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儿童多动症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一、患者信息患儿小明,男,8岁。

因“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学习困难”来诊。

家长代述,小明自幼即好动,上课不能静坐,常离开座位,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学习成绩逐年下降。

二、诊断过程望诊:患儿面色红润,神态活跃,目光闪烁,口唇红,舌质红,苔薄白。

闻诊:语音高亢,呼吸急促。

问诊:患儿自述心烦易怒,夜间睡眠不安,多梦,饮食尚可,二便调。

切诊:脉弦数。

综合四诊信息,辨证为心肝火旺、痰热内扰之证。

三、治疗方案中药治疗:治以清心泻火、化痰熄风。

处方以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6g、竹茹10g、枳实10g、半夏10g、陈皮6g、茯苓15g、甘草6g、钩藤10g(后下)、石菖蒲10g、远志10g。

7剂,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针灸治疗:取穴心俞、肝俞、太冲、神门、内关。

用泻法,留针20分钟,日1次。

心理治疗:与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鼓励患儿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四、治疗效果经治疗2周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

上课能静坐听讲,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与同学相处融洽。

继续治疗2周后巩固疗效。

3个月后随访,病情稳定,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五、分析与总结本案患儿属中医“多动症”范畴。

中医认为,“多动症”与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若心火旺盛则神明不安;肝火亢盛则疏泄失常;脾虚失运则痰浊内生。

痰火交炽上扰心神则出现多动不安等症状。

治疗上当以清心泻火、化痰熄风为主。

同时配合针灸和心理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案通过中医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说明中医在治疗小儿多动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家长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共同参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中医解读儿童多动症

中医解读儿童多动症

中医解读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时期一种较常见的行为异常性疾患。

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例如挤眉,频繁眨眼睛,吸鼻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学习困难为临床特征。

本病男孩多于女孩,好发年龄6~14岁,发病与遗传、环境、产伤等有一定关系。

本病当属中医“脏躁”、“健忘”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早产或者剖产,产时或产后损伤,或后天护养不当,病后失养,忧思惊恐过度而成。

需要家长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切勿频繁打骂孩子。

1.【肝肾阴虚,相火妄动】症见神思涣散,烦躁多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五心烦热,口干唇红,形体消瘦,颧红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数。

治宜滋养肝肾,降火潜阳,安神定志。

方用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菊花、牡丹皮、白蒺藜、女贞子、旱莲草、青龙齿、远志、龟板、龙胆草、山栀子、柏子仁、益智仁、龙骨、牡蛎等。

2.【心脾两虚,神失所养】症见神思涣散,多动不安,动作笨拙,情绪不稳,头晕健忘,思维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多梦少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培补心脾,益气养血,宁神定志。

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出入:药用炙甘草、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大枣、龙眼肉、淮小麦、茯神、酸枣仁、远志、益智仁、龙骨、五味子、夜交藤、菖蒲等。

3.【痰火上犯,扰乱心神】症见神思涣散,多语哭闹,任性多动,易于激动,胸闷脘痞,喉间痰多,夜寐不安,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化痰开窍,安神定志。

方用黄连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药用半夏、陈皮、枳实、茯苓、胆南星、天竺黄、竹茹、黄连、牡丹皮、连翘、石菖蒲、郁金、珍珠母、红花等。

