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防范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通过对一家具体企业的内部控制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企业背景本次案例分析的企业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电子产品。
该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近年来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等挑战。
三、内部控制现状(一)控制环境1、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员工对企业的目标和使命认识不清,导致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不足。
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不够合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存在交叉和重叠的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信息沟通不畅。
3、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人才。
(二)风险评估1、市场风险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不够,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导致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2、信用风险在客户信用评估方面存在漏洞,部分客户拖欠货款,造成资金回笼困难。
3、生产风险生产计划不合理,原材料库存管理不善,经常出现缺货或积压现象,影响生产进度和成本控制。
(三)控制活动1、授权审批授权审批制度不严格,存在越权审批和审批流程不规范的情况,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
2、会计系统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报表编制不准确,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财产保护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资产盘点不及时,存在资产流失的风险。
(四)信息与沟通1、内部信息传递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困难,导致工作协调难度加大。
2、外部信息收集对外部市场信息、政策法规等关注不够,无法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
(五)监督1、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审计范围有限,无法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2、绩效评估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评价,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经营目标所建立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机制,旨在保障资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某公司在进行财务审计时,发现了一起财务造假案件。
经过调查,发现这是由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所致。
首先,公司的财务部门存在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导致财务人员对公司的业务流程不够了解,容易被他人利用进行财务造假。
其次,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审批流程不够清晰,财务人员在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容易被人利用进行违规操作。
再次,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对财务人员的日常操作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财务人员有机可乘,进行财务造假等违规操作。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首先,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减少企业内部的各种风险,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
其次,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再次,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
最后,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因此,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审批流程、内部监督机制等,规范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
其次,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认识,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再次,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员工日常操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最后,企业应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健全性。
【精品】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精品】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为达到目标,对其财务、操作、信息技术和合规管理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和有持续性的评估、监督和改进的一种管理方式。
合理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保护重要信息资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防止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不当行为,增强组织的治理结构和声誉。
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其经营范围涉及机械设备、轧钢、物流等多个领域。
该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投入很多资源来实现其内部控制目标。
以下是该公司几个部门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
1. 财务部门:该公司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资产管理、收入管理和费用管理方面。
该部门通过建立资产管理数据库,对公司资产进行清点、评估和监控,并建立各种验收和出库的程序。
在收入管理方面,该部门通过制定销售合同、开票程序、发货单等一系列的制度和流程来确保销售收入的准确、及时和合规。
在费用管理方面,该部门通过制定各种费用预算、审批和报销程序,确保费用开支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 生产部门:该公司生产部门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工艺管理、成本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
该部门通过建立工艺操作流程和质量检测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在成本控制方面,该部门通过精细化的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程序,以确保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在安全管理方面,该部门通过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建立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
3. 人力资源部门: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员工管理、岗位评估和配备管理方面。
该部门通过建立员工档案,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考核和薪酬管理,以确保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达到岗位要求。
