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毕业论文(设计)

合集下载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概述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一般要选取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市场需求及行业前沿发展趋势,开展研究。

本文选取的课题是“钢水箱桥梁的设计”,主要探讨了钢水箱桥梁的构造、设计原则、应用范围和施工要点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钢水箱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钢水箱桥梁的构造钢水箱桥梁是一种中空钢结构桥梁,由上下两层钢板焊接而成,上层是桥面板,下层是桥底板。

桥面板和桥底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形成了中空的水箱结构。

平面形状多为矩形或方形,立面形状多为平顶或拱顶。

二、钢水箱桥梁的设计原则钢水箱桥梁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1. 桥面板和桥底板的设计桥面板和桥底板是钢水箱桥梁的主要承载构件,其设计要考虑负荷、材料和结构等因素。

桥面板应满足车辆行驶和人员行走的要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桥底板应满足水箱的密闭性和稳定性要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 钢桁架的设计钢桁架是钢水箱桥梁的次要承载构件,其设计要考虑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钢桁架的选型和布置应合理,能够保证钢水箱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水箱的设计水箱是钢水箱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考虑水箱的密闭性、稳定性和抗风压能力等因素。

水箱设计要满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能够保证水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三、钢水箱桥梁的应用范围钢水箱桥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场合:1. 河流桥梁钢水箱桥梁适用于河流跨越,能够有效地防止河水侵蚀和冲刷导致桥梁失稳或倒塌。

2. 峡谷桥梁钢水箱桥梁适用于峡谷跨越,能够有效地减小桥梁的自重和桥面的水平风荷载。

3. 特殊环境桥梁钢水箱桥梁适用于特殊环境,如海洋、沙漠、高海拔等地,其密闭性和防风性能优异,能够有效地防止环境因素对桥梁的损害。

四、钢水箱桥梁的施工要点钢水箱桥梁的施工主要涉及材料、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要点如下:1. 材料钢水箱桥梁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板、钢管和焊条等,其品质和规格应符合标准和要求,选材要注意节约和合理。

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毕业论文

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毕业论文

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毕业论文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路桥梁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道路桥梁毕业论文篇一:《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方法》道路桥梁地基以高压缩性土层、淤泥质土、淤泥、杂填土以及冲填土为主要组分,即为软弱地基。

软弱地基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荷载性能较为薄弱,如果荷载力较大,极易引发工程事故,例如,地基固结沉降、滑移等。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安全缺乏有效保障,不仅会影响工程整体质量,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

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促使工程项目使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施工单位创造良好的效益。

1道路桥梁工程概况我国某道路桥梁工程全长约为2400米,行车速度规定标准与城市主干道相同,即每小时最高不能超过35千米,该道路桥梁为双向,每向有两条车道,路基的宽度约为30米。

在该道路桥梁的标准横断面处设有中央分隔带,此条分隔带的宽度约为1.85米,双向道路宽度分布基本相同,人行道与行道树宽度约为3.5米,非机动车道加之栏杆共宽3.30米,路缘带约为0.30米,两条同向机动车道共宽7米。

2道路桥梁工程地基的基本条件2.1残积砂质粘性土。

此类土质主要呈现三种颜色,分别为褐灰色、灰白色以及灰黄色;土质较为坚硬,具有良好的饱和度;其形态多为粉颗粒以及粘颗粒状;韧性一般,主要成因是花岗岩风化残积,厚度基本在2.00m~9.00m范围内。

2.2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多数呈现褐灰色、灰白色以及灰色,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适宜进行硬塑处理,主要体现形态为粉颗粒、粘颗粒,其干强度、韧性以及压缩性均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成因是坡积,厚度基本在1.60m~7.65m范围内。

2.3中砂。

中砂的颜色与残积砂质粘性土一致,具有良好的饱和性,其密度处于中等水平,多为颗粒状,直径一般在0.03mm以上,泥质成分只占总体的七分之一。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6篇)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6篇)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6篇)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近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的进展都渐渐的步入正轨,关于道路桥梁的建设要与目前的经济进展速度相适应。

将建筑道路桥梁中预应力的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更好地满意人们对于出行的需要,保证道路桥梁施工的进展迈向更好的方向进展。