中医治疗除了汤药外,还有耳穴、针灸、儿推等。

若是孩子年龄超过6岁还是以中药和针灸为主。

无论治疗和食疗,以给孩子心身祥和生长环境。

学习压力不要太大。

儿科中医-儿童多动症

儿科中医-儿童多动症
解指令)。
(5)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 (6)常常回避或极其厌恶需要保持注意去努力完 成的任务,如家庭作业。 (7)常常遗失物品,如作业本、铅笔、书、玩具 或工具。 (8)常常易被外界刺激吸引过去。 (9)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常常忘事。
注意力是随年龄而发育的: 5~7岁能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 7~10岁能聚精会神20分钟左右; 10~12岁可达25分钟左右; 12岁以后能达30分钟左右。
2.病位:心、肝、脾、肾
3.主要病机: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
本病乃精神、思维、情志兼病。人的精神情志
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 物质基础。若五脏功能失调,必然影响人的精神情 志活动,使其失常。
《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所藏:心藏神, 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阴主静、阳主动,人体阴阳平衡,才能动静协 调,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 神乃治。”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阴常不足, 阳常有余,稍有感触,即发生阴阳失调而出现阴失 内守、阳躁于外的种种情志、动作失常的病变。
6. 保证患儿合理营养,避免食用有兴奋性和 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
[思考题]
1.试述儿童多动症的诊断要点。
2.如何理解儿童多动症的病机关键是脏腑功能失 常,阴阳平衡失调?
3.如何鉴别儿童多动症与正常顽皮儿童?
2.儿童抽动症 主要表现为头面部、四肢或躯干肌群不自主的快速、短
暂、不规则抽动,如挤眉眨眼、点头、耸肩、挥手、蹬足等, 或有不自主的发声抽动,如喉咙吭吭、吼叫声或秽语等。多 动症患儿无以上抽动症状。
此外,还应与教学方法不当,致使孩子 不注意听课及与年龄相称的好动相区别,以 及因视、听感觉功能障碍所致的注意力涣散 与学习困难相区别。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有哪些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有哪些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有哪些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亦称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是儿童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任性冲动,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

好发年龄为6~14岁,男孩发病较多。

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到逐渐好转而痊愈,仅少数患儿仍留有轻重不同的多动和注意力涣散等症状。

本病属中医躁动、健忘、失聪等病证范畴。

辨证论治
肾虚肝亢证
[证候] 多动多语,烦躁易激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神志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笨拙不灵,指甲、头发不荣,五心烦热或面颊发红。

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或弦细而数。

儿科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儿科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询问病史、天体)格检查
□完成复诊记录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根据检查结果予相应处理 □疗程结束时复查软神经征
□软神经征检查及注意力测试 □注意病情变化
检查及注意力测试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一般2周复诊一次
□复查异常检查项目
□脑电图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疗效评定
□血常规 主 □其他检查 要 □完成初步诊断 诊 □中医辨证 疗 □确定治疗方案 工 □辨证口服中药汤药/颗粒剂 作 □中成药
□根据病情,制定进一步治 疗方案
□制定随访计划
□针灸疗法
□其他疗法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病情 □无 变异 原因: 记录
医师 签名
□有
□无 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有
□无 原因:
□有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出现合并症,如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学习障碍、
抽动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等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脑电图 (2)血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智力测验、微量元素、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视频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中医诊断为儿童多动症的门诊患儿。 一、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儿童多动症。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多动症(注 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西医诊断:《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DM-3)儿童注意缺 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 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常见证候: 心肝火旺证 痰火内扰证 肝肾阴虚证 心脾两虚证 肝郁脾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 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儿童多动症。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治疗时间≤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冲动行为增加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多动症是由于肝火偏盛、心神不宁、脾胃失调等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学中,儿童多动症通常被归类为“病名”。

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与儿童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具体来说,常见的病机主要包括肝火上升、心神不宁、脾胃失调等。

肝火上升是指肝脏郁热化火,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出现。

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易怒、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等表现。

中医治疗多动症时,首先会调节肝经气血,祛除肝火,常用的药物有柴胡、丹参等。

此外,还会配合针刺、推拿等手法,以改善肝脏功能。

心神不宁是指心脏功能紊乱,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出现。

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等表现。

中医治疗多动症时,会调节心经气血,平衡心脏功能,常用的药物有天麻、酸枣仁等。

此外,还会采用心理辅导、音乐疗法等方法,以帮助儿童放松心神,提高注意力。

脾胃失调是指脾脏消化功能紊乱,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出现。

这种情况通常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表现。

中医治疗多动症时,会调节脾经气血,改善消化功能,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白术等。

此外,还会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儿童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强调整体调养和预防。

在调养方面,中医认为多动症患儿多为气血不足,因此应注重饮食营养,摄入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食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

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跑步等有利于消耗多余的能量,平衡肝脏、心脏、脾胃功能。

在预防方面,中医强调避免儿童暴露在过度刺激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生活作息,避免情绪波动。

总之,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认识是基于肝火上升、心神不宁、脾胃失调等因素的综合分析。