在岗位评估方面,该部门通过建立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对各个岗位进行评估和梳理,以确保岗位的合理性和相容性。
在配备管理方面,该部门通过建立规范的配备程序和流程,对不同职位的配备进行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员工配备的合理性和效益。
总之,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管理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有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利润的稳定增长,增强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声誉。
三鹿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目录
案件回顾
2008年9月,三鹿集团因其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掺杂致毒物质三聚氰胺被迅速推向破产的边缘,2009年2月12日,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控制环境
内部监督
信息交流与沟通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五要素
控制环境
三鹿集团的大股东享有56%的控股权,第二大股东持有43%的股权,其余1%的零散股份由小股东持有。但大股东三鹿乳业公司推行的是员工持股,并且由经营者持大股,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职工拥有,因此,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治理结构演变成内部控制。
质量效益决定s
04
03
Options
实质而不是形式决定内部控制的效果 All Kinds Contests
品牌经营决定内部控制的竞争优势 English Corner
02
战略思维决定内部控制的高度
01
启示与反思
未来展望
在财政部牵头下,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于2008年6月28日颁布,并于2009年7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应用指引的征求意见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内部环境的培育问题、内部控制实施的内在动力问题更非短期可见效的活动。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不应是空中楼阁,它应该深植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对于企业而言,如何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更好地结合内部控制规范的贯彻实施来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战略目标,是我们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信息交流与沟通
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三鹿集团的企业规模不断膨胀。无法有效地管理企业,成为制约三鹿集团发展的一大问题。按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但三鹿集团“长期隐瞒问题”,既没有积极主动地收集、处理和传递相关信息,没有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情况,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披露信息。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与启示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与启示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规范财务报告、提高运营效率,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某些典型内部控制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启示,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案例一:财务造假案例某上市公司A因为高企业利润、良好的财务报告而备受市场关注。
然而,后来发现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行为,公司的财务状况实际上严重不符合公开的财务报告。
经调查发现,公司高层人员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故意抬高利润、隐瞒亏损,通过虚假报表蒙骗投资者。
这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信力,也对公司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启示一:设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对于防止财务造假,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建立合理的利益冲突制度,避免个人私利影响了公司的利益。
案例二:资产侵占案例某公司B的财务主管负责管理公司的资金和收支。
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调查后,公司发现该财务主管以虚构员工工资的方式非法侵占了公司的资金,数额巨大。
这种资产侵占行为对公司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失,甚至威胁到了公司的生存发展。
启示二:建立有效的资产保护机制为了避免资产侵占,企业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资产保护机制。
例如,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经过合规程序和多级审批;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公司的资产流向进行审核和检查;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员工提供公司内部违规行为的线索,以及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案例三:安全漏洞案例某银行C的存款业务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
黑客通过攻击银行的电子系统,非法入侵了客户账户,并将大量资金转移到其他账户。
这给银行的客户信任和资金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造成了银行的声誉损失。
小米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小米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引言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预定目标,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防止事故失误和欺诈行为,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确保企业的法律合规性而建立的一套机制、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以小米作为案例,分析其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经验与挑战。
小米的内部控制架构小米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
首先,小米建立了由董事会领导的内部控制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工作。
该委员会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内部审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其次,小米设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的各个业务领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小米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和监控机制来降低各种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小米内部控制的优势小米在内部控制方面具有以下优势:1. 强调风险管理小米注重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方法和应对措施,小米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2. 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小米设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司的各个业务领域进行审计。