1预应力技术1.1预应力技术的优势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并非是仅仅局限在道路桥梁的结构当中,还更宽阔的应用在山体加固、推顶修理等方面。

预应力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削减道路桥梁施工中材料铺张,同时还兼具有施工设计平安运行便捷的特点。

因此预应力技术的使用对于促进我国整体的道路桥梁修建水平的提高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我们不难发觉,锚具在该预应力加固中发挥着传达张拉力的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就使得混凝土构件的预压应力得以产生,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得到了较好保证。

1.2预应力技术的应用(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特殊简单消失混凝土裂缝等难以预防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在道路桥梁等大型钢筋混凝土机构中更是简单消失裂缝[1]。

但通过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削减这一问题,在道路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建之前要将混凝土内部的受拉区进行拉伸,通过钢筋自身拥有的回力,使得混凝土的受拉区先感受到钢筋赐予的压力。

也就是说在混凝土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的同时要先将承受的来自钢筋的预压力抵消,这就有效地削减了混凝土的延展,以此来达到缓和混凝土结构消失裂缝的问题。

在某道路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应用了预应力钢筋张拉的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牢固现了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产生,同时又通过应用锚具传达张拉力,实现了混凝土构件的预压应力产生,这就使得该桥梁工程的结构裂缝问题消失得到了较好抑制。

(2)碳纤维片的应用。

介于道路桥梁的跨度较大,整体构件的抗弯性能要求比较的高。

但道路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拉区与受压区的的反应力量都比较的强大,为了更好的解决整个建筑构建的受弯力量,投入的成本比较的高。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存档号:_ _ 学号:200801031075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系部:交通系姓名: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指导教师Ⅰ:指导教师Ⅱ:二零一一年六月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用表指导教师签名:年月目录目录 (1)摘要 (3)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第二章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表 (2)2.1工程简介 (2)2.2水文、地质及气象 (2)2.2.1水文 (2)2.2.2工程地质 (2)2.2.3气象情况 (3)2.3主要工程数量表 (3)第三章施工总体规划 (4)3.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分布 (4)3.2总体布局及施工统筹 (5)3.2.1钢筋加工场 (5)3.2.2混凝土供应 (5)3.2.3技术准备 (5)3.2.4施工测量 (5)3.2.5相关单位协调 (5)3.3过渡方案 (5)3.3.1施工便道 (5)3.3.2跨河、跨沟 (7)3.4施工用电、用水及通讯 (7)3.4.1施工用电 (7)3.4.2施工、生活用水 (7)3.4.3施工通讯 (8)3.5主要施工机械 (8)第四章总体施工方案及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工艺 (8)4.1总体施工方案 (8)4.1.1桩基施工 (8)4.1.2承台施工 (8)4.1.3墩身施工 (9)4.1.4桥台施工 (9)4.2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工艺 (9)4.2.1桩基施工 (9)4.2.2承台施工 (15)4.2.3墩身施工 (18)4.3.4附属工程施工 (21)4.3.5综合接地系统 (21)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22)5.1总工期安排 (22)5.2本桥工程进度计划 (22)5.3本桥资金使用计划 (25)第六章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 25 -6.1工期目标 (25)6.2工期保证措施 (28)6.2.1组织保证措施 (28)6.2.2制度保证措施 (28)6.2.3技术保证措施 (28)6.2.4物资保证措施 (28)6.2.5后勤保证措施 (29)第七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 29 -7.1质量目标 (30)7.2质量体系组织机构 (30)7.2.1质量保证体系 (30)7.2.2质量体系组织机构设置 (33)7.3质量保证措施 (34)7.4质量管理制度 (34)7.4.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34)7.4.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34)7.4.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35)7.4.5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 (37)7.4.6特殊工种、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37)7.4.7质量责任制、质量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 (39)7.4.8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试验制度 (40)7.4.9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41)7.4.10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41)第八章安全及环保............................................................................................................................... - 42 -8.1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42)8.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43)8.1.2安全保证体系 (43)8.1.2.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43)8.1.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6)8.1.4其他安全措施 (49)8.2环保、水保、文物保护措施 (50)8.2.1环境保护方针与目标 (50)8.2.2环境保护体系 (51)8.2.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52)8.2.4文物保护措施 (54)8.2.5临时工程的使用与恢复 (55)第九章全文总结及工程展望............................................................................................................... - 55 -9.1主要结论 (55)9.2工程展望 (57)参考文献 .................................................................................................................................................. - 58 -致谢 .................................................................................................................................................... - 59 -摘要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法律、规范、验标、施工指南和铁道部最新规章制度等,对何村大桥桥进行方案比选和设计的。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毕业设计样本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毕业设计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青岛理工大学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目: 潍坊至临沂一级公路设计 学生姓名:贾俊杰学生学号: 72135院系名称: 土建工程系专业班级: 道桥115指导教师: 贾世波年 6 月9日摘要本设计为潍坊至临沂一级公路设计, 按山岭重丘区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 山岭地区地形复杂多变, 因此在选线时应充分利用有利地形, 合理避让不利地形, 从而使线形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 并达到安全、舒适、美观的效果。