通过药物治疗、针灸、推拿、心理辅导等综合手段,可以改善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并通过整体调养和预防措施,提供儿童的生活质量。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中医3法辨证施治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中医3法辨证施治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中医3法辨证施治注意缺陷障碍(小儿多动症)是近年来儿科临床常见病。

本病多发生在5一13岁。

其症有三大特点:即注意力不集中、感情容易冲动与活动过度,严重时经常骂人、咬人、殴打同伴。

究其病因:一是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逼迫小儿童学画画、学围棋、弹钢琴、弹古筝等,入学后又强迫写作业、阅读课外图书,加重精神负担;二是娇生惯养,任其所为,有索必给、稍不如意即打盆摔碗,撕衣谩骂,甚至打父母和家人;三是病久气血两亏,脾肾两虚,心肾不交,神不守舍,失眠多梦,多动不由自主。

一、清心安神法家教过严,劳多逸少,多动善怒,喧扰不宁,上课时不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在教室内大声叫喊,甚至狂妄打骂,舌绛无苔,脉象弦数或洪数。

此系气滞郁愤,心火内炽,火扰神明,心神不宁,多动不安。

【处方】莲子郁金汤(临床方):莲子心2克,广郁金6克,生地黄30克,赤芍6克,黑栀子6克,蝉蜕6克,薄荷叶5克,甘草5克。

水煎服。

口舌糜烂、口中气臭者,加生石膏30克,黄连3克;目赤多眵,腹胀、便秘者,加大黄10克,黄芩10克;狂躁打骂人,不能睡眠者,加白犀角粉1克(分2~3次冲服)或安宫牛黄丸,每服1/3丸,每日2~3次。

开水化服。

此外,可配合针刺“神门”穴。

手法:平补平泻,每次留针1分钟。

【案例】张某,女,7岁6个月。

初诊日期:1990年2月20日。

患儿多动烦躁1年。

上课时坐不稳,手足乱动,左肩肘不自主抖动,说话哆嗦,口中气臭,心中苦闷,烦躁不安,头晕时痛,失眠多梦,记忆力锐减,考试成绩仅20~30分,伴有背痛,周身酸楚,汗多。

诊见体胖(体重42千克),面颊红赤,口渴喜饮凉水,大便燥结,2~3日1次,小便色黄,舌绛无苔,脉象洪数。

脑电图检查为正常。

此系其外婆长期逼迫其学习美术,每日画数十幅画,患儿烦闷之极,继之大喊大叫与之对抗,将画笔折断,画纸撕碎。

入学后即出现多动症状。

此乃气滞郁结引动心火内炽之故。

拟清心安神之法。

【处方】莲子心3克,广郁金10克,生石膏30克,生地黄30克,焦栀子10克,蝉蜕10克,薄荷叶6克,大黄10克,竹叶6克。

儿童多动症中医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中医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中医如何治疗多动症儿童活动的主要特点为缺乏自控能力,并不是机器运转的太快,而是煞车不灵。

尽管它不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但因影响学习成绩而使家长们深感忧虑。

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观点来看,儿童多动症与脏躁、躁动、失聪等证有关。

方1甘麦大枣汤治儿童多动症原料】小麦30克,甘草10克,红枣10枚。

制用法】水煎取汁,日2次,连服多日。

功效】方中三味药食同用,共奏补脾益气养心安神之效。

方2参枣桂圆粥治儿童多动症原料】党参15克,炒枣仁15克,桂圆10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党参、枣仁纱布另包,与桂圆、粳米同煮成粥,加糖即成。

功效】方中党参、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枣仁、桂圆滋阴益血,养心安神。

四者合用,则有补心脾、养心神的作用。

方3朱砂茯神猪心汤治儿童多动症原料】朱砂2.5克,茯神12.5克,猪心1个。

制用法】猪心洗净,纳入朱砂、茯神,外用细棉扎紧,加清水适量煮至猪心熟后,去药渣饮汤,猪心切片调服。

功效】养心宁神定志。

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方4圆肉莲子汤治儿童多动症原料】桂圆、莲子各20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桂圆、莲子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炖煮成汤,纳入冰糖烊化,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养血健脾,宁心安神。

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方5枸杞百合羹治儿童多动症原料】枸杞子15克,百合15克,鸡子黄1枚,冰糖适量。

