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差异分析
第7章 合并报表分析
一、企业合并的界定、类型及方式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 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 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方:母公司或有关主管单位 相同的多方:根据投资者的合同或协议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前
企业合并后
母公司P
母公司P
报告主体 --个别报表 合并报表
控制--自非控制至控制为企业合并
谁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 司的企业(或主体,下同)。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
一、企业合并的界定、类型及方式
根据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是否受同一 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分为同一控制 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股权取得日的 合并报表
股权取得日后的 合并报表
同一控制下 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 企业合并
按反映的具体内容 不同进行分类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利润表
合并所有者权益 变动表
合并现金流量表
两种分类标准
8.3.1 关于调整处理
哪些调整?
为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期间所作的调整
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将其 可辨认净资产按合并日公允价值为报告基础进 行调整
母投公资司的合并占比7存11在,07一2,5定30的.6关5 联39性5,6。24,567.07 27,866,656.54 2海收,大益投09资母年公收刚司益成中2立5,6了,9我5大2们,6量3看2公.到2司6母,6公6一5,司8定1强4程,6大4度8的.上2盈7降1利3低0能,了1力3整7,,2体2可3的.7能9投
编制主体不同 编制基础不同
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财务分析的比较
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财务分析的比较――以万科集团为例一般认为,合并财务报表是控股公司发展的产物。
控股的母公司通常不从事经营业务,或是只从事一部份经营业务,主要业务都放在下属公司经营。
合并财务报表由于能够看到整个集团的业务面貌,而使它成为评价母公司经营业绩的较好依据。
而且,合并报表抵消了内部交易,能够预防母子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来粉饰报表,可以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业绩指标。
此外,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由此前的权益法核算转为成本法核算。
这一规定意味着只有在自公司分配股利的时候母公司才能确定投资收益,但当子公司经营发展形式较好的时候,母公司可能更多地是愿意子公司留存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仅以母公司报表来评价企业业绩是不合理的,唯有合并报表才能了解到集团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综合信息。
首先,对万科集团2010年至今母公司财务报表和合并报表部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两套报表分析的异同点。
合并资产负债表精品文档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从法学角度上看,企业集团是一个经济实体,而非法人实体,因此它不能称为独立的法律主体。
根据有限责任原则,母公司债权人的债权要求仅限于母公司的资产,不能追溯到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资产。
母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求偿只能从母公司的资产中得到满足,不能直接向子公司索取。
虽然在债务负担方面法律形式是重要的,但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实务中,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母公司常代表整个集团进行集团融资。
这种以母公司作为融资主体而用款在下属公司的融资方式,表明了对母公司偿债能力和还款来源的分析应当以合并报表为基础。
同时考虑到母公司皆为独立法人,在债务偿还和负债风险上是各扫门前雪,在分析母公司偿债能力时还需要利用母公司报表作为补充。
在上表中,分析流动资产合计可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少于合并报表中的流动资产合计,说明母公司有以来其他子公司偿还债务的倾向,母公司的债权人应该提高警惕,既要留意母公司目前的债务水平,又要分析母公司队下属公司的控制强度。
【精品】韩国集团会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差异比较
韩国集团会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差异比较(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摘要:本文以韩国公司为例,分析了集团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在编报范围、报告主体和编制方法上的差异,认为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不属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其他联属公司包括在内编制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简称集合报表或集团报表)。
即,集团报表是将事实上被同一人(包括法人也包括个人)控制的公司集团看作是一个经济实体,并把属于这一企业集团的所有联属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合并成一个财务报表.关键词:联属公司集团报表合并报表当一公司持有另一公司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或实质上可对该公司行使支配权时,要将这两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合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但在韩国,大规模企业集团(或财团)内的联属公司,既使没有相互出资关系,其重大决策实质上也是由以大股东(如董事长)为首的上层领导做出。
如果大股东是公司(即母公司),就可以把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统合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但是,如果大股东是个人,则集团内的联属公司可能被排除在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就有必要将不属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其他联属公司也包括在内编制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简称集合报表或集团报表).即,集团报表是将事实上被同一人(包括法人也包括个人)控制的公司集团看作是一个经济实体,并把属于这一企业集团的所有联属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合并成一个财务报表。
