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40年代诗歌创作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十九章 新启蒙时代的诗歌创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十九章 新启蒙时代的诗歌创作
第十九章 新启蒙时代的诗歌创作
有蒙昧,故有启蒙。启过蒙而又未完成,或 者复堕蒙昧,故有新启蒙。启蒙往往是人文价值 领域而非诗歌领域的革命,真正的诗歌,无所谓 蒙昧,也无所谓启蒙。但是,如果诗歌创作已经 与内心无关,与人性无关,与自身形式的探索无 关,而在追逐某种意识形态或者被某种意识形态 追逐的过程中豕突狼奔忘了自己姓甚名谁的时候 ,启蒙也罢,新启蒙也罢,倒的确是一件严肃的 事情。
千树红雾 唐 呵,梅占百花先, 也别叫占尽了春光, 春深一夜桃花放, 有千树红雾满江乡! 更溪谷中桃花水涨, 泛一片滟滟到春江, 引白鸟去追逐春帆, 上下翻飞着到汪洋; 波上好一轮红日, 岸上好一片霞彩, 有昔日少年在徘徊, 悄然凝思于大海!
9
【导读】 唐湜是所谓‚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他还有 一个身份,就是‚右派‛份子,在回归诗坛之后, 他的诗坚持了诗本身的品格,也坚持了形式探索和 自我更新。在这首《千树红雾》里,我们可以看到 纯粹的诗美,而纯粹的诗美可以洗涤人心。在诗中 ,我们的思路追随着诗人的目光,而诗人的目光追 随着诗人的想像,从梅花开到了桃花放,从桃花流 水而随白鸟到汪洋,然后在汪洋上看红日和霞彩, 看凝思的少年——那是昔日的少年,而今的老者, 于是我们回头,发现这首诗是一次生命的回顾,也 许是诗人,也许是那个抒情主人翁在抒写自己一生 的脚踪。 10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岩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7
【导读】 曾卓是胡风案中坚强不屈的受难者的象征,而 这首《悬崖边的树》是曾卓人格的象征。诗歌是可 以温暖人心的,尤其在暗无天日的孤独和煎熬之中 ,诗中的意象是人心的投射,‚象‛来自世界,而 ‚意‛来自内心,悬崖边的树这个‚客观对应物‛ 被诗人赋予意义,然后又回头慰籍了诗人,于是, 悬崖边的树与绝境里的曾卓,合而为一,互相发明 。在诗中,抒情主人翁并没有出现,诗人只是在描 写那棵悬崖边的树而已,但是我们读诗的时候,却 不仅看到了诗人观照的那棵树,而且看到了观照那 棵树的诗人,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与诗人一样经 历和处境的人,看到历史,看到人与树的同形和同 8 构。

第十八章 40年代新诗

第十八章 40年代新诗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一、抗战时期诗歌的发展轨迹 (一)、抗战初期:民族的心音和战斗的鼓 点。 1、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和战斗性。 2、新诗的语言和形式向通俗化和散文化方 向发展。 (二)、相持阶段:沉思的诗 (三)、抗战后期:政治讽刺诗和政治抒情 诗

二、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为中心, 以《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 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主要代 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 孙钿、化铁和牛汉等。强烈的革命激情, 鲜明的政治倾向和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是 “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一、生平与创作简介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 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 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 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 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 久被捕,在狱中写了成名作《大堰 河——我的保姆》。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出 版了《北方》、《向太阳》、《旷 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 9部诗集。新政权成立后,艾青任 《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 等职。1957年被划为右派,创作中断 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 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96年去世。
“土地”类意象,凝聚了艾青对 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 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 “太阳”类意象(包括太阳、 光明、春天、黎明、生命、火 焰等)则寄托了艾青对于光明、 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和 不息追求。 这二者的完美融合,既意味着 现实与理想的交汇,也意味着 民族群体意志和个人主体意识 的统一。

三、九叶诗派: 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 结合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袁可嘉、杜 运燮、郑敏、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 湜等,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 要阵地,又称“中国新诗派”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 延安在《讲话》的指引下,向民间吸取艺 术营养,李季创作了《王贵与李香香》, 阮章竞写出了《漳河水》等。
❖ 解放战争时期,现代派诗歌继续发展,上 海形成了以穆旦为代表的“九叶诗派”。
❖ “七月派”的诗歌创作也有长足的发展。
❖ 朱自清:“抗战以前的新诗的发展可以说 是从散文化逐渐走向纯诗化的道路”, “抗战以来的诗又走到散文化的路上”。
❖ 《十四行集》是“沉思的诗”。诗人从 日常生活及普通事物中发现哲理,加以吟诵, 把现代哲理诗推向高峰。诗人在村童农妇、 飞虫小草、树木小狗等被忽视的日常事物中 融入独特的生命体验,表达出达观的宇宙和 人生观。
❖ 十四行诗歌形式早已进入中国,冯至加 以改造,使其“可以在中国诗里活下去”, “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朱自清语)。
《给战斗者》
❖ !! ❖ !!














