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讲解及医案)

合集下载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皮肤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皮肤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皮肤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太阴十三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生姜二两生梓白皮一升连轺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赤小豆一升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伤寒表病,湿瘀而生里热,不得汗尿疏泄,身必发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泻皮毛之郁,杏仁降肺气之逆,生梓白皮清相火而疏木,连翘、赤小豆,泻湿热而利水,姜、甘、大枣,和中气而补脾精也。

以湿旺腹满,胆胃逆升,相火郁遏,湿化为热,外无出路,是以发黄。

发汗利水,使湿气渗泄,则黄消矣。

1 《金匮》黄家,从湿得之,此为一定之理。

2 太阳伤寒,皮毛外闭,则经阳热不泄。

太阴病,则脏虚而里湿盛。

经阳内郁之热与脏虚之湿相合,则湿热内蒸,热不外越,身必发黄,麻黄,发太阳之表寒,以泄经热,小豆利小便,以泄脏湿,经热与脏湿俱泄,则表解而身黄退。

表闭则肺郁,手太阴肺化足太阴之湿,杏仁利肺,以外达皮毛,内降逆行气,肺气敛降,自能雾化精气,精气不化,即为湿浊。

1风疹——姜春华医案向某,男,27岁,农民。

患者全身发风疹,奇痒难熬,每次发作持续周余,经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荨麻疹”,但服药欠效。

今年已发过四次,昨日又发作,疹块以胸部明显,焮红灼热,遇风发作增剧,舌红,苔薄白,脉弦数。

证为风热内蕴肌表,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6克连翘9克赤小豆30克金银花9克赤芍9克丹皮9克当归9克生甘草3克方3剂。

药后风疹消失,续服2剂痊愈。

按:本案风疹,为风热内蕴肌表,治宜祛风解表,清热养血。

方中麻黄配甘草祛风解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赤小豆利湿,赤芍配丹皮,当归活血凉血。

本“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此语在本案不适用,此为此风之来,是伤外寒,营郁血热之风。

而不是血虚木燥之风,不是用四物汤补血行血的枯燥之风。

血虚枯燥之风,区别于伤寒表闭,血热之风。

治蛋白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蛋白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蛋白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蛋白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方剂组成:
麻黄8g,连翘、射干、赤小豆、小蓟各15g,薏苡仁、白茅根各20g,玉米须40g,淡竹叶、大力子、杏仁各10g。

主治疾病:蛋白尿
出现症状:颜面浮肿,眼睑尤甚,恶风,咽红。

口干,脘胀,小便短黄。

具体体征: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方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余某,女,28岁,半月前月经来潮,颜面眼睑浮肿,尿少,自认为经事所致,但月经已干净10余日,浮肿未见减轻反而加重。

故来求医。

诊见:颜面浮肿,眼睑尤甚,恶风,咽红。

口干,脘胀,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考虑为急性肾炎。

服用上方7剂,药后病无进退,试从疏肝论治;遂改方。

服用二方7剂后肿势大减,小便变长,咽干口苦也明显减轻,继守上方,共服20余剂,尿检转阴。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组成:麻黄6,连翘9,杏仁9,赤小豆30,大枣12枚,桑白皮10,生姜10,炙甘草6以潦水先煮麻黄令其沸腾。

如果有沫用勺舀出。

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这是一付的剂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功能: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证,急慢性荨麻疹、小儿鱼鳞病、疮疡湿毒引起的浮肿、小便不利、皮肤瘙痒症等疾病。

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基本特征:发热、怕冷、没有汗(有人会头部出汗)、皮肤发黄或者肿满。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荨麻疹类型1:脱衣时,遇风则起疙瘩,瘙痒难忍。

皮肤黏而无汗。

麻黄6,连翘9,杏仁9,赤小豆30,大枣12枚,桑白皮10,生姜10,炙甘草6蝉衣10、赤芍15、丹皮10、防风6、荆芥10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两付康复,不康复则不对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荨麻疹类型2:全身起皮疹,红色,奇痒难忍,挠痕高出皮肤,起伏错落。

怕风怕冷。

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

麻黄9,连翘9,杏仁9,桑白皮9,赤小豆30,生姜12,炙甘草5,大枣10枚。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两付康复,不康复则不对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脚癣湿疹:脚趾头水气重、尿少、无汗。

麻黄4,连翘9,杏仁9,桑白皮15,赤小豆30,生姜12,炙甘草5,大枣10枚、茯苓15 白术12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饮酒后遇凉发黄疸:饮酒过度、发热怕冷、全身发黄,发呕,尿黄赤、舌苔白。

麻黄9,连翘9,杏仁9,桑白皮9,赤小豆30,生姜12,炙甘草5,大枣10枚桂枝9黄连3全瓜蒌15白茅根10 太子参15防己15。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能解决哪些问题?1、扁平疣:脸色和皮肤略暗黄,皮肤有粘腻。

山西名医张东明临证医案赏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桂枝汤治荨麻疹

山西名医张东明临证医案赏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桂枝汤治荨麻疹

山西名医张东明临证医案赏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桂枝汤治
荨麻疹
张东明,中共党员,副主任中医师,现任盂县中医院院长,是盂县首届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30余年,在长期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血管病的方法,创立很多有确切临床疗效的协定处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桂枝汤治荨麻疹
Experience
患者高某,男,20岁,盂县南娄镇人。

2018年元月17日初诊:荨麻疹一年余,现环境一冷一热或活动、跑出汗则出现皮疹,色红成片伴皮肤瘙痒,舌红苔白,脉沉弦。

处方:麻黄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20g 炙甘草6g 生石膏15g
桂枝10g 白芍10g 生姜6g
大枣4g
6剂,日1剂,水煎服。