制用法】枸杞子、百合同煮至软烂汁稠,加入搅碎的鸡子黄和冰糖,再煮沸片刻即成。

日服2次,可连服多日。

功效】枸杞子补益肝肾;百合、鸡子黄滋阴安神。

三药配用,则具良好的补肝益肾、滋阴安神之效。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儿童多动症,听着就觉得有点让人头疼。

谁家孩子不活泼呀,能安静下来就真的太稀奇了。

不过,有些孩子真的是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怎么也停不下来,简直像是个小火箭,蹦蹦跳跳,闹得家长心烦意乱。

要是能找到个好方法来调理,真是让人乐开花呀!说到这里,中医在这方面的妙招可不少,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事儿。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这就跟吃饭时挑菜似的,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调料。

有的孩子容易烦躁,嘴上说着玩就玩,有时连书都看不下去,像是被蚂蚁咬了一样,坐立不安。

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可能是“肝火旺”。

说白了,就是肝气不顺,闹腾得厉害。

这时候可以试试一些清肝火的药方,像是菊花、绿豆汤,既清热又解毒,喝了可舒服了。

再说说那些情绪容易起伏的孩子,哭哭笑笑跟过山车似的,情绪波动得特别大,真让人担心。

这种情况在中医中被称作“心肾不交”,也就是心和肾的关系没处理好,像是两口子打架,干脆不搭理对方。

这里推荐一些养心安神的中药,比如酸枣仁,煮个粥喝下去,心情就能稳定下来。

慢慢来,孩子的心情就能像春天的花儿一样,慢慢绽放。

再有就是饮食,孩子的饮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情绪。

快餐、零食虽然好吃,但这东西吃多了,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像一些油炸食品,真是让孩子们的“火”更旺。

建议家长们多给孩子准备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吃了不仅身体好,还能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真的,吃得健康,心情也会棒棒哒!不过,要是孩子不爱吃蔬菜,别着急,换个花样,比如做个可爱的沙拉,或者做成色拉卷,孩子们一定会愿意尝试。

再说说作息,孩子的作息时间也得管好。

熬夜可不是好习惯,尤其是玩游戏、看电视,容易让他们越玩越精神,第二天根本起不来。

建议晚上早点睡觉,早上起得早,天亮就去户外跑一跑,呼吸新鲜空气。

这样一来,心情可就不一样了,真是“晨起三分利”,心情大好,学习也能跟着提上去。

家长的陪伴是最重要的。

有些孩子因为缺乏关心,总觉得没人懂,心里会有点孤单。

这时候,家长不妨多陪孩子聊聊天,或者一起做一些手工活动,像是画画、搭积木,增进亲子关系。

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

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

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中医治疗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和情绪障碍。

中医认为多动症与肝、脾、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方剂:1. 平肝息风方:适用于肝阳上亢型多动症患者。

主要药材包括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泻火的功效。

2. 健脾养心方:适用于心脾两虚型多动症患者。

常用药材有党参、白术、茯苓、龙眼肉等,旨在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3. 补肾益智方:适用于肾精不足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包括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具有补肾益精、益智强志的作用。

4. 疏肝理气方:适用于肝气郁结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有柴胡、郁金、川楝子等,用于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5. 清心泻火方:适用于心火旺盛型多动症患者。

主要药材包括黄连、栀子、竹叶等,具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效果。

6. 调和阴阳方:适用于阴阳失调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包括黄芪、当归、肉桂等,旨在调和阴阳、平衡身体机能。

7. 安神定志方:适用于心神不宁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包括酸枣仁、远志、柏子仁等,用于安神定志、改善睡眠。

8. 健脾益肾方:适用于脾肾两虚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有山药、杜仲、菟丝子等,用于健脾益肾、增强体力。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方剂中的药材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中医治疗多动症也强调整体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包括饮食调养、情志调节、生活习惯改善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家长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共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
儿童多动症在临床上很少见。

其症状表现为:挤眉眨眼频繁,眼球不时转动,双目常瞬间同向斜视,目光呆滞,视物不能持久,注意力分散,双手腕、手指小动作不断,焦躁不安难以静坐,走路步态不稳,行走时常扭头回顾或侧身转圈,症状时轻时重,眠食无明显异常。