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发现问题,还能提供改进意见,帮助公司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3. 制度规范小米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了各个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降低违规行为的发生。
4. 强化人员培训小米重视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培养。
公司定期组织培训和考试,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应对能力,确保内部控制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小米内部控制的挑战然而,小米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1. 组织文化小米公司是一家快节奏的互联网公司,组织文化偏向创新和创业,这可能会对传统的内部控制机制产生冲击。
在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小米需要平衡创新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2. 人员参与度虽然小米高度重视内部控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员工的参与度可能不足。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以G公司为例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以G公司为例引言: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机制,用于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和保护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合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
本文通过以G公司为例,对其内部控制进行案例分析,以探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现存问题以及改进建议,旨在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G公司内部控制概述G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消费品。
为了规范经营行为,保护企业资产,G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
G公司内部控制流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内控目标设立、内控措施制定、内控执行和内部监督。
二、现存问题分析1. 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不完善G公司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G公司没有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机制,导致某些风险无法及时识别和管理。
其次,G公司的风险评估缺乏深度,只是简单地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没有进行量化分析,难以准确估计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
2. 内控目标设立不具体G公司的内控目标制定不够具体,存在模糊性。
对于每个内部控制目标,没有设定明确的指标和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这导致了内控执行的难度,使内控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量化和评估。
3. 内控措施制定不完备G公司在内控措施制定方面存在一些不完备的问题。
首先,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不熟悉,缺乏培训和引导,导致内控措施的执行效果有限。
其次,G公司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时未考虑到新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系统的改进,导致内部控制措施与实际操作存在脱节。
4. 内控执行和内部监督不到位G公司的内控执行和内部监督存在一定的不到位问题。
内控执行方面,一些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敷衍了事,导致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不理想。
内部监督方面,G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力和资源相对不足,无法对全面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改进建议1. 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G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在业务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
我国零售业内部控制经典案例分析
我国零售业内部控制经典案例分析
1. 案例背景
零售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零售业中的两个经典案例,探讨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策略。
2. 案例一:某连锁超市内部控制失效
该连锁超市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却未能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
导致的问题包括:
- 账务管理混乱,造成资金流失;
- 员工权限过大,容易发生挪用资金等不当行为;
- 商品进销存管理不规范,导致库存过量或短缺。
改进策略:
- 设立独立的财务部门,加强对账务的监督;
- 制定明确的员工权限管理制度,并进行适当的分级授权;
- 引入现代化的进销存管理系统,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案例二:某电商平台虚假交易问题
某电商平台存在虚假交易问题,主要表现为:
- 存在虚假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 存在虚假交易数据,用于夸大平台的交易量;
- 存在虚假评价,误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改进策略:
- 强化对商家的准入审查,并建立可信的评价体系;
- 建立内部数据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交易行为;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4. 结论
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告诉我们,在零售业中,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企业应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做好内部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分析案例问题和提出改进策略,具体操作细节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引言: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作顺畅、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灵的案例。
本文将以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失灵事例为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加深我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一、案例背景介绍三鹿集团是一家创立于1985年的中国奶粉生产企业,其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销量。
然而,在2008年,三鹿集团爆发了一起严重的奶粉质量安全事件,给无数婴幼儿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也令整个企业声誉大打折扣。
二、内部控制失灵原因分析1. 隐瞒真相在奶粉质量安全问题被曝光之前,三鹿集团高层有关部门曾多次接到举报,但内部人员却选择隐瞒真相,掩盖事件,不作公开处理。