2018年元月24日二诊:服药后,活动后如打篮球出汗后皮疹推迟发作,以前活动刚有汗皮疹即出现而搔痒,舌尖红苔白,脉沉弦。

守元月17日方,加蝉衣6g,祛风止痒,透邪外出,生地10g,丹皮10g,清营凉血,6剂,日1剂,开水冲服。

2018年元月31日三诊:头,脸,颈部皮疹减轻,舌淡红苔白,脉沉小弦,守元月24日方再开6剂,日1剂,开水冲服。

2018年2月2日四诊:头,脸,颈部皮疹不发作,其他部位的皮疹减轻,舌淡红苔白,脉沉小。

守元月24日方,将蝉衣加到10g,6剂,日1剂,开水冲服。

未完待续。

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ppt课件

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ppt课件

(二)周身瘙痒案 高某某,男,20岁。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 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 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微恶风 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 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痒之机。疏 方: 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 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 仅服2剂,微见汗出而瘥。(刘渡舟医案) 按语:皮肤痰痒之证,凡见脉浮、苔腻者,皆可 考虑使用本方。
方药: 麻黄10克,连翘15克,赤小豆50 克,杏仁15克(捣),茯苓20克,泽泻15克, 白花蛇舌草35克,生姜1克,大枣5枚。 服药5剂,尿量大增肿消大半,尿化验Pr (++),余正常,舌苔趋净。上方增党参 15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服7剂, 病情稳定,病者只有活动后下肢有轻度浮 肿,尿化验Pr(+),继以补益肾气法.巩固 疗效。
【临证思路】
现代临证,本方除用于“伤寒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之外,不发黄者亦可用之,凡外 有表证内有湿热者,皆可化裁广泛治之。 如风寒失解内陷,湿热内聚,或疮毒攻之浮 肿喘满,尿少,湿疮,发黄等。 传染性肝炎初起者,慢性肾炎,过敏性紫斑 合并肾炎。 原因不明眼睑或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 疹等见本方证者。
按语:张氏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 湿热内盛之肾风水肿,尤以服用激素后水 肿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为宜。凡湿热蕴结 于里,不论表邪有无,均可投用本方。
(五)浮肿紫癜(紫癜肾炎)案 何某某,女,15岁,1951年5月18日 诊。发病前三天曾感冒发热,未治而热退。 继则而部四肢浮肿,下肢发生紫斑,纳减, 苔薄,脉小滑。检查:扁桃体轻度充血,心 肺(一),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有 散在性黄豆大小紫斑数十枚,不痛不痒, 面部和四肢浮肿。血象正常,血小板20万/ 立方毫米。尿检:蛋白++,白细胞++,红 细胞+++。临床印象:1.急性肾小球肾 炎;2.急性过敏性紫癜症。处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湿痒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湿痒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湿痒有一种湿气会遍布你全身、痒的不得了,这个小方帮你驱除干净、浑身清爽老中医曾经碰到这么个案例,一个男青年,突然有一天浑身起了红皮疹一样的一片一片的,奇痒难忍,恨不得挠破。

但是用手一挠它、它就反抗,起那种高出皮肤一截的疤痕,小便还发烫发黄,舌苔很腻,看起来湿气很重的样子。

去医院当皮肤病治了好久也没治好,老中医切脉之后发现小伙子脉浮弦,这是有表症啊!邪气在体表,脉象才会浮,就像按水中的木头一样,这脉稍微一搭上就能感受到搏动;而且弦,说明有邪气阻滞,才能形成气郁弦脉。

综合判断,这一定是湿热邪气盘踞在小伙子的体表、皮肤腠理之中,要开表、散邪、祛湿、清热才行。

于是老中医就开了副很经典的方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这是医圣张仲景很有名气的一张方,专治这种体表有湿热邪气,盘踞不散的症状。

大家看,这里麻黄、杏仁、生姜都是调肺解表的,要给湿热邪气以出路,中医不像西医,看见邪气病菌就一定要整残、杀死干掉,你只要走了就行,咱不惹事儿,也不怕事儿。

如果你不走,就用赤小豆、连翘、桑白皮来清你的热、利你的湿,让你待不住,自己滚出去、扫地出门。

大家看这个清热利湿的剂量明显比解表的力量大,正所谓三分解表七分利湿。

小伙子很幸运,只吃了两副药,就发了点小汗而痊愈了,解决了一大苦恼!大家不要以为这个麻黄连翘赤小豆就只能治治皮肤病,它能量很强的,可以说有三大类毛病,都能被它打趴下:第一类,就是最典型的湿热盘踞在体表的毛病,比如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皮肤病:荨麻疹、急性湿疹、红皮病、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水痘、玫瑰糠疹、病毒性疱疹、过敏性皮炎、汗腺闭塞证、皮肤瘙痒症、狐臭等。

第二类,就是以发热、水肿为表现的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毒症、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淋病、膀胱炎等。

第三类,就是湿热影响到肝胆了,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术后黄疸、胰头癌、妊娠期黄疸等急重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讲解及医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讲解及医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讲解及医案)【出处】《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药物】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用法1】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用法2】除大枣、赤小豆外,其余药入布袋,扎紧口,煮取药汁。

用药汁煮赤小豆及枣,直至赤小豆熟烂为止。

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连服3天。

食豆、枣,喝汤汁。

【方解1】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

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方解2】本汤原为湿热黄疸偏表而设,七分清利湿热,三分表散外寒。

现被较广泛地应用于风水等症。

汤中麻黄、杏仁、生姜为一组,散寒表邪,以解阳郁之热;连翘、桑白皮、赤小豆为一组,皆苦寒而清利湿热,连翘透邪热之结,赤小豆清中而又活血;甘草、大枣健脾和胃,以补后天。

【主治1】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主治2】外感风邪所致的风水、1.皮肤湿热疹毒、2.湿热壅滞的水肿等。

3.常用于荨麻疹、4.急性肾炎初起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等病(利水)。

5.肝功能异常.6.咳嗽.哮喘(阴水雍肺)等阴水证患者忌服(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用药禁忌】本方对黄疸(肝炎)、小儿水肿(肾炎)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

【不良反应】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心悸、发热、大汗不止,血压升高,并可引起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引起心搏徐缓。

【临床应用1 】1.荨麻疹:应用本方加减:炙麻黄10g,连翘10g,银花10g,三角胡麻10g,蝉衣10g,蛇床子10g,牛蒡子10g,赤芍10g,赤小豆50g,小蓟30g,浮萍草20g。