无抽搐、惊叫、昏厥、流涎等表现。

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阐明。

有的病例是在受外伤后发病,可能受外界较强刺激,使患儿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对条件反射不能有效地控制,从而产生过多的运动效应所致。

祖国医学无儿童多动症的病名,根据症状表现,中医辨证属髓脉失养,虚风内动。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发病容易,变化迅速,脾常不足,肝常有余。

若受外伤惊吓,稚阴暗耗,髓海不足,肝失所养,故现多动之症。

治宜滋养精血,育阴潜阳,熄风镇痉。

方一:生地10克,生白芍15克,阿胶6克(烊化),麦冬10克,炙甘草6克,生鳖甲15克,生龟板15克,生牡蛎20克,郁金6克,远志6克,菖蒲6克,地龙10克。

水煎服。

方二:枸杞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沙参10克,蜈蚣1条,白芍10克,川芎6克,太子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牡蛎15克,紫河车粉30克(冲服),淮牛膝10克。

水煎服。

《来自慧福每日一偏方》。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儿童多动综合征的分证论治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儿童多动综合征的分证论治

1.肝肾阴虚证候:神思涣散,烦躁多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五心烦热,口干唇红,形体消瘦,颧红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数。

分析: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神思涣散,烦躁多动,冲动任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阴精不足,肌体失养则形体消瘦;虚热内蒸,耗津伤液,而见五心烦热,口干唇红,颧红盗汗,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数为阴虚之象。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定志。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滋肾养肝,菊花、丹皮、白蒺藜平肝潜阳,青龙齿、远志、龟板宁神定志。

暴躁多动,哭闹毁物加龙胆草、山栀、青黛乎肝泻火;不寐健忘加酸枣仁、柏子仁、益智仁安神益智;夜寐盗汗加浮小麦、龙骨、牡蛎敛汗固涩;大便秘结加火麻仁润肠通便。

2.心脾两虚证候:神思涣散,多动不安,动作笨拙,情绪不稳,头晕健忘,思维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多梦少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心主神明,脾主思,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脑失养,故神思涣散,多动不安,动作笨拙,情绪不稳,头晕健忘,思维缓慢;气血两虚,肌肤失养,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脾失健运则纳差便溏。

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常用药:炙甘草、党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当归、大枣、龙眼肉、淮小麦补益心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安神定志。

思想不集中加益智仁、龙骨养心敛神;夜寐不安加五味子、夜交藤养血安神;记忆力差,动作笨拙,舌苔厚腻者,加半夏、陈皮、九节菖蒲化痰开窍。

3.痰火内扰证候:神思涣散,多语哭闹,任性多动,易于激动,胸闷脘痞,喉间痰多,夜寐不安,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分析:湿热内蕴,痰火内扰,心失所主,故神思涣散,多语哭闹,任性多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易于激动;肝火偏旺,故夜寐不安,目赤口苦;痰热内蕴,则胸闷脘痞,喉间痰多,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多动症,也被称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

其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

针对儿童多动症,中医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首先会进行辨证施治,即根据患儿的体质、病情特点和病因辨证进行针对性治疗。

常见的辨证类型有肝郁脾虚、气虚血瘀等。

针对肝郁脾虚型,可采用疏肝舒郁、健脾和胃的中药治疗;对于气虚血瘀型,可以应用益气活血、调理气血运行的方法。

辨证论治的目标是调节患儿的气血平衡,改善症状。

二、针刺疗法针刺疗法是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平衡体内阴阳,平静神经系统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风池穴、足三里穴等。

针刺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儿的脑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改善多动症状。

三、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儿童多动症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医师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辨证情况开出相应的中药处方。

常用的中药有安神草、黄连、茯苓等,其功效涉及镇静安神、疏肝和胃、益气活血等。

中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长期调理儿童多动症。

四、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对于儿童多动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按摩全身的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舒缓紧张情绪,促进身体健康。

适当的推拿按摩有助于缓解儿童的症状,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五、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

对于儿童多动症患者,中医建议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品,以免加重多动症状。

同时,增加富含维生素B、镁、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有助于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

六、结合心理治疗中医治疗多动症常常结合心理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儿童了解自身问题,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并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多数自婴儿时期即显症状,如兴奋、睡眠差,不易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等,而学龄期最为显著,多数病儿年龄增长后症状逐渐减轻乃至自然消失,可以说是儿童期特别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多发的行为问题。

