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ppt课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ppt课件
给药途径: ➢轻度感染可口服,重症感染应静脉给药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2024/3/9
抗菌药物局部应用的注意事项
➢ 全身给药后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 部给药辅助治疗,如中枢系统、厚壁脓肿、眼科感 染的局部应用。
➢ 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粘膜表面感染可局部 应用或外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分四个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
项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
原治疗
2024/3/9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
3、经肝、肾两条途径排泄,肝功能减退时血药浓度 升高,如同时有肾功能损害时则血药浓度升高尤为 明显,严重肝病时需减量使用。属此类者有美洛西 林、阿洛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头孢噻吩等。
4、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剂量。属 此类者有氨基糖苷类、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他 定、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
化学检查:尿蛋白。 显微镜检查:白细胞、红细胞等。
2024/3/9
细菌感染的确诊:病原学检查。 初步诊断或确诊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
征应用抗菌药物。 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
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 克次体及肺部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 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微生物感染的证据, 诊断不成立者,不能应用抗菌药物。 病毒感染者不宜应用抗菌药物。
织中的药物浓度,不宜采用。
➢常用β内酰胺类半衰期只有1~2小时手 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必要时可用第3剂。

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共32张PPT】

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共32张PPT】

■半衰期 ( 通常 在一次 给药经 过3.32 个半衰 期,体 内剩余 仅10%; 如经
→给药间隔:如
过 6 . 64个半 衰期, 则仅剩 余1%)
头孢曲松的半衰期为8h→Qd
阿齐霉素的半衰期长达35-48h→Qd或Qod
■药效依赖型(浓度<喹诺酮类>、时间<头孢菌素类> )→给药间隔
3、联合用药指证
■减少毒副反应:两性霉素B(剂量可适当↓→减少其毒性)+氟胞嘧定→隐球菌脑膜炎
■ 结核分枝杆菌:司帕沙星、托氟沙星、Du-6859a=异烟肼、利福平>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的3—30倍
⑷、选择风险小的抗菌药物 ■抗感染药难以到达感染部位:胆囊
2M ⑵、预防性用药起点——感染倾向,即感染高危人群:
产AmpC细菌—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 氨基糖苷类→严重感染→无论肾功是否正常→均首次冲击量
2、用药方法
⑸、浓度:静脉输液时的最高浓度(0.1mg/ml—两 性霉素 B、3mg/ml— 奈替米 星)
⑹、顺序
先 后 繁殖期杀菌剂( )与快效抑菌剂( )联用
⑺、间隔:
■ PAE→给药间隔:如
◇有明显PAE者:最佳给药间隔=血药浓度>MIC的时间+PAE的时间 ◇无明显PAE者:给药间隔=血药浓度>MIC的时间
④、药源性内毒素
Dose (适当而足够的剂量和给药次数)
①肝、硬只化能腹用水注■→射头用结孢水合曲稀释松内:→毒异临烟素床肼未的改抗善菌→腹药穿物,:若腹多水黏多菌形核素粒:细唯胞(一P能MN结)合计数内较毒低素且培,又养阴不性干,再扰给一定个植疗程抗头孢力曲的松。广谱抗G-
32个半衰期,体内剩余仅10%;
⑶、策略性选择抗菌药物——优化药物治疗(OMT )

抗菌药物应用原则ppt课件

抗菌药物应用原则ppt课件
体感染等感染 (2)产母有羊膜腔感染或其它活动性感染 (3)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和宫内或分娩过
程有羊水吸入 预防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肺孢子虫感染 肠道脱污染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33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病原体 来源
外源性—医用器材 医用环境 医用药品
内源性—皮肤粘膜 感染病灶
34
有植入物的手术; 指
暴露时间长; 证
8.7h
12 ~24h
1 .6 ~1 . 7h 4~6h 停4天
2 ~3天 0.5 qd×3--------
20
组织浓度
骨浓度高的药物: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磷霉素、氟喹诺酮类
前列腺中浓度高的:氟喹诺酮 磺胺类 四环素 多西环素
CSF中浓度高: 氯霉素 磺胺 利福平 异烟肼 氟胞嘧啶
21
不良反应
•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 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 方案。
• 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 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10
(一)品种选择
• 根据病原菌种类。 • 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经验选择。 • 标准
1、是否有效; 2、有无毒性反应;毒性反应的大小,权衡利弊。 3、是否易产生耐药。 4、治疗部位浓度的高低。
•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 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 情况,妥善处理。
• 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 咽炎和扁桃本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 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16
• 败血症:症状消退后1-2周,清除病原菌。 • 感染性心内膜炎:杀菌剂,4-6周。 • 化脓性脑膜炎:症状消失,CSF正常。 • 伤寒:体温正常后7-10天, • 布鲁菌病:6周以上。 • 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不少于10天。 • 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14
手术切口分类
卫计委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2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
15
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清洁-污染切口为7% 污染切口为20% 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剖宫产
第一、二代头孢菌,可加用甲硝唑(结扎脐带后给药)
2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20
注: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1.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唑啉,二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呋辛。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5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2.4 给药方法之给药途径
22
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 ~ 2小时开始给药。剖宫产:一般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

