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植物学》讲义7-1

大学《植物学》讲义7-1
大学《植物学》讲义7-1

第七章被子植物的分类基础

教学目的:了解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掌握植物的鉴定方法,了解北方常见科、属、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布及利用等。

重点难点: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分类方法

一、分类学及其发展

分类学的任务不仅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要阐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自然分类系统。

分类学识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被子植物的分类是以植物的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即根据花、果实、茎、叶等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随着解剖学、生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分类也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因而分类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如化学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实验分类学、数值分类学等。

二、分类系统

(一)人为分类系统与自然分类系统

(二)恩格勒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

(三)哈钦松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一、茎的形态术语

(一)根据茎的性质、寿命划分

依茎中木质含量多少分为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茎含木质多,坚硬,寿命长。其中主干明显且高大的为乔木;基部分枝,主干不明显且较矮的植物为灌木,仅基部木质,上部不甚木质的矮小植物为半灌

木。另外,茎细长而不能直立的为藤本。

草本植物含木质少,多汁,较柔软。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本。(二)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划分

1、直立茎多数植物的茎背地生长,直立地面,如小麦,玉米等。

2、平卧茎茎平卧地上,如蒺藜,地锦等。

3、匍匐茎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甘薯等。

4、缠绕茎茎细而软,不能直立,只能缠绕在支持物上向上生长,如牵牛等。

5、攀缘茎茎的一部分形成卷须、吸盘等结构,攀援它物生长,如黄瓜等。

二、叶的形态术语(一)叶序

(二)叶片形状

1 基本形状

2

特殊形状

(三)叶尖

急尖:先端成一锐角,两边直或稍外弯,如女贞、竹

渐尖:先端逐渐狭窄而尖,两边内弯,如垂柳、紫荆

钝形:先端钝,如大叶黄杨

微凹:先端圆而不明显的凹缺,如锦鸡儿

微缺:先端又一个小缺刻,如黄杨

尾尖:先端逐渐狭窄成长尾状,如菩提树

突尖:先端平圆,中央突出一短而钝的渐尖头,如玉兰

具短尖:先端圆,中脉伸出叶端成一细小的短尖,如胡枝子(四)叶基

(五)叶缘

(六)

(七)脉序 是叶脉的排列方式。

网状脉:细脉分支交错,连接成网状。如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叶。

(羽状网脉、掌状网脉)

平行脉:侧脉与中脉平行达叶尖或自中脉分出走向边缘而没有明显的小脉

连接。大多数单子叶植物。

(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

射出脉:多数叶脉由叶片基部辐射出,如蒲葵、棕榈

(八)单叶与复叶

单叶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

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二至多数叶片。依小叶的排列情况分为: 羽状复叶:小叶排列在叶轴的两侧呈羽毛状。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的数目为单数,顶端生有一个小叶。如刺槐、核桃 偶数羽状复叶:小叶的数目为双数,顶端生有两个小叶。如花生 掌状复叶:小叶在总叶柄顶端着生在一个点上,向各方展开而成手掌状的叶。

如七叶树

浅裂

深裂 全裂

三出复叶:只有三个小叶着生在总叶柄的顶端,如胡枝子

单身复叶:两个侧生小叶退化,总叶柄顶端只着生一个小叶,总叶柄顶端与小

叶连接处有关节,如柑桔

三、花的形态术语 (一) 花的形态

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五个部分,即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

1 花柄 或称花梗,是着生花的小枝,可以把花展布在枝条的显著位置上;同时也是花朵和茎相连的短柄。花柄有长、有短,视不同植物种类而异,例如垂丝海棠的花柄很长,而贴梗海棠的花柄就很短,有些植物的花没有花柄。

2 花托 是花柄顶端部分,一般略呈膨大状,花的其它各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上面。花托的形状随植物种类而异,有的圆柱状,如木兰,有的凸起如复碗状,如草莓,也有中央部分凹陷呈碗状,如桃等,或膨大呈倒圆锥形,如莲。柑桔的花托在雌蕊整邻形成膨大的盘状,能分泌蜜汁,称为花盘。

3 花被 花被着生在花托的外围或边缘部分,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由扁平状瓣片组成。在外的称花萼,在内的为花冠,象这样的花称二被花,如油菜、豌豆、番茄等。也有花被的内、外部分瓣片,在形状、色泽等方面并无区分的,称为单被花,如百合、丝兰。也有花被完全不存的,称为无被花,如杨、柳、胡桃等。

(1) 花萼 是由若干薄片组成,包被在花的员外层。普通萼片多为绿色的叶状体。萼片各自分离的,称离萼。彼此连合一起,构成为合萼。

(2)花冠 位于花萼的上方或内层,是由若干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多轮。 花瓣有各自分离或互相连合的。具有前者特征的花称离瓣花,如桃花;具有后者特征的花为合瓣花,如牵牛、茄等。花瓣形状、大小相同的为整齐花,如桃花;相反则为不整齐花,如豌豆花。

由于组成花冠的花瓣形状、大小相同或各异,花瓣各自分离或彼此连合,而使花冠形成多种不同的形状,有成十字形的,如油菜;有蝶形的,如豌豆;有漏斗状的,如牵牛;有钟状的,如风铃草;有管状的,如马兜铃;有唇形的,如野芝麻;有舌状的,如菊花等。

4 雄蕊群 是一朵花中雄蕊的总称,由多数或—定数日的雄蕊所组成,位于花

一回羽状复叶

二回羽状复叶

被的内方或上方,在花托上呈螺旋或轮状排列。一般直接生于花托上。也有基部着生于花冠或花被上的。

雄蕊的数日和长短,随植物种类而异。原始种类植物的雄蕊数多而不一定,较高等的则减少,以至达到一定的数目,此外,一朵花中的雄蕊一般长短相等,但也有同一花中的雄蕊长短不等,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共有六枚,其中外轮的二个较短,内轮的四个较长,称四强雄蕊,又如唇形科、玄参科植物的花朵中,雄蕊共有四枚,二个较长,另二个较短,称为二强雄蕊。

雄蕊同样有分离和连合的变化。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连合成一束的称单体雄蕊,如棉花;花丝如连合成二束的称二体雄蕊,如蚕豆、豌豆等;花丝合成为三束的为三体雄蕊,如小连翘;合为四束以上的为多体雄蕊,如金丝桃。雄蕊的花丝分离而花药互相连合的称聚药雄蕊,如菊科、葫芦科等植物的雄蕊。