用文火煎煮赤小豆,熟后滤汁去豆纳诸药,再煎半小时即可,一次性煎约500ml。

伤寒名医验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名医验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名医验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药】麻黄二两(去节)(6克)连翘二两(连翘根是)(6克)杏仁四十个(去皮尖)(6克)赤小豆一升(15克)大枣十二枚(擘)(4枚)生梓白皮一升(切)(桑白皮15克)生姜二两(6克)甘草二两(炙)(6克)【煎服】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现代用法:水煎二次温服)。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262)【解说】湿热兼表发黄。

除黄疸外,当有发热恶寒、无汗身痒等。

湿热兼表’单纯清利或解表,均非所宜。

用本方在于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并施。

俾使表里宣通,湿热有外泄之路,则其病可愈。

方中若加茵陈,其效更佳。

但麻黄、生姜不宜久服.表证一罢,即须撤去。

本方还常用于湿热郁蒸之皮肤瘙痒、肾风水肿等证,疗效堪佳。

【运用】一、周身瘙痒刘渡舟医案:高某某,男,20岁。

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

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

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

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

疏方: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

仅服2剂,微见汗出而瘥。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83)按语:皮肤瘙痒之证,凡见脉浮、苔腻者,皆可考虑使用本方。

二、肾风水肿张东军医案:樊某,男,28岁。

患慢性肾炎两年余,先后在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两次,用抗菌素、激素及利尿剂治疗,症情缓解。

但尿化验始终Pr(卅),下肢轻、中度浮肿不消。

缘气候变化而患感冒使病情加重,经用青霉素一周病无缓解,故于1985年11月5日前来就诊。

症见:颜面虚浮,眼睑浮肿,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腰胀痛,左侧尤甚,小便量少,色如茶,腹胀食少,舌边尖红,苔黄而粘脉滑少力。

尿化验Pr(卅),WBC:3~5,RBC:1~2,颗粒管型0~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医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医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医案麻黃连翘赤小豆汤本方主治湿热兼表发黄,以发热、恶寒、无汗,身黄目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色黄为主证。

方用麻黄、杏仁、生姜解散表邪,连翘、桑白皮、赤豆清泄湿热,甘草、大枣调和诸药。

现代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病,以外有表邪、内有湿热为辨证要点,不论有无黄疸,均可应用。

【案】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1995年春,遇一患者张某,男,5岁。

因疥疮感染后致全身泛发性脓疱疮,经注射青霉素及口服解毒清热中药后脓疱虽好转,却出现晨起颜面浮肿,尿少,色如浓茶,伴发热、轻度恶寒,第二天肿及全身而急来就诊。

诊见患者颜面浮肿色鲜明,肿势延及全身,下肢轻度指陷性水肿,尿少色黄赤而浓,T37.8℃,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尿化验:蛋白(+++),红细胞满视野。

辨证为湿热疮毒入里,影响三焦气化,使肺失通调水道、肾失蒸腾气化,水液泛滥,而为风水。

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宣肺利水。

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麻黄6g,连翘10g,杏仁10g,赤小豆20g,大枣3枚,生桑白皮10g,生姜10g,甘草5g,茯苓15g,泽泻10g,车前子(包煎)1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野菊花10g,金银花12g,穿心莲10g。

水煎服,5剂。

上药服3剂尿量明显增多,5剂服完水肿消失。

尿检:蛋白(+),红细胞0-5,后用本方加减化裁又服5剂,症状消失,尿检正常。

按:本例患者因全身泛发性脓疱疮后出现全身水肿伴发热、血尿、蛋白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疮毒入里,影响三焦气化,使肺失通调水道,水液泛滥,而为风水。

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清热利湿,解散表邪;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茯苓、泽泻、车前子渗湿利水。

由于方证对应,仅10剂而痊。

麻黄连翘赤小豆治疗荨麻疹验方秘方名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治疗荨麻疹验方秘方名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治疗荨麻疹验方秘方名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治疗荨麻疹验方秘方名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您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祖国医学,请关注、赞赏、转藏等,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1两,连翘1两,赤小豆半两。

用法用量每服1两,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临床应用荨麻疹:陆某,男,27岁。

患荨麻疹状若地图形,全身瘙痒甚剧,时愈时作,缠绵6年。

近年来复发次数增多,影响工作及睡眠,身感微恶寒,脉细数,苔薄白,体温37℃,其它无特殊症状。

处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僵蚕。

服药1剂后,症状大减,服2剂而荨麻疹消失。

为巩固疗效,原方继服2剂,至今未再复发。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医治法与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0g 连翘15g 杏仁10g 赤小豆15g 生梓白皮15g 生姜10g 甘草6g 大枣4枚【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阻三焦证。

①身发黄。

②水脚,先见面目浮肿,继见全身浮脚,小便不利,来势较急。

③湿热郁络,风丹瘾疹,皮肤瘙痒。

④湿热壅肺,喘咳。

【证析】本方所治黄疸、风丹、喘咳、水肿四证,均属肺失宣降,湿热郁于少阳三焦机理。

①肺合皮毛,主表。

风寒外袭,肺气郁而不宣,津液不能外布,三焦水道失调,气郁化热,湿热交蒸,外不得越,内不得泄,随腠理三焦入内熏蒸肝胆,以致肝失疏泄之常,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发为黄疸(现代医学谓本病是因病毒随饮食进入肠道,侵犯肝胆而成)。

②风丹瘾疹是两种不同见证。

风丹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突然隆起,成团成块,奇痒难禁;瘾疹是指一身瘙痒或手足掌内隐现水泡。

此证有寒有热,本方所治,属于风邪夹湿,郁于腠理,外不得越,内不得泄,由腠理干及膜原而成。

③肺气有敷布津液,通调水道作用,以宣发肃降为顺。

若外邪相侵,津气逆乱,津为气痹,气为津阻,交相影响,壅滞于肺,肺失宣降,遂呈喘咳。

④水肿与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低下,水液流通受阻有关。

此方所治,属于肺失宣降,水停三焦机理。

肺为水的上源。

肺失宣降,表病及里,上病及下,肺肾同病,于是水湿停留,外泛作肿。

【病机】肺失宣降,湿阻三焦【治法】宣肺透邪,清利湿热法。

【方义】湿阻三焦,外郁于表而成风丹瘾疹,内郁于肝而成黄疸,上郁于肺而成咳喘,下郁于肾而成水肿,均宜一面宣肺气,通腠理,使邪达表;一面清郁热,利水湿,使水从下去。

方用麻黄、杏仁、生姜宣肺达表,通其腠理,逐邪外出;连翘、梓白皮、甘草清热解毒,清其郁热;赤小豆、麻黄利水除湿,通调水道,共呈透邪达表,清热利湿功效。

梓白皮《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热,去三虫”,《日华子本草》言其“煎汤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

