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护理常规
腹膜炎护理常规

腹膜炎护理常规
1、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持续时间;引流液的量、质及是否通畅等。
2、一旦怀疑感染应立即将腹膜透出液做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然后再使用抗生素。
3、如腹膜透析液较混浊,可在每日透析前用腹膜透析液冲洗腹腔以减少毒素,减轻腹痛症状,直至腹膜透析液转清。
4、将CAPD改为IPD,白天使用加有抗生素的腹膜透析液,夜间干腹。
5、观察腹痛、发热、引流情况,如症状未好转,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生素。
6、对于顽固性的腹膜炎,拔除腹膜透析管。
参考文献:《实用血液净化护理》2016年10月第1版拟定人:付** 审核人:xxx 拟定日期:2020年x月修订时间:2020年x月。
急性腹膜炎的护理要点

急性腹膜炎的护理要点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部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剧烈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对于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以下是急性腹膜炎的护理要点: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出现急性腹膜炎症状后,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 卧床休息急性腹膜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以减轻腹部疼痛和减少腹部炎症的扩散。
3. 控制饮食患者在急性期应忌口,禁食或少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以减轻腹部不适感。
4.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急性腹膜炎患者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护理人员应及时补充患者的水分和电解质,保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5. 疼痛管理急性腹膜炎患者常伴有剧烈的腹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6. 密切观察引流情况部分急性腹膜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腹腔引流术,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性状如何,及时处理引流管堵塞或引流液异常情况。
7. 术后护理部分急性腹膜炎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部位的情况,注意手术切口是否干净、干燥,有无渗液等情况,及时更换伤口敷料,预防感染。
8. 心理护理急性腹膜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9. 定期复查急性腹膜炎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定期复查,包括复查血常规、腹部彩超等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细心、耐心和专业。
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总结
总结
腹膜炎病人的护理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 密切合作,确保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有效 治疗。
早期识别症状、控制感染、提供综合护 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成功护理的关 键。
提供综合护理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让病人感到 安慰和安心。
并发症和预 防
并发症和预防
注意观察病人的并发症,如脓 肿、败血症等。 鼓励病人正确执行医生的治疗 方案,避免复发和并发症的发 生。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康复护理, 包括适应性体育锻炼、营养指导和心理 支持。
预后和后续 护理
腹膜炎病人的 护理
目录 介绍 识别症状 控制感染 提供综合护理 并发症和预防 康复护理 预后和后续护理 总结
介绍
介绍
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腹腔感染疾病 ,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护理腹膜炎病人涉及到准确识别症 状、有效控制感染和提供综合护理 。
识别症状
识别症状
病人可能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压痛、发 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注意观察病人的肠鸣音和腹部肿胀等体 征。
控制感染
控制感染
必须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根 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 生素药物。 确保病人的静脉通畅,及时输 液给药。
控制感染
保持病人的休息和饮食平衡,增强抵抗 力。
提供综合护 理
提供综合护理
定期监测病人的体温、心率、呼吸 、血压等生命体征。 注意保持病人的体位舒适,使其能 够休息和缓解疼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腹膜炎护理措施

腹膜炎护理措施引言腹膜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发生原因很多,包括感染、手术后感染、疝气破裂等。
在腹膜炎的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腹膜炎的护理措施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病情评估1.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了解发病原因、持续时间等信息。
2.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观察患者的腹部疼痛情况,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等。
同时还需要观察腹膜刺激征象的出现,如腹肌紧张、反跳痛等。
二、护理常规1.保持患者的休息和舒适。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位和环境,减轻疼痛和不适。
2.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营养的摄入。
3.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减少腹部的压迫和刺激。
三、疼痛管理1.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
2.注意观察镇痛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四、感染控制1.严格执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洗手液清洗双手。
2.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和衣物,避免交叉感染。
3.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4.关注患者的感染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发热、脱水、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五、卧床护理1.鼓励患者保持卧床。
卧床可以减少腹膜的刺激,促进疾病的康复。
2.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和换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3.注意患者的体位和姿势,保持腹部舒适。
对于出现腹胀和排气困难的患者,可适时进行腹部轻压或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六、密切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意识状态的改变等。
2.注意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时发现尿潴留或减少等异常情况。
3.监测患者的腹部疼痛和腹部刺激征象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七、心理支持1.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关怀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结核性腹膜炎病人护理常规