5 雌蕊群是一朵花中雌蕊的总称。位于花中央。每一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的。构成雌蕊的单位称为心皮,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有些植物,一朵花中的雌蕊只是由一个心皮所构成,称为单雄蕊,如蚕豆、大豆。更多种类植物的雌蕊是由几个心皮构成的,其中有的各心皮各个分离,因而各雌蕊也分离,称为离生雌蕊,如玉兰、莲等。或是各个心皮互相连合,组成一个雌蕊,称为合生雌蕊,即复雌蕊,如番茄等。合生雌蕊各部分的连合情况不同,有子房、柱头和花柱全部连合的,也有子房和花柱连合。

单雌蕊是通过心皮二侧边缘,向内包卷愈合而成。边缘愈合的部分形成一条缝线,称为腹缝,相对于心皮的中肋处的一条缝线,称背缝。

一朵具备以上各部分结构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果有一部分或二部分缺少不全的,称为不完全花。雌蕊和雄蕊如果在一朵花上同时兼备的称为二性花。单存一种花蕊而缺乏另一种的称为单性花,其中只有雄蕊的称雌花,只有雄蕊的称雄花。花被保存而花蕊全缺的称无性花或中性花。雌花和雄花生于同一植株上的,称为雌雄同株,分别生于二植株上的,称为雌雄异株。同一植株上,二性花和单性花都有的,称为杂性花,如柿树。

(二)花冠的类型

花冠有离瓣花冠和合瓣花冠。不同植物花瓣排列成不同的花冠形状:蔷薇花冠、蝶形花冠、十字形花冠、舌状花冠、轮状花冠、唇形花冠、钟状花冠、漏斗状花冠、筒状花冠等。

1 蔷薇型花冠

2 十字型花冠

3 蝶形花冠

4 唇形花冠

5 漏斗形花冠 6

管状花冠

7

舌状花冠

8

钟形花冠 9 高脚碟状 10 坛状花冠 11 辐射状花冠

(四)雌蕊的类型

1

离生雄蕊 2 单体雄蕊 3 二体雄蕊 4 多体雄蕊 5 聚药雄蕊 6 二强雄蕊 7 四强雄蕊 8 冠生雄蕊

(六)花程式与花图式

花的各部分用一定的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称为花程式。通常P 代表花被;Ca 代表花萼;Co 代表花冠;A 代表雄蕊群;G 代表雌蕊群;*代表辐射对称;例如,百合的花程式为* P3+3 A3+3 G(3:3)其含义为百合花辐射对称;两性花;花被两轮,每轮3被片;雄蕊两轮,每轮3枚;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3室。

用花的横切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和排列等情况,称为花图式。

四、花序的形态术语

被子植物的花,有的是单独一朵生在茎枝顶上的,称单生花,如玉兰、牡丹、芍药、莲、桃等。但大多数植物的花,密集或稀疏地按一定排列顺序,着生在特殊的总花柄上。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地排列方式,称为花序。

花序的总花柄或主轴称花轴,也称花序轴。花序下部的叶有的退化,但也有特大而具颜色的。花柄基部生有苞片,有的花序的苞片密集一起,组成总苞,如菊科植物中的蒲公英、蓟等的花序有这样的结构。有的苞片转变为特殊形态,如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颖片就是。

花序的形式变化甚繁,表现为主轴的长短,分枝或不分枝,有无花柄,各花开放的顺序,以及其它特殊因素所产生的变异等。花序主要可归纳为二大类,一类是无限花序,另一类是有限花序。

(一) 无限花序

无限花序的特点是花序的主轴在开花期间,可以继续生长向上伸长,不断产生苞片和花芽,所以也称单轴花序,各花的开放顺序是花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上方顺序推进,依次开放。如果花序轴短缩,各花密集呈一平面或球面时,开花顺序是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向中央依次开放。无限花序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 总状花序

花轴单一,较长,自下而上依次着生有柄的花朵,各花的花柄长

短相等。开花顺序由下而上,如紫藤、芥菜、油菜的花序。

2 伞房花序着生在花轴的各花,花柄长短不等,下层花的花柄较长,然后各花花柄由下而上地逐步缩短,因此。各花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如梨、苹果、樱花等。

3 伞形花序花轴短缩,大多数花着生在花轴的顶端。每朵花有近于等长的花柄,因而各花在花轴顶端的排列呈圆顶形,开花的顺序是由外向内,如葱、人参、五加、常春藤等。

4 穗状花序花轴直立,较长,上面着生许多无柄的两性花,如车前、马鞭草等。

5 柔荑花序花轴上着生许多无柄或短柄的单性花(雌花或雄花),有花被或缺花被,有的花轴柔软下垂,但也有是直立的,开花后一般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栎、枫杨等。

6 肉穗花序基本结构和穗状花序相同,所不同的是花轴粗短,肥厚而肉质化,上生多数单性无柄的小花,如玉米、香蒲的雌花序。有的肉穗花序外面还包有一片大型苞叶,称为佛焰苞,因而这类花序又称佛焰花序,如半夏、天南星等。

7 头状花序花轴极度缩短而膨大,扁形,铺展,各苞叶常集成总苞。如菊、蒲公英、向日葵等。

8 隐头花序花轴特别肥大而呈凹陷状,很多无柄小花着生在凹陷的腔壁上,几乎全部隐没不见,仅留一小孔与外方相通,为昆虫进出腔内传布花粉的通道。小花多单性,雄花分布内壁上部,雌花分布在下部。如无花果等。

有的无限花序的花轴具分枝,每一分枝上又呈现上述的一种花序,这类花序称复合花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圆锥花序或称复总状花序。在长花轴上分生许多小枝,每小枝自成一总状花序,如南天竹、稻、燕麦等。

2 复穗状花序花轴有1或2次分枝,每小枝自成—个穗状花序,如小麦、马唐等。

3 复伞形花序花轴顶端丛生若干长短相等的分枝,各分枝又为一个伞形花序,如胡萝卜、前胡、小茴香等。

4 复伞房花序花轴上的分枝成伞房状排列,每一分枝又自成—个伞房花序。如花楸属。

(二) 有限花序有限花序的特点和无限花序相反。花轴顶端由于顶花的开放,而限制了花轴的继续生长。各花的开放顺序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单歧聚伞花序