专家指出,多动症对儿童的伤害非常大,需要尽快治疗,那么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学无多动症病名的记载,但在一些医籍中有一些与多动症一些症状相类的描述。

如《灵枢.行针》“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又如《寿世保元》云:“徒然而忘其事也,尽力思量不来,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

”这些描述与多动症患儿临床表现十分相似。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其属中医肝风、失聪、健忘范畴,与心、肝、脾、肾诸脏关系密切,部分医家从心脾入手、从脾肾入手,研究本病。

治法以养心安神配合涤痰活血对于儿童多动综合征的治疗,专家认为,由于其发病不但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有关,亦常与痰瘀互结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除用补养心脾,安神定志,或填精补血,益智开窍等法外,常应配合泻火涤痰、活血化瘀之法,以宁神定志,开通心窍。

具体到用药,张士卿尤善用桂枝加龙牡汤、甘麦大枣汤、孔圣枕中丹、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化裁,亦可用逍遥散合千金龙胆汤加减化裁。

药用:桂枝、赤芍、生龙骨、生牡蛎、熟地、丹参、石菖蒲、远志肉、桃仁、红花、胆南星、炙龟板、炙草、大枣、浮小麦。

临证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随证加减:如偏于心脾两虚者,可去熟地、龟板、红花,加太子参、炒白术、茯神、当归等;偏于虚阳上扰者,可去桂枝,加枸杞、益智仁、鹿角粉等;若属痰火蕴结者,可去桂枝、熟地,加黄连、竹茹、龙胆草、白菊花等;如夜寐不宁,多梦呓语者,还可加用珍珠母、夜交藤等。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以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行为异常、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6~12岁的学龄儿童。

一、病因病机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

中医认为是肝郁痰滞,痰气交阻,郁久化火,心神被扰所致。

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关系密切。

二、临床表现1.症状:注意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

行为障碍: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

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语言过多,难以遵守纪律,容易影响他人学习,好与同学争吵。

情绪障碍:易怒、易兴奋。

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

学习困难:尽管其智力不差,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

2.体征:可有轻度协调运动障碍,或动作笨拙,或不能像同龄儿童那样做精细动作。

3.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大多正常,或有非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多等。

三、治疗方法1.治法:疏肝清热、涤痰开窍、安神定志。

2.方药:自拟安神定动汤。

3.组成:炒枣仁15~20克,云茯苓10~15克,紫丹参12~15克,合欢皮10~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20克,醋柴胡6~10克,生栀子5~10克,广郁金6~9克,胆南星3~6克,石菖蒲6~9克,炙甘草3~6克。

4.方解:安神定志汤中以云茯苓、酸枣仁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为君;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合欢皮助君药重镇安神为臣;柴胡、栀子疏肝解郁、清热除烦,肝气平,火气消,情绪自稳;胆星、郁金、菖蒲涤痰清心开窍,痰消郁除,神明自主,此两组药物共为佐;甘草益气助化源,又调和诸药为使。

本方正是根据小儿多动症的病机立法组方,科学配伍而成,故在临床上有满意疗效。

5.加减:自汗者加黄芪10~20克,白术6~10克,防风3~6克;盗汗者加山萸肉8~10克,地骨皮5~10克;内热炽盛者加黄连5~8克,黄芩6~10克;厌食者加焦三仙15~20克,鸡内金6~10克;智力低下者加益智仁6~9克,远志5~9克。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史长燕医师(中医医院),在临床诊治儿童多动症时,根据患儿的表现及伴随症状,将儿童多动症辨证分为4型,即心肾不交型、肝风内动型和风痰上扰型施治,疗效满意。

【绝技妙法】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

阳动有余,阴静不足为其特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

多动、急躁、易发脾气等乃肝胆过亢之象;心神不宁,难以静谧,注意力涣散乃心脾不足之症。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虽疗效较慢,但无毒副作用,并能调整脏腑功能,对多动症常见伴随症状如遗尿、厌食、易感冒等也有改善作用,且中医辨证治疗有很大灵活性,能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而随症加减,疗效较好。