结核性腹膜炎病人护理常规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本病常合并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胃肠道结核、女性盆腔结核等,统称为腹部结核病。
多数患者的首先症状是发热、腹胀,以及不同程度的腹痛。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
(一)休息:发热病人应卧床休息,按发热常规护理。
腹水较多可取半卧位,因休息能降低代谢,减慢血液循环,减少毒素吸收,减轻毒性症状。
(二)饮食护理:给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三)病情观察:
1、观察腹痛、腹胀,出现剧烈腹痛需考虑肠穿孔,应紧急处理。
腹胀明显,行肛管排气,出现肠梗阻应禁食,行胃肠减压。
2、观察使用抗痨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的副作用。
(四)腹水护理:大量腹水者可行腹腔穿刺适当放腹水,并观察腹水性质,对腹穿次数较多病人应做好腹部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三、主要护理问题
(一)疼痛腹痛与肠结核、腹膜炎症及伴盆腔结核和肠结核有关。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增加、吸收障
碍有关。
(三)体液过多与腹膜炎症致腹水形成有关。
(四)腹泻与溃疡型肠结核、腹膜炎所致肠功能紊乱有关。
急性腹膜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腹膜炎的护理措施简介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腹腔感染性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发热、腹胀等。
对于患有急性腹膜炎的患者,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急性腹膜炎的护理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措施1. 保持休息与疼痛缓解•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减轻疲劳和促进身体康复。
•针对患者腹痛的不同程度,可以使用合适的镇痛药物进行缓解,但需遵循医嘱使用。
2.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如感染、脱水等,还需要观察相关的病情表现并及时处理。
3.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脱水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医嘱,可以给予口服或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补液,注意监测尿量和尿液的颜色。
4. 给予适当的饮食•在治疗急性腹膜炎期间,患者胃肠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饮食。
•在疾病初期,患者可能需要禁食或限制摄入的食物种类,直至症状缓解。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需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食物。
5. 督促遵医嘱并监测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督促患者按照医嘱规定进行药物治疗,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
•同时,护理人员需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6.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如果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或存在腹腔引流管,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伤口敷料,确保伤口的清洁和愈合。
•注意观察伤口的红肿、流脓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7. 心理护理•急性腹膜炎患者可能由于疼痛、不适等症状影响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其不良情绪,帮助其缓解焦虑和压力。
8. 减少感染传播风险•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并在必要时,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遵守标准预防措施,对院内环境进行消毒清洁,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急性腹膜炎的护理要点

急性腹膜炎的护理要点
什么是急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急性腹部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
引起。
腹膜是覆盖在腹部器官表面的一层薄膜组织,当受到感染或者
其他刺激时,会引起急性的炎症反应,出现严重的腹痛、发热、腹胀
等症状。
护理要点
1. 及时观察病情
在患者出现急性腹膜炎症状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
包括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心率和血压变化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2. 保持患者休息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者劳累,减轻身体对于感染的反应,有利于身体恢复和治愈。
3. 控制饮食
治疗期间需要控制患者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油脂和刺激性食物,同时要遵医嘱规定药物和限水饮食。
4. 规律给药
护理人员需要按时给予患者规定的药物治疗,并且注意监测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可能出现的药物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5. 心理护理
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和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6. 护理后期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也需要持续进行护理工作,包括协助做好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工作,在医嘱指导下逐渐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身体功能康复。
总的来说,对于急性腹膜炎的护理工作,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规范用药、注意饮食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
同时还需关注心理护理和后期康复工作,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
急性腹膜炎护理常规

急性腹膜炎护理常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
一、护理问题1、舒适度的改变与壁腹膜受炎症刺激有关。
2、体温升高与腹膜炎毒素吸收有关。
3、体液不足与腹膜腔内大量渗液、高热或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4、潜在并发症腹腔脓肿、切口感染二、观察要点1、腹部体征。
2、胃肠道症状呕心、呕吐、腹胀、便秘等。
3、生命体征的变化。
三、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按普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体位伴有休克着取休克体位,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
(3)、禁食、胃肠减压消化道穿孔的病人必须禁食、胃肠减压。
保持引流通畅及有效负压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
(4)、静脉输液禁食期间应静脉补充液体。
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合理安排补液顺序。
(5)预防和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6)、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变化。
病情加重,应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2、术后护理(1)、按普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早期严密观察和记录体温、脉搏、呼吸、神志、面色、和末梢循环、切口情况。
全麻患者观察有无舌根后坠、痰液堵塞气道等情况。
(3)、体位术后6小时取平卧位,病情平稳后取半卧位。
(4)、引流管护理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引流通畅、准确标记、及时观察记录。
(5)、输液护理禁食期间应静脉补充液体。
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合理安排补液顺序。
(6)、鼓励早期活动除年老体弱或病情较重的,鼓励早期活动(术后第一日坐起活动,术后第二日床边活动,时候第3天病室内活动),预防肠粘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7)、饮食护理拔除胃管后逐渐恢复经口进食。
四、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禁食、胃肠减压、半卧位的重要性2、饮食指导鼓励循序渐进、少量多餐、胃肠减压、半卧位的重要性3、运动指导说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4、随访指导术后定期门诊随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炎护理常规
【定义】
腹膜炎是由于患者腹腔脏器受到化学刺激、细菌感染及损伤引发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腹部疼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中毒性休克,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从而加重病情。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3.腹胀。
4.发热。
5.潜在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缺陷等。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向患者介绍腹膜炎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和过程,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胃肠减压护理
术前遵医嘱禁食,胃肠减压。
禁食期间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紊乱。
注意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作好记录。
3.病情观察严密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呼吸、脉搏、体温的变化,观察腹部的变化。
4.疼痛护理
严密观察腹痛的性质、特点,正确评估病程进展状况。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交流,分散其注意力,或者采用热敷、按摩、针灸方法缓解疼痛。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解痉、止痛药物。
5.发热护理
对于发热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耗氧量。
体温在39℃以上者,可采用头置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也可行穴位针刺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6.饮食护理
胃管拔出后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7.用药护理
对于已确定治疗方案和手术后的腹膜炎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8.并发症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健康宣教
1.指导患者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3.合理营养,保证机体需求。
4.遵医嘱定期复查,若出现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