常用抗菌药物临床规范化应用PPT演示课件

常用抗菌药物临床规范化应用PPT演示课件
提高医务人员对不良反应的认知
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识别和报告 意识。
及时上报不良反应
一旦发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 告。
完善不良反应数据库
通过收集和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不断完善不良反应数据库,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过敏反应
如皮疹、荨麻疹、药热等,严 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肾损害
部分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肾脏损 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 功能不全等。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溶血性贫血等,严重时可导致 出血和感染。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确保及时发 现、报告和处理。
抗菌药物的成本-效用分析
总结词
成本-效用分析是一种评估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经济 性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QALY和直接成本来得出最优方案。
详细描述
在成本-效用分析中,QALY是一种健康效果指标,用于衡量患者因治疗而获得的 生命质量和寿命;直接成本同前。通过计算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成本/QALY” 比例,可以评估出健康效果较好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方案。
品。
主要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其他合成抗菌药。
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主要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和治 疗。
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窄谱抗菌药
仅对某一类或某几类微 生物有抗菌作用,如青
霉素G等。
广谱抗菌药
对多种微生物有抗菌作 用,如四环素类、氯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规范化管理--ppt课件 (2)全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规范化管理--ppt课件 (2)全篇

ppt课件
8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 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细菌药敏试验 合格标本留取检测时机----开始抗菌治疗前
ppt课件
9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未取得病原学结果前)
感染部位
1 基础疾病
• 2015-7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2号)
• 2015-8 《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发〔2015〕42号)
• 2016-8 关于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43号)
ppt课件
3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2、设立抗菌药物管理专业技术团队(技术支持、指导、咨询和培 训)
专业技术团 队
感染病科
药学
临床微生物
(临床药学)

医院感染管 理科
ppt课件
38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3、制定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
二级综合性医院不超过35种、遴选原则: (1)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2)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 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3)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4)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5)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 (6)注射剂和口服剂型各遴选<2个品规
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 某些侵袭性真菌病;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长特点的菌群, 需要应 用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 如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
医师和药师进行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合格授予 相应的处方权和调剂资格(二级以上)
执业医师、药师由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培训、考核 ,经考核合格授予处方权或调剂资格(其他医疗机构)
内容:《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国国家处方集》 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制 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抗 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仍连续出现2次超常处 方且无正当理由
取消其 处方权
取消其抗菌药 物调剂资格
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进行调查
• 使用量异常增长 • 半年来使用量排名,始终居于异常前列 • 临床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 • 企业违规销售 • 药物严重不良反应频繁发生。
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 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 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 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 使用不同级别抗菌药物资格进行限定
中级以上……限制使用级 高级……特殊使用级
( 紧急情况下,处方量限于1天;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比例)
•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
会诊人员:具有丰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等高级职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六章 附则 第五章 法律责任
共六章 53条
第二章 组织机 构和职责
第三章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管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 4月11日起征求意见
• 制定
• 4月15日再次征求意见
《办法》所指抗菌药物
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 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病毒感染性疾病和 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限制其特殊使 用级和限制使 用级处方权
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 1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不合格; 2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3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4因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私利的;
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医嘱, 或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未进行药学 干预的,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
医师和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体系
卫生部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机构
对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 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对本辖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 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 作
分析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评估使用适宜性、使用的趋势分析、 对不合理使用现象进行干预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 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品种
对购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进行限定
三级医院:<50种;二级医院:< 35种
• 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 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 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 具有相似或相同药学特征的药品不得重复采购。 • 对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
限制使用
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 药物相比较,该类药 物在疗效、安全性、 对细菌耐药性影响、 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 在局限性,不宜作为 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
1.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 应 2.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 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 后果的抗菌药物 3.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菌 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 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 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 的; 4.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
物进行限定: •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 口服剂型<5个品规,注射剂型< 8个品规 • 碳青霉烯类注射剂型< 3个品规 • 氟喹诺酮类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 4个品规 • 深部抗真菌类< 5个品规
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非限制使用
经临床长期应用证 明安全、有效,对 细菌耐药性影响较 小,价格相对较低 的抗菌药物。
职责: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供应目录等文件,监督实施, 监测,定期分析评估,培训和宣传
二级以上医院设置
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
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 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
(技术指导、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购用管理
建立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 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
未执行抗菌药 物分级管理、 医师抗菌药物 处方权限管理、 未配备相关专 业技术人员
将抗菌药物购 销、临床应用 情况与个人或 科室经济利益 或奖金分配挂 钩,或从中牟 取不正当利益
违反本办法相 关规定造成严 重后果的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点评
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考核
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 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 师
医院
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给药 清洁手术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细菌耐药率
超过30% 超过40% 超过5医务人员
慎重经验用药
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暂停临床应用,追踪细菌耐药监测 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要求: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预警机制,对接受抗菌
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30%>
监督管理
加大力度监督管理 严肃查处不合理使用情况
(县以上卫生局)
建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排名 公示和诫勉谈话制度 应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负
责人任用考核指标体系 医院定级、评审、评价的重要指标
(做出降级、降等、评价不合格处理)
责令限期改正
未建立抗菌药 物管理组织机 构和相应规章 制度
实行分级管理
卫生部负责全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监督管理 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组织机构和职责
医疗机构负责人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二级以上医院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会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
工作组(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 染等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其他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指定专职技术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