一、集团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范围的不同点集团报表不是所有企业都要编制,而是由被列入编报对象的企业集团来编制。
因此,有必要明确企业集团、列入编报对象的企业集团及列入编报对象或合并范围的联属公司的涵义。
(一)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指受同一人控制的公司集团.在同一人是公司的情况下,则该公司和受该公司控制的一个以上的公司集团组成一个企业集团.在同一人不是公司的情况下,则该个人所控制的两个以上公司的集团组成一个企业集团。
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信息差异的决策有用性
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信息差异的决策有用性【摘要】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信息差异对决策的影响是企业决策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本文将从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区别、优缺点分析入手,探讨信息差异对决策的具体影响,并提出如何利用这种信息差异来辅助决策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深入探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并总结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信息差异的决策有用性。
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建议,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规划。
【关键词】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信息差异、决策、决策辅助、优缺点分析、案例分析、决策有用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信息差异的决策有用性旨在探讨在公司财务报告中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之间的差异对决策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普遍,公司之间的关联性也变得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区别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背景: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内会计准则(GAAP)的指导下,公司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需要分别制作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
合并报表是指将母公司及其控制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合并在一起,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而母公司报表则只反映母公司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集团内部的相关交易和关联方往来也变得复杂多样。
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之间的差异也日益凸显。
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对于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做出准确决策至关重要。
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探讨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信息差异对于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差异来辅助决策。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信息差异对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如何利用这些差异来辅助决策。
通过深入研究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何种报表进行决策的决策依据。
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净利润差异分析
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净利润差异分析作者:徐华新来源:《财会通讯》2008年第02期根据美国FASB财务会计概念,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可理解性是财务会计信息中不可缺少的质量特征之一,但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变革,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难理解财务报告。
如母公司净利润和合并报表净利润存在着差异,但会计报表附注中却缺乏对差异的解释。
合并会计报表是会计实务中的难点,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投资者很难理解母公司利润与合并报表利润差异的信息含量。
因此探讨母公司会计利润与合并会计利润差异来源及影响显得尤为迫切。
一、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净利润差异构成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有完全权益法、不完全权益法和成本法。
在这三种处理方法下,母公司对合并差价以及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处理有差异,得到净利润也各不相同,但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却完全一致,不受母公司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
(一)合并差价的处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投资核算的处理方法不同,对子公司所产生的合并差价采取的摊销方法也不同,使得母公司净利润因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在完全权益法下,母公司净利润与合并报表净利润一致;而不完全权益法和成本法下母公司净利润与合并报表净利润之间则存在差异。
在完全权益法下,母公司在取得子公司的当年,确认投资成本和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负债的重估增值或者商誉,并且在当年及以后年份中予以摊销,确认由差价摊销所产生的费用。
此时,母公司净利润等于合并报表净利润,母公司留存利润等于合并报表留存利润。
完全权益法中体现的思想和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初衷一致,突出单一管理机构控制下的经济实体概念;计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所使用的方法,和确定合并净利润方法一致。