主轴顶端先生一花,然后在顶花的下面主轴的一侧形成一侧枝,同样在枝端生花,侧枝上又可分枝着生花朵如前,所以整个花序是一个合轴分枝。

2 二歧聚伞花序也称歧伞花序。

顶花下的主轴向着二侧各分生一枝,枝的顶端生花,

每枝再在二侧分枝,如此反复进行,如卷耳、繁缕、

大叶黄杨等。

3 多歧聚伞花序

主轴顶端发育一花后,顶花下的主轴上又分出

三数以上的分枝,各分枝又自成一小聚伞花序,

如泽漆、益母草等的花序。

总结如下:

总状花序

穗状花序

柔荑花序

肉穗花序

伞房花序

伞形花序

头状花序

复总状花序

复穗状花序

复伞房花序

复伞形花序

五、果实类型

果实的类型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划分。

果实的果皮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称为

真果,多数植物的果实是这—情况。除子

房外,还有其他部分参加果皮组成的,如

花被、花托以至花序铀,这类果实称为假

果,如苹果,瓜类、凤梨等。

另外,一朵花中如果只有一枚雌蕊,

以后只形成一个果实的,称为单果。如

果一朵花中有许多离生雌蕊,以后每一

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之

上,称为聚合果,如莲、草莓、玉兰等。

如果果实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称为聚

花果,也称复果,如桑、凤梨、无花果等。

如果按果皮的性质来划分,有肥厚肉质的,也有果实成熟后,果皮干燥无汁的。前者称肉果,后者称干果。肉果和干果又各区分若干类型。

(1) 肉果特征是果皮肉质化,往往肥厚多汁。又按果皮来源和性质不同而分为:

①浆果浆果是肉果中层为习见的一类,由一个或几个心皮形成的果实。果皮除外面几层细胞外,一般柔嫩,肉质而多汁,内含多数种子,如葡萄、番茄、柿等。番茄果实的肉质食用部分,是由发达的胎座发展而成。

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如多种瓜类,是浆果的另一种,一般称为瓠果。果实的肉质部分是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所以属于假果。南瓜、冬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他们的果皮,而西瓜的食用部分是原来的胎座。

柑桔类的果实也是一种浆果,称柑果,是由多心皮具中轴胎座的子房发育而成。

②核果核果是由一心皮—室的单雌蕊发展而成的果实。通常含一枚种子。三层果皮明确可分:外果皮极薄,由子房表皮和表皮下几层细胞组成,中果皮是发达的肉质食用部分;内果皮的细胞经木质化后,成为坚硬的核,包在种子外面,所以称为核果。易将核误认为是种子,其实真正的种子是核内的‘仁”。也有把除去外皮后的核果误认为坚果的,如把剥去肉质外皮的胡桃称为核果状坚果。也有成熟的核果中果皮干燥无汁的,如椰子。

③梨果这类果实多为具子皮下位花的植物所有。果实由花筒和心皮部分愈合后共同形成,所以是一类假果。外面很厚的肉质部分是原来的花筒,肉质部分以内才是果皮部分。外果皮和花筒,以及外果皮和中果皮之间,均无明显界限可分。内果皮由木质化的厚壁细胞组成,所以比较清楚明显。梨、苹果等是这类果实的典型代表。

(2)干果果实成熟以后。果皮干燥,有的果皮能自行开裂。也有即使果实成熟,果皮仍闭合不开裂的。前者为裂果,后者为闭果。根据心皮结构的不同,又可区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①裂果类果实成熟后果皮自行裂开,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荚果是单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后,果皮沿背缝和腹缝二面开裂,如大豆、

豌豆、蚕豆等。有的虽是荚果形式,但并不开裂.如落花生、合欢、皂荚等。

蓇葖果是由单心皮或离生复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后只由一面开裂。有的沿心皮腹缝线开裂的,如梧桐、牡丹、芍药、八角茴香等的果实。也有沿背缝线开裂的,如木兰、白玉兰等。

蒴果是由合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子房有一室的,也有是多室的。每室含种子多粒。这类果实较为普通,成熟时按三种方式开裂。即:纵裂,裂缝沿心皮纵铀方向分开;孔裂,果实成熟后,各心皮并不分离,而在子房各室上方裂成小孔.种子由孔口散山,如罂粟、金鱼草、桔梗等;周裂,合心皮一室的复雌蕊组成,心皮成熟后沿果实的上部或中部作横裂,果实成盖状开裂,如马齿苋、车前等。

角果角果是由二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子房一室,后来由心皮边缘合生处向中央生出隔膜,将子房分隔成二室,这一隔膜,称为假隔膜。果实成熟后,果皮从二腹线裂开,成二片脱落,只留假隔膜,种子附于假隔膜上。如十字花科植物多具这类果实。角果有细长的,长超过宽好多倍,称为长角果,如萝卜、甘蓝等;另有一些短形的,长宽之比几乎相等,称为短角果,如荠菜、遏蓝菜等。

②闭果类果实成熟后,果皮仍不开裂,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瘦果是只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由一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如荐麻、成灵莱的果实。

颖果颖果是果皮薄,革质,只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紧密愈合不易分离,果实小,一般易误认为种子,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特有果实类型。

翅果翅果的果实本身属瘦果性质,但果皮延展成翅状。有利于随风飘飞,如榆、械、枫杨、臭椿等植物的果实。

坚果坚果是外果皮坚硬木质,含一粒种子的果实。成熟果实多附有原花序的总苞,称为壳斗,如栎、榛和板栗等果实。通常一个花序中仅有一个果实成熟,也有同时有二、三个果实成熟的,如板栗。板栗外面褐色坚硬的皮是它的果皮,包在外面带刺的壳内。是由花序总苞发育而成。

双悬果双悬果是由二心皮的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伞形科植物的果实,多属这一类型。成熟后心皮分离成二瓣,并列悬挂在中央果柄的上端,种子仍包于心皮中。以后脱离。果皮干燥,不开裂,如胡萝卜、小茴香的果实。

大学物理电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电磁学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 ,设无穷远处的电 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 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A) E =0,R Q U 04επ=. (B) E =0,r Q U 04επ= . (C) 2 04r Q E επ= ,r Q U 04επ= . (D) 2 04r Q E επ= ,R Q U 04επ=. [ ] 2.一个静止的氢离子(H +)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的速率为一静止的氧离子(O +2 )在同一电场中且通过相同的路径被加速所获速率的: (A) 2倍. (B) 22倍. (C) 4倍. (D) 42倍. [ ] 3.在磁感强度为B ?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 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 的夹角为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 弯面向外为正)为 (A) r 2 B . . (B) 2 r 2B . (C) -r 2B sin . (D) -r 2 B cos . [ ] 4.一个通有电流I 的导体,厚度为D ,横截面积为S ,放置在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的侧表面,如图所示.现测得导体上下两面电势差为V ,则此导体的霍尔系数等于 O R r P Q n ?B ?α S D I S V B ?