要要会战在或胜在斗劳被被被我高人人
明温比士诗者利斗争动鞭暴火们高民民
亮暖奴底篇死 。,隶坟上
底场,
!
争吧者子风烤 里 的抽雨的 , 双打淋
地 举 起
人 民
人 民
国,
手的的

(二) 七月诗人群的诗歌创作
❖ 七月诗人群:鲁藜、绿原、翼汸、阿垅、曾卓、卢 甸、孙钿、方然等。
❖ 绿原是七月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作品有诗集《童 话》、《给天真的乐观者们》。《终点,又是起 点》、《伽利略在真理面前》、《你是谁?》是传 诵一时的名篇。
①七月派属现实主义诗派,强 调“突入现实”的底蕴,包括 对深广的历史内容的理解与个 人体验的融入;
②追求作品的大气和“力”的 风格,提倡散文美,将自由诗 重新推向一个高峰。

论郑敏40年代的诗歌创作

论郑敏40年代的诗歌创作

论郑敏40年代的诗歌创作
郑敏40年代的诗歌创作把社会主义内容作为指导意见,大量地提倡服务社会建设,用忠诚、勤劳、友爱等美好社会意义和象征丰富诗歌语言。

其具有对抗非社会主义动力力量的强烈意志,强调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强调广大群众的英勇斗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试图给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艰苦斗争带来一气呵成的无穷力量。

在郑敏诗歌中,开放了以浓厚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热情描绘布景,描绘了群众英勇斗争的品格,抒发了无限活力和积极心态。

郑敏的诗歌多以写实主义的形式来表达社会主义观念,勾勒出一幅当时社会主义诗歌氛围新颖、生动、有力、动人的画面。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保姆大堰河出生于穷苦人家,自幼就被贩卖到畈田蒋村当蒋忠丕的童养媳。 她在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丈夫蒋忠丕死了,为生活所逼,又不得不改嫁给姜正 兴为妻。因为她来自“大叶荷”村,于是村上的人都叫她为“大叶荷”。所以 诗的开头写道:“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然而,
这首诗又不是在写大堰河:她成了一个象征,大地的象征,一个中国土地上辛
三、重要诗人: 1、田间。 闻一多谈到田间的诗作时,肯定田间是“ 时代的鼓手”,并指出他诗歌中具有一种积极 的“生活欲”,“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 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 上”。 田间是延安街头诗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义勇军》、《给饲养员》、《假如我们不 去打仗》等都是名篇。
勤劳动者的象征,一个伟大母亲的象征。 大堰河是普通的。她的生活中都是些平常普通的小事,那是她苦难生活 的剪影。她的生活空间是有“枯死的瓦扉”的故居,是“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 的园地”,死后也只是“草盖的坟墓”。她的生活是“乌黑的酱碗”,是“为 儿子缝补被荆棘扯破了的衣服”,是在冰冷的河里洗菜、切菜。她的儿子、丈 夫都在她的照料下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在她死后,他们就失去了这些,他们 在炮火中,在地主的臭骂声中活着。她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些和土地连在一起 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都植根在大地上,都有着劳动者的伟大品质。
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曹辛之(杭约赫)、辛笛
(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
旦和袁可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具有强烈
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 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 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 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十九章40年代新诗 艾 青