此药擅长杀虫解毒,仲景用治黄疸,可见本品对甲肝病毒亦有解毒作用。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方解】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2月13日二诊:药后身痒轻微减轻,口干渴饮依旧,拟用《外科正宗》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45克,牛蒡子6克,通草10克,当归10克,生地25克,生甘草6克,5剂,水煎服,日1剂。
2月20日三诊:患儿服第一剂药后2小时即面红、出汗、呕吐,后每天如此,患者坚持服完,电话复诊:胃纳大减,不欲食荤,饮水减少,身痒依旧,舌苔白厚腻微黄。拟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处方: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陈皮15克,制半夏10克,神曲15克,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
徐某某,男,10岁。2010年2月10日就诊。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全身瘙痒,伴见片状红斑,持续半小时左右自行消失,当时未予重视,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每当洗脸、洗澡后,所接触刺激的皮肤随即出现苍白的水肿样风疹块,边缘红晕清晰可见,入夜瘙痒尤甚,难以入眠,必须反复抓挠,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荨麻疹”,予西药及养血祛风止痒中药口服(具体不详),疗效不明显。刻诊:头面、四肢及后背抓挠后立刻出现风疹块,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出汗较少,运动后身痒加重,但汗后痒减;晨起干呕,口气重,从2岁起即严重口干,欲饮冷食凉,吃饭、喝粥时亦需大量饮水,胃口极好,挑食,只吃荤食,不爱吃水果蔬菜,睡眠差,夜间痒醒;大便干燥,气味重,2~3日一行,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辨证:阳明热盛。治法:清热生津止痒。拟白虎汤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炒山药30克,蝉蜕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经⽅:⿇黄连翘⾚⼩⾖汤⿇黄连翘⾚⼩⾖汤【原⽂】⿇黄⼆两(去节) 连轺⼆两 杏仁四⼗个(去⽪尖) ⾚⼩⾖⼀升 ⼤枣⼗⼆枚(擘) ⽣梓⽩⽪⼀升(切) ⽣姜⼆两(切) ⽢草⼆两(炙)右⼋味,以潦⽔⼀⽃,先煮⿇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服尽。

【作者】张仲景【出⾃】《伤寒》【经典回顾】1、伤寒⾝黄发热者,⿇黄连翘⾚⼩⾖汤主之。

【组成】⽢草⼤枣姜⿇黄⾚⼩⾖连翘梓⽩⽪杏仁【时机】1、治有伤寒表证的⾝发黄。

【⽅解】1、此⽅以⿇黄汤为基础,因为病⼈有伤寒表证;2、⾚⼩⾖去湿,⽣梓⽩⽪、连翘解热。

共祛黄;3、⿇黄解表发汗,杏仁补充肺的津液。

【应⽤】1、这是治⽪肤病的⼀个⽅⼦。

还有⼀个处⽅是⿇杏薏⽢汤;2、⼀般⽤在疥疮、癣等⽪肤病。

可以加⾦银花、蝉蜕,对⽪肤也很好。

【⽐较】在伤寒⾥⾯⼀共三个⽅⼦治疗全⾝发黄发⾼热者:1、⽆汗:病⼈没有汗的时候,⽤⿇黄连翘⾚⼩⾖汤。

2、病⼈有汗:且实热在⾥,就是茵陈蒿汤。

3、⽆表证⽆⾥实⽽⾝发黄,栀⼦柏⽪汤。

【应⽤集锦】1、⽪肤痒、脉浮、苔腻、(⽆汗):⿇黄连翘⾚⼩⾖汤,常⽤在⽪肤的疥癣上。

2、发黄与狂,有⽓⾎之分:(1)⼩便不利⽽发黄者,病在⽓分,⿇黄连翘⾚⼩⾖汤证也。

湿热留于⽪肤⽽发黄,卫⽓不⾏之故也。

(2)若⼩便⾃利⽽发狂者,病在⾎分,抵当汤证也。

燥⾎结于膀胱⽽发黄,营卫不敷之故也。

3、太阳⾝发黄(恶寒头痛):(1)但头汗出、⼩便不利者,⿇黄连翘⾚⼩⾖汤汗之;(2)少腹硬、⼩便⾃利者,抵当汤下之。

阳明⾝发黄(⽆恶寒头痛)(1)但头汗、⼩便不利、腹满者,茵陈、⼤黄(茵陈蒿汤)以下之;(2)⾝热、发黄与误治⽽致者,栀⼦、柏⽪(栀⼦柏⽪汤)以清之。

4、服⽤激素后⽔肿不退⽽有湿热之证者,⿇黄连翘⾚⼩⾖汤。

【⽐较集锦】1、(1)表实⽆汗发黄者,宜⿇黄连翘⾚⼩⾖汤汗之。

(2)⾥实不便者,宜茵陈蒿汤下之。

(3)⽆表⾥证热盛者,宜栀⼦柏⽪汤清之。

(4)阴证发黄者,宜茵陈四逆汤温之。

刘渡舟经方医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刘渡舟经方医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刘渡舟经方医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57、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1)湿疹案刘渡舟医案:李x x,男,35岁。