这是完全权益法使得母公司与合并报表两者净利润相等的根本原因。
在不完全权益法下,母公司不对商誉等合并差价进行摊销处理;在成本法下,强调的是法律实体概念,母公司亦不对合并差价进行确认和摊销。
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在购买日合并报表编制中的差异分析
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在购买日合并报表编制中的差异分析作者:贺玲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5期摘要:随着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普遍建立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理论与实务越来越受到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
但是,在规定公司集团单一会计主体的界限时,却有着不同的观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合并财务报表基本理论。
文章通过对两种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介绍,用案例对两种理论在购买日的合并报表编制中的差异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关于合并报表的理论,目前在国际上形成了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三种编制合并报表的理论。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由侧重母公司理论向侧重实体理论转变,反映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也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为从信息需求角度看,我国目前按照母公司论所编制的合并报表强调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过多,忽略了其他报表使用者的知情权。
实体理论所提倡的合并会计报表是为企业集团的所有资源提供者编制的,与我国会计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从集团内公司间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消看,实体理论要求100%抵消,而不是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抵消,有助于抑制企业利用集团内的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现象。
那么企业在编制购买日合并报表时,两种理论有何差异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A公司与B公司基于整合产业,降低成本的战略目标考虑,双方最终达成共识,于20X0年12月签署了并购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A公司以银行存款310000万元购买B公司80%股权,并自取得投资之日起派人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于下年度伊始实施此项交易。
根据中国会计准则,该合并应采用购买法核算。
A公司个别报表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合并报表编制依据实体理论编制。
假定A公司与B公司适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不考虑任何税金和递延所得问题。
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重难点问题解析与案例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重难点问题解析与案例分析(六)合并财务报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一)合并报表范围不准确1.应该纳入合并范围的没有纳入合并范围,例如:①企业集团对子公司自行组织的清算;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实际已取得对被合并方的控制权;③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实际已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④实际上是购买”业务”,却理解成购买“资产”。
⑤托管、承包经营的企业,错误的理解成因为没有股权投资关系,则一概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不应该纳入合并范围的纳入合并范围,例如:①法院等组织的对集团内子公司进行的清算;②企业合并中,取得控制权的五个条件尚未完全满足;③实际上是购买“资产”,却理解成购买“业务”。
(二)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不规范或存在错误1.合并报表工作底稿,母子公司个别报表及抵销分录的数据无数据链接或链接混乱,不容易所内各级复核,换人后也无法有效交接工作。
2.部分合并报表工作底稿虽然“编平了”,但不正确或存在抵销不完整的情况,也不知道如何校验是否正确。
(1)表与表之间不勾稽。
例如:①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数据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数据勾稽不符;②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数据与合并现金流量表主附表中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数据勾稽不符,且没有理由。
③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中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不等于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
(2)表与附注之间不勾稽。
例如:①合并利润表中部分数据与合并现金流量表附表部分数据勾稽不符;②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表中部分数据与合并现金流量表附表部分数据勾稽不符。
(3)抵销调整分录错误①技术上理解不到位或理解错误导致抵销分录差错;例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划分不准确。
②抵销调整分录链接提取的数据错误;(4)抵销调整分录不完整①合并报表层面需要视角差异转换调整的业务,漏做了抵销分录;②抵销的集团内部往来款项期末余额与关联方交易期间发生额与实际真实情况相差太多。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区别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区别?1、母公司和子公司经营都是独立的,为什么还要合并?回答: 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有项科目叫做"长期股权投资" 其中包含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的投资(子公司的股本的一定比例就是母公司投资的,或者是全资的),既然是母公司的投资,就要计算投资收益,投资也和母公司主营业务/其他业务一样产生收益,所以得纳入到母公司报表中反应,根据持股的比例以及对子公司的控制情况,按照会计准则要求会采用权益法或者成本法进行合并,将子公司的利润属于母公司享有的部分合并到母公司,反应成合并报表,这样就知道这家公司所有的利润情况了(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投资收益等合计)。
