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指标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性事件指标解释
(部2005年12月9日最新解释)
一、什么是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指10人以上(含10人,下同)聚众共同实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行为的事件。主要包括:1、非法集会、游行、示威;2、集会、游行、示威和集体上访活动中出现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3、影响社会稳定的罢工、罢课、罢市;4、非法组织和邪教等组织的较大规模聚集活动;5、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枢纽、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以及其他要害部位或者单位;6、聚众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破坏公共交通秩序或者非法占据公共场所;7、在大型体育比赛、文娱、商贸、庆典等活动中出现的聚众滋事或者骚乱;8、聚众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物资以及其他公私财产;9、较大规模的聚众械斗;10、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其他群体性行为。群体性事件以形成事件的行为发生至该行为结束统计为一起群体性事件。
二、什么是非法集会、非法游行和非法示威?
非法集会是指10人以上未经许可,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或虽经过申请许可,但在举行过程中出现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事件。
非法游行是指10人以上未经许可,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或虽经过申请许可,但在举行过程中出现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事件。
非法示威是指10人以上未经许可,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诉求,抗议或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或虽经过申请许可,但在举行过程中出现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事件。
三、什么是静坐、请愿?
静坐是指在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特殊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枢纽、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以及其他要害部位或者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周围或内部,采取集体(10人以上)默坐的方式要求政府或主管当局满足某些愿望,或改变某种政策措施的事件。
请愿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或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枢纽、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以及其他要害部位或者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周围或内部,采取呼喊口号、高举标语和宣传横幅、跪近拜等集体(10人以上)行为方式,要求政府或主管当局满足某些愿望,或改变某种政策措施的事件。
四、什么是罢工、罢市和罢课?
罢工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10人以上)停止工作的事件。
罢课是指学生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10人以上)停止上课的事件。
罢市是指商业单位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联合起来(10家以上,含10家)停止营业的事件。
五、什么是聚众上访?集体到各级信访部门上访是否统计为聚众上访?聚众到党政机关或国有大型企业办事机构上访是否统计为聚众上访?
聚众上访是指有组织地集体(10人以上)到党政机关或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
集体到各级信访部门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的,一般不统计为聚众上访,但人数超过50人的,应统计为聚众上访;人数在10人以上虽未超过50人,但反映问题过程中出现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也应统计为聚众上访。
有组织地集体(10人以上)到党政机关或国有大型企业办事机构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的,党政机关或国有大型企业办事机构周围或内部,停留或僵持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应统计为聚众上访。
六、什么是聚众械斗、聚众哄抢?
聚众械斗是指因各种矛盾纠纷引起的较大规模的聚众(50人以上,含50人)持刀、枪、棍、棒等器械进行斗殴的事件。
聚众哄抢是指聚众(50人以上,含50人)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物资、运输物资以及其他公私财产的事件。
七、聚众阻塞交通是指什么?
聚众阻塞交通是指聚众(10人以上)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破坏公共交通秩序或者非法占据公共场所,影响公共交通畅通的行为。
八、聚众围堵冲击是指什么?
聚众围堵冲击是指发生在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枢纽、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以及其他要害部位或者有关企事业单位的聚众(10人以上)围堵或冲击行为。
九、聚众滋事骚乱是指什么?
聚众滋事骚乱是指在大型体育、文娱、商贸、庆典等活动中出现的集体打砸抢烧等行为,以及在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中出现的集体打砸抢烧等行为。
十、在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员中,城镇居民是指哪些人?
城镇居民是指具有该城镇户口,并在该城镇有固定居所的人员。城镇居民可与其他身份参与人员重复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