这种缺乏透明度和诚信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2. 责任落实不到位在质量安全问题选择时,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相应的责任人未能及时采取措施,造成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这种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失去了一致性和有效性。
3. 内外部监管失灵奶粉质量安全事件广泛影响了公众,但监管机构在对该企业进行监管时出现了失职现象。
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强制措施,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三鹿集团的违法行为。
三、内部控制改进方案1. 加强透明度和诚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重要信息,增强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任。
通过提高透明度和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可以减少内部人员隐瞒真相的现象。
2. 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责任人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和应对突发事件。
通过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健全监管机制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同时,公众也应加强自我监督,激发对企业行为的关注和监督意识。
四、结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控要点: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清晰。
风险提示:权责分配不合理,职能交叉或缺失;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职责或流程不清晰、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制度缺失或制度不适宜,长期未修订;不相容职责未分离等。
案例1:未制定“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权责分配不清。
某公司下属单位未制定“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决策事项不清。
案例2:战略规划关键要素缺乏。
某公司战略规划未对公司现有市场竞争情况进行分析,未对未来如何发展各项业务,公司现有资源如何配置进行论述,战略实施路径不明确。
案例3:制度缺失或不适宜,长期未修订。
某公司多项制度系2017年之前制订,随着业务变化,经营战略调整,公司职能部门几经优化整合,部分制度已不适合现有的业务体系,与职能部门职责不符合,有些制度已不执行。
公司未对制度梳理修订,存在无据可依、无章可循的风险。
案例4: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
某公司销售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客户信用管理未规定审批权限。
赊销合同签订之前,客户的信用风险由销售业务员自行判断。
赊销客户未按时回款时,没有及时收紧信用额度,仍照常赊销,货款积欠较大。
案例5:不相容职责未分离,易产生舞弊风险。
公章和法人代表私章由同一人保管。
某公司公章和法人代表私章均由办公室同一人保管,不相容职责未有效分离,同时保管此两类印章可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协议,存在较大风险。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流程、制度和措施,以确保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资产保护和风险管理。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内部控制案例,探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了多个领域。
该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充分重视风险管理。
然而,最近一个审计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缺陷,这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
案例分析:1. 缺乏明确的审批制度:在该公司的采购流程中,审批制度不够清晰,导致一些员工滥用权限。
他们趁着管理者的不注意,私自修改了采购订单和付款信息,将货款转移到了他们自己的账户上。
这种行为一直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审计人员重新审查了采购记录才发现问题。
这个案例揭示了明确的审批制度的重要性。
一个有效的审批制度应该明确规定了谁有权审批哪些交易,并确保审批过程有适当的二次核查。
此外,公司应当进行定期的审计来评估审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确保员工知晓制度的重要性。
2. 内部控制缺失:在该公司的库存管理中,存在一个严重的内部控制缺陷。
员工在录入库存数据时没有进行适当的验证,导致一些库存信息的错误和遗漏。
这给了一些员工错误地盗取了库存品的机会,导致公司在盘点时发现了巨额亏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内部控制措施的缺失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风险。
在库存管理中,应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明确的工作流程、适当的验证和监控机制。
此外,公司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
3. 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安全控制: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包括内部控制的一部分。
在该公司的案例中,信息系统安全控制不够严格,导致一些敏感的财务信息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这直接影响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应该使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来保护关键的业务信息,如数据库加密、访问控制和防火墙等。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内部控制是组织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用于确保资产安全、信息真实准确、业务规范运行和内外部规章制度的遵循。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内部控制可能会失效,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从中美两国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1.中兴通讯中兴通讯是一家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在2024年遭到美国政府的制裁,原因是该公司违反了与伊朗和朝鲜的贸易禁令。
这一事件暴露了中兴通讯的内部控制失效问题。
具体表现为:(1)管理层对合规风险的忽视:中兴通讯未能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没有将合规风险纳入到企业经营的全局考虑中。
管理层对于违反贸易禁令的风险认识不足,导致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企业合规。
(2)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中兴通讯的内部控制流程存在缺陷,未能有效预防和发现违反贸易禁令的行为。
例如,在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方面,中兴通讯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购买被禁止销售给伊朗和朝鲜的产品。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兴通讯在事件后进行了重组,并加强了内部合规管理。
公司成立了合规与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合规事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此外,公司还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了员工对合规风险的认识。
2.美国能源公司美国能源公司(Enron Corporation)是美国一家经营能源市场的公司,于2001年破产,成为当时最大的企业破产事件之一(1)高管腐败行为:美国能源公司高管通过虚假会计手段,掩盖了公司的巨额负债和真实的经营状况。
他们利用特殊目的实体来掩盖公司的债务,并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将债务转移给其他实体,使公司的负债表看起来更健康。