第十九章40年代新诗 艾 青
艾青简介及著作目录
艾青(1910.3.27—1996年) (1910.3 27—1996 )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 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 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 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 响最大。
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 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 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第三节 艾青诗歌的主导性 精神意识
2、 苦难意识 童年的不幸,人生之旅的艰难,以及成 年后背负国耻家仇四处漂泊的曲折经历, 使艾青的精神世界里积聚着一种厚重的苦 难意识和忧郁情调。在他的《北方》组诗 和《旷野》诗集中,有着更为浓郁的苦涩 和忧郁情调,诗人的忧伤不是产生于对人 生的厌弃,而是产生于对旧世界的悲愤与 憎恶。
第三节 艾青诗歌的主导性 精神意识
” 艾青的创作始终关注着战争,所抒写的一曲曲 抗战的颂歌——《向太阳》、《火把》、《吹 号者》、《他死在第二次》、《雪里钻》以及 《反侵略》、《通缉令》、《仇恨的歌》、 《向全世界宣布吧》、《中国人民的歌》等, 诅咒强盗、卖国贼,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 赞颂民族的英勇斗争精神。艾青还有一些国际 题材的作品《哀巴黎》、《希特勒》、《十月 祝贺》等,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总体关怀 与世界和平的愿望。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 河底也已画满了车辙,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枯死的林木 与低矮的住房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稀疏地,阴郁地 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 天上, 看不见太阳, 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惶乱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 逃亡到 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一、本大纲适用专业本大纲适用于广告学本科专业。

二、编写本教学大纲的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文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国量都对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着影响,这些外因影响着它的萌生、兴起,影响着文学运动、文艺论争、文学创作,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种种迅速、纷纭的变化,构成一部能折射历史的方方面面的多姿多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广告学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的讲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代表作家、作品,而其中又以叙事性的作品为这,突出名家名作和有特色的作家作品,突出散文和报告文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学现代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现代文学史上纷呈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论争。

2、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众多作家作品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名家名作,学会分析作品和人物形象。

(三)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鲁迅的作品分析。

2、沈从文作品分析。

3、80年代、90年代文学思潮和创作。

(四)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后续课程。

本课程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联系紧密。

(五)学时分配安排本课程为72学时,每周4学时。

(六)本课程为的教学方式和其它教学环节的安排本课程通常采用课堂教学方式,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多看原文、多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大纲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2学时)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的背景以及创作实绩。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学时)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2、20年代文学论争的内容。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4学时) 1、鲁迅生平及创作道路。

2、《呐喊》与《彷徨》的内容与艺术特点。

22解放区文学创作

22解放区文学创作
《李有才板话》描写解放区建立民主政 权和实行减租减息:地主与农民的斗争 ――工作员的两种作风(章工作员、老杨) ――农民的三种态度(李有才、“小”字 辈、老秦)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11
五、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艺术追求
(1)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改造中国传统的评 书体形式,推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 (2)在人物塑造上,既注重在叙述故事中介绍 上一页 人物,又注意以人物的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 性格,尤其注重将人物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加以 表现,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动态地展开人物 下一页 的性格。 (3)赵树理的小说无论是在形象体系还是在情 节结构上,往往具有明显的对称性。 退出 (4)在小说语言方面,赵树理注重使用经过提 炼、纯化了的北方农民口语,加入必要的现代语 汇,偶尔融入说书的语调,创造出一种既质朴通 俗、简洁有力,又生动活泼、幽默有趣的语言。 12
退出
B. 浪漫主义特色:
(1)理想化的人物――复仇女神喜儿 (2)传奇式故事 ――“ 白毛仙姑 ”的民间传说 (3)抒情化场面――歌唱、道白、音乐、舞蹈融合一体
[例1]
目录
小二黑结婚(节选) 赵树理
一.神仙的忌讳
刘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前庄 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 当年作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黑道。 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 摆的装扮天神。 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三仙姑忌讳“米烂了”。 这里边有两个小故事: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月初三才 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看历书,又掐指 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初五日是端午,他历年就不 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又不曾种;初六倒是个黄道吉日,可惜地 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后 来直到十五才又下雨,别人家都在地里锄 19

中国现当代文学18:四十年代诗歌

中国现当代文学18:四十年代诗歌

26
Free Template from
16
穆旦《诗八首》之一

• • • • • • •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春草一样的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21
• 我给您骑,理所应当; 我给您踢,理所应当; 我给您打,理所应当; 不声不响,驴子之相! 我亲爱的骑师大人! 请骑吧!请不必作势装腔, 贱驴的脑筋简单异常, 您的缰绳,我的方向! 但愿您不要打得我太伤, 好让我的服务岁月久长, 标语口号,概请节省, 驴主,驴主,何必再唱!
Free Template from
Free Template from 8
《泥土》
•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Free Template from
9
绿原
Free Template from
Free Template from
25
• 艺术特点:
1、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火一样的热情 熔化在诗中,既是政治讽刺诗,也是政治抒情诗 。 2、运用通俗的群众语言对国民党的假民主真 独裁作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 ,朴素自然 。
Free Template from
四十年代诗歌
主讲:李海燕
40年代新诗概述
• 特点
– 抗战初期大多是抗战诗,爱国主义主题,表现 出昂奋的民族情绪和时代气氛。
• 内容浅露,空泛;形式简短粗陋。 • 短诗、街头诗、朗诵诗
– 中期:沉思诗歌、讽刺诗歌
• 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语言通俗易懂,可诵可唱。