本设计主要分为四部分, 分别为: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

本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线全长4194.155米, 按双向四车道设计, 设中央分隔带, 路基宽度24.5米, 平面有一个弯道, 弯道的最小半径为270米, 直线最大长度1515.377米。

路线平均纵坡1.249%, 最大纵坡2.004%, 最小纵坡0.251%, 纵断面有3个变坡点, 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11.986米, 共设置了6处涵洞。

关键词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 路基设计, 路面设计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WeiLinDaDaoA4 ~ C1 level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according to expressway’s technical standard of heavy hilly terrain in mountain areas, complex mountainous terrain, so the line selection sh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favorable terrain, reasonably avoid adverse terrain, thus the linear design meets the appropriate requirements and achieve safe, comfortable, beautiful results.This design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re are as follows: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 design and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The highway design speed is 80 kilometers per hour, the route length of 4194.155meters, designing as four-lane highway with two-way streets, a central median and the width of the roadbed is 24.5 meters, This plane has one bend, the minimum bend radius is270meters, and 1515.377 meters maximum length of line. Average longitudinal line of this section is 1.249 percent, and the largest longitudinal is 2.004percent, 0.251percent minimum longitudinal slope. Four change points in vertical alignment, the minimum vertical curve radius is111.986 meters. Were set up six culverts.The road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according to standard recommend structure level 15 cm set asphalt concrete type do facing, 20 cm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and 35 cm lime soil do the grassroots, total ply pad to 70 cm.KEYWOEDS graphic design, horizontal design, vertical design, subgrade design, pavement design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概述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3 设计标准 (2)1.4 自然条件 (2)1.4.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4.2 气侯条件 (3)第2章道路设计 (3)2.1 路线平面设计 (3)2.1.1 道路选线 (3)2.1.2 路线平面设计原则 (3)2.1.3 路线平面设计中注意事项 (6)2.1.4 平面的设计步骤 (7)2.1.5 设计说明 (7)2.1.6 平曲线要素计算 (10)2.2 路线纵断面设计 (14)2.2.1 纵断面设计原则及要求 (14)2.2.2 设计说明 (17)2.2.3 竖曲线要素计算 (23)第3章路基设计 (25)3.1 路基横断面设计 (26)3.1.1 路基主要形式 (27)3.1.2 路基基本构造 (29)3.2 横断面绘制及土方计算 (31)3.3 路基排水系统结构和布置 (31)3.3.1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 (31)3.3.2 路基纵向排水设计 (32)3.3.3 路基横向排水设计 (33)3.4 涵洞设计 (34)第4章路面设计 (35)4.1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 (35)4.1.1 设计内容 (35)4.1.2 设计依据 (35)4.1.3 计算方法 (36)4.1.4 计算过程 (36)4.2 路面设计计算 (37)4.3 路面排水 (48)4.3.1 路面地表排水 (48)4.3.2 路面内部排水 (49)结论 (51)致谢 (52)参考文献 (53)前言大学的学习即将结束, 这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检验, 同时也为了我们走向社会做准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范文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桥梁设计、施工和维护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为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设计;施工;维护一、引言道路桥梁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交通干线和次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交通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道路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推动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道路桥梁的设计道路桥梁的设计是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桥梁的质量和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桥梁的跨度、荷载、地质条件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还需要考虑桥梁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三、道路桥梁的施工道路桥梁的施工是保证道路桥梁质量和工期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和施工组织,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同时,还需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出现质量问题和工期延误。

