。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 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 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微恶风 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 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痒之机。疏 方: 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 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 仅服2剂,微见汗出而瘥。(刘渡舟医案) 按语:皮肤痰痒之证,凡见脉浮、苔腻者,皆可 考虑使用本方。
方药: 麻黄10克,连翘15克,赤小豆50 克,杏仁15克(捣),茯苓20克,泽泻15克, 白花蛇舌草35克,生姜1克,大枣5枚。 服药5剂,尿量大增肿消大半,尿化验Pr (++),余正常,舌苔趋净。上方增党参 15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服7剂, 病情稳定,病者只有活动后下肢有轻度浮 肿,尿化验Pr(+),继以补益肾气法.巩固 疗效。
【临证思路】
现代临证,本方除用于“伤寒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之外,不发黄者亦可用之,凡外 有表证内有湿热者,皆可化裁广泛治之。 如风寒失解内陷,湿热内聚,或疮毒攻之浮 肿喘满,尿少,湿疮,发黄等。 传染性肝炎初起者,慢性肾炎,过敏性紫斑 合并肾炎。 原因不明眼睑或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 疹等见本方证者。
按语:张氏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 湿热内盛之肾风水肿,尤以服用激素后水 肿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为宜。凡湿热蕴结 于里,不论表邪有无,均可投用本方。
(五)浮肿紫癜(紫癜肾炎)案 何某某,女,15岁,1951年5月18日 诊。发病前三天曾感冒发热,未治而热退。 继则而部四肢浮肿,下肢发生紫斑,纳减, 苔薄,脉小滑。检查:扁桃体轻度充血,心 肺(一),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有 散在性黄豆大小紫斑数十枚,不痛不痒, 面部和四肢浮肿。血象正常,血小板20万/ 立方毫米。尿检:蛋白++,白细胞++,红 细胞+++。临床印象:1.急性肾小球肾 炎;2.急性过敏性紫癜症。处方:
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处方】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主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摘录】何任方
大家看过对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生活常识分享。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中医临床上的一种经典方剂,起源于《伤寒杂病论》。
其主要成分为麻黄、连翘和赤小豆,该方剂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利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症瘕水肿、肺热咳嗽等症状。
下面将对其临床运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组方该方剂组成为:麻黄6克,连翘9克,赤小豆30克,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去渣,即可食用。
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功效1. 清热解毒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急性咽炎等症状。
麻黄性温,能够发散表邪;连翘能够清热解毒,抑制细菌感染;赤小豆含有豆浆红酱,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2. 宣肺止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还可以宣肺止咳,常用于肺热咳嗽、哮喘等症状。
麻黄能够扩张支气管,缓解肺气喘;连翘则可以清热解毒、开窍鼻息;赤小豆有清肺润喉的功效,能够润泽肺热。
3. 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还有利湿消肿的作用,能够用于肿痛水肿、淋巴结炎等症状。
麻黄、连翘能够渗透汗液,对水肿肿块有一定的消散作用;赤小豆则可以利尿消肿。
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1. 用于伤寒风热伤寒风热是指由风热邪气入侵,引起的显著发热、头痛、咳嗽、乏力、口渴等症状。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祛邪解毒、清热凉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该病。
2. 用于肺炎肺炎是指肺部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所引起的肺脏炎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改善肺部炎症状况,缓解咳嗽等症状。
3. 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病。
该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咽喉痛、咳嗽等。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改善咽喉痛、喉咳等症状有一定帮助。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事项:1. 本方药性偏寒,虚寒体质者用药应谨慎。