(2)审计失效:美国能源公司的审计公司安达信(Arthur Andersen)在审计过程中未能有效发现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
安达信未能独立审计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公司关联方实体的财务状况,从而未能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报告。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通过了《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加强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
内部控制案例精选【精选】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精选(1) 案例: E企业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2013年2月23日召开了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高层会议,主要议题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有关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孙某:①内部控制制度非常重要,内部控制制度要绝对保证资产安全、经济效率提高、经营合法合规。
②企业的资源有限,对于内部控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文化建设,带不来明显的效益,所以可以不需要在这方面浪费人力物力。
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导致医疗费用支出下降,应当加大投入。
销售副总经理张某:销售收入的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销售环节的控制可以减少,只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即可。
总会计师陈某:会计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
对于财务报告的控制,不应当考虑控制成本,只要是为保证信息及时、详细、真实、合法为目的的控制,企业均应当采用。
人事副总经理刘某:建立高端人才的培养计划。
对于低端人才由于流动性较大,为减少开支,企业不进行培训。
内控总监范某:总经理应当每年组织一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主要是对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不应当考虑全面性,而应当体现重要性;主要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不影响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评价;评价报告经总经理最终审定后对外披露;由于年底事情太多,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11月30日为基准日;企业授权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评价工作组成员应当主要来自内部审计部门、管理层,并需要对评价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董事长段某:应当由董事会定期组织有经验的管理层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要求: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上述有关人员在会议发言中的观点有何不当之处?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精选(2) 案例: D公司属于一家大型民营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项: (1)2012年3月,D公司销售部业务员刘某销售的一批货物,到期无法收到货款,经查该客户成立仅仅一年,当年无收入,企业注册资金仅20万元,负债50万元。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郑百文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案例简介:郑百文全称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由郑州市百货公司和郑州市钟表文化用品公司于1987年6月在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于1996年4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1996年,郑百文每股收益0.37元,净资产收益率15.88%;1997年每股收益0.448元,净资产收益率19.97%。
但自1998年起,ST郑百文的经营业绩开始滑坡,根据2000年6月30日的财务报表,每股净资产已达-6.8856元/股,资产负债率高达216.76%,总负债金额为24.75亿元,而总资产仅为9.7亿元,已是严重资不抵债。
ST郑百文的最大债权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拥有债权约为20.76亿元,2000年8月22日ST郑百文被停牌,其后要求将其罚出股市的呼声不绝于耳。
2000年12月3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单位在北京宣布ST郑百文的重组方案。
其主要内容有:ST郑百文将其全部资产、债务和人员、业务从上市公司退出,转入其母公司进行整顿;山东三联公司将支付3亿元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用于清偿ST郑百文所欠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约15亿元的债务;ST郑百文全体股东将所持有股份的约50%过户给三联集团,不同意过户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将由三联集团按照股东大会确定的公平价格收回。
鉴于其重组较为顺利,ST郑百文于2001年1月被复盘。
2001年2月,公司宣告预亏。
2001年2月,公司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重组细则。
2001年3月,公告从3月5日到4月5日停牌,从3月20日起,开始登记股权变更手续,并申请全面收购要约。
2001年9月2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郑州白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及有关中介机构违反证券法规的行为做出了行政处罚:对涉嫌犯罪的主要责任人员,已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经查,郑百文公司上市前后三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1.439亿元。
康得新内控案例分析报告
康得新内控案例分析报告一、康得新公司背景介绍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8 月,是一家材料高科技企业,在深圳中小板上市。
公司致力于打造先进高分子材料平台,主要产品包括预涂膜、光学膜等。
然而,这样一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却因内部控制失效等问题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二、康得新内控失效的主要表现(一)财务造假康得新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等手段,进行了大规模的财务造假。
例如,伪造客户订单、合同及相关凭证,以营造出业务繁荣的假象。
这种造假行为严重违背了会计准则和诚信原则,也反映出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严重缺失。
(二)资金被挪用公司控股股东康得集团非经营性占用康得新资金,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
这表明公司在资金管理和关联交易方面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漏洞,未能有效防范控股股东对公司资金的违规占用。
(三)信息披露违规康得新未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重大信息,如财务造假情况、资金被占用等,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
这反映出公司内部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的混乱和失效。
三、康得新内控失效的原因分析(一)治理结构缺陷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控股股东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董事会和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使得管理层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二)内部审计薄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权限,无法对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计。