患湿疹,头身泛起庴蕾,红如花瓣,苦搔痒不得释手,皮破水渍,抓痕累累。

伴低热恶寒。

舌苔白略腻,脉浮。

风寒客于营卫之间,郁而蕴湿,外发为庴。

治当发汗祛风,兼以渗湿。

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苦参9克赤小豆30克木通9克大枣7枚炙甘草3克二剂。

药后温覆,汗出较多,头身庴疹随之而消。

(2)湿毒外发案刘渡舟医案:王x x,女,8岁。

有慢性肾炎病史。

现症颜面浮肿,色黄芩泽,周身皮肤刺痒颇剧,搔之则泛起小疙瘩。

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

舌质红苔白滑,右脉滑左脉略浮。

此证因于小便不利,湿邪内蓄,水毒不化而渗透于肌肤,郁遏阳气不得宣泄而致。

麻黄3克连翘6克赤小豆15克杏仁6克桑白皮6克桔梗3克苦参6克生姜12克大枣5枚炙甘草3克服药一剂,汗出而痒除。

【解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伤寒论》用来治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本方有麻黄,杏仁,连翘,生姜以宣散在表之邪,赤小豆,梓白皮(现多改用桑白皮),以清在里之湿毒。

外能解表散热,内能利湿化毒,此乃开鬼门,洁净府两法兼备。

临床用于急性黄疸初起,荨麻疹或其它皮肤搔痒。

脉浮表不解的,效果较好。

此方又治慢性肾炎小便不利续发的皮肤瘙痒有特效。

57、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1)湿疹案刘渡舟医案:李x x,男,35岁。

患湿疹,头身泛起庴蕾,红如花瓣,苦搔痒不得释手,皮破水渍,抓痕累累。

伴低热恶寒。

舌苔白略腻,脉浮。

风寒客于营卫之间,郁而蕴湿,外发为庴。

治当发汗祛风,兼以渗湿。

麻黄9克连翘9...。

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诠释】伤寒瘀热在里,口烦渴,小便不利,身发黄,脉滑数,当服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

今反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显然非里有湿热,而是伤寒有热,拂郁在表,失于清透,汗不出,困闭于内,黄毒泛于肌表所致。

故身发黄疸,必有皮肤瘙痒之征。

方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退热,祛风止痒。

【治法】解表退热,除湿止痒。

【方药组成】麻黄2两(去节),连翘2两,杏仁40个(去皮尖),赤小豆1升,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1升(切),生姜2两(节),甘草2两(炙)。

【服法与禁忌】上药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

煮取三升,去泽,分温三服,半月服尽。

【经方方论】伤寒在表,治当麻黄、生姜辛温发汗,杏仁宣肺止咳,有利疏表;连翘,梓皮清热祛风止痒,赤小豆排毒,清热利小便,甘草、大枣和胃益中,资津以行汗,汗出热退,使肌表拂郁之邪得解,瘀热发黄必随之而退。

从方证分析:身必黄,黄毒必肤浅,另有瘙痒之征,无湿热壅实,口燥烦,小便少,苔黄便干等里症,故不宜栀子柏皮汤治,而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退热,祛湿止痒。

【经方新用】(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天虫20克,蝉蜕15克,治疗皮疹瘙痒。

(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银花30克,连翘30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紫草20克,治疗药疹。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生石膏30克,防风12克,白术12克,益母草30克,桑皮30克,治疗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

【医案举例】例1邹某,男,29岁。

外出助工,劳作汗出,身感疲乏,晚间以宴酒招待。

夜半,身起风疹块瘙痒,皮肤红润,全身发热,咽痒,喘气喉有憋闷感,口烦渴,尿赤舌红,脉浮滑稍数。

辨证:风疹瘙痒,热郁肌表。

治法:解表退热,疏风止痒。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组成:麻黄5克,连翘30克,杏仁12克,荆芥15克,防风12克,生石膏20克,滑石15克,白鲜皮20克,地肤子30克,天虫15克,赤小豆30克,生姜15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方剂组成】麻黄6克,生姜6克,生梓白皮15克,连翘6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赤小豆30克,杏仁6克。

【用法】先煮麻黄,去上沫,再内诸药煎,温服。

【方歌】麻黄连翘赤小豆,姜枣草杏白皮凑,表实湿热身发黄,发汗祛湿表里瘳。

【方解】本方是麻黄汤去桂枝加姜枣发表,而且安胃,复以生梓白皮、连翘、赤小豆清热并亦驱湿,故治表实无汗、瘀热在里而发黄者。

方中生梓白皮苦寒清热,可用桑白皮代之。

【仲景原文解析】
《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解析:伤寒为表实无汗之证,热不得外越,合湿瘀于里,郁久则多出现身发黄,宜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临证思考】黄疸初作,若表实无汗形似伤寒者,宜本方;若表虚汗出形似中风者,宜桂枝加黄芪;但表证已罢,当依证选用适方治之。

又本方对皮肤湿疹、瘙痒,适证应用也多有良效。

【辨证要点】表实无汗、或身黄、目黄、或身痒者。

【验案】尹某,男性,40岁,病历号192297,1966年3月4日初诊。

近2个月右上腹疼痛,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自昨日起发热恶寒、身目发黄、身痒、口黏不思饮,小便黄少,苔白腻,脉浮弦。

证属外邪里湿,郁而化热,治以解表化湿,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6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10克,杏仁10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热退,痒已,但黄疸不退,且逐渐加重,后确诊有胰头癌,不及2个月病逝。

仲景经方的临床应用(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仲景经方的临床应用(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仲景经⽅的临床应⽤(⼗)⿇黄连翘⾚⼩⾖汤1.⽪肤瘙痒案吕某,男,50岁。

2012年12⽉19⽇初诊。

主诉:全⾝⽪肤骚痒3⽉余。

患者⽆明显原因诱发荨⿇疹,全⾝⽪肤窜痒,瘙痒难耐,腋下及后背湿疹,受风及冷热交替时加重,⼝⼲,晨起⼝苦,⾃汗出,阴囊潮湿,纳可,寐⽋佳,⼤便⽇2⾏,成形,⼩便急,⾊黄。

⾆暗胖,苔黄腻,脉弦滑。

荨⿇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种以⽪肤出现红⾊或苍⽩⾊风团,时隐时现为特征的瘙痒性、过敏性疾病。