2. 麻黄中含有少量的麻黄碱,不能滥用或长期使用。
3. 孕妇、婴儿、老人等体弱者应慎用本方。
4. 本方煎汤后应及时饮用,不宜多次加热,以免损害药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什么疗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什么疗效
导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一般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麻黄、连翘和赤小豆,那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什么疗效呢?接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一般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麻黄、连翘和赤小豆,那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什么疗效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治哪些皮肤病,有哪些疗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了解一下哦!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该方有解表、散寒、利湿之功,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
1、可治奶癣
奶癣多为孕母嗜食肥甘油腻之品,湿热传入胎儿,泛溢肌肤而发为皮疹,故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3 g,连翘10 g,赤小豆15 g,防风6 g,蝉衣6 g,苍术6 g,白鲜皮10 g。
全方取麻黄达表宣散肺气,桑白皮宣肺利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除湿解毒,使邪有出路,为治疗奶癣的有效之方。
2、可治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患者证属表邪外束,湿热瘀滞者,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药用麻黄5 g,连翘15 g,杏仁5 g,赤小豆45 g,桑白皮20 g,生姜5 g,生甘草5 g,大枣3枚,苦参30 g,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开鬼门、洁净府”之意,使湿热之邪或从皮肤外泄,或从小便而解,从而获得良效。
3、可治急、慢性荨麻疹
中医学认为,荨麻疹的发生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风、湿、热、毒。
麻黄连翘赤豆汤
麻黄连翘赤豆汤1.1荨麻疹荨麻疹中医称为隐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为特征的瘙痒性、过敏性疾病[3]。
《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骚瘾疹。
”[3]临床上以急性发病多见,局部或全身瘙痒及热感,搔抓后皮肤迅速成块水肿。
出现此证为风邪客于肌表,内挟湿热,故用本方外解风邪,内治湿热,使隐疹得以消除。
郑君渭[4]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甘草、桑叶、蝉衣、生姜、薏苡仁、僵蚕)治疗典型隐疹1例,服药3剂风湿隐退,继以上方加茯苓、丹皮服3剂,再服6剂,未再复发。
薛西林[5]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典型隐疹1例,治疗期间,随症加减,共治疗近2个月,患者诸症消失。
陈荣等[6]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蝉蜕、土茯苓、徐长卿、生地、生甘草)治疗隐疹1例,患者原口服强的松、苯海拉明、维生素C,静注葡萄糖酸钙,兼服用中药消风散、防风通圣丸等治疗2周,效果不佳,服此方5剂后,疹净痒止。
朱虹等[7]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四物汤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生地、赤芍、当归、蝉蜕、防风、浮萍)治疗女性隐疹患者伴月经先后无定期1例,患者原用抗过敏药及中药外洗后病情时轻时重,现服此方后。
随访半年,未发。
陈菊仙[8]自1990年1月—1996年12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荨麻疹门诊病例112例,其中男42例,女70例,年龄6~78岁,21~50岁占100例,病程2h~5天。
热重加金银花、黄芩寒重加桂枝、荆芥;湿重者加米仁、苍术;3剂为1疗程,忌鱼腥、虾、蟹、蛋、奶、辛辣、酒等刺激物。
治疗结果112例中痊愈89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
李永丽[9]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37例,随证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生地、桑白皮、乌梢蛇、生姜皮、生甘草)。
日服1剂。
痊愈2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服药最少2剂,最多9剂。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
3枚 , 参 3 , 麻 黄连 翘 赤小 豆 汤 “ 鬼 门 、 苦 0g 取 开 洁净 府 ” 意 , 之 使 湿热 之邪 或从 皮肤 外 泄 , 或从 小便 而 解 , 而获得 良效 。 从
1 . 4黄 褐 斑
的 黄疸 。然 而 临床 上 多数 医家 根据 辨 证 施治 、 病 同 治 的传 异 统 理论 , 将该 方 的临 床运 用 发扬 光 大 , 说 明如 下 : 现
白 皮 宣 肺 利 水 . 翘 清 热 散 结 , 小 豆 除 湿 解 毒 , 邪 有 出 连 赤 使 路 . 治疗 奶癣 的有效 之 方 。 为 1 急 、 性 荨麻疹 . 2 慢