四、道路桥梁的维护道路桥梁的维护是保持道路桥梁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

维护工作包括定期巡查、养护、修缮和加固等内容,旨在及时发现和排除桥梁的故障和隐患,确保桥梁的安全和通行能力。

在维护工作中,需要注意桥梁材料的老化和损坏问题,采取合适的维护措施。

五、结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在城市交通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为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强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学习,不断提高对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能力,为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做出贡献。

道路与桥梁毕业论文

道路与桥梁毕业论文

道路与桥梁毕业论文道路与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了道路建设、桥梁建设、隧道建设等内容。

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与维护,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和人民生活的便利。

因此,在科学地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与维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

本文将通过对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的探讨,来探究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规划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规划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一环。

规划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以满足市民的需求,并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打好基础。

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人口结构来确定,也应该考虑交通流量、车辆速度、环境质量等因素,以保证道路与桥梁的建设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

在规划阶段,应该对当地的交通设施、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交通状况,从而确定最优的道路与桥梁规划方案。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设成本、运行成本、人口流动性等因素,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以确保道路与桥梁工程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二、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设计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环节。

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高公众的交通便利性,同时又要考虑投入成本、运行成本、环境保护等因素。

在设计时,需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潜在的交通问题,比如交通拥堵、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从而避免在后期的运营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并确保道路与桥梁的设计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1. 道路与桥梁的宽度与长度应该根据道路所处的位置和交通状况来确定。

2. 确定道路与桥梁的轴线位置,以满足其周围的环境要求。

3. 确定道路与桥梁的路面材料、路基、排水系统、路灯、信号灯等设施,以满足公众的交通出行需求。

4. 考虑到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道、行人过街天桥、人行道等设施,以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

道路桥梁工程毕业论文

道路桥梁工程毕业论文

道路桥梁工程毕业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毕业设计(论文)泰州市231省道泰州至高港改线工程3标段高架桥桩基专项施工方案系别:土木建筑系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班级:道桥 101*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摘要 (Ⅱ)ABSTRACT (Ⅲ)前言............................................................ 第一章编制说明.................................................编制依据....................................................编制目的....................................................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简介...................................................地质、气候及水文............................................ 第三章施工准备.................................................施工场地的设置..............................................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安排........................................工程进度计划................................................ 第四章施工方案设计.............................................平整场地....................................................场地处理....................................................地表处理................................................排水沟布置..............................................施工放样....................................................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8)成孔....................................................检孔及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吊放........................................安设导管、储料斗、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冲击钻机施工安全............................................ 第六章进度保证体系............................................. 第七章施工环保的主要措施 ......................................临建和现场布置.............................................道路和场地..................................................施工场地清理................................................材料堆放....................................................大气与水质的保护............................................废弃物的处理................................................施工噪音控制措施............................................生态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摘要本设计是江苏省231省道泰州至高港段改线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设计方案,桩径为,桩长为66m钻孔深度7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

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摘要本设计根据给定的资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根据该路段的地质、地形、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交通部颁发的相关技术指标,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的。

设计内业详细资料有:路线设计,包括纸上定线(山岭区或越岭线)、绘制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完成两公里横断面和路基土石方的计算及路基排水设计;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完成一项涵洞设计;路线交叉设计,完成一项路线平面交叉;设计概算编制,完成全线设计路段的初步设计概算;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按老师指导和要求完成。