(A) IB VDS . (B) DS IBV . (C) IBD VS . (D) BD IVS . (E) IB VD . [ ] 5.两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相互正交放置,如图所示.I 1沿y 轴的正方向,I 2沿z 轴负方向.若载流I 1的导线不能动,载流I 2的 导线可以自由运动,则载流I 2的导线开始运动的趋势是 (A) 绕x 轴转动. (B) 沿x 方向平动. (C) 绕y 轴转动. (D) 无法判断. [ ] 6.无限长直导线在P 处弯成半径为R 的圆,当通以电流I 时,则在圆心O 点的磁感强度大小等于 (A) R I π20μ. (B) R I 40μ. (C) 0. (D) )1 1(20π -R I μ. (E) )1 1(40π +R I μ. [ ] 7.如图所示的一细螺绕环,它由表面绝缘的导线在铁环上密绕而成,每厘米绕10匝.当导线中的电流I 为2.0 A 时,测得铁环内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为 T ,则可求得铁环的相对磁导率r 为(真空磁导率 =4 ×10-7 T ·m ·A -1 ) (A) ×102 (B) ×102 (C) ×102 (D) [ ] y z x I 1 I 2 O R I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 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 有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目前最全大学物理电磁学题库包含答案(共43页,千道题)

大学物理电磁学试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B)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 (C)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有电荷。 (D)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 (E )高斯定理仅适用于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电场。 [ ] 2. 在已知静电场分布的条件下,任意两点1P 和2P 之间的电势差决定于: (A)1P 和2P 两点的位置。 (B)1P 和2P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C)试验电荷所带电荷的正负。 (D)试验电荷的电荷量。 [ ] 3. 图中实线为某电场中的电力线,虚线表示等势面,由图可看出: (A)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B)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C)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D)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 ] 4.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左、右分别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1与ε2的介质, 则两种介质内: (A)场强不等,电位移相等。 (B)场强相等,电位移相等。 (C)场强相等,电位移不等。 (D)场强、电位移均不等。 [ ] 5. 图中,Ua-Ub 为: (A)IR -ε (B)ε+IR (C)IR +-ε (D)ε--IR [ ] 6. 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线圈通电流为I ,放在均匀磁场B 中,其平面与磁场平行,它所受磁力矩L 等于: (A) BI a 221 (B)BI a 234 1 (C)BI a 2 (D)0 [ ]

大学物理电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电磁学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 ,设无穷远处的电势 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 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势为: (A) E =0,R Q U 04επ= . (B) E =0,r Q U 04επ=. (C) 204r Q E επ=,r Q U 04επ= . (D) 204r Q E επ=,R Q U 04επ=. [ ] 2、一个静止的氢离子(H +)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的速率为一静止的氧离子(O + 2)在同一电场中且通过相同的路径被加速所获速率的: (A) 2倍. (B) 22倍. (C) 4倍. (D) 42倍. [ ] 3、在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的夹角为α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弯面 向外为正)为 (A) πr 2B . 、 (B) 2 πr 2B . (C) -πr 2B sin α. (D) -πr 2B cos α. [ ] 4、一个通有电流I 的导体,厚度为D ,横截面积为S ,放置在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的侧表面,如图所示.现测得导体上下两面电势差为V ,则此导体的 霍尔系数等于 (A) IB VDS . (B) DS IBV . (C) IBD VS . (D) BD IVS . (E) IB VD . [ ] 5、两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相互正交放置,如图所示.I 1沿y 轴的正方向,I 2沿z 轴负方向.若载流I 1的导线不能动,载流I 2的导线可以 自由运动,则载流I 2的导线开始运动的趋势就是 (A) 绕x 轴转动. (B) 沿x 方向平动. (C) 绕y 轴转动. (D) 无法判断. [ ] y z x I 1 I 2

大学物理电磁学复习题含答案

题8-12图 8-12 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都均匀带电,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1σ和2σ,试求空间各处场强. 解: 如题8-12图示,两带电平面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σ与2σ, 两面间, n E ? ?)(21210σσε-= 1σ面外, n E ? ?)(21210 σσε+-= 2σ面外, n E ?? )(21210 σσε+= n ? :垂直于两平面由1σ面指为2σ面. 8-13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内的电荷体密度为ρ,若在球内挖去一块半径为r <R 的小球体,如题8-13图所示.试求:两球心O 与O '点的场强,并证明小球空腔内的电场是均匀的. 解: 将此带电体看作带正电ρ的均匀球与带电ρ-的均匀小球的组合,见题8-13图(a). (1) ρ+球在O 点产生电场010=E ? , ρ- 球在O 点产生电场'd π4π34 3 0320 OO r E ερ =? ∴ O 点电场'd 33 030OO r E ερ=?; (2) ρ+ 在O '产生电场'd π4d 34 30301OO E ερπ='? ρ-球在O '产生电场002='E ? ∴ O ' 点电场 0 03ερ= ' E ?'OO 题8-13图(a) 题8-13图(b) (3)设空腔任一点P 相对O '的位矢为r ? ',相对O 点位矢为r ? (如题8-13(b)图) 则 0 3ερr E PO ??= ,