中医 学认 为 痤疮 属 “ 风 ” 畴 ,医 宗金 鉴 》 :此证 由 肺 范 《 日 “
肺 经 血热 而 成 , 发 于 面鼻 ” 病 机 为 肺 胃湿 热 , 当清 肺 泄 每 , 治
性荨 麻 疹 、 性 肾小球 肾炎 、 急 慢性 肾小 球 肾炎 、 癣 、 围血 管 疾病 、 奶 周 呼吸 系统 疾 病 等 , 疗 效 显著 , 床上 只要 辨证 且 临
施 治 , 可 以达 到异 病 同治 的 目的 。 均
[ 关键 词】 黄连 翘 赤 小豆 汤 ; 麻 临床 应 用 ; 辨证 施 治 [ 图分 类号】R 8 . 中 2 56 [ 文献 标识 码】A [ 章编 号】 1 7 — 2 0 2 1 ) 2 c 一 1 一 3 文 6 3 7 1 (0 0 0 ( )O 7 O
热 , 毒 除 湿 。 因 此 , 洁 贞 闭 疗 本 病 时 多 选 用 麻 黄 连 翘 赤 解 苏 治
小 豆 汤 。处 方选 用 麻 黄 6g 苦 杏仁 9g 赤 小 豆 3 , , , 0g 金银 花
1 , 菊花 1 , 公英 1 , 白皮 1 , 5g 野 5g 蒲 5g 桑 2g 紫草 1 , 丹 2g 牡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方证解析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方证解析
李祥林;范瑞娟;张璞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5(023)009
【摘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阳明病篇,是张仲景为治疗黄疸病,湿热内瘀阳明兼有表证而设。
《伤寒论》[1]262条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其方药由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连翘根去皮)、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组成。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李祥林;范瑞娟;张璞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044000;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044000;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0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临床举隅
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治疗动物皮肤病中的应用
4.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小儿皮肤病验案举隅
5.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皮肤病验案3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寒治火二方: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治火二方: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中的智慧(13)□ 陈明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中的治水剂,基本上都是温热药组成。
《伤寒论》里也有很多由寒凉药组成的治火方剂,如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杏石甘汤方药组成及功效《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是张仲景专为清肺热而设的,是治疗肺热“汗出而喘”的。
这个方子的药物组成只有4味药物,全写在方子的名称中了。
药物组成:麻黄、石膏、杏仁、炙甘草。
麻黄具有强大的辛散作用,入肺经,可以用来散肺中的病邪,又是平喘的良药,但因性温,在治肺热病证时要注意用量不要太大,而且一定要配伍石膏。
石膏是辛寒之品,入肺经。
寒能清热,辛能散热,所以石膏是治疗肺热的佳品,且石膏的寒凉可以抑制麻黄的温燥之性。
麻黄配石膏治疗肺热堪称最佳组合,但石膏的用量要大于麻黄一倍以上,这样才能使麻黄专于宣肺平喘而不助肺热。
杏仁配合麻黄宣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麻杏石甘汤以清肺、宣肺为功能核心,可以用于外感发热和肺热引起的诸多病症。
肺热咳喘的表现肺主呼吸,若肺中有热,最常见的就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导致咳嗽气喘,呼吸不利,喉中有痰,色黄而稠。
咳喘多伴有痰,中医治喘病,辨痰很重要。
一般而言,痰黄粘稠的属于热证,可用本方;痰稀白有白泡沫的属寒饮,用小青龙汤;而介于两者之间者,用苓桂术甘汤。
麻杏石甘汤治肺热,所以病人吐出的痰是黏稠的,同时会伴有高烧、口渴、出汗、小便短赤,甚至大便秘结,望诊可见病人的嘴唇很红,舌红苔黄。
肺热咳喘多见于小儿肺炎、老年人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肺部感染常是由感冒引起,因肺主皮毛,所以外界的邪气由皮毛侵入可直接犯肺。
如果是肺热咳喘,麻杏石甘汤是首选方剂。
麻黄与石膏为最佳配伍需要强调的是,麻杏石甘汤的核心药物组合是麻黄与石膏,二者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治肺炎咳喘时,更是缺一不可。
麻黄辛温,发汗力较强,许多人不敢使用,特别是治疗肺热咳喘时,更是谈虎色变。
有一次我到外地某医院义诊,一个病房的大夫请我会诊一高龄男病人。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运用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症并治全篇,本方是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而设。