整个设计计算了路线的平、纵、横要素,设计了路基、路面、平面交叉、小桥涵的尺寸等内容,由此圆满完成了北翠公路青年农场至前进段两阶段初步设计。

关键词:路线,路基,路面,涵洞,平面交叉,概算目录前言 (Ⅰ)1 前言 (1)1.1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2 设计任务 (1)1.3 路线概况 (1)1.4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 (2)1.5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 (2)1.6 路线设计起讫点 (3)2路线 (4)2.1路线方案的说明和比较 (4)2.1.1 了解资料 (4)2.1.2 定线的原则与方法 (4)2.1.3 定线具体过程 (4)2.1.4 路线方案的比选 (5)2.2 路线平面设计 (5)2.2.1 确定各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 (5)2.2.2设计确定平曲线的原则 (6)2.2.3特殊线形设计方法 (7)2.2.4 编制直线及转角一览表 (11)2.2.5平面图标注 (11)2.2.6 弯道视距的检查 (11)2.2.7 绘图 (11)2.3 路线纵断面设计 (11)2.3.1点绘地面线 (11)2.3.2 拉坡调坡定坡 (11)2.3.3 确定纵坡度,变坡点的位置 (11)2.3.4 纵断面图的详细设计 (11)2.3.5 平、竖曲线的组合 (12)2.3.6竖曲线要素的计算 (12)2.3.7 平纵线形设计应注意避免的组合 (13)3 路基路面及排水 (14)3.1路基设计 (14)3.1.1 边坡的确定 (14)3.1.2 路基高度的确定 (14)3.1.3 加宽超高设计 (15)3.1.4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17)3.1.5 横断面的绘出 (18)3.2路面设计 (18)3.2.1 设计原则 (19)3.2.2 路面结构的确定及材料的选择 (19)3.2.3 施工要求 (19)3.2.4 路面设计计算书 (19)3.3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28)4桥涵涵洞 (29)4.1 全线采用的涵洞 (29)4.2 涵洞的设计 (29)4.2.1 小桥涵位置确定 (29)4.2.2 洞口类型的选择 (29)4.2.3 涵洞计算 (29)5路线交叉 (31)5.1 交叉概述 (31)5.1.1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 (12)5.1.2 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31)5.2 交叉口设计类型 (31)5.3交叉口设计技术指标 (31)5.4交叉口设计 (31)6 环保设计 (32)6.1 环保设计方案 (32)结论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5)1 前言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对《公路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及其它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基础上,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段公路的两阶段初步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应用学过的专业知识,根据自己专业的服务去向,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一段公路的初步设计任务。

通过此次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设计能力,进而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的应用和巩固,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掌握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及初步设计概算设计理论和具体设计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全部设计的图表。

为自己走向工作岗位后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任务本次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依据地形图完成给定的初步设计路线设计:纸上定线(山岭区或越岭线)进行方案比较(局部)进行路线平面设计进行路线纵断面设计。

路基设计:完成2km路基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及路基排水设计,结构设计,边坡设计。

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详细设计)。

小桥涵设计:结合自身设计,完成一项涵洞设计。

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完成一处路线平面交叉设计。

初步设计概算:完成初步设计概算01表,02表,03表专项设计:公路几何线形。

1.3路线概况本设计路段为山岭区,沿线为第四级冲击和洪积层,表层土壤为粉质低液限粘土,中层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底层为白垩系砂岩。

土壤渗透性较好,地层比较稳定。

工程名称:北(安)翠(峦)公路青年农场至前进段,路线位于东经126º16′38″~127º14′33″,北纬47º35′04″~48º33′56″之间。

属山岭重丘区,植被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沿线所处自然区划为Ⅰ2区。

①年平均气温为 3.0ºC ②降雨量400mm ~600mm 。

③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④年平均风速3.5m/s ⑤多年平均最大冻深2.4米。

水文情况:地表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埋深小于3米。

公路主要病害:冻胀﹑翻浆﹑延流水。

1.4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确定公路等级:10)1(-+=n d r N N (1-1)d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0N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包括现有交通量和道路建成后从其它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r —设计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n —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0%,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量0N ,0N =小型车+1.5中型车+2大型车 =3950,d N = 3950(1+7.0%)115-=10185.21,交通量在5000~15000之间,所以所选路段为二级公路表1.1 技术指标选取表1.5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125+000.00 ,终点桩号为K130+850.2,总里程为5.8502公里,在路线设计路段4.9公里上,设置了5个圆管涵洞,7条平曲线,设计速度为60km/h ,路基宽度为10m ,平曲线最小半径采用值为300米,最大纵坡度为6%,会车视距为150m ,路面宽度为8.5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