(三)企业文化扭曲公司过于追求业绩增长和短期利益,忽视了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形成了不良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外部监管不足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康得新的违规行为。
四、康得新内控失效的影响(一)对公司自身的影响康得新因财务造假和内控失效,被深交所强制退市,公司声誉扫地,经营陷入困境,员工面临失业风险。
(二)对投资者的影响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三)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康得新事件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也给整个证券市场带来了负面的示范效应。
案例分析内部控制
案例分析:内部控制摘要: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的重要管理工具,旨在确保组织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案例来探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案例背景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内部控制被视为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和信任的一种重要机制。
本案例讲述了一家小型制造企业的故事。
该企业近期发生了一起员工偷窃的案件,损失巨大。
通过此案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性。
二、案例分析这家小型制造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内部控制体系薄弱,管理混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发现了一些机会,利用公司的弱点进行了盗窃活动。
他们伪造了一些发票,并将资金转移到他们个人的账户中。
由于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这些盗窃行为长时间未被发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上述案例突出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保护财务资产、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经营效率、防止欺诈行为等。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创建一个诚信和信任的工作环境。
四、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明确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并建立适当的审批流程和授权程序。
2.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流程:制定和实施适当的政策和流程,确保所有员工遵守内部规定。
3.内部审计:开展内部审计,对公司的运营和财务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4.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正确执行内部控制措施。
5.监督和反馈: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内部控制的落实,并及时调整内部控制体系。
五、结论通过分析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增加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
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与启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性的增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减少风险以及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内部控制失灵的案例,这些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内部控制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案例一:公司A的资金流失案例公司A是一家中型企业,由于业务上的疏忽和内部控制不严密,导致了大笔资金的流失。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资金流失主要是由于内部员工的行为不端所致。
在公司内部,很多员工可以随意调取现金并进行支出,而没有经过审批和监督,这为员工的违规行为提供了便利。
同时,公司的财务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复核制度,在监督上也存在缺失。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公司资金管理的失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如下的启示:1. 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权限,对现金的调取和支出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记录,避免员工的滥用和挪用。
2. 设立有效的审计和复核机制: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建立起有效的审计和复核机制,确保资金的流动和使用符合规定,防止内部人员的违规行为。
3. 强化员工行为的监督:企业应该建立起健全的员工行为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培训和巡查等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与监督,提高员工的职业操守和风险意识。
案例二:公司B的信息安全漏洞案例公司B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由于在信息安全措施上的失误,导致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
经过调查发现,公司内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意识。
同时,公司的IT系统存在着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修补,导致黑客入侵和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
这个案例为我们敲响了信息安全警钟,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如下的启示:1.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对客户信息的保护和IT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1、 “华联时代”:只要感觉好,现在就投 资
2、 “万通时代”:“遥远”的管理,失控 的局面
在吉林省股份制改革中充当“领跑”角色的 “王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乞丐
当时吉林省看到全国各地都在搞企业上市, 而本省一家上市企业也没有,心情十分急迫, 仓促之际选中了“东北华联”。由于“东北 华联”不具备上市公司要“有3年以上的股 份制经营历史”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的运作 下,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浑江百货大楼嫁接改 造。可只嫁接来了“3年以上的股份制营历 史”,并没有嫁接来规范的股份制经营机制。 名义上,“东北华联”是吉林省股份改革试 点单位,“新三会”全都健全,可实际上还 是国有企业那一套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也 就是说,企业在上市后,一步登天,可是在 天上才发现没膀,不会飞翔。
1998年2月,长春高斯达公司正式成为“东北华 联”的第一大股东。1年后,已经戴上ST帽子的“ 东北华联”被更名为“ST高斯达”,“东北华联” 四个字在股市上“消失”了。
1.本案例中“东北华联”对对外投资业务未进行
预算控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投资计划。 盲目扩张,在科、工、贸全方位发展,短短1年
(2)了解对外投资当地的税法、金融外汇政策、会计政策等, 判断其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3)预测或审核项目开发人员预计的项目现金流量。对股东需 提供的股本、免息借款和计息借款以及项目本身的融资、成 本控制和预期回报做出合理预测并提出安排建议。