其病机由于素体阳明内蕴湿邪,加以外感伤寒之邪未解,热入与湿交结,湿热内蒸,身必发黄故设此方,宣透表邪,清泄湿热为治。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甘草、生梓白皮、大枣、生姜方义:本方以麻黄、杏仁宣肺气以散外邪,连翘、赤小豆、梓皮清热利湿,姜枣草调和脾胃,合而为方,有宣散表邪,泄湿热之功,是表里双解之剂。
论中指出无梓皮,以茵陈代之。
临床凡有表邪未解兼内蕴湿邪而变症各异者,均投此方加减治之。
举案如下:杨某某,女,57,住电信路老四号1979年10月20日,卧床不起,应邀诊治。
头痛身痛,恶寒无汗,腰剧痛如折。
体温38.6度,本人不觉发热,自觉肾脏如烂豆渣一样,心中痞塞,头天发病卧床,整天未饮食,小便黄似浓茶,量多,而不频不急,有肾炎病史,过去肾炎发病时症状和现在一样,平素体弱。
脉浮紧双关滑,苔薄白辨症:湿热内蕴兼风寒表实。
治宜:解表散寒兼清里热。
方药:麻黄12g、桂枝10g、杏仁10g、甘草6g、茵陈20g、赤小豆10g、连翘10g、生姜10g、大枣10g,一付本方加桂枝、麻黄即麻黄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合方。
1979年10月22日,徐徐汗出,头痛、身痛、腰痛大减,热退,小便黄减,心中痞塞减,思食已进稀粥,可以起床,但身体不支。
脉减弱,苔薄黄,原方去麻黄加白芍10g,一付1979年10月22日,腰微痛,余无痛处,胃脘痞塞愈,思食干饭,已下床活动,但乏力,小便黄色减半。
脉已不浮,力减弱,苔黄微腻方药:连翘10g 、赤小豆15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茵陈20g、薏仁10g茅根10g、二芽各10g,二付张某某,男,69 ,南河口5号1983年8月3日,下班路经此地,应邀诊治。
病二、三日未服药,今日高烧约40度左右,寒战身披棉大衣无汗,头身不痛,溲短少、黄似浓茶而有烧灼感。
苔黄厚腻,脉细数紧。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掌跖脓疱病的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5期235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中医中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掌跖脓疱病的体会王金玲(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北京 102100)0 引言掌跖脓疱病是手掌、足跖反复发作的红斑上出现无菌性的小脓疱,可伴角化和脱屑,具体病因尚不清楚,现代医学治疗多以维A 酸、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配合外用药膏,但该病对多种治疗均抵抗,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
《伤寒论》记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由麻黄、生梓白皮、生姜、连翘、杏仁、赤小豆、甘草、大枣等组成,笔者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掌跖脓疱病1例,收到满意疗效,汇报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没有掌跖脓疱病的病名,因临床症状与“瘑疮”相似,大都以“瘑疮”论治。
“瘑疮”最早在东晋葛洪的《肘后方.治卒得瘑癣疥疮方第四十九》[1],书中记载:“瘑疮常对在两脚”、“腰脚以下名为瘑”。
中医认为“瘑疮”主要的核心病机是湿热蕴阻中焦、复感外邪,内因多为恣食辛辣厚味或饮不节,伤及脾胃;外因为感暑湿火毒等。
[2]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范畴,饮食不节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过食肥甘醇酒厚味,中焦脾胃运化失常,积热内蕴、化燥伤津而成。
同时,皮肤感染性疾患又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因此治疗糖尿病合并掌跖脓疱病时不同于没有基础病的患者,既要清热解毒,又要顾护脾胃。
2 治疗方法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第262条:“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解表散邪、清热、利湿、退黄之效,与瘑疮病的病机相符,方中连翘苦寒,既能清心火利尿通淋,又能消散痈肿;桑白皮性寒入肺而清热;麻黄解表发汗,使风寒湿邪从外而散、气畅而血行;杏仁宣降肺气,由内而外,缓开腠理、发散表邪;麻黄和杏仁这两味药一宣一降,肺表开、水道通,使湿热之邪从汗、小便排,给邪以出路,符合“开鬼门、洁净府”之意;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活血祛瘀通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物组成】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方歌】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凑,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
【出处】《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药方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方解】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
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主治】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现代应用】1、以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为特征的皮肤科疾病。
如荨麻疹、急性湿疹、红皮病、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水痘、玫瑰糠疹、病毒性疱疹、过敏性皮炎、汗腺闭塞证、皮肤瘙痒症、狐臭等。
2、以发热、水肿为表现的泌尿系疾病。