艾青诗选四十年代主要内容

艾青诗选四十年代主要内容

艾青诗选四十年代主要内容
艾青诗选四十年代主要内容包括艾青在1940年春末到重庆之后创作的诗歌作品。

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主要表现了诗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的热爱和关注。

在这些诗歌中,艾青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来表达他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和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许。

此外,艾青在四十年代还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歌作品,如《太阳的话》、《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

这些诗歌作品通过描绘太阳、黎明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

艾青诗选四十年代主要内容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简论艾青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简论艾青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

2009年第5期当代作家在线N o.5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简论艾青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李新平(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摘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他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切传达了灾难深重的民族苦难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艾青以自己大量成熟的创作形成了浑厚沉郁、天然蕴藉的美学风格。

并3,X自己丰厚的创作实绩,将“五四”以来中国新诗的创作.推上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境界。

关键词:艾青;四十年代;诗歇创作;美学风格艾青开始登上新诗诗坛的时侯,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

从吟唱《大堰河——我的保姆》开始,他就把目光投向风雨飘摇中的土地和背负苦难的人民.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同我们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切传达了中国人民深重的苦难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抗日爆发以后形成了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次高潮,他相继出版了《北方》、《旷野》、《向太阳》、《土地》、《黎明的通知》等诗集,在那样一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艾青形成了自己浑厚沉郁、天然蕴藉的美学风格,并以自己丰厚的创作实绩,将“五四”以来中国新诗的创作,推上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境界。

1937年7月的一天,艾青坐在沪杭路的火车上.“读着当天的报纸,看着窗外闪过的田野的明媚的风景”,有一种战争的预感袭上心来,艾青迅速抓住了这种感觉,写下了《复活的土地》。

艾青说,“在这首诗里,我放上了一个解放战争的预言”。

果然,诗写成的第二天,1937年7月7El芦沟桥事变,随着抗Ft战争的全面爆发,这位在流浪与监禁中度过最宝贵年华的青年诗人。

怀着“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的雄心壮志,投身到了民族解放的时代洪流之中。

“战争真的来了。

这是说.原是在人民的忍耐中的,原是在诗人的祈祷中的,打破锁链的日子真的来了。

这时候。

随着而起的是创作上痛苦的沉思:如何才能把我们的呼声。

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

”1111Pl{6)他原以为人民的反抗很快会阻止侵略者,但是当他1937年9月来到武汉以后,艾青的心情却时时陷于悲凉.因为他看到。

朱栋霖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

朱栋霖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朱栋霖版)配合扬州大学中文系2013-2014年第二学期教学上编(1917-1949)第八章30 年代小说(一)1、30年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2、30 年代中、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30 年代小说的基本流派概况。

3、萧红、沙汀、艾芜、吴组缃、李佶人小说创作简况。

4、丁玲小说创作概况。

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的20年代丁玲小说创作。

丁玲在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及代表作品《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

5、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刘呐欧、穆时英、叶灵凤的创作概况。

施蛰存的代表小说《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石秀》中表现出的精神分析特色。

新感觉派小说的总体特色。

第九章30年代小说(二)1、茅盾在五四时期的理论倡导及文学主张。

茅盾与《小说月报》。

茅盾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概况及代表作品农村三部曲和《林家铺子》。

2、《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长篇小说创作上的地位。

《子夜》写作的背景及“主题先行”的问题。

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意义。

3、吴荪甫、赵伯韬等人物形象分析。

4、《子夜》的“网状结构”及艺术特色。

第十章30 年代小说(三)1、老舍小说创作的分期及长、中及短篇小说代表作品。

老舍小说中“幽默”风格的演化。

老舍小说表现的国民性思考主题。

2、《骆驼祥子》在老舍小说创作中的地位。

祥子与虎妞的人物形象分析及悲剧原因。

《骆驼祥子》地域风格的表现及开创意义。

第十一章30年代小说(四)1、五四运动对巴金的影响。

巴金小说创作概况及代表作品简述。

2、巴金小说对“家”的主题的关注。

3、《激流三部曲》的内容及表现出的反封建思想。

《激流三部曲》众多人物塑造的成功。

《家》中觉慧人物形象分析,觉新身上表现的复杂性。

4、《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及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贡献。