2、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母公司是一样,数据不一样?解释:主体理解错误,这里的上市公司本身指的就是母公司,而不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股东)。
上市公司批露报表,与上市公司股东没有关系,不涉及股东公司的报表。
举例:A公司旗下有B1、B2、B3三家上市公司,B1旗下有子公司C1、C2(合并范围内)。
B1公司对外公布财务报表,母公司指的就是B1公司本身,合并报表指的是B1和C1、C2合并后的报表,整个报告数据与B1的母公司A公司没有关系,报告主体是B1公司,“母公司”概念是针对其子公司“C1、C2”而言的。
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王素华《〈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解释(征求意见稿)》规定: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如果母公司已执行新准则,但子公司按规定尚未执行新准则,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
上述按新准则的规定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实质上的调整和形式上的调整两个方面。
实质上的调整,是指在会计政策执行方面的调整;形式上的调整,指的是报表格式的调整。
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差异分析
东湖高新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差异分析一、公司概况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33)主要从事科技工业园建设、开发与运营,其开发的“武汉中国·光谷”项目是中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公司于1998 年2 月在上交所上市。
公司立足武汉、挺进两湖地区,主业以园区和住宅开发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为辅。
园区开发主要有三个项目:武汉科技园、长沙科技园、襄樊科技园;住宅项目为武汉丽岛漫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包括电厂脱硫和环保发电两块。
二、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表1:报告期主要财务指标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实现营业收入9.09 亿元,同比增长177%;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58,056.50万元,增长比例176.70%,主要原因是包括公司燃煤机组烟气脱硫项目投产规模增大,脱硫服务费收入较去年增加4,975.21万元;全资子公司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铬渣综合治理发电机组增加,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5,018.5万元;全资子公司长沙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报告期确认一期项目收入10,295.46万元、襄樊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确认一期项目收入2,838.20万元,而去年同期均未实现收入;控股子公司武汉学府房地产有限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33,419.37万元。
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175 亿元,同比降低75.31%,基本每股收益0.036 元。
2010 年,公司经营的铬渣无害化处理项目——义马铬渣综合治理发电工程治理铬渣4.1 万吨,实现铬渣综合治理收入2.24 亿元,产生的社会效益远大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但因该项目上马时属于新型探索性项目,无法享受到可再生能源电价的优惠政策,从而产生经营性亏损1.34亿元,影响了公司当年的整体利润。
2010 年,公司财务费用率为7.23%,高于同期行业平均值4.19%,主要是由全资子公司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的融资成本导致。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变化较小但是比例总体较高,具有较大的短期偿债风险。
会计合并报表的理论分析
会计合并报表的理论分析
合并报表主要有三种理论,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
1、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是指所有者按照自己的持股比例,对被投资公司进行合并的处理方法。
所有权理论认为,只要持有被投资公司的股分,就要按持股比例编制合并报表。
比如,A公司持有甲企业80%的股权,B公司持有甲企业20%的股权,在所有权理论下,A公司和B公司同时编制各自的合并报表,在合并报表中分别合并甲企业80%和20%的资产、负债。
简单说,以A公司为例,A公司的合并报表中包括A公司自身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同时包括甲企业资产、负债的80%。
2、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认为,只有对被投资公司达到控制的一方才会编制合并报表,合并报表的所有者,是母公司。
在合并报表中,被投资公司的所有资产负债都完全计入,所有者权益按照母公司的持股比例确认,少数股东持有份额的部分确认为负债。
如上例,按照母公司理论合并,只有A公司编制
合并报表,在合并报表中合并甲企业100%的资产负债,80%确认为所有者权益,20%确认为负债。
3、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很像,不同点在于,实体理论认为合并报表的最终控制方,是合并主体的所有者,合并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不仅包含母公司的权益,也包含少数股东的权益,在合并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中,既体现母公司的权益,也体现少数股东的权益。
如上例,以实体理论合并时,A公司编制合并报表,在合并报表中合并甲企业100%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80%归属于母公司,20%归属于少数股东。
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合并报表是基于实体理论来编制的。
利润分配决策依据——个别报表VS合并报表
利润分配决策依据——个别报表VS合并报表国际上对于母公司利润分配决策基础的选择主要有三种做法。
第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单一披露制国家。
因为只要求母公司披露合并报表,因此其利润分配决策依据自然就是合并报表。
第二类是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
因为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但对编制单独报表没有强制性的规定,编制与否的选择权交给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因此,对于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不同国家,其利润分配的决策依据要视该国具体规定,可能以母公司单独报表为决策基础,也可能以合并报表为基础。