【常用方药】(1)心肾不交型心肾不交型表现为多动易惊,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环境刺激。

可伴有心悸,健忘,睡眠不安,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数。

治宜:清心泻火,补肾安神。

方选黄连阿胶汤加减:生地黄、黄连、山药、莲子心、茯神、牡丹皮、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当归、阿胶。

(2)心脾不足型心脾不足型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多梦,学习成绩不稳定,伴有眩晕,心悸,摇头努嘴,言语多而反复,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面色欠润泽,舌质淡嫩,脉细弱或沉细。

治宜:健脾益气,宁心安神。

选用造车丸加减:党参、白术、茯神、远志、石菖蒲、枸杞子、何首乌、当归、炒酸枣仁、生牡蛎、炙甘草。

(3)肝风内动型肝风内动型表现为容易激动,任性冲动,上课不守纪律,坐立不安,甚至辱骂殴打他人,缺乏自制力,且伴有眩晕,目赤,眨眼,皱眉,面部肌肉大多呈快速抽动,小便黄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宜清肝泻火,熄风镇痉。

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炒黄芩、生龙骨、生牡蛎、柴胡、炒栀子、当归、木通、生地黄、全蝎、白僵蚕、钩藤、甘草。

(4)风痰上扰型风痰上扰型表现为情绪烦乱,胡言乱语,做事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易冒险冲动,好干扰别人,有时耸肩,四肢抽动,同时伴有口臭,纳食增多,喉中痰鸣,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中医儿科学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调理方法

中医儿科学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调理方法

中医儿科学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调理方法中医儿科学: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调理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多动症是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扰的一种。

多动症,在中医儿科学中,被认为是一种需要综合调理的病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调理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多动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孩子的体质特点是“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这意味着孩子的身体和脏腑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而多动症的发生,往往与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心主神明,若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孩子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肝气郁结或肝火亢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多动、冲动、烦躁易怒等。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濡养心神,也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若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同样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行为。

那么,中医是如何调理多动症的呢?中药调理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的孩子,可能会用到归脾汤加减,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对于肝肾阴虚的孩子,可能会使用杞菊地黄丸加减,以滋补肝肾、滋阴降火。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用药。

除了中药,中医推拿也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手段。

通过按摩孩子身体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比如,按摩头部的百会、四神聪等穴位,可以醒脑开窍、安神定志;按摩手部的内关、神门等穴位,可以养心安神;按摩腹部的中脘、天枢等穴位,可以健脾和胃。

推拿的手法要轻柔、准确,以孩子感到舒适为宜。

针灸治疗在多动症的调理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儿科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科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多动症》(ZY/T001.1~001.9-94)制定。

(1)注意力涣散,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常做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差,但智力正常。

(2)多动不安,活动过度,不能安静地参加各种活动。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与人打斗。

(4)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翻手试验、对指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常呈阳性。

(5)通常于7岁前起病,其表现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2.西医诊断;采用中华医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DM-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1.注意障碍,至少有下列中的4项:(1)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探望。

(2)上课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3)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4)不注意细节,在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5)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乱)。

(6)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7)做事难以持久,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8)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9)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落四。

2.多动,至少有下列中的4项:(1)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上课时常做小动作、或玩小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3)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4)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5)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6)干扰他人的活动。

(7)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伴欢迎。

(8)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行为;(9)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爬高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严重标准】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多动症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儿童多动症的诊断、辨证、治疗及预防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4~18周岁人群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治疗及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精神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本病是一种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心肝系疾病范畴。

我国儿童发病率为4.9%~6.6%,常在12岁以前发病,以学龄儿童为多,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其表现与同龄儿童发育水平不相称,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三大核心症状。

常伴学习或工作困难、情绪和行为方面障碍,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可有家族史[1-3]。

本病西医病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本病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导致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其主要病变在心、肝、脾、肾。

西医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与环境不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诊断[4,5]
由于儿童多动症症状的非特异性,缺乏鉴别意义的病因学或病理学改变,支持诊断的体征及辅助检查资料不明确,故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可靠病史和对特殊行为症状的观察和检查,并对各种资料综合分析。

参考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协会(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公布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V)的ADHD诊断标准制订如下标准。