第十二章30年代小说(五)1、“京派”“海派”概念及相互间的论争。

2、沈从文湘西背景对其小说创作的意义。

3、沈从文小说的两类题材:城市与知识阶级,乡村与抹布阶级,两类题材中的代表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 18-40诗歌

中国现当代文学  18-40诗歌
p5
《诗与真》
诗是人类底兄长 它指责生活底幻想 诗给人以高度的自由 人必须有海水的方向 诗和真理都很平常 诗决不歌颂疯狂 人必须用诗找寻理性的光 人必须用诗通过丑恶的桥梁 人必须用诗开拓生活的荒野 人必须用诗战胜人类的虎狼 人必须同诗一路勇往直前 即使中途不断受伤
p6
三、中国新诗派
1.“九叶诗派”

p 20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p 25
二、诗歌主题
1、“一个民族站起来”的时代歌赞。 《合唱》、《赞美》、《旗》等中具有强烈的 民族意识。 2、 对现实和生命深刻、丰富的体认和表现, 是现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披露。 3 、把自我放在历史和民族的长河中去理解和 认识生发的痛苦与焦灼体会,对人生痛苦、 矛盾及其荒谬性的现代性开掘。
B 集自由体和民间歌谣于一体的 新诗形式
3.名作《一只猫》
p 10
一只猫
军阀时代:水龙,刀, 还政于民:枪连炮。 镇压学生毒辣狠, 看见洋人一只猫: 妙呜妙呜,要要要! 意蕴:揭露蒋介石集团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洋人”的 本质。 艺术:民间歌谣形式,以人拟物,漫画式手法。
p 11
五、解放区诗歌
p 26
赞美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20四十年代国统区诗歌

20四十年代国统区诗歌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的形象, 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 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8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 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 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 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 它对我们的不仁的嘲弄 (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1941年2月
集》而得名。该派崛起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 争时期,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客、杜运燮、 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缇、袁 可 嘉 、穆 旦 等。 《 文聚 》 、《 诗创造 》和 《中国新诗》等刊物,是其主要阵地。
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
A.追求社会与自我、时 代与个人、外部现实与内 心感受的统一. B.新诗戏剧化 C.溶入理性的意象营造 郑敏说;“意象是能思考 的感情物和能感觉的思 想”。
那窒息着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5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 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的景物移动我底心 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 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士学位。

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 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 洗澡堂,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 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文革后期的穆旦

早期作品(1934-1939):[南开时期] 流浪人 神 秘 两个世界 夏夜 一个老木匠 前夕 冬夜 哀国难 [清华时期] 更夫 玫瑰的故事 古墙 野兽 [联大初期] 我看 园 合唱二章 童年 出发——三千 里步行之一 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 中期作品(1939-1948) 晚期作品(1951-1976)

19四十年代新诗

19四十年代新诗

4、建国后时期 建国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主编、 全国文联委员等职,仍然致力于诗歌的 创作,欢呼新生活和保卫世界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歌 唱。《国旗》是艾青献给新中国的第一 首诗。代表作《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礁石》等。
艾青的贡献和地位在于完成了新诗 不同倾向(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与现 代派诗艺的探索)的综合,亦即他既坚 持并发展了中国诗歌会诗人“忠于现实 的战斗的”传统,又克服并扬弃了其 “幼稚的叫喊”的弱点,批判地吸收了 现代派诗人在新诗艺术探讨中取得的某 些成果。艾青诗歌的成功表现在既能走 向大众,又能走向世界。
2、其他诗人也各擅胜场。郑敏和陈敬容都 把抒情与沉思结合起来,但郑敏偏爱在静的描 写中体会生命情趣,如《金黄的稻束》;陈敬 容则长于在动态描写中推进思想,故而流水的 意象和行进的姿态常常出现在她的诗中。杭约 赫的《复活的土地》、唐祈的《时间与旗》, 都是富于现代意识的抒情长诗。杜运燮的《滇 缅公路》颂扬坚韧的民族精神。辛笛的《布谷》 倾诉着人民的苦难。袁可嘉的诗论则系统地阐 述了“九叶派”同人对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主张。 唐提的诗评亦颇具情采。
3、延安时期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艾青在周恩来 的帮助下,化妆绕道进入陕北抗日根据地的中 心延安。在延安,他担任《诗刊》的主编,并 参加了文艺整风运动。从1941年至1949年, 他又写出了收集在《反法西斯》、《黎明的通 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中的大量诗歌 以及叙事诗《雪里钻》等。此时,赞颂光明、 讴歌解放区军民斗争生活成了诗人抒情的重点。
40年代新诗
第一节 40年代新诗概述 朗诵诗运动和街头诗运动推动自由诗体再次崛起。 田间的鼓点式战斗诗。以冯至为代表的沉思诗歌。袁水 拍代表的政治讽刺诗。七月诗派。九叶诗派。 七月诗派:由《七月》杂志(1937年9月创刊于上海) 得名,指活跃于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等杂志 以及《七月》丛书的诗人群,主要有鲁藜、绿原、冀汸、 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天蓝、彭燕郊、 邹荻帆、庄涌、杜谷、贺敬之、胡征、化铁、艾青、田 间等人。代表作:《为祖国而歌》(胡风)、《我爱这 土地》(艾青)、《给战斗者》(田间)、《纤夫》 (阿垅)等。