3ερr E O P ' - ='??, ∴ 0 003'3)(3ερερερd OO r r E E E O P PO P ? ?????=='-=+=' ∴腔内场强是均匀的. 8-14 一电偶极子由q =1.0×10-6C 的两个异号点电荷组成,两电荷距离d=0.2cm ,把这电偶极子放 在1.0×105N ·C -1 的外电场中,求外电场作用于电偶极子上的最大力矩. 解: ∵ 电偶极子p ? 在外场E ?中受力矩 E p M ? ???= ∴ qlE pE M ==max 代入数字 4536max 100.2100.1102100.1---?=?????=M m N ? 8-15 两点电荷1q =1.5×10-8C ,2q =3.0×10-8C ,相距1r =42cm ,要把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2r =25cm ,需作多少功? 解: ? ? == ?=2 2 2 1 0212 021π4π4d d r r r r q q r r q q r F A εε??)11(2 1r r - 61055.6-?-=J 外力需作的功 61055.6-?-=-='A A J 题8-16图 8-16 如题8-16图所示,在A ,B 两点处放有电量分别为+q ,-q 的点电荷,AB 间距离为2R ,现将另一正试验点电荷0q 从O 点经过半圆弧移到C 点,求移动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解: 如题8-16图示 0π41 ε= O U 0)(=-R q R q 0π41ε= O U )3(R q R q -R q 0π6ε- = ∴ R q q U U q A o C O 00 π6)(ε= -= 8-17 如题8-17图所示的绝缘细线上均匀分布着线密度为λ的正电荷,两直导线的长度和半圆环的半径都等于R .试求环中心O 点处的场强和电势. 解: (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与对称性,AB 和CD 段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互相抵消,取θd d R l = 则θλd d R q =产生O 点E ? d 如图,由于对称性,O 点场强沿y 轴负方向

大学《植物学讲义

第七章被子植物的分类基础 教学目的:了解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掌握植物的鉴定方法,了解北方常见科、属、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布及利用等。 重点难点: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分类方法 一、分类学及其发展 分类学的任务不仅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要阐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自然分类系统。 分类学识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被子植物的分类是以植物的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即根据花、果实、茎、叶等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随着解剖学、生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分类也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因而分类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如化学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实验分类学、数值分类学等。 二、分类系统 (一)人为分类系统与自然分类系统 (二)恩格勒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 (三)哈钦松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一、茎的形态术语 (一)根据茎的性质、寿命划分 依茎中木质含量多少分为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茎含木质多,坚硬,寿命长。其中主干明显且高大的为乔木;基部分枝,主干不明显且较矮的植物为灌木,仅基部木质,上部不甚木质的矮小植物为半灌

木。另外,茎细长而不能直立的为藤本。

草本植物含木质少,多汁,较柔软。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本。(二)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划分 1、直立茎多数植物的茎背地生长,直立地面,如小麦,玉米等。 2、平卧茎茎平卧地上,如蒺藜,地锦等。 3、匍匐茎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甘薯等。 4、缠绕茎茎细而软,不能直立,只能缠绕在支持物上向上生长,如牵牛等。

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大学物理电磁学总结 一、三大定律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q1 和q2 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与这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uuu r q q ur F21 = k 1 2 2 er r ur u r 高斯定理:a) 静电场:Φ e = E d S = ∫ s ∑q i i ε0

(真空中) b) 稳恒磁场:Φ m = u u r r Bd S = 0 ∫ s 环路定理:a)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b) 安培环路定理:二、对比总结电与磁 ∫ L ur r L E dl = 0 ∫ ur r B dl = 0 ∑ I i (真空中) L 电磁学 静电场 稳恒磁场稳恒磁场

电场强度:E 磁感应强度:B 定义:B = ur ur F 定义:E = (N/C) q0 基本计算方法:1、点电荷电场强度:E = ur r u r dF (d F = Idl × B )(T) Idl sin θ 方向:沿该点处静止小磁针的N 极指向。基本计算方法:ur q ur er 4πε 0 r 2 1 r ur u Idl × e r 0 r 1、毕奥-萨伐尔定律:d B = 2 4π r 2、连续分布的电流元的磁场强度: 2、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ur n ur 1 E = ∑ Ei = 4πε 0 i =1

r qi uu eri ∑ r2 i =1 i n r ur u r u r 0 Idl × er B = ∫dB = ∫ 4π r 2 3、安培环路定理(后面介绍) 4、通过磁通量解得(后面介绍) 3、连续分布电荷的电场强度: ur ρ dV ur E=∫ e v 4πε r 2 r 0 ur ? dS ur ur λ dl ur E=∫ er , E = ∫ e s 4πε r 2 l 4πε r 2 r 0 0 4、高斯定理(后面介绍) 5、通过电势解得(后面介绍) 几种常见的带电体的电场强度公式: 几种常见的磁感应强度公式:1、无限长直载流导线外:B = 2、圆电流圆心处:电流轴线上:B = ur 1、点电荷:E = q ur er 4πε 0 r 2 1

大学物理电磁学综合复习试题

电学 一、选择题: 1.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某种球对称性静电场的场强大小E 随径向距离r 变化的关系,请指出该电场是由下列哪一种带电体产生的: A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 C .点电荷; D .外半径为R ,内半径为R /2的均匀带电球壳体。 ( ) 2.如图所示,在坐标( a ,0 )处放置一点电荷+q ,在坐标(a ,0)处放置另一点电荷-q 。P 点是x 轴上的一点,坐标为(x ,0)。当a x >>时,该点场强的大小为: A . x q 04πε ; B . 3 0x qa πε ; C . 3 02x qa πε ; D .2 04x q πε 。 ( ) 3.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带正电的导体,其电势一定是正值; B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C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一定为零; D .场强相等处,电势梯度矢量一定相等。 ( ) 4.如图所示为一沿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0<+x λ和 ()0>-x λ,则o — xy 坐标平面上P 点(o ,a ) A .0; B .a i 02πελ?; C .a i 04πελ?; D .a j i 02) (πελ??+。 ( ) -a x -Q +q P

5.如图,两无限大平行平板,其电荷面密度均为+σ,则图中三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A . 0εσ,0,0εσ; B .0,0 εσ,0; C . 02εσ,0εσ,02εσ; D . 0,0 2εσ ,0。 ( ) 6.如图示,直线MN 长为l 2,弧OCD 是以N 点为中心,l 为半径的半圆弧,N 点有点电荷+q ,M 点有点电荷-q 。今将一实验电荷+q ,从O 点 出发沿路径OCDP 移到无穷远处,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 则电场力作功: A .A <0,且为有限常量; B .A >0,且为有限常量; C .A =∞; D .A =0。 ( ) 7.关于静电场中某点电势值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置于该点的实验电荷的正负; B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电场力对实验电荷作功的正负; C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电势零点的选取; D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产生电场的电荷的正负。 ( ) 8.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d 处(d