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毒症、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淋病、膀胱炎等。
3、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者,见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术后黄疸、胰头癌、妊娠期黄疸等。
[1]【注释】钱氏曰:瘀者,言留蓄壅滞也。
伤寒之郁热与胃中之湿气互结,湿蒸如淖淖中之淤泥,水土黏泞而不分。
《经》云:湿热相交,民多病瘅。
盖以湿热胶着,壅积于胃,故云瘀热在里,必发黄乜。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能治表,利小便,解郁热,故以此主之。
澜氏曰:此证虽日在里,必因邪气在表之时有失解散,故今虽发黄,犹宜兼汗解以治之。
【先辈之论说】《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疥癣内陷,一身瘙痒,发热喘咳,肿满者,加反鼻(详拾掇篇中)有奇效。
生梓白皮采用不易,今权以干梓药或桑白皮代之。
求真按余曾以本方兼用伯州散治湿疹内攻性肾炎。
【药物组成】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方解: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
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主治: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经方新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白鲜皮30g,地肤子20g,天虫20g,蝉蜕15g,治疗皮疹瘙痒。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银花30g,连翘30g,赤芍15g,丹皮12g,紫草20g,治疗药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生石膏30g,防风12g,白术12g,益母草30g,桑皮20g,治疗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
医案举例例1患者,男,29岁。
外出助工,劳作汗出,身感疲乏,晚间以宴酒招待。
夜半,身起风疹块瘙痒,皮肤红润,全身发热,咽痒,喘气喉有憋闷感,口烦渴,尿赤舌红,脉浮滑稍数。
辨证:风疹瘙痒,热郁肌表。
治法:解表退热,疏风止痒。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组成:麻黄5g,连翘30g,杏仁12g,荆芥15g,防风12g,生石膏20g,滑石15g,白鲜皮20g,地肤子30g,天虫15g,赤小豆30g,生姜15g。
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服。
复诊:药服4剂,热退身凉,皮疹消退,烦渴已除,脉不浮滑而转虚缓。
为根治不反弹,继服上方去石膏、滑石,加当归15g,赤白芍各15g,4剂愈。
例2 患者,女,15岁。
春令发病,开始面睑浮肿,尿少微咳,身发低热,咽痒微痛,精神疲惫,四肢乏力,继而下肢浮肿,尿浊有沫,小腿有皮疹少许,舌红苔腻微黄,脉浮数。
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颗粒管型(+)。
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辨证: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组成:麻黄6g,杏仁12g,生石膏30g,连翘20g,赤小豆30g,鲜茅根40g,滑石18g,公英30g,桑皮20g,益母草30g,瞿麦15g,甘草10g,生姜15g(切)。
1.5剂/日,水煎分早午晚3次服。
复诊:药服5剂,尿多肿消,热退神爽,疲乏感也有恢复。
复查尿常规:蛋白微量,红白细胞管型消失。
原方麻黄、生石膏减量,加茯苓30g,白术15g,继服5剂,诸症悉除。
尽管病症恢复如此之快,嘱其间断服药,不可骤停,定期检查,以防反弹,恐转慢性。
黄疸——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刘某,女,14岁,北关小学学生,1985年8月23日初诊。
先是伤于饮食,纳谷不化,大便溏稀。
后复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身痒。
初仅小便色黄,继则目睛亦黄。
右胁胀痛,口苦思冷,舌尖红,苔黄腻,脉象浮滑。
化验检查:TTT10U,TFT++,G PT198U,黄疸指数21U。
诊断为急性黄疸肝炎。
其父认为西药无抗病毒特效药,师心自用,求服中药以治观其脉症,此黄疸为湿热瘀结而成。
尤怡云:“黄疸……为脾胃积热,而复受风湿,瘀结不散,湿热郁蒸。
或伤寒无汗,瘀热在里所致。
”阐明黄疸系表邪郁闭,汗出不彻:湿热瘀结,外不得散,内不能利而成。
今表邪尚在,故宜解表散邪,清热化湿。
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10g 连翘15g 赤小豆30g 茵陈30g 杏仁10g 桑皮15g 甘草4.5g 二剂并嘱禁忌肥甘食品。
二诊:恶寒发热止,头汗出,仍纳呆化迟,胁痛口苦,舌尖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表邪已解,应从里治。
拟茵陈蒿汤加味:茵陈30g 川军6g 栀子10g 赤小豆30g 苡仁30g 柴胡12g 滑石15g 茯苓10g 三剂三诊:药后泄泻数行,饮食增加,右胁痛减,目黄已轻。
精神明显好转,身痒仍甚,为湿热瘀邪趋表外出之象。
似此,则仍宜表里同治,令蕴郁之邪,两解而去。
拟:麻黄10g 连翘15g 赤小豆30g 杏仁10g 桑皮15g 茵陈30g 川军6g 栀子10g 板蓝根15g 三剂四诊:黄疸基本消退,纳便如昔,身痒止。
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
为除净余邪,原法不变。
拟:茵陈30g 川军6g 栀子10g 连翘15g 赤小豆30g 柴胡12g 黄芩10g 甘草6g 半夏10g 五剂9月18日再诊时,已无自觉症状,化验室报告:肝功正常。