第十九章.40年代诗歌

第十九章.40年代诗歌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2、九叶诗派:
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第三个现代派特色的诗歌流
派。坚持“现实、象征、玄学”的美学原则。1981年江 苏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九位代表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 袁可嘉、杭约赫(曹辛之)、唐湜、陈敬容、唐祈、辛笛 40年代的诗歌选集《九叶集》,故名。 起步于1947年7月创刊的《诗创造》,形成于1948 年6月创刊的《中国新诗》,故也被称为“中国新诗” 派。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 它和春草一样的呼吸, / 它带来你底的颜色,芳 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 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 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殿 堂,/ 而为它埋葬的生命 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 是一片草场,/那里有它 底固执,我底惊喜。
三、解放区的诗歌创作
1、诗朗诵与街头诗运动:短小明快,抗战爱国。 晋察冀诗人群。 2、民歌体叙事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1946、 阮章竞《漳河水》1949等。 《王贵与李香香》化用陕北民歌“信天游”,两句 一节,原来是民间爱情,现在用来表现革命大主题:不 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成婚。 个人幸福建立在革命基础上。从而歌颂了革命。崔二爷逼
七月派代表诗人诗作
阿垅(1907年生于杭州)《纤夫》《琴的献祭》《无题》; 绿原(1922年生于湖北黄陂县)《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伽利 略在真理面前》、《终点,又是一个起点》; 曾卓(1922年生于武汉)《铁栏与火》; 鲁黎(1914年生于福建同安)《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才成一条道路
《十四行集》一:渺小的个人及不渺小的人生态度: 向死而生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第十九章40年代新诗七月诗派