3.1 症状标准
3.1.1 多动/冲动下列症状存在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

(1)多动难静,不能自控;
(2)坐立不安,常离座位;
(3)不分场合,跑来跑去;
(4)玩耍时过于兴奋,无法安静;
(5)经常忙个不停;
(6)多言多语,自说自话;
(7)问话未完,抢着回答;
(8)很难按序排队;
(9)干扰别人,擅拿他人物品。

3.1.2 神思涣散下列症状存在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

(1)粗心大意,做事马虎、不重细节,时常出错;
(2)神思涣散,难以集中;
(3)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兴趣多变,难按要求完成任务;
(5)工作凌乱,没有条理,做事拖拉;
(6)懒散懈怠,缺乏恒力;
(7)丢三落四,有头无尾;
(8)不耐干扰,易于分神;
(9)记忆力差,容易忘事。

3.2 多动/冲动、神思涣散的症状与同龄儿童发育水平不相称,且存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场合(例如:在家里、学校和工作场所,与朋友或亲戚相处时,从事其他活动时)。

3.3 有明确的证据显示症状干扰或损害了患者的社会、学业或职业功能。

3.4 这些症状不是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病程中,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例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人格障碍、物质中毒或戒断症状)。

4 辨证
4.1 心肝火旺证[6-11]
多动多语,冲动任性,急躁易怒,做事莽撞,好惹扰人,神思涣散,面红目赤,语声高亢,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或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4.2 痰火内扰证[7,8,11,12]
狂躁不宁,冲动任性,多语难静,兴趣多变,胸中烦热,坐卧不安,难以入睡,口苦纳呆,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3 肝肾阴虚证[7,8,10,11,13,14]
多动难静,时有冲动,烦躁易惹,神思涣散,记忆力欠佳,作业拖拉,学习成绩落后,五心烦热,盗汗,遗尿,少寐多梦,舌质红,苔薄或少,脉细数或弦细。

4.4 心脾两虚证[7,8,10,11,15,16]
神思涣散,记忆力差,学习成绩落后,多动而不暴躁,做事有头无尾,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面色欠华,自汗,偏食纳少,睡眠不实,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4.5 脾虚肝亢证[7,10,13]
神思涣散,多动多语,坐立不安,兴趣多变,小动作多,烦躁不宁,情绪不稳,易激动激惹,记忆力差,食欲不振,睡眠不实,大便不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按泻实补虚,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基本原则进行辨证论治。

根据不同证候,分别予以清心平肝、清热豁痰、滋补肝肾、养心健脾、扶土抑木等治法。

同时,还可以配合中成药、针刺疗法等治疗。

应注意结合对患儿进行教育引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及感觉统合训练治疗。

5.2 分证论治
5.2.1 心肝火旺证
治法:清心平肝,安神定志。

主方: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合龙胆泻肝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推荐级别:D)
常用药:淡竹叶、生地黄、醋柴胡、黄芩、栀子、龙胆、决明子、当归、通草、甘草。

加减:急躁易怒者,加钩藤(后下)、天麻、珍珠母(先煎);冲动任性,烦躁不安者,加夏枯草、石决明(先煎)、炙远志;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枳实。

5.2.2 痰火内扰证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宁心。

主方: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加减。

(推荐级别:D)[12]
常用药:法半夏、陈皮、竹茹、枳实、天竺黄、石菖蒲、黄连、茯苓、甘草、炙远志。

加减:烦躁易怒者,加钩藤(后下)、夏枯草、青礞石(布包先煎);大便秘结者,加决明子、生大黄(后下);食滞纳呆者,加莱菔子、槟榔、炒谷芽;狂躁不宁者,加礞石滚痰丸。

5.2.3 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潜阳,宁神益智。

主方:杞菊地黄丸(《麻疹全书》)加减。

(推荐级别:D)[14]
常用药: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龙骨(先煎)、炙龟甲。

加减:盗汗者,加浮小麦、牡蛎(先煎)、五味子;少寐多梦者,加酸枣仁、首乌藤、炙远志;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当归、桑椹;烦躁易怒者,加夏枯草、知母、黄柏,或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5.2.4 心脾两虚证
治法:养心安神,健脾益智。

主方:归脾汤(《济生方》)合甘草小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加减。

(推荐级别:D)[8,15,16]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小麦、大枣、炙甘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