第三类是双重披露制国家。
即要求母公司既编制个别报表,又编制合并报表,这类国家还挺多,有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也包括中国,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决策的时候就面临选择,究竟是以母公司个别报表为基础,还是以合并报表为基础呢?其实要解决这个选择的难题实际也不难,企业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查找国家具体出台的相关法律规章,如果有具体的规定,按规定办总没错,但遗憾的是,中国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上规定模糊不清。
其中,作为法律级别的《公司法》规定应以母公司个别报表作为决策基础;2013年1月,上交所也规定上交所的上市公司应以母公司的个别报表作为决策基础;但是,国资委规定国有企业应以合并报表作为决策基础。
不同的规定存在分歧,这给企业在实务操作中造成了选择上的困难。
来看看实务中企业具体都有哪些做法。
上交所对此有具体规定,但深交所对此却并没有具体规定,因此有学者选取了深交所所有上市公司进行了统计研究,从深交所2013年所有上市公司年报中发现,在实务中,企业有三种做法,其中大多数企业选择以母公司个别报表作为决策基础,少部分公司选择以合并报表作为决策基础,还有小部分公司以母公司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利润数孰低者作为决策基础。
且不说这三种做法背后的法律依据是否充分,从会计角度出发,这三种做法都有各自的合理性。
首先,选择以母公司个别报表作为决策基础,这是符合《公司法》的规定的,从合规性角度来说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大部分公司都是这么做的,会计信息也具有可比性。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会计信息相关性比较实证研究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会计信息相关性比较实证研究李阳;李有华;周一杰【摘要】会计是量化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因核算范围的不同而导致信息相关性差异较大.目前,合并报表成为实务界普遍认可的经济主体主要会计信息载体,母公司报表处于辅助地位.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对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信息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与合并报表相比,母公司报表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更高.现行编制合并报表的理论依据有待完善,相关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则也应相应调整.【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5页(P40-44)【关键词】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会计信息相关性【作者】李阳;李有华;周一杰【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合并报表是近二十年令人困惑的社会经济信息载体,也是饱受争议的国际会计难题之一。
实务中,伴随“并表监管”理念日益普及,要求编制合并报表的经济法规也陆续出台,但合并报表为谁编制、为何编制、如何编制等基本问题均未得到解决,不同国家的做法存在实质性差异,理论与现实差距较大。
为什么要编制合并报表?合并报表的功能定位如何?与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相比,合并报表是否更有价值?都是值得学术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怀疑并探讨的问题。
现有文献对于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证研究结论不一,对合并报表有用性的理论基础关注不足,没有建立起科学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从构建基础理论和实证检验证据两方面同时入手,对合并报表的有用性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自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编制合并报表,合并报表正式步入经济活动和资本市场。
随后,1910年合并报表出现于英国,1947年英国公司法提出了编制合并报表的要求。
与此同时,合并报表相关的学术研究也逐渐起步。
早在1928年,Morrison就通过两篇文章分别对美国公众事业持股企业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经济影响做出了阐述,他认为合并报表比一般报表形式复杂,不仅向债权人和公司所有者传递了很少的价值信息,并且很可能造成困惑和误导。
母公司的预付款项低于合并报表
母公司的预付款项低于合并报表
摘要:
1.母公司预付款项低于合并报表的原因
2.母公司预付款项低于合并报表的影响
3.如何解决母公司预付款项低于合并报表的问题
正文: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母公司的预付款项低于合并报表的情况并不罕见。
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首先,预付款项的定义不同。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可能会出现预付款项的定义不同,导致合并报表时出现数据差异。
其次,子公司的预付款项可能被用于偿还母公司的债务。
这种情况下,母公司在合并报表时,会低估预付款项的金额。
再者,母公司可能对子公司的预付款项进行了担保。
这种情况下,母公司在合并报表时,会低估预付款项的金额。
母公司预付款项低于合并报表,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不佳,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营。
其次,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失真,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判断。
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解决。
首先,可以加强对预付款项的定义和管理,确保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预付款项定义一致。
其次,可以加强对预付款项的监控,确保子公司的预付款项不被用于偿还母公司的债务或进行担保。
最后,可以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
性和准确性。
上市公司是以母公司报表、还是合并报表为准进行利润分配?1
上市公司是以母公司报表、还是合并报表为准进行利润分配?下面以600886国投电力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如果说的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误的地方请指出,共同探讨。
(注:以下数据均取自600886年报)一.旧会计准则下的利润分配在2007年实行新会计准则前(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利润分配都是按照合并报表中净利润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的。
合并报表是将其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汇总后,抵消关联交易部分,得出站在整个集团角度上的报表数据。