第十九章40年代新诗七月诗派
第一节第一节七月诗派七月诗派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七月诗派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受艾青田间创作的影响以理论家七月诗派是受艾青田间创作的影响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知识分子为主体而形成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知识分子为主体而形成了一个青年诗人群主要代表诗人有绿原阿垅了一个青年诗人群主要代表诗人有绿原阿垅雷蒙鲁沙罗洛天蓝庄涌姚奔贺敬之雷蒙鲁沙罗洛天蓝庄涌姚奔贺敬之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七月杂志而得名他杂志而得名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们的主要阵地是七月七月希望希望诗垦地地泥土泥土呼吸呼吸等杂志其作品大都等杂志其作品大都收集在胡风编辑出版的收集在胡风编辑出版的七月诗丛七月诗丛七月新七月新丛丛七月文丛七月文丛中
第十九章 “七月诗派”与“九叶 七月诗派” 诗派” 诗派”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而得名,他 们的主要阵地是《七月》 们的主要阵地是《七月》、《希望》、《诗垦 希望》 地》、《泥土》、《呼吸》等杂志,其作品大都 泥土》 呼吸》 收集在胡风编辑出版的《七月诗丛》 收集在胡风编辑出版的《七月诗丛》、《七月新 丛》、《七月文丛》中。七月诗派主要活动在抗 七月文丛》 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们高扬主观战斗 精神,创作倾向于散文化,对自由体诗的发展作 出了贡献,促成了中国新诗在20世纪40年代的勃 出了贡献,促成了中国新诗在20世纪40年代的勃 兴和繁荣。
“七月诗派”与“九叶诗派” 七月诗派” 九叶诗派”
4、赞美自然,赞美光明。 七月诗派诗人笔下的自然大都带有一种宁静浪漫的色彩和温柔亲切 的情调,表现出他们热爱生活、渴望和平、向往幸福的强烈追求,彭 燕郊、冀汸、杜谷、牛汉等都是善于描绘大自然的歌者。牛汉在《鄂 燕郊、冀汸、杜谷、牛汉等都是善于描绘大自然的歌者。牛汉在《 尔多斯草原》中把黄河形容为“像古骑士扔下的一张长弓/静静地/ 尔多斯草原》中把黄河形容为“像古骑士扔下的一张长弓/静静地/躺 在草原上”杜谷的《泥土的梦》写得既温柔又亲切:“ 在草原上”杜谷的《泥土的梦》写得既温柔又亲切:“泥土有绿郁的 梦/灌木林的梦/繁花的梦/散发着果实的酒香的梦/金色的谷粒的梦/它 灌木林的梦/繁花的梦/散发着果实的酒香的梦/金色的谷粒的梦/ 在梦中听见了¬¬……潺潺的流水/和牦牛低沉的鸣叫/ 在梦中听见了¬¬……潺潺的流水/和牦牛低沉的鸣叫/和布谷鸟催耕的 歌/和温暖的池沼/划着桔色的浆和白鹅的恋曲。”赞美光明、向往自 和温暖的池沼/划着桔色的浆和白鹅的恋曲。” 由更是诗人所倍加关注的内容,田间、艾青、天蓝、孙钿、鲁藜、胡 征、阿垅等都曾先后去了延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40年代诗歌创作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40年代诗歌创作的不同流派及其艺术特色,了解代表作家的主要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田间等的抗战鼓动诗的特点,艾青诗歌的两大母题,七月诗派及“九叶诗人”,民歌体叙事诗的创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七月诗派
“七月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阵地而形成的文学群体。

除丘东平和路翎以小说创作为主外,其余成员大多是诗人。

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和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七月派”的主要诗人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和牛汉等。

“七月派”诗人既是战斗的民族诗人,又是革命的政治诗人。

因此,发掘并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和倾向鲜明的政治抒情,是他们创作的主要内容;而不论是在民族颂歌还是在政治抒情中,他们都注意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群体的统一,以具有鲜明个性的歌唱,表达普遍的时代情绪和人民群众的心声。

这使他们的抒情诗有一种史诗般的悲壮与力度。

“七月派”追随艾青,倾向于散文化,对自由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绿原是“七月派”成就较大的诗人。

从充满浪漫憧憬的《童话》集,到振聋发聩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等政治抒情诗,既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成长,也标志着他在诗艺上的进步。

《终点,又是起点》、《伽利略在真理面前》、《你是谁》都是传诵一时的名篇。

这些诗视野开阔,感情激越,形象繁复,富于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

鲁藜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等。

他的诗大多是朴实而清新的短诗,抒写了诗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鲜感受。

《泥土》是表现新的人生哲学的名篇。

其他如阿垅的《纤夫》、冀汸的《跳动的夜》、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和化铁的《暴雷雨岸然轰然而至》,都是充满力度和激情,足以显示“七月派”风格的代表作。

阿垅从人、诗、现实相互关联的视野中系统地阐述了“七月派”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九叶诗派
除了辛笛和陈敬容在抗战前就已开始创作外,“九叶派”的其他诗人杜运燮、穆旦、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和袁可嘉,大都是战时西南联大或西北联大的学生。

作为一个诗歌群体,“九叶派”崛起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新诗》等刊物是他们的主要阵地,故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处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九叶”诗人,感受到现代新文学诞生以来各种思潮的交汇和西方最新文学思潮的冲击,因而他们的文学观念更具综合性和现代性。

他们主张、“人的文
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

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

在诗歌艺术上,他们坚决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而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

这样一种诗学追求,显然是以现代主义为主导的,但它同时又吸取了现实主义以至于古典主义的成份。

作为上述诗学理想的实践,“九叶派”诗在内容和艺术上呈现出复杂多重的综合性,因而也更具现代性: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甚至政治内容,又富于超越性的形而上的沉思;既有丰富的感觉意象,又表现出鲜明的知性特征;深切的个人感受往往通过非个人性的客观化的方式表现;语言清晰准确,而诗意朦胧含蓄。