嘱其饮食调养。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体会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可以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证,原文记载有“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其中“黄”即黄疸,言主症,“瘀热”言病机,意即本方原为黄疸而设,本方在《普济方》就主治“小儿伤寒,发黄身热”,在《张氏医通》中主治“湿热发黄”。
中医内科学将本方运用于湿热黄疸及肾炎“水肿”湿毒侵淫证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本方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小儿鱼鳞病等皮肤瘙痒类疾病疗效显著,重复率极高,可以说本方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一首经典高效古方。
《伤寒论》中关于本方主治的记载极其简略精练,给后世准确理解该方证关键指征及推广运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日本医家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注释本方说,“疥癣内陷,一身瘙痒,发热,喘咳,肿满者,加反鼻,有奇效。
生梓白皮,不易采用,今权以干梓叶或桑白皮代之”,此处所注确为临床极有见地之言论。
由此可见,瘙痒、发热、喘咳、肿满、反鼻为本方证识别之关键。
另外,麻黄为方中君药,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喘咳、水气也。
旁治恶风,恶寒,无汗,身疼,骨节痛,一身黄肿”(吉益东洞《药征》),以药测证,该药证可能见有咳喘,恶寒发热,身痛无汗等肺气郁而不宣的指征,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在《药证与经方》中直接指出“麻黄主治黄肿,兼治咳喘,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连翘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以药测证,该药证可能见有皮肤疮疡溃烂,口渴欲饮,咽喉红肿疼痛等。
赤小豆可以利水消肿,以药测证,该药证可能见有头面全身浮肿,皮肤溃烂流水等指征。
生梓白皮不易寻找,刘渡舟、岳美中等老中医多以桑白皮代之,笔者一般去而不用,或治疗皮肤病时见患者瘙痒较重则以白鲜皮代之。
生姜、大枣、甘草三药药证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麻黄为发汗峻药,辛热开泄,性温力猛,易于化热助火,亡阳劫液,因此临床多不用或者少用,畏麻黄“不啻猛虎”(章次公),但笔者认为方中麻黄尤为皮肤病治疗关键,因为慢性荨麻疹等皮肤瘙痒类疾病病机多有风邪客于腠理不散,运用麻黄发汗正可发泄郁热,透散邪毒,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何绍奇先生临床也常将麻黄用于荨麻疹等皮肤过敏性疾患的治疗,认为风邪客于皮肤腠理之间,因而郁遏不得汗出,若小发其汗,则邪去痒止,临证治疗荨麻疹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蝉衣、赤芍、丹皮、防风、荆芥,对服抗过敏西药无效者,投以本方,往往一剂即愈。
但若兼有里热实证者则师刘河间防风通圣散之意,合清热通腑药于方中。
刘渡舟教授也善于运用本方治疗皮肤疾病,兹列举刘老治疗周身痒疹医案以供参考。
高××,男,20岁,学生。
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则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
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
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
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
疏方: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
仅服两剂,微见汗出而瘥。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病案举例笔者运用本方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兹举本方治疗小儿荨麻疹验案一则如下。
徐某某,男,10岁。
2010年2月10日就诊。
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全身瘙痒,伴见片状红斑,持续半小时左右自行消失,当时未予重视,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每当洗脸、洗澡后,所接触刺激的皮肤随即出现苍白的水肿样风疹块,边缘红晕清晰可见,入夜瘙痒尤甚,难以入眠,必须反复抓挠,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荨麻疹”,予西药及养血祛风止痒中药口服(具体不详),疗效不明显。
刻诊:头面、四肢及后背抓挠后立刻出现风疹块,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出汗较少,运动后身痒加重,但汗后痒减;晨起干呕,口气重,从2岁起即严重口干,欲饮冷食凉,吃饭、喝粥时亦需大量饮水,胃口极好,挑食,只吃荤食,不爱吃水果蔬菜,睡眠差,夜间痒醒;大便干燥,气味重,2~3日一行,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
辨证:阳明热盛。
治法:清热生津止痒。
拟白虎汤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炒山药30克,蝉蜕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2月13日二诊:药后身痒轻微减轻,口干渴饮依旧,拟用《外科正宗》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45克,牛蒡子6克,通草10克,当归10克,生地25克,生甘草6克,5剂,水煎服,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