《诸病源候论·风瘙⾝体瘾疹候》⽈:“邪⽓客于⽪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骚瘾疹。

”临床上以急性发病多见,症状多见局部或全⾝瘙痒及热感,搔抓后⽪肤迅速形成风团。

本例患者,因受风或冷热交替⽽症状加重,可知其具有外感表证;⽽⾆质暗,⾆苔黄腻,则⼜提⽰体内湿热兼夹瘀邪。

“肺合⽪⽑”,外感风湿,肺⽓不宣,正邪郁遏,发于⽪肤⽽成风疹瘙痒。

⿇黄连翘⾚⼩⾖汤外解表寒,内除湿热,⼜轻宣肺⽓⽽达透疹,乃⼀⽅三⽤。

患者⼝⼲⼝苦,⾃汗,受风则湿疹加重,辨证属太阳少阳合病,故合以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解肌疏风。

处⽅:⿇黄连翘⾚⼩⾖汤合柴胡桂枝汤加味炙⿇黄10克连翘15克⾚⼩⾖30克杏仁15克桑⽩⽪15克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党参10克炙⽢草10克桂枝15克⽩芍15克⽣姜4⽚⼤枣5枚7剂,⽔煎服。

2012年12⽉26⽇⼆诊:药后瘙痒⼤减,新疹较少,仍⼝⼲苦,寐⽋佳,⼤便调,⼩便仍微黄,稍频。

⾆淡胖,苔薄黄,脉弦滑。

以上⽅继服,调整连翘为10克,⿇黄为15克。

半⽉后,荨⿇疹、湿疹及窜痒已基本痊愈,嘱其注意⽇常调护。

随访⼀年未再复发。

摘⾃《袁红霞临证经验集》2.⾯⽬浮肿案孟某,⼥,32岁。

2012年9⽉10⽇初诊。

主诉:⾯⽬浮肿1周。

患者近1周晨起眼睑浮肿,发胀,恶风,⽆汗,时感后背痛,⾷后胃胀,牵及右胁,周⾝疲乏,善太息,纳可,寐差,⼤便⽇1⾏,成形,⼩便调。

⾆淡暗稍胖,边齿痕,苔薄微黄腻,脉细稍弦。

《景岳全书·肿胀》云:“凡⽔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之病。

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医案解读

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医案解读

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医案解读原文标题:经方小个案(老年皮肤瘙痒)--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作者:中西医生医学讲师甘肃陇西农村老太太、80岁,2018年5月4日微信诊疗。

诉:近几年每到春夏季节天热时全身瘙痒、夜间明显、皮肤出红色小疹,未曾系统诊治。

从不怎么出汗,怕热喜凉,余无所苦。

视频查看:精神状况挺好,舌体淡胖润苔白。

即开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方原量):桑白皮、赤小豆各12克,麻黄、连翘、杏仁、炙甘草各6克,生姜4片、大枣4枚。

三付(一付2元多)5月8日其儿子(定居美国的医学博士)微信反馈:“我妈妈吃了你开的药,效果很好”5月27日其儿子再次微信反馈:“吃了你的药之后,皮肤瘙痒明显减轻,腿也感觉软和多了。

因为效果很好,三付吃完之后,又取三付吃了”今日(7月2日)见到从美国出差回国的患者儿子,说其妈妈“好了”,并说这个案例不错,建议总结。

按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见于《伤寒论262条》。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赤小豆一升,连轺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方中生梓白皮多用桑白皮代替)本方最多报道用于皮肤瘙痒等多种皮肤病,其他应用还有肾炎浮肿、咳喘、过敏性鼻炎、表实黄疸等。

无论上述何种病症,典型方证应为:无汗、多少有些热像,脉象多浮。

本例用方眼目:皮肤瘙痒天热发作、不出汗、怕热不怕冷、体实不虚,符合“瘀热在里”的方证病机,因而投方效果明显。

(2018-7-2 午后,兰州小西湖)附:黄煌教授《经方使用手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古代的清热利湿方。

适用于以发热、浮肿、身体瘙痒或发黄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是),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关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针对很多人而言,由于自小得病的情况下吃完过多的药物,或是是由于打点滴的情况下输掉许多的抗生素,造成长大了以后针对许多药品都是有了抵抗能力.可是,幸亏如今中药材又慢慢的时兴了起來,因此抓中药材也越来越简易起來,因此许多不愿意吃药物的人就可以挑选中药材了,例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便是在其中的一种.
那麼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到底如何制作呢呢?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制做的情况下在这些层面要需注意呢呢?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如何熬料才可以充分运用功效呢?针对许多喜爱家常小炒的人而言,
这种问题十分关键.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冶阳黄兼表证.发热畏寒,无汗身痒,全身黄染如橘红色,脉浮滑.来源于《伤寒论》.构成:麻黄6克(去节) 连轺6克(即连翘根)甜杏仁6克
红小豆10克红枣12枚(擘) 生梓白皮(切)10克姜片6克
甘草6克(炙)使用方法: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ml,去滓,分二次温服.功能:补虚出汗,清热祛湿.主冶:阳黄兼表证.发热畏寒,无汗身痒,全身黄染如橘红色,脉浮滑.方论:聚瑞麻黄、甜杏仁、姜片辛散表邪,电影宣传郁火;连轺、生梓白皮、红小豆清泄寒湿;红枣、甘草调合肠胃.诸药共用,使表中通宣,寒湿足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根据所述內容的详细介绍,能够掌握到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制做的全过程非常简单,合适家中制做.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在制做的情况下要留意煮的時间的掌握也有便是调味品的配制.夏季喜欢的妹纸挑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便是挑选了美味可口,挑选了一种健康的生活.。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一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一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一案
作者:中医杨彦伟
雷某,男,48岁,2013年6月16日初诊。

主诉:咳嗽、咯痰1月余。

病史:咳嗽、痰少色白,鼻塞,有鼻涕倒流感,易出汗,口黏腻,无咽痒咽痛,无发热,纳可,夜寐佳,二便正常。

曾输液、服药均未见效。

一周前曾至某医院查痰培养:阴性,彩超:脂肪肝。

肝功能:ALT:80u/L.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湿热郁滞。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茵陈蒿汤:
生麻黄6g、杏仁10g、连翘15g、赤小豆30g
桑皮15g、茵陈15g、栀子10g、薏苡仁15g
桔梗10g、浙贝15g、紫菀10g、款冬花15g
射干10g、辛夷10g、甘草6g、垂盆草20g
5付。