很明显,合并报表最能够反映一个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个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份不仅仅享有母公司的权益,还应该享有母公司所控股子公司的部分权益(间接权益)。
以600886国投电力为例:2005年年报中合并报表显示净利润为3.795亿元,年初未分配利润为4.28亿元,提取各项公积金后可供分配利润为7.42亿元,已经分配3.38亿元(04年、05年中期分红),年底未分配利润为7.42-3.38=4.04亿元,05年年底拟分红7325万元。
2006年年报中合并报表显示净利润为4.1亿元,年初未分配利润为4.04亿元,提取各项公积金后可供分配利润为7.57亿元,06年分配05年底利润7325万元,年底未分配利润为7.57-0.7325=6.83亿元二.旧会计准则下的利润分配存在的弊端由于是按照合并报表的净利润作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在子公司没有给母公司分配现金股利之前,如果母公司向股东分红派现,需要母公司垫付资金,如果子公司由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需要追加营运资本或资本支出,短期内无力给母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就会影响母公司的财务状况,甚至会出现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是负数的情况。
新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五条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当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合并报表VS母公司本部报表的差异
合并报表VS母公司本部报表的差异小龙哥说审查审计之家今天信贷审查中,财务因素分析是信用风险识别的重要视角。
对于集团客户而言,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本部报表是绕不过的两道坎。
但是,两者到底如何使用,有何差异,不少人真不太清楚。
一、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本部报表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其中母公司,是指控制一个或一个以上主体(含企业、被投资单位中可分割的部分,以及企业所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等,下同)的主体。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主体。
从实操理解角度来看,可以有以下理解:合并报表是指将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同时以母公司的名称作为会计主体的名称。
母公司本部报表,是指将母公司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同时以母公司的名称作为会计主体的名称。
二、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本部报表范围的差别合并报表中核算以下三类企业:母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分为母公司全资持股子公司、母公司参股子公司两者情况,其中母公司参股子公司的情况下,子公司归属于第三方的权益计入少数股东权益进行核算。
对于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将其作为合并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核算。
这里面有少数股东权益和长期股权投资两个重要科目,需要理解其来源。
三、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先看官方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本准则所称相关活动,是指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
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置、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
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净利润差异分析
一、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净利润差异构成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有完全权益法、不完全权益 法和成本法。在这三种处理方法下,母公司对合并差价以及内部交 易未实现利润处理有差异,得到净利润也各不相同,但编制的合并 会计报表却完全一致,不受母公司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 (一)合并差价的处理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投资核算的处 理方法不同,对子公司所产生的合并差价采取的摊销方法也不同, 使得母公司净利润因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在完全权益法 下,母公司净利润与合并报表净利润一致;而不完全权益法和成本 法下母公司净利润与合并报表净利润之间则存在差异。在完全权 益法下,母公司在取得子公司的当年,确认投资成本和子公司净资 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负债的重估增值或者商誉,并且在当 年及以后年份中予以摊销,确认由差价摊销所产生的费用。此时, 母公司净利润等于合并报表净利润,母公司留存利润等于合并报 表留存利润。完全权益法中体现的思想和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初 衷一致,突出单一管理机构控制下的经济实体概念;计算母公司对 子公司的投资收益所使用的方法,和确定合并净利润方法一致。这 是完全权益法使得母公司与合并报表两者净利润相等的根本原 因。在不完全权益法下,母公司不对商誉等合并差价进行摊销处 理;在成本法下,强调的是法律实体概念,母公司亦不对合并差价 进行确认和摊销。因此在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下,母公司每年的投 资收益、净利润、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期末留存利润都比采用完全 权益法高。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对这些未摊销的合并差价编 制抵销和调整分录,而从合并差价摊销角度而言,根据不完全权益 法和成本法得到的母公司净利润高于合并报表净利润。因此,由于 合并差价摊销,完全权益法下的母公司净利润等于合并报表的净 利润,不完全权益法和成本法因为未摊销差价,母公司净利润要高 于合并报表的净利润。 (二)子公司投资收益的处理 在完全权益法和不完全权益法 下,《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第 10 条规定,“投资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 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 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 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而在成本法 下,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母公司占有子公司股份额的多少都不影