(4)计算或复核项目开发人员计算的项目分析指标,估计项目 可能发生的最大财务风险及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并据此发 表意见。对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和现值指数法。
时间,“东北华联”便由一个商业大厦摇身变 成拥有55个全资子公司,6个控股和参股企业, 资产5.6亿元的集商业、实业、房地产于一体的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一: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一、案例简介:辽宁省沈阳市某农机厂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制时,严重违反国家资本保全的原则,将这一企业仅卖2万元,使国家权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1)改制前,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该企业出具的会计报告,对该企业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该厂资产合计2895万元,负债合计2269万元,净资产626万元。
而该厂在制定改制实施方案时,则将国有净资产626万元又进行了剥离,把职工宿舍楼及其所占土地262万元,厂区土地使用权224万元,退离休、富余人员、患病人员养老费、医疗费、补助费等145万元,一起进行了剔除,国有资产变成了-5万元。
(2)该厂为避免资产出现负数,又将净资产人为增加7万元,使企业国有剩余资产变成了2万元。
(3)1998年9月,德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该厂产权以2万元价格一次性全部出售给原企业内部职工,企业则改制成另一家农机制造有限公司,随即便进行了资产交接。
同时,改制后的公司将向内部职工募集的268.5万元资金作为注册资本,办理了相应的变更手续。
就这样,一家拥有净资产626万元的国有企业顷刻间变成了完全由内部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案例分析:本案中,如果将农机厂整个企业视作一项资产,则企业改制后由国家所有变成内部职工集体所有,可以看作是一项整体资产的处置。
保护财产的一种控制是对不再需要的资产应同资产的取得一样,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处理。
然而,在转轨改制过程中,由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外部监督弱化,国有资产的流失就非常严重。
改制中,上至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下至普通内部员工,都想从中浑水摸鱼捞一把,完全置法律法规于不顾,采取种种方式侵吞国有资产中饱私囊。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
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责任范围和工作要求。
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某公司出纳贪污公司款项案。
a事务所在对g公司进行审计时,在对货币资金项目审计中执行如下的审计程序,到达现场前将询证函交予给出纳李某,由其到银行函证后带回,在现场审计时交给审计助理。
同时提供银行对账单。
对于未达账项,该公司系由出纳李某编制未达账项调整表。
审计人员对于重要的未达账项进行检查。
几年之中a事务所一直在这样进行审计,该公司出纳也一直由李某担任,并配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
后一次偶然事件中,李某临时调任,由其妻子接任出纳,在与银行对账时发现差额较大。
在检查对账单时发现,该对账单系伪造的。
进一步调查中,该公司发现,李某竟然贪污公款100多万元,用来开公司。
几年来李某一直通过伪造银行公章在询证函上加盖确认章,对于银行对账单也同样进行伪造。
且李某贪污一直隐瞒家人,其妻子父母也均不知晓。
结果:a事务所被辞聘,公司向李某追回贪污款60余万元,由于李某的父亲是该公司的老员工老技术骨干,李某的妻子也在该公司工作,因此公司仅决定向李某一家追回剩余的贪污款项,并未向李某提起诉讼。
但银行由于李某伪造银行公章,对李某提起诉讼,李某因此锒铛入狱。
思考:问题何在?风险何在?1.传统思维,会认为a所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2.新准则下,问题应当如何考虑?1)未合理进行风险评估。
李某同时担任出纳及未达账项调整的工作,属于不相容岗位。
导致风险加大。
李某连续担任出纳多年,没有及时轮岗,增加了舞弊的机会。
李某调任,而由其妻子接任,从本质角度来讲,依然不能属于合理的轮岗。
2)未能根据评估的风险来进行相应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没有对由于内部控制缺陷而可能导致的舞弊进行特殊考虑,设计并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
3)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进一步:g公司对李某的“网开一面”行为,给今后舞弊留下的后患。
因此,对于后任事务所而言,在审计中对于舞弊仍要给予特别的考虑和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形资产管理
Part Two
使用和 维护 取得 处置
取得
无形资产取得的两种途径
外购
华为针对两种途径设计了 不同的控制程序
自创
取得
华为在无形资产外购过程中的控制
1
华为公司有着相当具体且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战略,公司以自主研发为基础, 和其他知识产权人开展广泛合作,自 2003 年开始,华为公司利用专利许可、专 利交叉许可等知识产权规则, 与世界范围内的多家专利权人谈判合作,在利用 他 人知识产权的时候经过对方许可,并向他人付费,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成 功利用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来支撑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宽带产品DSLAM 的许 可使用就是最好的实例。
处置
无形资产
现金流
把自己的专利拿出来,与 其他企业进行交叉许可
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累计获得授 权专利50377件,单纯地申请、 维持一件专利,大概要十几万元 人民币。华为每年花费数千万美 元在全球申请专利,把这些专利 拿出来与其他企业进行交叉许可, 每年节省的专利许可费达数亿甚 至十亿美元以上。知识产权转化 为现金流才有价值,否则它就是 企业的成本,是‘烧钱’。
取得
华为对无形资产的验收的控制
1 在无形资产确认之前,华为建立严格的无形资产交 付使用验收制度,确保无形资产数量、质量等符合 使用要求。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要检查其品种、规 格等,出具验收单及验收报告,所有权的有效证明 等文件。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名资产应当由研发部门、 无形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无形资产使 用验收单,移交使用部门使用。
使用和 维护
华为公司在无形资产的使用与保护方 面有以下可取之处:
1 2 3
华为公司选择以知识资产管理为国际化经营及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学习、遵守、运营国际 知识产权规则,与知识产权所有人建立了良好的协商机制和交叉许可机制,同时从研发流 华为公司设立了专门的无形资产部门,在无形资产部门之下设专门的专利、商标、保密、 华为在公司规范化管理中和制定 ISO9 0 0 0各种流程时,把知识资产管理环节加入进去,在 程上着手,从项目追踪、分析、立项,一直到项目实施、比较、后期管理,都有一整套完 科技情报、合同评审、对外合作、诉讼事务管理部门。知识产权部全面负责制订和实施公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使得整个知识产权工作渗透到研究、开发、生产、销售、 善的制度,采取务实的态度,进行自主研发,投入大量资金、吸纳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司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制定并组织实施专利、商标规划、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负责专利 服务等全过程,一方面确定知识产权保护网,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的利用,防止侵权。 从事技术创新。 的国内国际申请、维护、分析;参与处理公司研发系统的合同评审与涉及知识产权的谈判 从内部控制角度看:华为根据无形资产的具体情况确定了无形资产保 和诉讼处理。
华为目前已成长为年销售规模超3900亿人民币的世界500强公司,面向未来,华为将与众多伙伴开放合作,努力共建全联接世界
华为基于五要素的内控体系
监督 控制活动 风险评估 控制环境