植物学讲义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 一、细胞学说: 时间:1838-1839 提出人: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中心含义:一切生物有机体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意义:将整个生物界统一起来。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上的每个细胞都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能力即细胞的全能性。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影响植物细胞形状和大小的因素:遗传因素(位置、功能)和环境因素。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原生质体 概念:由原生质构成的一切细胞结构的总称,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形态概念)。 原生质:构成生物细胞的一切生活物质,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物质概念)。 1 细胞膜(原生质膜) (1)亚显微结构 单位膜:在电镜下由3 层结构组成一个单位的膜。组成: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 (2)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构成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特点:具有选择透性 (4)细胞膜的功能: 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接受和传递遗传信息; 参与细胞识别;抗病菌;胞饮等 2 细胞核 (1)数量、形状、位置与细胞种类、活动等有关。(2)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双层膜,有核孔,作用-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换。 核仁:折光强的小球体,作用-合成与贮存RNA的场所。 核质:透明胶状物,由染色质和核液组成。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是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2种形态。

(3)细胞核的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调节和控制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 3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2 部分 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的微结构(微器官)。 叶绿体 质体(植物体特有的)有色体 白色体 叶绿体: 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 结构(幻灯片18)-双层膜、基粒(由类囊体组成的柱状单位)、基质片层和基质 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有色体:色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结构:双层膜,无内部结构作用:积累淀粉、脂类、传粉等 白色体:不含色素,主要作用合成和储存淀粉、脂类 3 种质体之间的转化 线粒体结构:双层膜+基质,内膜内突形成嵴(上有嵴粒)作用:呼吸代谢的场所。 内质网结构: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管道系统。类型-粗糙型,光滑型 作用:粗糙型主要合成运输蛋白质;光滑型主要合成运输类脂和多糖 细胞质膜—内质网—核外膜相邻细胞 高尔基体:结构-单层膜形成的囊状结构,边缘形成小泡。作用: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物(多糖及糖蛋白)。液泡(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单层膜内部为细胞液,含多种成分 作用-贮藏(糖、酸、丹宁、晶体、花色素(又称为花青素或花青苷)(酸性显红、碱性显蓝、中性显紫);参与各种代谢;维持细胞形状,利于物质交换。 微梁系统:微管和微丝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空心管状结构微丝:由类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的实心丝状结构 作用:二者构成细胞内的骨架系统,起支撑作用,维持细胞的形状; 控制细胞器的运动并与细胞分裂等有关 核糖体:又称核糖核蛋白体组成:大亚基+小亚基成分:RNA和蛋白质 作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分布:粗糙型内质网、核外膜、叶绿体、线粒体等 2)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无特殊结构的胶体系统 特点: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与微管和微丝的排列方式有关。 功能:保持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的介质;是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为细胞器提供原料。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试卷及答案word版本

学习资料 大学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年级专业层次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共30分 每小题3分) 1.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共轴圆柱面,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其上均匀带电,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分别为1λ和2λ,则在两圆柱面之间,距离轴线为r 的P 点处的场强大小E 为: (A )r 012πελ. (B )r 0212πελλ+. (C ))(2202r R -πελ. (D )) (2101R r -πελ. 2.如图所示,直线MN 长为l 2,弧OCD 是以N 点为中心,l 为半径的半圆弧,N 点有正电荷+q ,M 点有负电荷-q .今将一试验电荷+q 0从O 点出发沿路径OCDP 移到无穷远处,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电场力作功 (A ) A < 0且为有限常量.(B ) A > 0且为有限常量. (C ) A =∞.(D ) A = 0. 3.一带电体可作为点电荷处理的条件是 (A )电荷必须呈球形分布. (B )带电体的线度很小. (C )带电体的线度与其它有关长度相比可忽略不计. (D )电量很小. 4.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学习资料 (C )场强方向可由q F E /ρρ=定出,其中q 为试探电荷的电量,q 可正、可负,F ρ 为试探 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在图(a )和(b )中各有一半径相同的圆形回路1L 、2L ,圆周内有电流1I 、2I ,其分布相同,且均在真空中,但在(b )图中2L 回路外有电流3I ,P 1、P 2为两圆形回路上的对应点,则: (A )212 1 ,d d P P L L B B l B l B =?=???ρρρρ (B )212 1 ,d d P P L L B B l B l B =?≠???ρ ρρρ (C )212 1 ,d d P P L L B B l B l B ≠?=???ρρρρ (D )212 1 ,d d P P L L B B l B l B ≠?≠???ρ ρρρ 6.电场强度为E ρ的均匀电场,E ρ 的方向与X 轴正向平行,如图所示.则通过图中一半径 为R 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A )E R 2π.(B )E R 22 1 π. (C )E R 22π. (D )0 7.在静电场中,有关静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场强相等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C )场强为零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 (D )场强为零的点电势必定是零. 8.正方形的两对角上,各置点电荷Q ,在其余两对角上各置电荷q ,若Q 所受合力为零,则Q 与q 的大小关系为 (A )q Q 22-=. (B )q Q 2-=. (C )q Q 4-=. (D )q Q 2-=. 9.在阴极射线管外,如图所示放置一个蹄形磁铁,则阴极射线将 (A )向下偏. (B )向上偏. (C )向纸外偏. (D )向纸内偏.