2013年6月21日复诊:我未坐门诊,咳嗽有减轻,值班医生守上方,5付。

2013年7月1日三诊:偶咳,基本无痰,鼻塞消失,小便黄,头蒙,眼胀痛,口黏腻汗多,查肝功能:ALT:48u/L.舌淡红,裂纹,苔薄白,脉弦滑细。

辨证:湿热熏蒸,伤津耗液。

柴胡15g、黄芩10g、清半夏15g、白术15g
当归15g、杞子15g、生白芍15g、垂盆草30g
紫菀15g、平地木20g、土茯苓30g、炙甘草6g
生姜3片红枣3枚
7付。

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我临床治疗湿热所致咳嗽,颇为有效。

多参合加入桔梗、射干、浙贝等。

三诊取小柴胡汤、逍遥散加减为主,加平地木、垂盆草利湿清热、土茯苓利湿解毒。

平地木,又名矮地茶,可利湿清热、止咳化痰。

土茯苓利湿解毒,朱良春老经验,可止头风头痛,应取其利湿泄浊之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讲解及医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处】《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药物】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用法1】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用法2】除大枣、赤小豆外,其余药入布袋,扎紧口,煮取药汁。

用药汁煮赤小豆及枣,直至赤小豆熟烂为止。

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连服3天。

食豆、枣,喝汤汁。

【方解1】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

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方解2】本汤原为湿热黄疸偏表而设,七分清利湿热,三分表散外寒。

现被较广泛地应用于风水等症。

汤中麻黄、杏仁、生姜为一组,散寒表邪,以解阳郁之热;连翘、桑白皮、赤小豆为一组,皆苦寒而清利湿热,连翘透邪热之结,赤小豆清中而又活血;甘草、大枣健脾和胃,以补后天。

【主治1】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主治2】外感风邪所致的风水、1.皮肤湿热疹毒、2.湿热壅滞的水肿等。

3.常用于荨麻疹、4.急性肾炎初起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等病(利水)。

5.肝功能异常.6.咳嗽.哮喘(阴水雍肺)等阴水证患者忌服(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用药禁忌】本方对黄疸(肝炎)、小儿水肿(肾炎)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

【不良反应】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心悸、发热、大汗不止,血压升高,并可引起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引起心搏徐缓。

【临床应用1 】1.荨麻疹:应用本方加减:炙麻黄10g,连翘10g,银花10g,三角胡麻10g,蝉衣10g,蛇床子10g,牛蒡子10g,赤芍10g,赤小豆50g,小蓟30g,浮萍草20g。

用文火煎煮赤小豆,熟后滤汁去豆纳诸药,再煎半小时即可,一次性煎约500ml。

分早晚2次服。

2.风寒袭表加荆芥10g,防风10g;风热加菊花10g,减炙麻黄为5g;3.腹痛加白芍30g;4.搔痒难忍加地肤子10g,白鲜皮10g;5.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加防风10g,黄芪30g。

【临床1总结】治疗荨麻疹118例,男85例,女33例;年龄3-73岁;病程3日至40余年。

结果:风团、瘙痒消失,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为痊愈,共65例风团、瘙痒消失3月,1年以内时有复发为显效,共46例;服药期间症状消失,10日至3月复发为有效,共4例;服6剂症状未减或虽减轻但10日以内又反复发作,需配抗过敏治疗者为无效,共3例;总有效率为97.5%。

【临床应用2】急性湿疹样皮炎:应用本方加减:麻黄9g,连翘15g,白桑皮30g,杏仁9g,生姜9g,大枣6g,大青叶3g。

症见皮损腥红灼热加生石膏、生地;渗液多加苦参、黄柏;瘙痒甚加徐长卿、白癣皮;药疹重用甘草至30g,赤小豆至60g;发于上部者加蝉衣6g,菊花20g;发于下部者加川牛膝9g,车前子15g。

【临床用法】同时水煎,前2煎早晚各服1次,第3煎药汁热水洗浴或湿敷。

【临床总结】治疗急性湿疹样皮炎100例,其中急性湿疹28例,黄水疮20例,接触性皮炎15例,药疹13例,间擦性皮炎9例,隐翘虫皮炎7例,脂溢性皮炎6例,日光性皮炎2例。

用药最多为日光性皮炎1例,服药25剂而愈结果:痊愈76例,显效24例,有效率达100%。

【临床应用3】瘙痒性皮肤病:应用本方加减:麻黄9g,连翘15g,荆芥15g,防风15g,桑白皮15-30g,杏仁12g,赤小豆30-60g,生姜6g,甘草6-30g,地肤子30g。

瘙痒甚加乌蛇、刺蒺藜、僵蚕;搔破流水加苦参、土茯苓、滑石;皮肤粗糙肥厚加当归、首乌、鸡血藤;丘疹形成结节加桃仁、红花、赤芍;药物过敏重用甘草30g,赤小豆60g,大青叶30g,【临床用法】水煎2次分早晚内服,第3煎药汁加热水洗浴。

【临床总结】治疗瘙痒性皮肤病130例,皮疹消退,瘙痒消失为痊愈,共78例;皮疹退有轻度痒感为好转,共49例;无效3例,疗程3-30日。

总有效率97%。

【临床功能】1.改善肝功能: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本方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

组织学检查,本方使肝细胞损伤程度降低,且部分动物肝细胞基本恢复正常。

2.利尿:连翘、麻黄有利尿作用。

3.抗炎:连翘醇提水溶液有明显的抗渗出作用及降低血管壁隐性作用,且能增加炎性性渗出细胞的吞噬能力。

4.抗病原微生物:连翘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4】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炎,在急性期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

如水肿明显者合用五皮饮:麻黄、连翘、赤小豆、陈皮、生姜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苓皮;如血尿明显者,可加用活血化瘀之大蓟,小蓟、白茅根、白芨、侧柏叶等,如见咳喘气粗,有水邪上凌之势者,加桑白皮、葶苈子、陈皮、苏子、杏仁等。

热毒证,为避免毒盛火攻,用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玉米须等,或合用龙胆泻肝丸。

若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欲厥者,用五苓散合五皮饮,或加防已、川椒、肉桂、五味子、人参等,也可急煎独参汤或注射生脉散注射液。