合并财务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差异分析——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
、
合并 财务报 表与母公司报表的差异性分析
( 一) 合并财务报表 的有用性
其 能 够看 到整 个企 业集 团 的业务 全貌 ,因此成 为评 价 经营业 绩 的依
就 产 生源 头来说 ,合 并 财务 报表 是控 股公 司 发展 的产物 ,由于 公 司报表 更加 实用 。 基于上面阐述 的合并财务 报表 的有用性 ,对其是否 可以取代
的必要性 。
一
集团 的实 际经营情 况 ,防止人为操 纵利 润情 况的 出现 。 合 并报 表 的 独 特性 主 要 体 现 在 以 下几 个 方 面 :合 并 财务 报表 所代表的会计主体在经济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 ,其更侧重与经济实 体 ,而 非法律 实体 ,合 并财 务报 表 的编 制方法 有 其独 特性 ,其 编 制 的基础 是集 团内部企 业 的个 别财务 报 表 ,再根 据其 他 资料分 析 编制 的 ,即不需 要依 据 以企 业集 团为对 象 设置 账簿 资料 ;传 统 的财 务 比 率 分析对 于合 并财务 报表通 常会失 去价值 。
( 二) 母公 司报表的有用性
与 合并 财务 报表 相 比 ,母 公 司具有 以下特 征 :母公 司报 表 所代 表 的企 业是 真实 存在 的 ,即母 公 司是 独立 的法 律实 体 ;母公 司 报表 的编 制基础 是账 簿 记录 ,在 编制 过程 中要 满足 :账 证相 符 、账 账相 符 、账 实相 符 、表账 相符 ,表 表相 符 ;传 统的 财务 比率 分析 对 于母
论 ,作 为主要 会计信 息需求者 的债权 人和 股 东应综合使 用这 两类报 表进行 决策分析 ,避 免信 息使 用不 当造成错 误
的 决 策和 判 断 。 关键词 : 合 并 财 务报 表 ;母 公 司 报 表 ;财 务 分 析
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分析重点方法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分析技巧和要点一、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分析技巧和要点 (1)1. 偿债能力分析 (1)2. 盈利能力分析 (2)3. 营运能力分析 (3)4. 增长能力分析 (5)二、公司财务综合分析 (5)1. 杜邦分析法分析 (5)2. 沃尔评分法分析 (7)三、案例启示与建议 (9)1. 公司存在的问题 (9)(1)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9)(2)公司面临成本过重的压力。
(9)(3)公司增长能力不强。
(9)2. 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9)(1)减轻公司偿债压力的建议。
(10)(2)解决公司成本过重的建议。
(10)(3)提升公司增长能力的建议。
(10)四、合并报表指标的简易分析 (11)(一)合并报表的作用 (11)1、在上市公司较少进行经营活动、以对外股权投资为主的条件下,仅仅分析上市公司自身的报表将难以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
(11)2、一些控股公司出于避税的考虑,利用向子公司低价提供原材料、高价收购子公司产品的手段转移利润; (11)3、合并报表可以揭示内部关联方交易的程度。
(12)(二)分析技巧和要点 (12)1、一般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内部关联关系,主要集中在内部资金拆借上.. 122、通过比较两个报表的毛利率差异,我们可以确定母子公司基本的获利能力 12(三)盈利能力分析 (13)(四)局限: (14)五、集团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区别与解释 (14)(一)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区别? (14)1、母公司和子公司经营都是独立的,为什么还要合并? (14)2、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不一样 (15)(二)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调整 (15)1、资产项目的调整 (16)(2)“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股息”项目 (17)(3)“长期股权投资”项目 (17)(4)“长期债权投资”项目 (17)(5)“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项目 (18)(6)“递延税款借项”项目 (19)(7)其他资产项目 (19)(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 (19)1、对负债项目,首先应作如下调整: (19)2、“递延税款贷项”项目: (19)3、子公司在应付项目列示的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产生的负债,应从各该应付项目转出,借记有关应付项目,贷记“其他流动负债”项目。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比较分析
例如,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大明(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2002年年度报告摘要,其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如下:
项目
其他应收款 流动资产
总资产
2002年12月31 日
合并
母公司
8 832.97 56 497.52
70 808.62 65 433.58
217460.16 229 592.3
2001年12月31日
在上市公司较少进行经营活动、以对外股权投 资为主的条件下,仅仅分析上市公司自身的报表 将难以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此时,对合并报表 的分析将十分重要。这就是说,透过合并资产负 债表,母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可以了解以母公司为 控制方的企业集团的资源结构及其分布情况。
(2)合并会计报表有利于避免一些企业集团利 用内部控股关系人为粉饰会计报表情况的 发生。
安然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SPE是否纳入合并范围,安达信称, 由于安然未告知其与某一SPE的非关联股 东签定的一份协议,导致安达信对于上文 中提到的3%要求测算有误,从而同意未 将该SPE的资产和负债纳入合并范围,导 致少记负债约4亿美元。但安然发表声明, 称其并没有向安达信隐瞒上述协议。对于 另一家SPE,安达信总裁承认由于判断失
安然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SPE是一种金融工具。企业可借此在不增 加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情况下融入资金。 华尔街借此为企业筹集了巨额资金。对于 SPE,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只要非关联方 持有的权益价值不低于SPE资产公允价值 的3%,企业就可以不将其资产和负债纳 入合并报表。但有人认为,根据实质重于 形式原则,只要企业对SPE有实质的控制 权和承担其相关风险,就应将其纳入合并 范围。
根据合并报表的编制要求,母公司下属全 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及实际控制公司除某 些情况外,均需纳入合并范围,集团公司 作为一个整体,其合并会计报表解决了集 团公司内部交易重复计算的问题,能较母 公司个别报表更真实地反映其经营及资产 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