植物学答案上课讲义

植物学答案

植物学答案 一、名解词释 线粒体:在真核生活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与呼吸作用有关,双层膜,内膜向基质内褶叠形成嵴,分布着基粒,是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核糖体: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两个半圆形的亚单位组成,其唯一功能是将氨基酸组装成肽链,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等真核自养生物细胞内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一种质体,由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组成,双层膜,是细胞的能量转换中心。纹孔:植物细胞壁上的结构单位,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的时候,有一些不为不沉积壁物质,因此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胞间连丝: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称胞间连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是细胞间物质、信息传输的通道。 后含物:是植物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和新陈代谢废弃物,如: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 期、G2和M期。 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迅速伸长而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如:大豆、花生、油菜等。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并不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到养料耗尽死亡。如:豌豆、玉米、大麦等。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一方面继续进行着细胞分裂,一方面已经开始初步分化,是原分生组织到成熟组织之间的过渡类型。 次生分生组织:由某些成熟组织经过脱分化、恢复分裂功能转化而来的产生次生结构的分生组织。 初生结构: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次生结构: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皮孔:周皮上的通气结构,产于原先茎的表皮的气孔之下,是补充细胞增生形成的突破口。 传递细胞: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驶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大学物理电磁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B 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周为边线,作一半球面S ,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A) 2 r 2B . (B) r 2B . (C) 0. (D) 无法确定的量. [ B ] 2、在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的夹角为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弯面向外为正)为 (A) r 2B . (B) 2 r 2B . (C) - r 2B sin . (D) - r 2B cos . [ D ] 3、有一个圆形回路1及一个正方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之比B 1 / B 2为 (A) 0.90. (B) 1.00. (C) 1.11. (D) 1.22. [ C ] 4、如图所示,电流从a 点分两路通过对称的圆环形分路,汇合于b 点.若ca 、bd 都沿环的径向,则在环形分路的环心处的磁感强度 (A) 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内. (B) 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外. (C) 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b . (D) 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内,且指向a . (E) 为零. [ E ] 5、通有电流I 的无限长直导线有如图三种形状, 则P ,Q ,O 各点磁感强度的大小B P ,B Q ,B O 间的关系为: (A) B P > B Q > B O . (B) B Q > B P > B O . (C) B Q > B O > B P . (D) B O > B Q > B P . [ D ] 6、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分别用图示两种方式通以电流I (其中ab 、cd 与正方 形共面),在这两种情况下,线圈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A) 01 B ,02 B . (B) 01 B ,l I B 0222 . (C) l I B 0122 ,02 B . a

复旦大学千分考笔试部分讲义

复旦大学千分考笔试部分讲义 复旦大学优秀高中生水平测试(以下简称千分考)涉及高中范围内的十门主要学科,二百道题皆为选择,题量相当之大。每门学科的题量分布方面,语数英等主课各占32题左右,政史地生物化等加试科目各占16题左右,计算机占8题左右。其中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综合能力的运用,也不乏偏、怪、难的题目。而其独特的计分方式(做对得5分、不做不得分、做错扣2分)以及标准分折算方法(即正态分布原则)也让很多同学有些望而却步。 1.语文: 1.综论: 2.复旦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共32题。可以说复旦测试的语文题目比较活,经 常会有变化,难度不低。例如08年侧重美学。09年许多学生读了朱光潜却发现美学的比重大幅下降。而10年更是突然出现了各种有关繁体字的题目。由于语文覆盖的是我们的方方面面,所以这一块基本上只能依靠平时的积累,无从下手准备。 1.难度系数:★★★★ 2.时间安排:建议先做比较容易的、可以快速选出答案的题目,然后做其他 科目,最后如果有时间再看剩下的语文题。 3.复习重点:语文基本知识、文学常识和美学的基本常识 4.复习范围: 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中实词、虚词、句子的解释和辨析; 现代文基础知识,包括成语意义理解、句子成分的划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病句的判断、错别字辨析、词语使用的辨析、成语结构。这部分内容较多,而且上海语文高考不直接考查这些项目,加上同学们平时积累较少,所以构成了这部分有一定难度。 文学文化常识,笔者总结为古今中外,千分考对知识面是一个很大考验,文学文化常识涉及古今中外,是知识面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大家要重视这方面的复习积累。10年盛行的繁体字就是包含于这一快的。 美学系列 1.技巧: 可以根据作者生平、风格和绝句律诗的押韵来猜古诗,同样,也可以根据人或作品的名字来推测作者的国籍与时代。 对于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可以联系课文和现代汉语。比如“见谅”中的“见”,“唯马首是瞻”中的“唯……是……”等。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吉林农业大学 2015级植物学复习范围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lq 如本资料有什么失误,请见谅,欢迎您进行斧正。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P6 2.原生质与原生质体的区别P9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细胞结构,统称为原生质体 3.细胞壁的分层P10 中层,初生壁,次生壁 4.质体的三种类型P19 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造粉体,造蛋白体,造油体) 5.溶酶体的三种功能P23 异体吞噬,自体吞噬,细胞自溶反应

6.后含物的名词解释P25 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产生一些储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7.细胞周期的解释P28 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淀粉的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 9.双层膜的细胞器 质体,线粒体 10.细胞学说提出人物 施莱登,施旺 11.细胞学说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1)所有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细胞均由其他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分裂可形成组织 意义:细胞学说的创立,使动植物在细胞水平上得到了统一,为进化论辩证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1.简单组织与复合组织的比较P33 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复合组织。

2.分生组织的分类P33,34 部位分类: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性质来源分类: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3.保护组织P35 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4.传递细胞P39 这是一类特化的薄壁细胞,它们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细胞壁内突生长特性和具发达的胞间连丝。 5.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区别P40 6.导管的5种类型P44 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7.侵填体的名词解释P44 在较老导管周围,薄壁或射线细胞体积增大,从导管侧壁纹孔向导管内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突出物,最终将导管堵塞。 8.分泌结构的分类P46 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9.有限维管束与无限维管束的比较P50 无限: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存在分生组织,可以继续增粗。

大学物理电磁学考试试卷试题与标准标准答案.doc

大学电磁学习题 1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 1.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 Q,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 r 的 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A) E=0,U Q 4 . R (B) E=0,U Q 4 .0 r (C) E Q , U Q 4 0r 2 4 . 0r (D) E Q , U Q 4 0r 2 4 0 R . [] 2.一个静止的氢离子 (H+) 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的速率为一静止的氧离子通过相同的路径被加速所获速率的: (A) 2 倍.(B) 2 2 倍. (C) 4 倍.(D) 4 2 倍.[] Q O r R P (O+2)在同一电场中且 3.在磁感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 S,S 边线所在平面 S 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 n 与 B 的夹角为,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 (取弯面 向外为正 )为 (A) r2B.. (B) 2 r 2B. (C) - r 2Bsin .(D) - r2Bcos .[] 4.一个通有电流I 的导体,厚度为 D,横截面积为 S,放置 在磁感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的侧 表面,如图所示.现测得导体上下两面电势差为V,则此 D 导体的霍尔系数等于 (A) VDS .(B) IBV . IB DS (C) VS .(D) IVS . IBD BD (E) VD .[] IB 5.两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相互正交放置,如图所示.I 1沿 y 轴的 正方向, I2沿 z 轴负方向.若载流 I 1 的导线不能动,载流 I2 的导 线可以自由运动,则载流I 2的导线开始运动的趋势是 (A) 绕 x 轴转动.(B) 沿 x 方向平动.z (C) 绕 y 轴转动.(D) 无法判断.[] B n B I V S y I1x I2