这一切对于提高中国现代新诗的思想艺术水平,是不无意义的。

穆旦是“九叶派”最具特色的诗人,有诗集《探险队》、《旗》和《穆旦诗集》等。

他自觉地将现代主义者的追求和强烈的民族意识融为一体,因而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人本困境问题和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希冀,在他的诗作中交错出现。

前者如《诗八首》、《隐显》等,后者如《在寒冷的腊月的冬里》、《赞美》等。

这二者的交织,使他的诗以痛苦的丰富和感情的严峻著称。

其他诗人也各擅胜场。

郑敏和陈敬容都把抒情与沉思结合起来,但郑敏偏爱在静的描写中体会生命情趣,如《金黄的稻束》;陈敬容则长于在动态描写中推进思想,故而流水的意象和行进的姿态常常出现在她的诗中。

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唐祈的《时间与旗》,都是富于现代意识的抒情长诗。

杜运燮的《滇缅公路》颂扬坚韧的民族精神。

辛笛的《布谷》倾诉着人民的苦难。

袁可嘉的诗论则系统地阐述了“九叶派”同人对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主张。

唐提的诗评亦颇具情采。

第三节国统区的叙事长诗。

40年代出版的长篇叙事诗1000行以上者约30部,其中斯因的《伊兰布伦》(1940)、老舍的《剑北篇》(1942)、臧克家的《古树的花朵》(1942)、玉杲的《大渡河支流》(1947)唐湜的《英雄的草原》(1948)、李洪辛的《奴隶王国的来客》(1948)等各有特色。

第四节艾青
(一)艾青的创作历程及其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二)独特意象和基本主题。

在频频出现的“土地”和“太阳”意象中,诗人最关心的主题得到了充分而深切的表达。

“土地”类语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太阳”类语象则寄托了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和不息追求。

这二者的完美融合,既意味着现实与理想的交汇,也意味着民族群体意志和个人主体意识的统一。

(三)忧郁的情调——艾青诗歌的美感特征。

艾青的诗中一再回荡着忧郁的调子,不仅《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等诗郁积着深深的忧伤,甚至在歌颂光明的诗如《向太阳》等作品中,也总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

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命运的回应。

但艾青的诗并不因此而给人消极悲观之感,相反,他的忧郁悲怆的诗情总是无一例外地将人引向一种庄严、崇高的境界,蕴涵着振奋人心,催人奋发的巨大力量。

(四)现代的现实主义——艾青诗歌的艺术成就。

艾青在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创造性综合的过程中,以兼具理想精神的革命现实主义为底色,而在感受和表现方式上,则较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从而形成了一种可称为现代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达到了现实性、理想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具体到诗艺上,艾青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即感觉、情绪、想象和思想(理性)的综合。

在他的诗中,诗情、诗思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被丰富敏锐的生活感觉所充实。

反过来,他诗中的感觉、情绪和想象又总是被深湛的思索所深化和净化,从而被升华到一个更崇高的境界。

艾青在处理诗的整体情理架构和局部肌质的关系上也相当成功:他多用铺陈手法和戏剧性的场景转换技巧,井然有序地推动着诗情逐步展开,给人清晰晓畅的印象,同时又多具体入微的细节描写和特写镜头,颇为耐人寻味。

艾青还努力在散文化的自由奔放和诗歌艺术所必需的规范约束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努力将绘画的光彩和音乐的律动融汇到诗歌这种高度精微的语言艺术中。

这一切都丰富和提高了现代诗歌艺术。

自由体诗在艾青手中真正成熟了。

第五节讽刺的诗——袁水拍与臧克家。

讽刺诗是国统区讽刺暴露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针对国统区的社会政治弊端而发,并随着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而达到高潮。

袁水拍、臧克家是最有影响的讽刺诗人。

第六节解放区群众性诗歌创作活动与晋察冀诗人群。

《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

解放区的民歌体叙事诗取得了较高成就,出现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等著名叙事长诗。

《王贵与李香香》以王贵和李香香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三边”人民走上革命的历程。

主人公爱情的悲欢与革命的发展紧密相关,由此显示了劳动人民的个人命运与整个阶级的革命大业是血肉相连的。

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格式和手法,在新诗艺术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漳河水》真实地反映了太行山区劳动妇女在野蛮落后的封建习俗下的痛苦生活,以及她们在人民政权下的解放与新生。

作品的内容比较丰富,较为成功地吸收和融汇了古典词曲与民歌的艺术优长。

张志民的《王九诉苦》、《死不着》,李冰的《赵巧儿》等也是有影响的叙事长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