公司设立了内部投诉渠道、调查机制、防腐机制与 问责制度,并在与供应商签订的《诚信廉洁合作协 议》中明确相关规则,供应商能根据协议内提供的 渠道,举报员工的不当行为,以协助公司对员工的 华为建立了全球流程与业务变革管理体系, 诚信廉洁进行监查。 发布了全球统一的业务流程架构,并基于 公司设立多维度的信息与沟通渠道, 业务流程架构任命了全球流程责任人负责 华为设立了专门的内控与风险管理部门,定 及时获取来自客户、供应商等的外部 流程和内控的建设。 期开展针对全球所有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 信息,并建立公司内部信息的正式传 对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管理与监 递渠道,同时在内部网站上建立了所 控,预测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对公司造成的 有员工可以自由沟通的心声社区。 潜在风险,并就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及 应对方案提交公司决策。 华为致力于倡导及维护公司诚信文化,高度 重视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企业公民道德相关 的法律法规。
使用和 维护
企业还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无 形资产使用与保护的内部控制
1 2
无形资产的保护内部控制 无形资产的使用内部控制
★ ★企业应限制未经授权人员直接接触技术资料等无形资产;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要求和自身经营管理需要, 对技术资料等无形资产的保管及接触应保有记录;对重要 确定无形资产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并制定和实施无形资 无形资产应及时申请保护。 产目录制度。 ★ ★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在每年年末由无形资产管理部门和财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摊销范围、摊销年限、摊销方法等。摊销方法一经确定, 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检查分析应该包括定期核对无形 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审批。 资产明细账与总账,并对差异及时分析与调整。
内控体现:为降低风险,企业研发无形资产必须按照一定的科 学程序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项:调查,构思,筛选,概念, 评价,筹资,生产这些方面。企业需在以下阶段实施相应的控 制:
取得
华为在无形资产取得过程中的控制
1
华为公司已经熟练掌 握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自己的原始创新成 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对他人的知识产权成果采 取许可使用、支付使用费的方式来获得使用权,保 证了企业有一 个和平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实现企 业的市场计划和更高目标。在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上, 不限于知识产权 专业人才,每一名员工进入华为公司时,都必须接 受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
内控体现:对无形资产外购过程实时控制,目的不仅在于确保 购入的无形资产符合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投资目标,而且在于保 护企业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价值相当的无形资产。
取得
华为在无形资产研发过程的控制
1
华司保证开发研究所需的 巨额资金; 公司设立了知识产权部来负责有关的 知识产权事务; 知 在评价阶段实施财务评价。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贴现法,另一种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非贴现法。 识产权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随时 进行修正。2002 年电信业最不景气的时候,华为公司仍然 将 总营业额 17% 的巨额资金投入到研究开发,这一 比例甚至超过了诺基亚和思科。同时, 在筹资阶段制定并实施财务评价方案。一般情况下,研发资金的来源有借入 为了建立 知识产权中央研究部,购买最先进的仪器和设备, 猎取全球最前沿的专业人才, 华为公司不惜投入 巨额的资金,将目光锁定在知识产权上,从始到终 自主开发研制产品, 生产阶段控制资金的支付。充足且及时的资金是无形资产研发的前提条件之一,企业的财务部门要确保研发资金支付过程的高效合理。 并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渗透 到研究开发的各个阶段。
企业不重视存货的验收工作,导致入库产品里有残次品
• 华为公司规范了存货的验收程序和方法,对入库存货的数量、质量等进行查验,根据检验情况填写 企业没有建立存货保管制度,不能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 入库单,将相关数据输入MRPⅡ系统。如果与合同不一致,联系供应商进行处理。
• 华为公司建立了存货保管制度。由货物保管员按实收数量等级存货吊卡并录入信息,建立明晰台账。 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账实核对。
内控体现: ★ 审核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资质,从而判断无形资产评估机构是否具有权 威性。 ★ 审核无形资产的评估结果,从而判断无形资产评估结果是否公正。 ★ 审核无形资产交易合同,从而判断无形资产交易资金的支付方式和支付 时间。 ★ 审核无形资产交易支付的资金,从而判断无形资产交易资金的支付是否 有理有据。
从内部控制角度看:华为以开放的态度学习、遵守和运用国际知识产 全范围和政策,尽量使保全范围和政策应足以应对无形资产因各种情 权通行的规则来处理知识产权事务,以积极友好的态度,通过协商谈 况而发生损失的风险。旨在将无形资产安全方面的风险降到最低。无 从内部控制角度看:华为很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对无形资产 判、产品合作、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同时华为尊 形资产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很重要很具竞争力的资产,一旦无形资产 管理进行了专业的分工,授权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无形资产的 重他人知识产权,在核心领域积累自己的知识产权,通过交叉许可及 保护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大麻烦,大家可以看看书上 263页的 日常使用和保全管理,这很好地保证了无形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合理付费,创造和谐商业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美的和格力关于专利侵权的案例。
存货管理流程紊乱,不能确保存货管理全过程风险得到控制 存货管理不相容职责没有分离,导致存货被盗取或者挪用
• 华为公司建立了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个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不相容岗位的 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并确保不相关的工作人员不得接近存货。
• 华为公司对订单的处理严格按照订单接受与履行流程,并认真执行。解决产能约束、产能制造、资 源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方式在平衡与企业间的供应关系的同时,也解决了大量存货将会带来的 存货需求的预测不准确,导致企业的存货短缺或者存货积压 高额储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
Part four
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 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记录不清楚 固定资产维护不当 固定资产使用不当
• 组织大检查,协调设备管理
• 专门单位记录、分析、管理 • 单机经济核算,不断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 专人操作负责确保安全
固定资产预算 管理内部控制 请购与审批
固定资产构建
采购
验收
审计
固定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设计
使用
折旧 固定资产使用和维护 维护
内固 部定 控资 制产 设管 计理
出售
盘点
处置 固定资产处置和转移 报废
转移
谢谢!
案例分析
华为的高速发展与无形资产管理
目录
内控五要素
取得
使用维护
处置
公司简介
无形资产管理
存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
公司简介
Part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