若神志不清,服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

如寒湿偏盛,水湿浊气内闭,见尿少尿闭,浮肿更甚,嗜睡等,欲成水毒内闭者,用五苓散合附子理中汤。

如浊气上泛甚,也可选用温胆场,或旋覆代赭石汤,或加大黄、山栀、白头翁等。

案例列举【案例一】周身瘙痒刘渡舟医案:高某某,男,20岁。

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

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

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

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

疏方: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

仅服2剂,微见汗出而瘥。

按语:皮肤瘙痒之证,凡见脉浮、苔腻者,皆可考虑使用本方。

【案例二】肾风水肿张东军医案:樊某,男,28岁。

患慢性肾炎两年余,先后在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两次,用抗菌素、激素及利尿剂治疗,症情缓解。

但尿化验始终Pr(卅),下肢轻、中度浮肿不消。

缘气候变化而患感冒使病情加重,经用青霉素一周病无缓解,故于1985年11月5日前来就诊。

症见:颜面虚浮,眼睑浮肿,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腰胀痛,左侧尤甚,小便量少,色如茶,腹胀食少,舌边尖红,苔黄而粘'脉滑少力。

尿化验Pr(卅),WBC:3~5,RBC:1~2,颗粒管型O~1。

证属邪热入里与水壅结而成湿热内盛,治以清热利水解毒。

方药:麻黄l 0克,连翘1 5克,赤小豆50克,杏仁15克(捣),茯苓20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5克,生姜1克,大枣5枚。

服药5剂.尿量大增,肿消大半,尿化验Pr(4-+),余正常'舌苔趋净。

上方增党参15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

服7剂,病情稳定,病者只有活动后下肢有轻度浮肿,尿化验Pr(+)继以补益肾气法,巩固疗效。

按语:张氏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内盛之肾风水肿,尤以服用激素后水肿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为宜。

凡湿热蕴结于里,不论表邪有无,均可投用本方。

【案例三】浮肿紫斑(紫癜肾炎)李浩然医案:何某某,女,15岁,1981年3月14日诊。

发病前三天曾感冒发热,未治而热退。

继则面部四肢浮肿,下肢发生紫斑,纳减,苔薄,脉小滑。

检查:扁桃体轻度充血,心肺(一),腹软,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有散在性黄豆大小紫斑数十枚,不痛不痒,面部和四肢浮肿。

血象正常,血小板20万/立方毫米。

尿检: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卅。

临床印象: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性过敏性紫癜症。

处方:麻黄9克,连翘12克,赤小豆30克,桑皮12克,桃、杏仁各1O克,姜皮3克,大枣5枚。

3剂,浮肿、紫斑全消。

尿检:蛋白十,白细胞十。

继服5剂尿检正常,随访一年正常。

按语:本案为外感引动湿热,肺肾同病,水气不化而见水肿;湿热迫血妄行,外发紫斑。

总以解表化湿,宣肺利水为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案例四】肌衄于世楼医案:张某某.女14岁,1984年3月8日诊。

初起身有寒热,体温39LC,纳呆,呕吐,四肢关节肿痛,以膝踝关节较剧,继在膝、小腿部出现对称性、大小不等、稍隆起之出血性丘疹,苔白腻,脉沉细数。

证属外邪束表,湿热郁蒸,热迫血溢而致肌衄。

治宜疏风清热,祛湿凉血。

处方:麻黄3克,连翘12克,杏仁、甘草、白藓皮、黄柏、赤芍各1O克,茵陈15克,紫草、赤小豆各30克,生姜5片,红枣12枚。

煎服。

服药3剂后紫癜略退,诸症亦减轻,关节疼痛仍在,照原方加防己、木通各1O克,续服3剂而愈。

按语: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

寒热无汗,则湿热无外泄之路,郁蒸肌表,损伤阳络,而致肌衄。

治宜外散表邪,内利湿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与之相宜,果三投而愈。

【案例五】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王忠民医案:孙姓,男,59岁,1980年2月2日就诊。

夙病慢支12年。

3日前不慎受凉后宿疾再作,发热恶寒,无汗而咳,头痛身重,喘不得平卧,胸闷气急,咳吐痰量多而粘,色微黄,纳呆恶心,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浮略数。

闻心音轻远、律整。

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肺底闻及湿性罗音和哮鸣音。

体温38.7C。

化验:白细胞18200/立方毫米,中性78%,淋巴16%,酸性29/5,单核4%。

胸透:双肺纹理增强,轻度肺气肿。

证属风寒犯肺,湿聚化热,肺失和降。

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麻黄9克,连翘1 2克,杏仁、炙桑白皮、甜葶苈各1 5克'赤小豆30克,甘草、生姜各6克,双花24克,陈皮l O克。

水煎。

分二次服。

进上方3剂症即缓解,咳吐减轻,已能平卧,痰渐少,水肿消失,气急亦明显好转,体温降至正常。

宗前方增损复进5剂,咳嗽悉平。

按语:内有湿热,复感外邪,内外相合,闭阻于肺,致发咳嗽。

故拟本方以外散寒邪,内清湿热。

据王氏经验,运用本方应据其病位、轻重与久暂,决定剂量大小和加减。

湿热在上,偏于清泄;在中'佐以理气;在下,重用利导。

外邪不除者,加金银花、桂枝;痰湿阻肺地龙加地骨皮l0克,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泻白散意,又服2剂.诸症消失,继以玉屏风散调理月余,1年后寻访,哮喘未发。

【案例六】哮喘蒋昌福医案:吴某,男,16岁,1987年3月2日初诊。

患者幼时即患哮喘病,以往较轻,近年来,症状加重,每因受凉即发。

发时呼吸迫促,胸闷喘咳,咳痰不畅,头部出汗,不能安卧。

此次发作已经1周,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轻度发热恶风,喉间哮鸣,吸气困难,口干,纳食不香,脉象滑数,舌苔薄黄。

此乃寒郁发热,痰热夹外邪阻塞息道,以致肺失宣肃,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宣肺祛痰清热。

药用:麻黄8克,杏仁10克,连轺15克,赤小豆10克,桑白皮10克,甘草6克,地龙3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