大学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1、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细胞: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生物入侵:指一个物种跨越其自然历史发生和分布范围而被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带到新的地 理区域。是指当非土著种进入一个过去不曾分布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将要造成明显的环境和经济后果,这一过程称为生物入侵。 4、植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5、生态因子: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6、植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之间 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7、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可利用它们来监测有毒气体的浓度,指示环境污染 程度,这种植物就称为监测植物。 8、植物组织: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 9、生态类群:在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相似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对某一项生态因子形成 相似的可遗传的适应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生长发育等),从而具有相似的需求性和耐性范围,这群植物组合即为一种生态类群。 10、季相:群落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 11、热带雨林:由喜湿耐荫种类组成的层外植物丰富、高大茂密,并终年常绿的森林植被。 二、填空 1、植物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 2、植物的双名法:林奈创立。即给植物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 3、岛屿上的物种数目决定于面积大小、隔离程度、族群遗传、生理行为生态、族群动态、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 4、被子植物的两个纲: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 5、根据性质、特征可将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分为哪些类型: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植物因子、动物因子、人为因子 6、从地理因素分析物种的形成和分布:异地(域)物种形成、同地(域)物种形成、平行物种形成 7、每个种对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大小指:生态幅 8、发生于零下低温,植物细胞结冰受伤害现象:冻害 9、起源于热带的植物遇到零度以上的低温造成的伤害:冷害 10、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光强称:光饱和点 11、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按一定的顺序通过它的发育期,即从幼苗、成苗、开花、结实到休眠这种有节律的变化(它与温度条件相联系,受纬度和海拔的影响)称为植物的物候现象。 12、水生植物的分类: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海生植物 13、(植物)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 14、热带雨林分布的三个主要地区: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雨林区、印度—马来亚雨林区。 15、沼泽发育过程由低级到高级阶段:因此有富养沼泽(低位沼泽)、中养沼泽(中位沼泽)和贫养沼泽(高位沼泽)之分。 16、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包括: 1 净化环境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总结

电磁学部分总结 静电场部分 第一部分: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电场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它同实物一样也具有能量、动量、质量等属性。静电场的物质特性的外在表现是: (1)电场对位于其中的任何带电体都有电场力的作用 (2)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电场力要作功——电场具有能量 1、描述静电场性质的基本物理量是场强和电势,掌握定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电场强度 电势 2、反映静电场基本性质的两条定理是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要掌握各个定理的内容,所揭示的静电场的性质,明确定理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影响各个量的因素。重点是高斯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3、应用 (1)、电场强度的计算 a)、由点电荷场强公式 及场强叠加原理 计 算场强 q F E = ? ∞?==a a a r d E q W U 0∑??= ?=Φi S e q S d E 0 1 ε ?=?0 r d E L 020 41r r q E πε=i i E E ∑=

一、离散分布的点电荷系的场强 二、连续分布带电体的场强 其中,重点掌握电荷呈线分布的带电体问题 b)、由静电场中的高斯 定理计算场源分布具有高度对称性的带电体的场强分布 一般诸如球对称分布、轴对称分布和面对称分布,步骤及例 题详见课堂笔记。还有可能结合电势的计算一起进行。 c)、由场强和电势梯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场强(适用于电势容易计算 或电势分布已知的情形),掌握作业及课堂练习的类型即可。 (2)、电通量的计算 a)、均匀电场中S 与电场强度方向垂直 b)、均匀电场,S 法线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成θ角 2041i i i i i i r r q E E πε∑=∑=??π==0 204d r r q E d E εU gradU E -?=-= ) (k z U j y U i x U ??+??+??-=

大学《植物学》讲义1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界的基本概况和研究植物的重要性,以及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植物学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明确学习目的,掌握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难点重点:植物的分类及重要作用。 一、植物的类群及多样性 地球上生存的植物种类极其丰富,仅目前已知的植物种类已达50多万种,其中种子植物约为25万余种。它们的大小、形态、结构、寿命、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及生态特性等方面表现为多年多样,共同构成了复杂的植物界。从以下几方面充分体现物种的多样性: 1.地理分布: 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可说是无处不有。 2.个体大小: 植物在形体大小上差异极大。最小的植物只有几个微米,也有高达100米的高大乔木。 3.形态结构: 植物界中最简单的植物只有1个细胞,随着植物的演化发展,植物由单细胞发展到多细胞的线状体,再由线状体发展到叶状体,最后达到具有根、茎、叶分化的高等植物,因而形成了在结构上简繁不等的植物界。根据植物的这种进化系统,植物界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4.营养方式: 植物界中,大多数植物为自养型植物(绿色植物),另一类为非绿色植物。又称异养型植物。 5.寿命长短: 各种植物的寿命长短不等。木本植物一般可以生活多年,草本植物有一年生、二

年生及多年生之分。有些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其生活周期仅为几周,故称短命植物或类短命植物。 6.生境: 植物界中大多数植物生活在陆地上,统称为陆生植物(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生活在水体中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也可根据陆生植物对土壤中含盐量的适应度,划分为中性植物和盐生植物。根据陆生植物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 7.繁殖方式: 以孢子繁衍后代,故统称孢子植物;种子繁衍后代,统称种子植物。 上述诸现象不仅说明了植物的多样性,而且揭示了植物界漫长的岁月里,从水生向陆生、从单细胞向多细胞、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规律。 二、植物的基本特征 尽管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但仍表现出共同的基本特征: 1.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其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具有较为稳定的细胞形状; 2.绿色植物和少数非绿色植物细胞内均含叶绿体,都能借助于太阳能或化学能,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营自养生活; 3.植物在其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产生出新的植物体部分或器官; 4.植物对于环境的变化一般不能迅速地做出行动反映,而往往只在形态上表现出长期适应的变化。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1.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 绿色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第一生产力,光合产物中的糖类,以及在植物体内进一步同化形成的脂类、蛋白质等物质,除了少部分消耗于本身生命活动之中,或转化为组成身体的结构材料之外,大部分贮藏于细胞中。当人类、动物食用绿色植物时,或异养生物从绿色植物躯体死后的残骸上摄取养料时,贮积物质被分解利用,能量再度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